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人中汲取力量

2022-07-29

第一篇:在他人中汲取力量

从自身汲取力量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轻轻的洒在我脸上,那么温柔、温暖。我揉揉眼睛,起来伸个懒腰走向窗边,推开窗,铺面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气息,稚嫩的绿叶夹着淡淡泥土的芬芳,深呼吸,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放眼望去,是一片片舒服眼睛的绿色。闭上眼,静静的聆听鸟儿的嬉戏声,我的每一个早晨就是从享受大自然开始。

有人说美好的食物总是短暂的,如夕阳无限好,总是近黄昏。又如昙花,总是一现,转瞬即逝。美好的时光就在指缝中匆匆流走,抓也抓不住,后来我体会到了。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的起来,可是曾经的一切,那美丽的大自然都已化成泡影,我推开窗,闻到的只剩挖掘机发动机的柴油味,看到的是一块块光秃秃的黄土,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与挖掘机挖掘地面的摩擦声。时光荏苒,时代在发展,我的早晨渐渐被遗忘在建设之中。我曾经想要的早晨已经不复存在,能看到的只是高楼林立,听到的尽是汽车鸣笛与各种嘈杂声音的喧嚣,闻到的尽是颗粒尘埃的苦味。这样的早晨,不愿醒来。

我想要曾经的大自然的怀抱,不是我不愿长大,而是我不想我的长大会是以这样的代价。我们人类总是谈经济,谈发展,可是却忘了,我们目的是为了可以好好的生活,没了大自然,何谈生活?

我希望我是一颗种子,如果我是一颗种子,哪怕经历风吹雨打,我也要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带着缤纷,点缀世界哪怕一片的芬芳。不愿看到大自然满身的伤痕站在我面前,黯然神伤。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变成森林去点缀自然,没有努力去一点点改变,人们怎会知道你的珍贵?

一阵阵微风吹过,山谷中掀起层层绿浪,这就是初生的我看到的景象。后来渐渐的,山谷失去了色彩,只剩光秃秃的黄土,一层层曾经亮丽的绿色肌肤,被履带压的伤痕累累,留下的只剩下一条条用手拂过明显能感觉到突兀的伤痕。

我想要曾经的美丽,在我看来黄土单调的色彩根本显现不出世界的美丽,于是我决定为世界点缀些许辉煌,我要努力开放,坚持汲取水分和阳光,深深的扎根,直直的挺起胸膛,等待花苞待放,秀挺的风姿,向世界展示我的坚强,还想看到曾经那一层层绿浪,听到那一声声鸟鸣。也许需要很长的时光,但每一天的流逝,都是在见证我的成长。

溪儿婉转的流淌着,泛着粼粼的波光,每到拐角处改变自己的方向。风吹过,片片蒲公英随之飘荡,不知飞向何方,悠悠扬扬,最后落在河面,顺水流淌,迷失了方向,最后消失在远方……

我感到些许悲伤,蒲公英你为何不坚强,任风主宰着你的方向?大自然需要你的色彩,为何不扭动你的身躯,追逐着自己的轨迹,朝向自己的梦想飞扬?却只能沦为没有灵魂的躯干,随风飘荡。

虽然我在风中也摇曳,但风能改变的只是我的身姿,却改变不了我朝着梦想的方向,坚固着自己的深根,从自身汲取力量,在风中依然坚强,因为我相信我的种子未来必将遍布山谷,在每一个角落,绽放最美丽的芬芳,告诉她们,为了曾经的美丽,我们要坚强。

也许每一次的秋天都将融化我坚挺的臂膀,可是融化不了我身躯的伟岸,因为我有念想,所以我坚强,为的只是遍布山谷的梦想,可是绿叶,你变了模样,秋风将你染成了金黄,脆弱的你摇摆几下便脱离了你的人生轨迹,摇摇曳曳,飘向大地,你终究没能熬过秋天的凄凉,自己如果倒下来了,何谈坚强,何谈未来芬芳的梦想?我唯有将你埋藏。

夜晚的冰霜爬满我的身躯,试图将我冻僵,但我的根部永远都是那么火热与坚强,因为我从自身汲取坚强的力量,唯有那可怜的小草,哆嗦着身子时不时的打寒碜,总有一些熬不过寒冷,而倒下走向死亡。我真希望自己快点长大,成为你温暖的臂膀,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有你们的支持,我才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

命运总是想要作弄你,考验你的坚强,烈焰的夏日,即使一把火苗将我点燃,所有的梦碎在了一旁,但是信念指引我重新拾藏,因为我相信明天细腻的阳光和雨露让飘零的梦不再迷茫,我愿用每一滴汗水将它拼凑,重新生长,也许拼凑不出原来的模样,那是因为我变的更坚强,那一处处接缝线都是坚强的印证。谁的人生没有几多波澜,即使这一段路程会很长,需要跨过无数个日月,但我总能看到它就在前方,曾经都已经走过的路,何必害怕有多难,何必在乎需要走多久?因为有梦想不是么?

渐渐的,影子见证了我的茁壮成长,越拉越长,风吹过,摇曳婆娑的身姿,带着我无数的梦想飘向远方,蝴蝶汲取我身上的力量,滋润了它处的芬芳,我看到了对面的山野,以它五彩缤纷的礼服,点缀了世界的辉煌,让我不仅看到了曾经的绿浪,还看到了满山花儿的芬芳。我笑着享受和煦的阳光!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薄弱,但只要坚持信念,一点点的改变,量变总会变成质变,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不倒下,足够坚强,没有什么能阻挡你的绽放和辉煌。只要你怀揣梦想,就不要惧怕困难,因为每一次挫折,以后都是你成长的垫脚石,让你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而我,现在看到了初生时看到的景象。早晨,我推开窗,铺面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气息……哦,不,原来只是一场梦,一颗小小种子的梦。

但是我相信,未来某一天,人们会想念我的早晨,想念那个属于人类的自然。

第二篇:感受榜样 汲取力量(最终版)

感受榜样 汲取力量

有一种平凡是伟大,有一种精神叫崇高。

一个人在家无聊,伫立窗前,凝望窗外的天空,深蓝中透出深邃。正是这种博大悠远,漂浮的心开始变得沉静。

以前的生活向往一种真空,即:不要自己堕落,引来骂声一片,身败名裂,愧对父母双亲;亦不求闻名显众,吸引注目眼球,飞黄腾达,舒展凌云之志。只求生活中的一点纯真,一种自然,一种恬淡,向往着太阳透过明窗照进我的阳台,一盆芦荟悄然散发着淡淡春意。

生活是很累的,我以前总是这么认为,就在那一瞬间,突然看到一颗流星划破了沉寂,仿佛重重打在了我的额头,当再度清醒的时候,许多智慧的文字在空中行走,许多模糊的影子越来越清晰。

回眸走向未来的路上,突然间觉得经历了曲曲折折、深深浅浅才发现其实自己生活得很空荡。想来想去才发现没有一个目标,缺少了一个参照,抹煞了一抹热情,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生活是在等待和蹉跎中度过,只是费神的观望和漫无目的的游走,而泯灭了勇往直前、快意人生的豪气。

其实我们从小就有过许多榜样,长辈的童话故事里有着太多太多美好的励志故事,一颗颗美丽的心灵在我们眼前跳动。老师的课上也不乏雷峰这样的叔叔,他们的故事鼓励着我们走过了成长的岁月。但当我们开始独自面对社会、走向企业的时候,形形色色的文化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我们应该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人物就像一根擎天大柱,支撑起人们的思维空间,展现一个民族沉厚的内在品质和孜孜不倦的奋发追求,他给了一代代人拼搏进取的动力,他给人以文化层次的熏陶,涤净心灵深处的黑暗,灌注拼搏向前的光明。在榜样的光辉照耀下,我们似乎是很渺小,但是只要我们向他靠拢,就会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成熟。那种成熟不仅像秋阳照出的苹果红润的色彩,亦有经过岁月窖藏的陈年老酒的浓香。有了榜样,就有了一种追求,一种动力,一种前行的勇气。他虽然可能让你低着头,但是它却在你心中洒下了希望的火种,点燃了向前冲的导火索,迸发出我们的生命之光。他让我们的眼睛看的更远,让我们的内心忘却了彷徨,让我们的步伐迈的更加有力。认识了榜样,就有一种无穷的力量围绕着你,推动着你更有勇气迈向泥泞,走向挑战的彼岸。

其实,榜样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他们用超乎想象的毅力,书写着现代知识工人的伟大和优秀。

窦振印,首钢业公司球团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70年进入首钢到现在,工作37年,学习37载,使得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先后获得电气工程师证书,通过了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试,考取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电工高级考评员。30多年来,窦振印攻克的技术难题、解决的疑难故障不计其数。他先后10余次被评为首钢模范党员,7次被评为首钢劳动模范,2005年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和首都劳动奖章。他用自己的足迹完成了从“应对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的转变,实现了由原来以适应、满足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学习,向促进企业发展要求为目的的转变。

孙立周,首钢水厂铁矿机动科科长。他仅是矿山技校毕业,20年来,但却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事业的执著,在工作实践中刻苦钻研,自学并掌握了3种外语的应用,提出并实施了百余项大型矿车技术改造,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称号,孙立周的学识和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北科大这一著名学府,破格聘请他为北京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实践导师,成为了首钢矿山发展史上的第一人。孙立周靠坚强的意志和超常的努力,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我们渐渐远离了那动荡的战争的岁月,我们的物质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充实。但是环境的改变,感情的疏离,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榜样的认同越来越淡漠,开始沉迷于舞台上转换灯下的躁动。当然,这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榜样,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有助于社会的正常运作,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需要一种能够打动我们的力量,一种植根于人性根底的精神力量,一种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人生道德楷模,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的永不过时的力量。

学习榜样,赶超目标,让我们从榜样中接受鼓舞,汲取营养,让我们走向充实,走向崇高,走向伟大。

第三篇:从党史军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从军梦连着强军梦。每一名军人都有一个兵之初的梦想,无论是艳羡挺拔飒爽的身姿,憧憬手握钢枪守卫边疆,还是无畏无惧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同的梦想在部队的淘洗、锤炼、淬火下,终将汇聚成一个共同梦想——强军梦。

2011年8月,我如愿踏入红门,成为消防部队一名现役军人。短短4个月的入警培训中,有一个画面至今难忘:在观看历年国庆阅兵视频时,大家看着看着都留下了泪水。我想,这泪水是看到一个个整齐划

一、气势如虹的人员方队时,流下的同为军人的自豪泪;是看到一排排铁甲洪流、势如破竹的装备方队时,流下的科技强军的自强泪;是看到一架架银鹰展翅、呼啸而过的空中梯队时,流下的祖国强大的感动泪。这一刻我才知道,帅气军装的背后是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建军90周年之际,重温军史,由衷发出感叹:

今天的巩固政权来之不易。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了。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立下不朽

-1- 功勋。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国内革命战争的新篇章;进行了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首先灭亡中国、进而吞并亚洲和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进行了全国解放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而进行的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给世界历史的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道,与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队在朝鲜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90年的战斗历程中,人民军队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发展建设成果来之不易。在长期的建军和作战实践中,军队历经艰难曲折,由一支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告别了“小米加步枪”的艰苦年代,今天的中国国防实力不容小觑。大洋上,我们的“辽宁号”航空母舰纵横驰骋、054D等各类军舰劈波斩浪、093G核动力攻击潜艇神出鬼没,“洋人”的坚船利炮再也没有在中国门口耀武

-2- 扬威的胆量;天空中,我们的四代歼击机J20崭露头角、运20大型运输机泰山压顶、空警2000预警机“耳聪目明”,恣意在中国上空倾倒炸弹的年代一去不复返;陆地上,我们的99式主战坦克无坚不摧、东风系列导弹指哪打哪,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固守山河,从此,中国的领海、领空、领土有了“金钟罩铁布衫”。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透过建军史,我们看到,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人民军队冒着硝烟、炮火冲锋在前,英勇无畏、奋勇杀敌,舍生忘死、献身使命;在实现中国梦新的伟大进程中,立根铸魂,苦练本领,砥砺血性,锤炼品德,拒战争于国门外,保社会稳定大局,为人民创造了安居乐业的和平社会环境。我们还看到,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英模视死如归,抛头颅洒热血,捐身躯照汗青,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爱国壮歌。总书记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我们的高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新名片;我们的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的“八

-3- 一勋章”首次授予10位英雄模范,她所立起的时代标杆,必将辉照于强军之路,汇聚起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正能量……

时势造英雄。今天的世界还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军号角催征,作为消防军人,我们要坚决维护核心,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看齐追随;要与时俱进,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的职责使命;要继承传统,向薛军毅、玄龙海等英模学习,向八大街中队、望城大队等模范集体学习;要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战斗力标准强本领,为消防事业建设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4-

第四篇:弘扬雷锋精神 汲取榜样正力量(范文模版)

弘扬雷锋精神 汲取榜样正力量

雷锋,50年前,一位年仅22岁的普通战士用自己平凡的生活书写了不平凡的事迹。他的事迹与精神作为整个社会的标杆,成为中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雷锋精神在如今,已然成为人类道德的楷模,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时过境迁,半个世纪后的中国社会在经济、文化上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但是雷锋精神是在中国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孕育和锤炼出来的高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如今,雷锋精神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鼓舞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无论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雷锋精神所具有的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勤俭节约的美德,都是我们国家所需要,都是我们社会所大力倡行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要记住:‘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作为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再次阅读《雷锋日记》后,感受到这些正力量,我为之感动,为之鼓舞。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神,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雷锋精神永远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行为规范的准则。而当下,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在利于完成我党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汲取雷锋精神正力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作用,像雷锋那样奋发进取,像雷锋那样敬业奉献,像雷锋那样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从生活中的点滴作起,从自己做起,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第五篇:从我军改革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近日,总政专门印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宣传教育提纲》,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认真回顾我军改革的历史,能够使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握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和内在规律性,以更坚定的态度、更科学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拥护、支持、投身国防和军队改革大业。围绕这一话题,记者对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有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建国后我军改革的历史回顾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经过了数次调整改革。历次改革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呢?

教研部研究员李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及时适应战争形态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围绕军队规模精简整编、领导指挥体制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等,持续不断地推进军队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在军队规模精简整编方面,经历了“精简-扩编-再精简”的复杂过程。建国时我军总规模550万,经过多次精简整编,到1958年底减至240余万人。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周边安全形势趋于紧张,全军规模又增长至610万以上。从1975年到1987年初,军队规模精简至300万人左右。1997年,为了适应高技术战争发展要求,我军再次进行精简整编,1999年底军队规模精简至250万人。最近一次精简是从2003年到2005年,为了适应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我军员额降至230万人,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领导指挥体制调整方面,经历了“建立、完善、整合”的优化过程。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方勤务部;1950年增设军委总干部管理部,总部机关发展为四总部。195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立国防委员会,国家主席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同时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并相继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和总财务部,形成了与当时苏军相似的“八总部”领导指挥体制。1958年,在全军总规模降至240余万人时,鉴于“八总部”体制存在的机构庞大、部门重叠、分工过细、统筹困难等问题,对总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恢复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三总部体制。1998年4月,为了促进武器装备发展和加快军队现代化步伐,我军成立总装备部,形成了目前四总部领导指挥体制格局。

在战略方向和战区划分方面,经历了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整合过程。1950年初,我军设立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大军区。根据主要作战对象、作战方向、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变化,1955年底调整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古、西藏12个大军区;1956年4月又增设了福州军区,成为13个大军区。1968年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1985年,福州军区并入南京军区、武汉军区并入广州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并入兰州军区、昆明军区并入成都军区,形成了目前的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7大军区的战略布局。

在军兵种力量结构建设方面,经历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过程。建国之后,我军加快了军兵种建设的步伐,1949年11月成立空军领导机关,1950年1月成立海军领导机关,此后又相继成立了炮兵、工兵、通信兵等领导机关,1966年6月成立第二炮兵领导机关。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军兵种作战部队建设,组建各类军兵种院校,使我军迅速成为一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强大军队。 建国后我军改革的主要经验

记者:建国后我军进行调整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有哪些经验可供今天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借鉴呢?

教研部副主任刘志辉:正因为我军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才使军队建设不断适应军队使命任务变化和国家安全利益拓展的要求。我觉得主要经验有三点。 第一,科学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变化,是推进军队改革的基本前提。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抓住国际局势趋于缓和的有利时机,对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整编,使我军完成了从以单一陆军为主体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根据邓小平同志“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战略判断,我军又连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基本解决了机构臃肿、编制混乱、比例失调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我们积极“争取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果断进行调整改革,再次裁军50万,使部队更加精干高效。对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及时果断进行军队调整改革,是我军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二,科学把握战争形态变化和战斗力生成规律,是推进军队改革的核心要害。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相继组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加强陆军高技术兵种建设,增强军队现代化条件下作战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启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科技强军,推进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军队建设主线的思想,我军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进行组织体制调整改革,使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

第三,科学论证和坚决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举措,是推进军队改革的根本保证。60多年来,我军历次改革,都能坚决、有效推进,首先是源于党中央、中央军委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有坚强决心和政治勇气。其次是源于有积极稳妥的推进措施。在历次调整改革中,改革方案都经过充分酝酿、深入调查与反复试点实验,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在具体措施上也非常细致。比如,在解决复转军人的安置问题上,一方面注重加强官兵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对复转军人进行各种培训,增强其适应地方工作能力,并积极与地方协调,尽可能解决复转军人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调整改革的顺利进行。

记者:改革既要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又要立足国情军情。在过去的改革中,我们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的呢?

教研部主任汤奋:我军历次改革中都注重借鉴外军经验。20世纪50年代,我军在领导指挥体制、军衔制度等方面,都学习和借鉴了苏联军队的有益经验。但是,当“八总部”体制等在实践中不适应我军军情时,我们果断根据军队实际进行了调整。在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改革中,也注重学习和借鉴了美、英等国军队军事转型经验,坚持信息主导,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等。但是,无论如何改革,我们都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不动摇,坚持我军人民军队的本质属性不动摇。正是我们坚持一切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推进改革,才确保了我军改革的正确方向,走出了一条独具我军特色和优势的改革之路。

记者:在过去的改革中,我们一次就精简员额100万甚至200万,这么大的改革力度,必然涉及利益调整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利益问题呢? 教研部研究员于巧华:在我军历次调整改革中,有千千万万的官兵,为了全局利益牺牲了个人利益,无怨无悔。我曾经看到,在大风大雨中,军长宣布部队解散的命令,全体官兵冒雨伫立在操场,从军长到士兵,共同高唱军歌,向心爱的战旗告别。为了军队的强大,为了全局的利益,官兵们义无反顾,含泪离开自己热爱的军营。正是广大官兵的牺牲奉献,我军的重大改革举措才得到圆满施行。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军是从“小米加步枪”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我军所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只能在摸索中前行、在探索中发展,难免出现一些挫折、走一些弯路。比如,个别改革方案由于环境条件变化没有执行到位;有的改革措施落实后又出现了反弹;一些改革在方式方法上还不够科学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改革探索中不得不付出的成本,我们既不能因为一些局部的问题而影响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也不能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不加以警醒。今天的改革,既要认真借鉴我军历次改革的有益经验,也要吸取其中的一些教训,使改革能够更加科学、更加稳妥地进行。 我军历次改革的重要启示

记者:经过建国以来的多次改革,我军已经建设成为一支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我们应该从这些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教研部主任汤奋:启示主要有四点。一是改革必须与军事战略方针转变相适应。我军历次大的改革,都是在国家安全环境变化和军事战略方针调整之后做出的,军事战略方针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1993年和2004年我军军事战略方针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明确提出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为此,军队规模和部队编制结构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党的十八大后,军事战略方针又面临一次新的重大调整,军队必须根据新的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在规模结构、组织体系和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是改革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无论是精简军队规模,还是优化军队结构,都是为了更好地加强战斗力建设。“文革”结束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做出精简员额100万的决策,是为了给军队“消肿”。组建集团军、军旅营体制改革、成立总装备部、减少非作战部队等改革措施,都是适应战斗力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展战斗力。今天的改革,更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

三是改革必须攻坚克难、大胆创新、勇往直前。军队改革不仅需要解决长期积累的内部矛盾和问题,而且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和难题。党中央、中央军委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改革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冲破各种利益的藩篱,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四是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总体设计。军队改革涉及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从历次改革来看,如果改革方案论证不科学,考虑不周到,就可能发生失误,导致改革的反复,给军队建设造成损失。今天我军的改革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涉及面更广、复杂性更强、难度更大,更需要加强总体设计,处理好改革与建设、各项改革之间以及军队改革与国家改革之间的关系,制定好改革的“路线图”,确保军队改革协调有序、集约高效的推进。

记者:改革的总体设计很重要,贯彻落实更重要。如何才能提高改革的执行力,真正实现改革方案预期的结果?

教研部副主任刘志辉:当前,全军上下都在关注改革、期待改革、支持改革。军委有关部门也正在牵头全面筹划和科学设计军队改革。对部队而言,就是要搞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引导全军官兵坚决把军委确定的改革方案贯彻好、落实好。

一是强化改革方案的权威。军队改革方案一旦公布,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命令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要建立改革方案执行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改革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改革方案得到圆满落实。

二是制定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军委总部制定的改革方案,是对改革的总体设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配套措施。特别是在领导指挥机构调整之后,应尽快研究制定新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建立健全新的运行机制,提高领导指挥效能。此外,还应根据改革需要,科学制定机构整合重组、人员进退去留、物资优化配置等保障措施,确保改革稳定有序进行。

三是发扬牺牲奉献精神。军队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每个人都要有大局观念,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在我军历次改革中,数百万人为了军队建设的大局,脱下了他们心爱的军装,离开了他们魂牵梦绕的部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今天要对得起前辈们的付出,必须冲破各种利益的羁绊,发扬牺牲奉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定,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贡献。

上一篇:招商银行零售银行下一篇:主题班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