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的安全规程

2022-06-28

第一篇:风电场的安全规程

风电场安全规程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场安全管理规程规定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二○○九年十二月 东营河口

i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审 定:

审 核:编 制:

i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说 明

一、 本规程适合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筹备处的管理工作;

二、 本规程适应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 本规程为试运行版本,将在运行过程中加以补充、修订、完善;

四、 本规程最终将由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董事会批准生效;

五、 本规程与国家、上级机构的法律、规定等文件有抵触的,完全按国家、上级机构的文件执行。

i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目 录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 2 第一章 范 围................................................................................................................................. 2 第二章 总 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 ............................................................................................... 2 第四章 风电机安全运行 ............................................................................................................... 2 第五章 风电机维护检修安全措施 ............................................................................................... 3 第六章风电机安装安全措施 ........................................................................................................... 4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第一章 范 围

1.0 本规程规定了风电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权限、责任及检查考核办法。 1.1 本规程适用于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全部过程。

第二章 总 则

2.1 为了保证风力发电安全生产制定本规程。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2.2 风力发电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各级领导应以身作则,依靠职工群众,发挥安全监察机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贯彻执行。建立、健全风电安全生产三级安全网络,全面落实以行政第一责任人正职为核心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3 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标准规定,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必须予以制止。 2.4 风电场应有必要的规程制度,包括《消防规程》、《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风力发电运行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实施细则,建立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操作监护制度、维护检修制度、消防制度等。

2.5 工作人员对本规程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工作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本规程,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学习规程有关部分,并经过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现场工作。外来临时工作和培训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向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外来人员参观考察风电场,必须有专人陪同。

2.6 风电场内电气设备的事故处理应按本规程所列“引用标准”中相应的标准执行。 2.6 风电场升压站的事故处理参照DL/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的规定处理。 2.7风电场内架空线路事故处理参照SD292的规定处理。

2.8 风电场电力电缆事故处理参照《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的规定处理。

第三章 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

3.1 经检查鉴定,没有妨碍工作的病症。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3.2 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3.3 熟悉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3.4 生产人员应认真学习风力发电技术,提高专业水平。风电场至少每年一次组织员工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度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继续上岗。

3.5 新聘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 3.6 所有生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方法,所有职工必须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第四章 风电机安全运行

4.1 风电机组在投入运行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4.1.1 风电机主断路器出线侧相序必须与并联电网相序一致,电压标称值相等,三相电压平衡。

4.1.2 调向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风速仪和风向标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 4.1.3 制动和控制系统液压装置的油压和油位在规定范围内。 4.1.4 齿轮箱油位和油温在正常范围内。

4.1.5各项保护装置均在正确位置,且保护值均与批准设定的值相符。 4.1.6 控制电源处于接通位置。

4.1.7 控制计算机显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1.8 手动启动前叶轮上应无结冰现象。

4.1.9 在寒冷和潮湿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月以上的风电机组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

4.1.10 经维修的风电机组在启动前,应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4.1.11 新安装调试后的风电机组在正式并网运行前,应通过现场验收,并具备并网运行条件。 4.2 风电机组的启动、停机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风电机组应设置成自动方式。如果需要手动方式,应按照DL/T666-199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要求操作。如需要用远程终端操作启停风电机组,应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4.3 风电场应按照DL/T666-1999《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要求,建立风电机定期巡视制度,并做好巡视记录。

4.4 运行人员对于监视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负有直接责任。运行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防止事故扩大,减少经济损失。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4.5 当风电场设备出现异常运行或发生事故时,当班值长应组织运行人员尽快排除异常,恢复设备正常运行,处理情况记录在运行日志上。

4.6 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故不再扩大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在事故原因未查清前,运行人员应保护事故现场和防止损坏设备,特殊情况例外(如抢救人员生命)等。如需要立即进行抢修时,必须经风电场主管生产领导同意。

5.7 当事故发生在交接班过程中,应停止交接班,交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处理事故。接班人员应在交班值长指挥下协助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由交接双方值长决定,是否继续交接班。

4.8 事故处理完毕后,当班值长应将事故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如实记录在交接班簿上。事故发生后应根据计算机记录,对保护信号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进行分析,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写出书面报告,向风电场主管生产领导汇报。

4.9 发生事故应立即调查,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5.10 风电机控制系统参数及远程监控系统实行分级管理,未经授权不准越级操作。系统操作员设在监控系统中心。系统操作员对于保证系统安全使用和运行负有直接责任。 4.11 风电场应设立气象站。气象数据要定期采集、分析、贮存。 4.12 风电场应建立风力发电技术档案,并做好技术档案保管工作。 4.13 并网运行风电场与调度之间应保持可靠通信联系。

4.14 外来参观人员不得操作风电机,实习人员不得独立操作风电机。

4.15 在有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风电机内或靠近风电机。风电机遭雷击后1小时内不得接近风电机。

4.16 风电机受潮会发出沙沙噪声,此时不得接近风电机,以防感应电。

4.17 风电场要做到消防组织健全,消防责任制落实,消防器材、设施完好,保管存放消防器材符合消防规程要求并定期检验,风电机内应配备消防器材。

4.18 当风电机组发生火灾时,运行人员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当火灾及人员和设备安全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拉开该机组线路侧的断路器。

第五章 风电机维护检修安全措施

5.1 风电机检修人员应按照DL797《风电机维护检修规程》要求,定期对风电机巡视。进行风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电机巡视、维护检修、安装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电气设备检修,风电机定期维护和特殊项目的检修应填写工作票和检修报告。事故抢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但应通知当班值长,并记入操作记录簿内。在开始工作前必须按本规程做好安全措施,并专人负责。所有维护检修工作都要按照《风电机维修检修规程》进行。

5.2 维护检修必须实行监护制。现场检修人员对安全作业负有直接责任,检修负责人负有监督责任。

5.3 严禁一个人在维护检修现场作业。转移工作位置时,应经过工作负责人许可。 5.4 登塔维护检修时,不得两个人在同一塔段内同时登塔。登塔应使用安全带、戴安全帽、穿安全鞋。零配件及工具应单独放在工具袋内。工具袋应背在肩上或与安全绳相连。工作结束之后,所有平台窗口应关闭。

5.5 检修人员如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得登塔作业。

5.6 塔上作业时风电机必须停止运行。带有远程控制系统的风电机,登塔前应将远程控制系统锁定并挂警示牌。

5.7 维护检修前,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现场,核对安全措施。

5.8 打开机舱前,机舱内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构件上,或安全带专用挂钩上。

5.9 检查机舱外风速仪、风向仪、叶片、轮毂等,应使用加长安全带。 5.10 风速超过12米/秒不得打开机舱盖,风速超过14米/秒应关闭机舱盖。 5.11 吊运零件、工具、应绑扎牢固,宜加导向绳。

5.12 进行风电机维护检修工作时,风电机零部件、检修工具必须传递,不得空中抛接。零部件、工具必须摆放有序,检修结束后应清点。

5.13 塔上作业时应挂警示标牌,并将控制箱上锁,检修结束后立即恢复。

5.14 在电感、电容性设备上作业前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设备充分接地放电后方可进行。

5.15 重要带电设备必须悬挂醒目警示牌。箱式变电站必须有门锁,门锁应至少有两把钥匙。一把供值班人员使用,一把专供紧急时使用。箱式变电站钥匙由值班人员负责保管。 5.16 检修工作地点应有充足照明,升压站等重要场所应有事故照明。 5.17 进行风电机特殊维护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5.18 更换风电机零部件,应符合相应技术规范。

5.19 添加油品时必须与原油品型号相一致。更换油品时应通过实验,满足风电机技术要求。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5.20 雷雨天气不得检修风电机。

5.21 更换风电机叶片应保证足够起吊设备。更换叶片应在风速小于安全风速。起吊叶片应用专用工具,加护板,并用两根导向绳。工作现场宜配备对讲机。

5.22拆装叶轮、齿轮箱、主轴等大的风电机部件时,应制定安全措施,设专人指挥。 5.23 维护检修发电机前必须停电并验明三相确无电压。 5.24 维护检修后的偏航系统螺栓扭矩和功率消耗应符合标准值。

5.25拆除制动装置前应先锁定风轮,然后切断液压、机械与电气连接。安装制动装置应最后连接液压、机械与电气连接。

5.26 检修液压系统前,必须用手动泄压阀对液压栈泄压。

5.27 每半年对塔筒内安全钢丝绳、爬梯、工作平台、门防风挂锁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8 风电场电器设备应定期做预防性试验。

5.29 风电机警避雷系统应每年检测一次。风电机接地电阻每年测试一次,要考虑季节因素影响,不大于规定的接地电阻值。

5.30 风电机组加热和冷却装置应每年检测一次。 5.31 电气绝缘工具和登高安全工具应定期检验。 5.32 风电机安全试验要挂醒目警示性标牌。

5.33 风电机重要安全控制系统要按照《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定期检测试验。检测试验只限于熟悉设备和操作的专责人员操作。

5.34 新安装后的风电机组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以下试验: a、事故停机试验 b、超速试验 c、飞车试验 d、震动试验

上述试验应按照设备技术要求进行。

5.35 远程控制系统通信信道测试每年一次。保证信噪比、传输电平、传输速率技术指标达到额定值。

第六章 风电机安装安全措施

6.1 风电机开始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审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查方可开始施工。安装现场应成立安全监察机构,并设安全监督员。

6.2 风电机安装之前应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及上级安全生产规定,并报有关部门审批。

6.3 风电机安装现场道路应平整、通畅,所有桥涵、道路能够保证各种施工车辆安全通行。 6.4 风电机安装场地应满足需要,并应有足够的零部件存放场地。 6.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6.6 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警示性标牌、围栏等安全设施。

6.7 风电机安装的吊装设备,应符合DL40

8、DL40

9、电力工业部(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规定。 6.8 安装现场应准备常用的医药用品。 6.9 安装现场应配备对讲机。

6.10 风电机安装之前必须先完成风电机基础验收,并清理风电机基础。 6.11 吊装前吊装人员必须检查吊车各零部件,正确选择吊具。 6.12 起吊前应认真检查风电机设备,防止物品坠落。

6.13 吊装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指挥必须有安装工作经验,执行规定的指挥手势和信号。 6.14 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在吊装过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吊装前,吊装指挥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要共同制定吊装方案。吊装指挥应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交代清楚工作任务。

6.15 遇有大雾、雷雨天、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员看不见指挥人员时,不得进行起重工作。

6.16 在起吊过程中,不得调整吊具,不得在吊臂工作范围内停留。塔上协助安装指挥及工作人员不得将头和手伸出塔筒之外。

6.17 所有吊具调整应在地面进行。在吊绳被拉紧时,不得用手接触起吊部位,以免碰伤。 6.18 机舱、桨叶、叶轮起吊风速不能超过安全起吊数值。安全起吊风速大小应根据风电机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决定。

6.19 起吊机舱时,起吊点应确保无误。在吊装中必须保证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塔筒平台协助指挥吊车司机起吊。起吊机舱必须配备对讲机,系好导向绳。

6.20 起吊桨至少有两根导向绳,导向绳长度和强度应足够。严禁叶片触地。保证现场有足够人员拉紧导向绳,保证起吊方向,避免叶片触及其他物体。 6.21风电机正式启动前应测量绝缘,并作好记录。

6.22 风电机正式启动前应进行相序校核,测量电压值和电压平衡性。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6.23 风电机正式启动之前,应用标准力矩扳手,将所有螺栓拧紧到标准力矩值。

6.24 在进行超速和飞车试验时,风速不能超过规定数值。试验之后应将风电机参数值调整到额定值。

6.25 所有风电机试验,应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

6.26 风电机调试期间,应在控制盘、远程控制系统操作盘处挂禁止操作牌。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安全规程汇编

华能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筹备处编制

第二篇: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安全带测试方法

GB7000.1灯具第l部分:-般要求与试验 GB18451.1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i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iT574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iT587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iT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iT969变电站运行导则

DLiT5248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iT5250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风电场输变电设备electricaltransmissionandtransformationequipmentofwindfarm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3.2 坠落悬挂安全带fallarrestsystems 高处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3 飞车runaway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轮转速超过允许或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3.4 安全链safetychain 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4. 总则

4.1 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4.2 风电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5. 基本要求 5.1 人员基本要求 5.1.1 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没有妨碍工作的病症,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癫痛、晕厥、心脏病、美尼尔病、四肢骨关节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的人员,不应从事风电场的高处作业。 5.1.2 风电场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5.1.3 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掌握坠落悬挂安全带(以下简称"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业、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特殊作业应取得相应特殊作业操作证。 5.1.4 风电场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 5.1.5 外单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经过考试合格方可开展工作。 5.1.6 临时用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5.2 作业现场基本要求 5.2.1 风电场配置的安全设施、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等应检验合格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风电场安全标志标识应符合GB2894的规定。 5.2.2 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示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架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5.2.3 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定点、高空应急逃生定位点、机舱和部件起吊点应清晰标明:塔架平台、机舱的顶部和机舱的底部壳体、导流罩等作业人员工作时站立的承台等应标明最大承受重量。 5.2.4 风电场场区各主要路口及危险路段内应设立相应的交通安全标志和防护设施。 5.2.5 塔架内照明设施应满足现场工作需要,照明灯具选用应符合GB7000.1的规定,灯具的安装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 5.2.6 机舱和塔架底部平台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配置应符合GB50140的规定。 5.2.7 风电场现场作业使用交通运输工具上应配备急救箱、应急灯、缓降器等应急用品,并定期检查、补充或更换。 5.2.8 机组内所有可能被触碰的220VJJ<.以上低压配电回路电源,应装设满足要求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5.3 安全件业基本要求 5.3.1 风电场作业应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对雷电、冰冻、大风、气温、野生动物、昆虫、龙卷风、台风、流沙、雪崩、泥石流等可能造成的危险进行识别,做好防范措施;作业时,应遵守设备相关安全警示或提示。 5.3.2 风电场升压站和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安全工作应遵循GB26860的规定。风电场集电线路安全工作应遵循GB26859的规定。 5.3.3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kg。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5.3.4 安全工器具和个人安全防护装置应按照、GB26859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查和测试;坠洛悬挂安全带测试应按照GB/T6096的规定执行:禁止使用破损及未经检验合格的安舍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5.3.5 风速超过25m1s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攀爬风力发电机组时,风速不应高于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超过18m1s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攀爬机组。 5.3.6 雷雨天气不应安装、检修、维护和巡检机组,发生雷雨天气后一小时内禁止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有结冰现象且有掉落危险时,禁止人员靠近,并应在风电场各入口处设置安全警7}牌:培架爬梯有冰雪覆盖时,应确定无高处落物风险并将覆盖的冰雪清除后方可攀爬。 5.3.7 攀爬机组前,应将机组置于停机状态,禁止两人在同一段塔架内同时攀爬:上下攀爬机组时,通过塔架平台盖板后,应立即随于关闭;随身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到达1苔架顶部平台或工作位置,应先挂好安全绳,后解防坠器;在塔架爬梯上作业,应系好安全绳和定位绳,安全绳严禁低挂高用。 5.3.8 出舱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系两根安全绳:在机舱顶部作业时,应站在防滑表面:安全绳应挂在安全绳定位点或牢固构件上,使用机舱顶部栏杆作为安全绳挂钩定位点时,每个栏杆最多悬挂两个。 5.3.9 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和其他物品应放入专用工具袋中,不应随手携带: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须传递,不应空中抛接;工器具使用完后应及时放回工具袋或箱中,工作结束后应清点。

5.3.10 现场作业时,必须保持可靠通信,随时保持各作业点、监控中心之间的联络,禁止人员在机组内单独作业;车辆应停泊在机组上风向并与塔架保持20m及以上的安全距离;作业前应切断机组的远程控制或切换到就地控制:有人员在机舱内、塔架平台或塔架爬梯上时,禁止将机组启动并网运行。

5.3.11 机组内作业需接引工作电源时,应装设满足要求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前应检查电缆绝缘良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可靠。

5.3.12 使用机组升降机从塔底运送物件到机舱时,应便吊链和起吊物件与周围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将机舱偏航至与带电设备最大安全距离后方可起吊作业:物品起吊后,禁止人员在起吊物品下方逗留。

5.3.13 严禁在机组内吸烟和燃烧废弃物品,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品应统一收集和处理。 6. 安装 6.1 一般规定 6.1.1 风力发电机组吊装起重作业应严格遵循DLiT52

48、DLiT5250和GB26164.1规定的要求。 6.1.2 塔架、机舱、叶轮、叶片等部件吊装时,风速不应高于该机型安装技术规定。未明确相关吊装风速的,风速超过8m1s时,不宜进行叶片和叶轮吊装:风速超过10mls时,不宜进行塔架、机舱、轮毅、发电机等设备吊装工作。 6.1.3 遇有大雾,雷雨天,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或起重驾驶员看不见起重指挥人员等情况时,不应进行起重工作。 6.1.4 吊装场地应满足作业需要,并应有足够的零部件存放场地;风电场道路应平整、通畅,所有桥涵、道路能够保证各种施工车辆安全通行。 6.1.5 机组吊装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牌,在吊装场地周围设立警戒线,非作业人员不应入内。 6.1.6 吊装前应正确选择吊具,并确保起吊点无误;吊装物各部件保持完好,固定牢固。 6.1.7 在吊绳被拉紧时,不应用手接触起吊部位,禁止人员和车辆在起重作业半径内停留。 6.1.8 吊装作业区有带电设备时,起重设施和吊物、缆风绳等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GB26860的规定,并应设专人监护。吊装时采用的临时缆绳应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并确保足够强度。 6.1.9 塔架、机舱就位后,应立即按照紧固技术要求进行紧固。使用的各类紧固器具,应经过检测合格井有检验合格标识。

6.1.10 机组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303的规定要求。

6.1.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井应符合JGJ46的要求。 6.2 塔架安装 6.2.1 塔架安装之前必须先完成机组基础验收,其接地电阻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6.2.2 起吊塔架时,应保证塔架直立后下端处于水平位置,并至少有一根导向绳导向。 6.2.3 塔架就位时,工作人员不应将身体部位伸出塔架之外。 6.2.4 底部塔架安装完成后应立即与接地网进行连接,其他塔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连接引雷导线。 6.2.5 在塔架的安装过程中,应安装临时防坠装置。如无临时防坠装置,攀爬塔架时应使用双钩安全绳进行交替固定。 6.2.6 顶段塔架安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机舱安装。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完成机舱安装,人员离开时必须将塔架门关闭,并采取将塔架顶部封闭等防止塔架摆动措施。 6.3 机舱安装 6.3.1 起吊机舱时,起吊点应确保无误。在吊装中必须保证有一名作业人员在塔架平台协助工作。 6.3.2 机舱和塔架对接时应缓慢而平稳,避免机舱与塔架之间发生碰撞。 6.3.3 起吊机舱时,禁止人员随机舱一起起吊。 6.3.4 机舱与塔架固定连接螺栓达到技术要求的紧固力矩后,方可松开吊钩、移除吊具。 6.3.5 完成机舱安装,人员撤离现场时,应恢复顶部盖板井关闭机舱所有窗口。 6.4 叶轮和叶片安装 6.4.1 叶轮和叶片起吊时,应使用经检验合格的吊具。 6.4.2 起吊叶轮和叶片时至少有两根导向绳,导向绳长度和强度应足够;应有足够人员拉紧导向绳,保证起吊方向。 6.4.3 起吊变桨距机组叶轮时,叶片桨距角必须处于顺桨位置,井可靠锁定。 6.4.4 叶片吊装前,应检查叶片引雷线连接良好,叶片各接闪器至根部引雷线阻值不大于该机组规定值。 6.4.5 叶轮在地面组装完成未起吊前,必须可靠固定。 6.5 其他 6.5.1 机组安装完成后,应将刹车系统松闸,使机组处于自由旋转状态。 6.5.2 机组安装完成后,应测量和核实机组叶片根部至底部引雷通道阻值符合技术规定,并检查机组等电位连接无异常。 7. 调试、检修和维护 7.1 一般规定 7.1.1 风力发电机组调试、检修和维护工作均应参照GB26860的规定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动火作业必须开动火工作票;风力发电机组工作票样式见附录A。 7.1.2 风速超过12m1s时,不应打开机舱盖(含天窗);风速超过14m1s时,应关闭机舱盖;风速超过12m1s,不应在机舱外和轮载内工作主风速超过18m1s时,不应在机舱内工作。 7.1.3 测量机组网侧电压和相序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并站在干燥的绝缘台或绝缘垫上:启动并网前,应确保电气柜柜门关闭,外壳可靠接地:检查和更换电容器前,应将电容器充分放电。 7.1.4 检修液压系统时,应先将液压系统泄压,拆卸液压站部件时,应带防护手套和护目眼镜;拆除制动装置应先切断液压、机械与电气连接,安装制动装置应最后连接液压、机械与电气装置。 7.1.4 检修液压系统时,应先将液压系统泄压,拆卸液压站部件时,应带防护手套和护目眼镜;拆除制动装置应先切断液压、机械与电气连接,安装制动装置应最后连接液压、机械与电气装置。 7.1.5 机组测试工作结束,应核对机组各项保护参数,恢复正常设置:超速试验时,试验人员应在塔架底部控制柜进行操作,人员不应滞留在机舱塔架爬梯上,并应设专人监护。 7.1.6 机组高速轴和刹车系统防护罩赖在时,禁止启『动阁 7.1.7 进入轮毅或在叶轮上工.首先必每单旦#虱是如定,锁定时轮时,风速不应高于机组规定的最高允许风速:进入变桨距极组轮载囱启准,必须将变桨舵手E靠锁定、 7.1.8 月在叶轮转动造~~锁定销,禁止锁定销未完全堪出插子D可松开制动器。 7.1.9 检修和维护时写部负痒,应符合GB19155的技术要求。呼温低于零下20°C时禁止使用吊篮,当工作处阵风戚速段1f8.3m1s时,不应在吊篮上工作』

7.1.10 需要停电且通tJ在一经合闸即送电到作业点的卉关操作把手上应挂战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警示牌。

7.2 调试安全 7.2.1 机组调试事期间,应在控制盘、远程控制系统处挂禁止操作标示牌。 7.2.2 独立变桨的机组调试变桨系统时,严禁同时调试多支时片。 7.2.3 机组其他测试项目未完成前,禁止进行超速试验。 7.2.4 新安装机组在启动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a). 各电缆连接正确,接触良好。 b). 设备绝缘良好

c). 相序校核,测量电压值和电压平衡性。 d). 检测所面螺栓力矩达到标准力矩值

e). 正常停机实验及安全停机、事故停机试验无异常。 f). 完成安全链回路所有元件检测和试验,并正确动作。

g). 完成液压系统、变桨系统、变频系统、偏航系统、刹车系统、测风装置性能测试,达到启动要求。

h). 核对保护定值设置无误. i). 填写调试报告。 7.3 检修和维护安全 7.3.1 每半年至少对机组的变桨系统、液压系统、刹车机构、安全链等重要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测试验一次。 7.3.2 机组添加油品时必须与原油品型号相一致。更换替代油品时应通过试验,满足技术要求。 7.3.3 维护和检修发电机前必须停电并验明三相确无电压。 7.3.4 拆除能够造成叶轮失去制动的部件前,应首先锁定叶轮。 7.3.5 禁止使用车辆作为缆绳支点和起吊动力器械:严禁用铲车、装载机等作为高处作业的攀爬设施。 7.3.6 每半年对塔架内安全钢丝绳、爬梯、工作平台、门防风挂钩检查一次:每年对机组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检测一次: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对避雷系统检测一次,至少每三个月对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充电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一次。 7.3.7 清理润滑油脂必须戴防护手套,避免接触到皮肤或者衣服;打开齿轮箱盖及液压站油箱时,应防止吸入热蒸气:进行清理滑环、更换碳刷、维修打磨叶片等粉尘环境的作业时,应佩戴防毒防尘面具。 7.3.8 使用弹簧阻尼偏航系统卡钳固是螺栓扭矩和功率消耗应每半年检查一次。采用滑动轴承的偏航系统固定螺栓力矩值应每半年检查一次。 8. 运行安全

8.1 经调试、检修和维护后的风力发电机组,启动前应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8.2 机组投入运行时,严禁将控制回路信号短接和屏蔽,禁止将回路的接地线拆除:未经授权,严禁修改机组设备参数及保护定值。

8.3 手动启动机组前叶轮上应无结冰、积雪现象:机组内发生冰冻情况时,禁止使用自动升降机等辅助的爬升设备;停运叶片结冰的机组,应采用远程停机方式。 8.4 在寒冷、潮湿和盐雾腐蚀严重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星期以上的机组在投运前应检查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受台风影响停运的机组,投入运行前必须检查机组绝缘,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

8.5 机组投入运行后,禁止在装置进气口和排气口附近存放物品。

8.6 应每年对机组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一次,电阻值不直高于4Ω;每年对轮毅至塔架底部的引雷通道进行检查和测试一次,电阻值不应高于0.5Ω。

8.7 每半年对塔架内安全钢丝绳、爬梯、工作平台、门防风挂钩检查一次;风电场安装的测风塔每半年对拉线进行紧固和检查,海边等盐雾腐蚀严重地区,拉线应至少每两年更换一次。 9. 应急处理 9.1 应急处理原则 9.1.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按照国家事故报告有关要求如实上报事故情况,事故的应急处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9.1.2 事故应急处理可不开工作票,但是事故后续处置工作应补办工作票,及时将事故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如实记录在运行记录簿上。 9.2 应急处理注意事项 9.2.1 风电场升压站、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事故处理应遵循DLiT96

9、DLlT57

2、DLiT7

41、DLiT574和DLiT587等标准的规定。 9.2.2 机组机舱发生火灾时,禁止通过升降装置撤离,应首先考虑从塔架内爬梯撤离,当爬梯无法使用时方可利用缓降装置从机舱外部进行撤离。使用缓降装置,要正确选择定位点,同时要防止绳索打结。 9.2.3 机组机舱发生火灾,如尚未危及人身安全,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在机舱内灭火,没有使用氧气罩的情况下,不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9.2.4 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立即启动触电急救现场处置方案。如在高空工作时,发生触电,施救时还应采取防止高空坠落措施。 9.2.5 机组发生飞车或机组失控时,工作人员应立即从机组上风向方向撤离现场,并尽量远离机组。 9.2.6 发生雷雨天气,应及时撤离机组:来不及撤离时,可双脚井拢站在塔架平台上,不得触碰任何金属物体。 9.2.7 发现塔架螺栓断裂或塔架本体出现裂纹时,应立即将机组停运,并采取加固措施。

第三篇:风电场消防规程

10 消防系统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及运行操作规程

10.1 职责

10.1.1设立以风电场场长为主要第一防火责任人,办事机构设在风电场,负责领导企业的消防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消防法规,研究、审批消防工作计划,协调、布置、检查、考核各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防火宣传教育,确保企业消防安全符合法规。

10.1.2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考核的职能,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地方公安消防机关的业务指导,对各部门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制订企业消防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消防器材的配置、检查、更新、维护,负责动火监护、业务培训及参与火灾事故的调查统计和防火档案等管理工作;组织好火灾现场的扑救及制定重点防火部位灭火预案和灭火演练等工作。

10.1.3做好企业电力生产设备的防火工作。对构成电力生产设备的火灾事故,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上报。

10.1.4各部门、班组应设专(兼)职防火责任人,组织职工实施消防工作计划,定期进行防火检查、隐患整改、措施落实,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工作,制定本部门重点防火部位的消防管理制度,做好火灾报警、组织扑救及消防器材保管等工作,确保生产、职工人身安全。

10.1.5企业应成立义务消防队,负责消防工作。 10.2 管理内容与要求 10.2.1禁火区域管理

10.2.1.1生产厂房、继电保护室、SVG室、危险品库、电缆夹层、电缆隧道内等列为禁火区。 10.2.1.2禁火区域内禁止一切烟火,禁止带入火种,禁止使用电炉和吸烟。 10.2.1.3在禁火区域内未经办理批准动火工作票手续,严禁启用任何明火作业。 10.2.1.4禁火区域应设立明显的禁火界限和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禁火区内。 10.2.1.5禁火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防火安全意识,严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10.2.1.6禁火区域内应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禁火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消防器材、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使其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2.1.7到禁火区域内工作的外单位人员、外包工、临时工、实习培训生,应由接洽部门负责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并自觉遵守本规定。 10.2.2重点部位防火管理

10.2.2.1防火重点部位一般指主控制室、继电保护室、档案室、生产厂房、主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生活楼以及各单位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

10.2.2.2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岗位防火责任制和消防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

定灭火预案,做到定岗、定人、定任务,切实落实各项消防措施。

10.2.2.3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并在指定的地方悬挂“防火重点部位”标示牌。

10.2.2.4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执行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检查形式、项目、周期和检查人。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对查出的火灾隐患应逐项登记,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10.2.2.5需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安全管理规定。

10.2.3工作场所防火安全管理

10.2.3.1全厂的防火重点部位应设挂明显标志。

10.2.3.2工作场所内不准乱拉乱接电灯、临时线路。电气设备应安装规定的保险丝,不准超负荷;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10.2.3.3生产现场不准堆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物品。

10.2.3.4认真解决易燃易爆物质泄漏问题, 特别是解决漏油现象,一时不能解决的,应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工作场所内油纱头、 油抹布,不准乱丢乱放,应存放在加盖的铁皮箱(桶)内。使用过的废汽油、煤油等应及时处理,不准存放,不准倒入阴沟。

10.2.3.5所有穿越墙壁、楼板、盘、台、屏、箱的电缆孔、洞、竖井等应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 电缆间、电缆隧道内应有防火墙分隔。电缆沟、控制设备电子间应装置烟火报警装置。大型变压器应有事故油池和水喷淋灭火装置。

10.2.3.6当带电的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电气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燃烧部分的电源, 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当专职消防人员到现场时,电气值班人员应立即主动联系,介绍电气设备带电状况和火灾情况。

10.2.3.7严格控制工业汽油的领用,原则上随领随用,少领少用,且必须存放在金属密闭桶、罐内,班组和生产现场不准存放超过2公斤的汽油。

10.2.3.8检修现场使用汽油、橡胶水、酒精等易燃物品时,工作场地应设围栏,并挂“严禁烟火”警告牌,并设有专人监督、检查。

10.2.3.9所有的灭火器应定点存放,手提式灭火器和消防水带应存放在消防器材箱内,灭火器材不准随便挪用。

10.2.3.10道路整修施工影响消防车通行时,事前必须征得保卫部门同意并在限期内恢复,不得无故拖延。

10.2.3.11工作场所及职工要做到保持所在部门周围的交通道路畅通,防止发生火警时,阻塞交通,影响灭火扑救工作。 10.2.4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与管理

10.2.4.1消防设施、器材包括:各类灭火器材、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应急疏散指示装置、防火墙、空(氧)气呼吸器以及为扑救火

灾所配置的设备、器材等。

10.2.4.2消防设施、器材的设(配)置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的规范、规程。

10.2.4.3消防设施、器材的选购应根据行业的特点,选择技术先进的优质产品,且生产许可证、检验、检测报告和合格证齐全。

10.2.4.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堆放杂物影响消防设施、器材的检查和使用。 消防设施、器材一经使用,应及时恢复和补充。 10.2.5生产现场消防设施管理

10.2.5.1保卫部门是消防器材与设施的使用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和规定调整、调配灭火器材。负责做好消防器材的巡回检查、补充、更换工作以及消防车、泡沫发生站的定期试验检查。

10.2.5.2现场的消防器材由所属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因保管不认真发生消防器材丢失的,由所属部门承担责任。

10.2.5.3消防器材应放置在醒目、便于取用、防高温、防日晒、防雨淋、防震动的地方,并经常检查,保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对使用过的和失效的灭火器材, 以及消防箱、水带、水枪的配置,由保卫部门负责更换配置。推车式大型灭火器的吊装由相关部门协助进行,并提供吊装搬运设施。正常使用后和发现有缺陷时,应主动与保卫部门消防队联系进行补充修理。

10.2.5.4配置于生产现场的各类灭火器只限于发生火情和动火检修时使用,严禁非火警擅自动用灭火器和消防栓 (消防水);救火和动火结束后,未曾使用过的各类灭火器应由动用人及时归位放置; 已使用过的空灭火器应相对集中,由动用人在当班期间内通知保卫部门补充更换。

10.2.5.5因生产性特殊情况需动用消防器材、设施的,应事先征得保卫部门同意,并办理批准手续,紧急情况应事后及时补办批准手续。 10.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0.2.6.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经过培训,且熟悉和掌握系统性能的人员进行维护。 10.2.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保持连续正常运行,禁止擅自关闭。

10.2.6.3值班(管理)人员每日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巡查一次,确保各种按钮、选择开关、指示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

10.2.6.4维护人员每月对火灾报警控制器自检一次,同时抽检10%的探测器和报警按钮,并做好检查记录。

10.2.6.5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联动的,在检查时应严格执行系统操作规程。

10.2.6.6探测器应定期清洗,清洗工作应由设备生产单位或有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

10.2.7消防水灭火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0.2.7.1消防水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淋系统、水喷雾系统和消火栓系统。

10.2.7.2消防水系统应做到完好、 可靠、备用。消防水系统及附属设备不允许随意更改异动,确因生产、生活需要更改异动消防水系统及设备时,动用单位应出具书面报告,经保卫部门、安监部门审批,报分管厂长(总工)批准。

10.2.7.3水灭火系统必须由经过培训、熟悉和掌握系统性能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维护,禁止无关人员触动。

10.2.7.4除检修和维护保养期间,水灭火系统必须保持连续正常运行,禁止擅自停用。 10.2.7.5值班人员每日对水灭火系统的选择开关、运行指示灯、稳压系统、表计读数、蓄水池水位计和设备外观进行一次巡查,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

10.2.7.6户内阀门每半年启旋一次,户外阀门每季启旋一次,同时涂抹黄油维护保养。阀门启旋保养后必须置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 10.2.7.7各种压力表应定期检测,并更换检测标签。

10.2.7.8水喷雾系统应结合主变停电检修对管道进行冲洗后,实施水喷雾试验,同时清洗、维护水喷雾头,并做好记录。

10.2.7.9自动喷淋系统每年利用楼层末端排水阀对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进行试验一次,试验后应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并做好详细记录。

10.2.7.10非火灾未经保卫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动用消火栓。 10.2.8气体灭火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0.2.8.1气体灭火系统必须由经过培训、熟悉和掌握系统性能,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维护,禁止无关人员触动。

10.2.8.2除检修和维护保养期间,气体灭火系统必须保持连续正常运行,禁止擅自停用。 10.2.8.3值班(管理)人员每日对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开关、阀门、运行指示灯、压力表读数和设备外观进行一次巡查,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做好记录。

10.2.8.4每月对各种阀门、高压软管、集流管等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各种阀体无损伤,高压软管无裂纹和变形。同时检查喷嘴,防止堵塞。

10.2.8.5气体灭火系统维护应结合设备停运或维护对喷嘴进行清洗,同时对管道进行吹扫。 10.2.9消防呼吸器的维护与管理

10.2.9.1消防呼吸器是专用消防救护设备,只限消防队员和经过培训的电气运行人员使用。 10.2.9.2配置于控制室内的空气呼吸器,存放于专用器材箱内,由电气专业人员保管,空气呼吸器及附件应保持整洁完好。

10.2.9.3配置于控制室的空气呼吸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贮气压力不足时应及时通知消防队更换充气。

10.2.10灭火器及灭火器箱的维护与管理

10.2.10.1灭火器应设置在便于使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明显位置。不应设置在潮湿、有强腐蚀性和日晒雨淋的地点。室外设置时应有保护措施。

10.2.10.2灭火器必须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时检查、定期换药。设置区域应设置明显标志。

10.2.10.3灭火器每季进行一次质量或重量检查,每年更换一次检查标签。

10.2.10.4灭火器的维修必须由具有维修许可证的单位实施,换药时应对灭火器瓶作气密性试验,并贴有维修合格标色。

10.2.10.5灭火器的增减、报废由保卫部门按规定办理。 10.2.10.6灭火器箱应外观完好,无明显的变形、脱漆现象。

10.2.10.7灭火器箱应保持清洁卫生,箱内除存放灭火器外,无其它杂物。 10.2.1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的维护与管理

10.2.11.1消防栓分为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防地栓两类。 10.2.11.2消防栓在正常关闭状态下,应保持不漏水。

10.2.11.3消防地栓的外观闷盖应齐全,室内消火栓的手轮、固定接口应齐全。

10.2.11.4配置于生产现场的消防水带只限于发生火情需出水救火时使用,具体配置部位由保卫部门消防队根据情况设定。

10.2.11.5配置于生产现场的消防水带,一律存放在水带箱内。水带箱要求外观整洁,标志清晰。

10.2.11.6为便于保管,水带箱平时一律上锁,发生火警时可砸开水带箱面部玻璃门取用消防水带;救火结束后,使用过的消防水带应清理干净后由使用人及时归位并向保卫部门消防队报告,以便及时修复水带箱;交接班发现水带箱玻璃破损,接班人员应查明原因,记录情况后向保卫部门消防队报告。

10.2.11.7因生产上非火警需动用消防水带的,应由部门领导签批借条向保卫部办门理借用手续,保卫部门根据需要和可能予以安排,但不得动用生产现场配置的消防水带。 10.3建筑工程消防审核管理

10.3.1新建、扩建、改建及内装修工程项目必须遵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规范。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后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

10.3.2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10.3.3保卫部门负责协调、参与企业重点消防工程的设计审查、消防产品、消防工程施工队伍的招投标工作及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10.3.4涉及消防设计审核工程项目的有关图纸、资料必须报经保卫部门初审,由保卫部门

统一归口协调与地方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审核工作。 10.4防火管理 10.4.1电源的防火管理

10.4.1.1电源设备安装,应当严格按照电力设计技术规范以及消防技术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由正式电工进行安装和维修。

10.4.1.2禁火区内不准架设临时电线,如需架设临时电线,应经部门防火负责人批准,使用期限不应当超过半个月,到期应及时拆除。

10.4.1.3生产现场使用电气工器具,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电源线要架设在安全部位, 避免受物品的撞击、砸碰和车轮碾压,工作结束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 10.4.1.4禁止使用不合规格的保险装置。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 10.4.2焊(割)工作的管理

10.4.2.1焊割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训练,熟知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制度,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不得违章作业。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工作。在训练过程中,没有正式焊工在场进行技术指导时,不得擅自动用气、电焊设备。

10.4.2.2鉴于焊接安全作业的要求,使用的乙炔气瓶与氧气瓶的压力表、安全阀、防震胶圈和安全帽要齐全,气瓶的放置要安全牢固、防高温、防爆晒、防震动。乙炔气瓶上应有阻火器装置,防止回火,并经常检查,以防阻火器失灵。严禁使用已经损坏的漏气的橡胶气管和焊割炬。禁止纯氧接触油脂及碳化物质,禁止乙炔接触纯钢。

10.4.2.3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与焊割地点及明火地点,相距应不小于10米。乙炔气瓶和氧气瓶之间,应有不小于8米的安全距离。

10.4.2.4使用的电焊机必须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外壳必须安装接地。电焊机上电源接头要牢固、 绝缘要可靠。在室外进行焊接时,电焊机的放置以及安装接地应符合安全要求, 导线破裂要及时更换,注意防止火花引起失火。

10.4.2.

5一、二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办理妥动火申请手续,禁止进行焊割作业。 10.4.2.6焊割工不了解焊割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准进行焊割作业。对装过油类及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线容器, 未经彻底清洗或安全处理,不得进行焊割作业。严禁在易燃易爆物附近进行焊割作业。

10.4.2.7焊接作业前,焊工首先要检查焊接地点,清除作业场地5米以内的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焊接工作结束后,彻底清理检查焊渣,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去。

10.4.2.8焊割工应熟练掌握常见消防器材,懂得使用方法,会使用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 10.5防火检查 10.5.1防火巡查制度

10.5.1.1防火重点单位应建立每日防火巡查制度,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可由各部门、公司及重点防火部位组织实施,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

定期开展防火巡查。

10.5.1.2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2)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10.5.1.3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10.5.2防火检查制度

10.5.2.1全厂性的防火检查工作由防火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由保卫部门会同安监部门牵头组织。 全厂性的防火检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可结合重要节日及季节性安全检查同步开展,检查情况由保卫部门汇总上报。

10.5.2.2部门的防火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由部门的防火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检查情况由部门消防管理人员或安全员记录汇总,查出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单位保卫部门。 10.5.2.3防火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2)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10)防火巡查情况;

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10.5.2.4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10.5.2.5班组级的防火检查定期为每周不少于一次,由班组长召集有关人员实施,对检查出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向专业领导汇报。

10.5.2.6重大节日前,应做好防火大检查,确保节日安全。

10.6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10.6.1消防安全教育由防火委员会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保卫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安监部门、教育培训部门联合协同牵头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0.6.1.1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10.6.1.2本部门、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10.6.1.3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10.6.1.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10.6.2凡新进人员、参加生产实习人员,以及调换生产岗位的人员,都必须实行三级(厂级、部门、班组)消防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10.6.2.1一级教育:消防安全情况;重点防火区域的特点;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与操作。

10.6.2.2二级教育: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重点防火部位以及必须遵守事项;本部门安全生产的一般情况和典型消防事例。

10.6.2.3三级教育:班组的安全生产概况;从事工作岗位的火灾特点及扑救方法;各岗位的消防设施、器材的装备情况及使用方法。

10.6.3重点防火部位工作的临时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上岗前均应接受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使其能熟悉并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0.6.4保卫、安监、宣传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活动,每年的“消防日”期间应组织一次“119消防活动”,适时举办消防运动会。 10.6.5全厂每年的“安规”考试中必须有消防知识的内容。 10.7火灾的扑救与处理

10.7.1风电场员工应熟记火警电话号码。所有防火重点部位电话机旁,应悬挂有火警电话号码的标志牌。发现火警,应立即挂火警电话报警,并积极投入扑救。

10.7.2风电场员工、车辆见到报警消防车应主动让道先行。各级有关人员在得到火警报警后,必须立即奔赴火警现场组织和参加灭火。保卫部门人员应做好火警火灾的现场保卫工作,维持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围观。

10.7.3在消防人员未到失火现场时,临时灭火指挥负责人,由下列人员担任:运行设备失火的当值值长负责指挥灭火,仅检修设备失火,由检修负责人指挥。责令无关人员一律退出失火现场,并采取防止触电、防止人员发生危险的各种安全措施。

10.7.4消防人员到达失火现场后,在场的临时灭火指挥负责人应立即主动与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报告电力设备的现状和介绍灭火工作的可能性及注意事项。对于较大规模火灾,应设法及时通知邻近公安消防队来增援。

10.7.5厂领导、保卫部门领导到达现场后,现场指挥由厂领导、保卫部门领导负责,消防人员主动介绍火场情况和提出建议。

10.7.6对电气设备火灾,运行人员要及时切断电源并指挥灭火。消防人员进入高压设备区域时,应由运行人员许可并陪同进入。

10.7.7参加灭火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防规程,预防被火烧伤或被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窒息。必要时应适时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具。对充油设备应设置警戒范围,防止爆炸。 10.7.8火灾被扑救后,必须做好火灾事故的现场保护工作。事故原因不明或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随意破坏和拆除现场。

10.7.9火灾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由保卫部门、安监部门负责。发生火灾事故要认真、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向上级保卫部门和安监部门、当地消防监督机构报告。

10.7.10火灾事故应由厂安监部门、保卫部门等有关部门按《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要求,对失火原因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火灾的统计上报工作。

第四篇:风电场消防规程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按照国家电力消防规程编制

为规范风电场管理,保证设备安全健康运行,实现运行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范规定了风电场消防管理、消防事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1 总 则

1.

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电力工业“安全第一”及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电力设备的消防工作,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发供电,特制定本规程。

1.

2本规程适用于甘肃华电阿克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1.

3对认真执行本规程且成绩显著者应给予表扬、奖励和记功。对违反或不执行本规程者,应按情节轻重和造成后果的大小,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2 防火责任制

2. 1 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的防火责任制。

电场长是本风场的第一防火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风场的消防工作,其主要责任是:

(1)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规定。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2) 部署和组织本单位的防火宣传教育工作;

(3) 组织制定和贯彻防火责任制和消防规定;

(4) 组织防火检查、主持研究整改火检隐患;

(5)建立专职和义务消防组织,加强管理教育,给予必要的训练时间和工作条件;

(6) 对本单位的火灾事故,积极组织扑救和保护现场,并负责调查处理;

(7)新投产设备要执行安全、卫生“三同时”的规定,如未执行有权拒绝验收。

2. 2 保卫(消防)部门应配备专职消防干部。

保卫(消防)部门行使消防监督、检查、考核的权力,负责对本企业各部门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安全监察部门应协助保卫(消防)部门做好对电力生产设备的防火工作。对构成电力生产设备的火灾事故,保卫(消防)部门和安监部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统计、上报。

2. 3 应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下属各部门应设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各班组应设义务消防员。在各级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做好本本部位的消防工作。

2. 4 对火灾事故应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

到教育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2.

5现场消防系统或消防设施应按区划分,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管理,保证完好可用。

2. 6 各班组、各部位均应设义务消防员。

义务消防员的人数不应少于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防火重点部位不应少于百分之七十。义务消防队应每年进行整一顿、调整和补充。

2. 7

专职和义务消防队应定期组织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义务消防队消防活动每季不应少于一次,消防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

专职消防队消防活动每周不应少于一次,消防演习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3 防火重点部位及动火管理

3.

1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以下简称“四

大”)的部位和场所,一般指燃料油罐区、控制室、调度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场所以及各单位主管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

3.

2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岗位防火责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实消防措施,并制定本场所的灭火方案,做到定点、定人、定任务。防水重点部位或场所应有明显标志,并在指定的地方悬挂特定的牌子,其主要内容是: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的名称及防火责任人。

3.

3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防火检查制度应规定检查形式、内容、项目、周期和检查人。防火检查应有组织、有计划,对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对发现的火险隐患应立案并限期整改。

3.

4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3. 4.1 动火级别。应根据火灾“四大”原则,一般分为二级。

(1) 一级动火区,是指火灾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很严重的部位或场所。

(2) 二级动火区,是指一级动火区以外的所有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

3. 4.2 动火审批权限

(1) 一级动火工作票由申请动火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发,厂安监部门负责人、保卫(消防)部门负责人审核,厂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必要时还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2) 二级动火工作票由申请动火班组班长或班组技术员签发,厂安监人员、保卫人员审核,动火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批准。

(3)

一、二级动火工作票的签发人应考试合格,并经厂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并书面公布。动火执行人应具备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

3. 4.3 动火的现场监护。

一、二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各级审批人和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均应到现场检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或粉尘浓度是否合格,并在监护下作明火试验,确无问题后方可动火作业。

一级动火时,动火部门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消防人员应始终在现场监护。二级动火时,动火部门应指定人员,并和消防队员或指定的义务消防员始终在现场监护。

一、二级动火工作在次日动火前必须重新检查防火安全措施并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或粉尘浓度,合格方可重新动火。

一级动火工作的过程中,应每隔2~4h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蒸汽含量或粉尘浓度是否合格,当发现不合格或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动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险情前不得重新动火。

3. 4.4 动火工作票中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

(1)各级审批人员及工作票签发人应审查;

1) 工作必要性;

2) 工作是否安全;

3) 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2) 运行许可人应审查:

1) 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2)动火设备与运行设备是否隔绝;

3) 向工作负责人交待运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 工作负责人应负责:

1) 正确安全地组织动火工作;

2) 检修应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3) 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 4) 始终监督现场动火工作;

5) 办理动火工作票开工和终结;

6)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4) 消防监护人应负责:

1) 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2) 检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正确;

3) 测定或指定专人测定动火部位或现场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液体的可燃蒸气含量或粉尘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4) 始终监视现场动火作业的动态,发现失火及时扑救;

5)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5) 动火执行人员职责:

1) 动火前必须收到经审核批准且允许动火的动火工作票; 2) 按本工种规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3) 全面了解动火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动火;

4)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6) 各级人员在发现防火发安全措施不完善不正确时,或在动火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危险或违反有关规定时,均有权立即停止动火工作,并报告上级防火责任人。

3.

5动火工作必须按照下列原则从严掌握。

(1) 有条件拆下的构件,如油管、法兰等应拆下来移至安全场所。

(2) 可以采用不动火的方法代替而同样能够达到效果时,尽量采用代替的方法处理;

(3) 尽可能地把动火的时间和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3. 6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严禁动火:①油车停靠的区域;②压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压前;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净前;④风力达5级以上的露天作业;⑤遇有火险异常情况未查明原因和消险前。

3. 7

动火工作票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时应字迹清楚。

动火工作票至少一式三份,一份由工作负责人收执;一份由动火执行人收执。动火工作终结后应将这二份工作票交还给动火工作票签发人。一级动火工作票应有一份保存在厂安监部门。二级动火工作票应有一份保存在动火部门。若动火工作与运行有关时,还应多一份交运行人员收执。

3. 8

动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或检修工作票。

3. 9

动火工作在间断或终结时应清理现场,认真检查和消除残留火种。

动火工作需延期时必须重新履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3. 10

外单位来生产区内动火时,应由负责该项工作的本厂(局)人员,按动火等级履行

动火工作票制度。

3. 1

1动火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动火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动

火工作票。

动火工作票的审批人、消防监护人不得签发动火工作票。

4 发电厂和变电所一般消防措施和灭火规则

4.

1一般消防措施。

4. 1.1 电力生产企业必须按国家、部或本企业颁发、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执行,

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管理和工作人员培训。

4. 1.2 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或项目的设计、施工应符合国家和部颁有关消防规定的要求,并经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对已经投产的工程或项目,若不符合有关消防规定的应采取临时防火措施并限期整改。

4. 1.3 风电场、110kV升压站场地的重要道路应建成环形,并应有道路与主要建筑物和消防队(所)连通。一般变电所、水电厂或山区火电厂设环形道路有困难时,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厂(所)内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4. 1.4 电力生产的建筑物、构筑物,其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和安全出口等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4.1.5 电力生产设备或场所应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并根据需要配备合格的呼吸保护器。现场消防设施不得移作他用。现场消防设施确因工作需要而移动、拆除或损坏时,应采取临时防火措施和事先通知保卫(消防)部门,并得到上级防火责任人的批准。工作完毕后必须及时恢复。现场消防设施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其他设备,消防用砂应保灾自动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并使其符合设计技术规定。

4.1.7 防火重点部位禁止吸烟,并应有明显标志,其他生产现场不准流动吸烟,吸烟应有指定地点。

4.1.8 工作间断或结束时应清理和检查现场,消除火险隐患。现场需使用电炉,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加强管理。

4.1.9 充油、储油设备不应渗、漏油。油管道连接应牢固严密,严禁使用塑料垫和橡胶垫。在高温附近的法兰盘或接头处,应装金属罩壳。热管道保温层应完整,当油渗入保温层时应及时处理。油管道附近的热管应包铁皮。油管道应尽量不布置在高温蒸汽管道上方。

4.1.10 排水沟、电缆沟、管沟等沟坑内不应有积油。

4.1.11 生产现场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现场严禁存放超过规定数量的工作用油。生产现场需使用的油类应盛放在金属密闭的容器内,并存放在可关闭的金属柜、箱内。

4.1.12 不宜用汽油洗刷机件和设备。不宜用汽油、煤油洗手。

4.1.13 各类废油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严禁随意倾倒。

4.1.14 生产现场应备有带盖的铁箱,以便放置擦试材料,用过的擦试材料应另放在废棉纱箱内并定期清除。严禁乱扔擦拭材料。

4. 1.15 临时建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单位保卫(消防)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同意。在高温设备、管道附近宜搭建金属脚手架,搭建竹、木脚手架时应采取防火措施,工作结束后及时拆除。

4.2一般灭火规则

4. 2.1 生产场所的所有电话机近旁应悬挂火警电话号码。发现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通知消防队和有关部门领导。设有火实自动报警装置或固定灭火装置时,应立即启动报警或灭火。

火灾报警要点:

(1) 火灾地点;

(2) 火势情况;

(3) 燃烧物和大约数量;

(4) 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4. 2.2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报告当值值长和有关调度,并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采取紧急隔停措施。电气设备灭火时,仅准许在熟悉该设备带电部分人员的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

4. 2.3 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电气设备上灭火时还应防止触电。

4. 2.4 消防队未到火灾现场前,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由下列人员担任:

(1) 运行设备火灾时由当值值(班)长担任;

(2) 其他设备火灾时由现场负责人担任。

临时灭火指挥人应戴有明显标志。

4. 2.5防火责任人,保卫、安监部门负责人在接到火灾报警后,必须立即奔赴火灾现场组织灭火并做好火场的保卫工作。

4. 2.6 消防队到达火场时,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立即与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失火设备现状和运行设备状况,然后协助消防队负责人指挥灭火。

4. 2.7 电力生产设备火灾扑灭后必须保持火灾现场。

4. 3灭火设施。

4. 3.1 灭火剂的选用原则:

(1) 灭火的有效性;

(2) 对设备的影响;

(3) 对人体的影响。

4. 3.2 全部工作人员应熟悉常用灭火器材及本部位配置的各种灭火设施的性能、布置和适用范围,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4. 3.3 消防设施应选用经国家公安部门批准的定点厂生产的合格产品,其维护、检查、测试的周期、项目和方法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应符合生产厂的规定和要求,并在本企业的实施细则中作具体规定。

4. 3.4 消防设施放置或装设地点的环境条件不符合生产厂的规定和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冻、防潮或防高温的措施。

4. 3.5 电气设备火灾时,严禁使用能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旋转电机火灾时,还应禁止使用干粉灭火器和干砂直接灭火。

5 消防给水

5.

1一般规定。

5. 1.1 消防给水系统一般应独立。消防用水若与其他用水合用时,要保证在其他用水量

达到最大流量时,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用水量,并符合消防水压力的要求。

5.1.2 消防给水管道和消火栓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有关规定。

5. 1.3 消防给水采用自流供水方式时,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供给消防用水。水电厂取水口不应少于两个。

5. 1.4 消防给水采用水泵供水时,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要泵。消防水泵应采用内燃机作动力。

5. 1.5 消防水泵设备检修应分批进行,保证非检修的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随时启动。

5. 1.6 本风电场的消防水系统应有防冻措施。

5.

2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用水量的有关规定确定。

6注意事项

6 .1油系统发生大火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扑救。

(1) 立即破坏真空,按事故规定,紧急停机。特别注意拉掉手动消防脱扣器,解除高压电动油泵自动投入开关,切断高压电源,开启事故排油门。

(2) 当发生喷油起火时,要迅速堵住喷油处,改变油方向,使油流不向高温热体喷,并即用、“ 1211” 、干粉灭火器灭火。

(3) 使用多支直流消防水枪进行扑救。但是尽量避免消防水直接喷射高温热体。

(4) 防止大火蔓延扩大到邻近机组,应组织消防力量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将大火封住,控制火势,使大火无法蔓延。

6.2 电 缆

6.2.

1防止电缆火灾延燃的措施有:封、堵、涂、隔、包、水喷雾和其他。

6.2.

2涂料、堵料必须经国家技术鉴定合格,并由公安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工厂生产,其产品应是适用于电缆的不燃或难燃材料,并符合规范规定的耐火时间。在涂刷时要注意稀释液的防火。

6.2.

3凡穿越墙壁、楼板和电缆沟道而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及仪表盘、保护盘等处的电缆孔、洞、竖井和进入油区的电缆入口处必须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发电厂的电缆沿一定长度可涂以耐火涂料或其他阻燃物质。靠近充油设备的电缆沟,应设有防火延燃措施,盖板应封堵。

6.2.

4如需在已完成电缆防火措施的电缆层上新敷设电缆,必须及时地补做相应的防火措施。

6.2.

5电缆廊道内宜每隔 60m 划分防火隔段。

6.2. 6

严禁将电缆直接搁置在蒸汽管道上,架空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蒸汽管净距不应少于1m(电力电缆)和 0.5m (控制电缆),与油管道的净距应尽可能增大。

6.2. 7

电缆夹层、隧(廊)道、竖井、电缆沟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电缆沟洞严禁积油。

6.2. 8

汽机机头附近、锅炉灰渣孔、防爆门以及磨煤机冷风门的泄压喷口,不得正对着电缆,否则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如采用罩盖、封闭式槽盒)。

6.2. 9

在电缆夹层、隧(廊)道、沟洞内灌注电缆盒的绝缘剂时,熔化绝缘剂工作应在外面进行。

6.2. 10

在多个电缆头并排安装的场合中,应在电缆头之间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6.2.1

1进行扑灭隧(廊)道、通风不良的氧气的电缆头着火时,应戴上氧气呼吸保护器及绝缘手套,并穿上绝缘鞋。

6.2. 1

2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盒的两侧及其邻近区域,应增加防火包带等阻燃措施。

6.2.1

3防止施工中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混放,电缆分布不均甚至堆积乱放。在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应设置层间耐火隔板。

6.3 酸性蓄电池室

6.3.

1严禁在蓄电池室内吸烟和将任何火种带入蓄电池室内。蓄电池室门上应用红漆书写“蓄电池室”,“严禁烟火”或“火灾危险,严禁火种入内”的标语。

6.3.2

蓄电池室可装设整个管路焊接的暖气装置,严禁采用明火取暖。

6.3.3

蓄电池应装在单独的室内,开启式蓄电池室用耐火二级、乙类生产建筑与相邻房间

隔断,防酸隔爆型蓄电池室用耐火二级、丙类生产建筑与相邻房间隔断。蓄电池室门应向外开。

6.3.

4蓄电池室应装有通风装置,通风道应单独设置,不应通向烟道或厂房内的总通风系统。离通风管出口处 10m 内(含 10m )有引爆物质场所时,则通风管的出风口至少应高出该建筑物屋顶 2m 。

6.3.

5蓄电池室应使用防爆型照明和防爆型排风机,开关、熔断器、插座等应装在蓄电池室的外面。蓄电池室的照明线应采用耐酸导线,并用暗线敷设。检修用的行灯应采用12V防爆灯,其电缆应用绝缘良好的胶质软线。

6.3.6

凡是进出蓄电池室的电缆、电线,在穿墙处应用耐酸瓷管或聚氯乙烯硬管穿线,并在其进出口端用耐酸材料将管口封堵。

6.3.7

当蓄电池室受到外界火势威胁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如充电刚完毕,则应继续开启排风机,抽出室内不良气体。

6.3.8

蓄电池室火灾时,应立即停止充电,并采用“ 1211” 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3.9

蓄电池室通风装置的电气设备或蓄电池室的空气入口处,附近火灾时,应立即切断 该设备的电源。

6.4 控制室(网控室、主控室、集控室)、调度室、计算机室(房)、通信室、计量室、档案室防火措施和灭火规则

6.4.

1各室(房)应建在远离有害气体源,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的地方。

6.4.

2各室(房)的隔墙、顶棚内装饰,宜采用非燃烧材料。

6.4.

3控制室、调度室应有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

6.4.

4各室(房)严禁吸烟,禁止明火取暖。计算机房维修必用的各种溶剂(包括汽油、洒精、两酮、甲苯)应采用限量办法,每次带入室(房)不超过 100g 。

6.4.

5严禁将带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一次仪表(如氢压表、油压表)装入控制室、调度室、计算机室(房)。

6.4.6

各室(房)使用的测试仪表、电烙铁、吸尘器等用毕后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并放到固定的金属架上。

6.4.7

空调系统的防火。

(1) 通风管道的保温应采用难燃或非燃烧材料,特别是靠近电加热器部位,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2) 通风管道应装有防火闸门,既要有手动装置,又要在关键部位装易熔坏或其他感温装置。当温度超过正常工作最高温度 25℃ 时,防火门自动关闭。

(3) 空调机在运转时,值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结束离开室(房)时,空调机必须停用。

(4) 空调系统要采用闭路联锁装置。

6.4.8

档案室收发档案材料的门洞及窗口应安装防火门窗,其耐火极限不得低于0.75h。

6.4.9

档案室与其他建筑物直接相通的门均应做防火门,其耐火极限应不小于2.0h;内部分隔墙上开设的门也要采取防火措施,耐火极限要求为1.2h。

6.4.10 中控室(包括电缆层)、二次盘室、通信室应设置火灾检设施和灭火装置。

6.4.1

1各室(房)配电线路应采用阻燃措施或防燃措施,严禁乱拉临时电线。

6.4.1

2各室(房)一旦发生火灾报警,应查明火源,加以消除。若已发生火灾,则应切断交

流电源,开启直流事故照明,关闭通风管防火闸门,采用“1211”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附录

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的危险作业项目

1、起重机满负荷起吊,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作业,移动式起重机在高压线下方及其附近作业,起吊危险品。

2、超载、超高、超宽、超长物件和重大、精密、价格昂贵设备的装卸及运输。

3、油区近油后明火作业,在发电、变电运行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

4、特殊高处脚手架、金属升降架、大型起重机械拆除、组装作业。

5、水上作业、沉井、沉箱、金属容器内作业。

6、杆塔组立,架线作业,重要越线架的搭设和拆除。

7、土石方爆破,导地线爆压。

8、其他危险作业。

第五篇: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电力工程部分第二篇 水力发电工程

3 其 他

《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 5067—1996

10土建工程

10.2中央集中控制及生产生活建筑物

10.2.1应确定中央集中控制、生产、办公、生活福利建筑物的规模、位置和内外交通,说明各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和建筑标准(含装修)。

10.2.2应选择生活水源、排水地点、污水处理方式。

10.2.4应提出选定方案的土建工程量。

11施工组织设计

11.4主体工程施工

11.4.2应提出中央集中控制及生产生活建筑物施工方法。

12环境影响评价

12.1环境状况

应叙述项目影响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

12.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应叙述本项目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因子影响的预测和评价。

12.3综合评价与结论

12.3.1应说明工程对环境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12.3.2应提出评价结论。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191—2004

5工程验收组织机构及职责

5.5工程建设相关单位职责

5.5.2施工单位职责

3各自做好验收、启动试运行中安全隔离措施。

4协同建设单位做好单位工程、启动试运、移交生产验收前的现场安全、消防、治安保卫、消缺检修等工作。

5.5.3调试单位职责

3对调试安全、质量负责。

5.5.4生产单位职责

4 做好运行设备与试运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

5移交生产后,全面负责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5.5.5设计单位职责

2对工程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负责。为工程验收提供设计总结报告。

8工程移交生产验收

8.0.3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1设备状态良好,安全运行无重大考核事故。

2对工程整套启动试运验收中所发现的设备缺陷已全部消缺。

3运行维护人员已通过业务技能考试和安规考试,能胜任上岗。

105

电力工程部分第二篇 水力发电工程

4各种运行维护管理记录簿齐全。

5风力发电场和变电运行规程、设备使用手册和技术说明书及有关规章制度等齐全。 6安全、消防实施齐全良好,且措施落实到位。

9工程竣工验收

9.0.4工程竣工验收应提供的资料

4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执行报告

9.0.5验收检查项目

5检查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执行情况。

106

上一篇:反腐倡廉工作思路下一篇:非传统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