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中秋圆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月是中秋圆范文

月是中秋明情系空残寡

中秋佳节送温暖

月是中秋明情系空残寡

古人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温馨、团圆的美好日子,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节日,同样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同时也是吃月饼的日子。在中秋佳节来临前夕,文化路街道爱心联盟志愿者联合会携手爱心企业、文丰社区和经五路社区等各社区党务志愿者服务站,组织30多名党员志愿者、网格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举办了主题为“月是中秋明·情系空残寡”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50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家庭送去了100箱爱心月饼和爱心果蔬。

9月4日一大早,文丰社区就热闹起来,志愿者们忙着把装有爱心月饼、爱心果蔬的集装箱打包起来,忙碌的时间过的真快, 9点钟,一箱箱的爱心月饼和果蔬礼品箱呈现在大家面前。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志愿者们都开心的笑了。小马一边擦着汗一边说道:“终于完成了,看着这一箱箱的月饼果蔬,自己心里还挺满足的,一箱月饼代表着一颗爱心,希望咱需要帮扶的家庭都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浓浓的爱。”小马真挚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

月饼都装箱完成了,下面才是重头戏:送月饼!

在社区党员志愿者小明的带领下,志愿者们也来到了社区空巢老人李大爷的家里,当志愿者敲开门时,李大爷热情

的邀请他们进来坐。看到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志愿者刘老师紧紧的握住了老人的手说道:“李大爷,你好!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这是咱文化路办事处赠送的爱心月饼,祝福你中秋节快乐!”李大爷感动的眼睛湿润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还记得我这个老头子,谢谢咱们办事处,孩子们都在外地,中秋节也回不来,有你们这些志愿者过来看我,真好!”志愿者们都欣慰地笑了,然后志愿者刘老师和李大爷聊起了家常,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看着这温馨和谐的一幕,暖暖的幸福都充实在每个人心中。

在经五路社区孤寡老人王大妈家,看着她一个人坐在家里,志愿者们心里就能感受到她曾有的孤独,没等到大家开口王大妈急忙上前来与志愿者小李等人打招呼,“孩子们,你们来了我高兴啊,中秋节都快到了,你们不回家过节还过来看我一个孤老婆子,有你们在,我不孤单喽!”听说王大妈的孩子和老伴都先后离开她的境况,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今后还会定期来看望王大妈,大妈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各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一箱箱的爱心月饼、爱心果蔬全部送了出去,同时也把一颗颗的“爱心”送给了社区的空残寡家庭。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团圆饭,品月饼,赏明月,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而对

于社区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家庭,需要的是更多亲人般的关爱和呵护,中秋将至,提前把爱心月饼和果蔬送到这些孤弱群体的手里,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社区的弱势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体现郑州这座文明城市满满的正能量! 月还不够圆,花还不够艳,酒还没斟满,人还没相见,趁中秋节还在路上,悄然把祝福送上,愿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和和美美把梦圆,快乐幸福紧相连,好运平安永相伴,花好月圆共婵娟!

通讯员:刘红玉 马博

第二篇:[中秋节征文]中秋月儿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难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记

今天是全球华人盼望已久的中秋节。我想,今天的月亮与平时比肯定特别圆、特别亮,因此,我盼望万籁俱寂的夜晚。

我们这次去姥爷的新楼过中秋,刚打开家门就看到姥姥和姥爷忙着给我们包饺子。他们相互招呼着,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阳光把人间最后一抹光带走之后,月亮出来了。我们把桌子放在阳台上,全家围坐在一起,上面放满了月饼、瓜果。月饼大小不等,馅也不同,有五仁的、红豆沙的、绿豆沙的等许多品种。我们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工作、学习中的事,唠唠家常事„„

“月亮出来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大家怅望天空。只见月亮十分圆、十分亮,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月亮,不禁被她美丽的面貌吸引住了;月亮穿着白色的纱衣,娴熟而又安详,温暖而又和蔼。她那银盘似的脸蛋透过树梢,照在人们幸福安详的脸上。我张望着,企图找到居住在月亮上的嫦娥仙子和她那可爱的小白兔。我想,嫦娥现在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在广寒宫望着我们呢?想到这,我不禁一下子笑了起来。

姥姥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开,全家有七个人,姥姥用心切开,切成尖尖的长块。月饼吃到嘴中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无穷。

我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看着美丽的月亮,心中想着:明年的中秋,月亮一定更美更圆。

河北承德丰宁县第一小学五年级:李瑞华华

第三篇:中秋月儿圆

《中秋月儿圆》教案

主题提出:

今年10月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是,电视中的月饼广告已铺天盖地,而且各式各样的月饼也走进市场,同学们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但他们又中秋节又有多少了解呢?于是和学生一起确立了《中秋月儿圆》这一实践主题。

活动过程:总时间:3周。总课时数:6课时

第一阶段活动的准备

1、提出问题

师谈话导入:同学们,10月份有一个仅次于我国春节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10月4日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围坐在明亮的月光下,举杯邀月,共享团圆,喜庆丰收,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节”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中秋节人没为什么这么重视?它蕴含着哪些内容?

我想知道这一天吴刚和嫦娥也在饮酒庆团圆吗? 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最好吃?”

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我们家乡的中秋节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中秋节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节吗?

„„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② 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③ 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怎样研究

研究的成果

人员的分工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1、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话中秋》。

2、办《话中秋》手抄报。

(略)

月饼的种类和制作

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

3、学习制作月饼。

开一个月饼品尝会。

(略)

中秋节习俗

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

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

(略)

中秋颂

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自由创作。

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思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1、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由于教师不能在课上亲自带领学生去实践,所以,只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小组自己组织活动,并每个同学一封《致家长一封信》带给家长,阐述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如:探究“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小组汇报:我们回家先问了父母,可父母说得也不太清楚,只说过八月十五是用月饼和一些水果祭月神,传说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具体的他们也讲不清楚。我们想:还是我们自己查阅资料吧!于是我们又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一组去王华家在电脑上上网查阅(因为人多怕给王华家里添麻烦,所以分成了两个小组)我们去新华书店查阅图书遇到了困难,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从何查起,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们上网查阅倒很顺利,在百度搜索里打上“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很快就搜索到了,传说有三种呢?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他们遇到了困难,谁有好办法解决呀?"同学们听了纷纷发表意见,“问营业员呀?” “还以找图书分类索引。”“对。找传说类、节日类、百科知识类的书。”

接着探究“中秋颂”的小组也迫不及待的发言:我们小组也遇到了和他们同样的情况.这下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查找诗歌类,散文类书籍。

探究“月饼的种类和制作”小组:星期天的上午,我们去家兴超市去调查月饼的种类和价格,在我们边观察边准备记录时,售货员阿姨不让我们记,还“轰”我们走。

听到这儿,我不禁问道:“你们是不是没有说明来意呀?对阿姨讲话没礼貌啦?”“说了,她不相信,但我们说话不太客气!”小组长嘴里嘟囔着。我随即意识到老师的工作没有到位,应提前了解学生的活动去向,提前和超市打招呼,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好,下次老师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问题解决了,同学们露出高兴的神情。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教师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是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3、小组讨论汇报下一步活动的打算

探究“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小组:我们想按照同学们交给我们的方法,到书店继续查阅“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们还打算办一期中秋节的小报„„

第四篇:中秋月儿圆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悄然来到人间。

中秋之夜,凉风习习。吃过晚饭,我们一家坐在客厅里,谈着笑着。 望望窗外,却不见往年皎洁圆润的月儿。大概是与云儿游戏去了吧?如果我会魔法,我一定要拨开云层,让人们都能欣赏团圆之夜的圆月……正想着,云层果真渐渐稀了些。我仿佛看见月儿上那粉妆玉砌的月宫;晶莹剔透的月桂。隐隐约约,似乎见吴刚手握大斧,砍向月树,不时提起装满飘香四溢桂花酒的酒壶,一番畅饮。月宫里,嫦娥正用琵琶弹奏着《水调歌头》,琴曲婉转悠扬,连捣药的玉兔也不禁用手中的木杵为曲儿伴奏……

这种境界是多么美好啊!我忍不住感慨地望向月儿,她好像也正对着我神秘地微笑呢!

正在此时,妈妈端来香甜可口的月饼,金灿灿,圆溜溜的,着实招人喜爱。爸爸也打开电视,呵,中秋晚会已早早开始了呢,好像它也耐不住节日的欢喜,提前到来了。

我拿起一块月饼,细瞧瞧,多么像月盘啊,却又多出一分姿色——谁叫它穿着一件花衣裳呵!掰下小块,丢进嘴里,吧嗒吧嗒地嚼起来,香气扑满我的鼻子、嘴巴,似乎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正在我大吃特吃的时候

第五篇:诗心明月中秋圆

中秋又至,感慨良多。提起中秋会让人想到明月,提起明月又让人想到聚散。明月之于古人,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曾经是诗歌的王国,而明月又是诗歌中的国王。特别是在盛世唐朝,有那么多的诗歌都离不开明月。仅在《唐诗三百首》里,就有70多首诗歌写到了明月,而写在中秋时节的古诗就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应首推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如同月光一样流淌在每个思乡的中国人的心里,千百年来从未断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堪称绝妙的传世佳句。病荒马乱,兄弟不能团聚,明月高悬,相望却又不能相闻,明月成为寄托彼此相思的最好媒介。张九龄《望月感怀》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已成为思念亲人的千古名句,婉转不尽,情致悠长,大概也是我们现代人在中秋季节最常引用的名句之一。白居易在《长恨歌》与《琵琶行》里多次写到明月。大概也在秋季,突显相思的诗句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表达了唐明皇因为思念贵妃越是看到明月,越是体会到思念的痛苦。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又表现了琵琶女对商人的思念。实际上,写在唐代用明月代表相思的实在太多,而将明月用于诗歌之中则当属李白,往往是信手捏来,气势磅礴。不论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还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九天揽明月”等,都体现出明月之于李白以及所有古代诗人的重要性。

在交通、通信极为原始落后的古代,当日薄西山之后,一切沉寂下来,明月成为世间最醒目、最皎洁、最光华的物体,思乡人的心情也似乎可以沉静下来与清凉的明月交流了,特别是在收获的秋季更为明显,毫不吝惜的清辉撒向大地、原野,山川、河流,也撒向每一个异乡游子的心上。不论是“沧江好烟月”,还是“关月冷相随”,都难掩游子借明月抒发的思乡情结。共享一轮明月,就仿佛到了彼此的身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那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深切说明了这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大概已不再需要“明月千里寄相思”,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在瞬间就会让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对明月的膜拜自然差了许多。

人们对明月依托感正在慢慢的丧失,即使是在朗月的中秋,人们也可能不会太去在意,因为城市辉煌的灯火已让明月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中秋节,品尝一下各种口味的,有糖的、无糖的月饼,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微信,有兴致也许还会瞅几眼明月,中秋节也就过去了。明月之于我个人来说,也更多地成为一种记忆和思恋,20多年的异乡生活,中秋并没有让我学会像古人那样欣赏明月,也没有学会把明月寄托于诗歌。遥想孩童时代,中秋之夜,父母亲总会把院落拾掇的干干净净,傍晚时分,在院子中间摆上方桌,把自家制作的月饼和最好的水果置于之上,静静等待明月清辉的来临,享受全家团聚的幸福。时空流转,明月依然,无法抗拒明月中秋又如期带来的思念,唯愿明月捎去我的祝福。“共拥一轮月,天涯若比邻”,在这里祝福我的家乡亲友、我的同学同事、我所有认识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2013年中秋节

上一篇:约拿书注释范文下一篇:勇士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