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复习资料用

2022-08-08

第一篇:大学思修复习资料用

大学思修复习资料(大全)

P7:人才素质是什么?

(一) 徳是人素质的灵魂2.(二)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三)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四)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司马光说过:才着,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P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P15: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一)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 理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三)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内容的

P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

P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题。

P3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P39: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 爱自己的同胞骨肉

(三)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四) 爱自己的国家

P4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P4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 团结统一

(三) 爱好和平

(四) 勤劳勇敢

(五) 自强不息

P52: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一)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二)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三) 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P55:爱国主义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P64:马克思说: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P65: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P67: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二)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三)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P74: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我价值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的统一体。 P76:人生价值的评价

(一)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二)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三)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四)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P80: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身心健康”。

P83: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诚信原则

(三) 宽容原则

(四) 互助原则。

P85: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

(一) 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二)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三)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四) 正确认识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P90: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为评教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P91:道德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协调人们之间关系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P95: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主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三)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妗。

(四)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五)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六)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

P10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P107: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地提出

爱国守法、礼诚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P110: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一)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二)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P120: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P125:法律的规范作用

(一) 指引作用

(二) 预测作用

(三) 评价作用

(四) 强制作用

(五) 教育作用

P13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P131: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 党的领导原则

(二) 人民主权原则

(三) 人权保障原则

(四) 法治原则

(五) 民主集中制原则

P133: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等。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P1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P135: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P136: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P13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 平等权

(二) 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 宗教信仰自由

(四) 人身自由权

(五) 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六) 社会经济权

(七) 文化教育权

(八) 特定主体权利

P139: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二) 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 依法纳税

(六) 其他义务

P154:社会主义依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一) 依法治国

(二) 执法为民

(三) 公平正义

(四) 服务大局

(五) 党的领导

P17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二是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三是交往对象复杂性,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P17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一) 文明礼貌

(二) 助人为乐

(三) 爱护公物

(四) 保护环境

(五) 遵纪守法

P180: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一) 爱岗敬业

(二) 诚实守信

(三) 办事公道

(四) 服务群众

(五) 奉献社会。

P192:爱情是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爱情的三要素:性爱、理想、责任

P194: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 尊老爱幼

(二) 男女平等

(三) 夫妻和睦

(四) 勤俭持家

(五) 邻里团结

P197: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

P202: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

第二篇:大学思修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

1.人的本质不是那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人生目的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民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5、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向: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6、人生的两个价值之间的联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7.人生价值评判方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1习大大两个比喻: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2人生中第一个扣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想信念的作用?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中国梦)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7、大学生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斗争。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4、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了解: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今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坚持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的辩证统关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既要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又要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体化和文化-体化,实际上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推行本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损害别国的主权和尊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用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统一世界,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而且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5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一、维护和推进祖国的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四、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增强国防意识

6、改革创新意义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在未来的必然要求

7、怎么样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创新实践)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核):

基础:马克思主义

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

第五章道德

1、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3、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

4、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5、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6、道德的功能

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7、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8、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9、公共生活的道德观范(内容和要求)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

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10、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六章

法律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分为权利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第三篇:思修复习资料

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1)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 个人理想.

(2)一旦两者有了矛盾,个人理想要服从社会理想,决不能颠倒两者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 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 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 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 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1)首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没有无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纯粹孤立的、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个人与社会总是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如何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判断人生观;人生价值选择是否科学的根本依据。生命的意义就是在这二者关系中显示的。

(2)其次,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人生。它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人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具体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临这些矛盾并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时。

可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进行人生的选择。

二、民主与法制

1、民主与法制是辩证的关系。发展民主必须健全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法制必须以民主为基础。一个国家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法制的多少,也不在于是否重视法律或者法律实行的状况,根本的区别在于法律是否体现民主的精神与原则。也就是说民主与法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和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是相辅相成的,实施依法治国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助推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

2、坚持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必须坚持民主与法制的统一。一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特权就会产生垄断和腐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市场主体提供行为准则。三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基本方针,人人享受公正的法律保护。四是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两只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要推进政治民主化,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民主权利,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必须进一步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必须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的职能作用,促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更加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努力营造民主团结、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促进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进一步发挥党内民主的积极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必须进一步发挥基层民主自治作用,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护的。为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为建设政治文明提供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抓教育引导,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的执法队伍;坚持多管齐下,抓好教育培训,提高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坚持严格要求,加强班子建设,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为泉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

第四篇:思修复习资料

1、一位叫鲍玉儿.达尔的美国妇女,她只有一只眼睛,而且视力极差,几近盲人。但她不愿生活在别人的同情中,小时候她很想和其他孩子玩“跳房子”的游戏,却看不到地上的线。于是她常常一个人趴在地上找画在那儿的线,并记下线的位置,然后再和小朋友一起玩,居然成此专家。她看书非常吃力,每次都把书靠近睫毛的地方才行,然而由于她在家一直坚持读书,最后她竟得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并成为一所学院的新闻与文学教授。 问:(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答:(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又对他的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2分)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其背后一定有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2)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时,应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2)端正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2、这是小李同学的择业标准:①工资要高;②工作前景要好;③工作环境要好;④离家近;⑤工作轻松简单,有固定假期,不随意加班;⑥公司有良好声誉和竞争实力。 (1)请你谈谈对“职业”的理解。

职业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社会分工造成了职业的划分,职业也因此具有了特定的业务要求和职责规定。一定的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2)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3、正在念初二的13岁女生李华用积攒下来的“压岁钱”给自己购买了一部价值1200元的南方高科S691型手机。其家长知道后,认为孩子还未成年,购买手机的行为没有经过家长同意,母亲要求退货。但商场不同意。问:(1)李华与商场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答:(1)李华与商场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由于李华年仅13岁,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且以1200元购买手机,对于一个无任何收入的未成年人而言,标的数额也过大,其购买手机的行为是与其年龄、智力水平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且事后未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故买卖合同无效,

(2)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类?

(2)我国《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4、北京某大学一名女生,写了一书,女扮男装出走了。他在上大学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我上了大学,一百个不幸者的四个幸运儿之一。我努力,我聪明,战胜了九十六人,只要我不懈,我还能夺得四人之魁。”他曾经下决心研究美术史,但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美术天才;他也曾爱好文学,但他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因而害怕接触人;他又去报考北大双学位,结果落榜了。最后他写到:“我陷入了绝望,一切都无目标,一切都无意义了。我恨自己,我开始折磨自己,几乎每天都在泪水中度过。我活着的价值在哪里?地球在宇宙中算得了什么?何况我这样一个对人生失去了信心的人呢?我想到自杀。”就这样,她出走了。

1).请根据这一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原理分析该学生走上人生歧途的原因。 答案要点:这个学生在探索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走上歧途,她刻意追求自我价值,而没有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没有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而最终走上悲观厌世的道路。 2)、福建省武平县王某,向同乡林某借了13000元现金,答应一个月还清。一个月后,林某多次向王某讨债,王总是借故不还,甚至将上门讨债的林某痛打一顿。林某无奈将王某告到法院。武平县法院受理此案,王某不得不向法院承认借款未还的事实,并在一周内偿还给林某13000元借款和利息,同时承担了该案全部诉讼费得到600元。 5.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此案例说明了什么?

答案要点:此案例说明了法律的权威性,即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的实施。(1)说明只有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否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2)法律明确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并通过国家强制机关依法制裁侵权行为和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才能使人们享有的法定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6、我国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时,每天都要乘地铁,慢慢地他发现德国的地铁没有检票口,他在一次乘车时没有买票,结果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他暗自庆幸。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有几次没有买票,毕业后他以各科全A的成绩去德国各大公司求职均被拒绝,他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条件,可是仍不被聘用。在一次求职失败后,他愤怒地质问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绩优异而不被录用的原因,在他一再的质问下,对方只好说出:非常遗憾,由于您的社会信用上记录着您曾乘地铁没有买票,因此我们不能聘用您。 请用所学理论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案要点:(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7. 某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后其父再婚。某甲与其继母乙格格不入,造成父子关系也较紧张。后因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几年后,甲父死亡,临终留下遗书:要求把其存款平均分给甲、其妻乙及其与乙的儿子丙;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存款的1/3分给甲,声称甲与其父已脱离父子关系,已无权继承其父的遗产,并将该存款取走。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试析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案要点:依我国婚姻法、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父子系血亲关系,不能人为解除。

甲父子所立“脱离父子关系”的字据,不发生法律效力。甲父所立遗嘱是有效的,故应按遗嘱进行;但由于该项存款系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应将其中一半划归其继母乙,其余的一半再按遗嘱平均分配。

8、 1.张某今年只有17岁,在本镇的啤酒厂做临时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为了上班方便,张某在镇里租了一间房。7月份,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钱从李某处买一台旧彩电,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张某还是买了下来。10月,张某因患精神分裂症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随后其父找到李某,认为他们之间的买卖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取回彩电。 请问:此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要点:此买卖合同完全有效。因为合同成立时张某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ll条的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张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法律行为,无须征得其父母同意。张某患上精神病丧失行为能力是在合同成立之后,这不影响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五篇:思修各章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习题资料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理想是( ABCD )

A.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B.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在社会实践中产生 D.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 2.从理想的涵义及其本质来把握,理想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BCD )

A.目标性 B.现实可能性 C.时代性和阶级性 D.超前性和实践性 3.从主体上划分,理想可分为( CD )

A.科学理想 B.崇高理想 C.个人理想 D.社会理想 4.从性质上划分,理想可分为( ABCD )

A. 科学理想 B.非科学理想 C.崇高理想 D.庸俗理想 5.从时序上划分,理想可分为( AB )

A.长远理想 B.近期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6.从内容上划分,理想可分为( ABCD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 7.道德理想其主要问题包括( ABC )

A.如何评价现实人的道德素质 B.确立什么样的道德理想人格 C.通过哪些途径实现道德理想 D.遵循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 8.人生的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 AB )

A.科学信念 B.非科学信念 C.无产阶级信念 D.共产主义信念 9.信念作为人们对事物的深信不疑的态度,具有以下特征( ABCDE ) A.稳定性 B.执着性 C.多样性 D.亲和性 E.实践性 10.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有( ABC ) A.理想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人生导向 B.理想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 C.理想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人格完善 D.理想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物质支持

二、简答题

1.简述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答: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1 从理想的涵义及其本质来把握,理想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特征: 第一,目标性。 第二,现实可能性。 第三,时代性。 第四,阶级性。 第五,超前性。 第六,实践性。

2.从内容上划分,理想的类型有哪些?

答: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之分。 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向往,它包括人们对衣食住行用诸方面的构想以及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追求目标。生活理想涉及到人生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它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

社会理想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设想和规划。社会理想是时代的产物,鲜明地反映着时代特征、阶级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这四个方面既不是互相孤立也不是完全等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它对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起着支配和主导的作用。

3.信念的特征有哪些?

答:信念作为人们对事物的深信不疑的态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信念的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第二,信念的执著性。执著性不只是指信念的稳定性,而且更多地是指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的稳定性。

第三,信念的多样性。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信念。

第四,信念的亲和性。信念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信念相同或相近,则意味着人们对事、对物、对人的认识、态度及处理方式等方面有相似性。

第五,信念的实践性。信念同理想一样,一方面具有面向未来、超越现实的品格,

2 另一方面又同人类意识中的其他观念形态一样,根源于实践并积极反作用于实践。 4.简述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答:理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人生大厦的支柱。科学崇高的理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理想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人生导向。 其次,理想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理想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人格完善。

总之,科学进步的理想对青年大学生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理想越崇高,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的作用就越大,影响力就越深远。

三、论述题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1)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A.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B.道德理想与现实道德水平的矛盾 C.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D.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矛盾 2.在实践中如何做到化理想为现实?

提示:(1)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2)实现理想要有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 (3)实现理想要自觉培养和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4)追求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3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是( ABCD )

A.对祖国热爱和忠诚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 B.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自己祖国的情感 C.是一种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 2.爱国主义的特征具有( ABCD )

A. 情感的真实性 B.信念的坚定性 C.影响的深远性 D.行为的实践性 3.爱国主义的含义包括( ABC )

A.热爱国土山河 B.热爱各族人民 C.热爱自己的国家 D.热爱自己的职业 4.在阶级社会里,爱国主义具有( B )

A.民族性 B.阶级性 C.长期性 D.共同性 5.“位卑未敢忘忧国”是( C )的名句。

A.霍去病 B.范仲淹 C.陆游 D.顾炎武 6.爱国主义的作用有( ABC )

A.凝聚作用 B.动力作用 C.评价作用 D.限制作用 7.以下是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ABCD ) A.戚继光招募“戚家军”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三元里人民抗英 8.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 ABCD )

A.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反对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 C.热爱祖国山河, 创造中华文明 D.扫除前进阻碍,推动祖国进步 9.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 D )

A.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B.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C.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民族精神是( ABCD )

A.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 B.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C.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的精神源泉 D.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精髓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土、爱人民、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所包含的最基本的内容:首先,热爱国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其次,热爱各族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最后,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2.爱国主义的特征和作用有哪些?

答:爱国主义作为人们重要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各个历史时期其具体内容有所差异,但它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情感的真实性; 第二,信念的坚定性; 第三,影响的深远性; 第四,行为的实践性。

爱国主义的作用主要有:凝聚作用、动力作用和评价作用。 3.如何看待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答: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

(1)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2)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3)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4)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

沧海一粟

清晨的阳光洒进小屋,90高龄的钱学森又开始了工作。虽然因行动不便卧床多年,钱老的工作却从未间断。身边的人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工作台。现在,他就倚靠在床头翻看着刚送来的报纸。花白的头发虽已稀疏,一双眼却依然闪烁睿智的光芒。

这是一个散发着丰收的清香的早晨。为了祖国和人民,在科学领域辛勤耕耘70多年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又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他永不停歇的思考、探索„„

5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诺言。

“我是中国人,当然属于中国人民”。

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出席开幕式、剪彩仪式,不兼任任何顾问、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钱学森推辞了一切应酬,只为能静下心来,抓紧每一分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专心工作。这是他的乐趣,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钱学森,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肺腑之言,一位人民科学家的真诚心声。

问题: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事迹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分析:从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事迹中,体现出爱国主义的几方面特点,给当代大学生以有益的启示。

首先,爱国主义是人类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其次,爱国主义是情感和行为的统一。 第三,爱国主义是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第四,爱国主义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钱学森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不但表现为他对祖国的深挚情怀,对人民的深深热爱,还有着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事业的热情与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信仰。他不仅是爱国主义者的卓越典范,尤其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者。

四、论述题

1.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提示:(1)要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要培养强烈的创新动机; (3)要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 (4)要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5)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6)要有意识地掌握创造能力自我开发的一些方法。 2.试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提示:(1)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6 (3)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7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不定项选择

1. 世界观来源于人的( BC )。

A.自我探索 B. 生产 C. 生活实践 D.主观想象 2.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ABC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思考

3.对( BCD )等有关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形成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这就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

A. 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B.人生价值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活着? D. 人为什么活着? 4. 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态度 B. 人生目的 C. 人生价值 D. 人生思考 5.把”方便”“有用”“实惠”作为待人处世原则的人生目的是( C )。 A.享乐主义人生目的 B.悲观主义人生目的 C.实用主义人生目的 D.权力至上主义人生目的

6.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自私”“利已”“趋乐避苦”看做是人的生理本能需要,这种人生目的是( A )。

A.享乐主义人生目的 B.悲观主义人生目的 C.实用主义人生目的 D.权力至上主义人生目的

7.过分夸大人生苦难,对人生前途感到渺茫绝望,认为人生在世就是受罪,这种人生目的是( B )。

A.享乐主义人生目的 B.悲观主义人生目的 C.实用主义人生目的 D.权力至上主义人生目的 8.“有权就有一切”“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人生目的是( D )。 A.享乐主义人生目的 B.悲观主义人生目的 C.实用主义人生目的 D.权力至上主义人生目的 9.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 B )与( D )之间的一种关系。 A.事物的需要 B. 人的需要 C.人的属性 D. 事物的属性

10.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A )和

8 ( B )。

A.心理倾向 B. 基本意图 C.价值取向 D. 实际行动

二、简答

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联系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联的。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其中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等。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决定人生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予人生观以一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人生观则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应用,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有区别。世界观研究的是宇宙中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它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总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人生观则要研究人的本质、人生价值,它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生活才有价值?对人生道路上的矛盾持何种态度?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人生的指导原则。

2. 人生目的的作用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1)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努力拼搏。

(2)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

(3)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以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为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

3. 如何进行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论述题

1.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我们经常会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人生问题,如何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请从以下三方面来谈一谈你个人对人生的思考。

(1) 人为什么活着? (2) 我们应如何对待生活? (3) 怎样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 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对每个人当前的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尤显重要,请从如下三方面谈谈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前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2)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3) 如何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及学长的人际关系?

10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利己不损人 2.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A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国主义 3.道德的主要社会作用表现在( BCD )

A.促进经济发展 B.认识社会现实 C.调节社会关系 D.规范人的行为

4.“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 A ) A.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 5.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BCD )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侍侯卧病在床的妻子 C.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D.某儿媳每逢周末都去看望没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有( BD )

A.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B.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C.只强调个人的权利,不考虑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D.集体要关心个人利益,创造条件使每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E.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求个人作出牺牲 7.下列有关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DE ) A.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和结晶 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C.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D.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E.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

8. 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正当利益是( D ) A. 个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欲望和需求 B. 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11 C. 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靠坑蒙拐骗等获得的个人利益

D. 通过辛勤劳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获得的个人利益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A )

A. 邻里团结 B. 保护环境 C. 爱岗敬业 D. 遵纪守法

10.“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B )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双重效应。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质的内在规定性,决定它的建立和发展对道德进步产生着双重效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提高道德本身的价值,强化道德作用的力度。(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改变人们的传统道德思维定势,以新的理性思维更新道德观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为道德状况的根本改观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1)等价交换原则被庸俗化。(2)行为方式的实用主义化。(3)不正当竞争的盛行。 2.集体主义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原则,包含哪几个方面内容?

答: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包括:(1)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第一位;(2)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3)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社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3. 述爱情的本质和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答:所谓爱情,是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主要包括:(1)恋爱自由(2)严肃认真,忠贞负责(3)纯真专一(4)平等相待、互相尊重(5)爱情行为应该举止文明(6)失恋不失德

三、案例分析

1.案例:张某于1976年7岁时,被刘利钢、朱文秀夫妇收养,改名刘非。1980年,刘利刚与朱文秀生一子,取名刘冰。刘利钢、朱文秀对刘非、刘冰都非常疼爱,全家四口互相体贴,关系和睦。1990年,刘非得知张金宝是自己的生父后,与刘利钢、朱文秀关系疏远。1994年朱文秀病故,1996年刘利钢因病致残,其收入仅够勉强维持个人生活,无力抚养子女。此时,张金宝生活困难,刘冰正在读书,刘非经营个体餐馆,收入较多。张金宝要求刘非赡养,刘冰要求刘非抚养,均遭其拒绝。 问题:(1)刘非对张金宝有无赡养义务,为什么?

(2)刘非对刘冰有无抚养义务,为什么?

分析:(1)刘非对张金宝没有赡养义务。我国婚姻法规定,养子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2)刘非对刘冰有抚养义务。我国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妹,有抚养的义务。本案中,刘非与刘冰是养兄弟关系,刘冰未成年,刘非有负担能力,所以刘非对刘冰有抚养义务。

2.案例:吴德近几年经商获利数万元,经常到大酒店与小姐鬼混,并扬言他挣的钱是属于他自己的。近一年多又不回家,与另一女子非法同居。他的合法妻子是某工厂工人,单位效益不好已数月不开资,生活困难而吴却不闻不问。吴妻一气之下,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与吴离婚。 问题:此案法院将如何处理?

分析:吴德常年不回家,身缠万贯而在妻子生活困难时却不闻不问,说明二人的感情确已破裂,可以判决离婚。此婚姻的破裂完全是吴的过错所致。他经商赚钱发生在与妻子婚姻的存续期间内,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夫妻平均分配。

四、论述题

1.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提示:(1)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

(2)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

(4)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个人主义作为经济制度和政治思想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但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外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想还具有滋长和蔓延的条件,

13 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如何理解坚持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和以正当的功利追求为现实基础的统一? 提示:(1)坚持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是道德建设的理想性和先进性的要求。

(2)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出发点之一。 (3)坚持以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和以正当功利追求为现实基础的统一。

14 第五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公共生活的特点主要是( ABCD )

A.公共生活的群体性 B.公共生活的利益相关性 C.公共生活场所的不特定性 D.公共生活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2.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其特点是( ABCD )

A. 道德发生场所的公共性 B. 道德对象的公共性 C. 道德要求的公共性 D. 道德评价的公共性 3.公德评价的方式包括( AC )

A.公众舆论 B.遵纪守法 C.公共良心 D.公众权利义务意识 4.社会公德原则主要体现在“分、和、爱”三个层面上,其具体含义分别是( ABC ) A.“分”的观念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 B.“和”的举止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

C.“爱”的态度是倡导人与人之间有情谊的交往,极力促成互助、互谅的社会氛围 D.“爱”的反义词是恨,是不关心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只求个人得利。 5.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是( ABCD )

A.文明礼貌、诚实信用 B.平等待人、彼此尊重 C.爱国守法、庄重谨慎 D.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6.影响公德意识的因素有( ABC )

A. 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生产方式对公德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B. 传统习惯与风俗、已有的道德意识对现代公德意识具有重要影响 C. 规范要求与有效的机制对公德意识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D.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对公德意识具有决定性影响

7.《中华人们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何时生效实施的( C ) A.2005年8月1日 B.2005年3月1日 C.2006年3月1日 D.2006年8月1日 8.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应具有的特征是( BCD )

A.违法行为属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B.违法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民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C.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还不够刑事处罚 D.处罚的机关必须是公安机关

15 9.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循哪些原则 ( ABCD )

A.适当原则 B.公开、公正原则 C.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10.《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了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ABCD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公德的涵义?

答: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历史的优良道德积累而形成的,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应当遵循。

其涵义包括两方面:(1)以规则的形式要求全体公民或国民遵守的行为规范。(2)为社会生活所必需,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公认的公共生活准则。 2.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社会公德的内容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伦理规范。它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

第一,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第二,平等待人、彼此尊重; 第三,爱国守法、庄重谨慎; 第四,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3.如何理解治安管理处罚原则中的处罚适当原则?

答:处罚适当原则又称比例原则,是刑法中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在治安管理处罚中的具体体现。适当性原则要求治安管理处罚必须根据事实进行裁判,没有违法的事实存在,就不存在处罚的基础。同时在处罚的程度上,要与违法的程度相适应,当重者重,当轻者轻,避免畸轻畸重,处罚不当。

三、案例分析题 1.案例:

2006年3月1日晚20时许,某派出所民警在福华三路巡查中,发现一部小轿车经过某广场时停了下来,两名女子迅速上前与车主搭讪,交谈片刻后,自行拉开后排车门上了车。民警急速上前将车子拦下,将两名女子传唤至派出所询问。经查证两名女子陈某、麦某向车主介绍卖淫内容及收费情况属实。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6条之规定,分别给予陈某、麦某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

问题:请评析该案

16 分析: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拉客招嫖也是违法行为。该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此款规定,现在只要有卖淫的意向性,主动在公共场所拉客,警方就可以处理。

本案中,陈某、麦某虽然尚未与车主发生性关系,即并不构成卖淫行为,如果发生在《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之前,警方对其处罚缺乏法律依据。但该案发生在2006年3月1日晚间,该法已经施行,依据前述规定,由于陈某、麦某向车主介绍卖淫内容及收费情况经查证属实,符合上述条款规定之情形,依法应予治安处罚,所以公安机关对陈某、麦某分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 2.案例:

2004年5月2日,杨某因交通事故受到严重伤害,肇事机动车驾驶员为何某(也是该机动车辆所有人),该车由某客运有限公司组织运营。客运公司就该机动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金额为50万元。

案后,受害人杨某以驾驶员何某为第一被告、客运公司为第二被告、保险公司为第三被告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法院经审理,判决如下:保险公司在第二被告客运公司投保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人民币50万元范围内支付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对超过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人民币50万元范围以外的部分,由被告何某、被告客运公司按照事故责任承担。

问题: (1)目前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否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2)受害人是否可以在起诉致害人的同时,在同一案件中起诉保险公司? 分析:(1)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早在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给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实行第三者责任保险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国务院[1984]151号文件批准了该报告,并要求各地遵照执行。之后,许多省政府批准在相应地区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并在机动车上牌、审验中将其作为限制条件,以保证这一制度的落实。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4]39号)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近24个省市已经通过地方性行政法规形式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实行了强制,自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起,统一的强制第三者责任险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5月1日中国保监会已经因保险公司风险增加而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作了调整,其中必须购买的第三者责任险上调了10%.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本质

17 上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国务院《强制保险条例》未出台,只能说明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而不能说明原有的24个省市规定的第三者责任保险是非强制的。

(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此条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保险公司有义务直接向受害人赔偿,受害人也有权利直接向保险公司主张赔偿的权利。再看《保险法》第50条的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出,相互之间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相统一的。受害人可以在起诉致害人的同时,在同一案件中起诉保险公司。

四、论述题

1.增强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提示:略

2.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有何意义?大学生应如何遵守?

提示:略

18 第六章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树立敬业精神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职业以人们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作为社会活动的表现,其出现的原因是( AC )

A、社会分工 B、劳动分工 C、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 D、专门职业的要求

2、职业道德涵盖了下列那些关系( ABD )

A、医生与患者 B、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C、职业与职工 D、职业与职业

3、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 B )

A、意识形式 B、特殊形式 C、社会秩序 D、职业秩序

4、职业道德的萌芽出现在( D )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原始社会

5、职业道德产生于( C )

A、资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原始社会

6、以下那些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应强调的( ABCD )

A、治病救人 B、信誉第一 C、救死扶伤 D、实行人道主义

7、商业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包括( ABCD )

A、公平买卖 B、童叟无欺 C、顾客第一 D、信誉第一

8、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可以调整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同事之间应为( ABD )

A、团结互助 B、和睦相处 C、相互理解 D、避免纠纷

9、减少法律诉讼的重要措施是( AD )

A、调解 B、调停 C、和解 D、仲裁

1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BCDE )

A、爱岗敬业 B、诚实服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二、简答题

1、大学生如何才能做到诚实守信?

答:诚实和守信是紧密相连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第

一、要强化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周到。第

二、从说真话、讲信誉等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言必信,行必果,办真事,办实事。第

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谴责不讲信誉的行为,对讲信誉以诚待人的行为要予以赞扬。

2、在职业生涯中,大学生应如何践行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

19 答:第

一、尊重科学文化,构建创新的知识平台;第

二、立足本职工作,多做贡献;第

三、加强团结协作,奉献祖国。

3、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是什么?

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定的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材料题

1、“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躬先行”,请你分析实践在创业中的重要性。

答:建议从以下方面思考:

一、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实践的重要性更有利于检验并获得知识的真实性;

第二、通过实践可以达到对知识认识的升华,有利于在实践中将知识奉献给社会;

第三、通过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

四、通过实践过程,可以进一步通过大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形成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论述题

1、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提示:第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和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坚持知行统一,理论结合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知行统一。

第三、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己,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形成善恶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四、学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标兵。

2、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及其要求。

提示:

(一)、爱岗敬业。第

一、热爱本职工作;第

二、要有献身事业的思想意识;第

三、确定职业理想,视事业为生命;第

四、勤学多问,掌握创新本领。

(二)、诚实守信。第

一、要强化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周到。第

二、从说真话、讲信誉等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言必信,行必果,办真事,办实事。第

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谴责不讲信誉的行为,对讲信誉以诚待人的行为要予以赞扬。

(三)、办事公道。第

一、坚持公平、正义和规范的原则;第

二、不谋私力、反腐倡

20 廉;第

三、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惧怕各种势力。

(四)、服务群众。第

一、将自己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第

二、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第

三、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群众;第

四、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各种不法行为做不懈的斗争。

(五)、奉献社会。第

一、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为他人贡献力量,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积极劳动;第

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奉献社会;第

三、奉献社会要不计报酬;第

四、立足本职工作,团结协作,奉献祖国。

21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法律由下列哪些部门制定( AC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省部委等部门

2、宪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 ABD )

A.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 B.国家机关的组成及活动基本原则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法的适用包括 ( ABC )

A.执法 B.司法 C.法律监督 D.守法

4、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包括 ( ABCD )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和讨论 C.法律草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E.立法解释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 A.法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6、法规定的行为模式有 ( BCD ) A.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B.人们可以怎样行为 C.人不得怎样行为 D.人应当或是必须怎样行为

7、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 C )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8、法的规范作用是指 ( A )

A.规范主体行为的作用 B.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 C.确认社会关系的作用 D.广泛的阶级统治职能

9、法律制定的特点 ( ABCD ) A.是国家的专有活动 B.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进行的活动 C.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D.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愿望的体现

10、我国法对人的效力采用 ( D ) A.属地主义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以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

22

二、简答题

1、社会主义法的作用有哪些?

答:(1)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

2、如何理解法对人的效力?

答: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对哪些人具有拘束力。 其一,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一律适用我国法律;

其二,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除法律有特别规定以外,也适用我国法律; 其三,我国公民在领域以外,原则上也适用我国法律,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按法律规定; 其四,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如果侵害了我国法律所保护的权益,或社会关系,也可适用我国法律。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

答:(1)是具有人们可以遵循的代表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利益、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富有时代精神和切实可行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国家。

(2)是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行政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有力的监督制度,有着高素质的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人员,有着崇尚法治的人民群众的国家。 (3)是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司法,公民依法活动,国家机构的权利受到法律有效制约,公民权利和自由有充分和切实保障的国家。

(4)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追求共同富裕的国家。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

提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23 (3)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必须严格按照体现人民意志、集中群众智慧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宪法和法律来进行。

(4)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2、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有哪些?

提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 (2)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3)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

(4)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24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实践法律规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的宪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 C )部宪法。 A.2 B.3 C.4 D.5 2.国体是指( D )。

A.社会经济制度 B.政权组织形式

C.国家结构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的地位 3.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BD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家主席 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4.在下列各项中,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BC )。 A.选举权 B.劳动权 C.受教育权 D.批评建议权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AB )。

A.政权组织形式 B.根本政治制度 C.国家结构形式 D.国家根本性质 6.我国行使立法权的机关是( C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7.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 BC )。 A.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D.批评建议权 8.《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是( AB )。 A.依法服兵役 B.参加民兵组织 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D.维护祖国统一 9.撤销判决适用于有( ABCDE )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 A.主要证据不足 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C.违反法定程序 D.超越职权 E.滥用职权 10.行政诉讼撤销判决有以下几种形式( ABE )。

A.判决全部撤销 B.判决部分撤销

C.判决撤销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 D. 判决撤销不合法的主体资格 E. 判决撤销并责成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5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宪法是根本大法是相对于普通法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宪法的内容根本性。宪法规定的是关于国家性质和社会性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结构、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和它的活动基本原则,对一个国家而言,这些都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普通法只规定国家某一方面专题性问题。

(二)宪法的效力最高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一切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制定各种普通法的依据,一切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是违宪,违宪的法律是无效的,应立即废除,通常称宪法为“母法”,普通法为“子法”。

(三)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特殊性。宪法制定要成立专门机构起草,须经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或制法机构全体成员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才能生效。我国1982年宪法草案经宪法起草委员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并公布,在全民讨论后,又经宪法起草委员会修改,再交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我国宪法修改由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案,并由全国人大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方能生效。 2.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有:(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3)公民的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6)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的权利;(7)妇女、儿童、老人、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的权利;(8)华侨、归侨和侨眷受国家保护的权利;(9)平等权。

(二)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的义务。

3.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到刑罚惩罚性。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无和大小,是认定犯罪,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根本依据,而它是犯罪的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则是行为的刑事违法性的实质和依据,因而

26 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行为的应惩罚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法律后果,是这二者派生的特征。

三、案例分析题 1.案例:

孙长江于2000年9月6日立下一份公证遗嘱,其内容为:个人所有的房屋一套(价值20万元)由其妹妹孙长虹继承;个人存款20万元中的10万元由其弟弟孙长河继承,另外10万元给其女友常珊珊。2001年12月8日,孙长江又立自书遗嘱一份,改变了原公证遗嘱的内容,指定将其房屋给常珊珊。2002年7月8日,孙长江因车祸死亡。除已成年并独立生活的妹妹孙长虹和弟弟孙长河外,孙长江没有其他继承人。孙长江的遗产包括个人所有的房屋一套,存款20万元,债券6万元。另外,孙长江尚欠朋友王玉山借款14万元。

问题:(1)孙长江所立的两份遗嘱中,哪一份是有效的?为什么?

(2) 对孙长江的遗产应当如何分割?理由是什么?

(3) 如果孙长江的遗产已被分割,对其所欠王玉山的债务应当如何清偿?根据是什么?

分析:

(1)继承法第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孙长江的第一份遗嘱是公证遗嘱,第二份是自书遗嘱。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孙长江所立的第二份遗嘱不能变更第一份公证遗嘱。所以第一份遗嘱是有效的。

(2)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继承法第34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因为孙长江的第一份公证遗嘱有效,所以遗产应当根据第一份遗嘱进行分割。孙长江的弟弟和妹妹获得其个人所有的房屋和存款是遗嘱继承性质,而孙长江的女友常珊珊获得10万元存款属遗赠性质。由于孙长江尚欠朋友王玉山借款14万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之时起到遗产分割处理完毕之前,首先应当清

27 偿被继承人孙长江的债务,然后将剩余的遗产进行分割,如果继承人不表示放弃继承,而受遗赠人明确表示接受继承的话,在清偿债务后,按照第一份遗嘱分割遗产。

(3)根据上述继承法第33条的规定,孙长江的遗产被分割后,应当根据各继承人和被遗赠人所继承财产的多少由继承人和被遗赠人按比例分担。 2.案例:

1999年9月20日下午,某中学学生邓某与同班同学向某、包某一块放学回家。在路上,邓某发现有一男生与同班一女生相伴前行。邓某曾经向该女生写过求爱信遭到拒绝。看到此情景后醋意大发,遂向吕某、包某二人说明要揍该男生的想法。于是三人从路边拾起石头、砖块拦着男女二人。邓某指着那名男生骂道:“他妈的,竟敢挂我们班的女生,老子整死你。”该男生回了一句:“凭什么骂人?”这下更激怒了邓某。他一边叫着:“老子不仅骂你,还要打你呢!”一边用砖快向该男生砸去,顿时,该男生头上血流如注。后经鉴定,该男生额顶大面积血肿,冠状缝裂开,左颧骨骨折,属重伤。该案经某区公安局侦查终结后,于11月6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安排检察人员于11月12日开始审查此案。同时通知犯罪嫌疑人邓某有权委托辩护人辩护。邓某知道自己家里困难,根本请不起律师,因而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认为邓某系未成年人,故指定一名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为其辩护。在审查起诉期间,该律师提出要复印起诉意见书,被告知只能查阅而不能复印。案件被起诉至区人民法院后,该院对该案进行审查后,发现虽然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但认为主要事实不清,于是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重新起诉后,法院才决定于12月20日开庭审理,并在12月18日通知了辩护律师。辩护律师以得到开庭通知太晚为由拒绝辩护。人民法院无奈,只好让邓某自己为自己辩护。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的年龄到底是17周岁还是16周岁,并不清楚,而且被告人还承认自己曾对一名幼女进行过奸淫。因而法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而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的年龄是16周岁还是17周岁不影响定罪,因而不是证明的对象,所以拒绝继续查找被告人的年龄。同时,人民检察院还认为,认定被告人构成强奸罪证据不足,因而拒绝对被告人变更起诉。人民法院最终认定邓某犯有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并按数罪并罚原则对被告人作出了判决。判决作出后,邓某不服提出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一审对邓的故意伤害罪和强奸罪分别判处3年和9年有期徒刑,决定执行的刑期为10年的量刑是不当的。而两罪准确量刑分别为5年和7年。二审法院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为10年。

问题:本案例中,有哪些地方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28 分析:

1)本案中人民检察院11月6日收到案件材料,11月12日才通知邓某有权委托辩护人,违反规定。

2)人民检察院认为邓某系未成年人,故指定一名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为其辩护是错误的。

3)本案中,人民检察院只允许辩护律师查阅起诉意见书而不允许其复印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4)人民法院以案件主要事实不清为理由,于是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是错误的。

5)人民法院决定于12月20日开庭审理,但于12月18日才通知辩护律师是违法的,应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

6)本案中,辩护律师以接到开庭通知太迟为由拒绝辩护是违法的。 7)本案中,人民法院让邓某自己辩护为自己辩护是违反规定的。

8)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的年龄是17岁还是16岁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而认为其不属于证明对象是错误的。

9)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没有起诉的犯罪事实直接作出判决是错误的。 10)二审法院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为10年的做法是错误的。 3.案例:

洪某,男,1991年出生。2002年某日,洪见一女孩(九岁)在塘边放牛,洪强要牵牛,女孩未理,即刻骑上牛背回家。洪怒用锄柄赶牛下塘,欲使女孩受惊,发泄不满。不料牛入深水后,女孩落水,洪见状颇为得意,后见女孩沉没,急忙下水营救未果。女孩溺死。

问题:本案洪某的行为与被害人溺死有无因果关系?

分析:有因果关系。因为根据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作为某种原因的行为必须具有危害结果的发生的现实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是说明该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必要前提。只是当具有结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的某一现象已经合乎规律的引起某一结果的发生时,才能认定某一现象与所发生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洪某赶牛入水,与骑在牛背上的女孩落水,有直接性的必然联系。洪某赶牛入水,便存在着落水的现实可能性。当牛入深水的条件一出现,女孩溺死的危害结果便发生了。所以,洪某的行为与女孩溺死有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29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下一篇:大学生思想道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