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2022-11-28

受到生活、学习、人和物的启发,我们会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新的思想。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培综合实践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国培综合实践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国培体会

南昌二中

公怿绪

受学校推荐,有幸入选国培计划高中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班。在学习期间,每天面对不同风格的教授专家,听到综合实践从理论到实施多维度、多纵深的讲座,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和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专家们开阔的视野,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人格魅力,无不令我折服。他们精心准备的丰富教学案例和宝贵教学资源,促使我不断反思,总结。现就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大组成内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谈些学习体会。

推行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其根本是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要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使学生实践体验学习的意义感、自我感。现行的研究性学习,很多都体现在成果集上,但最大的问题是重结果而轻过程。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引导观察,学会观察方法,防止漫无目的的浅表性观察;要引导思考,提出各种问题,要进行调查分析(文献法,问卷法,访问法),再根据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的名称要准确、简明、规范,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如“考试排名对我校学生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新型防盗推拉窗的改进与设计”,“关于不同种面粉及发酵剂发面效果的实验与探究”。接下来制定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研究背景、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成员分工、研究计划、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内容。研究实施针对项目设计类课题,其一般步骤为:技术选题;方案构思、比较、决策;绘制图样;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与优化。在课题结尾撰写结题报告要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结题报告一般包括题目、课题组成员、课题背景、课题目的和意义、研究原理、人员分工、研究方法步骤及所用时间、研究条件、研究过程、研究结果、成果介绍、参考文献、心得体会等内容。在介绍时要多种呈现方式有效结合,直观易懂,实事求是。特别注意做好研究日志的记录,保留齐全的研究过程文档。向同学师长们展示、分享、交流研究成果时,需要拟定一份介绍提纲,打好腹稿,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表达要声音洪亮,体态大方,注重眼神交流,切记不要照读结题报告。介绍内容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要展示从选题到结题的整个过程,还要展示出研究的收获与体会。最好有实物说明和照片说明。最后还要有评价反思及延伸拓展。这样,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完整过程完成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思想——基础经验”的过渡。

在社会实践方面,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主动规划,目标导向,任务驱动。以远足为例,出发前搜集信息,制定方案,绘制地图,比较分析选择出行方式,制定详细时间表,景点或景观的几处标志性对象,对其进行人文或地理研究,实地拍摄验证,访问多人次并记录,发现新问题并加以主动研究,返回完成调查报告,辅以完整过程性及综合性资料。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可以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社会模拟等多种方式进行。重在活动过程,细化活动流程,具体责任分工,完成多种评价。它的理念是课程综合,项目学习,目标开发,网络管理。用真实的任务,完整的过程,明确的要求实现从体验层次进入意义建构层次的能力目标。

就社区服务,专家说了个笑话,全是扫地洗脚剪指甲。这是浅表的理解服务,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像去养老院的服务,可以先调查需求,进行问卷或访问,学会与人交往,对老人进行满足需要的服务。如为老人写传记,与其子女联系转告老人的心语,制作钥匙寻找装置,倾听老人絮语,有时不需要表演节目而做一个欣赏的观众,等等。社区服务不应该是老师包办,拉着去,做点事就回来。而应该是学生主动调查,制定计划,安排执行,分工合作,记录汇报,反思总结,延伸拓展的完整过程。

当前课改思潮的新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稳定意义系统的客观反映,而是现实的解释;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知识是个人经验统合,不是真理。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究的知识过程;课程目标不是完全预定的,组织不再局限于学科界限,从知识积累走向发掘和创造知识。新课程的特点是实践、开放、弹性、综合。学校的发展从原来的重点、示范性将走向特色发展的道路。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依托校本,开发周边,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活动课程化。单纯的音乐社,学唱歌不是综合实践,但如果是提出计划,调查受众,编排曲目,制定计划,宣传推广,组织筹划一场校园音乐会,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综合实践活动。再如毕业季微电影奥斯卡项目,校园银行,联大等社会模拟项目,运动会筹划组织项目等等,只要把握任务驱动,目标导向,全程参与,过程学习,时时处处皆是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篇:初中综合实践课国培心得体会

我是学物理的,从事的是多年的物理教学。实际上物理学科与综合实践这门学科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的物理学科教学,应该是一门实验教学为主导的,但是,实际情况是,有许多实验只能是教师演示,或者是有一些实验,在课堂上受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做。真正能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学生实验是非常有限的几个中考实验考试要考的实验。很显然,这对于物理这门以建立在实验为基础上的学科,是很不充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是通过老师的演示或讲解实验,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动手欲望的,这样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们学校,地处城关边缘,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城里的一部分,还有来自农村的一部分。学校配置的实验器材有限,一些实验条件,还需我们教师自己去创造。按照现在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学校对这门学科暂时还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学校与私立学校在中考的升学率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现在的社会和家长,只求结果,不看过程。

我想作为我校的综合实践老师,我的规划是:

一、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提高领导和老师对其的认识,让学校重视这门学科。首先让他们知道这门学科的教学形式,其次,让每个老师也知道,他们的学科与综合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逐步在各学科上推行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我在物理教学中,就会尽量组织学生调查我们生活周围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活动:有关噪声污染情况等等。

三、利用节假日,选择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的主题,大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例如每周的周末,要求每个同学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一项综合实践的活动,并于周一提交给班主任老师。例如:调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四、建议学校把综合实践能力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中,并与其他的评选挂钩。

五、利用学校网站、黑板报、校园广播大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

六、学校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并进行奖励。

我想,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切实把相关工作做到实处,落实到位。那么,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我们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吧。

广德县桃州中学

吕展

2011年11月16日

第三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国培计划)的心得体会

本人参加了国培之综合实践活动培训班,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教学理念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 关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1)经验取向的课程 (2)能力取向的课程 (3)综合取向的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内容及培养目标

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大类。

课题研究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有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项目设计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项目设计等。 培养目标:

●.善于质疑、乐于探究、 努力求知的态度和情感。 ●.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

● 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学会交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道德。

●.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验证性的调查;也可以是配合研究性学习进行的专项考察和实地参观活动。

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有效实施

由下往上是指课题由学生开发,即可以从每一届的全体学生中,征集新点子,收集课题。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关注身边的日常事物,并做深入的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刚开始时,指导教师公布一定数量的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然后由相应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课题建设可以与学校教学和活动有机集合。 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与社团活动,军训,春游或秋游等有机结合。社区活动与教育处的德育活动,社区义工活动等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也可以与教学课程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这样带来的好处是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了各种活动和教学资源,达到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机统一和融合。

三、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要教会学生如何选题,开题,如何做调查,做研究,如何去总结,学会进行反思。这个过程可以在研究开始阶段进行通识培训,同时也要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进行跟踪,不断修正做法。

过程重于结果。鼓励学生质疑,不放过任何可疑数据,提倡合作,提倡反思精神。即使研究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如果过程都到位了,也要提出表扬,让学生在过程中体

会合作的乐趣,团队的力量,体会成功的艰辛与快乐。最终形成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好处多多。

四、 关于如何持续化、深入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

必须取得各级领导重视。没有领导重视,就无法在课时、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得到保障。

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综合实践师资队伍。该队伍必须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一支专职教师队伍和一支由各科教学老师负责兼职队伍。在实施方案制定、通识培训、综合评价等方面由专任老师负责。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各子项目的具体实施则由兼职老师承担。做到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者和传播者。

健全的制度是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比如,学校要形成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度,包括课时保障,人力保障,经费保障,学分管理制度等。

五、困惑与思考

1.如何有效的监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难点就是在于过程的控制。比如,学生外出采访,发调查表,测量数据等,是否真实地进行了?指导老师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时时跟踪调查。如果学生不是亲自实践,而是从网上下载数据或者虚拟数据,会造成比不搞实践活动更坏的效果。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监控既是实施的重点,也是难点。

思考:可以采取要求采访对象签名或写反馈意见,可以要求活动单位盖章等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活动录像或拍照,同时也作为活动资料附件进行评价打分。 2. 如何全面、持续、深入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 目前形势分析:

目前,全国上下正启动中小学少年宫投资项目,但是还未普及。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学校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的好坏决定了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列入中考科目,在目前中考功利占主导的形式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沦为配角,而且它也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否会影响考试,目前还有很大的争论。四是综合实践活动好多是在校外进行,安全问题也是比较担心的。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缺陷性,没有课本,没有具体方案,甚至没有明确的学科体系制度,包括教师职称体系和学科的评价体系等。六是家长及社会是否会很好配合,愿与学生合作为学生提供服务。基于以上原因综合实践活动“爱你实在难!”

思考:

1.尽快出台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度,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资格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制度,以及出版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通识培训教材等,并依据制度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

2.国家应改革考试模式,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考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单考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对做得好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和学校进行表扬,对在实践活动方面能力强的学生在高校的自主招生或高考加分等方面做文章。让各学校对该课程从根本上重视起来,使该课程不至于流于形式。

3.各部门尽快加大各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

4.呼吁家长及全社会人士都重视学生搞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绿色通道。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提高,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第四篇:国培综合实践活动作业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新特点或者特征

1.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 4.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5.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有损于其课程价值。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第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启发学生潜能,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交往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了学生创新潜能。 第

二、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课程资源,开发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给予学校教师丰富的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促进学校课程的创生与发展。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促进了学习

型学校建立和校内组织文化变革。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变革。 第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转变教师新课程实观念、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第

一、有助于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通过主题开发和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整合意识。第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有助于提高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能力和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了指导教师发展自我的实践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自主获取信息、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增强课程评价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新课程的实施能力。 第

三、有助于教师成为反思型新时代教师。

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员自主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是参与合作,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互动式交往和对话。 3

正确处理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关系,有助于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的基础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习行为,不同的创造力,应该站在这个基点上来考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提出研究主题是不太现实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主题是学校规划的或教师事先确定的,学生对于这些活动主题可能不熟悉、不感兴趣,至少部分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学习的责任。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代替学生研究,不要引导或暗示学生向教师自己觉得正确的答案逼近,应该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但是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的质量、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无一不和教师的指导有密切关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学生而不管。

对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筛选,整合。在筛选整合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性,价值性。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顺利。让每个孩子能顺利的体验到研究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科学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他们对活动、对研究的兴趣,引导他们从问题情境中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够凸现自己个性、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内容。同时,对学生的自主选择决定的活动内容方式、活动结果的展示等,给出较大范围的提示。

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研究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的重点,应该以鼓励去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践,去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可能陷入的困境,建构学生知识与能力。活动中,应该要求学生勇于承担他自己决定的事情或者小组中分配的任务,督促学生认真负责地完成。同时,帮助学生开发其他学科教师的智慧,寻求其他老师的帮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多姿多彩,真正发挥其魅力所在。

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式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实现学员自主?

1、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在呈现新的学习内容时按照学生学习的先前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借助实验,有序和结构性的展开教学。直接教学策略的论述是建立在加涅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加涅提出的五种学习结果,并提出与之对应的九个教学事件,阐明不同学习类型的不同的学习条件,即学习条件可以分为学生自身条件和情景条件。教学就是依据预期的不同学习结果,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和教学事件,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使预期的学习结果得以实现。因此,在我们目前正在实施的二期课改中所强调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中,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事实、规则、动作序列等中,直接教学策略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研究型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本书还提出鼓励学生从他们自身的经验里运用实例和参考材料,帮助他们从课文中构建出自己的意义;通过师生之间的分享的策略的实施,使得学生能有效的学习;让学生从他们已知的事物中寻找分类、对比和联系;以及把观点同学生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东西以及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鼓励对观点的理解和复述。在这里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当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在符合学生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来使得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学习的萌芽,也就是学习是社会协商的萌芽。在我们目前正在实践的二期课改之中,强调要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本书比较详细的、浅显易见的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策略,对于普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应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合作学习

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所依据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反映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的隐喻。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这种知识观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和未知性,忽略了人作为认识主体所具有的巨大的能动性。上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建构主义思潮试图从“新认识论”的视角对这种客观主义的认识论作深刻的反思。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能提供认知工具,蕴含丰富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与人和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的创设”,成为与“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的隐喻相对应的教学隐喻。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仅通过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认为学生知识经验发展的基本途径就是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的交往活动中依靠他们的帮助,解决自己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理解体现在教师身上的“自上而下的知识”,并以自己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来获得新的知识的意义,从而把“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的发展。而社会文化认知观也受到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关注学习的社会性,但更注重知识或学习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背景的密切联系,强调知识的来源是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出学习应该像实际活动一样展开,在为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实际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某种知识。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中都处于主动地位,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一定可以获得外部的支持。在我们的实际的课堂教学观察中,运用合作学习时往往对学习小组的组成存在认识上和组成过程中的偏差。学习小组的安排不仅仅是以往在课堂教学中,

前后几个学生凑在一起就可以组成的,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下,组成的方法不同,而且在小组组成之后,还需要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学习的角色分配。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情境主义学习观依据了“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景性、复杂性和默会性”,也是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我们在新的课改实践中,应该而且必须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通过“学习小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让学生在符合其生活背景、生活经验、生活经历、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学习,即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来展开有效的学习。教师也应此而成为能够使用有效教学方法的有效教学教师。

4、通俗的语言,具体的实例,理论的依据

教师能够理解的通俗的语言、具体的教学实例提供了以加涅和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直接教学策略和间接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认知观等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教师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教育理论可以据此指导课堂教学;让教师可以据此在实践中去学习现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并且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学习、模仿和实践,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目的。对新教师而言,可以据此比较迅速的了解和掌握各种教学策略,比较快的适应目前急剧变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比较快的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师而言,在他们已经具备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性反思和总结,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踏上新的发展台阶。

第五篇:国培综合实践活动作业三

作业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列举一例说明你是如何重点贯彻某一理念,或计划怎样重点去贯彻某一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记得以前学区组织了校际之间听课学习活动。自己听了好多老师的课,学习了好多好的教学方法。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有教师的表情严肃,整堂课没有一丝笑容,只有教师的一言堂。

二、低年级课上,教师在上课时则一直要求学生把手背过去,还不时的一口令统一步调:“

一、

二、三,坐好了。”学生是坐端正了,但效果又如何呢?

三、还有部分教师时不时要求学生:“学生就得有学生的样子。就要听老师的话,不听老师的话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老师教什么,你就要学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要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本质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变“讲堂”为“学堂”,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目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中还有许多传统的教育思想,即“师道尊严”,教师权威不可冒犯等正统思想在教师心目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将重点落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这一理念。

上一篇:各品牌汽车的日语说法下一篇:国培研课磨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