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题

2023-03-29

第一篇: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题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广义的教育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1.3.教育者

1.4.正规学校教育

1.5.非正规教育

1.6.非正式教育

1.7.全民教育

1.8.终身教育

1.9.教育民主化

1.l0.教育现代化

1.11.人的个体发展

2.1.物质环境

2.2.精神环境

2.3.文化(广义)

2.4.文化(狭义)

2.5.文化传递

2.6.文化选择

2.7.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

3.1.儿童的发展

3.2.“回忆说”

3.3.成熟势力说

3.4.先天因素

3.5.后天因素

3.6.遗传素质

3.7.年龄特征

3.8.智力

3.9.儿童观

4.1.会堂教育时期

4.2.“白板说”

4.3.自然教育

4.4.恩物

4.5.经验

4.6.儿童中心论

4.7.做中学

4.8.发现式教学法

4.9.多层智力观

4.l0.最近发展区

4.11.情商

4.12.教学做合一

4.13.幼儿的完整学习

4.l4.整个教学法

5.1.教育目的

5.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6.1.活动区

6.2.活动区的界限性

6.3.活动区的相容性

6.4.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6.5.创造性游戏

6.6.有规则游戏

6.7.结构游戏

7.1.独立自主性

7.2.发展适宜性

7.3.综合性原则

7.4.启蒙性原则

7.5.活动性原则

8.1.直观形象法

8.2.参观法

8.3.教育活动游戏化

8.4.语言法

8.5.讨论法

8.6.移情法

8.7.角色扮演法

8.8.环境体验法

8.9.行动操练法

8.l0.发泄法

8.11.表扬鼓励法

8.l2.批评惩罚法

8.13.自然后果惩罚法

8.l4.认知提示

8.15.情绪追忆

8.16.情感换位

8.17.心智技能练习

9.1.家庭结构

9.2.核心家庭

9.3.不完整家庭

9.4.联合家庭

9.5.扩大家庭

10.1.托儿所

10.2.保教性

10.3.健康

10.4.睡眠

11.1.幼儿园

11.2.“提前开始”计划 11.3.中期目标

11.4.近期目标

11.5.活动目标

11.6.完整儿童

11.7.幼儿园环境 12.1.分离焦虑

12.2.心理断乳期 12.3.幼儿常规

12.4.学前班

12.5.混合班

12.6.攻击性行为 13.1.家长参与

14.1.幼儿园的保育工作 14.2.保育员

15.1.社区

照这个顺序发展,但发展速度则由每个儿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8.4.语言法: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 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环境和教育不是方法;二是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 发展的主要原因,它虽然可能暂时影响儿是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学”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名词解释题答案 童发展的速度,例如营养不良或教育剥夺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可见,“教学做合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最常见的语言法有 就可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但后者最终还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理论与实际相故事法和讨论法两种。是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结合,学以致用。 8.5.讨论法: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3.4.先天因素: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4.13.幼儿的完整学习:为幼儿提供完整的、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 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些不了解的、认识模糊不清的、困难的、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3.5.后天因素: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方面智力的充分发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相互关系中矛盾的,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3.6.遗传素质: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生理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 题等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解剖结构及特点,如五官、皮肤、体型、4.14.整个教学法: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西结合在一起,完善地、有系统地教授儿8.6.移情法: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需要的人的活动。 等。 童。运用的教材以故事或自然为中心或出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3.7.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发点,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方法。但在教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从广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学中所运用的故事或材料都是来自于儿童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义的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的生活,并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为的教育。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人员、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3.8.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5.1.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家庭中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会教育性特征。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中的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员,自学活动中的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5.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工作社会行为的养成。 个人也承担了部分教育者的责任。 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规程》中得以完整表述,即对幼儿实施体、8.7.角色扮演法: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3.9.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限,获得教育证书。 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其身心和谐发展。 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6.1.活动区:近年来伴随幼教改革的推行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出现的新生事物。活动区打破了传统教育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4.1.会堂教育时期:在公元前586年犹太国中课桌椅排列小学化的模式,充分考虑了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灭亡了,犹太人开始了长期漂泊不定的生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情景,提8.8.环境体验法: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活,希伯来文化面临着被其他文化吞并的供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儿童操作的不同的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的终生过程。 危险。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不仅对希伯兴趣,使儿童通过游戏活动,获得认知、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来的历史和家乡一无所知,并甘愿让本民情感、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 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族的文化成为新式文明的一部分。希伯来6.2.活动区的界限性: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8.9。行动操练法: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全民教育人的首领们意识到本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是社的关键时期。为了希伯来团结起来,使他管理。在划分界限时,除了考虑美观、漂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 会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要选择,同时们怀念过去和设法回到故乡,犹太人开始亮之外,更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设计。 8.10.发泄法: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控制人口、提高建立起犹太会堂。 6.3.活动区的相容性: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人口质量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4.2.白板说:洛克以其“白板说”而著称于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世。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6.4.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教师在考虑划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理的发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泄,二是心理的发泄。是使儿童生理心理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洛克认为,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得到正常发展的重要方法。 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于教育。 活动区的需要。如幼儿在娃娃家的角色游8.11.表扬鼓励法:奖励方式的一种,是儿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4.3.自然教育: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戏活动,可能会延伸到积木区;幼儿在自童教育中的一种强化方式。表扬是对儿童式。终身教育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无限,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然区的活动可能会延伸到美工区,如幼儿行为正确性的确认、肯定或强化,并给以是对社会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人的顺应人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在自然区观察了金鱼以后,可能就想把金支持和夸奖;鼓励则能帮助儿童明确是非,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满足。 按照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鱼在水里游的情景画出来。 提高其学习良好行为的信心和上进心,促1.9.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育方式,让儿童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要把6.5.创造性游戏: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进儿童良性发展。 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8.12.批评惩罚法:与表扬鼓励法相反的教专制、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的一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的游戏,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育方法,也是儿童教育中常用的一种强化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育。 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 游戏等。 方式(负面的)。表扬是对儿童行为正确性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4.4.恩物:恩物(gift)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6.6.有规则游戏: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的确认、肯定,而批评则是对儿童不当行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为的定性、否定;惩罚法也能像鼓励法那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思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样帮助儿童明确是非,但如果使用不当,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方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6.7.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则会对儿童的自尊、自信和上进心造成一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心。 初步训练。 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定的伤害。 1.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4.5.经验:“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游戏。积木、积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8.13.自然后果惩罚法:不是人为的惩罚,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主动尝试行为与环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境的反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这样,材料。 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和结合7.1.独立自主性: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就形成了经验。 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8.14.认知提示: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分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4.6.儿童中心论: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析、讲解、组织儿童讨论、游戏、表演等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一切需要的措施都代替。 形式,帮助儿童学会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应该是为着促进儿童的生长。因为是儿童,7.2.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而不是教学大纲决定教育的质和量,所以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会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儿童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教学内容、计划和方法以及一切教育活动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辨别他人情感和设想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都要服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的需要,也就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角色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水平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儿童为中心。 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4.7.做中学:杜威认为儿童在出生后对每一二是个体适宜性。 认知基础。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件事都是要学习的,如看、听、做等,但7.3.综合性原则: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8.15.情绪追忆:运用言语提示唤醒被试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他们只有对真实的活动本身产生了兴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趣,才会对活动中产生的一切进行观察;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绪、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然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系,从而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4.8.发现式教学法: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辨别和区分各种情感。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7.4.启蒙性原则: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8.16.情感换位:通过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这就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的社会情境(家庭一父母~老人~邻居,幼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是发现式教学法。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儿童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实质儿园一同伴一老师等),让儿童进行分析讨经验与整理创造。 的好奇心,使儿童发挥自己的能力,允许就是启蒙教育,也即开发蒙昧状态的教育,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被试转换到他人的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他们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满俗话叫“开窍”。 位置去体验情境中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足他们发现需要的过程。 7.5.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并促进其角色进入能力的发展。 2.7.文化变迁: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4.9.多层智力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8.17.心智技能练习:借助于内部语言,认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内德·加德纳(HowardGardener)花了数年时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是在识事物时智力活动的技能练习,是顺利完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的变化都间分析人脑和人脑对教育的影响,其研究活动中建构他们的认知结构的,从而发展成某些具体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想象和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内容引结论是简单但极其重要的。加德纳指出,他们的智力和社会行为,而活动就是儿童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方式。 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我们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这一主体与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活9.1.家庭结构:家庭规模以及家庭的完整性。才形成文化变迁。 其中两种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从家庭规模来看,一般包括核心家庭、联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其他五种则长期被忽略或忽视。 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合家庭和扩大家庭。从家庭的完整性来看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4.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包括完整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如单亲家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要内容和形式。 庭)。 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8.1.直观形象法: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9.2.核心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家庭关3.1.儿童的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系比较密切,父母本身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最近发展区。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教养、性格等对子女产生比较直接和全面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的作用。同时由于在核心家庭中只有父母也是相互作用的。 的那个区域。 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和子女,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容易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4.11.情商:英文为EmotionalIntelligence。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使孩子出现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特征。 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8.2.参观法: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9.3.不完整家庭:一般是指单亲家庭。在单的先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教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亲家庭生活的孩子,只有母亲或父亲和他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共同生活,一位家长担任了父亲和母亲的念的“回忆”。 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法。 双重角色,容易使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3.3.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8.3.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出现混淆和模糊,不利于人格的发展。此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4.12.教学做合一:包括三个方面,~是怎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外,在这类家庭生活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困扰,有时甚至面临经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所有儿童都按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也就是说教的方应的教育活动。 济的困难,家庭生活气氛也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9.4.联合家庭:由三代人结合而成的家庭或由两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9.5.扩大家庭:包括叔侄、姑舅成员在内的家庭。

10.1.托儿所:我国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主要负责教养3岁前的儿童并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具有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等双重特性。

10.2.保教性:托儿所教育是保教并重的教育,是根据d,JL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保育和教育,使3岁前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

10.3.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里指出个体不仅应保持身体健康,而且应保持心理健康。 10.4.睡眠:有机体借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休息。通过睡眠使神经组织在觉醒时消耗的力量得以恢复,保护大脑皮层的细胞免于衰竭和破坏,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过程,能将人在白天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排除无用的信息。 11.1.幼儿园: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11.2.“提前开始”计划:美国著名的“提前开始”计划(HeadStartProgram),就是面向有色人种和贫穷的白人家庭中的孩子进行的,其宗旨就在于向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促使他们和其他家庭背景的孩子一样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11.3.中期目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1.4.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它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几个星期、一个星期或几天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11.5.活动目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提出这些目标,如要求幼儿掌握某一事物的名称、特征,学会使用某一种工具或学会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等。这个层次的目标通常通过教师的活动计划或教案来体现。 11.6.完整儿童:儿童的社会、情感、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之问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片面追求幼儿的特长和技能。 11.7.幼儿园环境:从广义而言,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而言,它主要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12.1.分离焦虑:“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幼儿最初离开亲人、家庭、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12.2.心理断乳期: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12.3.幼儿常规: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12.4.学前班: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12.5.混合班: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12.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如打人、推人、咬人、拽人、言语攻击、骂人。

13.1.家长参与: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14.1.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幼儿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指成人为学前幼儿提供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同时给予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逐步增进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14.2.保育员: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

15.1.社区:在一定的地域内的人群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并由此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小社会。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

的( )。

2.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场所称之为“Kindergarten”,意为______ 。 3.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的是________的学前教育观点。

4.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_____ 、文化功

能和家庭功能。

5.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________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6.在我国,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_______、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

7.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_______为主要活动形式。

8.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

件的总和称为( )

9.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______教育质量观。

10.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称为_____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 ( ) A. 专门化B. 完备化C. 丰富性D. 理论性 2.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

A. 南京鼓楼幼稚园B. 劳工幼稚园

C. 香山慈幼院D. 江西实验幼师

3.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 )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4.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

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5.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

是( )

A.家长学校B.亲子学校C.家长班D.亲子班 6.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班进行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前教育效益

2.幼儿园环境 3.幼儿园生活活动

4.案例教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 2.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3.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4.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2.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六、案例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对她说:“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回去。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到外面去玩。”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 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学前教育学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孕育阶段 2.“儿童的花园” 3.柏拉图 4.经济功能 5.《幼

儿园工作规程》

6.家庭教育7.游戏8.环境9.全面发展 10.教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D 2.D 3.A 4.B 5.A 6.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

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2.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

精神条件的总和。

3.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睡眠、

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4.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1.(1)针对性(专门针对学前阶段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或描述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现象,或揭示现象之后的学前教育规律,又或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2)系统性(明确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所具有的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同时教育学者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也逐渐系统化,除继续对学前教育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之外,许多教育家专门针对学前教育学这一学科本身的建设进行研究)(3)理论性(关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开始呈现出高度的理论性特点,即从学前教育现象中抽离出学前教育规律,并进行高度的抽象化,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理论)。

2.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1)学前教育现象(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在家庭、幼儿园等各个场合中的表现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2)学前

教育规律(3)学前教育理论。

3.(1)途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市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途径);专门的德育活动(即教师为了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学前儿童自发地扮演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可

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方法:说服(一般适合在学前儿童缺乏道德认识或经验时选用,一般有讲解、谈话、讨论三种具体方式)、范例(范例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前儿童易于接受兵见之于行动。范例主要有:父母和教师的榜样;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榜样;革命导师、英雄人物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练习(练习是品德教育重要而基本的方法。练习的方式主要有:各种实践活动中的练习;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自然环境中的练习;通过特意创设情境进行练习)、评价(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

罚)。

4.(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成员;家庭的经济情况;父母的政治思想、文化程度和工作情况;了解学前儿童在家的具体表现,如智力发展、兴趣、爱好、作息制度以及生活习惯和游戏等的实际情况)(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全面而具体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内容、方法和工作计划,从而使家长认识教育子女的重要意义,了解教育子女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况,主动关系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幼儿园可以通过本园教师或者外请专家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总结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可吸收家长参加下列活动:志愿者,可以负责一部分教育活动;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1.(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

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课前计划(包括基本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案及其编写过程)、过程描述(包括:过程是路、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后反思(包括: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合作反思以及与专家的交流反思;记录整一活动过程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启发,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避免和实施;困惑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感想)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做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

如何实施)、案例总结。

2. (1)家庭

儿童的一切发展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与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等。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地扼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发展。最常见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四种类型。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既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

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

(2)幼儿园

从总体上看,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幼儿园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到诱导作用;二是能激发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3)社区

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五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培养学前

儿童的良好行为。

六、案例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在该案例中,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使得幼儿的游戏没有顺利进行。 所以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游戏时,应该: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

地。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

门化玩具)。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 试题类型举例

一、填空题

1.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育、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和谐发展。 2.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 、沟通能力和 。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1.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有( ) A 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 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特征的是( )

A单一性 B 停滞性 C 发展性 D 狭隘性

三、判断题

1.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创立学前教育理论的第一次尝试。 ( ) 2.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最初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

育。 ( )

四、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幼儿园所担负的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的“双重”任务?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

用和意义。

2.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六、实例分析

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 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 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 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 就是在点你的名字, 你看到我, 也对我笑一笑好吗? ”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 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 上课还主动举手了,

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评价该教师的行为,并分析幼儿园教师应

具备的素质。

第二部分 试题类型举例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美,身心 2.观察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三、判断提

1.× 2.√

四、简答题

1.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①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②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③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

行机制。

五、论述题

1.答: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答:①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各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后天教养环境。②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或外界刺激,个体不断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如此循环不已,使认识结构不断创新,儿童心理的发展使由较低水平的图式达到较高水平的图式。因此说,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六、实例分析

答: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熟记儿童的名字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2.选用适当的语言

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不要用生疏的字、词、句与儿童交流,应选择儿童容易听懂的字、词、句作为与儿童交流的媒介,用词要准确,句

子表达要完整、具体。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儿童通过教师的眼神能明白老师要说什么。教师要使每一个儿童的眼光都注视着自己,视线必须将所有儿童包围其中。在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师的视线最好与儿童平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老师重视他,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

4.语调语速要适当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而言,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儿童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与儿童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外,交流时的

音量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儿童沟通时,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会使儿童感到亲切,更容易接受,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6.善于倾听

在与儿童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的心

声。

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和极易受损伤的自信心。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进步和成绩,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对教师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就更加重视,并欣然接

受。

第三部分 学前教育学综合练习示例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

、初创阶

段, 和

四阶段。

2.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 3.学前教育学是以

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4.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分析主要是从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个

性、情绪能力、

五个方面进行。

5.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

等。

6.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7.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

8.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

9.学前教育是面向

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10.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

,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

得的效益。

1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

。 1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

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和 原则 。 13.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和个别教

学。

14.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

两类。 1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 16.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7.幼儿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担当的角色有

、开拓者、工程师、

支持者、

养护者、

和中介者等。

18.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和帮助三种形式。 20.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

、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

教育)与

22.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

、和其它各领域的教学

活动。 填空题参考答案 1.萌芽阶段,发展阶段

2.《理想国》 3.教育学,心理学 4.社会化,心理健康发展 5.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

6.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7.想像力,表现力8.理想的功能/期望功能,实际功能9.0—610.育人效益11.教学活动,游戏活动12.渗透性,实践性13.集体教学,分组教学14.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15.保育环境,教育环境16.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17.指导者,研究者18.对话,协作19.教学叙事,生活叙事20.家庭教育,社会教育21.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22.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与小学一体

二、选择题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 A. 家长会 B. 家长咨询C. 父母育儿橱窗 D. 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下面选项属于学前教育特征的是( )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 短期性 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6.与培养教师沟通能力有关的是( )

A. 培养多种兴趣 B.提高阅读能力 C.多参加集体活动 D.提高语言速度

7.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8.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

A.社会功能 B.个体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10.社区教育起源于(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12.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 )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

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13. 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 A. 南京鼓楼幼稚园 B. 劳工幼稚园 C. 香山慈幼院 D. 江西实验幼师

14.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的是邻近学科和(

) A. 心理学 B.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马克思主义 D. 生理学 15.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是( )

A集体教学 B认知教学 C一般教学 D特殊教学

选择题参考答案

B D B D C A C A D B B A D B A

三、判断题

1.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陶行知。( )

2.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萌芽阶段。( ) 3.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满足儿童的需要。

( )

4.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 ) 5.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集体教学和个别教

学。 ( )

6.学前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身心健康、个性完善”。 ( ) 7.学前教育只具备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 ) 8.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单项性。 ( ) 9.学前儿童智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

10.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11.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 )

12.把儿童心理分为四个阶段的是皮亚杰。( )

13.在我国幼儿园中,按教育的作用可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两类。

14.儿童的一切发展首先都是从学校开始的。( ) 15.学前阶段是儿童主观能动性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 16.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即是指幼儿园的物理环境。( ) 17.学前教育不影响一个将来的文化水平发展。( ) 18.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

19.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三大要素。( ) 20.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原则是单项性。( ) 判断提参考答案 错 对 对 错 错 对 错 错 错 对 错 对 对 错 对 错 对 对 错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答案要点:

①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 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③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 ④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2.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 答案要点:

学前教育是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它在人一生的内在发展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3.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 答案要点:

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

4.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答案要点:

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智力的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智力品质等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引导幼儿获得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他们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必须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 5.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答案要点:

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③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6.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②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③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④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7.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答案要点: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与儿童有效地互相作用的能力,分层次指导儿童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8.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案要点:

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②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9.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答案要点: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五、论述1.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答案要点: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讲,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即奠定学前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萌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和个性发展的功能,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 (1)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4)家庭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对于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答案要点:

①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主要是从学前教育对个体外在利益的影响来说。②学前教育影响学习成就。③学前教育影响中学毕业率。④学前教育影响文化水平。⑤学前教育影响职业发展。⑥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⑦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4.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你是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 答案要点:

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①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②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③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答案要点: (1)游戏条件的创设 (2)角色游戏的指导 (3)结构游戏的指导 (4)表演游戏的指导 (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6.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师幼关系? 答案要点:

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设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环境,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2)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7.论述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答案要点:

(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8.论述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内容。 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以及家长座谈会等。

9.联系实际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

、初创阶段和

四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

时期。

3.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4.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丰富性、、。

5.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

,其作者是捷克教育

家 。

6.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

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

。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其办园思想

是“

”、“

”。

9.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前运算思维阶段、

和形式运

算阶段。

10.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

11.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 等专职的,也包括 等非专职的

学前教育工作者。

12.学前教育学是以 和 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

、研究和揭示

、为

提供指导。

14.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完备化和理论化。

二、选择题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

德》

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

( )

A.孕育阶段 C. 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

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的是( )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朱熹和( )

A.苏轼 B.颜之推 C.贾谊 D.王守仁

三、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学

2.最近发展区

3.学前教育规律

4.学前教育现象

四、简述题

1.简述南宋朱熹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学前教育发展萌芽阶段的特点。

3.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学初创时期的一位教育家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4.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5.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应该注意的事项。

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你认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认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的规律。

3.论述学前教育理论对于实践的意义。

4.结合你的教育经历,谈谈你学习《学前教育学》的体会。

六、案例分析题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称为 。

2.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表现在:领先性、广泛性、 、 和

延后性。

3.学前教育是面向 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4.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 和 。

5.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包括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和 。

6.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 的表现和结果。

7.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 、 、多效性。

8.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 ,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

得的效益。

9.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

_____ 的影响。

10.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_____ 。

11.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

-______ 。

二、选择题

1.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2.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 )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3.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5.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 )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 2.学前教育功能 3.学前教育效益 4.育人效益 5.学前教育期望功能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3.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5.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经济功能。

2.分析学前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方法。

3.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学前教育学作业

(二)

第三章、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 、易

感性和 。

2.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 。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 、 、家长学历等。

4.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等 、 、 、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和谐发展。

5.我国幼儿园担负着 和 学前儿童和方便家长的“双重”

任务。

6.幼儿园教育应该以 作为基本活动。

7.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早操、 、 、运动区的活动、全园性的儿童运动会。

8.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 ,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 ,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 的

教育过程。 9.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 的兴趣、 的

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10.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和 两个方面。

11.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

力、 和 。

二、选择题

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

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3.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4.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瀀??原则,正确的描述是( )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三、名词解释

1.认同 2.学前儿童体育 3.幼儿园教育目标 4.个体社会化 5.学前儿童智育

四、简述题

1.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2.简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3.解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4.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5.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五、论述题

2.分析社区文化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3.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

六、案例题 1.“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段论述,分析我国学前儿童智力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 和 。

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 原则、 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和 原则 。

3.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 、 和个

别教学。

4.综合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 为基本线索进行的综合性活

动。

5.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称为 。

6.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分为 和 两种。

7.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 和 。

8.游戏活动具有社会性、 、兴趣性和愉悦性、 和具体

性的特点。 9.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 、 和有规则游戏三类。

10.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 和 两类。

11.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 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选择题

1.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 )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 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2.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

一种游戏是( )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性游戏

3.上课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结束部分以及( )

A过程部分

B高潮部分

C基础部分

D收尾部分

4.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 )

A结构游戏

B 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5.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 )

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游戏

C智力游戏和娱乐游戏

D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

三、名词解释

1.幼儿园生活活动 2.游戏 3.角色游戏 4.有规则游戏 5.幼儿园教学活动

四、简述题

1.简析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3.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4.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编写学前儿童的活动方案的。

5.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五、论述题

1.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2.比较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缺点。

3.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4.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环境的制约作用是指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

的 和 。

2.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 ,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 。

3.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 和 的总和。

4.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和 。 5.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 、运动

环境、劳动环境和 。

6.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 、精神氛围、 等。 7.幼儿园的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教育性、 、 和复杂

性。

8.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和 。

9.参与性原则要注意避免 和培养学前儿童的 。 10.教学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用是指 和 。

11.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环境称为幼儿园户外环境,其主要包括 、 、庭院绿化和建筑小品四部分。

二、选择题 1.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

向作用是指()

A.指导作用 B.制约作用C.激励作用 D.启迪作用 2.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

A.平等教育 B.差异教育C.全面教育 D.赏识教育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 A.开放市B.区隔式C.秧田式D.封闭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

A.课堂 B.游戏C.环境 D.教法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表现为支持学前儿童 和 。 2.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 和 。 3.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和 。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 、 、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

力。

7.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 和帮助三种形式。

3.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4.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第八章、第九章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 、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

儿园教育)与 。

2.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可以分为 和 两种。

3.社区教育最初是 形式的社区教育。

4.《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 、 结合”的育人机制。

5.社区学前教育基地的功能包括、进行专门的学前教育和 。

6.与幼儿园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相比,小学是以 作为主要活

动形式的。

7.幼小衔接必须坚持______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8.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 、 、和其它各领域的教

学活动。

10. 、充足的睡眠、 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

二、选择题、

2、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

A. 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3、社区教育起源于( )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

A. 家长会 B. 家长咨询C. 父母育儿橱窗 D. 家长开放日

5、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

童年龄为( )

A.1-2岁 B.1—4岁 C. 2—3岁末 D.0-3岁未

2.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篇:自考学前教育学 名词解释(推荐)

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和专职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3、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4.、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

5、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

6、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9、遗传决定论、从儿童发展整个过程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10、.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11、 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12、.教育观、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13、儿童发展、是指个体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14.人本位儿童观、尊重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主体。15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16. 白板说、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的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17. 情商、英文为“EI”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18. 教学做合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怎样做就要怎样学,怎样学就要怎样教,怎样教就要怎样训练教师。二是我们要在做中教,做中学;三是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人做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1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20、发现式教学法、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21、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22、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3、有规则游戏、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24、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5、创造性游戏: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6、综合性原则: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27、独立自主性原则: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

28、启蒙性原则: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29、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0、惩罚法:是通过剥夺某种权利,情感或愿望的方式,而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强烈的“负强化”,起抑制和警戒的作用,以帮助儿童明辨是非。

31、角色扮演法: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32、发泄法、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

33、移情法、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34、环境体验法、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35、生理性惩罚、即体罚,通过对儿童身体的野蛮、粗暴管制,试图使儿童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的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法。

36、讨论法、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认识模糊不清的、困难的、相互关系中矛盾的,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37、社会性惩罚、也称心理惩罚。主要是通过剥夺儿童的某些社会性愿望,从而达到促其“自省”和明辨是非的目的

38、演示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

39、直观形象法、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40、行动操练法、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

41、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42、托儿所:我国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主要负责教养3岁前的儿童并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具有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43、幼儿园、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44、幼儿园教育目标、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纲领性目标,具有普遍意义。

45、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

46、学前班、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47混合班、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48、常规、指让幼儿的行为常规。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出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49、入园教育、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新入园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教育。50、家长接待日、由园所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园长或主要管理者接待家长的来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可设立意见箱收集家长的意见,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园所工作,拉近家长和园所之间的距离。

51、家长参与、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52、保育员、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

53、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54:社区、在一定的地域内的人群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并由此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小社会

第四篇: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要点(名词解释)

1、 整体研究:整体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

2、 局部研究:局部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

3、 专题比较:专题比较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是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4、 总体比较:总体比较是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 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了,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6、 1816年,英国的欧文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

7、 1820年,英国的怀尔德斯平在偏离伦敦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

8、 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这所学校以确保贫民和工人家庭子女的健康、预防流行疾病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以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方法教育儿童。

9、 费舍法案: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10、哈多报告:1933年,英国颁布了《哈多报告》,(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11、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

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计划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不能帮助4岁以下的儿童。

12、编织学校: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学前教师用以下课程训练儿童:编织、缝纫、阅读、唱歌、书法、背诵、算术、辨色,自然史、圣经等。

13、凯果尔:法国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她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4、母育学校: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

15、巴乌利美托儿所:德国巴乌利美托儿所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康。保育所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大力提倡户外活动。作为农忙季节的托儿所,教育在那里只是附带进行的,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培训。

16、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德国热心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新教派牧师,在她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

17、福禄倍尔幼儿园: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禄倍尔的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

18、青少年福利法:1924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基本奠定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儿童的教

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规划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并提出“白天的幼儿之家”和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19、教育结构计划:1970年,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在讨论《教育结构计划》时,也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并把幼儿园3—4岁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此,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0、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体统的幼儿园;幼儿园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根据不同教育家的名字命名的幼教机构。

21、情景教育论:教学应围绕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培养其应付未来生活的能力。

22、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的教育机构是在欧文的影响下出现的幼儿学校。1825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办的共产主义公社“新和协村”的教育机构中,设有幼儿学校。在他的影响下,美国许多州都建立了幼儿学校。

23、1855年,舒尔兹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招收的都是德国移民的孩子,教学用语也是德语。她用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对当时的美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4、1860年,美国妇女皮博尔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英语幼儿园。在美国人看来,她才是美国幼儿园真正的奠基人。皮博尔帮助创立了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教师培训学校。

25、美国幼教机构的类型:幼儿园和保育学校。

26、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有: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银行街模式、直接指导模式、发展适宜性课程、显性课程和零点计划课程。

27、1860年,在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

28、1869年,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这份杂志的发行对于促进学前教育成为俄国教育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俄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9、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乌申斯基。

30、《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1938年,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它是根据《幼儿园规程》编写的,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了。

31、1876年,日本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正式开办。

32、日本一向有重视幼教师资培养的传统,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教师均称为“保姆”。

1949年,文部省公布了《教谕许可法》和《教谕许可法施行令》,将幼儿园的保姆改称为“教谕”和“助教谕”,与小学教师是同级人员,并对“教谕”的任免作了具体规定。

33、日本现行的教育行政制度是依据民主政治原则和地方自治原则建立的中央教育行政和地方教育行政。日本的学制是“六三三四制”的单轨学制,义务教育年限从6年延长到9年。

34、澳大利亚高丽夫人儿童中心:1938年,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并在此领域作出了第二项大的举动—成立了高丽夫人儿童中心。联邦健康部出资在每一个州的省会建立一个高丽夫人儿童中心,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高丽夫人对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组织所作的巨大贡献。

35、新西兰《米德报告》:米德报告建议政府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它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6、1975年,巴西教育部设立了下属部门学前教育协调局。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学前教育制定细致的国家规划。

37、1982年,韩国制定并颁布了《幼儿教育振兴法》。该法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新村幼儿园”,并把“农忙时期幼儿园”和“幼儿之家”并入其中。

38、《朝鲜人民民主义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1976年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学前教育在费用上实行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使所有儿童从出生6个月开始到入学前在托儿所、幼儿园接受平等的免费教育。托儿所招收进幼儿园以前的孩子,幼儿园对4周岁至5周岁的儿童进行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39、1938年,南非新教育研究基金会,召开了一次大型的国际教育会议。大会的直接影响是1939年南非成立了南非学前教育联合会。

40、《蒙台梭利教育法》: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适用于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也译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1、生理胚胎:人有和动物共同的由一细胞发育成胎儿过程的“生理胚胎期”。

42、心理胚胎:从出生的“精神空白”到1岁左右形成和发展了许多心理感受点和器官的“心理胚胎期”。

43、“工作”:把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地选择和操作活动材料并经由专注于活动而有所发现和发展的活动。

44、“有准备的环境”

1、必须是能够适合儿童发展的节奏和步调的环境;

2、必须是儿童能够自由操作材料的环境;

3、必须是对活动材料有所限制的环境;

4、必须是有秩序的环境;

5、必须是与成人环境有关联的环境;

6、必须是能够保护孩子并让孩子有安全感的环境;

7、必须是对儿童有吸引力的美的环境。

45、“导师”是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46、图式: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的情景中去。

47、同化:同化是把外界现实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48、顺应: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49、平衡:在主体对环境能动的适应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技能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就叫做“平衡”。

50、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51、物理经验:主要指儿童在主动与物体作实际的接触并对接触的事物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

52、社会经验:是指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是儿童无法从和物体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概念。

53、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即决定因素是平衡化或自我调节。平衡化是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54、多元智力理论:是指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55、《心智的结构》: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所谓的多元理论的基本结构。

56、非普遍性理论:是指儿童和成人进行的许多活动是发展性的但不一定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说非普遍性领域指的是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领域或发展的才能。

57、言语—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如:演说家、作家和政治领袖丘吉尔。

58、音乐—节奏能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如:音乐天才:莫扎特。

59、逻辑—数理能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

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如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60、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毕加索。

61、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如: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

62、自知—自省能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如:哲学家柏拉图。

63、交往—交流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如: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

64、自然观察者智力:是指关于观察、分类、鉴别、乐于饲养、种植的能力,表现在对自然现象敏感和对探索大自然的热爱上。如进化论者达尔文。

65、方案教学:是一个教和学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展开研究性学习的土过程。

66、儿童的百种语言:儿童的百种语言意味着儿童用100种(多种)不同的方式或者100种(多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态度。儿童能够用文字来表示视觉,也能够用图象来表达声音,他们对各种媒介的运用,构成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67、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这个文献被誉为是“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每一项国际法律文书”,该公约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和福利订立了54项条款,要求所有的缔约国保证18岁以下儿童的合法权益。公约可概括为4项基本原则: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68、早期儿童教育:被视为一个统一的领域,现已为国际所公认。它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

69、家园共育: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母育学校》一书中论述了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当今,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第五篇:更全的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2、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家庭中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会教育中的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员,自学活动中的个人

3、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广义包括: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

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都成为受教育者

4、终身教育:是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

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

5、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

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个过程。

6、儿童的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7、遗传决定论: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

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这一理论夸大了遗传及生理成熟的作用,忽略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

8、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了遗传在

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遗传。

10、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及发展趋向,称为….11、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

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12、社会本位的儿童观:儿童是氏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

和兵源。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

13、人本位儿童观: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儿童一

出生就既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然而这一时期 的儿童观是从理想的人的形象中推导出来的,并未否定儿童对父母的隶属关系,也没把儿童看作是有个性价值的个体存在。

14、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15、自然后果法:卢梭“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

为的自然后果。”

16、发现式教学方法: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

现问题、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利用儿童的好奇心,使儿童发挥自己的能力,允许他们根

据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满足他们发现需要的过程。

17、幼儿的完整学习:为幼儿提供完整的、多方面的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在七大方面智力的充分发

展,达到人类潜能的启发和健康身心的培养之境界。

18、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

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9、情商EQ: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包括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

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

20、教育目的: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国家管理教育

的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21、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区是近年来伴随幼教改革的推行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中课桌

椅排列的小学化的模式,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满足儿童操作的不同的兴趣,使儿童通过游戏活动,获得认知、情感、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

22、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所谓界限性即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

师进行管理。在划分界限时,除了要考虑美观、漂亮之外,还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设计。

23、…..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那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

免相互干扰。(美国学者布朗:静态、动态、用水、不用水)

24、….转换性:即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

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25、创造性游戏:是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包含:

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26、有规则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包含:智力游戏、体育

游戏、音乐游戏等。

27、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积木、积

塑、金属材料、竹制材料和黏土、纸浆等都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绝佳材料。

28、独立自主性原则:1.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2.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29、发展适宜性: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

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年龄的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

30、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

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

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综合性原则可体现在三方面:教育目

的的综合、教育内容的综合和教育手段的综合。

31、启蒙性原则:是指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

步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启蒙教育,也即开发蒙昧状态的教育,俗话“开窍”。

32、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

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

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33、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

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34、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

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最常见的有:故事法和讨论法。

35、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

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它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36、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

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的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37、环境体验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38、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

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包括两方面:生理发泄和心理发泄。

39、托儿所:我国的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主要负责教养3岁前的儿童并为其父母参加

工作提供方便,具有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等双重特征。

40、早期教育:是指对婴幼儿全面素质的基础教育,它不仅指早期智力的启蒙与开发,还包括其身体素

质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与性格的陶冶。

41、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集体教育机构的名

称;其年龄对象是3~6岁;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制的基础阶段;教育对象是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幼儿。

42、幼儿园教育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

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培养练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培养愉快进餐,正确使用小勺,饭后擦嘴;大班培养幼儿进餐,饭后收拾干净等。)

43、….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如几个星期,一个星期或几天内

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完成最终的目标服务的。(如要求认识国旗、国徽,这个短期目标,最终目标是完成—萌发幼儿唉祖国的情感服务的。)

44、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

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有机的

一个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的发展。(包括: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见习活动,自由游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

45、幼儿园的环境:广义: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的要素,既包

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狭义:指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

46、分离焦虑:依恋亲人,哭闹不愿来园,情绪低落等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即指“因

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映”,也就是说幼儿最初离开亲人、家庭、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47、幼儿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

列的行为常规,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48、学前班: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

形式,在城市则作为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以满足群众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一种要求。大都附设于小学内。

49、混合班:是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

组织形式。这种班级类型大都设在农村或厂矿企业内。类型主要有:双龄班、三龄班和多龄班。

50、开放日制度:即请家长来园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参加运动会,元宵灯会,节庆活动等,使家长具体

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进对园工作的感性认识。

51、保育员:是指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

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52社区:社区在在一定是地域内的人群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并由此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

社会关系的小社会。人口和地域界限是社区的组成要素。

53、1965年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先约有70多万儿童在该计划中。该计划是以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

为主投入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

54、发现学习: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

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55、恩物:是福禄倍尔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56、行动操练法:是学前教育发法之一,指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

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

57、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提出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为核心,主张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

58、分离焦虑: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即幼儿最初离开亲人、家庭、

对新环境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

59、幼儿攻击性行为:指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其最大的特点是:目的性。它分为反应型攻击行为和主动型攻击行为。

60、洛克的“白板说”:洛克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

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61、先天因素: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遗传。

62、遗传决定论:认为从儿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

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这一理论夸大了遗传及生理成熟的作用,忽略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其他条件。

63、环境决定论:指否认遗传素质的作用,强调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机制以致能力和性格的

发展及差异的形成都由环境决定的学说。

64、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影响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它既包括人的要素,也包括物

的要素,既包括家庭、社会、自然等幼儿园外的大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

65、幼小衔接: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教学特

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差异,导致幼儿的生理、心理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66、间接教学: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学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

中适当的中介(比如: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学方式。

67、直接教学: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的教学方式。

68、沟通:指人际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沟通是一种相互性的活动,需要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

点,行为。是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

上一篇:汛期地质灾害自检自查下一篇:小区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