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17课

2022-09-27

第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17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安塞腰鼓(教案).doc(精选)

17.安塞腰鼓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在文章里,安塞腰鼓,并非只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这样,作者自然要倾注下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一歌二颂难以尽致,则有三歌之、三颂之。在作者笔下,几乎分不出哪是形式与内容,哪又是客体与主体,两者真正地获得了无间的统一。不取拖沓累赘、沉闷疲软的长型句式,而多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也没有冗长繁复的段落,一言两语即自成起迄。大量地运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样:既有句内的排比,更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又能连段而下,交错互出。不独直接地描写这腰鼓释放的磅礴能量,也从人的感觉、人的联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围环境的回响上,多方位地渲染着它的奇特效应。自始至终采用行进的、动态的描写,不作静止的形容,并使那人体的动作与腰鼓的声响,在共时态中互激互融,合二而一,从艺术上组成一个表现着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作者是陕西人,从其描写中,可以看到他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写得酣畅淋漓,曲尽其妙。

二、学生分析

对于鲁中山区的孩子来说,那厚重的黄土,粗犷的民歌,那遥远的陕北是那么陌生。好在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以热烈激昂的情感和文笔,把这种民风民俗活脱脱,热辣辣的展示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把人心拉入了那旷古辽远的黄土高坡。在这里,对于这篇散文,任何一个正常的学生都不能不被打动,不能不被感染,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做好接受思想震撼和感情洗礼的准备。静下来,动起来。

三、教学目标

学习结果:

1、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语言的表现力。理解排比、反复等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

2、多层面的朗读课文,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 重点:品味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和恢宏的气势。 难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尝试点:在读析中加深对文章主题和语言的感受。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自制ppt课件,包括课堂知识、需要演示的视频。开篇导入播放视频,使学生对安塞的腰鼓有个初步的印象。结尾范读环节,配乐铿锵,文字有力,更容易感染学生和着节拍一起跟读。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营造情境:

师:说到陕北,说到黄土高原,你有怎样的印象?黄土高原上有许多土生土长的艺术,比方说,陕北民歌信天游。(唱一唱<黄河谣>)

师:在那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激荡着这样的民歌,有何感受?

师:说到豪放激昂,有一种艺术形式更有代表性,更具震撼力,那就是——安塞腰鼓。 师:对,安塞腰鼓。看【视频(安塞腰鼓)】(板书课题)这就是安塞腰鼓,再说说什么感受?(板书重点词语:磅礴,恢宏,浩大等等)

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

观看视频。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观看视频,感受安塞腰鼓震天撼地的雄浑场面。 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去读课文。打开课本,翻到17课。大家拿起书,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从文中获得的感觉是不是与这些感觉一样。开始。

师:感觉一样吗?有没有些新的感受?再用几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内心的感受。(相应板书,或学生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文本。 再次表达自己的感受。

幻灯片定格,展示安塞腰鼓的场面。 梳理课文,读析结合:

师:总体来说,感受是一样的,一样的磅礴,一样的宏大。哪些文字给了你这种感觉?找出来。

师:同学们找到了很多传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我们再想一想,为什么恰恰是这些句子给了我们这种气势恢宏的感觉?它们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结合这个具体的句子来分析分析看看它到底有何特征?同桌前后桌先讨论讨论,然后请代表起来发言。 引导点:

1、“骤雨一样„„”

排比(板书)句及其作用。比喻(板书)及其特征。 朗读训练。

2、“这腰鼓使冰冷„„”

用词(板书)的特点:在读一遍,注意哪些词重读了,这些词有什么特点。反义词,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印象。

3、“荣不得„„”

反复(板书),什么感觉?你在读的时候怎样处理

4、“有力的搏击„„”

排比,中心词是什么?从哪些角度来写搏击的?力度,速度,幅度。多角度(板书)

5、“多水的江南„„” 对比(板书)

师:大家多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再来看看句式上的特点。 文章多用的是长句还是短句?

长句给人什么感觉?举例:这声音大概„短句容易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像,例子:好一个安塞腰鼓!而且大家注意了没有,文章大量的应用了感叹句。30个段落竟然有15个以感叹号结尾。为什么会这样?

师:作者从修辞,用词,句式等方便给我们传达出了这种气势磅礴的力量,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读?用怎样的语气,声调?

师:根据前面的分析,你再选一个经典的段落去读,放开大声的读,读出气势来。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 师指名展示。

文章气势磅礴,理应高昂激越的去读。但是,文中有的地方却不能大声去读,你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不鞥大声去读?(板书:静-动-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有何好处呢? 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布局上的节奏。

学生找这样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生就典型的句子进行剖析。

在读析过程中,学生以组为单位,可以相互补充。 生再读,加深体会。 展示一下。

句式的展示,幻灯的作用充分展现,学生一目了然。 深挖文本,理解中心:

师:现在,宏观的看一下。题目是——,描写的是——,赞美的理应也是——。

但是,细细的想一想,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赞美的仅仅是安塞腰鼓吗?还有什么?——人,那里的人们身上,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作者,让他如此热烈地赞美呢?(板书:生命力)除了人,还有什么?(板书:黄土高原)还有吗?当你读到“容不得束缚„„劲儿”的时候,当你读到“痛苦和欢乐„„追求”的时候,你难道没有问题吗?是什么在束缚,什么在羁绊,什么在闭塞?他们要挣脱什么,冲破什么,撞开什么?他们梦幻着什么,追求着什么,摆脱着什么?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什么呢?

师:刘成章从1978年开始酝酿写作《安塞腰鼓》,直到1986年才最终创作完成,前后历时8年之久。注意这一年,这一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一阵春风吹开了文革十年浩劫的冰冻,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拉开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全国人民解除了思想的禁锢,他们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爆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一个新的时代就此来临。这火烈的鼓声在这个时代奏响象征着什么?是的,这不仅仅是“陕北人生命活力的颂歌”不仅仅是“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更是对——

作者饱含激情,历时八年的这929个汉字,激荡着多么磅礴的能量啊!让我们再去感受,再去仔细的听。听读文本,感受升华:

【多媒体:(朗读伴奏)】师范读。 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想。

开火车,说感觉。让我们由衷的赞叹一声: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下课。 在教师的引导下,深挖精神内涵。 听范读 。

在文字挖掘的基础上,在课堂情感激发的铺垫下,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教师范读引发高潮。学生跟读,情感迸发。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导入部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入是文本的呈现方式。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演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此课设计的文本呈现方式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共有三个环节:

一是唤醒整体印象,感受黄土高原粗犷面貌。提问:你对黄土高原的印象?这里没有展示图片,没有出示视频,只是简单的问题。追求薛法根老师的简约而不简单。问什么不用图片或视频?因为我要求的是对黄土高原的总体感觉,而不是对某一方面的具体感知,具体化的东西往往不能跳出片面的怪圈。这种整体的感觉即便不能说出来,也一定能在头脑中唤醒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千沟万壑的黄土,兰格盈盈的天空,星星点点的窑洞,扎着白羊肚毛巾的黄土高原上的人民,这些最为典型的黄土高原的画面。为课程进展搭建一个合适的舞台。

二是引入信天游这种文化艺术,感受黄土高原的豪迈气韵。引入的信天游是《黄河谣》中的一句。主要是三个考虑:一是从语文课程性质上考虑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精神的营造,思想的深化,情感的丰富,智慧的启迪,艺术的熏陶。典型的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是可以引进课堂,成为教学资源的。二是从文本内涵来考虑的。大家知道,刘成章在专职创作散文之前,他是一个行走在黄土高原上的诗人,他写诗,也写歌,什么歌呢?信天游。是诗的凝练优美,信天游的韵律节奏成就了刘成章,成就了《安塞腰鼓》。就这样信天游的鲜明铿锵的节奏正好暗合了《安塞腰鼓》的韵律,成为文本内在的一个呼应。此外《黄河谣》在风格上也和文本构成了一个呼应。三

是从课堂功用上来考虑的。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文字奇崛有距离感,学生很难走进去。这就需要教师的激情引领。要让学生放得开,教师首先要放得开。用自己的情绪去调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是在黄土高原粗犷的背景中,在信天游豪放的艺术感染下,引出《安塞腰鼓》视频。这个视频在这里出现的设计,更加强调了课程性质、文本内涵、课堂功用这三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消除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它真切了直觉印象,融入了火烈场面;激起了内心情感,沸腾了血液;鲜活了整体感受,拉近了文本距离。眼前是火烈的舞姿,耳畔是隆隆的响鼓,带着这种震撼去读文本,去感受激昂的文字,必定是直觉的感受,是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更真切而深刻的感悟。用情感上的高度契合去欣赏风格上高度契合的文字,定是高效的。

主体部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内容包括:走进文本,感知梳理,读析结合,深化主题:

整体感知更多的是对文本的初读的直觉感受,从总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感受语言风格。这里理应设计一个有关内容的问题。但是正如王荣生教授在评析郑桂华老师的课所说的那样:这篇课文没有隐藏在背后的东西,它都是前台的,描写的就是安塞腰鼓。虽然我不是完全赞同他的话,但是却说明了在课文内容上没有太多艰涩的东西。更多的应是对语言奇崛的用词和豪放风格的感受。所以我在这里设计的问题和组织的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多的去感受文字:感觉一样吗?有没有新的词语来描述一下此时的感受啊?然后进一步贴近语言文字。

下面做的是读析结合,或者叫赏析结合。这是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原则问题。就是要在读中品味语言的味道,在品味中用读的方式表达感受。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构建。只有读才能进行品析,只有深入的玩味语言才能提高朗读的水平。亦赏亦读,亦读亦赏。两者必须是一个整体。大家都认同在没有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前提下,空洞的朗读技巧指导,很难达到好的效果,而没有充分读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不会深入。读是为了深入的赏析,赏析是为了更好的读,这是一个不断攀升,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内化过程。读析结合是我的一点教学认同,操作起来有个观念:努力追求当下意识。当下就是每一个现在。为什么要有当下意识,因为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高质量的言语交流,而课堂上的言语交流都是当下的。王崧舟说,教师要活在课堂上,活在课堂的当下。讲授是在当下的讲受,当讲授则讲授;生成是当下的生成,能生成则生成;探究是当下的探究,该探究则探究。一切的一切都是当下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势。因势利导的势。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一种当下的措施;所谓“道儿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一种当下的行为;所谓教师的点拨也就是一种当下的技巧。

这种当下意识下的读析结合我努力追求一种效果,还是用《琵琶行》中的一句话: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问题的开放性有了,知识的指向性也要有。学生可以嘈嘈切切的谈,教师要大珠小珠的数——如数家珍,引导学生把知识点参透,把感觉找准,把技巧领会。这个过程用肖绍国的话说:锁定——放大——品析。我再加上一点:表达。用朗读去表达。这其中,有引有领,有讲有启,有文字赏析有朗读指导,有学生尝试,有教师示范。在充分感知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进入主题的挖掘。

对主题的深入挖掘,一直是我的一个理念。这里面除了情感往往还有人生的经验和哲理,有人生观和世界观。给学生精神和思想的东西。不懂的东西,疑问的东西都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丰富,生活的历练而渐渐参悟。不可不把这些好的东西告诉学生。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的独特性即浅显的对象+奇崛的文字+丰富的内蕴。我觉得在课堂设计上不能走寻常之路了。以前,我总是从文字如内容,抓住主题之后再反思文字的表现力,以此学得语文的知识,然后在课下巩固习得。对这篇文章,因为它前台的东西清楚明了,语言文字又奇崛鲜明,而隐含的东西隐秘艰涩(不易被这个时代的孩子所理解)。所以我的设计总体思路是:尽量淡化内容,尽量感受文字,尽量挖掘主题。前台的对象是不讲自明的,是否对文字有了鲜明深刻的感受就成了自然生成主题的关键。只有感受的深刻理解才透彻,只有感受的鲜明主题才清晰。于是我把对语言的剖析提到前面,从感觉入手,抓住语言文字下功夫。通过语言文字的感触去启迪主题的理解。

结课部分: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听读提升,感悟作结。为何要在这里设计一个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解释问什么一定要读。王荣生在评价郑桂华老师的课的时候对她没有大段的读,没有整篇的读,没有表演性的读给予了肯定,并说如果还要学生流畅有感情的读就不配做语文老师。我是同意的。因为就这些奇崛的文字来说要达到这个要求在课堂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他并没有说不能听读。如果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这其中文字蕴含的犹如安塞腰鼓般火烈的气息,不让学生去感受中国汉字表情达意竟能达到这种境界,岂不是一大憾事。因为我在中学课本中再也找不到如此气势磅礴给人以如此强烈震撼的文章了。这是感受文字之力的佳作,这是感受气韵之壮的佳作,这是进行朗读熏陶的极好佳作。这是境界的提升,这是能力的历练,这是精神的升华。所以一定要读。但问题是设计在哪里?开头不行,先入为主容易使学生与文字的距离加大。放在后面则刚好是对课文的总结和升华,是结课最好的方式。追求那种读完之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写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开头,与主体相呼应。以一声“好一个安塞腰鼓”作结。

第二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7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修改后》《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3、能说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4、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彩。(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1)注音:

峰峦(luán)一霎(shà)间一刹那chà点缀(zhuì)绫纱(líng)弥漫(mí)晕(yūn)头转向月晕(yùn)崩塌(bēng

tā)

(2)释义: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解决以下问题

1)、看看课文主要说明了什么,能否用一句话来回答。

2)、文中最县先提出云和天气之间存在联系的句子是哪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4)、“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

的预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何处与它相似?

5)、最后一段的大意是什么?对全文有何意义?

6)、全文的结构如何?

3、交流反馈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

1)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看云来识天气,即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2)“云是天气的招牌”,它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天上挂着什么云,就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4)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也是我们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第六段的开头一句

5)指出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看云识天气(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

(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

云彩

(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具体把握:

1、细读课文: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粗略板书)

2、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3、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在书上作记号

4、学生发言,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边演边完善板书)

5、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彩,明白了它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样我们对课文内容与层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课外延伸: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

五、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俗语、诗词、文章片断等;小组交流。

2.、观察整理: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六、总结:今天,你会看云识天气了吗?

七、板书设计:

(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看云识天气(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

云彩

(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看云识天气》17词语意思

峰峦 fēng luán 山峰和山峦

预兆 yù zhào 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 qīng yíng 本文只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匀称 yún chèn 平均

崩塌 bēng tā 倒塌

弥漫 mí màn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 zhēng zhào 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 yí shà jiān 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 人。

4、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重难点:

1、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2、体会沉默的可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引出问题:为什么会沉默?沉默为什么会可贵? 学会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边读边探究问题的答案;

二、自学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交流讲了什么?

三、反馈学习 1.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过,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父母祝贺生日。强烈的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引导孩子学会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词: 异口同声 祝贺 左顾右盼 迅速 蕴藏 霎时 寂然无声

犯错 缓和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建议 稚拙 不约而同 烦恼 享受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自豪。 神气十足:很得意。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迅速:非常快。索性:干脆。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2)指名认读,纠音。

四、再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出示两幅课文插图)同学们,我们已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情和动作,试着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两幅图。(如,第一幅图: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羞愧、不好意思等)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让我们再一次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几次写到“热闹”,几次写到“沉默”,找出相关的段落分别读一读,并思考分别因为什么“热闹”,又因为什么“沉默”。(合作学习) 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逐步梳理课文的脉络:热闹——沉默——热闹。

二、细读课文 深入探究

1、学习1~9段 在“热闹”中感受爱 a.聚焦“热闹”:在课堂第一次出现热闹的场面中,你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骄傲 兴奋 幸福)你是从哪些词语那些句子体会出的呢?“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索性站了起来”等词句。 b.找出文中对孩子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句子,让孩子们带着文中孩子的心情演一演、读一读。 c.师生共同情境演读。(在演读中感受孩子情绪的变化,体会“越 越 ”) d.在孩子的骄傲、兴奋中体会父母的爱。(多幸福的孩子们哪!那仅仅只是一份礼物、一句祝福吗?不,那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2、10~13自然段 在“沉默”中寻找极为珍贵的东西 a.聚焦“沉默”(借助插图):如此兴奋、如此骄傲十足的他们,如此热闹的课堂为什么变得这样静寂无声?(出示过渡段: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这种极其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老师问.......?孩子们在这时的表现同前面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关的语句。(安静——依然安静——沉静 没有人„„没有人„„ 有的„„„有的„„ 满脸的„„神色 )

b. 在这一分钟的沉默里,老师的沉默是有意的。对比两个场面中孩子的不同表现,想象孩子在这沉默中,他也许在想 也许在想 „„,孩子们在沉默中有了回报爱的意识的觉醒。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你们找到了么?那就是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正是在这沉默中,孩子懂得了内疚、自责,懂得了爱是付出,所以这沉默是 (可贵的)。

3、14自然段 在再一次的“热闹”中再感受这片“沉默”的可贵 a.聚焦沉默后的“热闹”:这次的“热闹”和第一次一样吗?在这次的热闹中你感受到了孩子怎样的心?

b.孩子们的心中永远记住了老师说的话,那就是——“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的。”正是这可贵的沉默让孩子深深地明白了——爱是“被爱”也是付出!

4、15.16段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三、享受“沉默” 策划爱的行动

1、这可贵的沉默让孩子学会了 ,(出示句子齐读: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在沉默中,这些小家伙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

2、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同学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吗?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与文中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没关系,现在补过,马上行动还来得及。你们不是刚学过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快行动起来,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来回忆和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

询问:向亲人和邻居了解,你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观察:了解父母平时是怎样为自己操劳的。

回忆:打开影集或观看家庭录像,找到父母教自己学走路、陪着游戏的记录。 热闹——————沉默——————热闹

↓ ↓ ↓ 被爱 很内疚 付出

快活 享受

↓ 关 心 他 人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7《安塞腰鼓》教案 新人教版

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成为学生改变自我现状的精神动力。

【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分析揣摩,感悟文章的主旨与情感。

【教法设计】

由于现阶段城市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学生都有几本教辅书(比如《点拨》、《教材全解》等),文章的一些基础性的内容他们可以凭借手中的教辅书就可以解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有些课可以摒弃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自读中能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本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学生的思考为课堂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讨论、感悟式。力图使本文的教学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与引导者。

【学法设计】

自主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根据创新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

【教学准备】

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在上课之前首先布置两项任务:

1、初步感知文章内容,预先扫清生字词障碍。

2、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了解作者刘成章。

【教学过程】 (共计40分钟)

一、导入新课 (1分钟)

猜谜语:鼓。 今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将随着 刘成章 先生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

二、学习新课 (39分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转变师生角色,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课堂上,老师应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及模式,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及小组合作的精神,通过自己反复阅读文本、相互讨论而领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

第一板块:知内容 定基调

1.知内容。(师生浏览课文)

明确:文章按“鼓响前 腰鼓表演 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

2、定基调:缓慢 高昂 舒缓。

第二板块:扣脉络 重品读

1、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找出标志行文脉络的一句话。 学生会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2、(师生品悟) 第一个安塞腰鼓之劲: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师生交流修辞、内容、轮读) (2.)修辞:排比 对比 比喻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内容:联想到的内容; 品味出的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 3.整理学生评点,师总结“劲”。

(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3)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4)“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5.)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三个词意思相近,单层层递进,“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

(6)“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师总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 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

4、(师生品悟)第二个安塞腰鼓之震 (生齐读 以拳捶击桌面 感悟鼓声之震撼) 师总结:这隆隆的鼓声直击人心,震撼人的心灵!

5、(师生品悟)第三个安塞腰鼓之猛

(学生小组讨论)

(1.)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冲破束缚、追求美好) (2.)对比江南和黄土高原,理解“厚”。(幻灯)

内容:这里有全世界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它的平均深度是50米—80米;

这里有一统中华,华夏始祖黄帝轩辕;

这里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

这里有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

这里有毛泽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里有起于西周,成熟于秦,流行至今的,撕扯吼叫,撼人灵魂的秦腔; 这里有黄土高原之魂,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 师明确:(1.)表现出舞鼓者用生命搏击的力量。

(2.)黄土高原厚重的文明。

6、(师生品悟)第四个安塞腰鼓之丽

(领读 齐读 轮读 )

归纳:安塞腰鼓舞姿绮丽动人,激情四射! (学生交流)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师明确:表现手法:以动衬静。

作用:(1)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

(2)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3)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声鸡啼将我们从热烈中拉了回来。

(4)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第三板块:悟主旨 理写法 (幻灯)(学生总结)

师总结:主旨: 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奔腾的力量!

歌颂了人冲破束缚、阻碍的渴望!

歌颂了承载生命的厚重的土地!

写法:

1、短句、节奏

2、多样的修辞(排比、比喻、反复、对比)

3、虚实结合 4 、以动衬静

三、布置作业:听《命运交响曲》,写解说词。

四、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刘成章

劲 修辞 (排比、比喻、对比、反复、) 震 激荡的生命 虚实结合 猛 奔腾的力量 以动衬静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诗词五首》饮酒教案 语文版

饮酒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2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上一篇:上课说话检讨书50字下一篇:网络内计算机ip冲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