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协调发展浅谈

2022-09-27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近几年, 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 公路运输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

1 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1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1.2 在建设公路过程中, 环境面临的问题

公路建设将造成很多环境问题, 如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 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 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 声音、尾气等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3 公路对环境的环保功能

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 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1.4 公路建设不同阶段的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 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路线的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独立大桥的桥位、长大隧道的隧址以及重点互通立交的设置等工程建设方案, 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重点研究和确定的内容。也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这些控制性的方案一经确定, 就成为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因此, 应充分认识到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建设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控制性。

(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 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 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 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 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1.4.1 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 生态环保。

(1)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 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 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 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 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 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 在雨水充沛地区,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 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 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 待路基建成后, 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 进行绿化或还耕。

(5) 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 对施工临时用地, 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 待施工完毕后, 再将这些熟土推平, 恢复原地表层。

(2) 噪声防治。

(1)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 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 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 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 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 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 注意机械保养, 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 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 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 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 大气污染防护。

(1)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 相距200m范围内, 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 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 既方便生产, 又须符合卫生要求 (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 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 , 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 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 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 水污染防治。

(1)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 并采取措施, 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 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 不直接排入水体。

(3) 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 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4.2 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1) 工厂和其他单位,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 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 加强交通管理, 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 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 公路排水、防护系统要充分与生态环境结合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 山丘区及风沙区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损失”。土壤侵蚀的形式除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等典型形式外, 还包括河岸侵蚀、山洪、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形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因此, 公路水毁及地质灾害的治理也应在水土保持的范围之内。

2.1 公路防护与环境保相结合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程中山坡固定工程 (如挡墙、抗滑桩、护坡、落石防护和护岸、河道整治、山坡沟渠排水等工程) 都和公路的边坡防护、排水、沿河路基防护、桥梁河道调治等工程的功能、原理、结构是相似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2.2 设置合理的水毁防护设施

根据“顺应水势, 因势利导”和对洪水的顶冲水流采取“顺其性、挫其锋、分其势、调其向、稳其流”的原理, 建立的沿河公路冲刷防护设汁娌论和方法, 就是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出发, 总结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 得到的沿河公路冲刷防护设汁体系。

2.3 生态型的排水沟渠系统

在流量不大的截、排水沟的边坡可种草本植物、沟底用不规则的毛石、片石铺砌, 可以透水, 使排水沟附近的边坡埴物得到水的补充;小型排水沟的末端原来做消力池的地方, 池底用片石或圆石千彻, 池内堆放片石或圆石, 可滞留水中泥沙, 降低流速和分散水流。雨水可在附近漫溢、蒸发或形成小片湿地。

3 结语

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对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建设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 精心施工, 严格验收, 才能使公路与原有景观协调一致, 也才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摘要:如何解决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 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 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 本文总结归纳了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 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JTJ/T006-98]

[2]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上一篇:“CAI”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下一篇:提高中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