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一体化课改培训

2023-02-12

第一篇:人社部一体化课改培训

人社部

人社部:事业单位将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2014-04-2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2014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通报2014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下一步将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李忠指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范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惩治预防事业单位“近亲繁殖”问题。研究完善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李忠说,下一步将贯彻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待条例出台后研究制定《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事业单位申诉办案规则》。贯彻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出台处分规定的政策解释和卫生行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研究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考核规定、竞聘上岗规定。规范聘用合同管理。继续落实和规范公开招聘制度。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国务院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2014年02月27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推行学历职业“双证书”制度

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

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二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三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

四是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办学标准,加强督导评估。健全就业和用人政策。

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保障。会议审议通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草案对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二篇:人社部[范文]

人社部:收入分配方案涉及公务员津贴等内容

昨天,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目前,各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经中央审议批准后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发布。尹成基说,方案涉及人社部的内容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改革。尹成基说,人社部目前已着手推进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比如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和企业单位最低工资制度等。

解读

开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津贴补贴占工资比不应超四成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称,人社部目前正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制度建设,比如开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也在推进当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袁钢明认为规范国家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重中之重,具有极为重要的标杆意义。

他解释,长久以来公务员的收入都是事业单位、国企和私企确定职工收入的最重要参照物和基准线。而目前,我国公务员收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公务员收入的“双轨制”,即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比例不固定,尤其是津贴补贴的发放比较混乱,有些地区、部门还存在畸高问题,甚至超过公务员基本工资。公务员收入貌似低而实际高的局面,也成了一些事业单位和国企任意提高工资和乱发津贴补贴的理由。

袁钢明认为,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是防止公务员灰色收入过高,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对于规范的方法,他认为应该通过灰色收入透明化和比例标准化这两项举措来实现。

袁钢明介绍,有关部门应该敢于明确提出降低公务员津贴补贴的要求。他认为,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国家公务员津贴补贴高于或者等于基本工资的现象是不正常的。在我国后续将出台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他认为应该明确规定公务员津贴补贴所占基本工资的比例。他建议,根据公务员层级不同,公务员津贴补贴所占基本工资的比例应在30%至40%不等,绝不能过多。同时,应该勇于实行各部门公务员津贴补贴比例公示的制度,让群众能够监督。

第三篇:人社部发[2011]14号人社部关于印发聘任制公务员

人社部关于印发聘任制公务员

管理试点办法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1]14号 2011年1月28日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严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

现将《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 印发给你们。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开展试点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稳妥推进。在试点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点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拓宽选人渠道,健全用人机制,规范公务员聘任工作,保障机关和聘任制公务员合法权益,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聘任制公务员,是指机关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经中央或者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以合同形式聘任、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聘任公务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

第四条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聘任公务员,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地方各级机关聘任公务员,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

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同意的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公务员聘任的组织实施。

聘任机关按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要求承担本机关公务员聘任, 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职位招聘

第五条 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第六条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向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报送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当包括聘任的事由、机关编制使用情况、拟聘职位及名额、资格条件、工资福利待遇、聘期、聘任方法、程序等内容。

第七条 应聘公务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的拟聘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应予回避情形的职位。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聘任:

(一)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或者因违规违纪被解除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和聘任合同的;

(三) 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四) 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五) 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条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公开招聘应当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公开招聘。考试内容包括招聘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等;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应聘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工作业绩、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

第十条 公开招聘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发布招聘公告。招聘公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招聘的机关、招聘职位、职责、待遇、应聘资格条件、聘期;报名的方式方法、时间和地点;应聘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考试科目、时间和地点以及其他应聘须知事项。

(二)报名并进行资格审查。应聘人员应当向机关提交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机关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应聘者是否具有应聘资格。

(三)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等方式进行。

(四)考察与体检。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考察和体检。

(五)公示。机关根据考试、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任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

(六) 审批或者备案。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所反映问题不影响聘任的,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拟聘任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机关拟聘任人员名单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七) 办理聘任手续。招聘机关与拟馋择人—员签订聘任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 对于采取公开招聘方式符合聘任职位条件的人选少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直接选聘一般按照以下程序

(一)提出拟聘任人选。机关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或者相关单位推荐提出拟聘任人选。

(二)资格审查。根据招聘资格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工作履历和工作业绩。

(三)测评。对拟聘任人选进行专业测评。

(四)考察与体检。

(五)公示、审批或者备案,办理聘任手续。

第三章 聘任合同

第十二条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按照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聘任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职位及其职责要豕,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等条款。

聘任合同示范文本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制定。聘任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约定聘任合同补充条款。

第十四条 聘任合同期限为1年至5年, 由聘任机关根据工作任务和目标与拟聘任公务员协商确定。

首次签订聘任合同的, 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为1个月至6个月。

第十五条 聘任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变更或者解除聘任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六条 聘任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关可以单方面解除聘任合同:

(一) 未经批准在其他单位兼职的;

(二) 患病或者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三) 因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经双方协商,未能就变更聘任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四) 法律、法规规定或者聘任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机关因前款第

(二)、

(三)项情形之一解除聘任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聘任制公务员本人。

第十七条 聘任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关应当解除聘任合同:

(一)经试用不符合聘任条件的;

(二)聘期内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者有两年为基本称职的;

(三)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 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的;

(四) 因个人原因不能正常履行聘任合同约定工作职责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

(六) 有严重违法行为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七) 法律、法规规定或者聘任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聘任制公务员在聘期内有公务员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得辞退情形之一的,机关不得依据本办法第十六条第

(二)、

(三)、

(四)项和第十七条第

(二)项解除聘任合同。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任制公务员可以单方面通知机关解除聘任合同:

(一) 在试用期内的;

(二) 机关未按照聘任合同约定支付报酬的;

(三) 未依法为聘任制公务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 法律、法规规定或者聘任合同约定聘任制公务员可以解除聘任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 除公务员法第八十一条第

(三)、

(四)、

(五)项规定情形外,聘任制公务员可以申请解除聘任合同。申请解除聘任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聘任机关。

第二十一条 依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

(二)、

(三)项解除聘任合同的,聘任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聘任制公务员支付经济补偿。

依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

(三)项解除聘任合同的,聘任机关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补缴社会保险。

第二十二条 聘任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聘任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聘任合同即行终止。

聘任合同期满,有公务员法第八十四条第

(一) 项规定情形的,按腿旦宴疽墓王堡保险的规定执行;有公务员法第八十四条第

(二)、

(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聘任合同应当延续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第二十三条

聘任合同解除或者终止,聘任人员不再具有聘任制公务员身份,机关须出具解除或者终止聘任合同的书面证明,按规定办理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聘任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日常管理与纪律监督

第二十五条

机关依据公务员法、本办法和聘任合同对所聘公务员进行管理。

第二十六条 聘任制公务员试用期满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聘任制公务员登记或者备案。人事档案由招聘机关管理和保存。

第二十七条 机关根据公务员考核有关规定,依据聘任合同全面考核聘任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其完成聘任合同确定的工作任务情况。

聘任制公务员的考核一般按照年度进行,必要时可以增加聘期考核,考核结果应向本人反馈。

第二十八条 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工资按月支付。对一些特殊职位,可实行年薪制。

机关应当根据聘任职但,综合考虑市场同类人员工资水平和本单位其他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及调整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并相应调整所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第二十九条 聘任制公务员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三十条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申请人事争议仲裁。

第三十一条

机关公开招聘和直接选聘公务员应当依法接受监督。组织招聘时,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聘机关应当及时受理举报,并按照管理权限处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的编制限额进行聘任的;

(二) 不按规定的资格条件和程序聘任的;

(三)未经授权,擅自出台、变更聘任政策,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聘任工作中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二条 从事职位聘任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管理职能和权限, 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泄露试题或者其他招聘秘密信息的;

(二)弄虚作假进行聘任的;

(三)利用工作便利,协助应聘者作弊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招聘纪律的应聘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于批评教育,取消考试、考察和体检资格,不予聘任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等处理。应聘者在考试及相关环节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参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三十四条 除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情形外,聘任制公务员提出解除聘任合同,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聘任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人社部函[2010]50号

附件

1人社部函[2010]50号

关于做好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

全国统一鉴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

为做好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以下简称“全国统一鉴定”)工作,加强规范管理,保证鉴定质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国统一鉴定的职业范围

(一)2010年我部继续组织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心理咨询师、电子商务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培训师、秘书、网络编辑员(二级)、营销师、职业指导人员12个职业的全国统一鉴定。需组织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项目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培训师5个职业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全国统一鉴定的地区,须先向我部提出申请,经我部组织专家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

(二)2010年,暂停物业管理员、广告设计师、企业文化师3个职业和网络编辑员(

四、三级)的全国统一鉴定工作。上述职业(等级)的补考等后续工作安排,由我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另行通知。

二、2010年“统考日”安排

(一)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继续试行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日(以下简称“统考日”)制度。“统考日”具体日期是3月

19、20、21日,5月

21、

22、23日,7月

16、

17、18日,9月

17、

18、19日,11月

19、20、21日。

(二)我部组织的全国统一鉴定日期是5月

22、23日和11月20、21日(具体职业等级和安排详见附件

1、2)。

(三)各地要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和《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规程(试行)》要求,在规定日期组织实施全国统一鉴定工作,未经我部批准,不得擅自组织开展已列为全国统一鉴定职业的鉴定工作。各地选择其他职业组织本地区统一鉴定工作,应集中安排在3月、7月、9月的“统考日”及5月21日、11月19日进行,并于2010年3月8日前填写《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日工作安排表》(附件3),报我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便向社会公布。如确需增加统一鉴定日期的,应报我部备案。

三、加强全国统一鉴定规范管理,切实保证鉴定质量

(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7]73号)的精神,按我部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统一鉴定工作,要加强各环节的规范管理,确保鉴定质量,提高鉴定的公信力。

(二)加强全国统一鉴定资料安全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全国统一鉴定考试资料的安全管理,

完善保密制度,将考试资料传递、分发等各环节的保密责任落实到人,杜绝泄密事件发生。一旦发现泄密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三)严格全国统一鉴定考点管理和考务管理。各地要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和考培分离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统一考点的集中管理。要将坚持标准、严格考评、规范操作的要求贯穿于全国统一鉴定的始终,并通过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场纪律、实施现场督导和远程视频监控等措施,强化对鉴定各个环节的规范管理,杜绝舞弊行为,切实保证全国统一鉴定工作的客观公正、科学规范。

(四)加强证书核发管理。各地要按照《关于职业资格证书改版及核发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137号)的要求,加强对新版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严格按规定进行全国统一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的申领、验印、发放与管理。

(五)为做好全国统一鉴定工作,我部专门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和考试当日值班电话,分别为:(010)846612

34、(010)84661130。各地也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值班电话,秉公处理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解决考生咨询和现场发现的问题。

附件:1. 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时间安排

2. 2010年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核方案 3. 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日工作安排表

二○一○年三月一日

第五篇:人社部发„2008‟50号

关于表彰第二批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

抗震救灾英雄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全国民政系统特别是灾区民政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恪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恪尽职守、奋起抗灾、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在救助受灾群众,筹措和规范发放救灾资金物资,安置“三孤”人员,处置遇难者遗体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激励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决定授予四川省民政厅等5个集体“民政系统抗

1 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刘良志等10名同志“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希望受表彰的英雄集体和个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珍惜荣誉,为灾后重建和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再立新功。

当前,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全国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英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切实履行职责,把各项工作做好,承担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担,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附件:1.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名单 2.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名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 政 部

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2 附件 1 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名单

四川省民政厅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 四川省什邡市民政局 陕西省宁强县民政局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民政局

3 附件 2

民政系统抗震救灾英雄名单

刘良志 四川省都江堰市殡仪馆馆长 宋天伟 四川省彭州市民政局局长 李 山 四川省江油市民政局局长

李 彬(女) 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社会事务办公室

副主任

陈彬礼 四川省绵竹市民政局局长 陈传熙 重庆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调研员 姜仕钦 云南省昭通市民政局副局长 张玉民 陕西省略阳县军供站站长 任 平 甘肃省文县民政局副局长 杨启周(藏族)甘肃省舟曲县民政局局长

上一篇:人力资源人本管理理论下一篇: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