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2024-04-18

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共8篇)

篇1: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1、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2、实施预案的组织原则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

3、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应急工作的纪律原则

应急、救灾期间,领导小组人员和重要、关键要害岗位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岗或脱逃。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必须服从指挥和调遣,以提高防雨雪冰冻天气灾害的整体效果,确保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应急工作的协调有序开展。

4、迅速报告、主动抢险的原则

灾情发生后,各领导小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里向上级报告,并立即组织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

(一)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防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应急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雨雪冰冻灾害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副校长)、(副校长)

成员:

(二)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天气预报或遭遇灾害天气,遵照上级指令,宣布进入应急期及有关指令。

2.根据雨雪冰冻天气的破坏程度,果断决定学校是否停课避灾,灾后复课等指令。

3.根据防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研究部署并组织学校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雨雪冰冻天气灾害情况等事宜。

5.随时掌握雨雪冰冻天气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决策。

6.组织宣传党和国家的防冰冻天气灾害科普知识,传授有关自救、互救雨雪冰冻天气道路安全等常识。

7.做好学生上学、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8.搞好学校重要物资的护卫,加强防寒、防冻、防病和治安工作。

9、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防寒、防冻、防病和治安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

加强校内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及设施的巡查检修,落实防冻保温措施;全面开展校舍隐患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停止使用,或落实加固措施,设置警戒线、警示标志做好隔离,谨防意外事故发生。

加强冰冻雨雪天气的防滑工作,在校门口、校园走道、及其他出入口等处,设置防滑警示牌,铺设防滑材料。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做好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生的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防窒息等安全教育。

学校利用班会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及时对师生进行雨雪天气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滑、防摔、防伤害”宣传,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学生防火、防电、防滑等教育。提醒学生注意校外安全,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

严格值班制度,坚持领导在岗带班,保持24小时信息通畅,及时报告和迅速稳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校园巡逻巡查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篇2: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冰冻灾害应急预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冰冻灾害应急预案1

为切实做好冰雪灾害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冰雪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配合密切,行动统一,高效、有序应急救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冰雪灾害的影响,确保全市道路畅通、运输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切实提高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严格落实职责和岗位责任,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重点抓好“一抗三保”工作,即:抗灾害、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以刘德英局长为组长,陈贤康、俞之伟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办公室、局工程科、局行业科、公管所、公路段、港航处、质监站、各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公路运输有限公司、公交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交通运输工作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行业科。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交通运输系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三、应急处置职责分工

局办公室:负责局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收集整理交通运输系统应对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相关情况,及时通报应急措施和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宣传报道和维稳工作。

局工程科:及时掌握全市公路通行及交通在建工程应急情况,加强对公路、桥梁、隧道、在建工程应急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确保重点路段安全畅通,并将辖区内道路通行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和部门。

局行业科:根据上级和有关部门要求,全面掌握天气变化、道路畅通及运输车辆通行等情况,及时通报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道路畅通交通运输工作各类信息,制定工作预案,指挥协调交通运输行业运输和安全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处置各种应急事项。

公路运输管理所:跟踪了解雨雪、冰冻严重地区公路通断情况,督促运输企业及时调整行车计划,加强在途车辆的安全监管和信息预警,确保安全行车,必要时停运或中途停车休息;准备应急车辆,做好应急运力储备,科学合理调度,及时疏运因雪阻造成的滞留旅客;指导、教育各运输单位驾驶员开好安全车;及时向运输企业公告封道线路。

公路管理段:加强全市公路特别是公路桥梁、隧道、涵洞、高边坡、高挡墙和高路堤等冰雪灾害易发地段的巡查力度,加强公路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积雪、冰冻严重路段交通疏导,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准备铲雪车、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高空作业车、安全设施抢修车、洒水车、应急照明灯、铁锹、草包、防滑沙等应急抢险设备和物资,并保证车辆、机械性能完好。一旦发现雪堵、塌方,及时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抢修,设立警示标志牌;必要时进行封道,并及时通报封道情况。

港航管理处:加强恶劣气象条件下水路运输、渡口、渡运的安全监管,督促水运企业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运输船舶安全操作和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及时将大风、大雾等情况通知各水运单位和渡口;督促港口生产经营单位做好装卸作业处理,必要时停运、停渡。

质监站:加强在建工程的安全监管,督促各建设指挥部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交通建设工程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各交通工程指挥部:加大对在建工程的安全监管,督促建设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物、简易宿舍等的安全管理,严格防范因灾致人伤亡事故;对无法保证安全的工地应暂停施工;确因工期、质量因素需要施工的,应督促加强安全防范。

各运输公司:根据天气和道路畅通状况,及时调整行车计划;加强在途车辆的安全监管和信息预警,必要时采取停运等措施,确保安全行车;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配备防滑链等应急物资,全力保证运输安全。

公交公司:加强在途车辆的安全监管和信息预警,及时调整行车计划;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加强城区道路巡查,组织人员及时除雪,保证公交线路畅通,公交运行安全。

四、应急工作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防范雨雪冰冻灾害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应对处置工作。

一是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好天气状况的中长期预报,宣传防范应对措施,增强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二是要对因雨雪冰冻影响可能造成的道路堵塞封闭情况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和责任,明确应急人员,储备应急物资。

三是要抓好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密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是要切实做好道路保通和运输组织工作,一旦发生重大雨雪冰冻灾害或出现交通中断或堵塞现象,及时向局领导小组报告,并积极做好应急处置,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五是要加强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值守工作,落实领导带班制,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了解灾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遇重大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报告。

冰冻灾害应急预案2

一、工作目标

为了应对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更加恶劣的冰冻灾害,进一步提高对抗冻救灾工作的认识,确保抗冻救灾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开展,实现“保平安、保畅通、保供给、保稳定”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镇抗冻救灾指挥部,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指挥长,成员。

指挥部职责:加强24小时值班;负责统一指挥全镇的抗冻救灾工作;调配抗冻救灾力量;及时向县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提供救灾工作建议,协调、指导全镇抗冻救灾应急工作;积极组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对灾区实施有效救助;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冻救灾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设五个工作小组: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编排督促灾害期24小时值班的相关工作,及时掌握气候、雪情、冰冻情况等有关灾情动态;负责收集全镇的.灾情,统计、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编发防冻抗灾工作简报、信息;起草有关防冻抗灾工作的请示、报告,及时向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通报灾情及救灾情况,以及对受灾村户进行业务指导和联系。

(二)交通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掌握全镇的水上及道路交通运输情况,及时通报全县及我镇水上和道路营运情况;协助交通部门维护交通安全及封锁相关道路;查看危桥险路并树立明显标志;及时组织人力进行道路的除冰和救助。

(三)勘灾救助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对全镇的五保户、特困户及危房户、生活困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对五保户已倒房有生活困难的,由镇统一安排至敬老院,对生活困难户由村统一安排好,并确保生活物质的供给;对倒房户由村安排好生活住房后,镇统一供给米2袋、被一床、人民币200元进行统一慰问;统一对其它特困户进行安置,并制定救灾安置方案;对生活困难户进行慰问,确保其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

(四)生活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带领计生办全体女干部及社区创卫办下到9个社区,与社区干部一道对全镇居民进行一次水、电、煤、气及生活必需品的调查摸底,动员居民发扬友爱精神,相互提供救助,相互提供生活必需品;动员全镇的蔬菜种植户,特别是牛潭河、花果山的菜农为县城提供蔬菜;为社区居民编发救灾小常识,并进行生活自救;对镇范围内企业生产情况进行摸底;协助县有关部门做好生活保障工作。

(五)救灾抢险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计划生育办全体工作人员

县城建设办全体工作人员

村镇建设办全体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对全镇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负责调度镇民兵成立应急分队;负责对全镇抗冻救灾的业务指导;全天候在镇政府机关待命。

(六)督查组

组长:

副组长:

工作职责:负责对全镇各单位部门的抗冻救灾情况进行督查;负责对镇机关干部的到位情况进行督查、处罚和通报。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镇抗冻救灾的值班,及时掌握情况和通报信息

(二)成立应急分队,随时进行应急处理

队长:

队员:计划生育办全体工作人员

县城建设办全体工作人员

村镇建设办全体工作人员

(三)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对危房户进行紧急维修,对生活困难的五保户由镇进行安置,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

(四)及时掌握城镇生活物质的供求情况和紧急调度生活物质。

(五)对非法营运的车辆进行整治,及时打击和进行紧急处理。

(六)对危桥险路设置安全标志,并派专人把守。

(七)发动各村群众及时进行抗冻救灾,发挥友爱互助精神,进行生活自救。

(八)对辖区内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果断处理。

(九)对干部到位情况进行认真督查,发现干部不到位的,除进行通报批评外,每次罚款50元,造成较大损失和较大影响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冰冻灾害应急预案3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打造和谐校园,防范雨雪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王中宁(全面负责校园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徐伟(校园安全分管责任人)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安全工作措施

1、总务处应提前做好以下相关准备:检查校园设备和设施,及时处理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自来水管的防冻保护,防冻裂而出现断水等;食堂发电机的检修与维护,柴油储备;教师宿舍照明用具;防滑用麻布袋,主要应急用于学校易积水受冻区域及公共场合入口处;食堂、宿舍、教室房顶在出现长时间厚积雪时的清理和防压措施;适量的应急现金。

2、班主任要对学生做好形势知情教育,教育学生防冻防摔、以室内活动为主,停止一切室外活动包括早操和体育课。

3、当日值日领导及值周老师全部到岗,应特别注意在校门口、教室门口、走廊、食堂入口、宿舍进出口等处,引导组织学生小心行走、有序活动、防滑防摔。保证学校主干道、校门口及走廊畅通,大雪天气各班按区域卫生划分及时扫雪铲雪。

4、医务室有适量的防治冻伤与感冒类药品储备,做好在校人员特别是学生伤病的治疗和日报告。

5、学校应急通知应严格执行,否则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篇3: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甲醇又名:木醇, 木酒精。分子式C-H4-O。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分子量32.04, 熔点97.8℃, 沸点64.5℃, 闪点12.22℃, 自燃点463.89℃, 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6~36.5% (体积比) 。

甲醇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作用, 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甲醇蒸汽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 误服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 饮入量大造成死亡。

甲醇事故灾害因其易燃、易爆等性质, 造成应急救援较为复杂, 其救援涉及到甲醇泄漏的封堵、回收、用电设备及线路的处理、灭火、救援、人员疏散、防护用品的使用等多个环节。因此, 为了应对甲醇泄漏事故灾害, 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 尤其是把甲醇作为重大危险源的单位, 熟悉甲醇泄漏事故处置程序, 对甲醇泄漏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详细论证、修改、完善, 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演练, 使各级人员有效地熟知自己的职能, 一旦在甲醇泄漏事故发生时, 有效地进行相关处置方案。

二、甲醇事故灾害预案演练的准备

1、制定完善的演练预案

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 的要求, 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现场处置应急预案。

甲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制定现场应急预案时要:1) 要根据其危险特性等安全技术信息, 熟悉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和抢救方法;2) 对甲醇储罐及甲醇使用的生产操作单元可能发生甲醇泄漏的最大泄漏量, 现场作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信息, 如人员疏散通道、附近消防设施等十分清楚;3) 要根据甲醇泄漏量及泄漏部位的不同, 启用不同的响应级别。4) 做好甲醇事故善后工作, 通知环保、安监部门, 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2、成立应急救援机构明并明确相应岗位人员职责

成立权威指挥机构和职责明确救援组织是进行应急处置的保证。当发生甲醇大量泄漏时, 最重要的是明确在现场的当班值班长 (带班长) 为现场应急救援临时第一负责人, 由其对率领骨干员工对泄漏的部位进行封堵, 同时详细向上级领导报告现场甲醇泄漏量、泄漏部位, 以便上级能在第一时间启用应急预案响应级别, 在上级领导到现场并介绍现场情况后移交指挥权, 并协助总指挥对现场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3、

应急预案的培训

4、内部要求

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达到熟练处理突发事故的水平, 对所有涉及的人员进行甲醇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

内部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涉及的甲醇的危害形式和防护措施、泄漏量及泄漏部位分别采取的不同措施、相应事故的级别和相应预案的响应级别、各救援部门的职责、救援工、器具的使用和防护措施的应用、人员疏散与救援、现场保护和清理等。

5、外部要求

为使周围的单位和居民能配合演练的进行, 应在演练前向周边单位作出说明, 对周围居民进行宣传和安抚, 以避免甲醇事故演练给周边单位和居民工作与生活造成不便, 在必要时可请求消防、安监、公安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6、

甲醇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7、演练基本内容设定及要求

甲醇事故演练应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换, 如泄漏、燃烧、爆炸等。这样便于员工多方面掌握不同层次的事故处理与疏散、自救等程序, 做到一次演练, 多种收获。

事故应急救步骤设定不能过于格式化。在预案演练设定时, 无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 否则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 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规律和现场人员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易束缚手脚, 失去实际意义。

演练的效果必须真实, 演练现场一定要模拟到位, 如在发生泄漏时首先对泄漏现场的用电设备进行断电处理, 另外, 在进行堵漏及清理泄漏现场的甲醇时, 一定要使用防爆工具, 防止因电火花引燃甲醇气体。进入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一定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尤其注意的是, 在甲醇泄漏演练中使用的通讯工具必须是防爆型。

8、演练的组织与协调

预案演练应在统一的组织指挥协调下进行。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 各相关部门把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任务上, 既要强调各自为战, 又要强调协调一致。

9、演练后现场的清理

在对设定的事故预案演练完毕后, 演练人员应对演练现场进行清理, 对使用的工、器具进行清点, 防止演练用固、液体对环境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在确认现场已恢复正常并与相关人员现场交接后, 人员再行撤离。

三、演练的讲评和总结

讲评和总结可邀请专业消防人士或安监人员进行, 通过演练对应急预案的编制、组织协调、演练、消防设施的使用等进行讲评和总结, 找出预案的缺陷。

四、预案的修正

在事故应急演练评价和总结以后, 要根据评价、总结的意见, 对事故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经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后成为新的事故应急预案。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甲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讨论, 再好的预案也只有在实战模拟演练及现场实战应用, 才能发现新问题, 才能更好地将事故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摘要:根据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对甲醇泄漏事故灾害的应急预案演练的准备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甲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关键词:甲醇,事故,灾害,应急预案演练

参考文献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

[2]李湖生, 姜传胜, 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5) :13-18

[3]成松柏, 陈国华.石化装置泄漏易发性预测方法应用研究[J].灾害学.2008, 23 (2) :106—111.

[4]邓云峰, 郑双忠, 刘铁民.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l (5) :56-582005, l (5) :56.58

篇4: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关键词:干旱;农业生产;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62

1 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干旱主要是指降水量缺少,按《气象干旱等级》的标准划分,主要有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五个级别,无旱是属于正常或者湿涝,后面四个级别缺水程度不断加深,如果发生特旱,则土壤中的水分会严重缺乏,地表的植物都会死掉,对于农作物及生态都产生严重的破坏,工农业生产及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属于一种极端的天气变化。发生干旱的后四个级别,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在较长时间里的降水比常年平均值少,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导致减产甚至绝产。如果从类型上看,干旱可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农业干旱。大气干旱的特点是空气中的水分少,而且伴有高温和强太阳辐射,偶尔还伴有干风,这样的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水分大量散失,而根系水分补充不足,植物也会因为水分的失衡而受害;土壤干旱的特点是土壤中的水分减少或者水势过低,作物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而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衡受害;农业干旱的特点是降水量不足的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或牧场产量足以产生不利影响。

2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南北跨度较大,作物的种类也十分丰富,对于水量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无论哪个季节发生干旱,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春旱对于播种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于水稻来讲,由于水分不足,导致播种延期,对于春种作物往往生长期要延后,错过最佳的生长时期,导致减产,而对于一些果树的发芽时期和发育等都会产生影响;夏旱,作物正处在旺盛生长期,对于夏种作物的出苗和生长不利;秋旱会影响晚稻和其他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冬旱影响冬种作物播种、出苗及其生长发育。干旱轻者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导致作物死亡,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3 干旱的形成原因

3.1 气象因素

形成大旱,往往会有极端气候的出现,比如某地区长时间受北方冷高压或南方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高压范围内气流下沉,就会导致连续的晴空天气,长期内不降雨导致干旱产生。另外北方地区,在冬春之交时,北方的干燥冷空气团会南下,侵袭南方时会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水分,从而使地面的水分迅速减少而形成冷空气带的干旱。另外天文、地球物理因子的变化等也会导致干旱的产生,如近些年的太阳黑子活动、火山喷发以及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影响到降水量,而产生影响农业生产的干旱。

3.2地形及地貌因素

干旱的形成也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丘陵、山地、平原及盆地等不同的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些高山会对季风形成阻挡,从而影响气流的变化,导致高山背风面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旱区。而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区,虽然降水很多,但由于坡度原因,土壤的保水力较差,所以也易形成干旱。另外由地形引起的土壤植被差异,也与农业干旱的发生密切相关,植被茂密,土壤深厚疏松、结构良好时其蓄水保水能力就强,农业干旱发生就轻,反之则重。

3.3人类活动影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上近年来的无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以及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一些河流湖泊出现断流,土地保墒蓄水能力下降。人类的活动加重了农业干旱的发生,过度开发水资源、乱垦滥伐、过度放牧以及耕作种植不当等情况,使得自然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一些局地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地方出现沙漠化、石漠化的生态问题,加剧农业干旱。

4 干旱灾害的防御对策

4.1兴修水利,综合治理

要兴修水利,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水资源在时空上的分布,降水时蓄水,干旱时再调出来灌溉,特别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农田的分布情况以及作物种类,结合生产方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实现现代农业生产。

4.2 调整农业结构,提倡抗旱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结合實际情况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选用抗旱品种,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适当调整播期,避开干旱的威胁,在干旱多发区采用相应的抗旱栽培措施。

4.3 加强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结合当地经济、自然情况,逐步实现造林种草、改造沙化地、碱化地,通过植被的面积不断加大,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目的,从而对局地气候有所改善,改变生态环境,减少干旱灾害的发生。

4.4 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

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在输水环节达到节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比如采取管道输水,输水渠道进行防渗处理,尽可能使水资源都能有效输送到农田,供作物生长所需。在灌溉时也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结合作物的需水特点和不同的生长期,做到既充足供应又不产生浪费。另外要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地下水灌溉,实现节水灌溉。

4.5 耕作保墒

主要是在作物的田间管理上,结合土壤水分情况,采用适当的耕作措施,达到保水保墒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进行深耕保水,实行深种、深锄、深松等作业,这样的耕作主要是为了防止土壤板结,避免水分蒸发,从而达到留住土壤中水分的目的,增强抗旱能力。

篇5: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为切实做好冬季除雪保通工作,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冰雪灾害,提高牡丹江处管养路段冬季道路服务水平,及时、快速地清除道路冰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冬季牡丹江处管养路段车辆的正常通行,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冰雪灾害

结合工作实际,本级预案将以下四种情况视为冰雪灾害。

1、自然降雪: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积雪深度≥15厘米,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2、风吹积雪: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厚度≥50厘米、连续路段长度≥10公里的雪阻,并可能持续。

3、冰冻雨雪: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并可能持续。

4、其他情况:除雪期间,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的燃油供应紧张、设备严重不足或其他情况致使除雪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力以赴、以雪为令的原则。

2、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强化基层,协调一致的原则。

3、坚持靠前指挥,严格监督,机制灵活,快速高效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为高效、快速、安全、彻底的完成除雪保通工作,建立以处、所(队)、工区二级行政一把手、主管领导及路政、办公室等相关人员为主体的冰雪灾害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1、处组织机构 组 长:余金荣 副组长:徐庆军

成 员:刘福生 周树滨 张兴文 刘雪涛 宁英奇

张 岩 高 旭 李荣林 马向荣

2、所(队)、工区组织机构 组 长:所(队)长、工区主任

副组长:养护副所(队)长、工区副主任,主管常务、副所(队)长、工区副主任,养护股长。

成 员:养护股全体人员(1)冰雪灾害抢险队:

队长:主管养护副所(队)长、工区养护副主任 成员:养护股全体,机械手(2)后勤保障、宣传报导队

队长:主管常务副所(队)长、工区常务副主任 成员:各所办公室相关人员、养护内业人员(3)安全保障队

队长:各所(队)工区主管路政副所长 成员:各所路政人员

(二)主要职责 管理处主要职责:

1、负责检查除雪防滑业务,指导冰雪灾害处置工作。

2、负责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雪情、灾情,确定冰雪灾害处置方案,部署灾害处置工作。

3、负责督促各所设备检修、防滑材料储备等准备工作。

4、负责应急情况下设备、操作手,融雪剂、防滑料的调配。

5、负责检查除雪设备、除雪人员的安全标识。

6、负责冰雪灾害有关信息的搜集整理。

7、责成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呈报、宣传报道等工作。

各所(队)、工区职责

1、各所(队)长、工区主任负责本辖区冰雪灾害应急全面工作。

2、负责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雪情、灾情及灾情处置完毕后的数据上报工作。

3、后勤保障、宣传报导队负责应急抢险一线人员的衣、食、住、行及宣传报导工作;

4、安全保障队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交通疏导、安全 事故处理工作。

(三)除雪作业管理机构

冰雪灾害应急抢险办公室设在牡丹江管理处养护科

(四)值班电话: 白天:0453-6482441 夜间:***7

三、重点路段

重点路段为弯道、陡坡、桥面、上跨桥下、平交道口、收费广场及附近区域、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及其他容易结冰、积雪或风吹雪阻的路段。

各单位除雪重点路段区域为:

1、绥芬河所:K48-K53

2、下城子队:K53-K55 K68-K72 K101-K103

3、磨刀石所:K103-K108 K114-K117 K122-K127

4、小莫所:G201及G301互通区。

5、海林所:K197-K202

6、横道所:K205-K210 K221-K225 K228-K234

7、亚布力所:K262-K264 K283-K284 K289-K290

K300-K305 K318-K319 K331-K333

四、除雪作业规程

(一)作业原则

全力以赴,以雪为令。雪下即清,连续作业。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群机作业,人机结合。先保通,后保畅。

(二)作业方式

1、除雪顺序:先主线、后支线。先清超车道、行车道,后清中央分隔带、路缘带和路肩。

2、主要方式:主要采用机械、人工、融雪剂和防滑料。

(三)质量标准

先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打通车行通道,有效避免或减少道路交通阻段时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清除路面绝大部分积雪,基本能够保证通行条件。再按照要求,将路肩、中央分隔带、路缘带及机械作业后车道上剩余的少量残余冰雪清除干净,实现快速和畅通。

(四)其他要求

1、入冬前应检修好除雪设备,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况。

2、备足配件、铲刃、融雪剂、防滑料等,保证油料供应。

3、在弯道、陡坡等重要路段存放足够的炉灰、砂等防滑材料,以备应急使用。

4、积极防范初冬初春道路结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滑除冰工作,保证行车安全。

5、除雪机械必须安装警示灯和警示牌,作业人员必须着安全标志服,人员设备集中的除雪路段要设立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疏导车辆,加强交通管制,保证作业现场安全。

6、融雪剂应采用机械撒布,冰雪融化后应立即用清除,且不可堆积到公路绿化带。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环保型融雪剂。详细内容参见《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局牡丹江处公路除雪作业规程》。

五、灾害预警

(一)加强与气象部门、各种媒体的联系,及时搜集掌握各种气象信息,了解除雪重要物资设备供应情况,为准确提供灾害预警信息提供重要保障。

(二)当可能出现对道路交通有较大影响的自然降雪、风吹雪阻、冰冻雨雪灾害,或因燃油供应紧张、设备严重不足及其他情况致使除雪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情况时,各单位应迅速向处冰雪灾害处置办公室汇报,并经领导同意后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三)预警信息可采用电话通知、电子邮件、可变电子情报板、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

(四)各单位要根据预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设备、人员、物资到岗到位,相关人员要保持通讯畅通,密切注意天气发展变化情况。

六、启动程序

(一)信息报告

1、灾害发生后,发生区域的管理所应将相关信息立即向处领导和养护科报告。

2、灾害信息要通过媒体、电子预告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各单位及时向管理处灾害应急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及影象图片资料。

(二)应急响应

1、灾害发生后,各所、队、工区相关领导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按照本单位冰雪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组织除雪保通,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处冰雪灾害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到达现场,了解灾情,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养护、路政等相关部门要深入一线,指导除雪防滑具体工作。

2、当冰雪灾害严重时,处、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可调动全部力量,在管辖范围内紧急调动人员、物资和设备,或报告上级机关、协调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请求支援。

3、当发生交通阻断、车辆被困时,各所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施救,提供必要的食物、饮水和应急休息场所,力所能及地为过往车辆提供服务。

4、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各所应配合交警部门做好抢险救援和现场维护、清理和路产索赔等工作,并对损坏的公路设施进行维修。

5、除雪期间,养护、路政等部门要加大公路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尽快掌握道路交通及冰雪灾害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6、各收费站点要及时清除收费区域的积雪、积冰,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要开启足够数量收费道口,确保救援车辆快速通行,同时采取措施避免车辆拥堵现象。

7、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及养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规范除雪作业行为,确保人员、设备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8、当发生重大冰雪灾害时,可向当地政府和驻军请求援助。

9、除雪期间,要加强值班值宿工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传递各种信息。

(三)后期工作

1、认真做好除雪保通应急事件的总结工作,及时补充和完善冰雪灾害应急预案。

2、及时整理各种数据、表格和影像资料,积累除雪档案。

3、维护检修除雪设备,补充各种机械配件、防滑材料和融雪剂。

4、修复损坏的公路设施。

(四)宣传报道

1、与新闻媒体联系,及时对除雪保通工作进行报道。

2、弘扬宣传抗击冰雪灾害中的先进事迹。

篇6: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目的为了预防各类因自然灾害发生而导致的地质灾害,同时在万一发生了地质灾害的时候,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客人、员工和酒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预案。

1.2工作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抗灾减灾方针,增强酒店员工防灾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避让、应急抢险等综合能力。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反应灵敏、整合资源。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酒店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时。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当酒店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时,现场最高级领导为最高指挥,最高指挥员有权力调用一切资源(包括财力、人力资源),同时有义务将事件的影响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组长:张彬

副组长:

成员: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信息的来源主要为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台风、洪涝等信息发布中得来,根据实际的强度等级来确认。

3.2预警预防行动

各部门在得到自然灾害等信息的行动

1、前厅部:

A、准备各类提供给客人的灾害警报资料,并在客人入住登记时提

醒客人。

B、前厅做好因为一些灾害工作所对客人造成不便的解释工作。

C、关闭一些需要关闭的门窗,并做好对宾客的指引和疏导。

D、对本酒店的员工,负责发放酒店房卡以便员工入住。

2、客房部:

A、对所有客房进行检查,关闭所有客房及公共区域窗户。

B、协助前厅部将灾害警报资料发放至各客房。

C、对所有外围花卉进行保护处理,防止被损坏。

D、做好对部门员工自身安全的教育提醒工作。

3、工程部:

A、准备好各类抢修器具,以便在发生各类紧急情况时能立即进行

抢修。

B、做好各类停电停水情况的准备工作、对室外的设备进行安全检

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C、对一些特别是高空中存在可能有危险的物品设备进行加固处

理。

D、做好对部门员工自身安全的教育提醒工作。

4、保安队:

A、加强对酒店所有场所的巡查,对酒店所有平台进行检查,清理

平台上的杂物,防止各类高空物品坠落,防止部门山体滑坡事故发生,拉出警戒线。

B、做好各类应急设备如应急照明、应急广播的准备工作。

C、做好通信器材的检查工作,确保各场所通讯的正常。

D、对一些危险场所进行暂时的封闭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E、对酒店员工宿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员工生命安全。

F、做好对部门员工自身安全的教育提醒工作。

5、餐饮部:

A、对部门所管辖的区域进行检查关闭所有窗户。

B、做好对部门员工自身安全的教育提醒工作。

6、其它部门:

A、综合部对酒店住宿员工进行统计,并分配好房间以便前台房卡的制作。

B、中厨房负责台风等自然灾害期间员工的伙食,望泉楼一律不许

员工接近。

C、各部门对部门所管辖的区域进行检查关闭所有窗户。

D、做好对部门员工自身安全的教育提醒工作。

4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1、酒店领导进行值班,并对酒店工作进行最高级别指挥。

2、保安队加强对各区域的巡查力度,对重点部位进行每1小时不

少于1次的不间断检查,部门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3、工程部加强对室外设备的检查,加强值班力量,做好各类抢修的准备。

4、在灾害影响严重时为确保员工自身生命安全,酒店设立临时员

工休息区域保证员工的正常休息。

5、在地质灾害未解除之前,任何员工不许靠近灾害点,安排的值

班人员必须在三人以上对酒店内灾害点进行巡视,杜绝单人行动。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中有涉及港、澳、台胞及境外人士时必须统一由酒店保安队通知公安部门外事办。

4.3通讯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前厅部总机负责进行对各相关部门、人员的通讯,确保应急情况下通讯的畅通,同时严格控制消息的传播。

4.4指挥和协调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酒店总经理为最高指挥长官,当酒店总经理不在现场时值班经理为最高指挥长官,最高指挥长官对事件进行统一领导、决策,各部门应全力配合、参与应急救援。

4.5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当突发治安事件时,应急人员应对自身安全进行必要的防护。5后期处臵

当灾害解除后,由各部门负责人通知本部门员工,并严密监视动态。

(1)所有部门和员工在未查清事实的情况下,都要注意保密,尽可能减少影响面。

(2)未经总经理同意,任何部门或员工都不得向外界或新闻界透露有关情况。

6保障措施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现场最高指挥长官对酒店内的一切人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必须尽一切可能保障应急的需要。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酒店综合部负责对本预案的评审、备案及修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更新。

7.2奖励与责任

在应急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酒店将进行相应的表彰、奖励,对在事件中有相关责任的人员酒店也将根据情况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7.3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篇7: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洪灾害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1

我县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的县份,境内山、塬、川、滩皆存,其中山区面积2272.57平方公里,占版图总面积76.55%,由于山地、黄土台塬地质环境较为脆弱,人类道路建设、采矿工程等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加之特殊地埋位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65.22mm,暴雨多集中降在7、8、9三个月洪水泛滥,加剧了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有逐年递增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处,有48户147人居住在历史洪水位线下的河边及沟道口,严重的安全隐患点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政村,并威胁着部分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影响制约着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切实做好全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经济发展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防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山洪灾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御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

当出现突发性局地山洪灾害后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情况,根据险情、灾情迅速作出决定,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预案分工协作,所在乡镇政府及防汛单位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

1、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当河道出现突发性险情或出现突发性山洪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水务局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当发生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矿管办(滑坡办)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抢险。

(1)、县气象局负责诱发山洪灾害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强降雨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气象预报信息。

(2)、县矿管办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确定降雨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危险区域,分析标明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及影响范围,把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村、户,并加强监测预警,切实做好我县矿山汛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检查工作和技术指导。

(3)、水务部门要做好山区洪水预报及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山区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4)、建设部门要全面掌握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加强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对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使各类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开山洪灾害危险区域。

(5)、民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6)、农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群众籽种供应工作。

(7)、交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道路的抢修疏通工作。

(8)、财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资金扶持工作。

(9)、林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林木的抢护工作。

(10)、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处理突发的山洪灾害。

(11)、县粮食局、电力局、人武部、公安局、供销联社、商业局、物资局、卫生局、广电局、发改委、电信局、移动公司、教育局、经贸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职责执行。

2、乡镇工作职责:

(1)乡镇长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总责,全面广泛深入宣传防汛知识法律法规,做好广大干部群众抗洪抢险救灾组织动员工作。

(2)及时组建抢险队伍抢险抗灾,落实防汛职责和任务。

(3)积极筹措防汛抢险所需物资。

(4)加强防汛值班,固定防汛专用电话,确保水情、雨情、险情、灾情快速传递和防汛抢险指令的执行。

(5)及时如实统计,快速上报洪涝、地质灾情。

三、山洪灾害报告和处理程序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所在乡镇政府应在6小时内,同时迅速上报县防汛办、县矿管办;如果发生山洪灾害,山区乡镇政府应在4小时内、平原乡镇应在2小时内迅速报县防汛办。防汛办、矿管办、城镇防汛办在1小时内按程序报县防汛指挥部领导和上级部门,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四、监测预报

各乡镇政府要建立严格的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领导手机要全天待机,保证防汛通讯联络畅通,并及时处理雨、水、险情警报。凡接到强降雨预报,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迅速通知受威胁地区群众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凡30分钟内降雨超过10mm的地区,做好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准备,派员监测重点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域的险情;凡1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的地区,要适时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预警信号发布方式

(1)、当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报警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规定的报警方式执行。

(2)、山区乡镇山洪暴发时采取鸣锣报警方式。

六、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的同时,当地应急抢险队要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落实专人进行监测、防御。

3、当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5、对紧急转移人员作好临时安置,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卫生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七、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县级有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要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限期处理,消除隐患问题,该搬迁的要及早搬迁,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要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

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向社会公布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范围和相应的防御措施,要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山洪灾害的防御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如遇险情,做到防、撤、抢有序进行。并采用签发明白卡、张贴公示、培训宣讲等方式广泛向可能受灾群众预先交底告知。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点多分散,所以要将山洪灾害的检查监测、险情传报、转移、避险和防抢救灾责任,落实到村、组、户、人,各有关乡镇、部门要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要将各级责任人上报备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统计报告制度,山洪灾害发生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核实情况,如实统计上报。要严格防汛指挥部调度和汛情、灾情反馈制度,所有防汛指挥部命令由防汛指挥机构下达,汛情信息由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逐级反馈上报,要严肃防御山洪灾害的工作纪律,对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擅离职守、推诿扯皮、指挥组织不力、监测预警不及时、防御措施不落实、阻碍防汛指令执行、隐瞒假报险情灾情、贻误避险撤离时机等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将按照《省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之规定,严肃查处。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2

一、防汛基本情况

我乡位于丰都县北岸,距县城80公里。有小(二)型水库4座,全乡共有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443人,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

二、防汛组织保障

为做好防汛工作,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凤余

副组长:陈越祥、范灿、秦勇、向玲、陈葵阳

成员:王荣辉、杨娅、王黎、付承福、陈东、江禄鑫、杨秦领、隆远权、任华军、秦宗臣、各村(居)委会主任。

三、各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全乡防汛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防汛应急响应等级。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全乡防汛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农服中心:负责防汛避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各村的确定预警水位,确定各村的临时安置点,重点抓好全乡范围内水库、山坪塘等水利工程的汛前汛中检查和日常巡查工作,制订度汛方案,负责防汛技术指导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查灾核灾,做好重点水利设施蓄水调度运行。

社事办:负责灾情统计和核查,及时向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灾情信息。

卫生院:做好全乡范围内的医疗药品、器械的汛前安全,尤其要做好乡村医院(室)人、药、器材的安全,组织医护人员做好防汛突发应急事件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汛后要及时消毒防疫,杜绝疾病流行。

教管中心:负责全乡内学校校舍安全和在校学生汛期安全,做好师生疏散工作。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危房的学校、教室,汛前要维修加固完善,确保学生、员工安全。

党政办:负责全乡防汛信息的汇总上报工作和宣传工作。

财政办:负责全乡防汛工作经费安排。

各村村委:负责本村防汛物资、人员准备工作,根据历史洪水情况,确定各村的预警水位,汛期安排各村值守人员,收集本村雨情、水情,第一时间处理防汛突发事件并做好上报工作。

四、预警信息发布

根据天气预报和本乡范围内的实际降雨情况,及时向各村发布预警;

蓝色预警:根据天气预报,对即将来临的强降雨或连续降雨超过30mm并有持续强降雨时,由副组长发布;

黄色预警:在持续强降雨时,根据各村水情或是有三个村组水位超二级警戒线时,及时由副组长发布;

橙色预警:有一个村进水时,由组长发布;

红色预警:超过两个村进水时,由组长发布。

五、应急响应

蓝色响应:乡政府必须留有相应的值班人员,负责收集全乡的雨情、水情。

黄色响应:全体乡干部在岗在位,做好抢险准备,各联系村干部进驻各联系点;

橙色响应:第一时间上报县防洪办和县领导,除留有相应的值守人员,全体乡干部、防汛民兵应急小分队赴受灾点紧急处理灾情,并根据实际情况,就近联系附近的应急小分队和县级抢险队伍救援;

红色响应:第一时间上报县防办和县领导,除留有相应的值守人员,全体乡干部赴各受灾点紧急处理灾情,并根据实际情况,就近联系各村居防汛应急小组和县级抢险队伍救援。

六、预警级别的变更

预警升降:随着汛情预警信息的不断变化,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组织实时会商,认为防汛突发事件的影响与原预警影响有较大变化时,可改变预警级别,并发出新的预警信息。

预警结束:按照“谁发布、谁取消”执行。

七、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受灾情况、人员补偿、征用物资补偿、制定补偿标准和灾后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

八、信息处理

各村对本村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汇总分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迅速将情况上报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对各类防汛突发事件以及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各种隐患,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政府或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有权对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过失和不当处置进行举报。

九、教育、培训和演习

1.宣传教育。由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防汛、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重点地病险水库、泥石流易发区等周边的居民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防洪意识及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训和演习。开展面向各村两委人员的防汛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培训,在培训教材中,增加防汛突发事件预防、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等内容,以增加各村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知识和能力。

篇8: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干旱不同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等其他自然灾害, 其发生非常缓慢, 灾前并无明显征兆, 甚至直到灾害已经形成人们还常常意识不到其危害。干旱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并不清楚, 只有灾后评估时才能明确界定, 这是干旱的特点, 也是干旱研究的难点[1]。干旱对环境和供水系统的运营等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水资源危机和潜在危机的出现, 使干旱的识别成为干旱灾害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广西大石山区包括桂西北6市30个县 (市、区) , 是全区三大旱片之一, 历年干旱灾害频发, 而经历了2009-2010年特大干旱灾害后, 整个区域的干旱灾害研究和抗旱减灾工作引起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4月中旬广西抗旱部门决定开展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 计划用2年时间、投入20多亿元, 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20万人以上, 恢复、改善新增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以上, 以期能从根本上解决大石山区人畜饮水问题。

1 广西大石山区历史农业干旱灾害调查分析

由于近20年来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加剧, 区域干旱灾害频发, 其干旱发生的成因、频次、程度及范围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故本文选择广西大石山区1990-2007年共18年的历史干旱资料进行该区农业及人饮困难干旱灾害调查与识别研究, 更能体现近年来环境变化背景下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

1.1 农业干旱灾害调查分析

依据历史干旱资料[2,3], 统计广西大石山区1990-2007年历史农业干旱各指标指数值如表1所示。

注:①受灾指数 (%) =受灾面积/种植面积, 其中受灾面积指因干旱作物产量减产幅度超过正常产量10%的受旱面积;②成灾指数 (%) =成灾面积/种植面积, 其中, 成灾面积指因干旱作物产量减产幅度超过正常产量30%的受旱面积;③经济损失指数 (%) =因旱损失产量/正常产量, 其中, 正常产量即是无旱条件下的粮食总产量, 可由干旱年粮食产量与损失产量求和得。

根据表1绘制大石山区历年农业干旱受灾指数、成灾指数及因旱农业干旱经济损失指数变化曲线如图1。

根据表1和图1可知, 1990-2007年大石山区历年农业干旱受灾指数介于0~45.01%, 历年平均值为18.54%, 受灾指数≥10%的年份较多, 最大值出现在1991年, 干旱受灾面积达55.76万hm2;1990-2007年大石山区历年农业干旱成灾指数介于0~37.33%, 历年平均值为12.96%, 最大值出现在1991年, 成灾面积达46.24万hm2;农业干旱经济损失指数介于0~30.48%, 历年平均值为9.52%, 最大值出现在1991年, 损失粮食产量达约12亿kg, 换算为经济损失约为16亿元。整体上各指数变化趋势类似, 在1990-1993年和2003-2007年为两个干旱灾害严重年份时段, 1993-2002年总体变化趋势不大, 干旱灾害程度较轻。

1.2 因旱人饮困难旱情调查分析

广西农村饮水困难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 诸多文献均有记载[4], 大石山区即是典型区域之一。依据历史干旱资料[2,3], 统计广西大石山区1990-2007年历年因旱人饮困难旱情指数值如表2所示。

注:人饮困难指数 (%) =因旱人饮困难人数/区域人口总数。

根据表2绘制大石山区历年因旱人饮困难指数变化曲线如图2。

根据表2和图2可知, 整体上因旱人口饮水困难指数变化在1990-1993年和2003-2007年为两个干旱灾害严重年份时段, 1993-2002年总体变化趋势不大, 干旱灾害程度较轻。历年人饮困难指数介于1.03%~36.68%, 多年平均值为13.11%, 1990年因旱人饮困难指数最高, 人饮困难人口达382.56万人。

比较农业干旱与因旱人饮困难旱情知, 它们都反映了历年干旱灾害大致类似的变化趋势, 但就具体年份而言, 农业干旱最严重的年份并非人口饮水也最困难, 如1990年人口饮水困难灾害最严重, 而农业干旱最严重的年份为1991年。原因之一是人的主动性更强, 上一年饮水困难的教训, 在下一年更严重的干旱灾害时, 能提前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而对农业需水, 尽管该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短时间内难以建成相应的水利工程以解决旱情。这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属工程型缺水的特征, 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同样的区域下垫面水资源条件下, 天然降水的多少能较好地反映农业干旱的灾害程度, 而对人饮困难反映相对较弱。

2 广西大石山区干旱程度识别

2.1 农业干旱程度识别

如果以经济损失指数来划分大石山区1990-2007年的农业干旱程度, 根据《旱情等级标准》 (SL424-2008) 界定, 划分结果如表3所示。 18年中农业无旱年份为8年, 多为轻中旱。而2008-2011四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2,3], 尤其是2009-2010年的特大干旱造成了广西农业的极大损失。由此可知, 大石山区在近20年来的气候背景, 平均每2年至少会发生农业干旱一次。从干旱发生的频次来看, 2000年之前的11年有6年发生干旱, 而2000年之后的11年, 除2001和2002年无旱外, 其他年份均发生了干旱。显然干旱的频次越来越高, 干旱程度也有加重的趋势, 这与近些年气候变化下的极端气候、天气异常现象频发有直接的关系。

注:损失指数≥40为特旱、损失指数≥20为重旱、损失指数≥10为中旱、损失指数≥5为轻旱、损失指数<5为无旱。

2.2 因旱人饮困难程度识别

根据《旱情等级标准》 (SL424-2008) , 以因旱人饮困难指数来划分干旱人饮困难程度, 结果如表4所示。大石山区因旱人饮困难旱情总体趋势与农业干旱基本类似, 但个别年份的干旱程度有所差异。1990-2007年中, 无旱年份共10年, 其他年份多为轻旱。另外经调查[2,3], 2008-2011年中, 2009-2010为特大干旱, 2008和2011年局部也发生了轻中度人饮困难旱情。从干旱发生的频次来看, 2000年之前的11年有5年发生干旱, 而2000年之后的11年, 亦有7年发生干旱, 总体上大石山区人饮困难旱情平均约2年就发生一次。由此, 与农业干旱发展趋势类似地, 近20年来人饮困难干旱频次升高, 干旱程度也有加重趋势。

注:人饮困难指数≥30为特旱、人饮困难指数≥20为重旱、人饮困难指数≥15为中旱、人饮困难指数≥10为轻旱、人饮困难指数<10为无旱。

3 广西2009-2010特大干旱成因分析

2009-2010我国西南五省的特大干旱, 原因很复杂, 既有几年降水持续减少导致的气象干旱, 也有降水减少、蒸发加大进一步导致土壤水严重耗竭, 危及农作需水期作物生长和死亡的农业干旱;有包括缺乏能够蓄多年来水调节水库供水、河流干涸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的水文干旱;但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仍然是气候原因[5]。

(1) 气候变化成因。

全球变化改变了地球上水的循环与时空分布模式, 比如西南与华北、西北地区相比, 正常地表水水量应该是比较多的, 但2009-2010西南发生了特别严重的旱灾, 与人们常识中的南涝北旱的状况有所改变, 即出现南北同旱的不利格局, 是全球变化所导致的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在逐年增加的明证[5]。

李艳兰等分析了1961-2009年广西气温、降水量和干旱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干旱灾害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时段内广西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略呈增加趋势, 但年际、年代际变化大, 各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广西干旱指数、干旱受灾面积均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秋旱更为突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严重干旱灾害的频率明显增多[6]。

(2) 区域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蒸发量大[6]。

广西是国内气温较高、降雨较多的地区, 但是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之间的时空分布差异巨大。广西多年平均降雨量1 537 mm, 而汛期 (4-9月) 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85%。汛期特别是主汛期 (6-8月) 的强降雨经常导致洪涝灾害发生, 而非汛期降雨量仅占全年总降雨量的15%~30%, 极易发生干旱灾害。降雨量年际变化大, 丰水年的雨量是枯水年的1.5~2.5倍, 枯水年尤其是连续枯水年常发生大范围的干旱。雨量空间分布上差异也比较大, 主要由桂东北向桂西较少和由桂南沿海向北逐渐减少, 因此, 桂西和桂中干旱灾害较全区其他地区更为频繁, 也更为严重。

就蒸发而言, 广西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600~1 200 mm, 其分布规律大体上是东北部及西部两个高区, 中部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广西大部分地区干旱指数 (蒸发/降水) 在0.5~1.0之间, 桂西北以百色为中心的区域干旱指数高达1.0。

(3) 岩溶地貌及土壤质地。

广西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泛, 在岩溶山区, 虽然降水充沛, 但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入渗系数大、地下水深埋, 即使在多雨的生长季节, 也常出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干燥期, 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 (岩溶干旱) , 成为岩溶山区贫困与生存条件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7]。比如桂西北岩溶地区内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除岩溶地貌外, 广西沙壤土分布很广, 河池市、北海市、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水田的沙壤土面积分布比例都在25%以上。沙壤土持水性能差, 该土壤比例越高的耕地就越容易受旱。

(4) 区域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工程老化失修[2,3]。

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人类改变供水 (降水) 与需水时空分布不相匹配的主要手段之一。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水利工程建设长期投入不足, 目前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2.4%, 远低于可开发利用率30.4%。从已建的水利基础设施来看, 2008年广西全区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94%, 这表明广西供水工程以地表水源供水为主。而地表水源各类供水工程中, 蓄水工程供水能力只占地表水源总供水能力的68.72%。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且已建水利设施中大部分五调节能力或调节能力差, 是造成广西工程性缺水分布面广,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干旱频发的重要原因。

此外, 全区已有的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年久失修, 老化严重, 病险水利设施较多, 水库蓄水能力普遍较低;加之破坏森林植被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水土流失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也还没有得到恢复和改善, 加剧了广西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损失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口日益剧增, 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矛盾问题将更为突出。

(5) 广大群众缺乏特大干旱预防意识和应对经验。

一般来讲, 北方干旱频发, 抗旱工作常常早有准备, 应对也比较有经验;而南方相对而言, 水资源总量丰富, 广西虽然也常发生干旱, 但大部分地区干旱尚未达到严重或特大干旱的程度, 其应对干旱灾害仍属于危机管理模式。广大群众缺乏提前抗旱的意识和准备, 没有科学抗旱的充分经验, 致使在2009-2010这样的特大干旱面前措手不及, 以致损失严重, 人畜饮水困难数量惊人。

(6) 缺乏干旱风险管理模式。

就目前对区域干旱管理的研究表明, 从危机管理到风险管理的转变是现代化干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减少旱灾损失, 抗旱保粮, 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8]。干旱风险管理是对干旱进行科学管理的模式, 它主要包括对干旱期水资源的管理、干旱早期预警、制定和实施干旱预案等内容[9]。干旱风险管理强调在灾害发生前着手进行预防、缓解、计划和早期预警, 对于无法避免的干旱灾害, 能预先提出控制措施, 从而有充分的准备以减轻损失。

4 广西地区抗旱减灾对策

2009-2010年西南五省特大干旱的发生暴露了广西预防及应对干旱 (尤其是特大干旱) 的诸多问题, 这为我们提出了如何加强我国水旱灾害的监测、提高预测预报和调度决策效率的要求, 同时需要国家层面加大规划应急工作, 做到有备无患。现综合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干旱 (尤其是特大干旱) 措施或建议。

(1) 工程措施。

根据广西水利工程不足的具体情况, 要求蓄水工程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 才能保证整个区域的水资源的平衡, 实际上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经验。国际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现在公认的办法, 就是靠水库蓄水, 另外辅助小的水库、塘坝建设, 提高地表水调控能力, 以应对像2009-2010这样的特大干旱。对于离地表水源较远的地区要大力进行引水、提水工程的建设, 注重地表水的输送设施建设;岩溶地区地表储水能力差, 但地下暗河水量充沛, 可采用打水井等措施, 加大对当地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对于山区既远离地表水源, 又地下水深埋难以开发利用的区域, 则进行大量雨水集蓄工程设施的建设, 如家庭水柜、地头水柜等, 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效率。

(2) 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主要表现在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也即实施从干旱危机管理到干旱风险管理的过渡工作, 这将涉及政府部门、供用水部门、各用水户等多方面的管理问题, 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建设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加强领导, 把防治干旱灾害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要有超前意识,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坚持以防为主, 防抗并举。建立健全适应大石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抗旱服务体系, 及时做好旱情的监测预报与分析汇报工作;建立一支能适应岩溶石山地区恶劣环境条件的防旱、抗旱专业化服务队伍, 不断壮大防旱抗旱实力。

(3) 其他方面。

在应急抗旱时期, 可派遣一些相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到严重干旱地区, 帮当地群众找水源, 主要是地下暗河、浅层地下水等, 对临时缓解旱情很有帮助。另一个可行办法是人工增雨, 通过局部云层控制可对区域农业干旱起到缓解作用, 是区域抗旱的辅助性措施。

从长远来看, 全面深入勘察干旱区域的地下水、地下暗河等情况, 加大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是抗旱减灾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冯平, 朱元甡.干旱灾害的识别途径[J].自然灾害学报, 1997, 6 (3) :41-46.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桂西北大石山区旱片综合治理规划报告[R].南宁, 2010.

[3]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广西抗旱规划报告[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2010.

[4]俞日新主编.广西水旱灾害与减灾对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7.

[5]夏军.西南大旱的警示[EB/OL].http:∥www.cwrr.cn/news, 2010-04-08.

[6]李艳兰, 何如, 覃卫坚.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1) :11 299-11 301.

[7]袁道先.岩溶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生态问题[J].南方国土资源, 2003, (1) :22-25.

[8]程静, 彭必源.干旱灾害安全网的构建:从危机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战略性变迁[J].孝感学院学报, 2010, 30 (4) :79-82.

上一篇:商战读书笔记下一篇:检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