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优秀观后感

2024-04-27

感动中国的优秀观后感(精选11篇)

篇1:感动中国的优秀观后感

感动中国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陶星哥哥的文章,我很有感触。 陶星哥哥才十七岁,在这个年龄阶段本该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可是,在他心目中,母亲和学习是不分上下的。

陶星哥哥带着母亲上学,不仅如此,他每天中午还要一路小跑回家给患有羊颠疯病的母亲做饭。每天还得帮母亲挤牙膏,洗衣服等等,甚至是洗澡。自从陶星哥哥的父亲去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他都做了。陶星哥哥还说:“在家里,妈妈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陶星哥哥和他的姐姐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像陶星哥哥这样的人,我们应当伸出自己的双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来无私地关心和关怀陶星哥哥。

虽说家庭的重担是过早的压在了他和他姐姐的身上,但是,他却以自身顽强的意志战胜它。

陶星哥哥你真棒!家庭的不幸,让他成为了一种动力,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奋发向上,他在逆境中,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前进。陶星哥哥的精神,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篇2:感动中国的优秀观后感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20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看完之后令我们热泪盈眶,感动中国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同志自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还有其他的感动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作为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方向,努力前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看2019感动中国有感

有这样一些融入年轮的人,我们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从容:彷徨的时候,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怀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相信。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已于今晚(2019年2月18日)20:00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21点30分重播。从到2018,感动中国走过17个年头。时代在变,感动不变,人们对善的向往不变,对美好的渴望不变。

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

如果问过去这十来年,中央电视台原创了哪些成功的电视品牌,我想《感动中国》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甚至排名榜首。《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栏目,多年来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从“感动中国”收获了什么

《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感动中国》的两个多小时,对于每个普通的观众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被擦干的泪水,或者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但对于这个社会与时代来说,《感动中国》的走红意味着什么?

诗人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感动的同时,我们有时是不是也该有点儿愤怒。我们要做的和该做的事还很多,只有感动、愤怒都不够,我们必须擦干眼泪后行动,站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身后,然后愤怒才会真正减少。

看感动中国,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有里面的颁奖词,这些颁奖词语言凝练,富有文采,魅力十足;精华浓缩,内涵丰富,短小精悍。我们读之,品之,手不释卷。我们仿写,撰写,受益匪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感动,真的有用吗?

感动,无用!是的,感动不能改变什么,行动才有用。很多像《感动中国》一样优秀的电视作品,都在传递一个思想——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每一年,《感动中国》的那些年度人物,都带来一种启示、一种力量。今晚,谁将让你落泪,谁将动你心魄。感动中国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行动起来才能凝聚力量,向上,更好,创造未来!

2019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2019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18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绽放在高山砾石的藏波罗花钟扬、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杜富国、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军中的“居里夫人”马旭、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云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张渠伟、守望乡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张玉滚、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程开甲。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了。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篇3:《感动中国》传播的仪式观

关键词:感动中国,传播,仪式观,加冕,信仰

1 传播仪式观的定义

1.1 什么是传播的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1934-2006),著名的文化历史学者,美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崭新的认知传播的模式,即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传播仪式观论。他的这个领域是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同时他对传播学做出耳目一新的划分: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所谓传播的传递观就是一个信息在空间上的传播和发布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信息的物理方位的移动和传递。而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信息接受时更像是出席了一场仪式,使得特定的信仰得以强化和特定的社会系统得以维系,它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信息的流通和流通的得知效果,它关注的是在整个接收过程中信息在处理过程中是否为维系社会共同体,强化信仰而做出努力。

笔者试图以音乐为例,对仪式观进行大致解释。音乐自古以来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早期的社会中音乐就大量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它以劳动号子的形式存在着,在工作之中的存在除了缓解枯燥单调的工作节奏以外,还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精神和唤起劳动者积极动力的作用;它以音乐符号的古典形式出现,试图以音乐符号的方式来激励听众,寻求心灵上的慰藉等;如今音乐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音乐的发展在传递观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阐释,因为音乐的传递无法强调具体信息的获悉和对具体信息经过读者处理化后的反馈效果。而音乐作为符号体系,强化的是一种共享文化的确认。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播的仪式观必将为音乐传播提供极好的理论支持。

1.2 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渊源

一个理论的提出必定是一场博采众长的系统分析的结果,它一定会有本身理论的思想来源。而传播的仪式观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汲取思想的。

1.2.1 芝加哥学派

凯瑞从不掩饰自己从杜威及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的社会思想那里所汲取的思想给养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传播的理解。杜威,帕克和库利等人均强调了社会在人类发展中存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凯瑞提出了仪式观在维系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强调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使交流者能参与其中的和谐社会。

1.2.2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美国传播学者对欧洲文化研究格外青睐。其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在方法论上,二者都沿袭了韦伯反实证主义的传统。其不同之处是凯瑞没有沿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传统而是转向了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理念之中。

1.2.3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之网,阐明的是意义对于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也被凯瑞所吸收,他认为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就是要“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

1.2.4 凯瑞将技术、历史和文化发展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他认为技术一旦产生,就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势、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出现。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都为此发生了改变。如此一来,技术在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阐释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2 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分析《感动中国》节目

在媒介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传播的仪式化形式越来越假托于节目报道的节目形式来表述了。电视媒介在重大事件中以仪式、典礼等形态呈现出一种媒介庆典。其中,以“加冕”“纪念”“团聚”或“庆祝”为主题活动的活动,强调区域性和全体性的参与感,使其取得良好的社会维系系统的建立和民族信仰的强化及升华作用。《感动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感动中国》是评选出当年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作为主打内容的一档大型年播节目电视,它被誉为“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年度为单位对一年的新闻事件元素以人物化的张力加以表现,突出了新闻事件中主角的作用,将主角的行为加以细节化的感性描述,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现,在节目中展现出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个具体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内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展现整个民族的气节和文化内涵。

《感动中国》以“感动”的理念为主题,强调了在民族价值观中需要我们强化的又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一种情感和责任。它将“感动”付诸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将一种精神的力量寓于丰满鲜活的平凡人的生活之中。然而,对这些平凡人、平凡事物所折射出的光辉以“加冕”的形式得以充分肯定,而这种“加冕”过程也充满了严肃感和权威感,让人在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一种参与感。至此,将这种精神和信仰通过仪式化的方式传递给在场参与的每一位受众。“感动”的本身已不再简单的是一场获奖的过程,它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坐标性指导。我们重视的往往不是获奖本身,而是在评奖过程中流露出我们对“感动”的尊重,对“美好”的敬意,对“人性”的升华。

2.1 媒介符号运用

传播的仪式观强调媒介运用符号手段构建媒介盛典,以强调其内涵价值并尝试构筑起中国人的“价值共同体”。因此,符号在传播的仪式观节目中就显示其重要的勾连作用。

近几年,《感动中国》基本遵循的是同样的设计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处地方的设计:一个是长长的步道,一个是丰碑的设计。所谓步道就是获奖者在获奖后走到台上接受颁奖而走过的这段路程。舞台设计师们将这个步道设计得非常长,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相反,节目组认为其长度和观众对人物的尊敬程度是成正比的。与此同时,在获奖人的“加冕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获奖人有充分的时间来获得关注,因为关注获奖人本身也是在对获奖人所代表的一种内在文化精神的一种内化过程。从技术方面来讲,首先,获奖人走路的时间差不多控制在30秒左右,而这个长度足够让观众完成一个转变,认识到这段路的意义,其次,它陡坡的设计风格又彰显出了获奖者亦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中都存在着起起伏伏的世态炎凉。丰碑的设计可以说是将晚会的仪式感推向高潮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五届开始,《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就出现了这个狭长的LED屏幕,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丰碑是一种神圣的事物,它代表着人们对崇敬事物的物化形式的推崇。它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升华和凝结,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这座丰碑的设计使人们对于人物,对于人物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的尊重毫无疑问地提升到一种仪式感的崇敬。可以说,丰碑的设计是整个舞台的点睛之笔。在设计师的理念中,长步道与丰碑的建立映衬着一种思想:竖起来的是一块碑,昭示的是人物的精神;躺着是一条路,用长度改变观众的心理。

配音效果作为一台晚会的语言重点,在设计中也是尤为重要和突出的一项内容。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中,人物故事的跌宕起伏,悲壮和雄浑,在只属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非专业的配音师大象的演绎下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声音和画面、音乐、同期声融合在一起毫不突出,让观众感受不到声音的单独存在,而是感觉嵌入于整个节目的呈现之中,如此一来却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情绪和精神内涵。

在奖杯的设计中也充分凸显了符号的仪式化形态。由于节目形式的约定是以“感动”为主题,因此在奖杯的设计上突显出对心的一种崇敬和敬仰。以水晶为材质表达出对纯粹、善良、透明、天真的一种向往之情。以“中国结,水晶心”作为其寓意更是彰显出人们对简单和纯粹的一种敬仰之意。它是一种积极精神的纪念物,是向心灵和精神的靠拢。它是一种力量的无形体现,是一种信仰的彰显。

在片头题字部分,设计者们也是运用了仪式化的符号概念。谦卑细致的字体夹杂着一位耄耋老人对于未来的期望与愿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这四个字的分量,可以看到它是对生命、对时间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仪式化的最近和崇敬。

在媒介节目中的所有环节,音乐是仪式表达的主体元素之一,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品格及情绪,为每个人在场、访谈、接受奖杯等仪式环节“量身定做”独特的音乐元素.在音乐的表达之中我们听到了人物的感情表达在符号中的跳跃。可见,音乐作为“仪式语言”在《感动中国》舞台中的表现力。音乐用其独特的移情效果将仪式化的效果有效表达并加以阐释。

2.2 媒介节目流程的仪式化表达

仪式化作为话语的转化方式是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本身的精神的一种升华描述,他将个人年度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仪式化的形式抽离、升华为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如丛飞代表着“不计个人得失,为社会奉献自己力量”,刘翔代表着“正在加速的民族形象”。即使是在整个感动人物的评选和晚会流程过程中也表现着一种仪式化的力量。

《感动中国》从2002年第一届起就形成了四段式的媒介节目模式,即人物故事短片播放、现场访谈、颁奖词宣读和为获奖者颁奖环节。在这四段的构建模式中,首先,人物故事短片的播放是由主持人进行引导通过人物细节的感性化描述,通过类似于人物通讯特稿的短片表现方式,利用聚焦的镜头结构展现出了获奖者的鲜明特点和感动细节。其次,主持人运用二次评价的方式,借助推选委员的推选词和颁奖词表现出主流价值对其品质的赞扬和肯定。整个过程中,对于获奖者所代表的社会形象给予肯定。再次,现场访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人物短片是从宏观层面让观众对获奖者有一种直观认识,那么人物采访就是将这种形式更加细致地通过微观手法进行描绘。通过主持人与获奖者的对话,细致刻画获奖者的经历和想法。这种通过当事人自己描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形式更加显得新闻来源的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这样的表现手法使获奖者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和事迹的展现,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份子,从而借此加强了人们对自身的一种移情化思考,将优秀的人拉下神坛成为我们每个社会细胞的一份子。这样一来,使获奖者人物显得更加丰满立体。最后,颁奖环节,在这样的一个加冕式的环节之中,通过电子碑的映衬,高举奖杯的获奖者接受着观众的掌声和喝彩之声,这一切的礼遇都来自于对他们的感动事迹的一种尊重、敬仰。整个仪式流程之中《感动中国》借助仪式化的形式强调人们对“感动”的社会认知,将人物事件以符号的形式转化为促进公众精神成长的“价值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加冕仪式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这也同样体现了作为传播仪式观中所强调的是受众的参与性而不是传递观所表达的接收性。

2.3 传播仪式性节目的不足之处

仪式传播运用在媒介节目中也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足。同时,仪式化的节目形式还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实践层面易于走向极端。

2.3.1 强调整体性而忽视个体性

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工作中时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精神向往和力量,从而对个性化的一种忽视,使节目人物过于脸谱化和刻板化,给受众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长期以往,会对仪式化的表现形式产生不利影响,使受众拒绝接受思维定性化,从而导致仪式化表现形式遭受受众的刻板成见而受到排斥。因此,单单追求的整体性而忽视个性化的发展模式的形式是在媒介的仪式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3.2 商业行为的过多侵入

目前,商业化的广告模式和其他一些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个商家的重视和期盼。然而,在这个时候过多地植入商品元素的概念对仪式化的推崇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会对节目的仪式化表达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差强人意的诟病。例如,同样是央视所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原本是全球华人在同一时刻集体参与共同体验的一个媒介公共平台,起到勾连昨天、今天、明天的一个赋予时间深刻文化内涵的仪式化符号。然而,商业植入广告的过多存在也引起了受众的一些诟病。由此,近两年来,春晚也在试图运用零植入广告等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其形象魅力。

3结语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感动中国》创作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理念就是对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凝练成一种仪式感。它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让大人物和小人物,知名人士和默默无闻者一起接受尊重。这些人代表真诚、正义、勇敢、坚强、廉洁、孝悌等。它们聚合在一起就是《感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体现了媒体传播的仪式观,这也使《感动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量、传承信仰的一个有效平台,这样的节目形态、表现方式和传播理念,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更需要我们去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米莉.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2]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2).

[3]万芳.站在“感动”的支点上——解析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J].中国电视,2005(6).

[4]明四新.孙金岭:《感动中国》的背后[N].中华新闻报,2005-02-23(A03).

篇4:《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篇5:感动中国的优秀观后感

“分毫”指的是数量较小的金额,“千万”指的是数值极大的金额,两者分别可以看作穷人与富豪。分毫积攒往往是节俭朴素的人,千万捐献则往往是慷慨大方的人——而“分毫积攒”并“千万捐献”的人,大概也就只有这对夫妇了。

为何这对夫妇如此让人感动?

他们一分一毫地积累着财富,若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也会被他们的坚持不懈惊叹到,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羡慕别人整日大鱼大肉、饰品衣服多如山而抛弃另一方一走了之,反之,两人之间的浓厚感情是任谁也抹不掉的,与当今社会男男女女频繁交往分手、动不动离婚的塑料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让人们感叹夫妇善良本性的同时,对他们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感到羡慕。

一生省吃俭用的夫妇俩,一直都过着朴素清淡的日子,一套绒睡衣穿了大半辈子。一般人“分毫积攒”,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想积累为数不少的财富,而获得旁人的羡慕目光,保住自己的面子,炫耀钱财、夸耀自己的经济实力,表面上斗志昂扬满面红光,实则心中空荡没有些许深刻的思想。又或是见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想存钱去买些尝尝鲜,这也许包含了自身的强大毅力与独立自主的优秀品质,但与这对夫妇几十年如一日的积攒相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

如若仅仅只是标题中的“分毫积攒”四个字,那也不会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千万捐献”似乎一直被认为是富豪的专利,大概是人们条件反射地认为只有钱多的人才会愿意捐如此大数额的款。而如今这一对夫妇俩不同于常人的做法,着实立定了人心难测的定论。

夫妇俩捐献的巨额财富,光是数值就足够让人感动,而了解了他们艰难的积攒经历之后,更是不禁让人站起为他们鼓掌,为他们献上鲜花与掌声。最可贵的品质并非是如复一日的积累,而是愿意抛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去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们,给予他们改变人生的机会。当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之时,一时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能让人们感动到如此地步的,大概就是这些平凡却又善良节俭的纯朴百姓吧。

看2019感动中国有感

每年的这个时候,寒冬即将过去,而春天也会紧随而来。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却总是会比和煦的春风领先一步,给我的心带来一阵暖流;总是会比绵绵的春雨更胜一筹,使我心田里那颗名为“感动”的种子,又一次破土而出。

钟扬,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的名也与一种植物——“杨”同音。正直、顽强、拼搏是杨树的象征意义。而这些,也是贯穿了钟扬一生的精神品质。,在他第一次来到西藏科考后,就下定决心要到西藏开展植物学研究。为了盘点西藏高原的生物资源家底,他毅然带领团队多次在这片“世界屋脊”上长途跋涉,寻找与他们一起挑战着这片高原土地的顽强的植物们。16年间,钟扬带着学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哪怕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曾让他病危,他也在略微康复后再次回到了西藏。

钟扬,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正如他的名——“扬”,他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个植物学博士,也带出了藏族第一个生物创新团队:钟扬既采集种子,又扬下种子,扬下植物学的希望,扬下了人间的大爱。“不是杰出者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这是钟扬教授生前说过的一句话。而他本人也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与印证。初识西藏的满腔激情及为种子库奉献一生,他完善中国种子库的梦想藏匿其中。但是当一位位受教育环境不太好的西藏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顺利攻破一个个学位时,很明显,他有着另一份梦想。这份梦想在一块世界之巅的大陆上,遥指着那个关于生命的无限命题。

能在中国种子库的采集上作出巨大贡献,钟扬教授的拼搏与梦想与之密切相关。这一点,我在一次机器人设计比赛的前期颇有感悟。刚接到比赛任务时,我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每次培训前留的练习作业总是要等到第二次培训开始前才完成一部分。我总是以为仅通过课上的时间就能赶上,却没想到是一步慢,步步慢。一段时间过后,当身边的人已经完成了几份练习作品时,我才刚刚完成第一份。一份对于机器人的梦想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起了我自己。这时我突然发现我根本没有在培训后努力过,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面。于是,我下定决心一步步赶上。当在下课或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脑海中构建好框架,回到家做完作业后抓紧时间实践。就这样,我渐渐地从落后到领先,最终获奖了。通过此事,成功需要拼搏的道理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或许钟扬教授身上的奉献社会的精神离我们很遥远,他对社会和事业的大爱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他对于深扎心头的梦想的坚守和身上如“杨”一般的顽强拼搏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个中学生去学习,去实践。

2019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艾岩,你离我远一点。”

月11日,在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区,27岁的杜富国在发现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对战友艾岩这么说。

67式手榴弹,全弹质量600克,主装药38克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9米,破片离炸点80米以外仍有杀伤威力。

“没有他,我可能连命都没了。”

在拆弹时,“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将杜富国炸成重伤,防护服也被撕得粉碎。在这瞬间,杜富国下意识地往离炸弹仅有2米的艾岩一侧倒下,使得战友艾岩只受了面部的一些擦伤。艾岩回忆起这件事时这么说。

杜富国受治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爆炸时离自己最近的战友艾岩的情况。说到艾岩没事时,他才安心。

“我想回去,想和你们一起把这些雷扫完。”

杜富国躺在病床上,请求战友们给他打饭时多打一些肉和蔬菜,为的是尽快把肉长好,和战友们一起继续排雷。

可他不知道,为了他的生命,他不得不将他的两个眼球和两只手统统放弃。

“终于大家都安全了。”

当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趟过那曾经布满地雷炸弹的雷区时,这证明这块土地已经安全。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杜富国很欣慰,很开心。

他始终心系着国家,战友,百姓,即使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篇6: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栏目,多年来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组长其美多吉成功入选“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他,是雪山上的雄鹰,是雪域上的信使,更是我们百万邮政人心中的英雄和骄傲!

其美多吉

入选“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同年被评为“四川好人”,并荣登“中国好人榜”;2018年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获颁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致敬”荣誉称号。

篇7: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

刘伟10岁时不小心触及高压线,双臂被截肢了。他的童年从此就和正常人不一样了,但让妈妈欣慰的是,幼小的`他克服了许多困难,用脚几乎可以把手能做的事全部做下来。

19岁时,他通过刻苦地训练,参加了国家残疾人游泳队,并取得了残运会的冠军。

可是,当刘伟准备在的残奥会上拼搏冠军时,不幸患上了过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了。命运又一次重重地打击了他。

刘伟并没有灰心,没有倒下!妈妈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他每天认真地练习,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高于正常人几倍的汗水,上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在维也纳音乐会上创造了奇迹!

篇8:《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效果分析

从大众传播特别是传播效果研究理论角度来看, 《感动中国》呈现出如下新闻传播特质。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方式

议题设置公众化的视角。在海量信息面前, 传播媒介可以发挥一个重要功能———设置议题, 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转向媒介所设置的问题上。朗格夫妇指出:“大众传媒迫使人们注意一定的问题, 建立公共人物的公共形象, 经常以自己关于客观存在的表述规导受众应该思考什么、了解什么和体会什么。” (1) 从2003年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到2010年“2009年度十大感动人物”揭晓, 连续8届的《感动中国》共评选出77位感动人物和11个感动团队, 获得了全国观众极大的关注。央视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使得《感动中国》议题设置有了鲜明的特征———视角公众化, 即将某些领域如普通小人物、弱势群体等置入公众视野, 平凡岗位的默默奉献、新时代的新人物、农民务工问题、教育科技创新问题等, 这些公众化的信源扩张了个人、团体的力量, 使得个人在信息环境构建过程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议题设置的主流化过程。大众传播学效果研究中“培养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认为:媒介, 特别是电视的内容必然会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且接触越频繁, 影响越大。“培养分析”理论注意到的是信息传播的长期影响, 所以也被称之为“文化规范理论”。《感动中国》通过人物或事件所表现的各种行为以象征性的奖励、授予其社会地位等方式, 传播了一定的规范和价值, 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关于现实的图景, 并且规范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现实社会生活中, 公众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信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这其中, 必有若干成为绝大多数人“共识”从而构成社会文化核心观念的“主流”思潮。在这一“主流形成”过程中, 媒介, 尤其是电视有可能发挥强大的促进作用。 (2) 《感动中国》由于“感动”基点有吸引力、能反映真实的现实, 同时会以紧紧抓住眼球的方式传播, 比如有真切的标题、震撼的图片、煽情的渲染等, 所以会在观众中形成“主流”。

议题设置的“选择性注意”。秉承当代社会信息接收自由的特质, 《感动中国》通过人物征集、投票选举、颁奖等系列活动, 展示了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差异, 使受众接收信息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等得以强化。感动中国各年度的人物和团队来自不同行业、职业和阶层, 代表了各自的群体利益, 因此, 公众对这些与自身名誉、利益、地位、兴趣、习惯等需求的信息, 表现得比较敏感。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关心的人物或内容进行浏览, 通过选择性注意进行所选议题的注意、理解和接受。

在一个信息渠道多样化、价值形态多元化的社会里, 人们在越来越多地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 也越来越多地拒绝被动接受, 《感动中国》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符合传播学意义上受众心理接近性的要求, 也符合受众地理接近性因素。因此, 在《感动中国》的人物中, 干部有郑培民、牛玉儒、经大忠、沈浩, 公安武警有任长霞、孟祥斌, 医生有钟南山、桂希恩, 知识分子有季羡林、钱学森, 乡村教师有李桂林、陆建芬、李灵, 还有普通民众、大学生等, 受众有选择地对信息进行接收、理解, 个体意志得到发扬, 选择性接触会进一步加强, 符合受众选择性注意的心理特征。

受众在对所关注的人物进行了解的时候, 并不意味着全部接受, 而是在下意识中向自己熟悉的或希望的方向引导, 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在获得人们的褒奖与欣赏的同时, 媒体一窝蜂发起的学习洪战辉精神被学者评论为是一种适得其反的道德教化, 而不少观众则认为学习洪战辉应当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用行动来证明的, 而非媒体的大力鼓吹。因此, “强效果论”会回归为“适度效果论”, 传播学的效果理论阐释再次得到印证。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效果评价

社会环境的守望者。作为个体的受传者在社会信息的认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盲区, 许多问题需要得到社会中他人或其他社会力量的提醒与说明。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 《感动中国》通过媒介的议题设置, 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向环境问题、农村问题、教育问题等急需但并没有被注意的方面。因此, 从积极意义上说,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承担了“环境守望者”的角色, 将媒体的责任与社会的良知做到有效的统一, 帮助人们准确、全面地把握社会的变化。

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 这决定了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及其意见在整个社会中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 公众关注的热点也凸显了民生问题, 反映“民声”,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央视岁末年初“感”的主题直入社会主流视野, 这种守望对于电视传媒、网络传媒以及社会理性的良性发展都是有所助益的。

发挥媒体教育引导功能, 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已不仅仅是提供客观的信息, 它还要向人们提供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思想方法, 用自己的报道内容、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社会。《感动中国》正是通过媒介以设置议题等各种形式的努力, 把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所要坚持的正义、公平和美好的东西不断传播到社会的全体成员中, 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向善、向上, 对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 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如2009年“母爱最真”的新疆阿里帕·阿力马洪妈妈没有民族之分, 没有偏见之心, 用一份温暖的关爱为一群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为整个社会诠释了什么是大爱至真。在一个信息渠道多样化、价值形态多元化的社会里, 《感动中国》是媒体对公众引导和传播理想社会价值观的一次尝试。它体现了媒体在忠实履行环境监测基本职能的同时, 谨慎地探索着媒体教育引导功能的可能。

抵御不良信息。通过议题设置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方向, 是国家和主流社会的要求, 也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社会信息污染现象严重, 特别是色情、暴力信息充斥着网络、手机媒体, 不良的信息传播环境必然会导致本国民族文化的衰落, 为此, 《感动中国》通过媒介的突出传播, 以突出的现实问题、强烈的人文关怀等“议题”去占据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 是十分必要的。

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比较混乱, 各种力量不能形成统一的社会凝聚力的时候, 通过媒介对某些问题的集中报道, 往往可以使公众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面。 (4) 《感动中国》在不同的年份, 根据形势发展的实际情况, 适时推出精心设计的议题, 通过特定的人物或事件, 为公众确立应当关注的问题和方法, 并最终将大家的思想引向健康的方向。

《感动中国》独特的语言, 增加了公众对社会道德意识的凝聚力, 也使得公众对社会道德意识的认知能力得以强化。近些年的《感动中国》在细节方面表现得更加细腻, 对人物的概括也更加精准, 尤其是颁奖词后的四字概括, 显得格外凝聚人心。但也有观众对于一直以来《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所形成的现场气氛提出异议, 认为主持人的言行举止过于煽情, 将人物推向一种正义的极端, 对事实真相加以刻意的渲染, 夸大了他们的伟大与贡献, 没有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性。

总之, 《感动中国》的传播效果是非常强大的, 媒体不仅仅代表公众实现了对“感动”人物、事件的理解与选择, 而且还将民族的道德认同、价值标准融入到媒体评价标准之中, 实现了最为有效的传播。但《感动中国》的信息传播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特别是炒作、作秀、拔高等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关注其传播效果, 不仅能为更好地利用传媒, 还能为应对可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供理论上的参照。

注释

1 K.Lang and G.Lang, “The Mass Media and Voting”, in Berenard Berelson and Morris Janowitz (eds) , Read in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New York:Free Press, 1966:468.

2[2]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第252页。

3[3]赵建国:《传播学教程》,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173页。

篇9: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

——题记

当今的社会我们是怎样认知的?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有的人说,现在的社会太混乱,社会秩序太差;

有的人说,现在的社会太阴暗,盗贼小偷无恶不作;

有的人说,这个社会太无情。老人摔倒了,路人是否要将其扶起,都需要犹豫片刻……

不同的人对于我们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看法。虽然孔子提出来的大同社会在当今世界上根本无法实现,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社会中的好人也不少,他们不被利益驱使,只求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平平淡淡地活在这人世间。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地方政府、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这些好人好事。已经举办过10届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壮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极其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有真爱。情感更是无处不在,仿佛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丝真情的气息。深深呼吸一下,似乎它就能深入到每个人心坎里,沁入心脾,久久回荡着。

坚持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甘于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年逾90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8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以及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不已。

感动,平平凡凡中却蕴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原以为灾难过后,留下的只有伤心;原以为不幸背后,存在的只有痛苦;原以为失去后,就不再拥有。原来,这一切都是不全面的。无论发生何事,明天依然会到来,人依然还要向前走。只要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向前走,你也可以不断的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感动,激励着自己,更感动、鼓励着别人。

其实我们的身边不缺少感动,好人、热心人也并不仅限于这十位《感动中国》获奖者,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方便与温暖。他们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生活中平平凡凡的我们,只是中国十四亿人中的一员。或许我们做不出什么对社会影响巨大的事来,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想着多为别人做些什么,多为集体做些什么,多为家庭做些什么,多为社会做些什么,同样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这样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和谐美好了。

篇10:感动中国个人优秀观后感

《感动中国》自开播以来一直由白岩松和敬一丹担任主持人,颁奖的一直是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来,我们看到主持人的双鬓开始斑白,身躯开始佝偻,但他们带给人们的感动依旧,飘扬的红领巾也依旧。《感动中国》让全国观众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大年初六晚八点,让我们守在电视机前,再一次观看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和事迹,是特殊的一年,当疫情袭来,很多的医务工作者冲在一线,当然还有很多的志愿者,以及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们,感动中国的舞台上肯定会有他们的身影。

篇11:《感动中国》事迹优秀观后感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看了20_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后,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让我十分感动的人物是黄旭华,他从1958年开始做核潜艇。隐姓埋名,老父亲去世时都没见上一面,母亲从63岁盼到99岁才见上他一面。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穿过一件好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着。这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用尽了全部的心血。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他们给我们的国家,社会带来了多么大的正能量。让我看了心里有鼓劲,放眼看过去看周围,现在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真应该好好看看学学,想想今后该怎么样。

记住这些人物吧,他们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榜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崇高和伟大。

上一篇:人才组织部下一篇:秦安县教育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