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也需要阅读

2022-11-04

当我们把科学课本与其他学科课本进行对比, 很容易发现科学课本里基本是图片和问题, 没有大段的说明性文字, 但是每个字都是经过编者反复字斟句酌的。图片以小学生喜欢的简笔画或他们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为内容, 每幅图都配有简短的文字, 画中人物对话或者是简洁的提示语出现, 引发每个人的思考。由此可见, 科学教材是符合3—6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 学生读得懂, 也是喜欢读的, 阅读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优质课、示范课里会发现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一整节科学课学生没有摸教材, 或是桌上根本不打开的教材。其实科学课需要教材, 更需要阅读教材。

一、合理使用科学课阅读材料

(一) 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相结合进行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中就有不少的科学知识, 不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得到的。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有关的科学信息并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经验和体验, 把知识进行重组从而来获取得到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的资料给学生进行阅读。如:在教学湘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中的第一课《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时, 学生在平时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 已经得到一些有关食物中的营养的信息。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 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 教学中又无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来认识食物中的营养。这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本上的内容, 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 人体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哪些;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 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通过这样的阅读, 学生感受到了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使学生建立了饮食健康的意识。这时, 学生会对食物中的营养充满探究的兴趣。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 及时地提供一些资料给学生阅读。如: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成分的详细知识;矿物质的种类和人体缺乏时的症状及预防。通过这些补充阅读, 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食物、食物的营养, 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从而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 发现食物与人体的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发现食物自身奇妙的变化。

(二) 结合声音、文字、图片等进行阅读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达到读得轻松、悟得迅速的目的。如:在教学湘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中的第2课《昼夜交替》一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花园和动物园的画面, 边欣赏边介绍动物的作息规律和植物的开花时间。再给一组植物图片让学生阅读, 说一说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通过这些阅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调动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及兴趣。紧接着提问: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 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列举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老师再出示一段视频, 向学生介绍一些动物的昼夜活动情况。如:猫在夜间活动的秘密、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夜晚活动的昆虫节律等, 使学生知道昼夜的变化对动物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把声音、文字、图片等资源整合使用, 引导他们在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进而帮助学生结合阅读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激发了学生自觉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兴趣。

(三)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阅读

网络资源包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 丰富多彩, 内容新颖, 也成为了我们教学的百宝箱。如在教学湘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中的第五课《走近矿产》时,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岩石和矿物可以分成那几类?2.岩石和矿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那些用途?3.我国有那些岩石和矿产资源?现状如何?4.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 我们如何保护它们?

让学生小组合作, 上网查找文字、图片、视频、动画, 也可以网上在线提问, 网络交流, 边查找边记录整理。查找结束后, 全班交流汇报, 汇报时可以语言描述;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也可以通过视频汇报。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 使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岩石和矿物的更多用处, 知道它们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从而理解了保护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资源的意义, 对学生树立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二、认真开展科学课阅读指导

(一) 课前阅读,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 阅读“引言”:

《科学》在每个主题单元的首页设置了“引言”,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兴趣, 并指明该单元的研究方向。如《动物》的“引言”对学生很有激励性, 我很好地利用了它, 通过引领学生对“引言”的阅读、讨论,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 引领学生进入这一单元。

师:我们来读读课本第1页的短文, 读后说说, 关于动物世界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关于动物世界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师:噢!同学们提的问题真不少。从今天开始, 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但这可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 我们需要用几个星期的时间, 一步一步地去研究, 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2. 阅读“资料库”:

《科学》在每个单元的结尾设置了“资料库”。这个“资料库”除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之外, 还让学生明白了学科相容的道理, 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二) 课中阅读, 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由于知识经验和水平的原因, 在科学探究的开展中, 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在探究活动进行中无法深入探究而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让学生阅读科学教材, 从中获得启发, 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如《我们的身体》中, 让学生把人体各主要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p83页的“资料库”和p75页的内容并从中获得启发。

(三) 课后阅读, 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对科学探究活动而言, 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在组织好课前准备性阅读和课中探究性阅读的同时, 引领学生进行课后延伸性阅读活动──阅读搜集各种科学资料, 也是非常重要的。如, 学完《变化的天气》后, 号召学生阅读、搜集更多的天气信息、预报方式等等, 这不仅让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广度,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探究的习惯。

总之,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能适时的提供有关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 增长见识, 扩大视野,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书是读懂的, 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上一篇:浅议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下一篇: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