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作文的感情真挚

2022-09-10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高考作文要想拿到高分, 就要写得感人, 让阅卷老师感动, 至少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那么怎样才能写得感人呢?其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感情真挚”。

纵观我们学生的作文, 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 或无情可抒, 苍白单薄, 或机械模仿, 情感失真失度, 或情感不够健康, 难以使人接受。笔者归纳主要有如下抒情方面的不足:

1 胡编乱造——虚情

有的同学写作文, 不是上天入地, 就是上下几千年;不是陈年旧事, 就是故事新编;不是失去自我, 就是心灵尘封;更有甚者不是父母离异, 就是至亲遭祸。这些文字一看就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弃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说的就是这类情况。

2 无限拔高——矫情

不少同学往往不顾材料本身的内涵, 或胡乱引申, 或乱加比附, 或生搬硬套, 似乎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的高度。“有些考生不顾题意, 一个劲在那里表决心, 谈理想, 说空话、大话、套话, 或大肆发挥, 或无限上纲, 一扯就扯到改革开放, 一开掘就开掘到“三个代表。”这样反给人矫揉造作之感。

3 认识偏颇——险情

有的同学自以为“真”, 把生活中格调不高、甚至是灰色的、反社会主流的思想也渗透到作文中, 还振振有词, 认为这就是真情实感。如:对“中学生早恋”津津乐道, 大加追捧;对摈弃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高唱赞歌;还自以为是“个性化”“创造性”的表现。还有的同学把生活中的脏话, 网络中的不文明语言, 明目张胆地写进作文中, 竟然恬不知耻地说这是“生活的真实”, “粗旷风格”的再现。这些都是高考作文的“雷区”。

4 言之无物——薄情

有的同学作文虽然结构完整, 叙事清楚, 但由于选材幼稚化, 立意小气俗气, 造成内容单薄, 再加上语言匮泛, 技巧不足, 作文写成流水账, 读来索然无味, 自然不能给读者以感染。

那么针对学生这方面的不足, 那么我们在平常作文中尤其是高考作文中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体察真情

学生首先要善于体验自身所承受的真诚的关心、爱护, 观察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 能够发现领悟鉴别人间的真善美, 并有着这类情感的丰厚积淀。这样, 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坦露在读者的面前, 才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 心与心的碰撞。这就要学生平时善于感受、挖掘、积累身边及生活中真情, 这些人间真情的获得途径, 当然包括阅读在内的间接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 阅读, 尤其是阅读一些感情真挚的优秀文章, 不仅可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而且会激发他们情感的认知, 使其产生一种顿悟:原来这样的“人”或“事”就在身边, 就在生活中。

4.2 巧妙传情

文章要打动读者, 打动阅卷老师, 不光选材要注意到情真情美情浓, 还要注意到表达技巧, 表达得好, 可以使动人的题材倍增其情。反之, 本来有浓烈感情的材料也变得寡淡了。为此, 在构思文章时, 既要选题材 (承载浓郁深情的) , 又要选体裁 (个人擅长的) ;既要谋划全篇, 又要规划局部。叙, 则简明扼要;描, 则浓墨重彩。文章如果既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又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 既没有线索可寻, 又没有章法可依, 平铺直叙, 详略不分;那么读者必然不堪卒读。为此, 在记叙描写中还要运用恰当表现手法, 尤其是要注意:

4.3 细节显情

其实细腻的细节描写, 从来就是很能打动人的。朱自清散文《背影》之所以一直感人至深,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细致地描绘出了父亲蹒跚地努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桔子的细节。考生如能在考场作文里设置这样的细节, 必然也能打动阅卷老师。

4.4 以景衬情

景物描写若能与人物感情结合起来, 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作用, 从而增强感染力, 收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5 文采彰情

“感情真挚”和“富有文采”是紧密联系的, 我们千万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没有感情的文采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之呻吟。没有文采的感情往往也很难具有穿透力、征服力。不少同学甚至老师, 大概不会赞同这种观点, 他们认为语言完全可以凭借另外一种风格取胜, 如朴实无华, 为什么要追求文采呢?笔者认为, 高考作文的写作和评判,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 考生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篇幅, 阅卷老师要在较短时间内评判其优劣, 有文采的文章更容易显示一个人的才华, 更容易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更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打个比方:同是一杯甜水, 在短时间内, 红塘水要比白糖水更容易被选定。试看, 每年高考的满分作文, 哪一篇不是“真情流淌, 文采飞扬”?正如何永康教授对高考作文的点评:“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 少一点碧罗春”。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消除作文讲究感情真挚, 就不必追求文采的误区, 一定要消除语言“有文采”高不可攀的思想, 认真品读有文采的精美时文和语言有特色的高考优秀作文, 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 掌握方法, 认真训练, 在较短的时间就能使文章展现出亮丽的语言色彩, 从而把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更加隽永深沉, 更加酣畅淋漓。当然, 我们不能为追求文采而滥用词藻和修辞, 我们只是说, 作者披情入文, 读者披文入情, 情文并茂, 作者和读者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 文章中如何做到”有文采”呢?

5.1 用词要生动形象

即选用含义具体富有形象感的词语。如我班学生唐欢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世间的爱千万种, 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 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萦绕在我们的脑中, 扎根在我们的心中。它已植入我们的骨髓, 融入我们的血液。”这一段中, 几个动词准确生动, “父母之爱, 刻骨铭心”的骨肉之情, “飞流直下”般倾泻、宣泄。

5.2 善用修辞手法

如“在蝶的眼中, 花是天使, 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 蜂是挚友, 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通过生动的拟人、贴切的比喻, 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 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 化无情为有情。

5.3 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 灵活搭配, 交替使用, 语言就会变化多姿, 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如:“他身后没有一个后嗣, 没有一座坟茔, 没有一抔黄土, 没有一块墓碑。魂兮在何方, 哀思寄何处, 举头问星空?巍巍昆仑, 亿万子孙, 心中矗起了一座不灭的丰碑, 用璀璨辉煌的金字, 记下了他的名字——周恩来。” (节选自我班骆先同学获奖作文《魂兮何在》) 这一段句式富于变化, 表达了对周恩来的无限景仰之情。

5.4 展示文化底蕴

如:“同学们, 让我们静静的读吧, 读风也萧萧雨也潇潇, 读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读梨花院落黄花满地, 读水瘦山寒雨恨云愁, 读秦砖汉瓦唐风宋韵, 读剑胆琴心金戈铁马, 读陌上花开阶前叶落, 读云卷云舒花开花谢, 读西山长雪寒江孤舟, 读十里长亭芳草连天。让我们在太阳升起时就开始阅读, 在语文广袤的原野上, 领略最迷人的风光, 采撷最艳丽的花朵, 经历最难忘的人生旅程!” (节选自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三学生“早读寄语”) 那么这一段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积淀, 而且达到了骟情的目的。

5.5 蕴含丰厚哲思

“一千位母亲, 便会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 却都是一种情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 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人世间有一种最动人的吟咏, 那就是母爱的倾诉。” (节选自江苏省洪泽中学“学生早读材料”) 这些语句, 言近旨远, 蕴含丰富, 不仅容易和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更能让读者读后感觉余音袅袅, 回味无穷。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高考作文怎样做到“感情真挚”?一言以蔽之:披情入文, 生活写真。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 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 才能让思绪在笔下恣意地流淌, 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

摘要:文章就高中学生的作文, 尤其是高考作文提出了“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挚”, 并结合了作文教学的实践, 分析了当前高中学生作文中抒发情感的不足, 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训练措施, 有一定的针对性。

关键词:感情真挚,胡编乱造,无限拔高,认识偏颇,言之无物,体察真情,巧妙传情,文采彰情

上一篇: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的认定与适用下一篇:矿井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