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

2024-05-24

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精选4篇)

篇1: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

不读标题

阅读标题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标题常常包含着诸多信息。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只有读了标题以后,才知道本诗谈的其实是读书的感受:读书可以使人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鉴赏诗歌时结合标题分析,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忽视标题阅读,解答常常就会出现偏差。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玉芙蓉 喜雨

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这支小令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和感情?

错解 这首小令通过写劳动人民恶劣的生存环境、贫穷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统治阶级残酷压榨的愤怒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直接考查同学们审读诗歌标题并以标题中暗含信息解题的能力。病例根本没有关注诗歌标题,而旁涉其他想当然地作答。其实只要紧扣诗歌标题中的“喜”字,再联系学过的杜甫《春夜喜雨》的主旨,就不难做出准确的回答。

示例 此诗表现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体现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

不看注释

在高考诗歌阅读题中,为帮助同学们充分理解诗歌,命题人往往在诗歌后面附几条注释。这些注释或帮助理解词句,或为答题作暗示,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切不可不看注释,而应利用注释以加深理解,正确解题。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田荐其为工部侍郎。

本诗题为“贫女”,写的是怎样的一个贫女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单分析。

错解 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可又不愿意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做媒,因为自己也有一双出众的巧手,这就表现了那位女子不迎合流俗的高洁操守。

解析 此题误答的直接原因就是忽略了注释的作用。诗中注释已经清楚地告诉了读者诗人的身世和经历等重要的信息,了解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命题人的意图了。

示例 这首诗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怨恨。

曲解意象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一般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可用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重要作用,所以高考试题常常从意象角度来考查。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①有记载说刘一止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错解 此诗借写琴棋,表现了寄情于弹琴下棋的闲适生活,抒发了看破红尘而超然世外的淡泊情怀。

解析 此诗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以直琴、方棋这两个意象寄寓着人的品性。通读全诗可以看出想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和嘲讽。而病例则完全抛开了物品和人品之间的密切关联,只回答了字面的意思。

示例 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向: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住处,无关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的讥讽。

忽视小序

有的古典诗歌的前面有一则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或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感情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例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你认为这首诗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错解 此诗共写了三层。第一层写的是郊野优美的环境。第二层写小牧童正在牧牛。第三层表现了对牛毁坏美景的不满和批评。

解析 此题误答的原因就是没能从诗前小引(小序)看出,这是一首题画诗,而题画诗一般由说明图画内容和抒发情怀、揭示理趣两部分构成。

示例 此诗可分两层,前两联为第一层,介绍《竹石牧牛》图画的景物;后两联为第二层,抒写感悟,即对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喜爱。

思维定势

鉴赏古代诗歌,一般来说,说到杜甫,就容易想到忧国忧民的主题,沉郁顿挫的风格。提起王维,就知道他诗风含蓄温婉,充满了山水田园间的恬淡和清新。谈到苏轼,就知道其虽命运多舛却乐观、旷达,词风雄健豪放,意境开阔。但是,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克服先入为主的弊端,不能简单套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机械地理解诗歌,一见到苏轼就想到他一定会“豪放”地高唱“大江东去”,见到陶渊明就一定想到他远离尘世,“采菊东篱下”,见到“悲”“恨”“愁”“怅”就一定是感伤孤独,去国怀乡。用定势思维去解题,其结果是常常造成穿凿附会的错答。

例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后,词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困顿坎坷。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否表现出婉约词风。

错解 这首词能够体现李清照婉约词风。它通过写梦境,表现了对国破家亡的伤痛,对个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愁苦。

解析 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回答此题,同学们极易先入为主,陷入思维定势。其实,只要略加分析该词的遣词造句,心中便会明白此诗表现出一种豪放词风。

示例 这首词充分显示了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气度恢宏、格调雄奇。

篇2: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

历史组:吴洋

通过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十套全国高考卷,自己再次对高考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我们可以比较明晰的估计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一些基本趋势及特点。我认为,新的高考命题趋势大概有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注重创新。今后高考将更加注重题目的原创性和题型的创新,试题将体现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2)贴近生活。近几年广东的高考选择题中这样的题目已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近年上海历史高考题中图片较多,也体现了贴近生活的新特点。全国卷更是注重材料,生活。

(3)多元开放。根据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多元开放,给予学生答题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可能设计出一些具有多元、多解答案的题目,考生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学科综合。根据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不断加强的趋势,新的历史高考改革将在试题中渗入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如渗入哲学原理、地理知识等。

二、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积极备 考,以在未来的高考中争取主动呢?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理念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用心思考高考方案,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要再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抽象教学为兴趣教学。

(二)突出教学设计,尽显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的优化。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定上。

2、学生活动的优化。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教学结构的优化。从时间分配上,以还时间给学生为原则。从教学内容处理上,教师要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构建,了解知 识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思维背景,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精髓。

(三)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1、训练原则。一是适当做题,二是分析错因,错题分析的作用不 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认识 上一个新台阶。三是总结规律和技巧

2、精选题目。

3、合理应用。

(四)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1、加强备课。个人备课要备到点子上,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一是人力资源,既要重视校内集体备课,又要重视 校外的集体研讨交流;二是资料的交流与使用,既要做好本校内上下届高三的资 料传承,也要做好学校间资料、试题的交流;三是网络资源,广泛搜集网上信息,搜集各地的资料和模拟试题;四是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一是各学校要打破壁 垒,加强交流与合作;二是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外地信息的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打好基础,提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取得高考的良好成绩。

篇3:考研英语阅读题做题规律

掌握了一些阅读做题的规律和技巧,做题能省不少时间。下面分享15个错误选项排除法:

1.原句重复出现,100%错,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义词替换。

2.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选项,其中有一个是对的。

3.用文章举例的句子来作为选项,直接排除。

4.文章里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句子,一定要高度重视。很有可能就是某个问题的同义替换。

5.一篇文章中一般会有5、6个长难句,而且一般总会在这里设问题,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掌握!

6.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这里如果设置问题的话,选项里如果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这种题型很少),

资料

7.注意问题的主语是谁,它和原文题眼的主语原则上是一致的。主语不一致,一般来说,都是错的。

8.如果某个问题是特别长的一个句子。一定要看清问的是什么,别打马虎眼,这是做题需要留意的地方。

9.中国人出的题,多是总-分结构,或者是总-分-总的结构。所以每段的开头和结尾要特别注意,(如果中间出现转折,另当别论。

10.However后面的句子一定要重视。一般会是题眼,看到这个词一定要敏感一些。

11.选型中出现only的一般都是错误的。

12.凡是举例子的,都是为了说明观点的,那么这个观点,一般来说,会在举例子之前就表达了,但有时候也在举例子之后。

13.文章一般都是按顺序出题的,如果你做题的时候觉得顺序不对你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多半是你做错了。

14.一般时候some people表达的是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示的是作者观点。

篇4:英语六级阅读细节题做题技巧

在知道了怎么样辨别细节题之后,我们也要了解一下在做细节题的时候的解题思路。首先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定位,我们要找出题目中的定位词,这个定位词可以是能够帮助我们缩小寻找范围的词或者是题干中具体的定位词、因果词、观点词等,找到题干中的定位词之后,我们要回到原文中找到包含定位词的句子,这个句子就是我们要分析作答的句子了。结束了定位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读取了,首先我们要分析线索句的主干,并且将其与题目的各选项进行对比,找到与线索句子内容一致的句子,如果没有和线索句内容一致的选项的话,选择意思与线索句最为接近的一项;除此之外,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根据上下文语境来选择最佳的答案,当线索句是某一段的首句或者尾句的时候,我们就要联系线索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话来综合考虑。在这里,小伙伴们要注意两点,一是出题的顺序一般与文章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第二便是段落原则,一般来说,文章的一个段落只能出一道细节题,并且细节题通常不会跨段。

上一篇:实验中学健康教育领导机构下一篇:《狮子的命运》700字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