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调研报告

2022-09-01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信息技术的调研报告

开题报告(生物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淮安市“十一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生物教学创新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①以往人们只把现代教育技术看作是教学手段,这种看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全面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作为资源、作为环境、作为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信息、教学媒体)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实施课堂教学创新。

②课堂教学是课改的核心。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使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得以实际体现,推动现代教育技术持续向前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实施。

③学校进入课改实验已三年多了,教师的观念有了变化,随着学校投入加大,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一个新课题。 (2)所要解决的问题

①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索。

②教师能熟练使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质量的课件和电子教案。在研究中形成一些现代化教学论文。

③创造出优质课、优秀教师、学生优秀作品。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表现为:运用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以及进行电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教学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未赋予时代特征,把其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更多地是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来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的阶段,其内涵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还可以作为工具,作为资源,作为环境,作为合作学习形式,这些都必将对课堂教学及其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必定会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研究重点。

1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教学研究中最富活力的内容之一。本课题研究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也要研究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内部之间的关系。本课题将教学指导思想也看作是课堂教学结构要素之一,以往人们没有把教学指导思想作为教学结构的基本要素,致使对教学结构的描述、分析过于浅显,教学指导思想是相对稳定的要素,其它四个要素都要受到它的制约。我们不仅把现代信息技术看作是一种媒体,还把它作为工具、资源、环境和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作用于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学结构、教学观念乃至教学理论的根本性变革,把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置于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本实验研究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结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达到促进教学创新的目的。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不断地提升,使这些经验成为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并不断地向理论转化,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创新理论提供实践依据。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与保证措施 可行性:

一是较好地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相关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本校的实际,使其本土化,同时找到新的生长点,更好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作用;二是把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置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具有时代性,同时本课题的指导理论、目标、内容、方法及预期成果形式都比较明确具体;三是研究人员具有相应条件,表现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教师具有科研兴校、兴教、兴师的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四是教科研环境条件较好,表现为我校参加了“十五”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有较好的实验研究基础和阵容。 保证措施:

(1)学习理论,按照课题进展需要,向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经常开展学习辅导和研讨。 (2)建立研究组织,形成研究队伍,包括实验研究顾问组、领导组和课题组。 (3)围绕课题研究的展开,使学术活动和研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结合学校创省一流学校之机,有计划地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设施。

2 (5)在教育经费中,每年划拨一定的数额,满足研究的需要。 5.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有序集合,课堂教学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它有一些基本要素组成: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媒体,两者的结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支撑性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6.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如果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后的优势,凸显信息技术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积极影响,就能使传统的教学结构要素的内涵发生积极的变化,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而促进课堂教学创新。

(1)把学校及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制作一批适合教学需要的优秀多媒体课件。

(2)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把生物教学中有关动态的内容,如动物的细胞分裂、血液循环、生物圈中水循环、种子的发芽等等,用动画多媒体课件教学。

(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进行研究,形成一批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论文,为生物学科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4)以信息技术为平台,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学生从习惯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转为主动运用信息平台收集资料为已所用,并能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多媒体作品。 7.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设计)

(1)把生物课中的动态内容,如血液循环、消化吸收、光合作用、碳—氧平衡等等,用动画多媒体表示出来。

(2)初步构建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下的新型教学结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教学新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学会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进行研究,形成一批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论文,并指导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3 8.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负责人)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05年11月——2006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顾问组、领导小组、课题组,进行文献探讨,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教师培训,设计并拟定相应的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 学习理论,在专家指导下按计划分组分段实施,注重过程动态管理、调控,进行公开研究,总结阶段研究进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进行验证性实验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请有关部门对本课题进行鉴定。

9.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实验法:根据一定的教育设想,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教育实践,探索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科学的结论。

(3)调查法:设计学习理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 (4)作品分析法:对学生有代表性的反应及教师的典型课例、教案、电教教材、教研论文等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信息技术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影响。 10.成果表达

(1)课堂教学的优化,并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教师能熟练使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一批有质量的课件和电子教案。在研究中形成一些现代化教学论文。

(3)创造出优质课、优秀教师、优秀多媒体作品、优秀学生作品。

二00六年十月十八日

第二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分析报告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一)、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的应用在现代的大型超市管理中不可或缺。大型超市,从纵向到横向,从商品的流通、供应商的选择到客户及员工的管理,都已充分使用条码。到目前超市内绝大多数商品都印刷条码,不印刷条码的商品不能进入到超市,已经成为共识。

条码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1、商品流通的管理;

2、客户的管理;

3、供应商的管理;

4、员工的管理。

条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普遍应用在生活中,作为现代的大型超市,充分利用条码技术进行管理,势在必行,再配合先进的电脑技术及自动识别技术,定会提高超市的管理层次,使超市的行政架构得以精简,减少工作强度及人力。清晰货品的进、销、存和流向等资料,对稳定超市的季节性变化至关重要,而产品资料的实时性收集,更会加快超市的运作频率,精确超市的各项数据报告。

(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在传统超市方法中,致命的弱点就是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经营状况的信息,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主观经验。为得到某些信息,不得不停业盘点,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影响了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给超市造成重大的损失,从传统的商业转变为当今商业发展是必然的。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已经成为经济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工具,被应用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为竞争经济领域的主动权,企业界和商业界人士都积极采用EDI来改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环境,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从国外EDI的产生及发展来看,连锁零售超市对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需求是促使电子数据交换(EDI)产生和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连锁超市正面临激烈的竞争,连锁超市迫切需要通过缩短库存周转时间、降低库存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来增强竞争力,而传统订货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每天大约产生大量订单;需要公司许多名采购员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供应商对订单的反应速度需要一至两天(从收到订单交货开始);由于信息失误,供应商对订单产生误解,并增加采购成本;造成商品脱销、库存增加。而连锁零售业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后商场与供应商之间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来进行订单、发票等商业单据的交换,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

面给商场带来收益:所有订单自动发给供货商,不需人为干预;订单不需要再输出为纸面格式;错误率几乎为零;供货商可以及时了解订单的执行情况、产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增强商场竞争力。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在超市配送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超市配送中使用GPS。

GPS在超市配送中的作用:

1、GPS车辆监控系统可以提高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优化管理运作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3、GPS车辆监控系统使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透明、更轻松高效;

4、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超市的市场竞争力;

5、GPS车辆监控系统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有效的工具,是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目前的GPS具有相当强的防盗反劫功能。当遭遇劫匪时,司机只需按下报警开关,中心将会及时进入处警状态;同时司机还可以通过手机对车辆进行断油断电处理,迫使劫犯放弃抢劫计划,保证了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另外, 通过GPS的超速统计功能,可以大大加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最大可能的减少车辆因超速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爆胎率,从而做到安全快捷的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

物流信息技术在超市经营中的应用以沃尔玛为例:

1970年沃尔玛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公司,跟信息化、自动化这个概念几乎沾不上边,唯一拥有的处理系统就是底帐和铅笔。拥有10个超市和3个大型仓库,营业额仅有2.3亿。但正是那时沃尔玛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全国的零售体系,愿意拿出营业额15%左右的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从此以后,沃尔玛在每轮零售IT系统的投资中,都比竞争对手下手更早、力度更大。先进的信息系统投资使沃尔玛显著降低成本,大幅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它的信息技术水平往往领先同行5至10年,注定了它未来的成功。尽管物流信息技术并不是沃尔玛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它却是沃尔玛成功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投资强化了企业核心价值,保证了沃尔玛的竞争优势。

今天,沃尔玛的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POS终端、条形码、无线扫描枪、RFID系统、ECR(电子收款机)、EDI系统等构建了现代化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沃尔玛如虎添翼,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强化了竞争优势。沃尔玛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与任何一家分店和配送中心联系,在一到两分钟之内就可以准确掌握这一天的商品销售、库存,订货、配送、财务和员工等方面的情况,据此确定是否进货,并指挥配送中心向分店配送货物或在分店之间进行调剂;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对全球5000多家分店内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该系统使沃尔玛能够管理其业务的爆炸性增长,与此同时又能维持很高的服务水平,而存货成本也降低了75%。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调查报告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人之空间。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空间。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更是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过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传统教学渐渐被人们淡化,甚至被否定。事实上,传统教学仍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样具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只有把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更新,才能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因此,调查现状,了解我校教师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是研究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的前提和基础。

一、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校教师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传统教学及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运用和看法,分析现状,总结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没有实现优势互补的原因,探索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的策略和途径。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对象:教师、学生

方式:问卷调查

一、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传统教学及基于信息技术

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劣势的认识、平时采取的课堂教学方式及其目的的原因和效果、对常用教学媒体的优势劣势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情况。教师收集处理应用资料的途径方法手段、教师的教学理念及信息技术手段掌握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是“信息技术与农村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的现状教师调查问卷”,题型以单选和多选为主。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下发教师卷60张,学生卷120(供教师参考)通过汇总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教师们对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有所认识,并意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也具有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但是,还存在以下现状:传统教学仍然在多数教师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滞后制约了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观念的落后导致了两种教学方式难以有效结合、设备设施的原因制约了教师们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教学工作的繁重使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心无力、教学素材的缺乏影响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部分教师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的必要性,但还没找到二者结合的最佳切合点,实现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的方法还欠缺。

1、教室门意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只有具备

完善的知识结构,实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整合,才能充分体现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使教师们意识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有83%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创设情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教学

2、多数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在前一阶段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使用培训之后,有75%的教师能上网查阅教学资料,并结合报刊杂志、询问周围的人,获得有用的资料:有79%的教师能结合课堂实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修改后应用,75%的教师能把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教学,42%的教师能在课堂上运用录像资料和音乐资料:一般情况,有69%的教师能使用多媒体和投影进行教学。

3、传统教学仍然在多数教师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传统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而可以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些传统教学的优势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所难以代替的。正因为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影响,有60%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88%的教师

认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扎实基本功,形成系统的知识与技能,56%的教师认为有利于教师掌控课堂,随时调节教学内容、教学节奏、教学方式:有81%的教师采用的传统教学的方式为多读多练、游戏、表演、动手操作、效果很好。

4、信息技术手段的掌握滞后制约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不可否认,要实现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除了要求教师掌握传统教学的方法,还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但是有8%的教师认为自己信息技能不熟悉。即使是一部分已经能够独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存在着不能得心应手的熟练运用的问题。另外,有69%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使用的媒体是投影仪,29%的教师常使用的媒体是录音机,69%教师常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仅有17%的教师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75%教师在课堂中经常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形式是播放幻灯片,展示教学内容。多数教师还停留在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层面,真正能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师还很少。

5、观念的落后导致了两种教学方式难以有效结合

经过新课程改革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逐步转变,但是,离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弄清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的推动动作,对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目的、使用的途径、使用的时机、使用的方式没有明确的认识。有53%的教师认为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

学的时间应占一堂课的1/4,而不是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83%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目的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3%的教师认为是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63%的教师认为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能吸引学生,48%的教师认为是为了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拓宽知识面,没有一个教师认为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发展。有6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机是在拓展课本知识的情况下,只有31%的教师认为只在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使用。还有13%的教师认为通过传统教学的方式完全可以落实新课程理念。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出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过量的现象。

6、设备设施的原因制约了教师们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以及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使教师们意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设备设施的原因,使教师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60%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经常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原因是缺少信息技术设备,即使拥有设备也因为现有设备效果不好;50%的教师认为是因为缺乏教学软件和素材。

7、教师教学工作的繁重使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心无力

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的繁重,使教室门缺乏课前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传统的精雕细琢的备课和大

量的作业的批改,占用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60%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经常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原因是准备太费时,当然,这中间也有信息技术手段掌握不熟练的原因。63%的教师是在上公开课时才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8、教学素材的缺乏影响了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因特网的开通,为各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仍然有很多实际教学中需要的教学资源无处可寻,有的网上资源要么不适合,要么根本没有内容。这也给教室门收集素材,准备教学资源资料造成了困难,有50%的教师就认为在平常的教学中缺乏教学软件和素材。

第四篇:信息技术近三年的述职报告

述 职 报 告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自毕业以来一直在徐寨镇中学任教,担任着微机教学工作,回顾这几年来所从事的工作,可以说基本上还是比较达标的。当然在工作中我曾享受过收获的喜悦,也曾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作为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服务,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下面我就把我从事的主要工作做以下汇报:

一、机房管理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主要工作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及微机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尽职尽责,保持微机室有一个清新的环境,保证微机的正常使用。在上课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微机室的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对每节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出适合本节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且积极征求其他学科教师的意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学有所用,使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收获。

2、在教学之余,注重自身的发展。平时除了参加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听评课机会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从行动上,积极参加各种对微机教学有益的培训活动,学习电脑技术、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

三、教学业务方面

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书写教案、备课,并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课堂上,耐心细致地讲解,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能够在操作上学会正确操作,我认真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易学易懂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育教学能力及自身素质方面

面临“新课改”的严峻挑战,作为年轻教师,我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学工作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同时把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还积极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评选活动,并且在2009年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2010年又荣获《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五、其它方面

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服从领导分配,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勇挑重担。

“越是对事业爱得深,越感到自己对事业的不尽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善、更优秀。

徐寨镇初级中学

2011年3月6日

第五篇:关于农村某小学信息技术的调查报告

合肥市幸福小学徐婧

步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工具。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农村小学相对发展更为缓慢些。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全面普及。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线人员,我感到当前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以下一些突出问题。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于是,如何培养信息人才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改革基础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各国政府培养信息人才的共同举措。在此情况下,积极探索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的有效途径,应是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用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管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深

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是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充满了神密感和好奇心,但是计算机设施欠缺以及每周两节的信息技术课,随着学生求知欲望的增加,这些已经以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已经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改进教学,我决定从某校实际情况入手,希望通过一定数量的学生家长及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的态度进行调查,了解家长对待此问题的心态,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并分析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以作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

二、调查的方法

1、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入手,抽取学校三至六年级共计102名学生(其中男生52名,女生50名)并抽取其中50名家长作为样本展开调查。

2、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方式了解家长是如何看待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并作出数据统计。

3、对以上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专项调查。对100名学生的调查要点有:(1)你家有电脑吗?(2)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2)从学信息技术开始至今,你学会了哪些内容?(3)对信息技术课上老师教的内容,您的感觉是?

4、对50名家长进行专项调查。其要点有(1)你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其关键有哪些?(2)对孩子喜欢打游戏有何看法?(3)你会给孩子买电脑吗?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学校中的学生家庭电脑配置情况显示,电脑还没有进入农村小学生的家庭,但拥有购置电脑意愿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说明电脑对学生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

(一)102名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的态度

由表

(一)可见,在102名学生中,对信息技术课喜欢并很感兴趣的占大部分,比例97.1%,不喜欢的占2.9%。因此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也能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在电脑制作竞赛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为教学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部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经过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

(1)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学生在上课时不能确保每人一台电脑,从而产生一种厌烦心理。

(2)作为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记忆、轻运用及教学方法太死板,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根据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到该校信息技术教学基本的教学模式如下:

1、传统型: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总结。

2、自学型: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学-总结。

以上两种模式教学各有特点,但模式1占据了大多数的教学时间,模式2很少主动用到。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却都表示有老师适当的指导,有信心和能力自学成功,而且会记得更加好。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大多数限制游戏的使用,学生却普遍提议作业完成的情况下能够玩。

(二)家长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有什么看法呢?经过调查得到下表:

(二)50名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看法

由表

(二)可看出,大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中有一点是各位家长已达成共识的,即:信息是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资源,让孩子们接受有关信息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50名家长占68%的都支持自己孩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但由于本校高素质的家长比较少,他们只看眼前,所以有部分家长认为学得再多也没有用。

以上情况说明大部分家长都很乐意让孩子们接受信息教育,不过他们也给学校提出了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能任由学生自己去上机,以至于许多学生迷上打游戏,从而影响到其它功课的学习。

四、讨论与建议

针对该校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的记忆,轻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应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的措施。

(1)最主要的还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取网上的有益信息,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方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上一篇:小学教师离职申请书下一篇:学校会计的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