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脱贫发言稿

2022-06-26

由于公共场所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发言稿的作用也愈加重大,那么你在撰写发言稿时是否感到迷茫?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建促脱贫发言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党建促脱贫发言稿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交流发言

一、打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组合拳”

扛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治任务,立足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强班子、抓基层、创机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压实责任下沉力量

市委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每季度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每月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市分管负责同志定期现场办公,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扎实开展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遍访8个扶贫工作重点扶持乡镇,县(市、区)党委书记带头遍访208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镇(街)、村书记带头走访贫困户7.4万户,实现重点乡镇、重点村和贫困户遍访全覆盖。

强化导向识别干部

大力倡树重实绩、重实干、重基层的鲜明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选优配强扶贫工作力量,抽调市级层面46名干部组建扶贫工作专班,选派430名干部组成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626名第一书记驻村抓党建促脱贫。先后提拔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18名。目前,全市共有24655名帮扶干部、6303名扶贫专干工作在扶贫一线。

狠抓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整治,先后抽调1532名机关干部,对全市425个扶贫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问题较多的挂牌督战、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

建强组织夯实基础

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归雁工程”,调整撤换347名村党组织书记,排查清理76名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总结推广“耿店经验”,155名农村年轻优秀人才返乡任职创业。开展“三个一批”头雁培育行动,储备农村后备力量1.4万人。

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帮包乡镇(街道),266名市县乡党政正职主动认领帮扶,“一村一策”集中整顿,信访矛盾突出村化解率达到85%以上。

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固本工程”,全面消除空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减至14.5%,5万元以上的村增至48.2%,10万元以上的村增至26.5%,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组织联建、片区融合、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打造党建联合体279个,覆盖近30%的行政村。积极稳妥推进多小散弱村庄整合,全市行政村由6260个减至4847个。

以区域化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在资源禀赋较好的地方,推行园区、社区、景区“三区联建”,在相对贫困的地方,推行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20个“三区联建”、14个“两场同建”项目初见成效,发展“规模农场”22处,建设就业工场368家,带动周边1.5万名群众实现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

二、沾化区党建引领绘出脱贫攻坚“决战图”

沾化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不断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跑出全面小康“加速度”。

坚持统筹谋划完善责任体系

沾化区制定出台《滨州市沾化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分解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绘制脱贫攻坚“决战图”,实行挂图作战。召开区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区建立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39个、三级网格438个,推动脱贫攻坚管理关口前移,触角下伸,调动全区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优化帮扶队伍脱贫上下同心

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好队伍是关键,在前期选派的区直部门430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下沉一线开展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帮包任务需求,按照每人帮扶不超过5户的标准合理调整帮扶对象,让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帮扶措施更加到位、帮扶成效更加显著。实施村级组织“第一书记(主任)全覆盖”工程,在省、市、区各级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区镇两级通过招引农村在外各类优秀人才,或选派机关干部,实现农村第一书记(主任)全覆盖,筑牢基层党组织“桥头堡”。发挥党员干部、能人产业大户带动示范作用,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贫困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内生动力,形成干部带动,全员参与的脱贫攻坚生动局面。

突出产业扶贫实现持续增收

坚持因地制宜规模化,创新搭建“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电商”等支部引领工作平台,围绕海洋渔业、冬枣生产、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村级集体增收沾化模式,同步推进中央厨房、傲农生猪养殖、绿天使产业园等3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受益。坚持管护运维规范化,进一步明确扶贫资产管护运维责任主体,建立完善管护制度,落实资产看护、维修、更新等管护责任,为17个“种养加”项目和37个光伏项目购买资产保险,提高产业扶贫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现有扶贫产业项目年均收益维持在250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不低于2000元。坚持收益分配阳光化,按照“村提方案、镇级审核”流程,严格执行方案公示、结果公告等制度,确保扶贫项目收益合理分配,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探索“三个三”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探索实施“三个三”机制,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大行动”稳脱

➤开展“村村到”大调研行动。发挥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2020年定为基层党建“攻坚突破年”,在全区421个村中开展“村村到、找短板,抓落实、求突破”工作调研,从村班子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等7个方面入手,细分47小项,全面摸清村班子现状,找出贫困村问题症结,制定整改措施。

➤开展村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行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扎实做好集体经济“清零、倍增”行动,创新“众筹”模式,实施“众筹”项目4个,带动7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全域土地流转,探索“三变三化三集中”,提高“造血”能力。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18000余亩,64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将全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列入重大建设项目范畴,按照“新建一批、利用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累计完成160多个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实现10个省定贫困村、30个市定贫困村全覆盖。

“三项机制”保脱贫

➤实施“5+1”包联机制。出台《关于组织开展“5+1”包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每一个贫困村,指定1位区级领导、1个区直部门、1名第一书记、1位乡镇干部、1个骨干企业定点帮扶,推动各类力量向扶贫一线聚焦。2019年以来,累计为基层协调、争引各类项目90个,争引资金3500余万元,新建、修缮水利项目22个,整理、改造道路项目7个。

➤落实激励鼓励机制。加强政治激励,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尺,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赛场”。近年来,20余名扶贫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加强物质激励,开展“5面红旗”争创活动,从脱贫攻坚等5项工作中评选出“红旗村”,每获得一面红旗,党支部书记岗位补贴每月上调800元,其他村“两委”成员每月上调500元。

➤建立关心关爱机制。坚持教育培训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倾斜,将脱贫攻坚业务知识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加强谈心谈话,结合“村村到”工作调研,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与干部面对面开展谈心谈话,倾听干部心声,纾解不良情绪。制定《岚山区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明确合理容错情形,旗帜鲜明地为在脱贫攻坚一线敢于担当的干部鼓劲撑腰。

“三路人才”助脱贫

➤锻造“管理人才”。引导村级党组织将后备干部编入村重点工作攻坚组,结合其实际能力和特点,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一线工作岗位中设置相应实践岗,有针对性地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今年以来,累计有113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反响较好的在外人才被纳入后备人才库。

➤引入“高端人才”。推行“产业+人才”引才模式,围绕绿茶等产业,从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柔性”引进81名优秀人才,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借力岚山区(北京)协同招引中心等平台,多渠道引进省内外各类高端人才来岚贡献才智。同时,紧盯高学历、高素质“队伍”,通过公开招考、现场招聘等形式,引入29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人才支撑。

➤培育“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党校优势,通过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设特色林果、农机维修等专业课程,分批、分类对扶贫工作队、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着力为脱贫攻坚积蓄“人才力量”。实施“岚山雁归·乡情引才

”工程,建立岚山籍在外人才数据库,广泛吸引岚山籍人才回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四、强化党建引领决胜脱贫攻坚

聚焦脱贫攻坚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打好建强组织、育好队伍、抓实考评三大组合拳,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干部队伍战斗力、农村党员带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组织筑牢“桥头堡”

“面”上抓提升,建立扶贫重点村党组织清单台账,开展党组织评星定级,制定规范化创建标准,确保党支部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择优命名党建示范点10余个。“点”上求突破,针对1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量身制定整顿方案,建立“六个一”整顿工作机制,对整治难点村直接派驻工作组,助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如期转化升级。“实”上作文章,实施村级后备人才“雏鹰计划”,选拔村级后备力量300余人,对薄弱村进行合村并点,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15个省扶贫重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稳定超过3万元。

育好队伍夯实“生力军”

选好头雁领航攻坚,大力实施以“头雁提升”“金雁南飞”

“归雁回引”“雏雁培育”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带头人“四雁竞飞”工程,为15个省扶贫重点村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2.4岁。整合力量整体联动,落实区大班子领导、机关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爱心企业“5+1”帮扶工作机制,选派35名党员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重点村或薄弱村第一书记,抽调安排1508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三级书记大走访”和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区大班子领导每人挂包1个贫困村或薄弱村、2户贫困户,定期进村入户走访帮扶。

抓实考评打造“助推器”

压实扶贫领域党建责任,牢固树立“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成效检验党建实绩”的工作导向,将抓精准扶贫列为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年初认真梳理上考核及述职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整改、责任“三个清单”,每季度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压实工作责任。定期开展扶贫领域评选表彰,结合庆祝建党、年底表彰等活动,在区内评选表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党员等,大力挖掘先进事迹,通过电视、报纸、“两微一端”等平台进行推送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已评选表扬200余人。

第二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

兰考是国家级贫困县,是焦裕禄精神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20**年精准识别出贫困村***个,占全县行政村的**.*%。近年来,我们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2月27日兰考县实现了率先脱贫。在此过程中,我们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县委按照选派整顿团队、吃透村情民意、综合“会诊”开方、因村制宜施策、考评验收问责、健全机制巩固“六步工作法”,3 年来共有***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整顿提升,实现了村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双加强。

建强班子队伍,解决引领能力不强、精气神不足的问题。脱贫攻坚之初,全县有***个软弱涣散村和***个贫困村,班子成员不团结、“带头人”作用不突出、村干部能力不强的占**.*%,严重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我们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逐村逐人分析评定,通过本村选、上级派、外面引等多种举措,调整了***名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补齐了***个空缺村党组织书记。建立了1***名优秀党员和人才组成的后备库,每村都有2至3名后备干部。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培训,优先安排他们参加省里高层次培训,在每年县里举办的培训班上,给软弱涣散村支部书记“开小灶”,组织他们到焦裕禄干部学院接受党性教育,到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接受实践教育,激发迎难而上、苦干实干的动力。

建立健全制度,解决管理不规范、群众不信任的问题。在扶贫资金分配、项目实施、政策落实过程中,一些村干部存私心、抱私利,优亲厚友,群众意见大,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效,削弱了村党组织公信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村内重大事务都能听群众意

见、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从贫困户认定、项目资金使用、扶贫政策落实,一直到贫困户退出,都严格按照工作法的程序进行,全程留痕管理。我们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结合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专项排查“村霸”现象和宗族恶势力问题,在村“两委”换届中列出负面清单,明确规定将涉黑涉恶等情形的人员一律挡在门外;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健全常态化发现问题机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输血造血并重,解决无钱办事、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20**年,全县有集体收入的村只有***个,仅占行政村总数的**.*%。我们一手抓“输血”,解决燃眉之急,一手抓“造血”,开辟源头活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村均不少于***万元的扶贫、运转及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党组织书记报酬“三年四连涨”,从每月**元提高到 1**元,达到我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 倍。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台 22 项扶持政策,实施光伏发电和廊道育林两个项目,给予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每村最高***万元的扶持资金。坚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民族乐器制造、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现在,全县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有***个。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全面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

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短期行为、整了又瘫的问题。一些软弱涣散村陷入久整难转、前整后瘫甚至边整边瘫的怪圈,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责任不到位、工作不深入、解决问题不触底。为此,县委把整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明确乡镇党委、有关部门和帮扶单位的责任,作为抓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采取“月汇报、季评议、半年回头看、年终大检查”的方式,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开展“支部连支部、加快奔小康”活动,组织机关党支部和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派出工作队,

队长兼任第一书记,把建强村班子作为第一任务,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学习运用焦书记树立“四面红旗”的做法,围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每半年开展一次“红旗村”评选表彰,比学赶超、晋位争先。经过持续整顿,已有***个软弱涣散村跃升为“红旗村”。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把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持续减少贫困人口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在落实精准举措方面,我们锁定目标、聚焦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增添工作举措。全面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脱贫会议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模范做作用,积极探索“支部+企业+贫困户”、“党员+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把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实现有机结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20**-2018 年实现**个贫困村摘帽**户**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19 年计划实现**个贫困村摘帽**人脱贫。

一、聚焦目标、对标施策

一是贫困户脱贫。围绕“一超六有”统筹推动,重点实现两不愁、做到三保障、确保四个好,全程聚焦精准、靶向施策,统筹推进目标任务。严格对标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指标,实行一户一策,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措施。

二是贫困村退出。对照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指标,按照“一村一策”要求,统筹水务、电力、文广新、交通等专项部门,因村科学制定脱贫计划,编制年度项目清单,同时,将资金、项目、人力、物力向贫困村聚集,每个贫困村统筹安排项目资金**万元。针对贫困村产业效益低、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硬骨头”,我们将全县划分为六大片区组团攻坚。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一)发展产业促增收。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规模发展**、**、**、**四大特色产业,每个贫困村发展**亩以上产业园,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两个全覆盖。坚持“大产业+小微经济”的思路,充分利用贫困户到户补助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小椒园、小菜园、小禽园等“小微”经济。依托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新村建设,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目前全县已发展四大特色产业**万亩,建成产业基地**个,流转土地**万亩,带动**万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二)做实基础解民忧。一是做实住房保障工作。统筹整合政策,因户因人落实具体规划和方案,结合川东北民居特点因地制宜。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机制,从严管控建筑面积、建设程序、质量标准和投资概算,有力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已开工建设聚居点**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户,危房改造**户。二是做实交通扶贫工作。坚持道路硬化覆盖到社,整合人、财、物资源,实施贫困村社公路硬化,打通脱贫奔康“最后一公里”。截至**月底,已完成路基**公里,完成路面工程**公里。三是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根据人口分布现状况,分类实施。2019 计划建设集中供水点**处,分散供水点**处,解决贫困户**人安全饮水。四是实现贫困户城乡医疗保险财政代缴全覆盖、贫困户住院报费达****%以上。五是用足用活教育保障政策,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战略。20**年以来,全县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万人次,兑现各类补助资金**万元,全县无一名贫困学生因贫辍学。

(三)提升能力强素质。一是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会同涉农部门,统筹农林牧渔等方面的技术员组建巡回服务小组,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流动式、菜单式、巡回式技术培训。二是强化感恩教育。利用文化惠民下乡,教育群众养成好习惯、

形成好风气,自觉摒弃“等”、“靠”、“要”思想,争做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压实帮扶增实效。严格落实“五个一+一”帮扶政策,全县**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落实了 1 名县级领导,1 名第一书记,1 个帮扶单位,1 个驻村工作队,1 名农技员;**个**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每村落实了 1 名第一书记,1 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其余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均落实了结对帮扶责任人;同时,并层层签订帮扶责任书,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责。

(五)筑牢底线固保障。建立扶贫项目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组建跟踪审计队伍全程跟踪指导监督,成立脱贫攻坚纪检监督队伍常态开展监督检查,两支队伍逗硬执纪,严防扶贫项目资金“跑冒滴漏”,全力确保项目规范实施、资金安全使用。

三、创新机制,增强活力

(一)股权量化试点机制。建立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机制,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农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等可整合的扶贫资金以股本金方式入股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再配股给个人,进行收益分红。目前,全县共有**个村在推行股权量化,投入股本金**万元。

(二)“金融+”扶贫投入机制。探索“金融+扶贫”模式,县财政每年建立**万元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专项基金,按贷款余额**%的标准建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对金融机构补贴精准扶贫专项基金。按照家庭劳动力、劳动技能、信用程度、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对建档贫困户统一授信,授信成果县内金融机构共享。截止目前,已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万元。其中,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万元。

(三)脱贫攻坚督查考核机制。成立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重点督查“四大片

区”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帮扶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实施问责倒逼,坚持巡回督查、现场验靶、定期通报,当年“摘帽”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同步考核,对片区排位第一名的乡镇颁发流动红旗并奖励项目资金**万,对最后一名乡镇进行黄牌警告。今年以来,共开展督查巡查**次,**个乡镇被黄牌警告,**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大会上公开检讨。

脱贫攻坚中,我们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建促脱贫会议精神的学习,坚持把抓党建作为抓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积极探索“党组织+”、“支部+”、“党员+”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促进脱贫攻坚再战再捷。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村支部书记们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中央组织部同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关工委、农工委党校共同举办这次培训班,也非常荣幸认识来自河北、内蒙古、广西三个省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一、友联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海拉尔区最南端,南于鄂温克旗接壤,西邻鄂温克,东邻海区哈克镇,人口 2***人,户数***户,党员***名,土地面积 21000 亩,林地 3500 亩,友联村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结合本村实际和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工作,打造集种植、养殖、仓储、物流、休闲、采摘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发展农业。曾荣获自治区基层党建示范点,呼伦贝尔“百村”中的典型示范村,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这一荣誉称号。

我村现有大棚 1916 亩,温室 201 亩,冬储菜窖 7 万平方米,气体保鲜库 4000

平方米,育苗车间 19 栋,占地 90 亩养殖场 4 栋 8800 平方米,农家乐两处,一个占地900平方米,另一个占地2100平方米,智能温室4500平方米。居住环境达到生产区、生活区分离;仓储区、加工区分离,居住区一期建设安置***户,二期安置***户,并完善了集中供热、排污、安全饮水、通电、宽带入户、绿化和硬化工程,现已分批入住,我村还配有办公场所 2250 平方米。人均收入 24**元,集体收入从 2007 年***万元左右增长到***万元左右。

二、建设过程

从 2009 年谋化,20**年实施,总投资**.*亿元,至今所有设施农业及住房没有闲置,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改善了以前脏乱差的环境,达到城乡一体化,并且得到了国家领导刘云山的高度赞扬。

三、脱贫攻坚具体做法

如何做好党建带动脱贫攻坚,通过这次学习并结合我村实际,我认为应做以下四点:

(一)紧跟时代步伐,全面领会十九大会议精神

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领会到所谓“不忘初心”是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牢记党的宗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忘初心”是一句誓言,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

(二)结合本村实际做好产业安置,分五个方面:

1、要积极主动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反复学习,研究十九大报告。

2、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干部全部行动起来。

3、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4、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做好产业安置,分四个部分:

(1)建 1916 亩大棚,每个大棚建设成本 21**元,以奖补的形式每个大棚 5**元分给村民,减少村民的经济压力,给村民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党员从中做主要工作,分配先成立界定小组,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附案例:当时有些村民不同意建棚,为了下一步发展,让党员做村民和村民代表的工作,说这是农民二次创业的大好机会,国家投入资金建筑成本 21**元分给我们 5**元,这不是把国家项目资金分了。)

(2)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我村现有日光温室 201 亩,育苗车间 19 亩,仓储七万平方米,养殖圈舍 4 栋,均已纳入集体收入。对外租赁年收入可达***万左右,集体有了资金收入用于配套项目实施。(附案例:邻村把钱分了是暂时富裕不是长期的富裕,现已返贫,而我们有钱了一定要壮大集体经济,村有收入才能配套项目实施,利益永远是大家的(附案例:现已和企业签订协议,用村民务工。)

(4)我村又成立了公司和多个合作社,做到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信息+网络服务,帮助困难村民解决销售农产品问题,让村民有多种渠道增收途径。

5、做到村务、财务、政务公开,严格实施“532”工作法,村重大事情要严格履行“五道程序”“三道把关”,坚持实施两个公开,“五道程序”即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两委共同实施;“三道把关”即乡镇村务协调指导小组负责对两委形成的意见进行把关;对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进行把关;对议定事项执行后的财务收支账目进行把关,“两个公开”即决议执行前向群众公开实施方案;决议执行后向群众公开实施过程及结果。做到公开透明,最主要的是党员要发挥强大作用,按党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三)增强四个意识

脱贫攻坚是我党的一个中心任务,为快速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党的一名支

部书记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做到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步调一致,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到精、准、细,也就是说对症下药,精准实施,扶智相结合,以下附案例:

(1)他适合做什么?我们帮什么?

马新宇:因丧失父母后贫困上学难,和奶奶生活没有经济来源,上级领导和村里给予帮助,帮他完成学业,毕业后给找了工作安排去企业上班。

(2)准备把握他得心理,落实政策。

王贵山:无儿无女无老伴,年近六十,住在河边泄洪区,村里找到政府给他安排了动迁并分了一个楼,由村委会出钱把他送到养老院。

(3)让他入脑,入心与国家政策相结合。

闻佩山:因病致贫,村里帮他把土地租赁出去,安排他孩子去企业上班,并与医院对接定期检查治疗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捐款。

(4)不种地去务工,有技术发挥长处

陈玉英:当时家里非常困难,儿女多,通过大棚种植提高了家庭收入,儿女自愿申请可以自行抚养母亲,不通过社会照顾。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脱贫攻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碰思想、解心灵、入脑、入心、见行动,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总之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我们必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外兼修,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外联系,多向一些发展即好又快的地区学习,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地方特色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时刻谨记自己为集体、为困难群众和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做好服务,牢记自己身为党员的使命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

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最后诚挚的邀请各位领导、老师、及其他地区的村党支部书记来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玩。

第三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讲话稿

篇一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

自2014年7月开始,省直机关工委负责帮扶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具体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集全委之力,以强化机关党建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高度重视并落实帮扶责任。省直机关工委始终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责任。一是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省直机关工委将驻村帮扶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先后把6名优秀干部放到扶贫攻坚中经受锻炼。在阜新市委和彰武县委的支持下,有3名驻村队员分别担任“三级书记”,即县委副书记、镇党委副书记和村第一书记,都分工负责党建和扶贫工作,都倾力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省直机关工委对工作队出思路、交任务、压担子,同时,跟踪他们的履行职责情况,对扶贫工作业绩突出、得到各方认可的驻村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其中,2人被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1人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二是每月听取驻村工作汇报。省直机关工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在每月的工委机关工作例会上,都专门听取驻村工作队汇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主要领导每年多次到村里调研,班子成员有25人次到北甸子村研究解决脱贫问题。三是所有支部结对帮扶。在开展驻村帮扶的同时,省直机关工委把北甸子村作为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教育基地。机关和工委党校的每个党支部都与当地的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党支部每名党员像“走亲戚”一样走进农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在田间地头、农户炕头接受教育。

总结推荐和学习宣传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北甸子村党支部原书记董福财同志数十年带领党员群众在荒漠中持续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在开展驻村帮扶中,省直机关工委认真总结推荐和宣传董福财先进事迹,以此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凝聚弘扬强大精神力量。一是总结推荐董福财事迹。省直机关工委向省委及有关部门汇报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推动下,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宣传。《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二是带头学习董福财精神。按照省委部署,省直机关工委把学习弘扬董福财精神作为省直机关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号召省直机关全体党员学习他的先进事迹。2015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党校把北甸子村作为现场教学基地,分批组织主体班学员开展党性教育。三是持续丰富董福财精神内涵。2016年6月,省直机关工委与阜新市委共同建立了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目前,累计参观学习人数已达1万多人次。最近,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董福财精神干部学校正在规划设计中。

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精准帮扶。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及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优势,凝聚各方力量,积极落实帮扶责任,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精准扶贫。一是积极推动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驻村工作队员始终牢记责任,自觉以董福财为榜样,真正把自己当成“村里人”,与党员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三年来,配合村党支部发展了4名新党员、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二是带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北甸子村党员干部到省内先进村镇学习,确定了将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作为北甸子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共带动2批32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贫困户年平均收入已近6万元。三是协调各方力量办好实事。协调省直医疗单位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推动沈阳知名学校与镇九年制学校建立协作共建关系。协调省直机关有关单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屯全部铺设了水泥道路、安装了路灯、建设了文体广场、重建了新村部,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面对今年罕见旱灾,省直机关工委及时协调支援抗旱器材,为100多受灾农户送去了抗旱资金。如今,当年曾是省级贫困村的北甸子村已在2016年底实现了整体脱贫。

篇二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党建统领凝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xx市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市委把脱贫攻坚确定为今后5年全市“四大任务”之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走出一条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之路。

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力推进落实。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出台了《关于以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3次千人大会,建立4项机制部署推动。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市委书记负总责,四级书记一起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303个,构建了人人负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二是建立“2+2+1”工作推进机制。市委每年至少听取2次专题汇报,开展2次专项督查,以“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为主题开展1次拉练观摩。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制定脱贫攻坚系列考核办法,把脱贫攻坚纳入县区和市直部门实绩考核。实施督查巡查制度,率先设立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办公室,选调10名后备干部,负责日常督查考核。四是建立“三个一批”奖惩机制。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坚持好的表彰一批、差的召回一批、业绩突出的提拔一批。

聚焦问题,靶向施策,夯实基层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补齐基层短板,做到“五抓”。一是抓班子队伍。将56名优秀干部调整提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对7个县区中的6名扶贫办主任进行调整,新配备的扶贫办主任全部具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担任过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去年以来,提拔14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班子。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调整村班子185个、村干部267名,撤换村党支部书记118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化机制。二是抓党群共富。我们鼓励和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多渠道脱贫增收。三是抓内生动力。组织贫困村党组织开展“比干劲奔小康”活动,村级每两个月一评比、乡镇每半年一评比,结果在乡村张榜公布,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让贫困群众干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抓集体经济。三年来,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61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达到90%,10万元以上的达到32%,39个村被确定为省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增强了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五是抓基础保障。三年筹资5亿多元,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789个,文化广场859个。全市1343个行政村全部达标。市县两级每年按财政收入的2‰比例建立基层党建基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投入脱贫一线。一是坚持紧盯“685”指标抓行业扶贫。与31个行业部门签订责任状,按照跷脚蹦高标准,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今年,我们针对短板问题,重点抓实健康、金融、光伏和农业共营制扶贫。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活动,国有企业党组织募集脱贫攻坚基金1.14亿元,504家非公企业帮扶资金2亿元,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31个,安置就业5963人。二是坚持全面覆盖抓驻村扶贫。在向413个省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的基础上,坚持副市级领导所在部门带头加码、资源多的部门和单位带头加量、人员少的单位组建小型工作队,市以上有“两代表一委员”的企业承担社会义务,剩余由县级兜底,向249个市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实现662个省市贫困村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了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立规范、兴产业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作用。三是坚持全程纪实抓结对扶贫。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联系群众心贴心”活动,组织3.3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每季度至少入户一次,帮扶物资折合4653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6万多件。

篇三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模式

xx县共有44家基层党(工)委,有党支部607个、党员15790名。近年来,我们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以“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为载体,以“一线工作法”“牵手计划”“农村脱贫人才建设工程”为措施,全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建立微信平台,创新模式助推脱贫攻坚。我们经过反复论证,于去年10月份建立了微信号、公众号、微信群“三位一体”的“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目前,通过微信平台,已开展论坛活动200余次,转发相关消息1483条次,发布各类信息701条次,累计帮助基层解答咨询3898个,交办解决实际问题106件,协调落实帮扶资金、贷款6240万元。我们已经将微信平台打造成了带动党员干部发挥脱贫攻坚模范带头作用的先锋工程,集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经验推广、问题反馈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和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带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真正实现了脱贫攻坚天天在拉练、夜夜在调度、时时在交流、分分在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注重一线工作,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推进”工作要求,我们注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实施了“一线工作法”,确保每个乡镇和贫困村都有县级领导包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保,每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都与1至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县级领导、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包保村2150人次,解决问题872件,制定脱贫计划96个,走访贫困群众712人,提供帮扶资金30.3万元,帮助群众上致富项目1000余个,协调惠农贷款2000余万元。通过实施“一线工作法”,我们不仅推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更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施“牵手计划”,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我们在省市向我县派驻60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为全县其他114个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开展了“牵手计划”活动,实现了全县174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全覆盖。活动中,我们明确了“五帮”工作内容。一是帮建好队伍,二是帮理清思路,三是帮人才技术,四是帮资金项目,五是帮化解矛盾。目前,各级驻村工作队为全县174个行政村制定了发展规划,已落实帮扶项目73个、帮扶资金3858万元,办好事实事1728件。通过这一活动,让我们整合了各级资源,推动了人才、技术和资金向基层倾斜,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人才建设,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我们实施了“农村脱贫人才建设工程”,对全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由90名乡土人才组成的“土专家库”。同时,整合组织、劳动等部门,积极协调扶贫培训资金,依托xx电大农科学院教学平台,通过“百生带百人、百师带百品、百计带百队、百企富百村”的“三带一富”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办了村级创业致富人才培训班。目前,已经对90名村级创业致富学员进行了培训,学员毕业后,每人都要按照要求,带动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县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9个示范案例之一。

篇四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抓好党建促脱贫稳步打赢攻坚战

xx乡共有10个村,其中5个为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未脱贫657户、1754人。乡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和民生工程,以抓好党建为根本,充分发挥产业项目的“龙头”作用,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初战告捷。

明思路,绘制脱贫“作战图”。乡党委坚持统筹发展、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夯实脱贫攻坚工作根基。一是抓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挂帅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制度,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各村党组织都在村中显著位置,竖立了脱贫攻坚倒计时牌,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二是抓责任。乡党委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乡村干部每人包保5户贫困户。乡党委与各村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明确规定“三个必须”:必须保证每户贫困户当年新上一个产业项目,必须将所需资金协调到位,必须确保完成当年脱贫任务。三是抓联动。每年xx乡机关党员到省科协机关接受科普培训,开展互动,效果明显。四是抓统筹。确定了长期项目抓林果业、中期项目抓养殖业、短期项目抓种植业和光伏产业的脱贫规划。2016年,全乡375户、1160人实现脱贫。

强组织,筑牢脱贫“主阵地”。脱贫的总体路子定了,关键还是要把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真正起到“中坚”作用。一是重教育。年初以来,全乡91名乡村党员干部开展“佩戴党徽亮身份”活动,制定并严格执行乡机关干部“十条禁令”、村干部“五要十不准”制度,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二是重激励。乡党委连续四年组织村干部进行体检,为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三险一金;

对村干部实行结构工资制,按月发放村干部工资报酬。开展村党支部书记“达标增星”创建活动,对县委评定为四星、五星的党支部书记,乡党委另行奖励,极大地增强了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重带头。乡党委大力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一方面积极动员在外打工人员、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另一方面主动帮助在家的能人党员上项目、办实业,现已培育党员示范户120多个。四是重保障。健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开展便民服务“阳光行动”,公开办事流程,今年上半年为群众代办事项1250件,实现了弱势群体办事不出门、村民办事不出村。

兴产业,找准脱贫“主攻点”。脱贫成效主要看项目,乡党委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发展户户脱贫项目。到2016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户户有项目、户户有稳定收入,争取实现整乡脱贫。二是摸索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创办实体、服务创收等方式,增强“造血”功能,集中攻坚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全乡10个村,今年已全部新上村级集体收入项目。三是落实民生保障项目。近三年来,年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平安保险;

投资1116万元,为372户贫困户翻建险房;

投资3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455盏,村屯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和亮化,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篇五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履好第一书记职责抓实党建促脱贫

我是团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赵莉,现任团省委xx自治县xx镇xx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我把抓好党建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村民当亲人、以扶贫为事业,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实现了后进村转化、贫困村摘帽的目标。

聚焦主责抓党建,着力打造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我们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协助镇党委严把换届程序和人选标准,把两名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选进村班子,支部“双带”能力显著提高,让群众看到了新气象。针对村部年久失修问题,通过团省委党组争取资金35万元,修缮了村部和文化广场,设置12个党建宣传栏,配备办公设施、音响设备和图书室,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扎实推进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帮助建立“三会一课”、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26项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村里各项工作正常起来、规范起来,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全村凝聚起上下一条心、共同奔小康的精气神。

聚焦发展抓产业,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我们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一起,到沈阳、大连、丹东等地的先进村考察学习,让大家开阔眼界和思路。回到村里后我们确定了“巩固传统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探索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传统产业上,我们依托村民有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传统这一优势,帮助建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带动30多户农户参与。申请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已推广种植黄芪等20多个中草药品种,有近40户村民参与。在绿色产业上,我们组织62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收益和入园打工收益的方式,每户年收入突破2万元,打开了全村乃至全镇脱贫致富的门路。在新兴产业上,我们利用宽甸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帮助引进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重新规划浴水山庄建设,启动溪山圣地综合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产业,就地销售农产品。此外,还协调有关部门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修建了贯通全村7.5公里的青年路,整修了3.8公里河道,安装环保厕所86个,给每个村屯都安装上路灯。

聚焦长远抓助学,点亮永久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我们坚持把公益助学,作为帮扶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学行动,工作队协调省市新闻媒体5次到村里拍摄专题公益节目,通过实施蒲公英计划“七彩心愿包”活动筹集资金33.67万元,“一支铅笔乡村助学”活动两天筹得5万元,解决镇村学校教学设施和学生用品问题;

争取中国福利基金会“爱心午餐”项目,两年投入资金120万元,为镇村426名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午餐;

协助镇党委、政府争取市县教育部门支持,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新建中学和小学教学楼,修缮学生宿舍楼,改善了农村教学环境……目前,我们的助学行动已经覆盖到全镇乃至全县,通过“暖流计划”“希望厨房”等活动筹集20万元资金和物资,覆盖了全县19所小学;

通过“圆梦大学”活动筹集49万元,资助全县98名贫困大学生。

篇六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支部带着群众干脱贫不丢一个人

我叫白金山,是xx自治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我们按照全市开展的“党建+精准脱贫”活动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全村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支部引领,把“小葡萄”干成“大产业”。我们村地处辽西北干旱丘陵地区,土地瘠薄,但适宜葡萄种植,产出的葡萄口感好、甜度高,深受消费者欢迎。2014年初,我们借助阜新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契机,在市委组织部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决心把冷棚葡萄项目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抓起来。一开始就遇到了资金问题,我们转变观念,采取市场化模式运作,经驻村帮扶单位牵线搭桥,引进了阜新金亿亨公司,垫资300万元;

2015年初,又实行企业化模式经营,通过垫资企业成立了阜新关山实业公司,投资2100万元建设高标准产业园区,为引导群众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作出示范。在村党支部强力推动下,三年多来,全村参与冷棚葡萄种植的农民达到100多户,其中贫困户62户;

每公顷冷棚葡萄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到9300元。

党员示范,让群众由“站着看”变为“跟着干”。发展冷棚葡萄初期,村里群众对以前种植裸地葡萄的教训心有余悸,都抱着怀疑观望“边上看”的态度,有顾虑“不想干”,我们就组织党员干部做示范,带头干给群众看。2014年我们组织61户建了20公顷冷棚葡萄,其中党员干部就占32户。2015年种植户每公顷平均收入30万元以上,是大田收入的30多倍,这更激发出了群众发展冷棚葡萄的热情,过去“站在边上看”的村民,主动找到我们要求“跟着干”。当年秋天,就有25户农户自发栽植冷棚葡萄约25公顷。为发挥好党员带动作用,我们设立了“党员示范棚”,组织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成立党员服务队,向棚户传授种植技术,提供全程服务。

合作社带动,让每户贫困户都尝到“喜日”(蒙古语“糖”的意思)的甜。从2014年到2015年,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由203户、708人,减少到62户、192人。剩下的62户怎么办?村党支部提出“不能让1户贫困户掉队。”我们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把精准脱贫与冷棚葡萄产业结合起来,组建了“喜日”果树种植合作社,将扶贫资金、市县财政建棚补贴,折股量化到62户贫困户和村委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苗、统一设计、统一建棚、统一技术和统一销售的办法,建立了精准脱贫冷棚葡萄产业园区,实行经营收益按股为贫困户分红,实现了扶贫资金由分散使用向集中统一使用的转变,不仅兜底保证了最后6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从2015年开始,我们举办了3届关山生态葡萄采摘节,现在“xx葡萄”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

第四篇:党建促扶贫工作交流发言材料——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

党建促扶贫工作交流发言材料——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

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把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党建质量、服务脱贫攻坚作为政治责任,在“整合”中建强队伍,在“推进”中细化机制,在“过程”中从严管理,在“问效”中注重督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一、尽锐出战,把党的力量挺在“第一线”

一是吹响“集结号”。坚持精准帮扶、因村派人,优先调整涉农部门包抓重点贫困村。推行后备干部轮岗锻炼机制,将所有贫困村第一书记调整为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和驻村干部挂职镇长(主任)助理,形成了精锐力量一线脱贫的“集结效应”。二是配强“领头雁”。采取在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农村致富能人中“择优推”、务工经商人员中“择优引”等措施,选拔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致富能人进入支部班子,发挥第一书记“传、帮、带”作用,着力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三是树好“风向标”。着眼形成党建领航脱贫的鲜明导向,创新开展“四面红旗村”评选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召开了全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暨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

二、从严管理,把纪律规矩立在“第一线”

一是明责任。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的要求,突出村级党支部对“四支队伍”的领导作用,不断强化镇(街道)党(工)委整合、管理、服务责任,推行“镇街月要点、村级周例会”等落实机制,确保了时间、任务、分工、调度“四落实”。二是严监管。建立了“四支队伍”电子、纸质考勤“双签到”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驻村工作“七必查”活动,建立了镇(街道)、部门(单位)帮扶干部“大练兵”长效机制,每月按照7个方面28项指标开展自查,建立了考勤、培训、考核、督查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三是强保障。将各项保障激励政策向驻村工作队倾斜,全面落实“四支队伍”工作经费、生活补贴、免费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通信补贴五项保障机制。建立下派干部岗前培训和任期培训制度,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培训。四是抓提升。坚持问题导向和结合导向,制定下发了《关于补短板改作风进一步打造脱贫攻坚帮扶铁军的安排意见》,在“五个稳定”(包抓单位稳定、常驻人员稳定、非常驻帮扶干部稳定、帮扶对象稳定、政策措施稳定)的基础上,突出非常驻帮扶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了帮扶责任、任务清单、动态施策、政策培训、常态练兵、成效反馈、沟通会商、考核管理、成效核查、工作纪律等“十项推进措施”。要求各帮扶单位制定帮扶干部考核管理办法,组建帮扶成效核查队伍,每月开展督促检查,健全了后续帮扶和巩固提升长效机制。

三、用心用情,把急事难事办在“第一线”

一是走访“暖心”。持续深化以“三送三帮三解”为主题的“六必访”活动,建立了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对象信息互通机制,随时了解帮扶户家庭变化和现实需求,因户动态施策,为群众解决水、电、路、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二是培训“强能”。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力度,发挥村级阵地“七个中心”作用,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红黑榜”等阵地和载体,宣传各项扶贫惠农政策和自主脱贫典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向贫困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三是发展“壮骨”。通过“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等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致富带头人聚在产业链上,建立了一批产业基地,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吸纳贫困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将巩固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强化政治担当,勇担发展之责,为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第五篇:【如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公文学习资料仅此一本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

按照自治区、来宾市和兴宾区委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部署,我镇高度重视,狠抓党建在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迁江镇年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迁江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41户2849人,其中雷山、阮云、阮围、大力、龙灵、乐英六个村贫困为320户1127人,其余14个面上村为521户1722人。迁江镇年脱贫共192户811人,第一批双认定验收中,已完成年脱贫贫困户验收63户241人,并全部在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标识。年脱贫贫困户第二批验收129户570人已完成入户核验,按程序进行村委评议。

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扶贫战线上党组织的建设,成立扶贫工作分队党委,以村屯为单位,组建工作支队党小组,党小组在扶贫工作分队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做到小问题不出党小组,大问题拿到工作分队党委集体研讨解决,形成工作分队党委领导下的党小组负责制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小组在扶贫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分队的工作效率。三是加强扶贫工作分队党员的和管理工作,除加强精准扶贫业务培训外,我们着重培训扶贫领域中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用纪律约束管理扶贫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干部结对帮扶作用。

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含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干部、村级干部“三支队伍”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一是加强“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管理,我镇共举办了3次集中培训,培养了一支业务精干、纪律严明、能吃苦耐劳的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的扶贫工作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带领扶贫工作队员深入各村、各贫困户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研究制定脱贫计划,按照要求做好入户帮扶工作,建立管理好扶贫工作档案。三是完善干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考核机制,采取各工作支队交叉验收模式,工作队员既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提高,又能提高帮扶效率。

(三)加强产业扶持,提高造血功能。

充分发挥河村、兴仁、阮云、新桥、雷山等老党建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打造河村泰和农业综合发展基地,种植淮山、红心柚等特色农产品达1500多亩;打造兴仁瑞涛千亩果场和阮云石强水果种植基地,分别种植砂糖橘1500多亩和1000多亩;做大做强阮云、阮围贫困村黑山羊特色养殖业,目前养殖黑山羊超过1万只,拓宽了群众脱贫渠道;建设了兴仁排七、排八、大上林、大里那前、上下新村、印山北敢、大村、河村、高长等甘蔗“双高”基地8000多亩;依托新桥老梅沟森林公园、榜山石刻、迁江老街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品牌。共投入扶持资金14.31万元,以奖代补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99户。以村“两委”牵头建立了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带动群众发展规模种养业,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一批行政村的生产造血功能。

(四)着力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以来,我镇加大对村级道路、巷道硬化、人畜饮水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今年,通过整合各项资金,完成印山区级党建示范点建设、古欧、大力村改扩建点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以村“两委”牵头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了一批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甘蔗“双高”等产业,进一步发挥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完成贫困村屯级道路建设16.3公里,硬化巷道37.8公里,修建自来水塔13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16个,进一步满足了群众业余文娱需求。

(五)加强政策扶持,多领域开展脱贫攻坚。

一是易地搬迁,我镇多次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会,为有意向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户解读国家政策,讲解申请方法、审批程序和补助标准。房源选择有来宾城区、迁江建江园、印山豪庭等,根据贫困户自愿选择、有利生活生产、有利就业就学等原则,为贫困户做好引导和跟踪服务工作。据统计,我镇有意向搬迁到来宾市区的有68户,有意向搬迁到迁江镇建江园、印山豪庭的有75户,目前正在办理申报相关手续。二是实施雨露计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雨露计划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学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的力量,形成宣传合力,大力推动精准扶贫资助政策宣传。我镇在年初召开了雨露计划宣传月活动动员会,制作了雨露计划宣传栏3块,印制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提高了贫困群众对雨露计划政策的知晓率。据统计,今年我镇享受雨露计划的大学学生11名,高职高专25名,解决了一批贫困生上学难问题。三是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年初成立了各行政村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各村的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办理工作。截至10月28日,我镇共有70户贫困户分别获得3-5万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产业扶持,贷款总额达243万元。

(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脱贫致富技能。

今年以来,我镇联合区人社局、宏业培训公司,开办了村“两委”干部培训班4期,村致富带头人、产业骨干外出参观培训班2期,共培训村级干部、致富带头人360多人次;在各村开办创业培训班11期,电工、家政、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共培训农村各类人才476人。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贫困村党员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对脱贫致富的相关知识了解少或不了解,不能带领贫困村民一同开展脱贫致富工作。

(二)脱贫致富的自主性较低,部分贫困户只能按照制定的脱贫计划开展脱贫致富工作,一旦没有相关的计划有反贫的可能性。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落实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

制定完善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和工作人员责任。层层建立“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格局,要求主要负责人做到“五个带头”,重点督查“五个落实到位”,全面推进“党支部联系贫困村、促贫困村脱贫摘帽,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促贫困户脱贫”工作。

(二)抓好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形成“产业扶贫”新动力。

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组建到哪里,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支持和培育党员发展产业、党员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农民自力更生能力。

(三)抓好“党员家庭课堂”,构建“智力帮扶”新途径。

根据党员分布、群众居住情况,合理划分网格,以10户农户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确定1户党员户作为家庭课堂中心户,每个党员为1个联络点,每1个月组织群众开展一次家庭课堂,宣传党的知识、政策法规,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宣传道德礼仪等,构建“智力帮扶”长效机制。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2】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区、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各部门正确领导和各帮扶干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摘帽工作开展情况。

(一)脱贫责任层层分解、认真落实帮扶措施。

我镇按照自治区“一帮一联”工作要求,每个村委都落实帮扶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目标,通过领导包村、工作队驻村,实行单位定点帮扶、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办法,坚持产业帮扶到村、干部帮扶到户原则,实行“五个一”工作法。我镇帮扶干部337人,全镇贫困户1221户,干部按要求联系1到12户不等,确保全镇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户”。给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和连心卡,方便贫困户随时联系帮扶干部。帮扶干部每月最少下村入户一次,为贫困户宣讲政策,制定脱贫计划,积极认真地落实帮扶措施。

(二)帮扶工作稳步推进、脱贫工作取得成效。

年我镇预脱贫任务是264户,1019人,其中:中团村委(整村脱贫村委)任务是112户,425人。8月份经过镇干部及帮扶联系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对贫困户“八有一超”双认定的走访、登记及对比分析,目前已满足“八有一超”脱贫标准154户,608人,脱贫完成率59.6%,其中:中团村委满足”八有一超”脱贫标准60户,257人,脱贫完成率60%。

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一)产业扶贫。

我镇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由帮扶干部引导,今年以来,贫困户新增种植高产高糖蔗200多亩、百香果100亩、砂糖橘150亩、葡萄200亩,根据《象州县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全镇有439户贫困户今年新增种养申请以奖代补,补贴金额超过87万元。我镇还给贫困户提供产业技术培训,截止八月底,127人次完成培训。

(二)易地扶贫搬迁。

通过召开动员会、入户宣传、摸底调查,最终全镇申请县城集中安置贫困户共计28户,申请本村自建安置贫困户26户,其中内塘村、交址村、大用村三个安置点已经落实用地,可安置贫困户8户。

(三)扶贫小额信贷。

我镇今年自开展小额信贷工作以来,共有107户贫困户成功申请贷款,贷款金额超过380万元,县政府上半年贴息3.5万元。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有些帮扶单位不配合工作,双认定表迟迟不能提交,提交的材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收入来源底数不清,无法确定是否脱贫;

二是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措施落实不到位,增收计划注重短平快,没有长远致富规划,且对贫困户引导不够,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产业发展典型太少,家庭小型产业帮扶措施普遍规模较小,不具备带动脱贫能力,缺少高标准、高质量示范点。四是中团村作为整村脱贫有一定难度,表现在亮村村民反映现在所饮用的水源不达标,要求重新为村民打井。我镇由于年初无此项经费预算,在经费解决上存在难度;中团村委未脱贫名单中有20户无稳固住房,其中12户人均收入还低于国家扶贫标准,52户人均收入低于入国家扶贫标准,这部分人员较难全部脱贫。五是易地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集中建房地点难以落实。

四、下一步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充实扶贫攻坚力量。

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扶贫,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调整组委分管扶贫、一名挂职副书记协管扶贫。同时新聘用两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镇扶贫办。

(二)分门别类归纳梳理出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精准施策。

结合村情户情实际,拟采取“因户施策、一户一法”方式,制定帮扶计划。对没有稳固住房的贫困户,加快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进程;对有种养殖特长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对有务工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就近就业;对因病致贫、缺乏劳力的积极衔接纳入惠民政策范围,积极争取扶贫、财政、社保等部门支持,持续落实好低保、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政策性救助。

(三)做好政策的解释宣传。

利用发放新的帮扶手册契机,再次组织帮扶队员进行培训,培训帮扶手册的填写及相关的扶贫政策。增强帮扶队员的责任感,跟贫困户做好沟通,对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做到应统尽统。

上一篇:电机电磁计算数据下一篇:大酒店总经理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