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

2023-01-16

第一篇: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

张怡恒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当前,政府和社会舆论都在关心农民工流动子女在城里就学的问题,但更大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工留守子女在农村的生活学习和安全健康等状况又如何呢?为此,笔者对地处苏北农村留守子女进行了专题调研。

留守儿童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子女亲情需求严重缺失。由于常年在外忙于打工,农民工平时回家次数很少,经调查显示,其中一年内仅在春节回来的占82.3%,还有17.7%两到三年才回来一次。由于长期的分离和缺乏联系及沟通,使得亲子关系会出现障碍,亲情关系缺失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后果。

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子女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大都比较积极。但是,留守子女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农村父母文化程度小学学历或初中居多,很难辅导子女功课,因此,他们的职责主要在于监督子女学习,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力,监护人本身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的家庭监督作用,再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存在问题干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自控力的形成。

监护环境令人担忧。留守家庭中大多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隔代监护成留守子女主要的监护方式。尽管隔代亲人也愿意照顾留守子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很多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调查中不少亲戚也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只要父母给钱”,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当冷漠,大多碍于情面而照顾。

在教育态度方面,严重缺乏良好的家教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

孩子大多只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非但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反而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因为爷爷奶奶对孙辈一般都比较溺爱,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容易使孩子性格放纵,不服管教;而亲戚仅仅希望维持留守子女的生活,能有所交待就可以了,因此也是疏于管教。甚至有些孩子还产生了“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孤僻内向、胆小怕事的性格特征。安全健康隐患凸现。众所周知,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复杂,安全隐患诸多。对留守子女来讲,安全、法律和生理、饮食健康等方面知识是他们安全防范以及保护自我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对留守子女调查结果中显示他们严重匮乏该类知识。农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安全健康观念非常淡漠,对生理知识方面难以启齿。这些因素导致了留守子女安全健康知识处于真空状态。由于留守子女缺乏防范生活隐患的武器,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必然会面临着很大的危机。特别是每年的暑假期间,由于监护人对孩子监护不力,致使孩子出现溺水或突发事故死亡的事件经常发生,严重威胁着留守子女的健康安全。

教育网络缺失,教育理念落后。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的问题。教育本身是一个网络的概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国农村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比较薄弱,这也是留守子女教育状况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留守子女本身缺乏家庭教育,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没有给予相应补充。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受经济状况、教育观念及农村基层教师资源缺乏等因素影响,全方面教育效果甚微。再加上有的乡村学校应试性过强,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甚至连倾诉的渠道都没有,更加孤立无助。

对策与思考

今天的留守子女问题就是明天的农村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很综合、很复杂

的教育问题,并非凭借某单一主体在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依赖监护人、外出父母,依靠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紧密协作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思考: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问题。鉴于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的种种局限,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政策调整力度,设法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受教育问题,通过修改户籍、借读等方面的歧视政策,减免现有学校对民工子女征收的额外费用以及降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创建门槛,最终使子女能够随父母一起在外生活,并在城市享受优质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实现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

健全亲子关系,满足子女亲情需求。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使父母转变观念,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条件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片面观念,要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固定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两人都出去时则要改变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具体说来,就是要提高沟通频率,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交流一次,并在沟通内容不仅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所有这些努力都可以实现情感补偿,尽量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创新家长学校模式,拓宽关爱平台。为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以隔代家长学校、“代家长”学校为平台,不断提升对祖辈等临时监护人的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同时,抓住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亲子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增强家长的监护人意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党政机关的富余人员以及中小学退休教师,在留守小孩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儿童活

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

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丰富实践活动形式。以学校和村委会为单位,定期向留守儿童父母寄发书信,让在外务工的父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开通“师长电话”,让外出务工家长随时与老师取得联系;同时规范开展家访、家长座谈、家长会等活动,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有效模式,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充分挖掘亲子交流新渠道。通过开设“亲子邮路”、“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信、通电话;通过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到外地探望打工父母、爱心电话亭等联系形式,铺架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让孩子们感受父母艰辛,消除情感隔阂,增强自立自强意识。

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监护体系。加速推进融文化、科技、艺术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定期组织集教育性、知识性为一体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另以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场所为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加深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充实“留守儿童”的闲暇生活。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序 言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xx镇xx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x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

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二)、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9.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儿童因触犯法律被判处十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让人值得深思。

(四)、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五)、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采访一陈姓村民时我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镇江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附近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莲~山课件 ]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普查,在镇、村设立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办事机构,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教育情况。把学校与村委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定点帮扶,及时发现报告留守儿童们的情况与动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保证。

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结 语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

青春有限,选择无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关爱留守儿童是值得我去为之奉献一生的事情。

目前,广大xx村民正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迎接“十二五”的到来,争取在此期间全村各项事业都实现质的突破。在制定“十二五”工作目标时,我村支部书记范志红书记把留守儿童问题列为全村的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升至战略高度。我想有了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我村留守儿童的头顶一定会出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

河南工业大学电信0904xxx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关键词:

留守儿童学习问题心理偏差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在调查中发现有近68%的留守儿童与其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11%与其亲戚住在一起,还有21%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由于父母不在身边,43%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监护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其中54%的留守儿童在处理矛盾时采取闷不吭声的态度,只有22%选择向父母诉苦。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43%的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持担心态度的,有49%的留守儿童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在调查中,只有不到70%的留守儿童觉得社会对自己是关心的,超过1%的留守儿童觉得这个社会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60%,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

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做了一个专项调查。在XX村留守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66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7人;中学35人,小学31人),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的测试对象。

这一专项调查显示,一半以上(57%)的留守中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7.7%,中度为33.4%,重度达到18.9%。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些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在对村小学近200名留守学生的智力测试和文化知识检测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身心发育健康状况不良的人数占总数的80%。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成绩较差。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如果留守儿童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很多。

(2)性格有明显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 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因此,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心理也会出现问题。从个性特征上看,留守儿童常常会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自己,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道德发展出现危机。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外出打工的父母亲对留在家乡的子女要求过低,很多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这种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再加上多数农民工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的中小学对于留守儿童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使得这些孩子缺乏教育和约束,

他们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这些留守儿童道德准则下降,常常干出一些有悖于基本道德规范的事情来。如有的打群架、偷盗、虐待老人等等。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极大地妨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建议

目前,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政府,家庭,学校,慈善机构和社会人士各尽其责。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一是改变父母外出方式。应尽量避免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二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应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督促其生活、学习、行为;同时还应多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老师一道教育孩子,促进其健康成长。三是监护人及父母既不能溺爱孩子,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 的观念。

2.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降低城市学校门槛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平等的上学机会。第二,加大对农民工学校的投资力度,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第三,鼓励社会投资兴建这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在父母的关怀下学习生活。第四,发展农村寄宿学校,让那些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第五,开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为专题的政策研究,目的是降低留守儿童在农民工子女中的比例。

3.学校。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学校承担着管教同时抚育他们的最关键的一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为留守儿童们创建出了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鉴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学校应该为他们在固定时间召开特别代表会,交流问题或表彰优秀。同时,学校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机会担当责仁。担当责仟,能激起留守儿童的责仟心和主人公意识。有了学校的配合,留守儿童就能更勇敢地面对社会。

4.社会。留守儿童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自我肯定不足造成的。由于亲情的疏远,留守儿童很容易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产生偏差,容易妄自菲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帮助,为这些孩子重新梳理阳光自信,热情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爱的作用在于,弥补留守儿童心灵的缺失,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目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已经行动起来了。许多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的托儿所,图书馆,游戏室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区建立起来。同时,很多志愿者也来到最需要温暖的家庭中,为留守儿童带去礼物和问候。这些做法反响极好,已经慢慢吸引了更多社会热心人的关注。

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从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开始,已经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他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数千万儿童和上亿农民工的重大问题。同时,他也关系到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青少年的成长。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要靠各级政府的积极协调配合,社会各界更应伸出援手,承担责任。只有政府,学校,社会人士通力配合,留守儿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化建设才能更上一个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篇:环卫工人生存状况调查

云南省昆明市环卫工人生存状况调查

经济学院 10统计班

201002402108 唐蓉

不管在哪里,我们总能看到那些弯着腰,或提着垃圾箱或推着垃圾车的“黄马褂”,每天迎接太阳,披星戴月。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天使,人们却厌而远之。面对那些异样的眼光,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委屈与无助。

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安全,健康都得不到保障,意外事故不断,从挂着吊瓶扫地到老母生病在床,儿子九年未归坚守岗位,那么多的辛酸背后,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 环卫工人的招聘 1. 环卫工人的种类

目前昆明市环卫部门人员分成“三等”,有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但工作都是临时工干,工资却很低,正式工、合同工干活少,拿钱多,福利好。而根据他们工作的地点又可以分为主城区环卫工,街道环卫工,厂区环卫工等。

2. 环卫工人的来源

由于昆明正处于快发展阶段,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变成了“城里人”,在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下,很多没有技术,没有知识,劳动力不强的拆迁人口及外来人口成了临时大军,不得不承担着整个城市的清洁工作。

3. 环卫工人的招聘

事业编制的环卫工人是享有财政部门拨款发工资,买保险,并享有节假日的,而合同工则是跟相关企业签订合同,并享受一定待遇的,安全,生活基础等都得到保障,而临时工与私人有协议,大部分没有法律保护。

二.环卫工人的报酬及保障 1.环卫工人基础工资水平

昆明市主城区及安宁市最低工资水平为1100元,而东川区,呈贡等地的最低工资水平为980元,环卫工人的基础工资水平就在最低工资水平线浮动,特别是临时工的月工资基本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浮动,目前昆明市环卫工人的平均工资为853元/人。

2.环卫工人加班工资的发放(以2013年为例)

每次过节,狂欢留下的垃圾都要占用环卫工人的休息时间去打扫,当我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只有他们还在微弱的灯下辛勤工作着。

根据有关规定,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在周末休息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安排劳动者在同等时间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春节7天长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前3天,加班费应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而初三至初六这4天则属于相邻双休日的调休,加班费为平时工资的两倍。 据云南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昆明市主城四区和安宁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其他所辖各县及呈贡区、东川区为980元。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该职工在春节7天长假中全部加班,而且均不能补休,则其加班工资为两部分:

980(元)÷21.75(天)×300%×3(天)=405.5(元) 980(元)÷21.75(天)×200%×4(天)=360.5(元)

因此,即使是在非主城区上班,昆明加班者在春节7天长假中的加班工资最低也应该为405.5+360.5=766(元)。而昆明主城四区和安宁市的加班者,7天长假的加班费最低则是859.8元。而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环卫工人和保安都没有加班费,得到的是100元的过节补贴或是几天调休。

三.环卫工人的安全保障

由于没有保障,一旦发生事故,环卫工人不仅要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医疗费用和赔偿问题也都成了难题。

与此同时,环卫行业长期以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业环境恶劣。环卫工人们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城市美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关注。根据此前一家保洁公司为单位200多名环卫工人体检结果显示,有120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胃病等职业性疾病;有的环卫工人甚至一人“身兼”数病,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一些环境与健康方面的杂志在采访调查中也曾经披露,城市环卫工人的手和工作服受到细菌的严重污染,环卫工人的鼻咽部含有大量致病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中年年龄组工人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居民。这些情况说明,环卫工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的确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让环卫工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每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显得尤其重要。

而在昆明,各地区拨给环保部门的清洁经费有限,扣除了工资之后就只能为一部分人购买人身意外险。 四.环卫工人生存状况恶劣的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 环卫企业生存难

环卫工人的工资偏低,那么环卫企业的生存状况又如何呢?目前,昆明市的环卫管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政府自己管理,另一种是外包给环卫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人待遇自然提高不起来,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自信心不足,是环卫工人的现状,也成为制约环卫企业发展的瓶颈。

2.环卫工人自身法律意识薄弱

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大多数环卫工人都不会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政府对环卫部门督促力度不够。

3.保洁公司管理漏洞百出,压榨现象层出不穷

与保洁公司签约的环卫工人被外派到其他单位工作,在工人出事故之后企业间互相推脱,责任不明确。

五.整改措施

1.上班制度改革(以经济开发区为例)

1.现在,在经开区建成区39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范围内,环卫工人实施六种工作制度:9点至17点为正班,安排45个环卫工人;14点至22点为副班,安排22个环卫工人;7点至15点为早班,安排6至8名环卫工人;还有夜间加班及双休日、节假日加班。

2.实施“多班制”后,需要增加大量的环卫工人和保安人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也可能会有所提高;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后,多数城管人员也将积极到道路、工地、企业、市场和小区等一线巡查,按照片区划分,实行网格化管理。

2.为环卫工人购买人身意外险成企业投标门槛

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时,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撞死撞伤的报道时常会见诸报端。可当谈到14509名环卫工人中有多少人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时,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处长王先举摇摇头说:“这个比例太低了。”可是在今后,是否为环卫工人办理意外人身保险,将被列入政府招投标清洁服务企业的筹码之一。 在“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作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中,对参与投标的清洁服务企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清洁服务企业在参与投标时,不仅要明确清扫保洁实施方案,还要将清洁服务企业以往保障环卫工人权益的情况列入评标内容,特别是要将是否购买环卫工人意外人身保险作为评标的依据之一

3昆明机械化清扫率将提高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卫工作提升城市清洁水平的意见”中提到,昆明市将实施精细化作业,增加道路的冲洗和保洁次数,治理道路扬尘,提高路面的洁净水平。

在环境卫生保洁方面,将通过机扫和人工清扫两种方式的紧密结合与加大力度,使全市实现市容市貌的提升。目前,全市主城区相关道路车行道的机扫率已达40%,但今年底将提高至45%,明年提高到65%,2011年达到80%。

4.城中村道路保洁要推物业化管理

按照全市的安排,将把物业管理的封闭式小区以外的所有道路(含门店门前区域)全部纳入市政管理范畴。从明年1月1日起,将具备市政道路功能的原村镇道路也纳入市政管理范畴,由区财政承担清扫保洁经费。

针对城中村人口密度大、门店多、环卫设施设备不足、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全市将大力推行城中村物业化管理,对于实行物业管理的城中村4米宽以上的道路,纳入市政管理范畴,由区财政承担清扫保洁经费。

5.创立云南省环境卫生协会(保障环卫工人利益)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的环卫工人已有了自己的“娘家”——云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该协会成立较早,是城建行业内规模较大的协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6.设立省级环卫工人节(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给予鼓励) 云南省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市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环卫工人节,但是云南省的环卫工人节还没有设立。近年来,城市飞速发展,城市街道不断拓宽,清扫面积成倍增加,环卫工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除了昆明市,云南省其他地州(市)还很少有人知道环卫工人节这个日子。为了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引起更多的人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云南省拟申请设立环卫工人节,可以为全省的环卫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介绍先进的管理和工作经验,为主管单位和各成员单位建立沟通渠道,发挥各自的参与作用,使环卫工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六.结语

虽然政府在加大对环卫工人的保护力度,但由于招聘等环节存在漏洞,让很多环卫工人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且环卫工人趋于老年化,环卫工人的安全问题也颇让人担忧,不仅仅是政府应该关注这些城市美容师,作为市民的我们也应该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也许多走几步路,把垃圾丢进垃圾桶,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祝福伟大的环卫工人们!

参考文献:1.《政府投入不足,环卫企业生存困难》云视网

2.《昆明环卫工人社会地位和待遇逐渐提高》 昆明信息港

3. 《人民日报:环卫外包,工人权益不能抛》人民日报:

4.《环卫工生存状况亟待关注》荆楚网

5. 宿田翁:《事业编制是环卫工人一份给力的保障》

第五篇:关于珠海市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题目: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1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珠海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珠海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税收和财政双增长,却未曾有效发挥二次分配的平衡作用。普通劳动者依然生活艰苦,工资提升速度远远比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医疗,社会保险远远没有保障到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苛扣工资,延长工时剥削普通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广大的劳动人民没有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反而品尝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苦果。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三座无形的大山重重的压在广大劳动者的肩头。普通工人生活长期的不到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各种的社会问题不断的涌现。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国家的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对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进而分析环卫工人的生活水平,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状况,并深入了解内在因素,透析问题的真正成因。再根据真正成因提出建议和改善措施,希望能促进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改善。

关键字:环卫工人 生活 现状 建议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调查背景

珠海是我国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和经济特区。1953年建县,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土地面积为1711.2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4.74万人。 2013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2.38亿元,同比增长10.5%,GDP增速高于同期全省(12.2%)和全国(11.3%)平均水平,居珠三角各市的第7位。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三千亿(3053.37亿元),规模实现新跨越。全市环卫工人由2011的3000人到2014年的8000多人,环卫工人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社会最勤劳的最朴实的劳动者。

二、珠海市最低工资标准

我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在省指定二类标准的基础上,调整为1150元/月,折算的小时标准为6.6元/小时;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1元/小时。

三、珠海市普通工人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种类是:(1)计划生育保险;(2)养老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失业保险。

2、职员、固定工、合同工及其用工单位必须参加所列五种社会保险。 临时工及其用工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佣的人员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其余险种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根据条件分步推行。

3、职工社会保险待遇与社会月人平均工资、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法定退休年龄挂钩,并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四、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概念

1、环卫工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趋老化。 目前环卫工人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只上过小学,上过初中的很少,甚至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

。据该调查小组抽样统计,72%的都只上过小学,只有18%的上过初中,还有10%的连小学都没上过。而且从事之一职业的环卫工人以中老年为主,据统计

,30-40岁的环卫工人约占36%,40-50岁的达42%,50岁以上的占24%的比例。职业目前主要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中老年以女性职工为主的群体。

2、居住条件差,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我国环卫工人居住条件差是个普遍的问题。由于城市各地大多数环卫工人都是外来工,在环卫所不统一提供住宿的情况下,他们只有选择自己租一些环

境条价差、地理位置差、卫生条件差、安全系数差的便宜房子,有的人甚至住在临时搭建的构筑物里,“因为收入有限,不可能租住设施条件好的房屋,大多住在小区车棚或环卫所为他们临时搭建的违章建筑里,随着拆迁力度的加大,他们只能住到桥洞下、铁道旁、垃圾中转站、厕所旁或较远的郊区

3、家庭状况复杂,抚养压力大

环卫工人家庭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环卫工人的年龄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导致绝大部分开销都用在赡养老人和抚养之女身上,加上工作强度高, 长期以往自身的身体状况都得不到保障,大部分人都处于非健康状态。由于收入微薄付不起学费、两地教学质量差异、高考区域受限等诸多因素,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无法将子女一同带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而是将其留在老家由亲戚或老人代管。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照,许多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外来环卫农民工不希望自己的命运在子女的身上重现。为此,他们省吃俭用,甚至利用工余时间另找一份工作,尽可能多挣一点钱供子女上学,接受教育。

环卫工人的生存现状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工资水平、生活质量、社会保障水平。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能全面的掌握环卫工人在生活,工作,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工资水平主要就环卫工人的薪资待遇和劳动时间、劳动保障进行调查。生活质量主要就环卫工人的日常生活的支出、住房支出、医疗支出进行调查。社会保障主要就环卫工人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环卫工人得到的社会保障进行调查。

第二部分 正文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1、调研对象:珠海市环卫工人。

2、调查时间:2014年7月10日 2014 年7月23日。

3、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个例分析、参考文献。(个例分析,个例分析主要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中所了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采访,然后根据采访所得的具体而深入的信息进行个例分析。)

4、调研内容:通过问卷形式了解珠海市环卫工人的生活基本状况和基本工资状况,实地走访方法,为了得到更加实效有效的信息,采取进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实地走访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附近地区的环卫工人。

5、调研过程:小组成员制定好调查问卷后,分别在斗门、拱北、唐家湾、金鼎四个地方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派发地点都选择在环卫公司比较密集的地区,以方便取得有效的问卷。

走访调查主要在唐家湾和金鼎两个地方进行,小组成员亲身进入环卫工人的上班地点或住宅进行实地采访调查,能亲身的,客观的感受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同时更有效收集到最真实的资料。

6、调查情况:实际发放问卷数:500份;有效问卷数:418份。

实地走访人数:10人。 调查涉及相关的企业和公司:珠海市香洲区拱北环卫所、珠海市斗门区环境卫生管理所、珠海市强士环境保洁有限公司、珠海市洁城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市同心清洁服务公司。

二、数据统计和问题分析

1、男女比例,女多男少

在被问卷的400多名环卫工人中,有73.2%是女性,只有26.8%是男性。女性占了环卫工人群体的较大部分。

2、基本工资低,靠加班费提薪

珠海市环卫工人平均工资都在2100元上下浮动,其中以香洲区的环卫工人工资较其它地区高在2300元上下浮动,其它地区普遍工资都是2000元。只有在基本的基础上加上加班的加班费才能达到2800左右的工资水平。政府部门的环卫工人的得到了较好的规管,工资比较稳定。在清洁公司就职的工人,工资水平都要比政府部门的环卫工人低,同时福利方面都相对的降低。虽然到手工资有近三千,但这其中部分收入实则是依赖环卫工人的加班费,环卫工人加班实在是太常见了。台风来时有环卫工人连续十来天都无法休息的。

3、涨工资同时福利缩水

已经得知了省政府下发的要改善环卫工人待遇的文件,基础工资最低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涨工资的同时环卫工人的福利也在缩水,基本工资在涨,实际工资变动却不大。年终奖、半年奖和其他过节福利等全部取消。

4、劳动强度大,任务重

有近89%的受访环卫工人表示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普通的环卫工人每天从4点到17点超过10小时的工作时间,普遍要负责3条大街的清扫工作,每天早上,中午,晚上要三次清扫。平时还要保持清洁。同时还负责街边垃圾箱的倾倒、保洁。在一些繁华路段市民的乱丢垃圾现象特别严重,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就会几何倍增大!每逢节假日还要加班加点没有休息,还有不少的环卫工人负责诸如清理“城市牛皮癣”等繁重的工作。

5、年龄偏大,同时招工困难

在调查数据显示:71.5%的环卫工人年龄超过40岁,63%的环卫工人年龄超过45岁,年龄偏大,以中老年人为主。同时因为社会地位低下,工资,福利等条件招工困难也是是环卫工人正面临的困局。

6、租房难,买房更难

调查数据显示:环卫工人中住民工公寓占12.2%、租房的占65.1%、自有住房占6.1%。87%的受访环卫工人表示,住房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如今珠海的房价高涨,以环卫工人微薄的薪水难以买得起高昂的住房。租房租金居高不下,政府又没有的补贴和政策。81%的受访环卫工人表示房租占去了他们生活费用的大部分。

7、子女入学,缺保障

73%的受访环卫工人表示,子女入学问题他们最担心的问题。现在的环卫工人普遍家庭都拥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子女,同时也正是子女上大学的年龄,子女入学的学费用始终是环卫工人面前难以逾越的大山。

8、市民不尊重,工作难上加难

65%的的环卫工人表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83%的环卫工人表示工作中最大的委屈是市民的不尊重。为自己的岗位默默付出汗水,却得到市民的尊重和认可,甚至遭到市民唾骂和批评,这就是环卫工人最大的委屈。

9、街边小贩,最困扰

调查中83%的环卫工人认为街边小贩是他们最不愿意去的地区。街边小贩普遍素质不高,同时缺乏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加上街边小贩的流动性。乱丢和乱扔现象普遍存在。他们生活本身就艰苦,不易接受环卫工人的劝说。也容易和环卫工人发生口角,久而久之街边小贩成了环卫工人最头痛的难题。

10、访问调查

最美城市美容师全国表彰优秀环卫工---张美连 简介

姓名:张美连 年龄:37岁

身份:拱北环卫所环卫工人,在珠海从事环卫工作10年。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家乡的小学当过代课老师。

经历:2003年,张美连和丈夫来到珠海,后从事环卫工作一直至今。今年2

月26日,她荣获“全国优秀环卫工作者”称号,这是近十年来,珠海环卫工作者获得的最高荣誉。

我们特意选了星期天去拜访她,看见她的第一眼就知道她是个朴实的劳动者。一件花布上衣,一条黑长裤,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穿着。刚开始,我们的突然拜访让她有点慌张、谨慎,当我们表明身份后,话题渐渐聊开了,气氛也和谐了!

组员:"通常几点钟上班?" 张美连:“早上3点半就要起床了,洗涮完了,就去上班了,4点钟打卡。”

组员:“为什么选择环卫工人个工作?” 张美连:“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有口饭吃。”

组员:“刚刚接触这个工作是什么感受?” 张美连:“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清洁工人,一下班就马上脱下工作服,生怕别人认出自己,更不敢告诉家里人!”

组员:“现在你对你的工作又有什么感慨?” 张美连:“其实大多数人对我们还是很尊敬的。我儿子也越来越理解我这份工作了,我获奖回来的那一天儿子还给我送了花,当时我就特别高兴!” 说完张美连脸张显了笑容。

组员:“上班时有感动很委屈的时候吗?” 张美连:“一天凌晨,一名女子坐在远处的大排档吃东西,街上的污水顺着流向大排档附近的下水道口。“你明明看着我在吃东西,为什么偏往这边扫?”虽然离大排档还有比较远的一段距离,吃东西的女子还是大声骂了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好不出声,默默干好自己的工作。有的人是自己走得急,撞到我们了,也骂我们。”说到这个时候,张美连的双眼闪烁着,差点流下了眼泪。每当碰到这种情况,张美连就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的工作„„

组员:“现在生活上有遇到什么难题吗?”

张美连:“现在想在珠海买套房子安定下来,可是我们家一个月收入5000快,房价要几十万。只怕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了!"张美连有点忧伤的摇摇头。

访问在一个小时后就结束了,我们很快都踏上回程的路,可一路的天总是阴沉沉的!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天还没有亮,路上鲜有行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忙碌在街头巷尾,为这个海滨城市“梳妆打扮”,迎接新的一天;到了晚上,他们又为整个城市除去一天的倦容和尘土,直至城市入眠。

这些早出晚归的人们,就是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拱北环卫所的张美连,就是这些环卫工人中的一员,她十年如一日打扫这个城市,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珠海的清洁和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三部分 结尾

一、健全和完善珠海市环卫工人保障体系的建议

环卫工人的工资底薪、福利低下主要因为环卫经费的不足。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主要是政府的环境卫生管理方法不到位,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受到歧视是社会的宣传不足,社会风气不正。卫工人的住房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则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妥善解决。下面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法案。

(一)加大环卫经费投入力度

珠海市环卫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环卫经费不足。

1、增加环卫专项资金投入,弥补经费缺口,为提升海市环卫工人保障体系水平提供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资金需求量大,建议在各区全面开征垃圾处理费。通过向居民和单位征收一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是解决环卫资金来源的根本途径之一,而且它还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能极大地敦促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垃圾的源头减量,以及最大化的回收利用。能大大地减少垃圾的制造量,在减少环卫工人工资量的同时也为提供了环境卫生工作经济保障,环境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才可能建立和运行,环卫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才有了经济的保障,完善珠海市环卫工人保障体系才有了落脚点,不然一切都只是空谈。

2、政府部门应结合财政状况,逐年提高环卫资金标准,有长期而稳定的经费来源,提高环境卫生管养水平以尽快扭转环卫行业发展滞后的不利局面。

3、及时增补、维修和更换环卫设施、设备。政府必须不断增加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用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4、建议上级政府应将环卫工人工资纳入财政供给范畴,确保环卫工人工资能够按时足额发放。为稳定环卫工人队伍,激发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应尽快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水平,充分考虑环卫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让环卫工人这个全市上班最早、下班最晚、工作时间最长、作业环境最艰苦的群体,也得到较高的劳动报酬。工资水平提高了,环卫工人队伍招工难,年龄大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政府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管理

1、批准商贩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内摆卖,给特定的区域内小贩发放牌照。特别是从事餐饮业,批准单位要加强管理,由经营业主负责清扫保洁或由与环卫所签订代清扫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街街边小贩有了约束他们条款协议,环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同时街边小贩也有了生存的空间和谋生的手段。

2、加强“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工作。

“门前三包”是一包”门前市容整洁,无乱设摊点、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等行为;

“二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无裸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无蚊蝇孳生地;

“三包”门前责任区内的设施、设备和绿地整洁等。

(1)建立联动管理机制。由政府牵头,成立由行政执法、环卫、工商、环保、

卫生、街道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将沿街单位、经营户“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落实情况与卫生许可、工商执照办理、环保审批等工作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做到多部门齐抓共管。

(2)完善监督机制。设立监督电话并向市民公布,广大市民对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和举报,相关部门将及时予以处理,并给予举报人相应的奖励。

3、执法部门要加强对城市“牛皮癣”的管理。

由于环卫部门没有执法权,对违反规定者只能是口头教育,无法处罚,往往这边刚清洗完,那边又重新贴满了“牛皮藓”,令环卫工人疲于奔命。而对乱张贴“牛皮癣”的执法主要靠城管部门负责,公安、工商、劳动监察等部门却很少介入。为防止非法小广告现象死灰复燃,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联动管理机制,成立由城管、公安、工商、环卫、卫生、税务、电信等部门组成整治专项行动协调领导小组,通过调查取证、端黑点、治源头,彻底治理城市“牛皮癣”。

(三)政府的环境卫生的宣传工作

1、讲文明树新风,政府有关部门应做好环境卫生的宣传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教育市民养成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好习惯。减少市民乱丢乱扔的现象。就能从源头上减轻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量。

2、树立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者的风尚,多举行有关环卫工人的公益活动,让广大市民体会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辛劳。这样环卫工人工作时的纠纷、摩擦就会大大减少。

3、对在岗的环卫工人进行岗位培训,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生活,组织领导要定时对在岗的环卫工人进行探访、慰问,真正做到关心环卫工人的生活,给在岗的环卫工人内心的温暖。

(四)政府的相关政策

环卫工人的住房难问题,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给环卫工人帮助。成立环卫工人的住房贷款,为环卫工人买房提供资金的援助,同时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平台。对于买不起房的环卫工人,政府应提供相应的廉价租房,同时提供给环卫工人员工宿舍,保障环卫工人的住宿环境和基本生活。

二、结束语

环卫工人虽然是最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可是他们的工作关系到珠海的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甚至是珠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健全和完善珠海市环卫工人保障体系,保障环卫工人的生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实的生活中,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基本工资低,加班频繁,工作强度大,基本住房,子女入学得不到保障,还遭到市民的歧视甚至是辱骂。这个社会文明的贡献者,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却得到了这样的社会回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惊世的成果,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成为了人门关注的热点。环卫工人正处在社会最低层的一端,保障环卫工人的权益,完善环卫工人保障体系,也是社会再分配重要的一环,也是奔向小康社会重要的一环。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不断接触珠海市的环卫工人,在和他们的谈话中。他们的朴实、勤劳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求高高在上的权利,也不求大富大贵的金钱。他们只是想有安定的生活,和家人在一起就够了!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深入地了解了环卫工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况,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的同时也了解许多自己不知道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于波 改善环卫工人待遇 珠海马路天使最忧教育住房[J ]. 南方晚都市报, 2014, [2] 曹淑玉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研究[J ]. 湖南大学学报, 2008, (03). [3] 陈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J ].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3). [4] 林少琦:《切实关注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研究》[J]2009年。

关于珠海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的调查问卷

1、性别:A男;B女

2、年龄 :

3、隶属公司所在地:

4、对工作任务、工作量有何看法?

5、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6、平均一个月的加班天数:

7、平均一个月加班的费用:

8、在工作中经历过最不开心的事情?

9、在工作中经历过最困难的事情?

10、与以往相比得到的员工福利是否有所上升? A是;B否

11、你现在的住房方式是什么? A租房;B买房

12、你现在生活上感到最困难的事情 ?

13、上班工作时你有不被尊重的经历吗? A有;B没有

14、你上班工作时感到最困难的事情?

15、你对你上级领导的办事风格有何看法?

16、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吗? A是;B否

17、你因自己子女的上学难感到困惑吗? A是;B否

18、你家庭上学子女的人数?

19、生活上最大的开销用在什么地方? 20、你的家人支持和理解你的工作吗? A是;B否

21、你对你的生活前景感到如何?

22、你对你的工作前景感到如何?

23、在一年内是否会转换工作?A是;B否

24、在工作是最开心、愉快的事情:

25、政府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政策你有何看法?

谢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上一篇:篮球赛文艺节目主持词下一篇:氯气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