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树叶习作

2024-05-11

秋天的树叶习作(精选8篇)

篇1:秋天的树叶习作

习作3——秋天的树叶

【习作内容】

俗话说:一叶知秋。秋天,许多树的叶子换上了新的色彩。组织一次寻找游戏,在校园中寻找秋天,注意观察一些植物的叶子,看看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注意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还可将它们搜集起来,制成“树叶册”或“树叶书签”。在作文课上,先给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组织学生在校园寻找秋天,着重观察秋天的树叶,搞清它们的形状、色彩。

3、着力提高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等。

4、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树叶,培养它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以说促写,努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

【课前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寻找秋天,主要拾取一些植物的叶子,并仔细观察其形状和颜色(也可用照相机拍摄)。

2、有条件的同学到网上查找有关秋天树叶的资料,并尽可能多地下载有关图片。

3、学生自己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树叶说明卡”等。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激发兴趣

1、同学们,炎热难耐的夏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如诗如画的秋天。播放录像:请大家仔细看这段录像,想想看,秋天与冬天相比,有哪些较明显的变化呢?

(学生仔细观看录像,教师引导学生从人、动物、植物等诸方面谈秋天的变化。如天气凉爽了许多,不那么变化无常了,人的衣着增加了,各种水果大丰收……)

2、大家说得真不错,的确秋天的变化很多。前天,我们组织大家一起去秋游了,大家细致地观察了,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回忆回忆看,还有哪些景物明显地象征着秋天来了!

(学生自由畅谈,引导学生说出:大雁南飞,秋天到处可见到树叶……当学生说到“树叶”时,教师板书:树叶)

二、交流展示,充分互动

1、俗话说:“一叶知秋”嘛,在秋游的时候,同学们都做了一个有心人,搜集了许多树叶,而且不少同学回去还进行了加工,制成了书签,编成了“树叶册”,现在来给大家展示展示,怎么样?

(学生争先恐后,向同桌、小组竞相展示自己的“杰作”)

2、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生:我这里制作了两张树叶书签,一个是梧桐树叶书签,一个枫树叶的书签)(生:我编了一个“树叶册”,每一页白纸上贴了一片树叶,我总共搜集了有十几种树叶呢!)

3、同学们,真棒!真是心灵手巧,现在大家想想看,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同桌或小组内的同学介绍你搜集到的树叶呢?

4、同桌互相介绍。

5、学生在四个小组内轮流向组员介绍。

三、紧扣中心,粗略指导

1、你是怎样向同桌介绍搜集的树叶的?

(生:我主要介绍了银杏树叶的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

(生:我也是先说了山白蜡树叶的颜色,然后又介绍了它的形状。)

2、大家仔细地思考一下,仅仅从颜色、形状方面介绍这些树叶,行吗?

(引导学生:除了可从颜色、形状两方面介绍这些材料,还加上自己适当的联想、想象。另外,还要回忆一下树叶四季的情况,看看其形状或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因为即使像香樟、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微小的变化)。

3、师相机板书。(秋天的树叶:形状、色彩、变化、联想或想象)

四、小组练说,互相修正

1、现在大家明白该怎样比较全面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了吗?

2、现在就请每位同学认真地介绍介绍自己搜集的树叶。

(指板书)可以先介绍介绍它们的形状、颜色,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联想、想象,或说说它们四季怎样变化的。

3、小组内轮流介绍,一人介绍时,其他三位组员都细心聆听思考。

4、组员共同评议每人说的情况,并提出修正意见。

5、选3-4名代表带着自己搜集的树叶,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

6、师生共同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五、自由写作,共同评点

1、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参照老师的板书,自由写作,教师在行间巡视,相机辅导。

2、选3-4名学生的习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朗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

3、学生逐句逐段修改自己的习作。

4、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六、精心制作,举办展览

1、教师指导学生对各自制作的“树叶册”、“树叶书签”进行再加工(或重新制作),将自己的习作写入其中。

2、在班上举办“树叶册”、“树叶书签”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8-10件,予以奖励。

篇2:秋天的树叶习作

留心观察 写出个性

严霞 陶霞

春雨,夏花,秋叶,冬雪,大自然赋予了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秋天的落叶,更是绚丽多姿,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多彩的秋叶》。

多彩的秋叶

徐悦

傍晚,我漫步在小区内弯曲的水泥路上,“啪”地一声轻响,一柄树叶掉了下来,落在了我的脚边。我捡起来一看,是身旁一棵高大的广玉兰上的叶子。【开头由落叶的轻响,引出所要描写的内容,十分自然。】

我细细地端详着手中的这片落叶。椭圆形的叶片宽宽大大的。叶子的边缘往里卷,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叶片中间镶嵌着一根主叶脉,向周围散发出无数条小叶脉,好像无数个亲兄弟手拉着手,团结在一起。和树上墨绿色的叶子相比,这片落叶已经失去了光泽,仅中间残存着一点绿色,大部分已经成了褐黄色,摸上去也非常的粗糙。放到鼻尖,依稀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抓住广玉兰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既具体又生动。】

这时,一片小巧的银杏树叶映入我的眼帘。再看路旁的地上,已经铺了密密的一层,宛如黄色的地毯。一阵风吹来,叶片随风飘飞。我伸出手,从银杏树上落下一把小小的“扇子”,它轻轻地躺在我的掌中。它的边缘是波浪式的,我想,即使是达芬奇,也未必能画出那均匀的线条吧。叶子中间的叶脉,正像那折扇的骨架。金黄色的牙边,配上浓绿色的页面,让我感受到盛夏与金秋的完美结合。【作者独特的感触,写出了银杏树叶独特的美。】

我忽然想起小区里有一小片枫树林。抬头远望,果然,一团火红色又进入了我的视线。我一边吟诵着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边向枫树林走去。渐渐地,那团火焰越来越清晰,红得那么热烈,红得那么迷人。来到枫树下面,一片又一片的枫叶像一只只宽大的手掌,好像在温柔地抚摸着我。

放眼望去,花池中央,如绣花针一样常青的松叶;路两旁一丛丛碧绿的椭圆的冬青叶,还有半黄半绿的大大的梧桐叶„„眼前的美景,仿佛一幅壮丽的织锦,又似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简略描写松叶和梧桐叶等,详略得当,又突出了秋叶的五彩斑斓。】

啊,秋叶,如此的多彩!【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师生讨论吧

吴迪:作者观察很仔细,抓住不同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写出了它们的个性。戴翔:作者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把不同的树叶都写活了。

严老师:这篇习作紧紧围绕“多彩”,通过留心观察,写出了秋天树叶的特点。行文流畅自然,语言生动优美,值得大家学习。

通联: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小学陶霞 邮编:224300

篇3:秋天的树叶

如果问你: 秋天最具 有代表性的事物是什么?你会怎样回答?于齐齐同学的答案是——树叶。确实,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树叶真的算是秋天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啦!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秋叶的特点吧!

当第一片树叶悄然落下的时候,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不然怎么会有“一叶知秋”的古语呢!

秋姑娘吹落了树上已经枯黄的叶子。 呼,呼!秋风起了,枯黄的树叶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飞向了天空, 再如同一只只黄蝴蝶坠落到地面。又一阵秋风吹过,哗啦啦,哗啦啦!树叶们像成群结队的黄蝴蝶一样,飘然而落。我仿佛看到了树叶们在和树妈妈告别,好像在说: “再见了,树妈妈!明年春天我们还会回来的。”过了一会儿,风停了,树叶们这才安稳了些。落下来的树叶像给大地铺上了金黄金黄的席梦思,我不由得躺了上去, 那么柔软、那么舒服!我捡起一把树叶,轻轻闻了闻,它充满了大自然的清香。

我最爱银杏树叶了。它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不大不小,从远处看像一些小小的波纹,可美丽了。我对它百看不厌。

秋天的树叶都是黄的吗?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就是红色的。每到深秋,满山遍野的枫叶将层林尽染,漫山红透,火红火红的枫叶像一幅绚烂的水墨画,把秋天的天空都染红了。

篇4:秋天的树叶

周末,陪妈妈在马路边散步。道路两旁都栽种着高大的银杏树,可能是已经进入秋季的关系,银杏叶已经变黄,一眼望去,满目金黄。一阵秋风吹来,满树的银杏叶在风中翩翩起舞,纷纷飘落,像是下了一场金黄的小雨。落叶铺满了路面,一眼望去,整条路像是一条金色大道,美不胜收。这时,一片离枝的银杏叶被风轻轻地吹到了我的手上,我把它拿在手中,细细端详着。

叶子呈扇形,细细的叶柄,没有主脉,有很多细小的叶脉,向外张开,到了顶端时,呈微微的波浪形,像一把精巧可爱的小扇子。我把它凑到鼻端,一股淡淡的清香钻入我的鼻孔,对,这就是秋的味道。可能是还没有进入深秋的关系,这片银杏叶不是金黄色的,而是呈现黄绿的渐变:前端是深绿色,往下颜色慢慢地开始变黄,到了中间是浅黄色,而到了末尾已经是金黄色,真是美丽极了。

出于对银杏叶的喜爱,我在网上查了一些银杏叶的资料。原来,由于秋天气温下降,树叶中的水分蒸发得很快,但树根吸收营养的能力却反而大大下降,水分、养料供应不足,为了树的生存,叶绿素遭到破坏,而叶黄素就开始活跃了起来,就变成了今天我看到的金黄色。

秋天是美好的,有人爱在秋风中飒飒歌唱的傲菊,有人爱飘香的丹桂,还有人爱那累累的果实……可是,我最爱的还是那缤纷的落叶——这秋的使者!

灵犀一点

以古语开头,点明缤纷的落叶传递秋天的信息。小作者选择有代表性的银杏叶,观其形,察其色,闻其味,感受银杏叶纷纷飘落的动态美。小作者并没有将观察止步于眼前所看的景,而是查找资料更多地了解银杏叶,结尾更表达了对落叶的赞美之情。(刘圣兰)

篇5:习作3《秋天的树叶》教后记

习作3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次习作。首先是让学生找个适当的地方观察秋天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文本出现的几种树叶的图片,为习作提供了指导素材。我利用这些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并有序地进行描述,为协作作好铺垫。

习作指导时先让学生回顾自己观察过的树叶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理请思路。指导学生按照:“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先写对秋天树叶总的印象,从颜色,形状一一介绍,还提醒学生过渡要生动、自然。还鼓励学生为了描述生动、形象,要学之以用,用上一些比喻、拟人的手法。最后还要回归总的感觉,赞美秋天的树叶。这样写使文章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过渡自然。

篇6:秋天的树叶习作

金色的秋天来了,到处的植物都被可亲可敬的秋姑娘染了深浅不一的黄色。其中,色彩斑斓的树叶最为美丽,成了农村和城市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站在阳台上俯视大地,只见大地母亲的怀抱中洒满了一片片形态各异的.树叶,原来在风姑娘的召唤下,大大小小的树叶便像彩蝶似的,翩翩起舞,在风中盘旋着、翻滚着投向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这一奇特动人的情景拨动了我的好奇心,我匆匆跑下楼去去观察这些美丽的树叶。

来到楼下,我看到了通红的枫叶、枯黄夹着淡绿色的银杏树叶、闪着黄色金光的梧桐树叶及青绿色的柳树叶等等,同学们都说秋风扫落叶,扫下来的不是红的就是黄的、枯的,今天,我竟然看到了青绿色的、墨绿色的树叶。看来,同学们是没有认真观察呀!意大利的伽利略说的真好:“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地来。”我们也要成为一个爱观察的人。

在这片片树叶中,我发现了一片又细又长的柳树树叶。由于风姑娘吹干了叶子中的水分,使得这片柳叶呈现出枯黄且卷缩的样子。远看,就像一页黄色的小舟。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摸平它,立刻感受到一种柔柔软软的像丝一样的顺滑,犹如触摸到被清水冲过成千上完万次的鹅卵石。再看这一地小巧玲珑的宝扇。长长的叶柄,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叶脉,加上这半黄半青的叶肉,便拼成了一片片金秋的叶子。还有许多许多的树叶,捧起一把,轻轻嗅一嗅,还能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呢,我想:这些美丽的树叶身上一定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篇7:秋天的树叶-秋天作文700字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最喜欢这一年之中的秋天,因为秋天非常美,秋天的.树叶更美。

星期天,我和家人来到山上秋游。我独自行走在林间小路上,秋风吹在我的脸上,感到清爽无比,落下的树叶为林间小路换上了新装。

走着走着,一片银杏树叶从空中飘落下来,我用手接着他,我看着银杏树叶,越看越感觉银杏树叶像是一把小蒲扇。这片银杏树叶呈现出黄中带绿的颜色,再一看地上的银杏树叶,颜色更黄,呈土黄色。我用手摸了摸叶片,叶片非常粗糙,脉纹非常清晰,一行一行的。

忽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前面是一片杨树林。我向前走去,捡了一片杨树叶。我用手摸着杨树叶,一面光滑,一面略微粗糙。再用鼻子闻了闻,刚才那股清香显得更浓了。叶片形状像一个扁圆形的水滴,边缘就像锯齿一样。

我又向前走去。走着走着,我走到了一棵柿树旁,柿树上的柿子,红得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摘一个柿子尝尝!”。我便随手摘下了一个柿子,柿子叶也跟随着柿子被我摘下来。我摸着绿绿的柿子叶,感觉柿子叶滑滑的,绵绵的。柿子叶是卵形的,叶脉就像棵没有叶子的枯树,我正尝着柿子。忽然看见前面有一棵树,这棵树的叶子好像手掌啊,我向前走去,原来是一棵无花果树。

我伸手摘下一片叶子,看着叶子,叶子果然像一个手掌。我摸着这绿色的“手掌”,感觉这“手掌”非常粗糙,脉纹很清楚。我用鼻子闻了闻这绿色的“手掌”,一股果香涌入我的鼻孔“啊,真香!真像果香啊。”

我继续向前走着。“咦,怎么又有一股果香?难道前面也有无花果树?”我快步向前走去。哦,原来是爸爸妈妈在山林中采摘了些野果,怪不得有股果香呀!

篇8:秋天的树叶

走进山林,只见那枫叶似乎在炫耀着自己是秋天的象征。叶片满透着红,热情奔放。轻轻地摘下一小片,放在掌心:哟!叶子的边缘有许多锯齿样的毛刺,排列得十分整齐,仿佛有人精心设计过似的。淡淡的绒毛附在枫叶的表面,摸上去温润而有质感。叶子的形状呈龙爪形,近看是一个又一个小巧玲珑的手掌,远看是一团团耀眼燃烧着的火焰。凑近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看着山坡上映红山林的枫叶,我不禁想起了杜牧写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噢,这醉人的枫叶!

再看那几棵银杏树的叶子,也异常耀眼。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主色为黄色:有金黄的、鲜黄的、橙黄的、淡黄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一阵风儿吹过,叶儿随风飘扬,像蝴蝶翩翩起舞, 像小鸟展翅飞翔。这时,来到银杏树下,就仿佛来到了一片洒满黄金的地毯上。

虽然是深秋,可树叶也有四季常青的——松树和柏树的叶子。 瞧,松树树干挺拔,威武苍劲。叶子尖尖的,绿绿的,像针,坚韧又锋利。柏树的叶子,大多是鱼鳞形的,一簇一簇的,互相紧紧依偎着,热情而富有生命力。

树叶不但好看,而且很有用处。她为果实提供营养,为人类提供氧气。随着果实的成熟,叶子完成了她的使命,缓缓落下,变成了泥土——“树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树”。

我爱美丽的秋天,但我更爱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秋天的树叶!

(指导教师:喻桔红)

开篇点题, 总起全文。

抓住枫叶 详写。通过看叶色,辨叶形,摸叶片,闻叶味, 写出了枫叶的特点。

联想到树叶的精神,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素材小卡片】

1.带“秋”字的成语

2.关于秋天的诗句

上一篇:温暖的句子:温暖的语句下一篇:企业行政岗位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