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项目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mba项目范文

MBA项目特色

培养目标:

暨南大学MBA,综合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所需的基本理论工具并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效运用于商业实践的能力;对中华商业文明有深刻的洞察力,且能深刻理解中国的政情、商情、民情和人情;具有有全球化视野和与之相匹配的分析与沟通能力。

百年商道:

1、百年的商科底蕴与多元的文化背景。迈过了一个世纪的暨南大学,以其丰厚的商科教育底蕴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特色,称誉于全球。来自全球五大洲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总数超过1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一半,高居全国高校第一,而其中来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国所有高校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正是这百年的商科教育历史、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以及国际化的特色,使暨南人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更为敏锐的商业触觉,为MBA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

2、丰富的教学资源与领先的教育模式。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大批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和省名牌专业,以及EMBA、MPAcc、MPA和ME等齐全的专业学位设置形成了强大的管理类学科支撑优势;建立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百余名正、副教授所组成的优秀的师资队伍;管理学院和教学大楼为MBA教育提供了华南地区最为优越的商科教育设施;领先的“三三制”商科教学模式和“四情”教育模式等。这都奠定了暨南大学17年MBA项目教育与管理的坚实基础。

3、融汇中西文化与坚持与世界一流商学院联合办学。MBA教育自建立之初,就注重走国际化合作办学道路,近年来,与包括美、法、英、加、澳等国外一流大学建立起MBA合作渠道,如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培养EMBA,与法国CNAM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BU)、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等签署协议联合培养MBA等。加强国外合作与推行交换生计划,是暨南大学MBA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丰富的校友资源与活跃的MBA联谊会组织。作为华南地区最早开办MBA教育项目的暨南大学,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培育MBA学员最多、校友网络最为完善、学员结构最为合理的学府。与此同时,暨南大学MBA校友联谊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MBA校友组织之一,其组织开放性和活跃度大大的促进了校友、校企、校际之间的联谊与交流。暨南大学MBA联谊会倡导建立了华南地区MBA联盟,并成为该联盟的首届轮值主席。

5、专业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与完善的职业发展服务。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和服务的同时,MBA教育中心设立了专业的学生事务与职业发展办公室和校友与公共事务办公室,通过“知行团计划”和“华商管理案例基金”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通过“校友导师计划”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商界人脉网络,通过

“职业辅导计划”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体系为MBA学员的职业发展构建了一流的服务平台。

6、构筑MBA终生学习理念与价值增值体系。一朝就学,终生向学,暨南大学MBA立足于为学员构建终生学习和资源共享体系,通过信息与资源交流计划、华商管理论坛、校友联谊组织、管理实践平台、EDP项目等平台让MBA学生能够始终获取最新的管理知识,交流最前沿的管理实践经验,打造最为广阔的人脉资源网络。

培养模式:

1、前沿理论与商科实践相结合。暨南大学MBA教学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享、理论学习与企业实习、管理实践与创业实践等相结合。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全球视野与独特的“华商”案例教学。“开启华商智慧,传承华商文化”这是暨南大学MBA教育的重要特色。一方面,引进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案例,使之具有国际视野;另一方面,本土与侨情相结合,教授与学生相结合,致力开发反映华人营商文化与经营特点的案例库。

3、校内导师与校友导师相结合。按照中国学位制度的规定,结合学校培养MBA的经验,采用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校内导师与校友导师相结合的独特培养模式。

4、大学科平台教育与灵活的专业课程相结合。MBA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除战略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课程外,学员可根据个人职业发展,选修管理学院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

第二篇:北师大MBA项目简介

“励商弘文·汇融中西”!北师大MBA秉承“培养富有人文精神的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的项目定位,正在大力建设品牌,奋力前行。

北京师范大学有逾百年的办学历史,是列入“211工程”和“985计划”、国家与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著名大学之一。

北师大MBA教育中心设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三十年来,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取得了菲然的成就。学科建设起步早,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卓越,人才培养显著。早在1981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学位点,现有6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工商管理硕士MBA),5个博士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以及15个研究机构。

学院积聚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术功底扎实、充满生机和活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5人,讲师14人,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84%。在学院教师中,有国家级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获奖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4人。很多教师在全国性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学院还聘请了20多位国内外知名教授、企业家为外聘教授。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奥地利、挪威、韩国等许多国家的学术研究机构和著名学府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目前,有百余名访问学者、进修生、外国留学生在我院访问和学习。同时,学院为在读学生提供公费或自费出国学习和实习机会,至今已派出参加国外学习、交流和实习等项目学生近百人,并逐年递增。

学院设有被评为校级重点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中心,已建成经济与管理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分析实验室、无线互动网络实验室、BNU-GATE实验经济学联合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还设有经济管理专业资料室,有专业中外文书籍约14000册,专业中外文报刊360种,OCLC、PROQUEST、JSTOR、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约80个。

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学科体系、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国际化的教学条件使得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跻身于国内一流经管学院之林。学院始终以“建一流学院,创一流学科,办一流专业,育一流人才”为目标,争取在规模扩张、结构调整、水平提高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学院办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百年名校声誉

百余年来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书育人理念,锻造了经久不衰、持续创新的教学体系和浓郁的人文氛围,能够让MBA学员在激烈商战之余沉淀人文的清静。“清北人师”的口碑更是凝聚八方学子的品牌效应,能够让MBA学员接触、结识云集而来的四海学者。三十余年,经管学科的建制发展努力攀高,能

够为MBA学员提供雄厚、系统的工商管理教育体系,还能够为MBA学员带来心理学、教育、人文等交叉优势学科的融汇。

北京师范大学是改革开放后恢复经济管理教育的先行者之一,在迈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大力发展经管学科,2009年更是启动了经济管理学科创新平台的基地建设工作,这必将为北师大MBA项目建设带来更多发展契机。

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

北师大MBA强调以特色专业引领MBA项目的发展、以专业特色引导MBA项目的创新。

管理咨询是北师大MBA首推的特色专业,体现了专业方向设置要遵循“职业优于行业,行业优于专业”的基本理念,充分反映了MBA的专业学位本质。管理咨询专业方向既满足了市场的强劲需求,又充分挖掘了北师大的优势教学资源。从报考咨询、实际报考意向、入学后学员志向、毕业学员的职业发展潜力等多方面来看,管理咨询这个专业方向确实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共鸣和学员的广泛响应。2010年还将推出文化创意与传媒产业管理、体育产业管理、教育运营与管理等特色专业方向。

工商管理、公司金融与财务是生源面宽、职业发展广的长盛专业,这些常设专业方向的专业特色培育与打造,在于对市场需求的细分,在于对学员职业取向的洞察。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市场不再只是需要垂直职能化的专、精人才,更需要立体化的复合人才,因此,北师大MBA致力于通过整合性、立体性的培养模式来打造专业特色。

优势培养质量

培养质量是北师大MBA的核心!

北师大MBA优势培养质量在于师资力量的雄厚。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拥有以陶大镛为代表的多位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学者,更能整合校内外优秀师资力量、海内外优秀企业家和工商管理精英。

北师大MBA优势培养质量在于学员需求的聆听。既要贯彻北师大MBA的定位和培养体系的严谨性,还要充分落实因材施教。MBA学员的需求、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应该能够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程规划当中得到充分体现,更需要课程实施和任课教师予以积极响应。

北师大MBA优势培养质量在于学以致用的体现。在人文精神熏陶的氛围下,北师大MBA既要扩大国际化的视野,还要学以致用的践行。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与许多世界名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师生交换关系,还与IBM、Disney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教学与研究合作,建立了相关实习实践基地,将教学植入企业实践,把企业实践引入教室。

尊重关怀服务

如果说“学为人师”凝聚了百年学府的品牌效应、教学培养优势、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那么,服务更能诠释“行为世范”对MBA学员的感召。

以人为本,在于教与学互动的每一个环节,一是在于对人的尊重,把MBA学员视作为教学、科研、实践的伙伴;二是在于对学员的关怀,关注MBA学员的未来成长和在校发展,关心MBA学员的生活快乐与心理健康。

北师大MBA推行的“名校MBA服务架子要低一点”的亲近服务、“主动服务要周到一些”的细致服务、“服务环节要简化一些”的快速响应服务,确确实实做到了帮助学员感知和认同北师大MBA品牌。实践来看,MBA学员更愿意去咨询令其感受尊重且体验亲近的北师大MBA,更愿意认可令其享受细致服务而舒适的北师大MBA,更愿意接受服务快捷的北师大MBA。

北京师范大学MBA项目采用全日制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两种方式。2010年计划招收300名MBA学生,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员报考,2010年北师大将推出新生奖学金,欢迎广大学员报考。北师大MBA教育中心全年接受申请和咨询。

第三篇:汤普森河大学MBA项目

学校及MBA项目介绍

汤普森河大学建校于1970年,是一所颁发学位的公立大学,在此注册的学生有超过8,000位,包含来自36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该校结合了 加拿大大学及学院传统的优点,提供各种学士学位、大学转学课程、学院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共有超过100门学术课程。该校最值得推荐的是它的MBA课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 课程设置

TRU MBA的课程为10个月密集型课程(每年9月开学)

Pre_MBA课程设置:

1. ESL 没有合格语言成绩的学生,可以到学校的语言中心进行ESL的培训。ESL共分5个级别,每个级别通常需要一个学期(3学期/学年)。学生可在第4和第5级时开始选修Pre-MBA的专业衔接课程。

2. GMAT

TRU Pre-MBA提供了一个全面的GMAT准备课程,基础的数学和英语复习与正式的GMAT预科课程同步。

3. TRU MBA Qualifying Courses(MBA专业课衔接课程)

Pre-MBA学生必须完成12个专业课衔接课程,且每课程成绩至少为B(GPA3.0/4.0)才可以进入MBA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商务与经济数学基本原理(Fundamentals of Mathematics for Business & Economics) 信息管理系统1(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 金融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 会计管理(Management Accounting)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商务与经济统计1(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atistics 1) 商务与经济统计2(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atistics 2) 金融管理简介(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 市场营销简介(Introduction to Marketing)

人力资源管理简介(Introduction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入学要求:

MBA课程直接入学要求:

1.相关专业背景,无须工作经验,但须具有学士学位。 2.本科成绩至少达到80%,GPA4.0以上。

3.托福成绩570分以上,或雅思6.5,GMAT成绩500分以上(暂无成绩,可在读Pre-MBA课程之时考取)。

4.如果学生语言水平测试成绩暂未达到MBA录取标准,可先入读Pre-MBA课程。

Pre-MBA课程入学要求:

1.本科学士学位

2.学习成绩平均为B(GPA3.0/4.0) 3.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

4.托福500,或雅思5.5。没有语言成绩的学生,可以到学校的语言中心ESL强化英语。

开课时间:

MBA课程时间:一共10个月,从每年9月到次年6月。 Pre-MBA开课时间:每年9月 ESL开课时间:1月,5月,9月 学费:

申请费用:专业课100加币,ESL100加币 语言课程费用:3,600加币/学期(约1-2学期) Pre-MBA课程费用:6,800加币/学期(约1-4学期) MBA课程费用:22,266 加币(10个月)

项目优势

1.无需托福成绩,只需接受TRU指定的英语强化课程。 2.无需工作经验,专为应届毕业学生设计的课程。 3.无需商科专业背景,本科专业不限(先读Pre-MBA)。

申请材料清单

1.申请费100加币(建议信用卡支付)

2.大学成绩单/大学在读证明或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中英文盖章件或公证件 3.个人陈述(英文) 4.个人简历(英文)

5.其他证明学术能力或专业技能的文件中英文件 6. 教授或雇主出具的两封英文推荐信

7. 学费押金7500加币左右(预录取后缴纳出正式录取)

第四篇:专访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综合改革范文

http:///http:///http:///

专访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综合改革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并逐步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2010年10月,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全国有18所院校(上海地区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批成为MBA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历经三年,2013年4月13日至14日,全国MB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据悉,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在本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一些创新做法引起业界关注,笔者就华东师范大学MBA综合改革举措对华东师范大学MBA综合改革负责人李学昌教授进行了采访。

MBA改革

重新思考培养体系

4月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MBA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会议中,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的一些创新做法获得了评审专家和兄弟学校的高度关注,您能否总体性地介绍一下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在这轮改革中有特色的举措?

李学昌:我们理解教育部推行的本轮MBA综合改革更多的是着眼于专业学位整体性的改革与发展,其中特别强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刚才讨论的“MBA有没有用”和“MBA好不好用”的问题,其关切的要害是:MBA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通过对国内外著名高校和不同利益方的调研和考察,对MBA现行的培养体系进行重新思考与设计。

这种思考与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培养学员的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特别强调各培养环节与提升职业胜任力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把这个作为改革工作的逻辑起点,并围绕这个核心想法创设了很多改革举措,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把案例教学向培养环节渗透,逐步构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体系。

案例教学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您刚才提到在综合改革过程中你们特别注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案例教学体系建设,能否对这方面介绍一下?

李学昌:我们在办学之初就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特别是本土案例,因为解决中国管理问题还得从中国案例中悟出中国的管理理论。综合改革以来,我们以案例为抓手逐步探索向课程学习、实务训练、中期考核、学生活动等培养环节的全面渗透,力求将案例研究与教学嵌入对学员的培养环节中,通过开展不同层级的案例教学,训练学员的职业能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原创案例开发与研究、制度化案例教学、实战型综合案例课堂、品牌化年度案例大赛、全员撰写管理案例报告”为特色的MBA案例教学体系。

这几年我们在案例教学上埋头苦干,已经引起业界的一些关注,这种“重在应用”的案例教学受到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的充分肯定,认为真正体现了MBA的特色。

案例教学是MBA培养的一大特色,要做好案例教学,教师的投入很重要。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措施?

李学昌:案例作为教学与研究的载体,其重要性与有效性在MBA人才培养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案例教学要往深处走,我们的老师就必须要下功夫进行案例研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向老师提出一个口号叫“案例研究引领案例教学”,为了鼓励任课教师能更多地投入到案例开发与教学中,华东师大MBA成立案例中心、设立案例采集改编基金,制度化保障任课教师的案例教学研究与建设,我们通过设计案例研究和开发的整套工作机制,各个案例开发团队组织学员经过集中汇报、评议、讨论、修改等程序,以团队集束力量促成案例开发和研究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每年对优秀的改编或采编案例进行入库评http:///http:///http:///http:///

选,充实MBA教学案例库。自2010年开展“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以来,华东师范大学MBA共有7篇原创案例入选。在第三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中,华东师大荣获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

您刚才提到在案例教学中,你们采用了综合案例课堂,这和以往我们所说的案例讨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学昌:综合案例课堂应该说是华东师大MBA案例教学的一大创新。MBA核心课程的设置由于受到学科割裂的影响,单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可以搞得很红火,但是案例所蕴含的信息是复杂的,单课程的案例教学并不能解决学员面对的两个复杂性:即管理者所在岗位的“复杂性”和管理者所处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因此我们推出综合案例课堂,是为了改变原有依据单个课程内容设计案例讨论的传统教学方法,由多位教师同堂围绕同一案例或同一主题对学员进行整合型训练。针对企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学员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不再受到以往单一专业课程的限制,最大程度上模拟了真实企业复杂的管理实务,直接考察学员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比如以“某公司库存问题”为案例的综合案例课堂,学员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企业角色,如董事长、企业独立董事、财务、营销团队等等,因为角色的分工,针对企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必须按照规定角色来思考问题,解读案例。

在整个综合案例课堂的讨论中,从案例的设计到最后总结的点评,几位指导老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把握讨论方向,启发与引导学员,使讨论始终围绕论题中心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学员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展现出自己职业经历的优势,以此深化学员对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你们是如何做到覆盖全员的能力培养?有没有什么你们认为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李学昌:你的这个问题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就有所考虑,不管是我们的实务课程,还是综合案例课堂,涉及的企业案例总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学员是来自于各个不同的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具有“真实性”和“丰富性”的案例来源。每个企业都存在或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提升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MBA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求每一

更多详情

敬请关注华东师范大学

MBA官方网站及微博

位学员除了在课程学习中体验案例教学外,在学期间都必须提供一份依托自身企业、分析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管理案例报告,并列入中期考核的内容,没有管理案例报告,是不能进入到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的,以此来检测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至于你说的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我们认为案例大赛应该算一个,今年9月,全国首届管理案例精英赛(2013)总决赛将落户华东师范大学。

案例大赛

全员参与,实战训练

您提到案例大赛,我特别有兴趣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已经连续几年都举办案例大赛,我也知道有很多学校都在举办案例大赛,您刚刚还提到案例大赛是特别有效的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能否介绍一下华东师范大学MBA案例大赛的情况?

李学昌:案例大赛已经成为我们特别珍视的一个品牌,因为这几年我们在这上面花了挺多心血。

我们现在每年在案例大赛前发出动员令:“全员参与,实战训练”。为什么强调“全员参与”,这跟我们目标有关,案例大赛不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而已,也不再像综合案例

课堂都是由老师引导学员来分析问题,而是培养学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比赛中学员在封闭的环境里在规定时间内拿出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案,这个真的很考验学生,所以叫实战训练。我们提出“年年赛案例,时时抓热点,处处讲参与,点点求新意”。每年的案例大赛瞄准社会经济热点前沿,让学员在企业管理的复杂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华东师大MBA案例大赛的相关报道,很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选择的案例,很有时效性。你们是如何设计决赛案例的?

李学昌:首先很感谢你对我们华东师范大学案例大赛的关注。在案例比赛中,决赛案例一定要精心设计,因为这涉及到能力培养的目标指向,我们的思考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热点关联的企业问题,二是跨文化引发的跨国企业问题,三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另外,我们很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训练,因为这对每一个MBA学员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绝佳机会。

自2009年开展案例大赛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案例大赛”,2010年精心打造以“国美风云对决”为主题的案例大赛,直面鲜活企业问题,紧扣商场脉搏,预测对决前景。新意就在决赛的策划,9月18日案例大赛决赛,9月28日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召开,抢在股东大会之前就是为了给学生充分想象空间,引导学生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分析案例,以达到“头脑风暴”的效果。

2011年,我们携手法国里昂商学院(亚洲校区)共同举办了“跨文化商业案例大赛”。大赛聚焦“家乐福的中国路”, 中法学员组成混合团队,跨文化商业智慧交锋,探索跨国公司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颇具现实意义。

到了2012年,我们再次对大赛模式进行了创新,采用“1+0角色模拟”,以“移动互联网发展未来”为决赛案例。

这次大赛从移动互联网未来战略竞争的视点出发,让学员分角色扮演谷歌、苹果、微软、三星、亚马逊、小米、360等移动互联网商业巨头,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它的未来趋势做出针对性的战略分析与角色对峙。比赛要求学生学会进入角色(1),善于体验角色、模拟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场做出针对性的战略分析与角色对峙。大赛后举行沙龙,角色归零(0),从本人视角出发,反思自己在案例大赛中屁股决定脑袋的言论和方案,这个特别有意思。学生说参加我们的案例大赛是会上瘾的。管理实践训练

一个理念,两种模式,

三方参与,四方获益

对于MBA培养来说,除了课程学习以外,管理实践的训练也很重要。关键是怎样才能使实践训练能落到实处,真正有效。这是个难题,很多培养院校都在不断探索,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做法?

李学昌:实践教育对于MBA培养的重要性已经在各培养院校中达成普遍共识,近年来我们学校采用的是项目实践、岗位实习、实务课程等形式来推进学员的实践训练。但是,一些传统形式的实践项目,在做法上已经越来越突显出瓶颈,在效果上也很难有所突破。比如原先采用的企业参访形式往往比较容易变成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很难真正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管理问题,也就很难达到真正的训练效果。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学校逐渐确立了“一个理念,两种模式,三方参与,四方获益”的“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项目,按照阶段性课程知识的可运用性、学员行业背景的针对性和企业问题的多向性等原则严格选择目标企业,让学员到企业第一线去提升管理实战能力。MBA学员往往会有一种遗憾,他们的管理实践经验很大程度上受到本行业或所在岗位的制约比较大。因此,我们的管理实践训练项目更希望是把学员放在CEO的角度去全面思考企业的问题,要求他们的思考必须体现出整体性、宏观性和系统性,所以我们特别提出“以

问题为导向”这一核心理念,坚持“围绕一个企业多问题训练,围绕一个问题多企业训练”两种模式。

在我们学校的“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中,所谓的五段,指的是企业现场调研、企业问题诊断、形成解决方案、企业检验方案和形成企业案例等五个阶段。

每一个参加项目的成员都必须严格履行这五个阶段的训练要求(第一段:企业调研,体验现场;第二段:头脑风暴,问题诊断;第三段:团队合作,形成方案;第四段:回馈企业,实践检验;第五段:总结提升,形成案例),由多位指导教师带队实施这一项目,力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层层推进和不断深化,最后由企业来检验解决方案和训练结果。

进行这样的设置,是通过激发“MBA学员、指导教师、代表性企业”三方的积极参与,从而获得“学员提升管理素养、教师获取企业感知、企业获取外脑咨询、学校打造实践品牌”的四个良好效果。

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别的益处,就是可以系统地激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因为在项目进程中和项目总结时,我们的指导老师的角色是作为教练,点拨学员回忆和使用与某个具体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

学员通过“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学会如何分析企业管理问题,如何撰写企业管理实践报告,这就为中期考核必须提交的管理实践报告打下了基础;而中期考核提交的管理实践报告,作为论文的“预演”,又为论文的开题和撰写打下基础,由此构筑起逐步深入的层级报告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员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环往复的过程,以达到循序渐进、深化认识的良好效果。

实务课程

理论与实践的强力对接

您刚才还提到你们的实践教育有一种形式是实务课程,据我所知,MBA的课程教学已经有一套比较规范的做法,你们在实务课程教学是如何兼顾职业能力培养的?

李学昌:中国的MBA已经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不仅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核心课程体系,而且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学员们通过课程知识学习及案例讨论训练虽然收获很大,但是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管理中得以运用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来提升关联能力仍然是办学单位需要不断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综合改革以前,我们通过邀请企业高管讲授实务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企业高管往往依托自己的经验强项进行讲授,很难做到系统化和针对性。缘于此,我们决定对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强化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对接度。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之初就将实务课程设计纳入授课计划,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和步骤,由授课教师与企业高管充分讨论、共同备课、同堂授课,寻求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有效衔接,实现核心课程知识内涵的职场实务延伸。其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是实务专家必须要将授课内容系统化、体系化,力求具有普遍性的示范意义。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设了多期实务课程,基本覆盖了MBA的核心课程,颇受学员的好评。

关于这轮综合改革,您的最大心得和收获是什么?

李学昌:综合改革验收会议上也有评审专家提问,让华东师范大学MBA项目总结三年改革自认为最大特色的内容,我们很自信地认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MBA案例教学的完整体系是我们三年改革最大的收获。职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内涵很多,比如说领导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是这些能力模型如何落实在培养环节,并取得成效,这个成为我们苦苦思索并一直在付出努力精心设计并付诸实践的内容。总之,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胜任力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学员的职业发展是我们最大的工作动力。

第五篇: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项目总体设想

一、项目缘起

MBA属于前沿性学科,是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才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近几年来MBA报考热潮持续升温,但与报考人数的增长相比,国内MBA院校的数量增长更为迅猛。从2008年到2010年短短两年内,国内MBA院校从113所增加到182所,增幅巨大。同时,各MBA院校也在不断进行扩招,即使是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一流的MBA院校,招生压力也连年增加。但在这类高校,因其招收的MBA学员质量较高,MBA教学比较成熟,所以MBA学员的就业情况也是最好的,当然,此类院校的“门票”也是最贵、最难拿到手的。

北京、上海、广东,江浙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四大区域,MBA培养和当地经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大地区培养出来的MBA学生可以说是占了国内MBA学生的半壁江山。这些地区的MBA培养院校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这四大区域算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这一地区,对于MBA学生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在这些区域就读MBA,其一:更容易接触到更多的实际案例;其二:会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其三:这里几乎汇聚了国内最好的MBA教师;其四:这一地区就读MBA,和国际接轨更亲密;其五:从这一地区出来后,MBA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其六:这些地区的户口相对抢手,就读MBA成了取得户口的一种手段。种种原因导致这四大区域的MBA院校招生爆满,也提高了MBA的招生门槛。

放眼全国,随着MBA培养院校的暴增,MBA热也呈现出泡沫。许多新增的MBA院校因其自身软硬件条件的不足,培养的MBA学生的知识及能力水平明显达不到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如今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招生竞争,形势也对这些院校的MBA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缩小各学校MBA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平衡国内MBA教育水平,优化各地区MBA教育资源,由新起点教育集团发起创建的“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项目将为广大MBA院校提供最新、最全、最高效的MBA课程教学平台。“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教学平台不只是让MBA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出适合企业及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

附:近六年MBA报考情况:

二、项目概述

(一)为各合作院校建立卫星视频直播平台

合作单位交5000元购置一套卫星接收设备(卫星卡、加密狗、高频头、卫星接收锅形天线及安装费用)即可接收大讲堂、全景视频课程卫星直播信号)。

(二)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教学资源简介

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的内容主要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每学期的管理学知识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是学术交流、名家论坛、名师经典课程、著名企业家专题讲座、国内知名经济学家经济热点分析及经济预测、企业实际案例、跨国公司总裁特邀讲座等。

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借助于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系统而创新的MBA课程设置以及丰富的专家资源,让国内所有的MBA学生通过卫星直播平台了解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商业知识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大讲堂的口号是精诚协助各院校MBA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具备跨文化的,具有高端视野,成为具有在复杂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挑战未来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每年可进行百场以上的专题讲座卫星直播,每场讲座都将保证具有极高的含金量。这主要由于:

1.光华管理学院有着强大的师资团队,有着系统而创新的经典课程

光华管理学院拥有以厉以宁教授、张维迎教授为代表的多位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享有崇高声望的著名学者。光华管理学院师资专业背景雄厚,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居全国第一。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加州伯克利分校等国际名校的博士活跃于光华的讲台。学院还聘请了多位海外访问教授。其中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家詹姆斯爵士与国际著名的统计学家刁锦寰教授被聘请为名誉教授,香港大学的谢贵枝教授被聘请市场营销系特聘教授。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讲课观念鲜明,深入浅出,不断推陈出新,为学员提供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独特视角。此外,光华管理学院将企业讲座与课程相结合,除了戴姆勒论坛、思科论坛、微软创新论坛等系列讲座外,光华管理学院还经常邀请知名企业的董事长作课程讲授。如此众多名师名家的经典课程都将在适时排列在新起点大讲堂的课表中。

2. 光华管理学员丰富的名家专题讲座

光华管理学院与国内外金融界、经济学界和企业界保持着紧密广泛的合作与联系,多次主办和承办了重大的国内和国际会议。一大批声名远播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跨国公司总裁、世界组织的首脑来到学院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学院每年

举办的新年论坛更是经济管理领域的盛事,央视至今历年全程追踪报道。

3.北大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将适时、及时地转播所有经典专题讲座

每周至少3场的讲座,通过新起点MBA管理大讲堂,使MBA学生们仿佛置身其境地与企业领袖、商界要人、学术权威面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使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MBA学生能通过管理大讲堂及时获得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管理经验,能密切跟踪中国经济与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能透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政策措施。

三、可行性分析

(一)课堂传授模式独特

大讲堂的主要模式为卫星直播,卫星直播本身即是一个独特的教学传播方式,普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均很难做到。其及时性强,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乐意接受。大讲堂使得所有各校MBA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接触到国内一流院校MBA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得优良的教育资源得以快速传播,拉近了北大与其他各高校的时间与空间距离,真正使全国各地MBA成为一个大家庭。

(二)学习需求

大讲堂的开设对于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肯定是好事。然而许多院校地处偏隅,因为自身条件受限往往不能邀请到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开办不了大量的讲座。但是学院对这方面又有很大的需求。管理学领域有很多的大家名家,听他们的课程确实会受益很深。通过讲座,能够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商业动态,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了解最先进的管理理念。

(三)解决了互动问题

非现场讲座,学生如何与演讲人进行互动?现场外收看直播的学生,互动提问可通过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传送到现场。

(四)增值服务

1.MBA免费考前辅导

2.对MBA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规划培训,进行职业辅导

3.提供培训信息、职业信息、就业信息服务

四、运作程序

第一步:通过考察、调研市场,决定是否引入MBA管理大讲堂项目。 第二步:与光华洽谈,商讨合作模式。

第三步:成立大讲堂项目部,拟定长期和短期项目运营计划,明确任务和责任,制作宣传网页,宣传册。

第四步:对地方MBA院所开展项目推介,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并尽快签订合作协议。

付费名称:加盟会员会费

缴纳方式:一年会费15万元(拟定),

二年会费单年13万(拟定)

三年会费单年12万(拟定)

四年会费单年11万(拟定)

五年会费单年10万(拟定)

第五步:对会员方教务人员进行设备使用培训,教学管理培训。

第六步:进行卫星接收站的安装调试工作。

第七步:举办项目管理人员及教务人员培训。

第八步:配合技术人员安装卫星接收天线,并调试卫星信号。

第九步:确定开播日期,制定课程表。

附:考虑若出现下列问题时,采取何种对策?

1.与北大的协商,对方是否愿意与我合作?是否愿意把这类资源传播出去?北大光华与很多院校都有学术合作、技术支持等项目在运营,有远程教育投放,是否包含类似本项目的?

2.与北大方面进行合作模式探讨,利益分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是否应增加其他的节目内容,如果仅北大专家讲座,课程是否丰富,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4.若对方:收费方式是否合理?最低10万一年的定价标准是什么?拟定回答:教学资源具有稀缺性和独特性;分摊到单课时费用很低;采用卫星转播技术进行实时传播,本身成本很高;包含增值服务。

5.售后服务、设备维护是否需要另行收费?

6.对方拖欠会费,如何规避和处理?

有些院校,很多支出是年初都定好的,可能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支出,面对如此情况如何解决?可否采用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各校经费划拨的部门不一样,申请很繁琐,经费使用部门和经费发放部门经常互相推诿,学院想用,但上面不拨钱。

上一篇:mba学位范文下一篇:12月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