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情感是会传递的

2022-08-02

第一篇:爱的情感是会传递的

爱的传递

用爱心成就未来、真情留住学困生

——奇台六中“控辍保学”活动侧记

[学校现状分析]奇台六中是2008年5月28日在原天和私立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奇台三中及十五个乡镇哈语初中部、十三个乡镇汉语中学部创建的拥有3000多师生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建校三年来,通过全体六中人的不懈努力,六中的教育教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学校的党建工作被州组织部树为党建示范单位,在“三个文明”创建活动中,学校获得“县级团建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县级家长示范学校”、“县级精神文明单位”、“县级花园式学校”、“县级德育达标校”、“奇台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奇台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奇台县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奇台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先进单位”、“州级精神文明单位”等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

但是,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由于不断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合并部分中小学校而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学生来自15个乡镇(含牧区)及周边团场,学生流动性大,辍学现象严重,仅2009年3月,六中就有19名学生因各种原因辍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稳定、和谐发展。学校领导敏锐的意识到了控辍保学工作紧迫性,成立了以王学军校长、马建昌书记为组长的奇台六中“控辍保学”领导小组,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辍保学”。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辍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就学的基本费用。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意识差。三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孩子缺乏双向的生活保护和教育扶助,性格孤僻,很少群体观念,稍有疏忽,便流落到社会上。四是学习动机丧失造成辍学。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厌学而辍学。针对以上原因,经校委会研究,做出了“领导教师双下乡”的决定,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工作目标,确定以“大家访、大劝学”为主要形式把控辍工作纳入到除教学以外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让学生重新走进课堂。坚决不

放过任何辍学的学生,让其全部返校复学。

从2009年3月开始,我校开展了“大家访、大劝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一、班主任坚持家访,真情劝回学困生

2009年初,学校专门就“控辍保学”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和班主任会议,强调依法保障每一位学生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了解清楚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有辍学念头的学生,要及早做工作,联系家长,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多给与关心和帮助,打消学生的辍学念头。

学校对于辍学学生实行“三级劝学”及“三级联动”的控辍保学机制。“三级劝学”即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年级部主任,校级领导三个层面的劝学;“三级联动”即乡镇、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的控辍保学机制。另外学校还采取亲情劝学法,即学校认真细致对这些学生家庭情况、对学生有影响力的的亲戚朋友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学生的亲戚教师、有影响力的亲戚朋友的亲情劝学,劝学生返校学习。

班主任是控辍保学的第一责任人。在出现辍学现象后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年级部主任主动与辍学家长联系,电话劝学并深入到辍学学生家庭,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讲解和分析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其送孩子上学。在“大家访大劝学”活动中我们的班主任本着对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有的班主任去家访,受到个别家长冷言冷语,深深地伤了我们教师的心,家访回到学校对同事对领导,他们忍不住哭了,很伤心啊!可是第二天又去家访,去做工作,忍着委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九<11>班主任张淑君一次又一次利用休息日去动员辍学生赵宇翔返校,受到家长的冷眼相待,但她不气馁,当一次去此学生家时,中途下起了大雨,淋透了全身,后来家长终于受到了感动,让该生返回了校园。九(11)班班有一个叫潘存东的学生,因为是单亲家庭,比较困难,自尊心又强,为了照顾年幼的妹妹想放弃学业,班主任秦文艳几乎发动了全班的

学生,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去帮他干活,劝其回校,并通过学校与食堂业主协商免除了他的伙食费,潘存东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重新回到了学校。九年级(1)班有一个学生潘高红,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有一次不明原因就不来上学,班主任张梅先后派了几拨人去找她,还让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电话联系,可她就是不上学。于是,张老师只好利用休息日去找她,好容易叫开大门,这个不爱说话的孩子连门也没让张老师进,他们简单的交谈了几句,潘高红同学也没说不上学,张老师就对她说:“没什么事明天去上学,老师在学校等你。”她点了点头。谁知她第二天又没来,于是张老师又第二次来到她家,这次她的父母在家,张老师就和她的父母一道耐心开导,细心引导,她终于露出了笑容。第二天,她来上课了。九(10)班的何晓刚由于家长溺爱,养成了极端自私、狭隘的性格,上学后因性格问题经常犯错被请家长,家长觉得难堪,便又经常粗暴对之,教育方式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使其形成抑郁性格,极难相处,经常和同学发生口角。班主任刘艳萍老师在一次次帮他平息事件后都耐心劝导,并鼓励他在擅长的体育上大做文章,让他好好锻炼,争取有所突破。结果,在每天和校体育队一起训练中他找到了乐趣,重新找回了信心,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他打架次数明显减少,自从升入九年级后,他一次架也没有打过,甚至有一次,别班学生找他帮忙打架,他也借故回避了。事后,他跟刘老师说“老师,我跟你保证过我不再打架,我要说到做到。”最终他顺利的毕业,我有些欣慰。九(2)班的张晓燕,家境富裕,极为任性,经常缺课,动辄请假,甚至逃课,有一次她两天连续请假,后来又半天无故未到校,给家里打电话无人接听,班主任李文娥赶到她家,不在,后来从学校旁的一个小店内找到的她,问其原因,她理直气壮的:“我爸、妈老不回来,她们一点儿也不关心我,我觉得我是一个被爱抛弃的孩子。”她甚至还说:“我不去上课,就是想看看你是否在乎我!”根据她的这一想法,李老师及时给她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打了电话,将这一情况告之,她母亲回来后陪其住了一段时间后,她的情况有所好转,也不提辍学打工之事了。七(5)班班的马金元,父母离异,现寄居于其伯伯家里,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困

境,为此,学校领导及班主任张春英老师十分同情,为她申请了减免,让她安心读书。但张老师发现她多次向班里学生家长借钱,把借来的钱用于上网吧和买衣服。张老师马上与她伯母联系,共商对策。之后,张老师经常找她谈心,教育她要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同时还要求班里的同学要关心、帮助她,针对她热爱劳动的优点让她当班里的劳动委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开导,马金元终于改正了缺点,成为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

在“大家访,大劝学”活动这样的感人事例很多很多„„

对于那些经班主任和年级部领导反复劝说无效的辍学学生学校由校级领导带队,深入到辍学学生所在的乡镇,给乡镇发函并约请乡镇领导,要求他们予以配合,到辍学学生家里讲政策、做工作。

二.校领导一马当先, 全力劝学走在前

2009年4月当得知九(8)班郝梦同学辍学外出务工的情况后,王学军校长立即带领班主任老师,于4月19日前往碧流河乡永丰渠二村郝梦同学家中进行劝返。此次劝返工作得到了碧流河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乡领导表示全力配合学校做好劝返工作。在乡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劝返组来到辍学学生家中,与其父母诚恳交流思想,了解家庭情况,并以《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阶段我县对学生的优惠政策来说服教育他们,并通过电话对已到昌吉的辍学学生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辍学学生感动地告诉领导和老师,会尽快回到校园,完成学业。

八(12)班的张小鹏因父亲出车祸,家里花费了近10万元医药费,为照顾父亲,他不得不含泪辍学。学校了解情况后,王学军校长、马建昌书记马上同张小鹏班主任老师找到张小鹏父母亲,登记劝学。并承诺学校也为其解决了伙食费和其它费用。张小鹏当天就回到了学校读书。八(16)班的赵洋同学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全家靠爷爷一人打工独立支撑,爷爷已经年迈,刘洋只好辍学打工挣钱。王校长劝学时了解到刘洋没有户口,特意找到东湾镇领导,由镇政府出面协调,为刘洋办理了户口,并为刘洋同学减免了书费和伙食费,免除了后顾之忧,最后刘洋高兴地回到了久违的学校。

2010年4月马建昌书记带领副校长卢向东、教务主任左晓涛、党建办主任刘银德再次深入到三个庄子、半截沟、老奇台、西地等乡镇进行劝学。

在三个庄子乡马书记先于主管教育的书记乡长联系,乡上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到三个庄子乡团结队王博家中家访。家长很不配合说孩子厌学,不愿上学,口头答应要让孩子去上学,但是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王博其实已在县城某歌厅打工,马书记等人又与家长赶到了王博打工的歌舞厅,向歌厅老板说明道理,最终使王博返校上学

在西地镇东地村马建兵同学家中,由于村上有孩子在六中就读,因学习压力大得了抑郁症,而马建兵的家长迷信愚昧,硬说是在六中中了邪,害怕自己的孩子也得病,坚决不让马建兵去上学,且态度蛮横。马书记一行给马建兵的家长讲科学道理,讲学习的重要性,讲《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最终使得马建兵的家长同意让孩子去上学。

在西地镇桥子村十二组,辍学学生詹丰硕的家长不但不支持,反而责怪学校教育不到位。且詹丰硕已去外地打工。马书记看到詹丰硕家境贫寒,主动承诺可以免除詹丰硕的书费与伙食费,且可以给予一定的资助,进过耐心细致的劝说,詹丰硕的家长最终与在外地的詹丰硕联系,同意七返校继续上学。

六中合校时把全县十五个乡镇哈语初中部合并,哈族学生由于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家庭经济困难,居住分散且偏远,有些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等原因,合校伊始,哈族学生辍学现象尤为严重,因此学校成立了以夏依扎达副校长为组长劝学小组,深入南山和北塔山牧区学生家中劝学。九年级(11)班的那哈提别克家在吉布库牧场二村,得知他辍学后,夏依扎达副校长立即带领努尔江、热素力及班主任朱马别克不顾路途遥远驱车前往劝学,乘车行了近20公里后,由于山路崎岖,汽车无法前行,一行人只好下车步行四五公里山路到了那哈提别克家,了解到那哈提别克父亲患心脏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只好让孩子辍学在家放牧,夏依扎达副校长等人反复给家长做工作,最终让那哈提别克回到了学校。八(11)班的努拉汗同学家在半截沟二马场,由于家长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让孩子辍

学在家放牧,夏依扎达副校长等人去家访,家中没人,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谎称自己不在家去木垒了,通过向邻居打听,得知孩子已经去放牧,家长就在村上,几经辗转,找到了努拉汗的家长,经过反复劝说,家长最终同意让孩子继续上学.七年级(20)班的哈那皮亚由于厌学辍学,夏依扎达副校长赶到他在塔塔尔牧业村的家中,才知道其家长也希望他去上学,但哈那皮亚不愿上学,已经到大沟牧场去帮亲戚放牧了,夏依扎达副校长等人又驱车二十多公里到大沟找到了正在放羊的哈那皮亚,与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将其劝回。

经过夏依扎达副校长和全体民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解决了民语学生辍学的问题,截至目前哈族学生的辍学率为零。

这样劝学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六中老师就是这样用真情感动家长,赢得学生的心,用我们朴实无华的真实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两年来,家访上百次,动员面临失学学生返校达38人。

三.多种措施皆帮困,家长学子齐开颜

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在校学生出现辍学的诸多因素中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各种费用导致辍学的人数逐年增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1、包保结对,奉献爱心。

学校领导每人包两名贫困生,每位教师包一名贫困学生,负责学生的生活费,免除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够安心学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和贫困学生结成队子,一帮一,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燃起生活和学习的希望。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结成帮教队子,使可能流失的学生通过结队子的形式,达到不流失的目的。

2、“党旗飘飘”送温暖工程资助贫困生。

奇台六中建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帮扶资金并辐射到全体教师。奇台六中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为切实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启动了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贫困生解决难事的“党

旗飘飘”送温暖工程。

为使扶贫工作能得到全面的展开,学校召开了以党员为先锋模范,继而辐射全校上下,最终使六中人人都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大家都把扶贫工作当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的动员会。

为了使这项工程能成为一项长效机制,我校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扶贫帮困制度,并制定计划,实行党员领导干部承包制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定点帮扶。同时建立帮扶贫困基金。对于资金来源,除了学校每年筹集一部分做为扶贫专项资金外,还发出了向全校教师的倡议书,倡议学校校级领导每天节约四角钱[120元/年],党政领导每天节约三角钱[90元/年],党员每天节约二角钱[60元/年],教师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40元/年],充入扶贫基金;倡议学生节约零花钱捐助款项。对于捐募到的资金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设立了专项扶贫基金帐户。为了增加对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对教师、党员捐款采用公示制度,定期公示基金收支情况。扶贫款项的筹集和发放,帐目的建立,监督扶贫基金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挪用。

工程实施以来,许多贫困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的关爱。 八年级(11)班的阿尔达克同学家庭贫困,贫困使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当马书记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班主任,自己出钱给他解决了一个学期的伙食费,让他重返校园。

有一个七年级学生穿了其他同学的一件衣服,学校发现以后了解到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衣服,学校就发动全体党员每人捐助3元,为其买了一套衣服,一双鞋,其他老师还为其捐献了毛衣等。七年级(10)班学生王雪芬因患脑瘤,学校全体师生为她捐款1.4万元,让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学校“党员爱心基金会”还为阿尔达克、七年级(10)赛尔江、九年级(10)木哈买提汉、七年级(10)红得孜帮扶了两个月伙食费。为双语班的阿克明、哈斯特尔、马克萨斯、加依那尔、哈孜热提、阿曼别克、马利亚姆、乌木提、木沙、阿斯哈提、朱力德古丽、哈伊尔别克等12个贫困生给予每人80元生活费资助,用于购买夏季校服。

3、成立“奇台六中双语教师“献爱心”扶贫帮困小组”。

在夏衣扎达副校长的带领下,六中的全体哈语教师组成了““奇台六中双语教师“献爱心”扶贫帮困小组”,小组有计划、有领导小组,组内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均建立了档案记录,现在已确定了扶贫办困对象28名学生。对献爱心的教师捐赠物资进行及时的登记,在发放到各年级双语班的贫困生手中。

4、积极争取外援,进一步做好“控保”工作

为了拓宽募集扶贫资金渠道,学校还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款,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募集资金,切实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学习费用,使学生无后顾之忧,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给他们带来的幸福和温暖。

奇台北塔山煤矿公司总经理王晓春为六中的七年级10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资助学每学年每人500元—800元,直到初中毕业;福建援疆干部奇台县委副书记黄茂森共计捐资6000元的资助30名贫困生;福建援疆干部齐先生共计捐资6000元的资助30名贫困女童。哈萨克族企业家达丽亚捐款2025元,资助七年级(9)班阿依木古丽等9个学生。

校伙管办还与食堂业主联系,为贫困学生及哈族学生减免伙食费,让贫困生无后顾无忧,安心的在六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习、生活。截至目前,有

位食堂业主免收或减免了

名贫困学生的伙食费。对于民族学生,由于享受到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再加上奇台县教育局每月给每位哈族学生提供120元的伙食补助,学校与食堂老板协调,在保证饭菜质量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低伙食费,每位哈族学生每月只交80元。五马场中心校还为在六中上学的五马场的哈族学生每月补助30元,这样五马场哈族学生每月只交50元。

这些善举使这些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分层教学加活动,全面调动积极性

困扰着辍学的重要隐患是“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跟不上,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导致辍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采取了分

层次教学法,取消频繁考试,因人而异留作业,无偿为“学困生”补课,对完成作业上不要求千篇一律,上课提问题因人而异。上述做法,大大地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还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自建校以来先后共投资20万元用在电化教学上。最近,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又投资6万元,为七年级各班安上电脑,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离开学校,特别是一部分中等生的离开,并不完全是因为来自学习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觉得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一天到晚除了看书就是学习,还要面对老师没完没了的说教,太没意思了。针对学生的这种想法,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我们组建了美术、音乐、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选择活动项目,各活动小组有专人组织和指导,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挥和提高。通过上述做法,把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易辍生”吸引到校园中来,消除了辍学生隐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控辍保学”工作收到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大家访、大劝学”活动,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我校哈族学生辍学率为零,汉族学生辍学率控制到0.05%以下。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控辍保学”机制。

“控辍保学”工作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六种人将继续坚持“大家访、大劝学”活动,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下,努力把“控辍保学”工作做的更好。

第二篇:爱的传递作文750字

爱的传递作文750字—爱如水,人人都需要它。当它被传递时,每一寸干渴的土地都重新获得生机。

爱如火,人人都渴求它。当它被传送时,每一颗冰冷的心灵都重新充满温暖。 爱如歌,人人都欣赏它。当它被传唱时,每一个伤心的人都重新爱上希望。 就像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样。

乔是一个贫穷的汽车修理工。一天,在他上班的路上经过一辆小汽车时,他停了下来,因为车的旁边站着一位焦急等待的女士。乔很热心地上前询问——原来这位女士的车出了点问题,而她等下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乔立即帮她修好了车,女士望着满头大汗的乔,问:“您需要什么报酬吗?真是谢谢您了。”“哦,不,女士。只要您将这份帮助传递下去就行了——或者说这事一份友好的爱。”乔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向女士挥了挥手,赶去上班了。

女士十分感谢乔,为了报答,她决定开完会后到咖啡厅坐坐,看看有什么人需要帮助。就这样,下午,那位女士坐在了十分温馨的咖啡厅里。

一位女服务员十分友好地为这位女士点单,上咖啡,结账。服务员的话语十分温馨,但她手上做活的粗茧与内心的疲倦却暴露无遗。正当她去找钱时,女士留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小费与一张字条。上面写道:您一定十分辛苦吧,这点小费请留着改善生活,也请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服务员回来时,十分惊喜,小心收着钱与字条。当他回到家时,望着屋内因疲惫而睡着的丈夫,轻轻地吻了他的脸:“晚安,乔。”

这是一份单纯的爱,它的传递使文中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幸福。 是不是就像阿长母亲般爱的传递,让鲁迅的童年有了“三哼经”?

是不是就像藤野先生教师般爱的传递,让鲁迅的日本生活有了温馨的回忆? 是不是就像白居易兄弟般爱的传递,让刘禹锡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名篇?

爱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它只存在于人们心中。如果不用,将它储藏在那里,不但不会向酒那样越酿越浓厚,而会一点一点挥发掉。所以赶快将自己的爱传递给别人,让每一个人都学会爱、传递爱。

第三篇:爱的传递作文900字

爱的传递作文900字—爱是一朵花,需要人人都献出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水与悉心的呵护;爱是一条河流,需要人人都拾出河水中的杂物与阴影;爱是一块褶褶生辉的鹅卵石,无论时间的溪水怎样冲刷,它永远光芒四射。爱没有宝石的闪耀,因为爱是平凡的点点滴滴传递在每个温暖的人心中。

不怕艰苦的人民英雄们,为了追求人民的自由与和平,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取得了莫大的胜利,开国大典那天,当毛主席用高昂的音调宣布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的时候,举国欢庆,大街小巷游行庆贺。还记得红军战士吗?万里长征过雪山,爬草地,饿了吃树皮,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行,最终,长征胜利。为什么?什么给予他们莫大的动力。

是爱,是对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的热爱,爱国精神传递在每一位人民英雄心中。

她被评为烟台最美女孩,在一个昏黑的大雨天气,她与丈夫开车经过马路,天黑路滑,隐隐约约,一个女孩倒在地上,她没有来得及思考,冒着大雨救起了女孩,可自己却被来往的车辆撞倒了,女孩终于获救了,可她失去了,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采访中,她说道:“用我的一条腿换来一条人命,值了!”为什么,什么给予她如此的果断救助?

是爱,是对一个社会的爱。广东佛山小悦悦的悲剧不能再次上演,救人老婆婆的爱传递给了这位最美女孩,传递在每一个人心中。

人民的好女儿,人民的好公仆,她叫任长霞。一位无私奉献,热心可亲的警花。在任长霞分子毫不畏惧,人民大大小小的事都找她,她总会热心帮助,就这样坚持着,坚持着,直至有一天,她因公殉职了。为什么,是什么力量使她如此坚持不懈?

是爱,是对于人民的爱戴,对于工作的热爱,尽守职责,人民心中的爱早与任长霞的爱相融于一体,激励着更多的人。

孟佩杰,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父亲离去,养母瘫痪,她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什么都还不懂的她,操办了家里的一切家务,每天她还要上学,照顾母亲,但是就这样经过数年的风风雨雨,她坚持下来了。为什么?什么使它走过风雨,最终天晴云开见日?

是爱,是对母亲,对亲人永恒的爱。自古以来,孝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份爱,传递给了孟佩杰,也传递给了许许多多的人。

师恩,友谊,亲情,爱情„.都是爱。爱温暖人心,爱给人力量,传递爱,给人力量,给人温暖,给人信念,给世界一个笑容。传递爱,这,就是爱„.

第四篇:国旗下演讲稿——爱的传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的传递》。

打开尘封的记忆,儿时的纯真又一次出现——年轻、帅气的启蒙涂老师为我洗去手中污泥,无限的遐想浮现在眼前:有朝一日,我也会给我的学生洗手,像涂老师一样牵着一只只干净的小手自由飞翔……太阳总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为了这个信念,我努力,我攀援,终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十多年来,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关爱谱写我的人生。总希望与学生一道,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课堂上我们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黄昏后我们一起讨论人生的价值。生气时大声咆哮,高兴时欢欣鼓舞,失败后垂头丧气,成功时喜笑颜开……我总希望太阳每天都能升起,可是风雨总是会来。学生的纯真固然可爱,可他们的幼稚却令人可恼: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规却总有人违反;重写的作业依然满纸红叉;做了又做的题目考试时还是一塌糊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可他们的蛮横不讲理却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交学费嫌太贵;孩子捣蛋说老师管教不严;学生厌学怪老师不会教书;成绩拔尖,却说:“那是我孩子聪明”……听听这些,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总感觉好事摊不上,麻烦惹一堆。还是古话实在“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因为教师的一生,干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教师就像夜里的星星,没有太阳热烈,没有月亮温柔,没有朝霞炫目,也没有白云高远。教师,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歌唱;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万众瞩目的地位……看着昔日同学、朋友,几年不见,已是西装革履、洋房小车、吃香喝辣;再瞧瞧身边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时青丝已变成白发,带走的除了铺盖行李,剩下的却是两袖清风。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彷徨,我疑惑,也曾动摇:曾令我魂牵梦绕的选择是否正确?师爱能否在我手中传递下去?我是否真的能无怨无悔走完这一生?

迷惑中我拜访了小学时的启蒙老师------涂昆海老师,曾经年轻帅气的涂老师而今已是两鬓斑白,年近花甲了。涂老师1975年退伍还乡,当上了穷山僻野的村民办教师。虽然每月只有七八块的工资,可他却热衷于此,乐此不疲。1976年涂老师结婚了,并先后有了一双儿女。但令人痛心的是,小儿子在四个月大的时候高烧不退得了脑膜炎,后成瘫痪!虽然得为小儿子凑钱看医生,得迫于生计早出晚归干好农活,但涂老师从不落下学生任何一节课,他所带的学生永远是进步最明显的!这样的生活持续了6年,在1986年儿童节来临之际,涂老师的小儿子永远地离开了他!悲痛欲绝的涂老师在料理儿子后事后,还得带着学校的体操队到镇参加比赛!一边是哭成泪人的妻子,一边是学校重要的比赛!最后,涂老师牵着学校体操队员的女儿的手向妻子告别……那天,涂老师为学校捧来二等奖的奖杯,这可是这乡村学校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后来听说有人问涂老师为什么能做到这样,涂老师的回答很简单:我爱我的孩子,更爱我的学生!朴实的话语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改革开放春潮涌动,机遇频频,涂老师昔日战友怂恿他下海,以涂老师能力,肯定大有作为的。但涂老师不为所动,他依然勤勤恳恳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为了提升自己,涂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函授大专并毕业。1990年涂老师通过考试转正,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从此他更爱他的学生,更是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知道我的疑惑,涂老师引用古代具有全才美誉的亚里士多德的话:“教育的根是苦涩的”,涂老师淡淡一笑,给我讲起了他教育生涯的苦涩:90年代开始,农村学生开始统一校服,竟有家长把不合身的校服拿到他家当面指责他并要求涂老师妻子为其修改;学生懵懂无知,有时候因为涂老师的批评,就泄私愤找报复,涂老师田园的菜苗曾让人连根拔起、还没成熟的果子就没了踪迹;繁重的教学任务曾经让他喘不过气……“但教育的果实是香甜的”,涂老师话锋一转,“当家长对你心悦诚服时,当犯错的学生承认错误并不断进步时,当自己所带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你就能感受到果实的香甜!当然,我们获取的报酬远远不能跟其他人相比,但我们做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我们的价值,能用金钱来衡量么?”涂老师的话掷地有声,深深地震撼了我!泪眼朦胧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那就是:因为爱,所以宽容,所以耐心,所以奉献一切!再过四年,涂老师就退休了,虽然当一名教师很平凡,但他很放心,因为他的女儿和他的许多学生正继承他的衣钵,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上,并像他一样,爱岗、敬业,更有一颗慈爱的心。他们都在播撒希望,把爱传递。

斗转星移,我又接手08届新生。有一天,我和几个学生闲谈,说到理想,我问他们有什么理想。第一个学生竟毫不犹豫地说:“老师,我要当一名像您一样爱学生的老师!”第二个学生竟把理想朗诵成美文:“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我情愿在教育园地里,做一片绿叶,虽然平凡,我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我的生命,必将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延续;我的心灵,必将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永远年轻;我所做的一切,必将在孩子们的成长中变为永恒!”……为师如此,夫复何求?

临了,我想化用清代诗人赵翼的诗句:校园代有才人出,各传爱心万万年!谢谢大家!

第五篇:《回弹力》读后感:爱的传递

爱的传递

——《回弹力》读后感

原创: 吴玲玉 翟光军心理工作室

温馨提示:《回弹力》是翟光军家庭教育读书会第6本读物,作者系翟光军家庭教育读书会成员之一。

文中了解了很多不幸童年的例子,为什么有些人的童年会那么"悲惨".我的童年很快乐"万千宠爱一身",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长大的,就一点我太调皮哥哥小气候揍我。老公的童年缺失父母在身边的陪伴,早早就"寄人篱下",很小的他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每当跟我说起他的童年都是悲伤。他现在和他的女儿关系特别好,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有时候我批评或惩罚他女儿,他都不站边上,之后他偷偷和我说他见不得我这样对她女儿他说他心里难受。我的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我们陪伴着她的成长,细心呵护。以前我认为孩子不听话责罚较多,现在我慢慢和她讲道理,事实证明讲道理是对的,孩子不会暴躁,也会理解其中的道理。我不会对我的孩子破口大骂,让她难堪,不会对她冷暴力,不会让她的童年留下阴影。

孩子的生活环境会直接影响的未来,如果是外向乐观的性格不会造成她的心理阴影,内向不喜欢表达的性格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从我的二姨到我的表哥我不得不相信,因为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父母的行为,受不了旁人的指指点点,自尊心收到了打击,自己封闭的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把自己掏空了。(文中说到二战中那些孩子的悲惨童年,我想到爷爷说小时候他们的童年,日本人来到我们那里抓壮丁,他们年纪差不多的都被父母安排躲在挖好的山沟里躲着不敢出来。他们经历的苦在二战当中是幸运的,最起码战争没有蔓延到我们的小村庄。小时候爷爷奶奶和我讲了好多,我都忘了,我明天回去问问爷爷让他和我讲讲。)

正常人体会不到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痛苦,而这个精神病患者是自己的亲人。这个是有预兆的,但是我们无能为力,身为他们的父母没有作为父母的样子,无知,愚昧,责骂好好的一个孩子毁了。如果初期当时找心理医生辅导而不是把他送进精神病医院当成疯子对待……可是世上没有如果。

一件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拥有不幸福童年的那些人们很多,经历过恐惧和痛苦的人有些看到了事情的两面性他们愈发强大会更懂得生活,他们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生活中有的父母童年缺失了什么会把自己缺失的在孩子身上找回,这个应该很多家长都这样做的。书中的例子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能悲观厌世应该用两种角度看待问题,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你关上一扇门肯定也会帮你开一扇窗。

接近尾声文中写了好多虽然经历了艰难的童年依然活出了自我,没有被生活打败,虽然有不幸的童年但是成年之后他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幸的童年让她们过早的的体验了人生和人性的险恶,也让她们珍惜现在的美好。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和生活环境很重要。

上一篇:中外名人励志故事下一篇:总账工作交接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