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23-04-30

第一篇:榆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简介

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及陕西省“职业教育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子项目文件精神,我院特别注重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比例,在总体28万平方米的校园建筑面积中,实习实训场所占11万平方米,建设各类实验实训场所49个(处)。建设以学生实训、双证教育为主,兼顾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培训、教师实践,以及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企业工艺改进和前沿技术研究,实现校企之间、院校之间资源共享;达到校企经济利益互惠、技术互惠、“教学做”一体化,具有示范性、辐射性的“校内实训基地”。

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分为化工类、矿业类、综合类(服务于化工、矿业、机电各系)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整合了全院各专业涉及化工、采矿、机电、电力专业内容的实训项目,达到资源共享,集中管理,有效节约的目的。

2010年12月,学院实训基地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功能性要求和技术参数编制完成,并将设备采购清单送交市审计局审计,报市财政局审批, 11年4月,完成审计、审批。

第一批实验实训仪器设备采购从2011年6月24日开始,到7月31日结束,采购全程由市监察局监察人员实施监督。8月中旬开始,各实验实训室设备陆续到货。

一期实验实训设备总计完成投资1902.93万元,其中,实训中心(综合类)1082.98万元,采矿系588.28万元,化工系231.67万元。

涵盖的实训室包括:

1、实训中心(综合类):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机及自动控制实训室、电子焊接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机械原理及设计实训室、液压传动实训室、气动实训室、传感器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实训室、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室、普车加工车间、数车加工车间;

2、采矿系:煤矿安全技术及矿山救护实训室、矿井通风实训室、现代化矿井生产系统仿真实训室、采矿模型实训室、矿山测量实训室设备;

3、化工系:基础实验室、玻璃器皿类实验室、分析检测室、分析检测仪器、气相色谱仪。

2012年,我院将进行第二批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投资2465.07万元。

其中实训中心二期实验实训设备采购总金额1647.98万元,包括:数控加工中心、工业自动化实训室、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室、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技术实训室、智能建筑实训室、机电工种鉴定实训室、供配电综合实训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训室、电力系统自动化实训室、电厂热动模型、焊接设备、其他机床。

其中采矿采二期实验实训设备采购总金额92.09万元,包括:煤矿电工及控制设备实训室、煤矿地质模型及标本。

其中化工系二期实验实训设备采购总金额725.00万元,包括:化工设备维修实训室、化工仿真模型、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原理、化工单元操作设备。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将为学生提供基础实验、专业实训、模拟训练、真实场景实训实习、创新实践、顶岗实习,能够满足煤矿特种工、电工、车工、数控机床操作工、化学分析与检测工等与各专业方向相对应的中级以上职业资格培训要求。

涵盖专业包括:我院的首开专业,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应用化工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测量等8个专业。两年内新增专业,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电子仪表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厂设备运行于维护等专业。

到2015年,建成可满足29个专业、8000名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实验实训室、实训车间76个。使之成为榆林市及周边地区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基地。

第二篇:榆林高新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校本培训方案

为加快我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按照实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陕教师办〔2016〕5 号)》、《关于做好 2017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摸底工作的通知(陕电教〔2016〕52 号)》,根据榆林市《关于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通知》(榆电教〔2017〕32 号)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 2017 年榆林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等文件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装备情况和教师队伍实际,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如下:

一、 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学科建设信息化、教师自主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施设备,使全体教师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张刚剑 副组长:王丽、李保军、米鹏飞

员:许琳、马茸、张莹、杨梅、张玉波、惠龙龙、李新波

管理员:李新波

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科室组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管理员李新波具体负责实施,各科室协调配合。

三、培训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

四、研修内容与安排

本次培训于 7 月 3 日正式学习,9 月 30 日结束,为期三个月。培训内容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教育部相关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学员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自主选学并完成 50 学时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结合网络所学开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参与线上研修活动和线下校本研修活动。

五、考核激励措施

1.对于无故不参加培训和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不得参与高一级职称评聘。

2. 在培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优先推荐参加市区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

六、培训经费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陕教师办〔2016〕5 号)文件要求,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本次专项培训 50 学时(125 元/人),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收取。

七、条件保障

本次培训教科室全力组织实施,尽一切可能解决老师的困难。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支持,保障学校网络、软硬件设备能正常运行,为老师们研修提供技术支持,争取取得圆满成功。

榆林高新小学

2017年7月4日

第三篇:按照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

按照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定靖)示范区规划,靖边东坑镇示范区规划为“一区两园,其中”一区“辐射东坑镇19个村,11000户,5.2万人。两园分别为“农副产品加工科研、物流园”和生态休闲创意园”,其中“加工园、科研、物流园”规划于东坑镇政府所在地南1.5公里处,空置面积一万亩,规划面积0.8万亩,该园分两期建设。东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全面完成了两园的总规、详规、勘界、测绘、环评等前期工作,顺利完成了园区发展模式的论证和园区建设证用地协议的签订工作。同时两园各3000亩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其中农副产品加工、科研、物流园宽50米,长3公里的创业大道已开工实施,采摘园宽30米,长2.5公里的入园道路已进入规划阶段。在了解项目用地还存在困难时,李永奇说,要灵活套用省市县各项政策

今年东坑镇被确定为全省30个重点镇建设之一,今年省政府给东坑镇下达了四大项五小项的重点镇建设任务。要求完成城区规划编制工作,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区保障性住房和居住区建设工程,建成区改造提升工程等四项工作。东坑镇确立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工作思路,目前已完成了重点镇的总规、详规、控规工作,并结合近期省、市、县各级领导检查指导意见,对重点镇规划进行了修编,将重点镇、农业园区规划为占地10平方公里的重点镇新区,完成了总投资760万元的重点镇文化广场、文化站、环卫设施、307国道集镇过境段路肩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同时重点镇500亩建设工作将于近期开工。

本刊靖边讯(通讯员 王江宏)靖边县东坑镇位于县城西22公里处,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总人口 5.2万人,是全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该镇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示范镇,也是全市仅有的两个重点示范镇之一。靖边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省级重点示范镇这一目标,坚持按新旧区改造建设并举的原则,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步伐。在新区建设方面,坚持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目前累计完成投资800多万元,征收土地996.99亩,完成新区的总规、控规、详规和10平方公里地形图测绘任务。下一阶段,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启动建设中心大街、建设路、东环路、常乐路等五条市政道路,以及配套建设给排水管网工程;计划投资2.4亿元建设总面积26.6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同时建设新区供电、供热、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在旧区改造方面,完成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工程,硬化307国道过境段路肩1万多平方米,已建成公共绿地面积6000平方米,商业服务区面积23000平方米。下一阶段,全面完成307国道过境段和旺琴路等旧区主要街道的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及地下管网工程。新旧区建设和改造并举,实现一体化发展,不断改善提升东坑镇基础设施条件和居民生活环境。到“十二五”末,将东坑镇建成城镇总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5万人的全省一流重点示范镇。

第四篇:榆林市名胜古迹介绍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国务院命名的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资源丰富,尤以煤、天然气为最,令世界所瞩 目,且悠久的历史,给这块土地留下许多珍贵 文物和名胜古迹。现已发现的古遗址和出土文 物,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有仰韶和龙山文 化的陶器、石器,商周的青铜器,匈奴文物, 东汉画像石等一批十分珍贵的文物古迹。经文 物普查,全市有文物点3015处,收藏文物一万 六千多件,其中有部分属国家珍贵文物。有省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现简要作以下介绍。

红石峡摩崖石刻

位于榆林城北5公里处,明长城口红山脚下 的榆溪河谷,因山皆为红石,故得名为红石 峡。两山虎峙,石峡中开,一注清流,绿洲而 来。红石峡东壁原来建有红山寺,据《创建石 佛殿碑记》记载,“为宋、元间古刹”,故红 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有近千年的历史。

镇北台----长城第一台

位于榆林城北4.5公里处的红山之上,俗

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 连

着八达岭”之说,镇北台被誉为长城第一台。

白云山----全国七大道教圣地之一

位于榆林城东95公里,据《州志》云,白 云山因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故名。山势由西北 向东南倾斜,直抵黄河西岸,依山建庙,故名 白云山庙。也称白云观,据《葭州志》和庙内石碑记载,庙由道人李玉风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玉风道人云游到白云山,见这里孤峰耸 立云天,雾霭漂浮,犹如仙镜,就住在山上,静 心修煤油,同时还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他死后,人们便在山上修庙来纪念他。白云山共建庙宇房屋 五十三座,建筑面积八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气 势壮观,是陕西省明、清建筑比较庞大的一组建筑群。

成陵----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行宫

位于榆林城北170公里,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数百年来,巴音吕呼格河的涓 涓溪水环绕着耸立在阿拉腾甘德尔包旁边的陵园, 这里蓝天如碧、苍松翠柏,绿草如菌,牧马嘶鸣,牛 羊成群、簇拥着圣主的陵寝。

红碱淖----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位于榆林最北端的神木县境内,126公里,“淖” 是蒙古语,意思是水泊、湖泊。红碱淖地状似三角形, 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公里,深8.2米,水最深处10.5米,湖面海拔高为1200米,属高原性内陆湖泊,四周有7条季节河泊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二郎山----大柳塔参观露天煤矿

统万城----大厦国都遗址

位于榆林最西端的横山县境内,120公里,统万 城是东晋时匈奴铁弗部连赫勃勃建立的“大厦国”的 都城,遗址在靖边县东北约80公里处的无定河东北岸 俗称为“白城子”,至宋代,城周围为沙漠所覆盖,遂成淡废墟。

第五篇:文明榆林幸福城——榆林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文明榆林幸福城

——榆林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徐子昕

在1月23日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榆林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对榆林“创文”工作的肯定和赞誉,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自2012年2月“创文”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大力开展以“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为主题的全民道德教育实践,不断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明创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影响融入发展大局、落到工作实处、走进百姓生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榆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执政为民,营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

为健全理论学习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市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纳入学习计划,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全市理论学习活动向广度、深度拓展。“创文”以来,我市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三个陕西”和榆林大讲堂宣讲活动共200余场次,培训各类干部9万人次,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咱榆林的风气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心里高兴啊!”今年60岁的王先生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竖起了大拇指。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和“五个集中整治”活动以来,我市封存拍卖违规超标车辆190多辆,清理吃空饷人员2100多人,全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测评普遍在90%以上。

“创文”中,我市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行办事“六公开”原则,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党员示范岗”“行政服务示范大厅”“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窗口单位办事效率、服务形象均得到大幅提升。

依法行政,营造民主公正法治环境

我市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抽调万民干部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220件。同时,12348法律援助专线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2012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85件、司法鉴定案件1384件。

“农民工要回拖欠工资首先要准备好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要依法维权。”家住市区金阳小区的张大妈把在普法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告诉自己的农民工亲戚。我市在争创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市创建工作中,扎实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两年中累计举办大型普法讲座95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我市制定下发《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民生工程;狠抓妇女维权工作,各级妇联利用“三八维权周”“11·25反家暴日”等,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妇女权益保护宣传资料5万多份,组织1.4万名妇女干部参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全市10个妇女维权示范岗被命名为省级维权示范岗。

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我市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新建“企村联建”“企居联建”“协会联建”各类支部235个,选派950名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实现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道德建设,营造健康向上人文环境

“榆林好人多,好人在身边。”新闻工作者小杜的公民道德储蓄卡上盖满了红章,她说这是自己最宝贵的一张储蓄卡。据了解,我市共发放首批道德储蓄卡15万份,对十大类道德行为进行储蓄,作为升学、求职、评优、信贷、资质年检等的有效证明。

“道德模范任凤祥30多年里,从黄河里救起80名落水者,救助500多名身陷险境的群众,被当地人誉为‘黄河上最美船工’。”“正式场合需着西服衬衣配黑皮鞋。”这是《榆林文明手册》的内容之一。该手册历时5个月编撰,经过6次修改后出版,全面反映出榆林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榆林文明交通守则》《文明城市宣传手册》等共同免费发放15万本,深受市民好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市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成立拥有4万多名志愿者的全市志愿服务总会,他们每月都会走进学校、社区、福利院等地开展以“奉献、植绿、尚德”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建成各级各类道德讲堂300多处,累计举办道德讲堂1000多次,参与群众20多万人次。全市上下推出市级道德模范60人、省级道德模范8人、“感动陕西年度人物”3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人。同时,我市设立了1000万元“方光玉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评选奖励13类200多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首届“好人榆林”评选期间,网络投票点击量达到323万次,表彰首届“榆林好人”284名。

“您好,请适量点菜,餐后打包。”在市区某酒店内,服务员指着“文明餐桌”的提示牌提醒顾客杜绝浪费。“创文”工作中,我市在市区主要街道上共设立各类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等公益广告牌2000多块,机关单位办公场所设置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温馨提示10万多条,市区门店、商厦、广场LED屏和出租车、公交车电子屏、车载电视累计播发“创文”公益广告500多万次,组织编发文明短信600余万条,发放《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倡议书等“创文”宣传资料180多万份,组织文明创建陕北说书广场宣传活动60多次。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充分利用自身宣传资源和阵地优势,开设专题专栏10多个,累计播发、转载“创文”工作动态、消息报道、访谈等3000多篇,征集“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等文明创建公益宣传广告60多个,开通的榆林文明网、中国文明网榆林联盟网站等,也已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

道德建设应从青少年抓起,为了让孩子们读好书、好读书,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榆林城区学校建设工程,规划建设4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筑面积达到95.7万平方米,预计新增学位61080个,目前已建成投用19所。“尤其是学前教育的扎实推进,全市从2011年起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间累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0所,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674所,在园幼儿150141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3%,使长期以来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历史性改变。”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全市有52万学生受益。”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共建中共享文化成果,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总计投入经费1828万元。全市80%以上的街道、乡镇都设立了科普教育活动场所,拥有科普志愿者3161人,每年都举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以民为本,营造舒适优美生活环境

在温暖的季节里,漫步在榆林街头,蓝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过,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广场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水波荡漾、风景宜人的各大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在魅力驼城里,你会看到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花草中,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多年来,我市不断实施“绿化十大项目”,在道路绿化、小区休闲绿地及绿化池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单位和小区纷纷采取庭院绿化、退硬还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法参与到园林式小区和园林式单位的创建中。目前,全市共建成118个园林式单位和35个园林式居住区。

我市抓住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契机,因地制宜以原生态景观与现代建筑结合、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方式相继建成东沙生态公园、榆溪河河滨公园等绿色生态公园,并在榆阳中路街头、榆溪大道等地建造数块街头绿地,呈现出“碧野护城、绿脉绕城、翠林拥城、清波映城”的绿城美景。

为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单位和个人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积极建设苗圃,大量种植培育各类树种,参与城市生产绿地建设。吴家梁苗圃、新开沟苗圃、治沙所苗圃、农业科技示范园、林科所苗圃等大型苗圃相继建成,引种、育种、驯化苗木近100万株。

榆林中学高三学生叶欢特别喜欢自己居住的小区:“我家的小区没有一点噪音,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最近还被评为文明小区呢。”我市把城市环境噪声综合整治融入创建“文明工地”“文明机关”“文明小区”等多项活动中,随着建成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重新划分了噪声功能区,使检测准确率和精确度进一步提高,噪声污染源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对城区主次干道划定双向禁鸣区域,设置禁鸣标志,实现执法巡警不间断往来巡查等。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榆林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平均值均控制在60分贝和70分贝的标准值范围以下,合格区域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96.7%。

“榆林在全国率先制定评判城市综合执法的标准,组织开展建筑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各专项整治行动,对市区沿街门店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挂、乱贴乱画及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市执法局有关人员表示。我市还将每月11日定为公民排队推进日、22日定为公民让座日,积极开展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志愿者服务车辆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和不乱扔垃圾活动,并招募200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工作。

我市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市管80家公共场所单位进行全面监督监测,监测合格率达到96%。在以“加强行业消毒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主题的消毒工作专项整治中,市管23所各类学校及19家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6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接受了全面督导检查。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全市1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完成104个,启动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项目。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建成,共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922个,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纳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让流浪者有个安稳的家”——这句话已从口号变为现实。我市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市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户达到17233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45个、29256套,竣工19095套。与此同时,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仅2013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267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65.1万人,创经济收入71.5亿元。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45万人、75.6万人、18.3万人、34.4万人、28.3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6.5万人,享受待遇人数为38.43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9%以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计39.7亿元,总支出27.1亿元。

惠民利民,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

“相关企业都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还有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和信息发布查询系统,可供群众了解企业信誉度。”市“创文”办工作人员表示,在我市启动的“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中,市区8家商贸餐饮企业获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奖牌。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我市建立重要商品准入制度,狠抓保护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和制假售假等行为,强化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体系等。“创文”开展以来,共取缔无照经营286户,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2处,收缴不合格食品2万多公斤。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纪念活动14场,集中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155.3万元。

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我市出台《榆林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办法》等文件,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重点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积极开展餐饮肉制品、旅游市场食品、学校食堂和毒豆芽窝点等专项整治,对榆林城区范围内的39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场所全部进行改造。整治活动中,责令改正及警告3400多家次,吊销许可证140多个,侦办食品案件1800多起,使制假售假行为、行业不正之风失去滋生土壤。

据统计,2013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9,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1.37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4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8,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范围以内。我市还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案件和涉众型经济案件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活动。

生态优先,营造可持续发展绿色环境

我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建成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生态环境呈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态势。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榆林人文先生激动地说:“虽然没让儿孙们看到塞外著名的大漠风光,但我却特别高兴,因为我的家乡变成了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的塞北江南。”

为在城市外围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我市全面推进“三年植绿大行动”,投入造林资金16.1亿元,完成绿化造林10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6.5平方公里。

“榆林空气质量优良,城区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0天。”导游小吕自豪地向游客们作介绍。创建出文明,文明促发展,发展显繁荣。虽然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已经获得成功,但榆林人民的目标将更远大,“我市有360万人口,文明测评满分为100分,只要每一个人为城市加0.00003分,我们就能取得国家文明城市创建的成功。”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向路人宣讲,只要人人都为“创文”尽一份力,榆林就会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上一篇:音乐教师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优良学风班级评选细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