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业建筑设计公司

2023-02-16

第一篇:山东商业建筑设计公司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情况简介:

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济南市旅游建筑设计院)。于2001年4月改制为员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现为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目前有员工60人、股东17人(除股东外其余人员均可解聘或续聘)、已退休人员8人,注册资金300万元,在职员工中注册师及十年以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20余人,年设计收入壹仟万元左右。截止目前固定资产(市值)约计3000余万元。

近年来获得表彰如下:山东省优秀勘察设计院(2010年)、济南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济南市民主管理先进企业、济南市先进工会组织。

专业技术获奖情况:全国民营勘察设计华彩奖金奖、银奖各一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

10、2008年);全国城市标志性景观三等奖一项;山东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山东省精品工程设计金奖、银奖各一项。

刘奎本人情况简介:

1983年毕业于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198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函授学院本科学士学位、高级建筑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旅游局人事部2000);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03年);济南市第

八、九批专业技术人才(至今);济南市第十

三、十四届人大代表、民侨外委员会委员(至今);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至今);济南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至今);山东省优秀设计院院长(2002);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企业家(2004)。

长期以来致力于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成功策划保护并主持实施泉城路高家当铺的保护整治(1998年)、意匠351创意产业园的策划与实施(2004年)、老洋行平移整治保护的策划与实施(2005年)、阜城信棉花行的整治保护(2008年)老残主题旅游文化区的策划(2010年)。

主题讲座:欧中建筑论坛(济南与法国建筑师对话)“城市是长出来的”;

山东大学文化前沿讲座第四讲“创意地产的策划与实施”

济南大学“对于城市保护与建设的思考”

2010年济南市政协发展论坛“打造济南城市旅游核心品牌,营造老

残主题旅游文化区”。

第二篇:山东胶州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防火审核(范文模版)

事项名称: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防火审核

受理单位

胶州市公安局

联系地址

胶州市新城区北京路行政服务中心裙三楼

许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山东省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办法》

许可条件

凡在胶州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均应申办建筑工程消防技术设计审核。

申请材料

1发展和改革局的批复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2建设局规划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3工艺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业建筑)(1份)

4全套图纸(施工图、水图、电图、总平面图)(1份)

5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1份)

6易燃易爆场所需提供财委立项文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办理程序

1.受理:申请人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局窗口领取并填写《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递交申请材料,受理人在30分钟内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作出受理、不受理或补正的书面凭证,材料齐全的转交给审核人进行审核;

2审核:审核人对受理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审查

3现场踏勘: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受理人和申请人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踏勘; 4审批:受理人、审核人提出办理意见,并报审批人(大队领导)作出准予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对准予许可的,出具《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并送达;对不予许可的,予以退回。

办理期限

一般工程10日,重点工程20日、专家论证工程30日

收费标准

不收费

办理窗口

胶州市行政服务大厅公安局窗口

备注

对以上公示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局实行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依法按照权限、程序受理。凡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局将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对不予审批的,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监督机构:胶州市行政服务中心。

许可单位

胶州市公安局

第三篇: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工作室简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室简介

一、研究方向与定位

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室侧重于齐鲁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运用研究,以基于中国原生态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室内创新设计来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将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科研置于当前社会背景下,以一种跨学科、综合的眼光对空间设计领域有较为全面的、动态的把握。从教学与课题实践中积聚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学术思想,重视地域文化资源与室内设计的联系,努力将齐鲁地方建筑传统文化不断地引入到学科体系里来。

工作室在教学与研究上强调设计的原创性、艺术性与民族性,将通过进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室内设计理论研究和室内设计项目实践,强调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文化的学习研究,结合世界范围学术发展动向,将学术研究和室内设计实践结合起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努力在传统气息与现代氛围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寻找结合点,致力于挖掘展示地方文化传统。不断推出教学成果和专业成果,探索一条创新设计的道路。

二、建设思路与特色

(一)建设思路

1、支撑一线课程教学

室内设计工作室的建设初衷首先服务于一线教育教学,以促进教学实践,并以辅以学科难题公关为主要任务,通过和课程教学的融合,将实践教学与工作室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学科难题攻关包括实践教学手段研究,学术观点探讨,设计创新研究等纵向研究。

2、针对专业设计竞赛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通过对学生进行特殊的专业辅导,并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不仅是一种很好的练兵的途径,也能够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

3、定期申报研究项目完成科研课题 室内设计工作室将把培养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作为工作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结合工作室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和完成科研课题,增强对专业学科难点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等实际问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同时发挥名师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并为要求进步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促其迅速成长,打造知名中青年教学名师。

4、承接实际项目

通过实际项目的实践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能为工作室实现创收,形成良性运作。在实战中,师生干中学,学中干,熟悉市场和企业的运行机制。在无项目的情况下,通过模拟项目的形成锻炼学生,按照实际项目的要求和过程锻炼学生,为将来的实际项目打好基础。

(二)教学特色

1、开放式教学,淡化“教室”的概念。工作室教学以项目为主导,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加强了教学与现实的联系,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距离。

2、项目式教学,淡化“课程”的概念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其特点在于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教学互动强,而且项目涉及的专业面较广,突破了单一课程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开放性的,不依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呈现跨界和系统设计的特征。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较强的综合性,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增强教学互动,通过示范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使学生能够有次序、有目的和比较系统地学习,即把基础内容和动态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很多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工作室的项目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很多教师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专业综合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

4、注重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 在完成工作室项目时,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组织素材、与企业交流等直接参与的生产实践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面对企业和市场,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使学生在校期间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真理、领悟人生,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与构建自我,因此,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养成的过程,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练,学生毕业时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5、产学发展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工作室建立起教学与市场的桥梁,是产学与企业合作的纽带,是校企合作的细节化,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合作。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项目的勤工俭学,起到助学的效果。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工作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在艺术审美、设计理论、学术思想、专业知识、技术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强调艺术思维与设计课题实践的创新能力的系统性提高。

以项目实战、解决项目实际问题为主导,努力建立学生和导师学习交流和工作的新平台,“工作室”亦将系统地编选、研究课题,进行实战项目/虚拟项目的综合演练,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室内设计专业所需的各类优良人才:①前瞻性的室内设计专业理念和专业化的技能素养;②优秀的设计表现能力;③有效的专业实战经验和专业的市场服务意识;④有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专业沟通能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本专业特点和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与定位,工作室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需求导向、专业引领、项目驱动。分三个阶段按学期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以中国原生态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室内创新设计来作为教学重点,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题,解决专业本体的设计问题。专业教学从基础实践向专业实践过渡。锻炼构想、设计、讲演等应用能力,强调专业知识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传统民居与现代室内设计》 2.5学分,54学时,第五学期 课程阐述:以横向类比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为课程核心内容,以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从空间形态,环境、材料、结构、技术与审美等8个方面对传统民居的演变与当代建筑、室内创作案例一一类比,思考、反思传统空间形态在当代的演变与转化,为工作室后续课程的展开建立理论基础。

课程由导师带队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及分析讨论,精心制作成果在课堂进行汇报。

课程作业:从乡土语言的转化与运用,适应环境的设计与生物气候设计,传统低技术与适应技术、高技术,原生材料到新旧材料的融合,传统结构与新结构,建筑空间形态与传统生活方式的传达,朴素的设计方法与现代的设计方法,从乡土审美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8个议题分组讨论传统空间形态在当代的演变与转化,制作PPT文件汇报。

《主题空间设计》3.5学分,72学时,第五学期

课程阐述:结合前一课程的学习,在山东省内特定城市文化区域的研究课题中,展开和完成一组具体功能性的室内设计。全面、合理、成熟地完成设计项目是在教学环节中首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导师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逻辑对设计过程的展开过程进行监控,根据项目操作的现实作为评价标准的参考,引导学生进行室内设计“中而新”,“鲁而新”的学术观点探讨,设计创新研究。

教学组织形式以基础理论讲授,实地调研、专家讲座讨论,设计实践、结题答辩,汇报展出等环节组成。

课程作业:工作室导师引入实际设计项目,具体要求详见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整体概念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建筑造型、内部空间,设计成果包含专业图纸及分析模型。

第二阶段:致力于工作室内的课题研究,侧重于齐鲁地域建筑文化遗产认知与运用。研究教学从专业实践向综合实践、实训过渡。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室、设计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平台,由专兼教师共同参与,组织严密、计划周到、目标明确、灵活多元地开展创新能力训练。 《山东省域历史文化建筑认知》 3.5学分,72学时,第六学期

课程阐述:前期导师将结合ppt进行理论讲授、经典案例解析讲座,进行综合性调研分析能力训练。然后通过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学生就预设专题开展互动交流,研讨调研方法、确定调研任务,结合具体城市案例进行实地测绘,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及分析讨论,精心制作成果在课堂进行汇报。

课程作业1:导师指定调研项目 (1):图纸部分

总体布置图(1:100-1:500),以实测建筑物为中心,要求把四周毗连的建筑,山川,河流,道路,桥梁乃至地形地貌都交代清楚。

建筑单元各平,立,剖面(1:100—1:500)。

反映各建筑主要特征的立面,剖面,架梁,装饰,雕刻,绘画等细部大样,数量及比例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以清晰准确表达所测建筑为准。

至少应有主视角度上的透视图或剖析图。 以上各图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配套完成。 正图全部用工具墨线或计算机。 (2).文字部分

同时要求完成所测建筑的考察,并完成测绘日志。包括所测建筑物的名称位置、创建目的、历史价值、发展演变、使用状况以及建筑本身设计布局、艺术价值、结构、材料、施工技术及环境处理上的特征的评价,记录集体测绘的过程等。

课程作业2: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调研项目,作业内容要求同上。

《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空间再生设计》 3.5学分,72学时,第六学期

课程阐述:旨在锻炼并鼓励学生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敏捷地从交叉学科条件中地汲取有价值的设计因素的一种必要能力。关注城市快速发展和更新中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话题,与我校所处的齐鲁地域城市发展背景、社会背景紧密联系。选择历史价值深厚或有突破性利用的老建筑作为课题对象,项目规模适中,考虑到调研可达性及教学经费开支,原则上以本地项目为主。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项目设计的基本运作,对传统优秀建筑的保护原则,现行政策法规以及老建筑修缮和空间改造设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技术,树立对建筑乃至城市可持续价值观,有利于今后参与同类项目的实践。

课程作业: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项目,具体要求详见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整体概念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建筑造型、内部空间,设计成果包含专业图纸及分析模型。

第三阶段:主要开展设计竞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发展的同时加强项目管理等能力地培养,加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广泛性。

《室内快题与竞赛》 2.5学分,54学时 第七学期,

课程阐述:课题设置针对国内高水平的设计专业大赛和即将进入设计单位以及研究生深造入学考试的必要准备。课题进度将分为调研与分析和快速设计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锻炼快速敏锐的条件领会与问题处理能力;第二部分锻炼快速设计能力。

作业1:小型室内专题的概念设计(课程老师提供设计任务书) 作业2:国内面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竞赛,具体要求详见参赛文案。

《毕业设计》 第

七、八学期。

工作室作为本专业方向毕业设计的教学站点,学生可在“工作室”完成毕业设计。

四、本年度工作计划

1、针对工作室教学、科研、实践特点,建立完善的教学计划(结合本科教学计划),突出特色,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建立、完善工作室各项管理制度。

3、工作室负责人主持全体会议,明确工作室工作思路、方向,及每位成员的责任分工。

4、组织大三学生进行报名,统一组织考核挑选,平时成绩、综合表现、考试成绩相互结合进行选择。

5、健全工作室的空间配备及保障正常教学的仪器设备。

6、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邀请校内外专家结合课程讲座。

7、完善作业成果汇报展出,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课程研讨,评估教学成果。

8、指定专人组织全院学生参加重要的设计赛事一次,并进行专业辅导。

9、工作室核心成员外出高质量学术交流,学习其他院校工作室教学经验。

10、教学科研相结合,结合名校建设工程及国家大型课题项目进行展开教学科研,师生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申报科研课题项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五、师资队伍介绍

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室由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张震教授主持,结合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与定位,教学团队由教学、工程实践、科研三类成员构成,其中核心成员4名,课程配套教师5人,外请联合导师5人。

核心成员简介:

张震

工作室负责人

1957年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ICIAD国际室内设计师会员。主要从事室内设计研究及教学工作。设计作品入选“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获一等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总体设计与施工任工程师,并被山东省政府记一等功。主持及参与完成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大厅环境锻铜笔画《惠风盛德》、济南泉城广场《泉乐颂》、章丘朱家峪“闯关东体验馆”建筑与景观设计、浪潮办公园景观设计等横向课题10余项。

黎明 核心成员

1977年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讲师,室内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编著教材《家具设计与生产工艺》,发表《满族乡村民居调研》等学术论文多篇,发表家具设计作品多福,设计作品“禁”入选“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完成山东宁津蟋蟀文博馆等多项社会实践项目。

王健 核心成员

1979年生、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讲师,室内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参与完成山东省教育厅立项课题一项,设计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十届、第一届美展。参加“山东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济南市园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济南市西客站片区色彩规划控制”、“山东大厦室内改造设计”等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及设计工作。

李文华 核心成员

1970年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课程配套教师简介:

马庆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 梅剑平 主要研究方向:家具与环境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

王棋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理论及专业基础讲授。 朱明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理论及专业基础讲授。 胡英盛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理论及专业基础讲授。

外请联合导师:

周浩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

卢正鹏 广东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M组,主要负责实践社会项目设计指导与工程实践。

崔友光 JCD崔友光设计事务所,主要负责实践社会项目设计指导与工程实践。 王凯 山东省永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实践社会项目设计指导与工程实践。

王军 中建八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实践社会项目设计指导与工程实践。

六、关联企业简介

山东省永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永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原称为山东省永隆实业总公司,经1998年改制为山东省永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建筑装饰施工壹级、建筑幕墙施工壹级、建筑装饰设计甲级、建筑幕墙设计甲级、建筑智能化施工贰级,钢结构施工叁级、机电设备安装叁级,特种作业加固叁级等综合性企业。

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M组;

广东省集美组隶属广州美术学院,是全国艺术高等院校最早成立的设计及施工企业,具有国家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甲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承包壹级资质、国家展览工程企业一级资质,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与管理体系认证,是全国诚信建设优秀施工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凯安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始建于2008年,前身是德国KAN建筑设计事务所。公司主要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业务,承接过国内外各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及规划。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装饰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装饰公司是一家集设计、装饰装修、幕墙设计与施工于一体的大型装饰公司,隶属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公司设计部具备建筑装饰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建筑幕墙工程设计壹级资质,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

公司坚持实施精品战略,曾八获鲁班奖,两捧国优杯,两摘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获省市级以上优质工程28项,省级工法3项。2012年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创建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奖(参建单位)” 公司设计部拥有优秀设计师25人,有较强的设计能力、技术能力和丰富的从业经验,能够完成机场、会展中心、文体场馆、综合办公、文教卫生、星级酒店等系列高端产品的室内外装饰设计。 JCD崔友光设计事务所;

JCD崔友光设计事务所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星级酒店及连锁餐饮空间设计研究的机构、HBA的深化设计合作伙伴、从业多年来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众多知名的酒店及餐饮项目,在各项设计大赛屡次斩获奖项,在山东设计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其他:

山东省永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清华康利城市照明研究设计院; 新思域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家具协会;

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院 ;

七、招生人数与范围

工作室面向全校吸引品学兼优的设计人才,共20人。其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12级本科学生15人,双学位学生5人。

八、学生录取标准

录取采用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模式。

2014年10月30日前,有意进入工作室学习的同学提交以下材料至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办公室尚慧老师,联系方式89626327.

1、学生需列出前修课程名称、单项成绩和各学期平均学分绩点,在申请单相应位置加盖学院审核公章。

2、整理提交个人个人优秀手绘及设计作业3-5幅(标明班级、姓名、联系方式),供导师进行综合评估。

3、如有课外项目实践和发表论文及设计竞赛参赛证明,也一并提交供导师进行综合评估。

工作室组织导师对申报学生平均学分绩点、前修课程、作品质量、竞赛成绩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审,择优录取。工作室学生名单确定后,将在全院范围内公示。

第四篇:2014年山东建筑大学建筑设计(一)复试笔试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

《建筑设计

(一)》考试大纲

1、课程名称:建筑设计

(一)

2、适用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与人居环境理论、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

3、命题原则

以本科毕业班学生所能达到的方案能力为标杆,建筑面积规模适宜,类型为常见大量性民用建筑,功能组成有一定的综合性,功能空间的形式与尺度应避免单一,基地环境应具体,并有一定特点。

4、命题形式:6小时快题设计

5、命题单位:建筑城规学院

6、考核要点

⑴、功能与空间组织能力: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交通空间尺度与序列; ⑵、形体处理能力:建筑立面造型、比例尺度、细部设计;

⑶、房间功能处理:通风采光、功能配置、空间尺度;

⑷、设计基本规范:疏散楼梯数量、疏散距离与宽度;

⑸、基地条件约束下的环境响应能力;

⑹、表达正确性、规范性与艺术性。

7、参考书目

⑴、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⑵、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全两册缩印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⑸、其它有关建筑设计的教材、参考书、资料集以及常用规范等。

第五篇:山东建筑大学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专业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位于文脉绵延、山水秀美的泉城济南东部新城,北至世纪大道,南到经十东路,毗邻济南市政务中心和奥体中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一、历史沿革

1956年,作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新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济南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宣告成立,并于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其后,伴随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调整,学校历经山东建筑学院、山东省建筑学校等发展时期。1978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本科办学,定名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982年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1997年,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学校建设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二、基础设施

学校设施先进,功能完善。2004年,在驻济高校中率先建成并启用新校区。现有新校区、和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5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298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186万余册(含外文印本图书2万册),电子图书112万册(含外文电子图书2万余册);各类运动场所面积8.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9亿元;教学用计算机5098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8500个;拥有便捷高速的校园网络。学校区位优势明显,规划自然韵致,建筑恢宏大气,环境优美流畅,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校园成为广大师生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三、办学层次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办学格局。设有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热能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15个学院(部)和继续教育学院。拥有48个本科专业,涉及6个学科门类;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专业硕士培养领域。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

四、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不断改善,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现有专任教师130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6.4%,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占74.71%。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全国优秀教师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2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8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学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教育教学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建设,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立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1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6个土建类专业相继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或复评。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了以学习型、实习型、研究型为服务模块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支持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2004年以来,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规划设计、艺术设计等各类竞赛活动,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专利申报和授权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学校先后十九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就业工作创新教育示范高校”。办学5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本专科毕业生,他们扎实苦干、锐意进取、遍及齐鲁、辐射全国,多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在山东省评选的19位建筑大师和规划大师中,有9位毕业于我校。广大建大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出色的表现为学校创出了品牌,赢得了社会赞誉。

六、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将其作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出土木建筑学科的专业优势和特色,注重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凝炼学科方向,提升研究和建设水平,在土木工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智能建筑、建筑节能等研究领域均已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建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立项评审中,获批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其中,2个学科被列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实验室被列为省级强化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学科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

学校坚持把提高科研水平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完善管理体制,促进资源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和高层次科研奖励。近五年来,学校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8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35篇,出版专著教材540部,获得国家专利180项。《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七、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特别是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土木建筑学科领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2006年,推介实施《山东建筑大学服务山东建设事业行动方案》,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特别是建设事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节能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学校先后与东营市、山东省科学院、力诺集团等地市政府、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40余项,有400余项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推广,主持或参与制定了30余部国家与省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整合资源成立科技产业园,建成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完成国内第一座建筑物原地旋转平移、古建筑保护平移等工程,承担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奥体中心、园博园等20余项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参与完成世博会山东馆、十一届全运会自行车馆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参与救灾重建,主持了援建板房和太阳能小学的设计工作,被评为全省建设系统抗震援川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学校荣获“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称号。

八、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不断拓展办学视野,提升办学水平。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办土木工程、建筑学、国际商务等6个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余个学生访学项目。积极开展学者互访,有60余名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回校工作,10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常年在校任教。加强国际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现承担多项国际间科研协作项目,先后承办国际可持续能源技术大会、太阳能建筑国际研讨会等20余次学术会议,并邀请外籍专家来校开展短期讲学和学术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山东省建科院、青建集团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40余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设立奖教学金18项,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学科引领”、“人才建设”和“管理创新”四大工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逐步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下一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