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家庭暴力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题之间的暴力行为,并认为施暴者是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丈夫,受害者一般是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妻子。

第一篇:家庭暴力论文范文

试论《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的界定

摘要: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重复性、多发性的特点,世界各国均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中国关注家庭暴力现象已有很长时间,并先后形成了地方立法,为制定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奠定了基础。2014年11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本文将通过对比各国及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学者观点,从反家庭暴力法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的界定。

关键词: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家庭暴力;定义

作者简介:张璐(1993-),女,湖南人,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国际经济法专业。

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但直至近现代,随着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女权运动的发展,各国才意识到了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和原有法律保护力度的不足,因此相继出台了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以保护在亲密关系中受到创伤的受害者。在中国,“家庭暴力”首次被正式提及是在1995年以规定形式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但这个规定并没有对家庭暴力作出定义,也没有建议设立任何保护妇女权益的实施机制。2002年4月28日,中国新《婚姻法》出台,在原则中明确禁止实施家庭暴力,并将家庭暴力规定为法定的离婚理由之一①,但也没有明确家庭暴力的概念。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将影响《反家庭暴力法》在实践中发挥的效果,宜从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目的,即其必要性问题出发,对此进行探讨。

一、反家庭暴力法必要性问题

论及反家庭暴力法,首先是其必要性问题。对于侵犯人身权益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罪名,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寻求刑事司法救济;即使没有达到入罪标准,也可以依民法有关身体健康权等规定要求侵权损害赔偿。那么,为什么要将家庭暴力区别于一般暴力,专门立法呢?

从行为属性的层面看,家庭暴力区别于一般暴力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隐蔽性。家庭暴力,尤其是精神暴力,难以被外人所察觉和发现。并且,相当一部分受害人受到“男尊女卑”和“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影响,没有意识到家庭暴力的违法性。在某2014年进行的调查中显示,近八成(773%)公众表示家庭暴力的负面影响大,但囿于传统观念,仅有233%的人认为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更多的人认同“不犯法,但是不良行为”(465%),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暴力是“私人的家务事”。也正是由于家庭暴力的隐蔽性,使得一些因家庭暴力而起的家庭纠纷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受害人最终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来摆脱自己的困境,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实践中,机关、组织的工作人员也倾向于采用调解的方式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但如前所述,调解的方式有时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除此之外,家庭暴力行为还具有长期性、重复性。家庭暴力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不仅对受害人造成身体伤害,更难以治愈的是精神上的创伤,例如留下心理疾病或增加犯罪倾向。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显示,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犯罪。他们在犯罪前曾经被家人“经常打骂”的有16%,被“赶出家门”的有6%。

从立法目的的层面看,这是出于保护弱者的考虑。在家庭暴力案件中通常受害的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他们在生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在此之前,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弱者权益进行专门、全面的保护,但是现行法律保护力度仍然不足。我国《婚姻法》中虽有原则性的规定②,但未规定相应的惩罚手段和保护措施,无法具体适用。在救助措施方面,社会团体、组织及公安机关的介入都以“受害人提出请求”为前提,而现实生活中受害人因为身心上受制于施暴者,他们很可能不敢也不能去提出请求或诉讼③。而无论是依据《婚姻法》还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施暴者的行为如果未达到刑法入罪标准,则仅仅受到劝阻、调解、制止或行政处罚。④这也就意味着,受害人仍要与施暴者共同生活,很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暴力行为。以韩国数据为例,首尔江西区阳川家庭暴力咨询所所长洪淳惠表示超过九成的家暴受害者在接受调查时都表示“不要紧”,其中担心事后报复是主因。在刑法方面,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仅将与虐待罪重合的一部分纳入刑法管辖,显然无法全面地保护受害人。

由此可见,原有的法律并不足以保护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的多发性和现实的需要要求反家庭暴力由专门立法来保障。

二、反家庭暴力法所禁止的暴力行为

法律通过界定家庭暴力的概念,进而决定了家庭暴力的行为方式,以及法律保护的对象范围。这无疑是个反家庭暴力法重要的基本性问题。但是综观世界各国的立法,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却存在差异。

家庭暴力所包含的行为方式体现为家庭暴力的分类。在国际上,不论是国际宣言还是其他国家的立法,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可以将家庭暴力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例如,1993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第2条在列举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时(a)项规定了“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凌虐、因嫁妆引起的暴力行为、配偶强奸、阴蒂割除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在加拿大,家庭暴力被界定为“由施暴者使用暴力、胁迫、懈怠或疏忽等方式对另外的人的行为,该行为对于被侵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完整性或她的权利、自由以及情感都有损害。”美国《家庭暴力标准法》将家庭暴力定义为“家庭成员实施以下之一行为的构成家庭暴力:(1)企图造成家庭成员人身伤害的;(2)令家庭成员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恐惧;(3)通过暴力、以暴力相威胁或胁迫对家庭成员实施非自愿的性行为”,但家庭成员的自卫行为不视为家庭暴力。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将家庭暴力定义为“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行为”。由此可知,各国和地区在考虑家庭暴力的具体行为方式时基本上具有一致性。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明确定义了“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另外,我国《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根据国际公约及被普遍认可的学界理论研究,将家庭暴力分为四种类型: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经济控制暴力。尽管多出了一个经济控制暴力的类型,但实际上根据表述可以囊括在精神暴力的概念当中。《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第2条则作出了不同于婚姻法司法解释的定义——“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从文字表述上看,意见稿的界定类似于台湾地区的做法,并未对家庭暴力的具体行为方式进行列举,而是做了相对宽泛的定义。一方面,婚姻法司法解释当中对行为方式的列举主要体现在作为的方式上,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侵害行为是否包括在“其他手段”当中未明确表示。那么取消了相应的列举则扩大家庭暴力的范围,将不作为方式的行为,例如冷暴力,纳入到调整的范围内,尽可能全面地保护弱者的权利。另一方面,婚姻法司法解释的定义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要“造成一定伤害后果”,而征求意见稿的定义则取消了该程度要求。从理论上说,这相当于减轻了受损害一方的举证责任,因为受害方只需证明家庭暴力是存在的即可。尽管在实践中证明的方法可能还是主要依靠提供受损害后果的证明材料,但鉴于家庭暴力形式的多样性和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法律对家庭暴力的界定规定得过于明细将不利于适用的灵活性,妨碍《反家庭暴力法》发挥最佳的效果。

另外,由于《反家庭暴力法》也禁止性暴力,因此也涉及到了婚内强奸问题。婚内强奸一直是刑法学上颇具争议的问题,持存在婚内强奸观点的学者认为婚内的妇女仍然享有性自主权,即使存在婚姻关系,也不能掩盖强奸是违背妇女意志发生性关系的事实,刑法并未将妻子排除在强奸罪受害人范围之外。而持“婚内无奸”观点的学者则认为性行为是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婚姻关系中的夫妻有做出性应答的义务,因此在婚姻存续期间不存在强奸。我国刑法目前没有承认婚内强奸,但是在实践中已有对法院正在审理离婚案件过程中的婚内强奸行为依强奸罪定罪处罚的案例。笔者认为,因为刑法对婚内强奸问题未做规定,所以对于未达到虐待罪入罪标准的性暴力行为是缺乏保护的。因此至少就目前而言,人民法院审理离婚等民事案件的诉讼前或诉讼中,有必要适用《反家庭暴力法》的有关规定,以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方式,保障妇女的性自主权和身体健康的权益。

三、反家庭暴力法所保护的对象

比起在“暴力”的界定上各国认识的一致性,各国对“家庭”的界定则大相径庭。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反家庭暴力立法所保护的对象是否包括同居关系、前配偶或前同居关系以及同性伴侣。

美国《家庭暴力标准法》中规定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前配偶、生活如配偶者、父母、子女、其他血亲或姻亲等。结合美国各州以及其他机构组织的定义,美国的实践倾向于认为家庭暴力的主体是亲密伴侣,而不限于传统的家庭成员的界定。新加坡《妇女宪章法令(修正)》规定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子女、前配偶、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规定家庭成员包括以下人员及其未成年子女:配偶或前配偶;现有或曾有同居关系、家长家属或家属间关系者;现为或曾为直系血亲或直系姻亲;现为或曾为四亲等以内之旁系血亲或旁系姻亲。⑦再如新西兰《家庭暴力法案》,其规定在主体方面不仅包括异性夫妻,而且包括了“伴侣”和“任何按照婚姻的本质关系共同生活的人;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无论现在或过去能否合法地缔结婚姻关系。”我国香港地区于2008和2009连续两年修订《家庭暴力条例》,2009年修订时更名为《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2008年的修订扩大了受保护主体范围,将适用范围由原《家庭暴力条例》中仅限于配偶和异性同居者扩大到包括前配偶、前异性同居者以及直系和延伸家庭关系的成员。2009年新修订条例进一步将适用范围延伸至同性同居者、前同性同居者及其子女⑧,让同居关系一方,不论同性或异性,均可向法院申请强制令,免受另一方的骚扰。可见,香港地区反家庭暴力立法受保护的主体非常广泛,企图最大限度地制止亲密关系当中的暴力行为。当然,香港地区立法的规定也与该地区思想开放程度和长期的法律观念有关。而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则将家庭成员界定为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此外,征求意见稿在说明中明确了“至于有恋爱、同居、前配偶等关系人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没有实质区别,则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调整”。换言之,意见稿所指的家庭成员并不包括前配偶和同居关系者,而对同性关系更是回避了,并未谈及。

对此,笔者认为,将同性关系排除在《反家庭暴力法》调整的范围之外是合乎情理的,因为我国目前婚姻法上并没有保护同性关系的有关规定,更没有同性婚姻合法化。基于目前思想开放程度、法律观念和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考虑,《反家庭暴力法》不应将同性关系纳入调整的范围。正如有学者指出,只有循序渐进地适应社会对婚姻家庭价值接纳程度才可有效防治家庭暴力发生。并且,异性家庭中常见的家庭暴力主要是男性对女性的施暴,如前述分析,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男性身体力量方面的优势,而在同性关系中基本不存在此问题。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对于同性亲密关系间的施暴,通过行政法、刑法等手段进行调整即可。至于未同居的普通恋爱关系,由于其稳定性太弱,难以由法律来保护。

但是,前配偶和同居关系则应该纳入到《反家庭暴力法》调整的范围内。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各国和地区立法中,也是符合实践需要的。家庭暴力的本质就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因为这种亲密的关系从而使得家庭暴力行为有了隐蔽性,受害人也会给予更大程度的忍让,从而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同居关系和法律所保护的婚姻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实质上并无不同,只是这种关系缺少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稳定性稍弱而已。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其缺少婚姻的外衣而忽视同居关系中暴力行为的危害性。有观点认为,法律应当倡导缔结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以维持社会稳定。但是法律规制同居暴力与承认非婚同居的合法地位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对同居暴力的预防和处置也不过是法律对非婚同居引发的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并不意味着法律承认并积极保护非婚同居关系。考虑到法律体系的统一性,要将同居暴力纳入《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制范畴,在立法技术上可采准用条款。例如,在中国法学会反家庭暴力网络和全国妇联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中,即有“具有同居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准用本法”的规定。或者如香港地区2009年所做的修订,直接将法律命名为《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

总而言之,目前《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中保护对象的范围仍过于狭窄。为使《反家庭暴力法》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效果,应将前配偶和同居关系者纳入到保护的范围当中来。

[注释]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二项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五条

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六十二条

参见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一章第二条

<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第三条规定,经济控制是加害人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

⑦参见台湾地区<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一章第三条的规定

⑧参见香港地区<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第189章第2条释义及适用范围:“同居关系”(cohabitation relationship)—(a)指作为情侣在亲密关系下共同生活的两名人士(不论同性或异性)之间的关系;及(b)包括已终结的该等关系

[参考文献]

[1]胡苔用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

[2]近六成公众对“家庭暴力”忍气吞声东方企业家,2015:26-27

[3]何蕾,宋健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公共政策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38-43

[4]朱晓芳,张静六成孩子在家挨过打,家庭暴力令孩子更易犯罪检索来源:国研网:[EB/OL]http://wwwdrcnetcomcn2005-11-28

[5]王刚韩国持续立法强化打击家庭暴力[J]吉林人大,2015,1:42-43

[6]张若颖,张芳<反家庭暴力法>草案适用问题探究[J]学理论,2014:106-107

[7]黄列译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107

[8]张莉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2

[9]罗杰香港<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98

[10]但淑华<反家庭暴力法>有必要规制同居暴力[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

作者:张璐

第二篇:浅议家庭暴力的危害及消除家庭暴力的途径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是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题之间的暴力行为,并认为施暴者是在家庭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丈夫,受害者一般是在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妻子。

一、家庭暴力的特征

由于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一种暴力行为,受害者往往是家庭成员中的弱者,往往因无力或处于“家丑不可外扬”或其他原因不愿向外界公开,加上他人或社会的漠视以及司法机关的介入不够,从而使家庭暴力比发生在社会上的其他暴力行为或者事件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持久性。

1、家庭暴力的隐蔽性。大部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都认为,家庭暴力是个人隐私、不愿让外人知道或“家丑不可外扬”,如果请求司法机关或相关组织部门介入解决,会使家庭矛盾激化,影响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或认为告之他人,只能对事情得到一时的缓解,而不能够彻底的解决,担心施暴者会进行变本加厉的报复行为,因而常常处于畏惧和恐怖心理而不敢将受到暴力侵害的实事向外界透露。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现实中大多数受害者采取忍耐或听之任之、认命的消极态度。因而,使很多家庭暴力现象暴露得不明显,存在得比较隐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隐蔽性家庭暴力占了一定的比例。

2、家庭暴力具有复杂性。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间发生矛盾而激化后的表现(结果),因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家庭纠纷形成的复杂性,导致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实施手段、产生的后果以及造成的危害各有不同,因施暴者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千差万别,发生的暴力行为也各不相同。因此,家庭暴力不同于社会暴力的单一性,具有复杂性的一面。

3、家庭暴力的持久性。通过对已暴露的家庭暴力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这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暴力实施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由于受害者都是家庭中的弱势人群,无力反抗强势力的施暴或攻击,产生畏惧心理而一再退缩忍让,故而助长了施暴者的随意性;受害者因恐惧心理或其他心理障碍问题不让外界知道施暴者的粗暴行为,致使施暴者的行为不受任何社会或其他方面的压力,导致实施暴力行为者更加为所欲为、气焰嚣张、有恃无恐,形成习惯性施暴;当受害者承受一次次的暴力行为,不主动地寻求出路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寻求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使施暴者掌握了这种心理状态后,在实施暴力行为时无后顾之忧,从而长时间地对受害者进行施暴,因此,家庭暴力具有持久性。

二、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

1、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男权主义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夫权统治贯穿数千年历史,不少家庭还受“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的毒害,将女性置于男性统治之下,男性成为掌握家庭权力的家长。

2、经济收入的不平衡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原因。经济收入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经济地位的不平等。选择的择偶观是男强女弱。女方希望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男性,而自己甘愿默默奉献于家庭,一些男性由于有了妻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支持,因某些机遇而迅速致富,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所谓“优越感”得到了体现,于是要求家庭成员绝对服从其意志,否则就恶语伤人,大打出手。

3、家庭婚姻“腐败”现象诱发家庭暴力的产生。广西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忠英教授指出,引发家庭暴力事件的原因大多已由以前的夫权思想作怪,转化为家庭婚姻“腐败”现象所致,一些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失去道德伦理,贪图享受,追求金钱和美色,在外包“二奶”、养情人,对婚姻和家庭无责任感。这种现象称之为家庭婚姻“腐败”现象,最终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及家庭暴力的发生。家庭暴力既是婚变的原因,又成为施暴者达到离婚目的的手段。

4、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是家庭暴力发生的社会原因之一。如今旧家庭观念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家庭成员间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缺乏关爱,彼此之间缺少真诚的交流与沟通,缺少温暖和谐的气氛,个人私欲膨胀,注重经济利益,对别人的宽容性差,逐步滋生了“这年头,谁离不开谁”、“谁离开谁活不了?”等念头,当家庭出现各种矛盾时,难以容忍,争强好胜,甚至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很可能发生家庭暴力。

5、司法的漠然态度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原因之二。我国在过去立法中对“家庭暴力”重视不够,因此在我国2.7亿多家庭中,有三成以上家庭存在暴力行为,虽然家庭暴力案件发生率很高,但由于未达到规定伤害程度而不予处理,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成为家庭暴力事件繁衍的温床。因认识上的漠然,致使司法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介入态度很不积极,因为家庭暴力不同于一般的治安案件,它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感情因素,故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两口子打架不记仇”等,对家庭暴力问题不愿介入,怕正二八经地处理了,可当事人之间是“夫妻间元隔夜之仇”而回过头又马上和好了,反过来还怪多管闲事,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导致对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视不够。再之,对家庭暴力的处理方法的软弱,不是依法处理,而是在大原则下依社会功德、家庭美德等道德规范进行调解处理,且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原则,使调处结果多数为重归于好。因而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很少得到应有的处罚,没有实现惩治的目的,使家庭暴力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也导致了法律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不力。

三、家庭暴力对社会的危害

1、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具体为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和自由权,这是家庭暴力产生的直接危害后果。从深层次讲,它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2、家庭暴力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人人皆知妇女能顶半边天,由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妇女,因此她们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身体上的损伤是外在的、较为明显的,因而能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而精神上的损伤是内在的、较为隐蔽的,而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精神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甚至有的悲痛欲绝,导致心情郁闷或精神分裂。当虐待超过了她们肉体、精神的承受能力时,有些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3、家庭暴力危害社会安定,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创造者。而那些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人,在其生命、生存及人身权利、人格、名誉等这些做人最基本的权利都被暴力所侵害、所剥夺的情况下,在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

社会生产、发展中去呢?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这部分人的人身权利,而且影响了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家庭暴力也严重地危害着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满暴力、充斥吵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员会是快乐、幸福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子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等心理疾病。他们长大以后,如果其心理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会成为新的家庭暴力的实施者,其中有的人甚至会成为敌视社会、报复社会的人,结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点,已为社会上发生的许多案例所证实。

四、消除家庭暴力的途径

1、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框架来制止和处罚家庭暴力行为。我国现有关于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尤其是《新婚姻法》中就家庭暴力有了明确规定:(1)总则中明确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禁止性法律法规,体现了我国严惩家庭暴力的决心,也表现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从废除旧家庭习俗的原则向如今追求婚姻家庭质量的转变,寻求建立新的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2)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项中将实施家庭暴力等情况列入了离婚的法定要件之一,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3)《新婚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措施,即:“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给予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务事,阻止和惩治家庭暴力成为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这在我国婚姻法律中尚属首次。明确了某些单位和部门救助和防止家庭暴力的职责,有效地避免和防止了各部门的相互推诿和扯皮。(4)《新婚姻法》还规定,对实施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婚姻法追究构成实施家庭暴力罪者的责任,给社会起到了一个道德和法制震慑的作用。

2、构架反家庭暴力法。我国禁止和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条文散见于许多法典中,使惩治家庭暴力有法可依。但是这些分散的条款,存在着立法分散、规定不明确、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等缺陷,达不到有效惩治和消除家庭暴力的目的。因此,很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

3、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家庭暴力不仅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在受到法律的制约和制裁的同时,还应受到道德的谴责,而要协调和组织这些力量是个庞大的社会工程,所以还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将道德和法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4、加强道德教育,树立良好风尚。在家庭暴力成因的阐述中,谈到了大多数暴力现象,或多或少是道德败坏或思想品质差的原因所致,从施暴者的主观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施暴者道德水准低下、品德不端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就必须要追其根源,从施暴念头的形成,暴力行为的实施以及愈演愈烈之势的根源上入手,要坚持治标先治本的原则,强化道德规范,将法治与德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大兴道德教育之风,倡导和弘扬文明、民主、法制,提高公民道德水准。通过教育,使每个人懂得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尊严的重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5、重视和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提高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转变妇女屈从和依附观念,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受害者采取极端报复行为而成为触犯刑法的罪犯。另外,通过多种渠道对弱势群体——妇女进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使她们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从根本上摆脱家庭暴力。特别是在遭受家庭暴力侵害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暴、抗暴能力。当他们的力量不足以抵制家庭暴力时,要及时求助于邻居、街道、所在单位组织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帮助,扼止家庭暴力的再次发生。

6、建议在家庭暴力侵权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的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在暴力侵权行为发生过程中受害人常常处于恐慌状态,而行为人又常常处于持有或垄断案件主要证据的地位。在此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的侵权法的过错责任制原则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则,实难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郭殿雄

第三篇:浅谈家庭暴力

[摘 要] 家庭暴力是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的内涵探讨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 家庭暴力内涵法律特征 防治措施

家庭暴力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妇女的暴力。因家庭暴力引发的婚姻解体、家庭伤害甚至杀人案件屡见不鲜,面对现实生活中一幕幕因家庭暴力导致的惨剧,社会民众的反映由最初的震惊、愤怒转而理性地思考婚姻暴力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婚姻暴力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国调查发现,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国外家庭暴力状况也较严重。如英国近期的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在伦敦北部,有30%的妇女遭受过家庭暴力;12%的妇女在过去的一年遭受过家庭暴力。据美国司法部估计,美国每年要发生420万宗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其中 95%的受害者都是妇女。在日本,婚姻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有15. 4 %的妻子曾遭受到丈夫的殴打,在遭丈夫殴打的妻子中,有4. 6% 的人感到生命遭到威胁。家庭暴力不仅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伤害和威胁,破坏家庭的稳定,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

当前,国际社会和各国都非常重视家庭暴力问题,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防止和消除家庭问题。很多国内外学者也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研究,但关于什么是家庭暴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人们的认识还是法律上的规定都是不尽相同的。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肉体的、性的、心理的、感情的、语言上的或经济上的等等。从这种观点看“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它含有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联合国家庭暴力问题专家委员会对家庭暴力作了一个界定: 家庭内的暴力表现为人身虐待,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并与精神折磨、忽视基本需要和性骚扰等行为相互有关;暴力一般发生在有抚养关系的最亲近的家庭单位内,使受害者遭到严重的伤害。

综上所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包括身体伤害、精神摧残和性暴力。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家庭暴力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即家庭中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约 90%为女性。狭义上家庭暴力是指本主要是指夫妻之间也即婚姻主体之间的暴力行为,其受害者大多数是妇女。本文所谈的家庭暴力是指广义上的家庭暴力。广义上的家庭暴力,从其侵害的对象看,可分为对儿童的暴力、对青少年的暴力、对妻子的暴力、对老人的暴力、对丈夫的暴力等,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类:身体暴力,即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精神暴力,即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等精神上进行伤害的行为;性暴力,即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关系,性接触等行为(这一类家庭暴力主要发生在夫妻之间)。

二、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

从性质上看,家庭暴力行为侵害了其家庭成员受法律保护的人身权利,对受害人的身体、精神、性等方面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其性质一般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但其中情节严重或后果严重触犯刑律的,则属于犯罪行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第一,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家庭暴力的主体是指家庭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一般認为家庭成员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内的亲属,涉及有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以及一定范围的姻亲之间。因此,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既包括家庭成员中的男性成员,如丈夫、兄弟、公公、父亲、儿子等;也包括女性家庭成员,如母亲、婆婆、媳妇、女儿等。作为家庭暴力的主体,必须具备主体条件。

第二,家庭暴力的客体是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具体为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和自由权。身体权是家庭成员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权利,其中包括性权利。健康权是家庭成员维护其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不受生理和心理侵害的权利。生命权是以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的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自由权是家庭成员在法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进行行动和思维,不受任何人受约束、控制或妨碍的权利。纵观家庭暴力现状,家庭暴力的客体主要集中于身体、精神、性三个方面的人身权利,对家庭成员的身体暴力、性暴力行为(夫妻间)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暴力行为,但是精神上的折磨对妇女的身心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加严重,因此,无论是身体暴力、性暴力还是精神暴力行为,只要对其家庭成员产生一定的伤害后果就构成了家庭暴力。

第三, 家庭暴力在主观方面表现为实施者主观上须有故意。由于家庭成员间的特殊关系,家庭暴力仅以故意为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行为人主观上故意实施了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的行为才能认定为家庭暴力。如果行为人因过失造成家庭成员人身权等方面侵害的,则不能认定为家庭暴力。过失造成家庭成员伤亡的,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属于过失致人死亡或过失致人重伤,虽然侵害的对象为家庭成员,也不能认定为家庭暴力。

第四,家庭暴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者必须有施暴行为。施暴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所谓作为,是指施暴者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对其他家庭成员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如家庭暴力的施暴者采用打骂、禁闭、强迫劳动、歧视侮辱、恶意中伤等方式侵害被害人的权益。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虐待罪、侮辱罪及诽谤罪, 这些行为都是以作为的方式实施。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并导致危害后果的发生的,如有些家庭暴力行为人采取冻饿、有病不给医治、不尽赡养抚养义务等方式对家庭成员的权益加以侵害。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 可构成遗弃罪,这些行为都是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由此可见,在客观上,婚姻暴力行为呈现出多样性。

综上所述, 家庭暴力这一违法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主客观要件, 否则不构成家庭暴力。把家庭暴力任意扩大解释, 反而会削弱法律对这一违法行为的打击。

三、家庭暴力的防治措施

家庭暴力发生的直接结果是带给受害方的心理或生理的创伤,更为严重的是家庭暴力使家庭成员之间矛盾激化乃至感情破裂,相当高比例的家庭由于家庭暴力而瓦解。中国法学会的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88 %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 %有摔门离家或摔东西的出气行为,48 %相互辱骂,还有20 %左右的丈夫会殴打妻子。由离婚造成的单亲家庭不仅造成当事人经济生活困难,而且也带给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精神创伤。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上的一种忧虑。因此,家庭暴力的防治也就成了全社会所关注、探讨的问题。

(一)完善其他相关立法,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暴力普遍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虽然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对家庭成员的保护等都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操作性差。如《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了虐待罪。第一款“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款“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款“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条文中没有规定家庭暴力罪,且处罚过于轻。据刑法规定, 对轻微伤害案件采取的是不告不理的办法, 即只有在被害人控告加害人并要求对加害人进行处罚的时候, 司法机关才能对加害人给予处罚。这就使加害人有机可乘, 因为受害者往往希望维持家庭团结,或“家丑不外扬”思想的影响, 不愿去告加害人, 使加害人逃避了法律的制裁。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成了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必要之举,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在《反家庭暴力法》中有必要明确界定家庭暴力的界限, 按伤害的轻重分别进行制裁, 更好地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机构,调动全社会反家庭暴力的力量

家庭暴力之所以普遍存在,一方面,家庭暴力被视为家庭琐事、人民内部矛盾,对其缺乏必要的重视,缺乏有效的遏制手段。另一方面,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有局限性,往往将其归于隐私权的范畴,社会对家庭暴力没有发挥其协调功能, 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群众也认为两口子打架是家庭私事,邻里朋友对此也淡而处之,或劝告几句了事。有关单位或组织解决此类问题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问题缺乏公正和力度,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对受害者可能更加凶残,而使家庭暴力愈演愈烈。

因此,对家庭暴力应实行综合治理,发挥社区、单位和执法机关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使家庭暴力走出“邻居不劝,居委会不问,单位不管,不出人命执法机关不理”的真空地带。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家庭暴力,受害人要甩掉“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法律赋予自己的不可侵犯的权利。社会各阶层、执法机关要改变“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漠视态度,对于家庭暴力不仅要管,而且要加大治理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和工青妇组织应把反家庭暴力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形成全社会重视、各机构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将人权保护延伸到每个人都拥有的家庭, 让每个人都拥有和谐家庭, 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三)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树立良好风尚

家庭暴力普遍存在,除了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传统的观念影响外,还因为周围舆论压力不力及双方当事人的道德观念淡薄、法制观念淡漠、文化素质低等所致。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国民的道德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制止、减少甚至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通过教育,借助舆论的力量,倡导良好的婚姻道德风尚等以制止和消除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使不道德者受到应有的舆论谴责,同时也通过教育使每个人懂得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尊严的重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尊重。另外,通过多种渠道对弱势群体--妇女进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使她们提高自身素质,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从根本上摆脱家庭暴力。

此外,对家庭暴力行为要通过社会媒介和舆论监督及时地曝光和谴责,对欲施暴者起到警戒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暴力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达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的目的。家庭成员间发生矛盾时,要善于克制自己,不要恶语相对,要做到互爱、互谅、互让。基层组织及公检法司部门应当建立和健全家庭暴力防范体系,把家庭暴力消灭于萌芽状态。

总之,我们要充分关注家庭暴力,每个公民都应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把反对家庭暴力作为已任。那么,随着全社会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和防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行为将得到有效地遏制。

[参考文献]

[1]焦少林.家庭暴力主体与特征[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2]王丽萍.婚姻暴力现象透析及其法律规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 ).

[3]张云.对家庭暴力的再认识[J].《学术探索》.2004,(10).

[4]滕蔓.家庭暴力的内涵及其法律特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

[5]张雅维.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 ,(3 ).

[作者简介]林玉琼(1970-),女,瑶族,广西平南县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工作。

作者:林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