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市场化工作经验

2022-08-14

第一篇:环卫市场化工作经验

环卫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大家好,我是九原区环卫西所 ***,自2013年起一直担任九原区环卫西所所长职务。我所在的环卫西所,共有15名管理人员,79名道路保洁员,主要负责九原区210国道以西,万水泉立交桥以北,万青咱以东,建设路以南共15知道路,93.8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近年来,在环卫局的领导下,我所环卫职工扎实苦干、探索创新,提升辖区环境卫生水平,并在2016年被局里评为先进基层单位。下面我就环卫工作的一些经验与心得作简单介绍,供在座的各位交流探讨。

一、科学合理安排人员及工作,向管理要质量。

辖区人口情况、市发素质、突发污染事件、管理方式、保洁人员个体等因素导致清扫保洁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临时性、突发性、长期性、反复性、区域性的特点。只有处理好这“五性”才能做好清扫保洁工作。

我所按照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抓好队伍建设 的工作思路,从工作效率、工作范围等各方面提高管理要和作业标准。我所目前实行全天候的“一扫两保日巡查”作业模式。“一扫”即每日清晨进行一次全面清扫,“两保”即:每日上午7:30—12:00;下午14:00—18:00两个时段进行日常保1

洁。“日巡查”即管理员每日都对路段进行巡查。基本实现了“全方位、无盲区、长效性”的管理目标。

辖区内会展中心每年组织各类展会、活动70多场,人流增加。商贩摆摊设点,垃圾遍地,极大的增加了清扫保洁工作量。针对这种情况,我所制定相应措施,形成了“日常保洁分段分区,遇有活动集中清扫”的作业模式。按“普通路段保持常态,活动路段加大力度”的原则抽调其他路段保洁人员,补充至会展中心附近人流量多的路段,提高这些路段保洁员的密度,增加保洁巡检频次。还安排保洁员轮流中午加班,中午人流量减少,我们还安排保洁员加班进行全面清扫,做到清扫保洁无空档。在展会活动期间,我所还从局里申领垃圾桶,临时摆放,补充原路段果皮箱的不足,保洁人员在作业时也引导市民和商贩将废弃物丢入垃圾桶内。通过以上措施,活动期间道路卫生质量不下滑。

除了日常道路清扫保洁,我所提前预见可能影响道路环境卫生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春季是我市的风季,我所安排保洁人员清理道路绿化带树丛的垃圾,防止绿化带里的垃圾被风刮到道路上影响道路环境卫生。哈屯高勒路沿街商铺较多,店主为了方便随意丢弃垃圾,加之店内没有下水,沿街底店店主总是将混有垃圾的脏水直接道入路边收水口,造成这一路段夏季臭气熏天,冬季污水成冰。我所重新调整此路段的垃圾桶摆放,增加垃圾桶的密度,引导店主改变以往2

随意丢弃垃圾的陋习,垃圾入筒,由我所保洁人员每日上门集中清运,实现了由“被动清理”向“主动上门收集”的转变。虽然增加了洁保人员工作量,却避免了底店垃圾积存和随意丢弃影响环辖区境卫生的问题。我所在每年入冬前,组织职工对上以路段的所有收水口进行清掏,确保污水导排通畅,杜绝路面结冰影响环境卫生的情况发生。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道路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工作安排,有效解决了以往环卫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低、服务区域小”等问题,在提高工作标准的同时,也提高了职工们的工作态度,从以往被动的“工作要我干”向主动的“我要干工作”转变。

二、调动职工积极性,向考核检查要质量。

“体育靠比赛,卫生重检查”,考核检查是环卫工作永恒的主题。我所对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形成“强化监督,细化要求,量化考核”的要求使得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明确。我们严抓考核,做到勤检查、勤督促,以监督规范行为,用考核提升成绩,以强化监督考核为着力点,不断巩固道路清扫保洁水平。

我所制定检查考核制度,管理员每日不间断在道路巡察,所长、副所长每周抽查,检查路面是否有裸露垃圾,是否丰了漏扫现象,是否有坐等下班或聚集聊天等问题。对每次发3

现的问题都进行详细记录、及时跟进、限期整改。每月进行一次内部评比,把评比结果与工资挂钩,兑现奖惩,强化评比结果运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对问题责任人扣发当月工资作为罚款,所罚款项作为表现优秀的职工的奖励。评比优秀的每月奖励金额最少不低于30元,上不封顶,惩处的数额在当月工资中予以扣除;我所还把考核检查与评先选优挂钩,作为推荐“劳模”、评选“先进个人”等表彰的重要参考。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的工作激情及干事热情,大家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对先进和优秀更看重了,积极履职尽责,敬业爱岗,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了所内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所内形成了“工作高标准,人人争先进”的浓厚争先氛围,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检查考核评出工作优秀的职工,树立保洁先锋,促进清扫保洁水平提档升级。

三、狠抓安全教育,确保安全作业。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我所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相关安全作业制度,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所内形成安全例会制度,每周开展安全教育,在加强管理员安全意识的同时,要求他们把安全作业要求传达到每一位保洁员。通过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强化了防患意识,把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让“人4

人讲安全,个个保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

所内管理人员在每日巡查过程中对保洁员进行安全提醒,所长在每周抽查中把安全作业情况作为检查要点,每月的考核评比也把安全生作业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违反安全规章的职工,一经发现,不仅进行批评教育,还在所内通报评,作为反例给其他人员警示。由于安全管理措施得力,最大限度减少了环卫工人作业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部署多个重点,再创工作佳绩。

纵观即将过去的几年,我所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果。今后,我们将围绕重点工作,结合辖区道路实际情况,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力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继续加强道路保洁的考核监管力度,强化岗位责任,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和要求。同时加强监督考核,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日常管理做到无间断、无空隙、无死角,街道卫生始终保持无果皮纸屑、无土石杂草、无积水积泥、无痰迹烟蒂、无堆积物,路面干净、行道树穴干净、路牙边角干净、收水口畅通干净、果皮箱整洁干净。贯彻实行“日巡查,周通报、月评比、年考核”的考核检查模式,确保辖区内卫生保洁质量不断提高,在局环卫作业质量考核中争当第一。

2. 拓宽工作思路,探索通过调整保洁人员工作时间,提5

高工作效率。我所保洁人员现在实行全天制工作。每清晨6:30到岗清扫,中午12:00下班午休,下午2:00再次到岗保洁至晚7:00。部份保洁员居住地与工作路段距离远, 2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大部份用于上下班往返,回家吃过午饭,不能休息,又得上路,至使保洁员下午工作状态差,工作效率低。为此我所决定在年内试行两班制,将现有保洁员分为两班,第一班7:30—12:00;第二班14:00—18:00,两班人员实行定期倒班。虽然每一班保洁人员负责路段面积增加,但因我所辖区大部份路段人流量不大,保洁难度小,并不会给保洁员增加过多工作量。实行两班制,保洁员每日都有半天休息时间,可大大提升保洁工作效率。

3. 针对辖区商业区年内开业的实际情况,预想可能带来了人流增大,垃圾增多的情况,提前做好谋划,合理调度,精心安排,拿出应对方案,通过增加保洁人员、增加巡查频次等措施,确保商业区开业后道路环境卫生水平不下降。

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开展好此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将在环卫局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全面推进长效化、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努力开创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新局面。以上是在环卫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各位领导及同仁的批评指正,谢谢!

6

第二篇:**村整治环卫工作经验介绍讲话稿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村在镇委、镇政府和镇整治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紧紧围绕建设省卫生村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进取,村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大幅度提高。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村在环卫工作整治中的一些创新的工作方法:

一、率先实现村环境卫生管理市场化。

为加大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力度,实现环卫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在2007年5月我村按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实行公开招标,让社会企业单位承包管理,将村环境卫生管理推向市场化。承包管理公司在2007年6月1日正式运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村环卫设施建设及各项管理制度。

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的环卫管理工作,现在我村共有环卫监督人员4人、环卫工人45人,上门收集垃圾环卫人员12人。

各门店、住户根据要求,配备密闭的垃圾容器,环卫部门落实每天上门收集垃圾2次,做到日产日清,无垃圾散落污染。村商业街、主次干道按标准设置果皮箱。村内道路、街巷每天2次普扫,10小时清扫保洁。为了形成长效管理,制定了村季度检、村月检、村民小组周检、卫生监督员日检的检查制度;对辖区内企业单位、村民小组的环卫状况和检查结果,每月公示一次。在除“四害”工作方面,村每个月进行3次除“四害”

活动,定期摆放鼠药,喷洒药水,进行灭蚊灭蝇灭蟑螂工作,防止细菌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三、创建沙石配送站,防止村民乱堆乱放

2007年我村村民掀起建房热,共有175间房屋在建,沙石乱堆乱放问题就成为我村整治的难点问题。为规范建筑材料的堆放,还村民畅通整洁的街道。2007年4月份,经村两委研究,决定由村投入80多万元建立占地面积为8亩的沙石配送站,集中向村民供应沙石,实行建筑沙石“即要即供即用即清”,有效缓和了街道堆放建筑材料紧张的局面。为进一步提升沙石配送站的服务质量,同时使该供配站能长效经营,在7月底进行公开标投,让村民承包经营管理,合同明确规定经营原则。村民承包至今,能坚持合同规定的经营原则,大大提高沙石配送站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方便了群众采购沙石,同时大大改善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四、加大投入,推动我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我们村共投入了近250万元用于改造新旧村前街、修建旧村前街新桥一座、投入20万安装路灯50盏、投入90万兴建三个一级公厕、投入60万兴建2座凉棚和投入5万元添置垃圾果皮箱50个和垃圾环保车30辆,进一步提升我村城市化建设水平,美化了村容村貌,完善了生活配套设施。

五、落实专项整治,实现卫生村全覆盖。

前段时间的村民建房热,造成大量的建筑材料占道堆放,堵塞道路、尘土飞扬,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危及群众的健康。针对该问题,07年11月我们村两委、全体工作人员和村民共175人分路段负责,对所有街道的乱堆乱放建筑材料进行集中清理,投入10万填平一块25亩的地安排村民集中堆放红砖,

投入8万购买灰沙砖按统一规格围起来,划分沙石存放点,让村民把沙、石和灰放到指定的地方,防止建筑沙石占道堆放,保持道路的畅通和整洁。

六、加强环境卫生意识宣传教育。

为了让群众了解和学习健康知识,我村设有宣传栏1个并及时更新内容,悬挂横标累计达到40条以上,派发宣传单章五千多份,学生和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75%以上,建立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天利用广播播放《倡议书》,动员广大村民、新莞人爱护环境。 2007年8月,为提升我村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营造人人享受卫生环境、人人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创建卫生村工作深入人心,使我村的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我村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专业的广告工程公司,利用村的近100条街道灯柱及10多处公共建筑,以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为主题,制作一系列的图文并茂的广告宣传牌,着力提高村民及新莞人的卫生意识和公共意识。

回顾这一年多以来的历程,环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镇委、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离不开村领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鼎力协作,离不开广大环卫工人扎实工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环卫整治工作任重道远,为使全村的卫生环境再上新的台阶,我们仍将不懈努力。

**村委会

2008年1月11日

第三篇:济南环卫事业市场化初探

“35万元,成交!”2002年11月12日下午2时,随着拍卖师的手起槌落,济南市民郭女士获得了位于长途汽车总站一座固定公厕10年的保洁经营权。当天,济南市市容环卫局对17座固定公厕的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共拍出13座,除泉城路一家保洁公司外,此次竞拍成功者全是自然人。35万元的天价公厕,不仅在济南市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罕见。

拍卖会后,时任济南市市容环卫局局长的凌安中不无感慨地说:“如果由环卫部门或市政府来建设这批公厕,每座公厕的建设费用将达到二三十万元,这还不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支出和其他费用。‘环卫指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厕养厕’的管理理念,让济南市的公厕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也给整个济南市环卫事业的市场化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只有市场化才能走出困境

城市环卫作为市政公用行业之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市容环卫行业由政府一手包揽,政、事、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环卫事业的改革,成了城市综合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发达城市,济南市在这方面起步显然较晚。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城市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与市民对环境卫生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一种尖锐矛盾。

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环卫事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发展的道路也是坎坷不平。矛盾之外的现实困境,成了环卫系统一把手们作出市场化抉择的又一枚催化剂:城区环卫设施欠账多,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布局上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共厕所缺口达五分之二,生活垃圾转运站缺口约三分之一,果皮箱缺口约四分之三,如厕难、倒垃圾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以妥善解决;垃圾处理厂的趋于饱和,新厂建设又因为资金、技术等问题迟迟未有实质性运作,按目前的每天卫生填埋2000吨垃圾的速度计算,预计2007年前后现有垃圾填埋场就会饱和。

环卫部门一向被称为城市美容师,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环卫事业的好坏,是考验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诸多困境的束缚,环卫工作的重担,让济南市环卫系统的决策者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改革之路——环卫事业市场化。

济南市环卫局局长张奇语气坚定地说:“这是一条摆脱困境、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希望之路。因为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摆脱市容环卫行业的传统落后观念,稳步建立政事分离、管干分离、调控有力的政府管理职能与管理体制;才能培育和发展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环卫作业市场;才能健全市容环卫法规制度,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环卫机械化,创建清洁、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

道路保洁市场化:外引内联走出新天地

2003年10月30日,济南市首批10条道路保洁招标开标大会召开,尽管各条招标道路冷热两重天,但是作为济南市环卫事业市场化的第一步,它将成为济南环卫史上永不磨灭的光环。随之而来的第二批道路保洁权招标工作,才着着实实让环卫市场化挖得了第一桶金。

2004年4月12日,济南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市区79条主次干道、940多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权欲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参加招标的道路保洁面积接近济南市市区道路保洁总面积的一半,如此大规模的招投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也是首屈一指。5月12日,济南市市容环卫局公布了济南市第二批道路保洁招投标中标者名单,79条道路共分成27个标段,

各标段道路保洁权均有归属。6月6日,79条道路保洁权顺利交接班,市场化作用下的新环卫体制正式开始运行。

据济南市市容环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参与招投标的道路共有79条,约9403460平方米,占到市区道路总保洁面积(2000万平方米)的近一半,分为27个标段、5种资源配置方式(机扫+清洗+洒水+人工清扫保洁;机扫+清洗+洒水;清洗+洒水+人工清扫保洁;清洗+洒水;冲刷+洒水)进行招投标。

为了参加这次招投标,市机械化清扫大队注册成立了大地和蓝天两家保洁公司,下设6个分公司,并实现了内部企业化运作。历下区、市中区和历城区注册成立保洁公司12个,其他区也都按照市场化要求,将区、街环卫作业性事业单位在保持单位性质暂时不变的同时,组建了用现代化企业制度运营的保洁公司。

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承包合同,招标27个标段,由中标企业负责配置机扫车44部、高压清洗车45部、洒水车36部。按照合同要求,中标方必须在5月底前使车辆到位率达到50%,6月底前达到80%,7月底全部到位。26个标段由各中标企业配置保洁员共1258人。市容环卫系统不费吹灰之力,挖得了市场化道路上的第一桶金,既促进了环卫工作的展开,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道路保洁市场化新体制的成功运行,让济南市环卫系统的决策者们终于舒缓了一口气。济南市环卫局副局长袁茂才不无欣慰地说:“市场化这条路没有走错!这次招投标一次性增加机扫车34辆,增加机扫面积373万平方米,主次干道机扫率由过去的14%提高到50%以上;另外,增加高压清洗和洒水车71部,增加清洗洒水

面积760余万平方米,主次道路洒水、清洗洒水率由过去的24%提高到90%以上。可以说,没有市场化运作,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本不可能实现。”

公厕建设市场化: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为颇受争议的一项环卫工作,公厕建设一直以来都处于进展不顺的尴尬境地。由于选址定点等方面的一些原因,固定公厕的建设和管理始终跟不上一个省会城市应有的水平。因为臭味难除,再加上管理不善,很多公厕尤其是靠近居民住宅区的公厕,成了老百姓的切肤之痛。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尴尬,让公厕建设长时间以来成了环卫系统抹不去的伤疤。

“建新厕选址难,旧厕改造又得谨小慎微,不打破这种前有狼后有虎的格局,济南市的公厕建设的尴尬局面很难有所转机。”中国公厕建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曾宪兴告诉记者,因为受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固定公厕在一些市民眼里始终摆脱不了“恶臭”之名,其实现在很多公厕都实现了全方面除臭处理,可是在他们眼里仍然容不下公厕的存在。新公厕建设遇到这样的阻力,即使市局再有雄心壮志,也很难挽回这种局面。而旧公厕的改造,进行得也并不尽如人意。许多旧公厕的建设年代都比较久远,除去设施落后不说,大部分都没有达到1988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中“距公厕外墙皮3m以内空地为公共厕所用地范围”

的规定。一旦按照该新规定重新改造的话,又要面临选址的问题。老百姓对公厕有看法,可是我们这些公厕建设和管理者也同样有着掣肘之恨啊!

目前济南市300多座的公厕总量,缺口近2/5,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公厕建设的路还很长。摆脱公厕建设的困境局面,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两年多来市场化道路运行的逐步成功,处于被动局面的公厕建设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逐渐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据济南市环卫局宣传处井迎春介绍,从2002年开始,公厕建设和管理就已经初步走

上了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因为思想上还不成熟,没有作为一项环卫市场化的典型案例来抓。直到市场化运作取得巨大成效的今天,公厕建设的市场化才被正式提上日程。7月16日的24座生态移动公厕拍卖就是例证之一。

只有市场化,才能使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摆脱旧日的瓶颈——这是几年来济南市环卫事业市场化改革积累下来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因为他们明白,仅仅靠环卫行业的人单枪匹马浴血奋战,根本无法扭转现实中的困境。只有把公厕建设推向市场,把市场无穷尽的资金和技术吸引到环卫事业中来,才能取得胜利。

今年6月底,济南市环卫局与北京棕榈泉商贸有限公司、济南明洁环卫设备有限公司、隆泰钢结构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合作的24处生态移动公厕已经全面竣工,即将投入运营,并于7月16日对这批移动公厕10年的保洁经营权举行了公开拍卖。

据袁茂才局长介绍,随着环卫政策的逐步放开,市场化道路也是越走越宽,去年经市环卫局允许,一家公司投资100万在水泥厂路建起了一座豪华公厕,其中经营房面积是公厕面积的两倍,这在以前是绝不允许的。

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168处拟建公厕地点也尘埃落定,有关固定公厕的建设已经和北京中协金陶投资公司达成了特许经营的协议,目前正在有序进行。

环卫市场化会重蹈医疗市场化覆辙?

7月16日举行的济南市24座生态移动公厕拍卖上,由于有关方面准备不足,加之又是第一次大规模拍卖移动公厕,结果只有7座公厕找到了归属。有人说环卫市场化运作陷入了一种难以启齿的“尴尬”,公厕拍卖之路似乎是越走越窄了;也有人说,这只是一场公厕市场化运作的初步尝试,既然这种生态移动公厕的拍卖在全国都没有几次,我们就不应该过多地苛责。

然而诸如医疗市场化改革方面的重大失误,也不能不引起专业人士的质疑:环卫市场化同样作为一项社会公共资源的再分配行为,会不会重蹈医疗体制改革的覆辙?

曾几何时,“市场决定一切”,“砸烂计划经济的一切旧框架”,“让市场化主导改革方向”等等理念灌注在一些时代改革者的头脑当中。于是,医疗市场化改革在理论的、实践的两个方面颇具声势地开展起来。然而当“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产权也被改掉时,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突然来了个急速逆转,开始受到社会方方面面人士的普遍谴责,甚至连一些卫生部高官都在质疑这场声势浩大的市场化改革是否真正地实现了

“为民谋利”。医疗市场化越改越起劲,老百姓看病却越来越难,成了不争的事实„„分析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原因,“市场化”概念的曲解是病根所在。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体系,如果被政府当做“包袱”恨不得“甩之而后快”,那么其结局可想而知。而作为主管城市公共卫生的环卫事业,在面临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又持何种态度呢?

济南市环卫局局长袁茂才做出了这样的解答:“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的教训我们也作过详细研究,但是作为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化道路势所难免。由于历史原因,环卫部门欠账太多,这也注定环卫事业在全国事业单位改制中是最难的一个。市场化不是政府甩‘包袱’、想减少对环卫行业的财政投入,而是把市场化作为一种手段,提高政府的投资效益。”

袁局长又补充说,一些城市的环卫市场化不切合实际,盲目追求速度,结果政府投资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成倍增长,而完全市场化后的环卫行业也面临重重困境。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政府对环卫事业市场化一直持积极明确的态度,始终遵循稳定、成熟的路子向前走,只要具体规划不成熟,再好的改革建议也决不实施。现在济南环卫行业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大前提下,从管理、作业方式、内部分配制度上,都实现了企业化运作,而且都相当成功。现在正在市场化运营中的果皮箱建设、垃圾处理新厂建设和填埋场沼气利用工程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外界反应也很好。

“回顾近几年济南市环卫行业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环卫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是环卫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大有作为,前景很好。同时我们也深知在这方面刚刚起步,距离先进城市有较大差距。环卫事业市场化的背后,必定是很多成功抑或失败的教训。但是只要我们充满信心,稳扎稳打,就绝不会重蹈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覆辙!”济南市环卫局局长张奇如是说。

第四篇:努力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服务

立足服务 开拓创新

----------积极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

2010年在各上级部门及市市容局的领导下,我们XX区环卫处紧紧围绕创建工作中心,在抓好环卫日常工作,完成好各项环卫工作目标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于新时期环卫工作发展趋势,努力开展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思广益,探索和完善环卫作业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借此机会,在这里和大家谈谈去年以来我们在开展环卫作业市场化工作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创新意识,努力开展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市容环卫事业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城市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容环卫管理体制和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市容环卫运行机制,才能推动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步实现城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XX区是老城区,地处我市繁华路段。辖区车站码头集中,XX路等5路一街商业网点密集,人流量大,环卫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很大,作业成本高,几年来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措施所产生的效益不敌原材料和物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因素。

原有的管理机制和作业方式已经很难保证环卫作业目标任务的

完成,更谈不上适应日益提高的环卫作业质量标准。主要原因是存在三个矛盾:一是运作管理机制效率不高,上传下达的被动工作模式以及等、靠、要的依赖意识和社会需要高效率服务的矛盾;二是作业经费标准过低,经费严重不足和环卫作业需要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的矛盾。环卫工人待遇过低而且没有基本养老等任何社会保障,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清洁工人流失和上访问题突出。一些具体奖惩管理手段无法实行;三是老式环卫设施机具、落后的作业方式与日益提高作业质量标准的矛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感到压力很大。如何改变现状,解决诸多矛盾而走出困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必须改变现状,这是我们全处上下的共识。按照市、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抓住XX路、XXX路等环卫作业项目招投标的契机,我们进一步营造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氛围,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按照分析问题、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开展工作。

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在市、区各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区委、区政府成立了“XX区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将市政府原定的招投标道路由7条增加到14条,并克服困难为老城区主干道环卫作业配套专项经费45万余元。领导小组集中区市容环卫、财政、人大和政协等部门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清扫保洁作业市场化运作计划和实施步骤,按每平方3元/每年的标准,对老城区所有一级路面实行公司制市场化运作方式。

通过公平竞标,辖区一级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权分别由XXXX环卫保洁公司、XX环卫保洁公司和XX环卫保洁公司竞得。原XX区环卫处清洁队人员按作业地段过渡到各个公司,给予作业公司充分的用人

权,各公司按照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方式与每名清洁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初步达到了管理机制活了,奖罚措施落实到位了,作业质量标准提高了,同时也稳定了职工队伍。另外为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提高城区部分二级路面清扫保洁作业质量。我们作为委托方,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17万元/每年,将与社区存在交叉管理的9条次干道将作业标准由每平方米1.00元/年不到,提高到每平方米2.00元/年,委托XXXXXX作业和管理,以期改变我区二级路面的环境卫生面貌。

从目前来看,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整体清扫、保洁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二、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环卫作业机械化。坚持一手抓机制创新,一手为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进而为经济发展和广大市民提供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是我们在逐步开展和推广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之后的努力方向。

新的运行机制是开展好环卫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环卫作业机具设施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载体和基础,直接关系到环境卫生质量的优劣和作业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对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主体要给予最大限度地扶持,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管理部门都负有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推进环卫作业机具更新的责任和义务。

坚持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拘泥于经济效益,始终把环卫工作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从环卫作业硬件上下功夫。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分两步实施了环卫作业机具更新计划:

我们第一步投入22万元,在XXXXXXX艺术节前,完成了对整个XXX路的环卫作业机具的更新,引进了一批目前先进的环卫作业设备,购置8桶全封闭环保型电动垃圾收集运输车和机动三轮保洁车各1台,四轮电动垃圾车4台,垃圾收集桶30个和手推车19辆,戳簸50个,火钳50把,订制大型垃圾转运箱一个;同时对原有6个垃圾转运箱进行了翻新维护。第二步投入11万元,激励和扶持绿地、XX和XX环卫保洁公司对环卫作业机具的更新,又购置了2台8桶全封闭环保型电动垃圾收集运输车、制作配套小车50台、专用收集桶110只、新建机具库房3间共150平方米。初步实现了道路清扫与路面垃圾初级运输分离,清扫保洁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更加明确,为集中精力保障路面作业质量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解决了环卫作业环节中存在的二次污染的问题,使辖区整体环卫作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垃圾中转站与路面作业垃圾双轨并进的垃圾收集运输新模式。

与此同时,为适应环卫市场化作业要求,加强管理和督察工作,我们配备了一辆专用环卫作业督察车,并抽调了XX名同志,组建了督察科,专职负责辖区路面清扫保洁的督察和协调管理工作。

三、几点体会。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我市目前而言,大规模开展市场化作业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XX现有的市场经济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环卫作业长效化管理机制还需要完善;第二,目前主城区环卫作业经费仍然过低,造成了环卫工人流失问题仍然存在以及垃圾转运成本偏高、环卫设施和作业机械不足等。政府作为市容环卫作业投入主体,实行市场化作业之后,客观上作业经费只

增不降问题将会产生。虽然市场化本身并不在于资金耗费的增减,而是在于投入产出的合理性,但经费需求的增加和现有人员安置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 第

三、环卫作业市场化只是整个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只能给具体作业提供最优的运行环境,而决定整个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环卫基础设施、作业机具机械化水平、作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软、硬件方面的要求等;第

四、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进入环卫市场的作业主体实行一定的税费优惠扶持政策,落实市政办2003[XX]号文件精神。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巩固现有成果。继续在作业市场化方面作更深入的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强各主干道路面清扫、保洁长效化管理;二是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加大环卫设施整改力度,抓好工作落实,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进一步提高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对市民投诉的问题,及时处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环卫作业市场化。四是抓住XX城市带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提高环卫工作水平,进一步争取政府及主管部门对环卫作业的经费投入比重,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为振兴区域经济加油助力。

二0一一年四月

第五篇:环卫市场化招投标建议书

环卫招投标建议书

环境卫生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环卫事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变得日趋重要。伴随着市民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对环境卫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卫管理工作在城市化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以前我国城市环卫行业都是沿袭传统计划经济管理的方式,政府投资,行业统揽,事企不分,管干一体,存在诸多弊端。而且随着环卫作业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有环卫机械设备不能满足需求,维护和更新设备的投入大,财政负担重;另外由于环卫管理存在街道管理、小区管理和社区管理并存的格局,存在环卫作业标准不一,职责分叉等现象,从而导致保洁界定不清楚、相互职责不明确等问题。环卫市场化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卫短缺、低效、投资不足及提高其服务质量,打破目前的环卫困境和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着的环卫需求。

1、国家推广市场化体制改革,开放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逐步多样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

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国家政策不断加码推广环卫市场化,提出要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2013年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2015年加速PPP推行,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这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为公共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有关PPP模式文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进入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运营,环卫一体化业务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并释放环卫PPP招标项目

在国家政策持续不断加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也开始加速推进环卫服务市场化。政府负责环卫工作的监督管理及项目的公开招标,企业负责作业的具体实施。这样一些环卫企业也参与到了市场的竞争当中,有助于改善作业不规范、机械化程度低、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同时,PPP政企合资、一体化等一些优秀的商业模式也开始推广,政府得以缓冲资金压力并提高监管力度。 2012年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我国服务型政府定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大幕就此全面开启,后续政策推动政府向购买服务转型。地方层面上,近期北京、天津、江西、福州等多省市出台政策将环卫作业推向市场,例如15年1月江西省要求全省全面推进环卫作业向社会购买服务,将清扫保洁、公厕管理、垃圾清运推向市场,并规定50万元以上环卫项目须公开招标。

3、环卫市场化取得巨大成效

环卫作业推向市场化后,政府将改变以前“政府拥有的国有企业是运动员,政府是裁判员”,监管者和实施者从大的方面均为政府一家的作业方式,实现政府部门由环卫作业服务具体组织者向市场监管者的角色转变。全面实现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投融资体制由封闭垄断向竞争开放的格局转变,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卫作业服务的政府采购制度、市场作业任务的招标制度、资本进入的市场准入制度、行业内的中介制度等,面向社会的招投标组织采购,逐步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1、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企业参与提高效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开放、规范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广泛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和企业参与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的投资和运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保洁产业市场化,增强保洁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实现清扫保洁效率最大化。

2、实行环卫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能力的企业承担环境卫生作业工作。过去环卫部门为“管干合一”形式,导致下属企业形成垄断经营,缺乏竞争,从而使环卫业务质量和产量都无法提高。引入竞争机制,使政府对环卫工作的监管,转变到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和对环境卫生作业市场的间接调控上,可以提高对辖区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效能,将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化,全面提升辖区环境卫生水平。

3、环卫作业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是采用中标单位全包干模式,即设备的购买、维护及作业清扫保洁都由承包单位负责。机扫车、洒水车、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备工具,购买费用和管养费用比较大。如果实行环卫市场管理模式,将减轻相关财政负担,由中标单位具体负责购买部分环卫设备和工具设施并按合同要求承担维护费用。

4、总结

近年来,推行环卫市场化之后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环卫保洁工作实施市场化之前,从事街巷保洁的人员主要为下岗职工,收入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引入市场化保洁公司之后,环卫企业在作业人员招聘中将环卫保洁岗位向贫困人员倾斜,优先聘用贫困人员和下岗人员。吸纳更多社会就业,解决公共服务短缺问题。而且专业的环卫公司都是长期从事城市环境保洁的团队,通过对作业人员进行统一专业培训和管理,其作业灵活程度和熟悉程度比以往有了不小的变化。奖勤罚懒、优胜劣汰让保洁公司工作人员更加注重作业质量和市民的评价,以往消极对待市民意见建议,作业不精细的现象已得到基本解决。

深圳市环卫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率先推行环卫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管理;科技引领,开拓“政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模式,近10多年来共完成科研成果50多项,获国家、建设部、广东省、深圳市奖励10多项,多次被评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保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整体水平全国领先,在政策指导、经费保障、工作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

环卫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环卫市场化的趋势和框架已经确定。可以想象,环卫市场化可以引进其他经济主体,增加环卫行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总量,提高环卫工作能力;带来竞争,迫使各个经济主体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价格与成本;可以促进环卫的产业化,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环卫体制。进入市场后,将有助于解决其积累多年的一些问题,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合理定位和良性互动,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公共事业领域,有利于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促进政府自身运作方式的改革,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对老百姓、政府和各类社会力量,都是“惠而不费”的好事。

上一篇:环卫科督办工作总结下一篇: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