浙江日报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浙江日报范文

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 浙江经验

陈一新

2009年第4期 ——他山之石

浙江省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所谓“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缺国家资金投入、缺特殊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并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332元增加到20574元,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165元增加到8265元,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其中出口总额由第14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目前浙江的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5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

从协调发展能力看,浙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保持在2.5∶1左右,其差别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时期,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乡镇全部脱贫目标,25个欠发达县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市化率从14.5%上升到57.2%,由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到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评估公布,浙江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已居全国第3位。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浙江成功地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

“浙江模式”值得深入探讨

所谓“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浙江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浙江模式的重要内涵。浙江工业化发端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从家庭工业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民本型、内源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浙江的经济特色,造就了浙江的经济活力。

“小商品、大市场”。浙江许多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小商品,这与浙江工业化的国内背景、要素禀赋、发展路径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日用轻工产品严重短缺,买方市场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浙江走的是农村工业化道路,农民白手起家创办家庭工业、私营企业,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其技术、资本、设备的进入门槛较低,符合他们的创业需求。区域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由于小商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覆盖面广,许多产品占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1/3以上,使浙江轻工业发展优势继续保持,以小商品为主的特征没有改变。因小企业缺乏构建自有营销网络的实力,小商品销售需要公共营销平台的服务,数量众多的专业市场应运而生,浙江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96个,市场成交总额9325亿元,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

“小企业、大协作”。浙江农村工业化蔚为壮观的景象就是小企业高速繁衍。专业市场、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制共同构成小企业生长的肥沃土壤,小企业近乎“铺地板”式地快速发展,是浙江经济赶超发展在企业层面的生动体现。小企业通常势单力薄,市场竞争力较弱,但浙江小企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基础、以协作为纽带,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大协作”的机制优势弥补了企业“小而散”的劣势,既保持机制灵活优势,又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具有“无形大工厂”的发展特色。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技术难度、企业的管理费用和产品的制造成本,增强了浙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小区块、大产业”。与小企业裂变复制的生长方式相对应,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块状经济”现象。这种“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随着产业的发展提升,这种“小区块、大产业”的块状经济,逐步向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共同构筑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小资源、大制造”。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针对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积极创造和利用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充分利用省外国外资源,获取加快工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格局。浙江人在缺乏本地资源的条件下,善于做“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的文章。如余姚不产塑料,却享有“塑料王国”的美誉;嘉善没有森林,却成了全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就是依托这种“零资源经济”,浙江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小资本、大经营”。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2007年,全省有45万家私营企业和181万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本仅为40万元左右。这些小资本的个私企业,敏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雄厚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社会事业、城市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拓展,并且大胆跳出“家门、省门、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浙江人经济”现象。2007年,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2.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54.5%。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指标,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浙江经验”值得全面总结

所谓“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浙江经验”最具特色的内涵是:探索了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和根本追求。具体来看,最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主要有:

率先改革、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率先改革,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区域赶超发展赢得了先机。

尊重群众、激发创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浙江人民具有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充分尊重、保护、支持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加大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力度,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第二篇:乡村美景入画来 浙江日报

乡村美景入画来

浙江日报

乡村美景入画来

——遂昌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程 航 王海军

乡村美景入画来

——遂昌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程 航 王海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昔日陶渊明笔下如梦如幻的桃花源,如今却成为星罗棋布于平昌大地的真实田园,旖旎风情,随处可见。

“十二五”期间,遂昌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通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重点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1年,遂昌荣获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为巩固建设成果,今年,遂昌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为最大抓手,打造精美乡村”。

定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省生态屏障地区的遂昌,感知责任,秉承使命,人人主动变身美丽使者,把生态环境视为永续财富去经营,视这场行动为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检验行动、抓细抓小抓长效的全民行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的自觉行动,掀起了一场追求美丽、创造美丽、维护美丽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生态为基 辟出一片净土

如今到乡村去看“景”正成为一种时尚,乡村的宁静古拙吸引了都市人纷至沓来。 从2013年开始,遂昌将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确定为“洁净家园行动日”,副县以上领导联系各自乡镇(街道),开展洁净乡村“帮扶行动”。如今,遂昌还围绕着打造“中国最洁净乡村”的蓝图,以“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综合整治、剿灭劣Ⅴ类水等行动为载体,打出了“洁净革命”组合拳。如今,建设最洁净的“五美遂昌”成了遂昌群众共同的理想。

洁美如画。青山绿水、白墙黑瓦……行走在长濂村,宛如走进一幅山清水秀、村容整洁的美丽新农村画卷。然而谁能想到,就在十年前,这里还是人们口中的“猪粪村”。

早年,村民们穷得叮当响,没有营生出路就靠砍树和养猪卖钱,导致村里的树越来越少,猪粪越来越多。每每人还没到村里,就能老远闻到一股猪骚味。据村民回忆:“当时,别说是环保了,就是最基本的保护都提不上。”

为最大化激发村民参与村庄洁化工作,长濂村每月对全村各户卫生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年终进行量化考评,总评成绩前5名的农户,每户将奖励500元。在制度的激励下,村民积极参与拆除牛栏猪棚和违建,短短两年时间就摘掉了“猪粪村”的帽子。这项制度已成为长濂村容整治的“杀手锏”。

如今,长濂村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村里的鞍山书院、民俗博物馆每日门庭若市,农家乐逢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2016年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提高到1.6万多元,村集体收入则达到了300万元。

与长濂村一样,遂昌的203个行政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将“绿化、美化、洁化”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定中形成硬约束,在村级层面形成“美丽章程”,如家门口实行三包,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每年组织六星文明户评比等,通过一系列“紧箍咒”整治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提升村民的文明卫生理念。

凭借着一场场“洁净革命”,遂昌将一个个小山村精心打磨成了一颗颗散落在山乡的珍珠,铺开了一幅“点有风情、线有风景、面有风光”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文化为要 惠及一方百姓

农村之所以为农村,不仅因其与城市相比,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其具有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

在遂昌县相关负责人看来,保持干净整洁的村貌仅是美丽乡村的起点;守护浸润乡愁的村韵,方能避免“千村一面”。多年来,遂昌充分挖掘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将文化元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全力打造“点精品、线出彩、面可看”的美丽乡村。

来到县城周边的妙高街道庄山村,可以看到该村农房外立面墙面粉刷中融入了“孝文化”元素,让人领悟到“孝”字的真正内涵。在去往几个重点景区游玩时,哪怕不走进村庄,人们也能通过“文化墙”感受到三仁畲族乡的“畲乡风情”,大柘大田村的“茶文化”以及石练镇淤溪村《昆曲十番》和“班春劝农”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

而随着“千村故事”的编撰、“千村档案”的建立管理规范,全县涌现出了长濂、淤溪、蕉川等35个省级历史文化村,对此,该县始终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坚持环境、建筑、人文有机统一,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使得11个省级历史文化村修复完工,其余24个已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仍在修复中。古街古树古居,古色古香古韵,如今这些村成了外商、乡贤、大咖投资创业的“乡创硅谷”。

做足了“面子”,“里子”更得兼顾。在农村人口占总人数84%的遂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文化礼堂已真正成为农村百姓富足的精神家园。

“过去大家每天吃了晚饭后就喜欢打麻将,活动单一。”文化礼堂建成三年来,担任三仁畲族乡小忠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的吴菊香将日新月异的改变看在眼里。她回忆说,文化礼堂建成后,县里面派了老师来教舞蹈、乐器,村民们兴致越发高涨:“最初乏人问津的礼堂,如今成了人人都爱的去处。”

从狭隘的麻将桌到宽广的大礼堂,文化礼堂为农村百姓荫蔽出一方广阔的精神天地,实现着单纯文化活动场所向综合精神家园的华丽转身。

在遂昌,“春泥计划”正在融入文化礼堂,春泥报刊管理、春泥计划辅导员配备等被列入县级农村文化礼堂考核内容。与此同时,一支网罗了遂昌各界宣讲精英的乡村文明讲师团,自2014年走进文化礼堂以来,已成功举办300余场宣讲活动。

有着1800年建县史的遂昌,历经文化自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变迁演进,传承与弘扬双管齐下,保护与利用两手共抓,探索出了一个“文化治县、文道惠民”的县域样本。富民为本 谱写一曲乐章

乡村之美不仅仅囿于山水美、生态美。在提升颜值的同时,遂昌内修气质,同步实施产业植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勇当“两山样板、双区示范”排头兵。

“美丽乡村不能光看看,还要产生效益,不然就是花架子。”在县委主要领导看来,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人民增收,美丽乡村的落脚点还是要围绕人来做工作。

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坪乡茶树坪村是“卖景致富”的先行者。每至立夏,山顶万亩杜鹃齐齐盛开,把座座大山都染成了红色,绚烂至极。

“从2006年起,有一些游客开始跑到这里的山上看杜鹃。”茶树坪村支书黄久富见证了万亩“山中宝”迎来大市场的整个过程,他和村民开始意识到后山这片原本鲜为人知的杜鹃花,能为村民带来新变化。

从黄久富带头开出第一家农家乐,短短十年间,该乡共有160多户直接从事农家乐经营。在这里,农民“一年买车、两年盖房”不是传说,2008年至今,该乡居民的存款量从500多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增长超过10倍。

高坪乡的美丽逆袭并非孤本,农旅深度高效融合,让遂昌农民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全县涌现了大田、尖[硬]

[娄]村、九龙口等农旅融合明星村,形成了“春赏油菜花海,夏观万亩杜鹃,秋采特色果蔬,冬泡养生温泉”的乡村旅游初步格局。2016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5.67亿元,“山区旅游的遂昌模式”成为全国典范。

而乡村旅游的强劲辐射力,也使更多产业收获了“绿色红利”,旅游者对遂昌各类农副产品兴趣颇浓,有些村庄的农副产品40%的买主是游客,这让遂昌的农村电商风起云涌,“赶街”“嘉言民生”等企业纷纷在遂昌各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让山旮旯里的茶叶、笋干、番薯干、土猪肉等农产品纷纷搭上互联网“快车”,走进大都市。渐渐地,遂昌这个有23万人口的小县城,发展起了1600余家网店,从事农村电商人员达6000余人,2016年农产品线上交易额高达11.28亿元

满城尽带山水情怀,村村尽显美景姿态。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道路上,乡村日新月异,百姓安居乐业。遂昌以“尤为如此”的担当,生态为基、文化为要、富民为本,在美丽乡村的浩瀚历史长卷上,写下了一张“美丽乡村”的美丽答卷。

第三篇: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     浙江日报

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

2016中国·太湖明珠——长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暨第二届长商大会将于10月15日开幕

顾志鹏

创新创业 共享发展

2016中国·太湖明珠——长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暨第二届长商大会将于10月15日开幕

顾志鹏

盛会揽宾朋,金秋硕果丰。2016中国·太湖明珠——长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第二届长商大会将于10月15日在长兴大剧院举行。长洽会是长兴县扩大对外开放、招引浙商回归的金色跳板,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五届。在“十三五”规划的起跳之年,长兴县以节会为支点,以创新为动力,再一次撬动起经济建设的大杠杆,筑起服务创业、鼓励创新的新高地。

本届长洽会以“创新创业、共享发展”为主题,以“聚焦两重、精准招商、创优平台、转型升级”为工作载体,突出务实性和高效性,以盛会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全力打造长兴经济社会发展五个“升级版”。一季一凯歌,四大板块活动多

今年以来,围绕重点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项目投资信息,针对“大好高”项目、科技型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又准又多地引进,针对落户项目和开工项目又好又快地推动,实施了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浙(长)商回归。

每个月召开重大谈判项目攻坚例会,入围的在谈项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跟进;每个季度举行一次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让每一个入驻长兴的项目都接受全县干部群众的鼓掌和祝福。“长洽会的动员,就是我们下半年工作的集结号;长洽会的会场,就是我们下半年攻坚的大赛场。早动员才能早主动,早攻坚才能早出成效。我们等不起,也不能等,只有比别人抓得更紧、更早,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长兴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不懈的努力带来了加倍的收获。长洽会开幕式上将集中签约项目35个,含市“大好高”项目15个;科技金融项目15个;长商回归项目5个。

借助长洽会平台,活动内容更丰富。今年“长洽会”包括开幕式在内,前后共27项活动。组织形式上延续了去年“1+X”的模式。“1”,即10月15日的主体活动,主要是将开幕式和第二届长商大会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整合长商资源、凝聚长商力量;“X”,即26项子活动。

同时,活动篇章较去年有所调整。去年是县级篇、乡镇篇、推介篇,今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优化为融合板块、平台板块、项目板块和推介板块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融合板块。活动时间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主要围绕一二三产融合、政产学研融合、资本产业融合、军民技术融合等主题,通过举办行业峰会和专题研讨会,邀请各界人士来长考察、共话发展,借势借力开展主题招商。

二是平台板块。主要突出两园、一中心、四小镇,即:中德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二期、苏浙皖省级区域物流中心,以及新能源小镇、江南布艺小镇、森林养生小镇和乡村民宿小镇等四个特色小镇。“长洽会”期间,将通过七大平台的开园、开工及体验活动,全方位展示长兴县的投资环境。

三是项目板块。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本次长洽会围绕全县的重大项目建设,专题安排了超威、天能、龙之梦、英纳威和东鱼坊等项目的开竣工和入驻签约仪式,具体活动时间也已明确。

四是推介板块。主要在五大招商片区区域内,针对金融新业态、科技人才、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分批组织开展8场专题推介活动,进一步加快项目引进步伐,为活动的举办造势升温。长商回归,反哺桑梓竞归来

长商回归是浙商回归的重要力量。长兴把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商回归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去年的第一届长商大会,共有5个新签约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长商回归及长商引商项目。今年10月15日,长兴将举办第二届长商大会,邀请了全国各地及境外长兴籍知名企业家、长兴异地商会及友好商会负责人等前来长兴,参观长兴新能源小镇及参加第二届长商大会“创新创业英雄汇”,以嘉宾访谈形式畅谈产业发展,推进长兴经济大发展。

今年,广大长商同心同德、聚财聚力投资家乡的创业激情高涨,长商回归和长商引进项目共18个,总投资达86亿元,将有5个长商回归项目在本次长洽会暨第二届长商大会开幕式上参加集中签约仪式,其中总投资52.16亿元人民币的环保新材料生产园项目就是由上海长商和龙盟环保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短短一年时间,长商的魅力已经逐渐显现。

随着乡贤的力量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吸引长商回乡投资、通过长商以商引商的氛围也越来越浓郁。长商大会日益发挥出它的作用,尤其在挖掘长兴在外资源方面,长商大会更是通过“外地乡贤竞回乡”的机会,吸引了一大批在外长兴企业家回乡投资、推介项目投资方回乡考察等。

此外,为推动长商回归、保障项目落地,长兴在配套服务方面也力度极大,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省级园区,“1+5+N”的科技招商平台,可以满足各类大小项目的落地需求。为了吸引项目落地,土地、资金、人力等方面也出台了系列措施,优先保障。

为了让长商落户无后顾之忧,长兴还针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和项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12年,长兴出台了《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长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与浙商回归统筹结合,每年对工业、科技、人才、外贸、总部等政策进行完善,加大力度。2015年,工业大政策一共奖励2.88亿元,这个数字占地方财政收入超过6%。2013年,长兴又编制了《长兴县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长兴发展三年规划》。

长兴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在外长商的吸引力也日渐增长。目前长兴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阿联酋迪拜等8个地方建立了长兴在外商会,会员800多人。2012年~2015年,省外商会提供项目信息200多条。而长商大会的召开更是让在外长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新高,他们回乡投资的意愿不断提升,推进了长兴经济和“长兴人经济”的互动融合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长兴实行浙商回归四年多,成果显著。投资200亿元的太湖龙之梦项目从正式签约到项目开工只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长商正发挥出巨大的招商引资潜力,为长兴带来投资新机遇。特色小镇,转型升级新引擎

与往届相比,本届长洽会项目结构优化显著提升,项目涉及金融新业态、科技人才、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提升,标志着长兴打造“智造长兴”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得到增强,长兴经济社会的转型迈入新阶段。

以新能源小镇为首的特色小镇,已成为长兴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长洽会开幕式当天,新能源产业论坛也将同时举行。本次论坛主题确定为“新能源、新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特色小镇目标,突出新能源产业核心元素,以中国(长兴)新能源小镇发展论坛为平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导读、技术交流、产品创新,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与发展。随着英纳威、超威、天能等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及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长兴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前景看好。

2016年1月26日,长兴新能源小镇成功入围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新能源小镇选址于画溪街道工业功能区核心区块,是长兴县最早形成的工业园区之一,属典型的城郊接合部,在该地规划建设新能源小镇,既是提升当地环境、改善民生的需要,也具备打造特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潜力。小镇规划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建设区域1.2平方公里,重点聚焦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含关键零部件)、太阳能光热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通过三年努力,着力打造成为中国新能源研发创新先导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示范区、新能源产品集中展示区、新能源低碳生活体验区和3A级以上旅游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长兴县以“长洽会”和首届中国(长兴)新能源小镇发展论坛为契机,积极谋划大产业、招引大项目,全力招引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英纳威(浙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立项注册,10月15日将开工,主要生产多孔合物锂电池,新型电池产业再添新军。总投资1亿元的中俄新材料研究院设备安装基本到位,10月15日将揭牌。总投资1.5亿元的浙江壹舸能源有限公司的锂电池整包系统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4000万元的浙江金超威能源有限公司的高端电池研发销售项目成功落户。太湖能谷、萌发科技等新能源类科技型企业相继落户,新能源小镇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初步显现。

今年以来,长兴招商引资新业态崭露头角,尤其以太湖资本广场为据点的金融新业态项目和科技型项目一起,为资本长兴板块添彩。金融新业态的入驻,为长兴众多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产学研金,助力大升级

近年来,长兴县不断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政产学研合作为抓手,搭建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互动桥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

作为省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试点,长兴县在科技体制上也进行了大力改革。2015年7月,长兴县成立了科技创新委员会,这是继深圳、广州之后全国第三个科技创新委员会,也是县级层面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委员会。此外,长兴县还在浙江省率先探索实施“科技镇长”“企业首席科技官”等制度,目前已从全省高校院所遴选“科技镇长”6名,认定首批“企业首席科技官”70人,进一步打通了政企、校企联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王磊是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镇长,王磊的到来,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技术,还为他们带来了更多与高校院所合作的机会。短短一年时间,王磊成功推动浙工大与汉维、海悦成立了教授博士柔性工作站,并达成了包括引进机器人研发技术、POC软件升级等方面的技术合作。

同时,长兴县在打造全省唯一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过程中,意识到建设“科技金融生态圈”将成为助推高科技小微企业发展、引领传统产业冲破桎梏的新着力点。

今年,长兴县在财政科技资金的运用上,改“漫灌”为“滴灌”。专门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科创基金三项基金,总规模3.4亿元。同时,以这些财政基金为母基金,吸引风险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子基金,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重点支持初创企业。

太湖资本广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基金等股权投资链条,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各阶段。中晶科技、爱侣科技、宇清炉料等一批科技型企业都在这一轮金融助跑的浪潮中发力。

良好的科技金融环境让长兴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仅不再愁钱,企业的前景也更加明朗。

据悉,开幕式当天,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与长兴县画溪街道、武汉大学联盟秘书处与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上海电气集团与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将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同时,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将揭牌。这些都标志着长兴真正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以科研为动力,以科研助发展。评分12345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

第四篇:法治之光,照亮浙江新征程——写在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之际 浙江日报

法治之光,照亮浙江新征程——写在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之际 浙江日报

法治之光,照亮浙江新征程 ——写在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之际

之江平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

如一粒种子拥抱沃土,一座灯塔照亮征程。一个深邃思想落地生根,一段十年践行矢志不渝,一条进阶路径分外清晰——

十年前,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主持下,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镌刻进历史的重要抉择,率先开始了法治中国在省域层面的实践探索,也开启了浙江波澜壮阔的法治十年。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要实现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都离不开法治。

十年树木,泽被深远。2006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为法治浙江起笔擘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强调服务大局是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使命,必须紧紧围绕省委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从那时起,建设法治浙江就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使命和责任担当,浙江省法治建设掀开新篇章。

十年砥砺,初心未易。十年来,几届省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不懈推进法治浙江建设,走出一条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先试的新路子,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鲜活样本。从顶层设计到末端治理,法治浙江建设不断拓展内涵与外延,改革发展各个领域无不以法治为框架、用法治作支撑、由法治来贯穿,助推浙江迈向新境界、打开新格局。

十年耕耘,春华秋实。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法治精神已融入浙江的血脉与基因,法治信仰深入人心,法治社会图景日渐充盈;一种动力强劲迸发,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全国第一”,为改革发展激活一池春水,护航浙江长风万里,破浪前行。

如今,法治浙江建设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社会发展迈开新步,经济转型闯关夺隘,改革鼙鼓振奋人心,法治浙江建设必须从十年探索中汲取智慧结晶与实践财富,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遵循与保障。这是时代所指、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亦是浙江应有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这十年,法治浙江建设硕果累累,依法执政水平明显提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显著成效。

十年来,浙江瞄准焦点、回应难点、跟踪热点,践行科学立法,“改革发展到哪里,地方立法就服务规范到哪里”,基本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从全国第一部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到全国第一个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再到全国第一部规范民间融资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浙江共制定先行性立法100余件,建立立法工作制度30多项,为地方立法实践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创新社会治理的法治之路越走越宽广,以人为本、有民生温度的善政良治步履越来越坚定。

十年来,浙江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升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天下之事,难于法之必行。我省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出台33项防止冤假错案制度,建立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司法公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逐渐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深化司法公开,在全国率先实行“每案必提”,从开通网上立案到开展网络庭审直播,从推出国内首个“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体系到构建司法领域大数据服务、建设“智慧法院”……以扎实举措、锐意创新保障“守法持正,嶷如秋山”的公平正义司法格局。

十年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法治浙江在基层根系愈加扎实。从温岭基层民主恳谈到全省27个立法基层联系点直接收集群众立法期待;从全省11个设区市均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到今年7月1日新修订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筑牢人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法治防线,确保人人都成为法治的切实受益者、重视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十年来,浙江秉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厘清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从“四张清单一张网”发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从富阳晒出全国第一份县域行政权力清单开始,我省晒出首份省级权力清单,又率先编制责任清单,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权力减法换市场乘法,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省份。同时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率先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标准和评价指标,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在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审计监督,生动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

十年改革发展风起潮涌,十年奉法大道铿锵前行。

知往鉴今,以启未来。今天,我们纪念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不是为了历数成就、洋洋自满,更不意味着可以从此一劳永逸、大功告成,而是为了从十年探索中总结经验、寻求启示,推动法治浙江建设臻于新境。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启示之一,是将法治作为改革的基本遵循。越是重大改革、越要法治先行,越是科学发展、越要法治引领,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开放38年来,浙江人民勇于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前列,也率先遇到了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尤其是法治浙江建设十年来,我省一直在法治轨道推进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确保改革行稳致远。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大,必须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到哪里,法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拓展法治实践平台,将“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作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大平台、试验田、试金石和活教材,是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经验成果。“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行动伊始便纳入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总体框架谋划布局,先后出台《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浙江省“三改一拆”行动违法建筑处理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并始终以法治方式加以推进。“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地区发展亦然。未来,我们要搭建起更牢固的法治框架、更规范的法治轨道,让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有法可依,以良法善治激活发展新动力、再创发展新优势。

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法治信仰在全社会深入人心,是法治浙江建设积淀的宝贵财富,并仍是未来工作的重要指引。“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是不可动摇的拱心石。”唯有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熔铸淬炼为社会风尚,一个安定有序而又生机勃勃的发展环境才真正形成。

新起点指示新征程,新目标呼唤新使命。顺应改革发展所需、民心所向,需要我们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是一座里程碑,以此为标注,法治浙江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我们纪念法治浙江建设十周年,就要继续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高举法治旗帜,以具有浙江特色的法治文明,为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就要立足当下,查不足、补短板,面向未来,以更饱满的热忱和更踏实的举措,推动法治进步,努力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贡献浙江力量、继续走在前列。评分12345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

第五篇:岱山专业团队提升巡察实效 浙江日报

岱山专业团队 提升巡察实效

通讯员 夏菲菲

本报讯 (通讯员 夏菲菲) “你好,我们是县委巡察组工作人员,现向你了解相关情况,希望你实事求是回答……”日前,在被巡察单位的办公室里,岱山县委巡察组专业团队,正对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进一步核实。

今年的巡察工作启动前,岱山县通过全盘梳理点兵,组建了以纪检监察干部为主体,人大、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为补充的65人巡察工作人才库,并清晰标注每个干部的专业特长。根据每轮被巡察单位职能特点,为每个巡察组配备执纪审查、财务审计、党建、信访等专业人员,形成组长、副组长、联络员面上分析梳理,执纪审查、财政审计人员点上深入突破的7人标准化配备模式。巡察期间,巡察组成员有着各自清晰的职责,分设台账组、财务组、谈话组、信访组、机动组等工作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又灵活穿插,协同作战。评分 1 2 3 4 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浙江日报范文】相关文章:

泰州日报范文05-17

浙江闰土范文05-18

解放日报范文05-16

山西日报范文05-17

浙江文网文范文05-22

浙江县域经济范文06-05

浙江科学教案范文06-05

浙江阳光照明范文06-05

浙江旅游日记范文06-05

浙江电器企业范文06-05

上一篇:质监安监范文下一篇:友情无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