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四个自信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梦与四个自信

四个对照与四个查找

就是对照党的宗旨,重点查找理想信念上的问题;对照党的纪律,重点查找廉洁自律上的问题;对照党的优良传统,重点查找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对照先进性具体要求,重点查找素质与能力上的问题。

第二篇:坚持“四个自信” 实现中国梦

《将改革进行到底》、《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专题纪录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全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实展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更加增强了我们对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国梦内涵丰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简洁、最通俗、最形象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统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首先要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本国国情,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因而成功谱写了“中国故事”,造就了“中国奇迹”。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一个拥有8800万党员的大党,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指南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够做到思想统

一、步调一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理论自信与理论创新的关系,要自觉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根据新鲜实践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制度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其道不能谱写美丽的乐章。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坚持从严治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突出问题,如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住房、上学、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只有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

2 效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崛起。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外在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育化了一个民族的脊梁风骨。而核心价值观又是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就缺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缺乏凝神聚力的思想共识,一个民族就缺乏有力的精神支撑。在当下,在各种价值观的激荡与碰撞中,我们要牢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强筋壮骨”,防止精神缺钙,确立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基本道德规范,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食品药品检验工作者,我们要增强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发挥党员

3 的先锋模范作用,投入到食品药品安全检验工作中,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2017年10月13日

第三篇:坚定四个自信 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是总书记站在举旗定向的高度,再次强调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的重要要求。而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始,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满怀信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当代中国,存在着各种矛盾及问题,有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够自信、不够坚定的;也有我们人民自身对美好生活向往,迫切需要提高生活品质的;还有举西方民主大旗,对中国发展道路提出异议的。种种矛盾及问题,都需要“四个自信”提供精神动力。

首先,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还存在着思想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够自信等问题。坚定四个自信能使犹豫者坚定,自卑者自信。其次,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方面需要,更需要四个自信带动提升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最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更加需要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中国自己的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以道路自信为风帆,为实现中国梦指引方向。

过去90多年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出来的。从中国共产党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卓越不凡的成绩向世人证明,坚定道路自信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根本和决定性的作用。

道路自信源于坚定信仰,也源于伟大成就。如果没有坚定信仰,对道路正确与否的质疑声就会泛起,走“老路”的危险就会增加;而如果没有实际成就,道路自信的基础也就不会牢固,走“歪路”的可能就会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坚定道路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道路自信为风帆,为实现中国梦指引方向。

二、以理论自信为双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动力。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不断指导我们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在坚持走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理论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同时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三、以制度自信为保障,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坚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历史经验和实践依据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我们只有坚持制度自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四、以文化自信为助力,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文化人润无声,以文惠民如春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方面需要,还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文聚力谋发展,以文兴业果满枝。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国家充分挖掘整合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品牌推广到世界各地,塑造极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产业,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

五、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以道路自信为帆,理论自信为桨,同时制度自信作保障,文化自信为助力,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四个自信”阐明了我们今后更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为全人类的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们只有坚定四个自信,以其巨大感召力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积极的奋斗姿态迎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四篇:四个意识、四个自信

关于“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认识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学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把握,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做到将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一、坚定“四个自信”

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就要做到: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线来检验,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做、真懂、真用,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问题,使理论对实际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观念,在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台和载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使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出来,让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每个人的血脉,影响每个人的思维。

二、树立“四种意识”

通过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四种意识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根本、大局意识是关键、核心意识是保障、看齐意识是基础。

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是非问题上,要始终旗帜鲜明,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始终拥护党的集中统一。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做到从大局出发,敢担当敢作为,履职尽责。党的集中统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须正确认识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

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要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党章、党纪、党规,自觉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更加有力。

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明确看齐是重大政治原则,是党的力量所在,优势所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先进分子看齐,向榜样看齐。在贯彻党的路线政策上雷厉风行,在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上坚决有力。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四讲四有”是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也是广大党员的行为准则。我们要以“四讲四有”为标尺,对照自己言行,努力做合格党员。

“讲政治、有信念”就是要求在思想政治上合格,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自觉主动向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讲规矩、有纪律”就是要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党员,必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真正做到懂得规矩、遵守规矩、维护规矩,让规矩和纪律入脑入心,坚守底线、远离红线,切实增强“讲规矩、有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讲道德、有品行”就是要在品德上合格,有好的品行。既要守公德又要严私德。作为共产党员,始终在加强道德修养上下功夫,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正反两个方向吸取经验教训。“则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讲奉献、有作为”就是要立足本职,勇于担当,讲奉献、善作为。作为共产党员,就要牢记党的责任和使命,面对困难和挫折,挺身而出,不畏惧、不彷徨,勇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自身努力和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取更多利益。

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理解讲话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深刻内涵,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篇:四个意识 和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提出时间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主要内容

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

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制度体系。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3]

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提出来的。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具体内容

政治意识

要求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政治意识表现为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研究制定政策要把握政治方向,谋划推进工作要贯彻政治要求,解决矛盾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发展党员、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对各类组织要加强政治领导、政治引领,对各类人才要加强政治吸纳。

大局意识

要求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核心意识 要求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始终坚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看齐意识

要求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这“三个看齐”“三个坚决”是政治要求,也是政治纪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高度自觉的看齐意识,经常和党中央要求“对表”,看看有没有“慢半拍”的问题,有没有“时差”的问题,有没有“看不齐”的问题,主动进行调整、纠正、校准。

提出意义

“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上一篇:助管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整改落实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