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初探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家庭暴力初探范文

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初探

李健彪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而现今,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人们面前。农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在山区,社会、家长的认识更是简单、片面。现阶段社会不断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的速度都要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科技和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推进教育的发展,全社会都要对其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孩子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家长自身普遍不高的文化素质、落后的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都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家长们对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达成共识,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正确的人才观

在农村里,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自己辛辛苦苦供子女就学,到头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少读几年,回家早娶妻生子,建房盖屋;社会上那些开好车、住高楼的大款读不好书的大有人在。就是找到工作了,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如在社会上做个小生意、打工的收入„„ 有了这样的看法,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在孩子的义务教育阶段,只要尽尽自己的责任,读上几年就可以了。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对我们社会的发展没有全面的认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确实成就了一批有胆略、有眼光的人把握住机会先富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各种体制制度的完善,法律的健全,一个人如果没有以整体的高素质为要求基础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跳出“农门”,不应该只希望孩子长大后衣食无忧。而是应该着眼于孩子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才可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管在哪一个行业都会取得成功,立足于这个社会。

二、适龄入学

每年新学年开学,总有不少家长托人情、走关系,甚至改户口,将低龄孩子提前送进幼儿园或小学。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盼望子女早日成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往往是弊多利少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农村里还有的是因为孩子在家耽误了干活,送到学校老师带着;更有一些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三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读小学比上幼儿园、学前班划算,要求孩子提前入学,大不了以后留级„„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他自己的心理年龄和智力年龄的。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也

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让他早点上学也无妨。不排除一些孩子很聪明,智力是超群的。那还要看你是如何看待他的智力的,难道会背几首唐诗、会算几道算术、会认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汉字,就算是智力发展很好了吗?即使他的智力发展很好,那么能力呢?人际交往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他人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等在周围的孩子都比他大的环境中,低龄孩子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吗?我们经常在说揠苗助长的故事,可偏偏在做着揠苗助长的事。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教育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自己管管孩子的日常生活用品就行了。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生活情况。在工作之中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不认识自己孩子的老师;甚至有的说不出自己孩子的书名„„

孩子的教育不单单是在学校里的教育,也不单单是学好知识就可以了。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一个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培养的结果。我们不能只关心孩子考试考了几分,在学校有没有违反纪律,更要关心孩子成长的过程、成长的环境。通过全社会的能力能够做到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特别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孩子眼中合格的好父母。

1、要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家庭里父母善于欣赏别人,学会了理解和宽容,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幸福、和谐的环境中,孩子会受到极好的熏陶,并学会欣赏别人,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家里,家长很少粗暴地训斥孩子,当他犯错误时,父母总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告诉他,如果父母是正确的,他必须听从;如果他是正确的,父母也坚决支持他。他们努力做到与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绝不以辈份压人。

2、能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只要孩子做得好,要赞美他;不好的习惯慢慢改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安排一定的时间带孩子出去玩,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增长见识。

3、能做到严格与慈爱并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父母不单单想办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不要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给孩子各式的玩具,也要常常给孩子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绝不仅看分数,当检查家庭作业发现错误时,要严格地指出来,但绝不会对孩子喝斥嘲讽;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纠纷时,父母爱他,但绝不袒护他。使孩子能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在生活中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强者。

4、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家长要全面关心孩子,既要重视和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智力开发”、“知识传授”,更要重视和关心孩子“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指爱心、毅力、耐力、勇气、胆量等)、“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勤俭节约、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尊敬长辈,学会关心父母、家人、朋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进行一些文明礼貌知识教育,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劳动成果才是最甜蜜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不可急功近利,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注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精神,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失败中成长成熟。家长必须适度的引导孩子运动,不能由于玩的过度,影响休息和学习,要鼓励孩子做些安全有益的活动,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育。

5、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好学校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积极配合做好学校的各项要求,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学以后,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要经常了解孩子在班上和学校的情况,也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在学习、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上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引导。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他们一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否则是很难奏效的。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这些家长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并给予科学的引导,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它不仅会为加快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对家庭的幸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良表现,如逃学、偷盗、剐钱、欺小凌弱、打架斗殴、外宿不归……通过家访了解,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他们有的是因父母离异、判刑、死亡、失踪或寄养等特殊的生活环境,造成玩世不恭、品行不良的恶习,给学校教育带来较多的问题。据我们去年对全校1093名小学生家庭调查,属父母离婚的家庭学生有60人,父或母死亡的家庭学生有28人,父或母违法犯罪被判刑、劳教的家庭学生有6人,母亲被拐卖或失踪的家庭学生有6人,寄养在亲戚家中的学生有3人,合计103人,占全校学生的9.1%。其中学习差的有33人,表现差的有13人。从家庭教育看,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学生就有41人,占全校单亲家庭学生的40%。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婚,母改嫁出走,随父生活。但父与一吸毒女同居,对儿子的学习、生活很少管,稍不遂意就打骂,其奶奶要想管也无能力。该生对其父行为很反感,也很抵触,混日子,对什么事抱无所谓态度。经常逃学、打架、欺负小同学,搜小同学身上的钱。在课堂上故意捣乱、恶作剧,弄得班上不安宁,老师拿他头痛。有个学生的母亲经常遭父毒打,忍受不了而离婚,该生判归父养。而其父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随他饱一顿饿一顿。经常遭父打骂,不敢回家。母要将他接过去管,其父又不准。所以也是经常逃学,在社会上同一些街娃伙起偷东西、看录像、在外野歇。他曾发誓说过他长大后要把父亲杀掉。还有一个学生因违反纪律,一老师当着全班学生说他:“你再这样下去不改,将来就会像你父亲那样去劳改”。从此后,他对这老师教的课不听,作业不做,还经常逃学……。对于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是学校教育中值得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为此,我校特组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其成员由党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班主任、思品课教师等10人组成,聘请州教科所、市教科培训中心四位专家为顾问。

本实验课题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是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开展对单亲家庭子女调查研究和开展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探索教育对策,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为搞好课题研究,课题组狠抓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用科学理论指导课题实验。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年幼的心灵中过早地体验到“不幸”的滋味,心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心理都会存在一定障碍。要能正确疏导他们,减少和排除心理障碍,就得用心理教育理论来指导。

根据课题三年实施方案,我们首先对全体单亲家庭学生开展调查(走访、问卷、谈话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人员、单亲原因、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家庭是否和睦情况等)。学生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最知心的朋友、在班级里心情愉快程度、喜欢什么、反感什么),

老师的教育行为(在班上你是常受到表扬还是批评,教师对你的态度(是热情、一般、很凶还是说不清)老师的家访(经常来、较少来,主要来告状还是交流情况)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耐心讲道理,向家长告状、训斥、罚站)你对家庭有何要求?芽你对学校有何要求等,并建立了个人实验档案。

单亲家庭子女,得到的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它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也能得到爱的关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课题组确定具有代表性20名单亲家孩子作为实验的首批帮辅对象,由每个课题组老师交两个单亲学生朋友,并拟定帮辅计划,开展个案追踪。通过谈心、走访、娱乐、辅导、排扰解难等活动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努力用崇高的师爱去抚平他们心中创伤。为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这20个同学及他们的家长,于正月十四到泸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联谊活动。家长委员会主任、东城办事处书记来了,课题组的老师全都来了,受邀的大部分家长、学生也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后,东城办事处徐书记代表地方党委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学生提出要求,也表示要将青少年教育问题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动员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了。下来课题组的老师与结队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进行了合影留念。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他们是这样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州教科所的专家顾问还到学校为老师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学校还经常请市进修校的心理学教师到校作心理健康报告,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报告,对师生启发教育大。每个课题组老师经常同帮辅对象在一起谈心,也建立了感情,学生有什么想法也愿与老师摆谈。在老师的帮助下,大部分同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中包含着老师不少心血,每个课题组老师感受深刻,写下了《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不容忽视》、《单亲家庭子女形成差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初探》、《浅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情感教育》、《建立道德信念是单亲子女成长的一条途径》等十五篇论文,有十四篇论文分别获得全国、州、市、校论文奖。

通过一年来课题实验,我们有下列体会:

1、单亲家庭子女得不到完整家庭父母之爱,心灵创伤和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无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展“我能行”的活

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去谈,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班上开展“一帮

一、一对红”活动,多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师爱、同学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同时,还要明确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要求他们。没有严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知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方法、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和多些亲近。

3、对于单亲学生的家庭,要不厌其烦地走访联系,宣传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家长明确父母的责任,多为孩子想想。用家长好的教育方法,典型事例,启发帮助教育不当的家长改变体罚和粗暴的方法,同学校的教育方法取得一致,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对子女放任不管是违法,是罪过,不配为人之父母。启发他们当父母的良知,为子女作表率。4、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作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配合教育下,加上学生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也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的还多次被评为校、市级三好学生,甚至被评为市十佳少先队员,这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和推广。

5、学校应培训和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给予疏导和排除。

6、从目前来看,单亲家庭子女人数成发展趋势,已成为一个社会群体。其中部分由于家庭放任不管或粗暴教育造成他们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或学校教育不当造成逆反心理;加之社会上不健康文艺作品不良影响,游戏室、录像厅、OK厅的诱惑腐蚀;极少数坏人的教唆,干了一些不道德、违法,甚至犯罪之事,给社会带来危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政府、对学校,对监护人都有要求,都有责任关心帮助和教育未成年健康成长。为解决这些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取得社会各方面支持,在整个社区中应由党委政府牵头,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机关、学校积极参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为他们创设健康的环境,引导他们走出不幸的圈子,茁壮成长。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多方面因素,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的不幸带来的心理障碍更多。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今后我们的课题研究,根据实施方案,认真总结实施中经验和教训,加强课题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课研究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注重实践,联系实际,有的放矢,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发动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予,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尽力。

第三篇:爱与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的初探

我们经常听人们说:“爱你没商量”、“我爱你”、“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并不奇怪,因为爱是人的原始心态的一种表现,是每一个人自己在某个时空里所拥有心理状态。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爱就是喜欢。个人的爱好是无须别人是否认可的客观事实,爱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口味一样,有人喜欢咸的、有人喜欢酸的,有人喜欢甜的,有人喜欢辣的,这是不用任何人去干涉的。所以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爱也是自私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很难割舍。有时为了自己所爱,甚至于不惜牺牲一切代价。有人爱财,一部分人是严格按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换来的。另有一部分人便要图财害命,便要贪污、盗窃,便要不择手段地干那些欺、蒙、拐、骗的勾当……

有人爱花,可以去买来自己喜欢的花,也可以去栽种自己喜欢的花。可是就有那么一种人非要去摘采别人种的花……

人类之间更有爱,父母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亲朋好友之间、同事之间……尤其是成熟男女之间。但是各种各样的爱都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涵义,又都是有界限和分寸的。这所有的“爱”,是无须任何回报的,因为这种爱全都是各自独立的行为,谁都不可能强加给任何人的。

人对人的爱是更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当这种爱在没有互相沟通时,只能是各自的喜爱,如果是长辈儿对小辈儿的爱,则是关心和疼爱;小辈儿对长辈儿的爱则是敬爱和孝顺……而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在没有“性”的心理状态时,则是兄妹姐弟、亲朋好友之间的“亲爱”“敬爱”和“友爱”。如果这种爱带有“性”的心理状态,但是在没有达到相互沟通时,只能把对方当作自己爱慕的偶像,或是梦中的情人,这就是一种“性爱”、“暗恋”或是“单相思”的表现。如果把这种“性爱”强加给别人,就是“调戏”、“猥亵”、“强暴”!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爱,进一步发展将会是双方互相沟通的感情发生。由于不同的人与人的沟通,则会有不同的感情结果产生。除了成熟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外,还有“亲情”和“友情”的存在与发展。

只有“情感”上的需要,而没有“性”的要求,双方互相的沟通则会产生的是“亲情”和“友情”。

既有“情感”上的需要又有“性”的要求,双方的相互沟通就会产生“爱情”了。

只有“性”上的需要,而没有“情感”上的需要,那也不会产生“爱情”,双方的相互沟通只会产生“性欲”或是“性爱”的满足而已。

“爱” 与“爱情”(“亲情”、“友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虽然“爱”是个体的行为,但是男女之间的“爱”却是“爱情”的基础。“爱情”的另一个基础是“性”的成熟,“爱情”是成熟的男女之间 “性”与“情”的需要,是成熟的男女俩人之间的共同感触。双方都在“性”的需求上相互爱慕,并在情感上产生了相互交融,因而双方就产生了爱情。然而只有这基础,却不一定都能发展成为两人之间感情的融合而产生的“爱情”。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慕,没有达到情感的融合与交往,只能是各自的爱,只能称之为暗恋,或是单相思,而不能说是“爱情”。一些过来人,在年轻时怕是都有过自己暗恋、或是单相思的情人。

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理由和条件的。它的理由就是男女双方都有“性”与“情”的需要,条件则是在男女双方个人喜爱的基础上,达到了相互认可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的。影响“爱情”产生的条件是相当多的,有人着重于年龄、有人着重于身材、有人着重于相貌、有人着重于“门当户对”、有人着重于金钱和地位……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爱,还没有完全被另一方所接受,那还不能说是什么“爱情”,只能是单相思。如果俩人已经有了沟通,这只能说他们在“谈恋爱”、“谈对象”。只有当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彼此的了解,在彼此的考验中,又产生了相互爱慕和信任,这时才能说明他们之间有了爱情。

男女双方只是为了一时的“性”的满足,而互相喜爱也不是真正的“爱情”。

有人说;爱情是毒品,婚姻是枷锁,家庭是牢笼。从一定意义上看,上面的形容是有道理的。

产生了爱情的男女,已经把对方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就会对对方无微不至的关怀、精心细致的呵护、“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般的思念……处理得好,“爱情”就是动力,生活就会美满。处理不好就会使自己神魂颠倒乃至丧失理智,以至耽误了学业、影响了工作、一些人就是这样进入了“婚外恋”或是“第三者”的角色,或是为了自己的“爱”而走上了“强暴”、“情杀”的违法之路……在后悔莫及之时,才更能体会到——“爱情是毒品”的深刻涵义。

“喜新厌旧”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婚姻”和“家庭”就会成为没有牢固爱情而建立起“家庭”的人们的“枷锁”和“牢笼”。虽然可以“离婚”,可那就会造成好多的不良的后果,更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无谓的牺牲。所以要警告相爱的人们,在没有完全了解对方,没有完全达到俩人知心相爱时,还是不要急于“结婚”。

一般来说,成熟的男女之间有了“爱情”就会希望相互的“性”结合。比较理智、崇尚法制的人们就会选择建立家庭的形式来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而建立家庭是通过婚姻的形式来完成的,那么“婚姻”就应该是爱情崇高境界的表现,是法制社会所公认的合法的“性”与“情”的组合。它的基础是对对方深刻的爱,是互相的了解与信任、是相互的爱慕、是相互的依赖、是相互的寄托的结果。这是对爱情负责任的表现。

“婚姻”是“枷锁”,的确如此。结了婚的人就要对社会、家庭、自己的爱人和爱人的亲属有了更深一层的责任。不再是单身时的那么自由了,所以说结了婚的人就好比是骡、马上了套,就担负起了拉车的职责。把这看成是人生应该对社会的贡献时,就不会有“枷锁”的感觉。如果把这看成是自己喜新厌旧的障碍、把这看成是自己的额外负担,那么这“婚姻”肯定就是你的“枷锁”。

“家庭”依然是组成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各国的法律所公认的繁衍后代的单位。家庭应该是爱情的延续,家庭是恩爱夫妻的乐园,它的基础是相互的责任、相互的包容、相互的维护和感情的不断更新。尤其是有了爱情的结晶——自己的儿女,不但有了生活的乐趣,还更增加了抚育、培养、教育的职责。

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对爱情和家庭不负责任的人,肯定会把家庭看成是限制自己自由的“牢笼”。

虽然,当今社会上依然有些家庭是没有爱情为基础的组成。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包办的婚姻;买卖的婚姻;暴力的婚姻等等。他们虽然也组成了家庭,却不一定是幸福的家庭。

对于旧社会的包办婚姻,还有一些“速成婚姻”(由于年龄和其他一些原因,经过好心人的介绍,而促成的婚姻),也有好多成功的组成了幸福的家庭。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是先结婚而后恋爱的结果。已经成为“夫妻”的男女双方,经过一段的接触与融合,互相产生了感情,产生了相互的信任和责任感,也就有了爱情。除此之外,更有旧的传统礼教的约束,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三从四德”、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使得很多“家庭”成为了没有“爱情”,没有幸福的人类繁衍的机器。

第四篇: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及教育对策初探

重庆市丰都中学(重庆 丰都 408200) 孙念明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重庆 丰都 408200) 隆 竹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随着学生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成为摆在我们学校和每一个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由于家庭的残缺,单亲家庭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同程度地带来阴影,心理健康也受到很大程度的伤害,所以这部分孩子更应该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同学、集体和社会的关爱。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增加,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不少单亲家庭中,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他们的心理在悄然变化着,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了解他们的异常心理及行为,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调查分析,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及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孤僻、任性、自卑与敏感。

二、逆反、撒谎、好斗和报复。

三、意志薄弱,成绩下降,厌学、逃学。

四、自由散慢,不思进取,破罐破摔。

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以上心理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有效的教育对策是:

一、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全面情况,方能做到因材施教

要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班里同学的反映,进行家庭访问。事实表明,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才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学生,了解到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二、为单亲家庭学生寻找“家”的感觉,是保证班级教育的有效措施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是由于家庭的变故引起的。一个好端端的充满幸福温馨的家,突然少了一个亲人,失去了一份亲情,这时孩子最希望的是家庭和睦,有人关心照顾自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可能复原孩子的家庭,却可以让孩子重新找回“家”感觉。为此,我和本班每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家长都保持密切联系,并积极施加影响,让家长确实负起扶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家长无力监护孩子时,班主任也应该努力为单亲家庭学生寻找一个“家”,让他们跟健全家庭的孩子一起生活和学习。我班单亲家庭学生谭某某,父母离异,父亲在丰都上班,母亲在广州打工,她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每月的收入很低,无力抚养她,而她的父母又不管她,连她上学的费用都不愿出。我知道这情况之后,多次打电话给她的父母联系,给他们讲孩子的理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表现情况,以及抚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法定义务等。后来他们想通了,互相协商后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解决了。该生现在也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了。本期还当选为学校纪检部的副部长。这一切,缘于她找回了“家”的感觉。

单亲家庭学生在内心深处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感,他们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要疏导这种心理障碍,班主任除了做监护人的工作外,为单亲家庭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大家庭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发挥班团(队)活动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单亲家庭学生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甚至让他们担任主要角色,在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学习竞赛活

动中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同时,引导班上健全家庭学生意识到嘲笑、挖苦单亲家庭的同学是不对的,要求他们和班主任一起,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巨大的,单亲家庭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学习的能动性有了,成绩自然提高了。“我想有个家,有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当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一首流行歌曲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倒出了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渴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单亲家庭学生重新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三、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学生,是医治异常心理的良药

对单亲家庭学生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无私的爱。班主任怎样关爱单亲家庭学生呢?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

药”(苏霍姆林斯基语)。班主任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学生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生下来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班主任切忌工作方法的粗暴,必须以理智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状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身人格上的包容和现实生活真理,促其清醒地认识自身错误,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念。

关爱单亲家庭学生,最要紧的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根据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帮助他们。第一,帮助单亲家庭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部分单亲家庭学生由于自卑、孤僻和敏感,常常不愿与人交往,独来独往,心事重重。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同学和这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孤立于集体之外,把集体温暖、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巧妙融合在一起。第二,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班主任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死亡是无法挽回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第三,激发单亲家庭学生的自尊心,磨炼其坚强的意志。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产生不思进取,破罐破摔心理,导至自由散慢,厌学、逃学行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是激发他们的自尊心,磨炼坚强的意志。自尊心“是人类许多高尚品格的人性的顶峰”(苏霍姆林斯基语),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同时也是人们克服缺点和错误的内部动力。要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使他们从心底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是完全平等的。有了自信,才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班主任再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分析自由散慢的危害、自暴自弃的后果。还应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告诉他们:家庭的不幸也许不是坏事,勇敢的孩子正好磨炼自己的意志。意志磨炼对于一个人成才和事业的成功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一般说意志都比较坚强。在我国历史上,匡衡家贫如洗,凿壁借光,后来成就事业;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因贫穷而改嫁,他在破庙读书成长;在国外,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两岁丧母,9岁丧父;大名顶顶的高尔基幼年流落街头,上的是“社会大学”„„如果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严格约束自己,和班集体一起遵守共同的规则,和社会一起遵守共同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异常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才能扶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第五篇:律师见证初探

内容摘要:目 录 论文摘要

一、律师见证的制度的渊源和国际状况„„„„„„ 4页

目 录 论文摘要

一、律师见证的制度的渊源和国际状况„„„„„„ 4页

二、律师见证的法律依据和见证途径„„„„„„„ 7页

三、律师见证的方法、内容„„„„„„„„„„„ 10页

五、关于律师见证方面的其它问题„„„„„„„„ 16页

论 文 摘 要

律师见证制度渊于英美法系。在我国仅台湾省部分建立了律师见证制度。本文从律师见证的产生、发展谈起,阐述我国在现阶段实行律师见证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对其适用范围和有效途径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论述。这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和保障人权有着较大的进步。同时律师见证制度是一个创新发展的制度,从保护人权、制止刑讯逼供和提高案件质量的角度出发,它是一个控辩双方双赢的制度。该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有着充分的法律依据。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符合国际刑事司法的一般原则,同时,它又是对某些国家对我国人权攻击一个很好的回应。

关键词:律师见证 国际司法 法律依据 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司法往来逐渐增多,在司法领域相互矛盾和冲突呈上升趋势,与世界各国的司法接轨势在必行。随着交往的增多刑事司法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议事议程中。我国实行律师见证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其法律理论基础上真正体现了:法制基础。法制的理论和原则,是建立并实现律师见证的首要理论基础,律师见证制度的建立是对立法权力限制,反对滥用权力,获得法律忠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实现了公平原则;第三:律师见证制度的建立真正体现了司法公正原则;第四:规范了社会秩序和司法程序,反对对权力的滥用,从而达到对社会的控制。 律师见证制度的建立是指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的程序上,保障人权。给予犯罪嫌疑人足够的权利保障,是一种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对犯罪嫌疑人的保障。所以它具有制度性、法律性、社会性、国家性。同时也具有有条件的法律救济性。

一、律师见证的制度的渊源和国际状况

所谓的律师,就是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担任其辩护或代理人,为社会提供法律帮助的社会法律工作者。

对于“见证”的解释《现代汉语小词典》对“见证”的解释是:(1)动词,指当场亲眼目睹并可以做证,(2)名词,指见证人或可以作证据的物品。

律师见证就是指基于当事人的委托或国家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的指定,律师介入刑事诉讼以见证讯问过程的制度。律师见证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我国的司法制度的完善具有良好的效果,该项制度的实施也符合国际刑事司法的一般原则和国际惯例。律师见证制度的建立渊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沉默权制度。 律师见证制度早见于英美法系的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它以规定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有律师在场权,或者在侦查阶段律师对犯罪嫌疑人有充分的帮助权,律师在未到场之前侦查机关不得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否则就属于违法,该项讯问笔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是有些介于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之间的矛盾,且以打击犯罪为主,例如英国规定了:为查清共同犯罪去向的共同犯罪案件、解救人质案件、寻找毒品案件、及爆炸案件等等。

在我国国内以台湾地区“司法”改革会议法论指出,<1&诸改革事项至2001年12月底之执行成效:

1、增设无资力被告得请求义务辩护制度,律师公会(台湾)联合会应尽快建立律师义务辩护轮值制度,明确律师在其登录之“法律”辖区内有轮职担任刑事案件义务辩护人之义务,至少在第一次受理时免费;

2、“司法院”应于2002以前通过预算推动,补助成立具有法人资格之法律扶助社团或协会。同时相应采取以下措施:第

一、逐渐废除公证辩护制度,第

二、“司法院”应纠正“刑事诉讼法”“国选”辩护制度增设义务辩护,“俾无资力被告或与犯罪嫌疑人在审判中及司法警察人员,检察官初次讯问时请求义务辩护”。

在国际司法实务中,大陆法系国家原没有设立该项制度,但基于历史的潮流和司法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日益增强和理性化的执法状况,现在律师见证制度更进一步得到深入和强化。律师见证制度的产生是对律师辩护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而律师辩护制度最早出现于1793年的法国雅各宾宪法,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应设立公设辩护人制度,同时也出现了法律援助制度的最早表述。到了1946年日本宪法第37条、第39条规定:刑事被告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委托有资格的辩护人,被告人不可能接受委托时,国家为之选任。1965年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41条规定;“在需要强制辩护中,被诉人要求指定辩护人”。《世界刑事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19条规定:“国家必须从刑事诉讼程序一开始便确保刑事被告获得可聘请律师的权利,如果被告人没有能力聘请律师,应该免费享受律师帮助,国家应该负担此项费用。”<2& 对于律师的见证制度在大陆法系中并设有这方面的规定,例如在日本的《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意见书—21世纪的日本司法制度》<3&也列举了律师制度的改革,即:

一、律师社会责任的实践;

二、扩大律师的活动范围;

三、扩大接近律师的渠道;

四、沿用邻接法律职责,从而保证了律师在诉讼外纠纷解决的非诉讼程序的法律事务和法律专业人员的专长,在其它国家例如法国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拘捕20小时后律师开始介入等一系列规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英美法系的国家规定的被指控人有权迅速获得法律帮助的制度还是在日本得出的律师实行的登记制度,扩大律师的活动范围,拓宽按近律师的渠道,充实法律咨询活动,沿用邻接法律职责,以最大限度达到律师所有的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做法。甚至在我国台湾地区提出的律师义务辩护制度,这一切都说明了无论是国际社会或我国的台湾地区对律师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律师的前置介入对保证司法的公证和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已经形成了一个国际大趋势。正如日本学者田宫先生提出的“侦查中的辩护是今后刑事司法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4&

二、律师见证的法律依据和见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所涉嫌的罪名,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情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派员在场。”这是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辩护的延伸和提前介入的前置。从法律的立法本意上不难看出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人为的立法缺陷。首先:从进步的一面来看,我国的人情化逐渐向法制化道路前进,刑事辩护前移至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可以得到法律的帮助。其次:从代理申诉控告来说,就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律师控告侦查机关在审讯侦查中的违法行为;第

三、从人性化的法制管理来说,律师在履行了一定的法律手续以后了解所涉嫌罪名和案情,通过法律咨询为犯罪嫌疑 人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些积极的立法精神无疑较老的刑事诉讼法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勿庸置疑,我国由一个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演变至今,几千年的人治化进程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的现行刑法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刑诉法》第96条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所谓的代理申诉和控告,是指违法行为发生后,一种补救措施,是一种较为滞后的行为。其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同时又规定了“„„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从而为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设置了一道人为的屏障。目前我国法律没有任何明确界定什么案件不属于案件情况和需要,司法实践中无论任何一种案件侦查机关均认为:“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所以均派人在场。所谓的控告和审诉均是一纸空文。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要使被动变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律师的适时介入,在审讯时律师现场见证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6 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应当告知犯罪嫌颖人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并记录在案。”这充分体现了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没有聘请律师和寻求法律帮助进行法律救济的一种有效的提供帮助形式。

实施律师见证的途径无怪乎有三种情况,首先:是有偿的法律服务,提供律师见证。我国律师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提供的是有偿服务,在基于犯罪嫌疑人的亲属委托后征得犯罪嫌疑人的同意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服务,在接受委托之日起就积极参与到刑事侦查过程中,为侦查讯问过程提供律师见证,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无偿的法律服务,我国《律师法》第41条规定:“公民在瞻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又无力支付律师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从此可以对于那些生活十分困难的需要帮助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律师见证是一种司法救济行为。但对此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刑诉法》第9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由侦查机关告知犯罪嫌疑人,应有告知权利签字,所证实对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告知行为。并明示了刑事侦查中的犯罪嫌疑人所应得到的权利。其三:是律师的特定见证义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该条文的立法精神旨在对盲、聋、哑、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法律救济。同样侦查机关应严格按《刑讼法》第96条的规定明示告知权利。据此我们可以充分的认识到我国实施律师见证制度有着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和行之有效的三种途径。

三、律师见证的方法、内容

正如在《法学的诱惑》所说的那样:“自我谴责和自我毁灭不是人的正常行为待征,人类一般不会主动自发的供认自己的罪行,必须首先有人就其犯罪行为进行讯问”〈5〉基于讯问的开始,律师见证由此而产生。同时由于制约讯问的因素存在着时间、地点、律师介入的途径。讯问的方法和律师的提示权等行为。

首先,从时间上,除非涉及到重大案件或其它犯罪嫌疑人的潜逃危及到他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的案件外均应在白天的工作时限内进行讯问。所谓的白天讯问并不包括《刑诉法》第96条侦查机关的第一次讯问,这样既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与司法机关打击犯罪也并不相互冲突,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讯问的时间上,无论从电影、电视上或现实生活中,侦查人员均采取了车轮战术,特别是在电影或电视上我们会时常看到侦查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中常常是一夜,体现了侦查人员的艰辛,岂不知这恰恰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休息权。据此,我们不应该采取车轮战、精神战等非法手段来获取所谓的“证据”,如果证据来源不合法是不该作为定案的依据,因为它不具有证据 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三性中的“合法性”,因此,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中侦查人员应给予相应的间隔时间,以保障犯罪嫌疑人在法律上享有的休息权。

在讯问的地点上,我们应分为两种情况进行,首先对于那些仅仅是怀疑有犯罪行为的人,我们应尊重其荣誉权。可采取在居住地、异地或工作单位进行询问、调查,切不可动不动就到侦察机关、看守所,这对当事人的荣誉是一个严重的侵犯。其次,对于那些在现场或有目击证人的在现场指认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应以在侦查机关讯问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教学论坛讲稿范文下一篇:家庭教育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