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整合合同书

2024-05-16

校园整合合同书(共8篇)

篇1:校园整合合同书

甲方:连界小学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将平整校园的.工程发包给乙方,并达成以下条款:

1、甲方将平整校园的工程发包给乙方,工程款是肆仟捌佰元整(4800元)。

2、乙方在工作其间一定要做好一切安全防范措施,不得留有任何安全隐患。

3、乙方在完工后,经甲方验收后,确认合格,才给予付款。

4、付款方式:甲方在201X年9月30日前支付全部工程款给乙方。

5、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法人代表签名:

乙方签名:

20xx年9月26日

篇2:校园整合合同书

附件

1、“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合同书

公关代理合同书

甲方: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金三道2号

乙方:北京未晚东亚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D座13层

鉴于伊利牛奶的市场发展态势,甲方希望乙方负责、策划并实施“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以下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一、服务内容

乙方为甲方提供如下服务:组织媒体进行相关采访并投放文章。

乙方详细出据策划书及报价(详见附件),并经甲方确认后按计划实施。

二、项目完成的时间

2004年1月10日 至 2004年1月30日

三、项目的质量或规格标准 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公关代理合同书

乙方将按照已确认之策划书和经双方确认之甲方书面要求按时完成所承诺项目, 注:其它细节详见附件《穿透——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计划》

项目具体执行前,细案及活动内容、发布内容需由甲方确认,甲方可根据需要调整时间安排及发布媒体,但需提前通知乙方,乙方按照甲方最终确认细案按时完成。

四、合同价款及支付

(一)总金额:人民币肆佰肆拾肆万叁仟元整(4443000元)。

(二)付款方式:甲方先行支付乙方壹佰万元整(1000000元),作为启动费,汇款日期为双方签署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甲方于活动完毕,经甲方确认无误后,将其尾款叁佰肆拾肆万叁仟元整(3443000元)支付至乙方帐户。

户名:北京未晚东亚文化发展中心 开户行:华夏银行安定门支行 账号:81946317

五、乙方义务

(一)乙方保证其所提供的服务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乙方应采取包括起诉、应诉、上诉以及申诉在内的一切措施保护甲方的利益,以便甲方免于因其购买乙方服务而引起的对第三方的侵权责任,由此产生的费用及赔偿责任由乙方独自承担。

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公关代理合同书

(二)在本合同签署后或履行过程中,若甲方发现乙方违反上述声明及保证或不具备声明及保证的资格,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解除本合同而不构成违约。在合同解除后,甲方仍保留要求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权利。

(三)乙方应当按合同约定日期、数量、质量完成撰写稿文和报道。

六、违约责任

(一)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于付款日向乙方支付款项,则因此导致的项目迟延由甲方负责。在项目验收合格后,如甲方拖欠乙方余款,则视为违约,每日应向乙方支付相当于未付款金额万分之五的违约金,但最多不超过未付款金额的5%。

(二)乙方在项目执行阶段未按照项目执行计划实施操作,导致项目延迟由乙方负责。每延迟一日,应向甲方支付合同金额万分之五的违约金,超过十日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

(三)乙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完成撰写文稿和报道,则甲方有权按本合同附件一(活动报价)逐项扣除乙方未按照合同的约定完成文稿和报道等的全部费用,并按照合同金额的10%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四)任何一方违反其在本合同中的义务,对方可以中止合同,或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要求违约方赔偿其损失,并支付全部金额的10%违约金。

七、免责条款

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乙方不能按期完成项目,乙方不负违约责任。但乙方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向甲方报告所发生的不可抗力并提供有关政府部门的证明文件。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公关代理合同书

甲方可根据该不可抗力的严重程度作出如下选择:

(一)顺延项目的完成期限,并于顺延期间内随时终止本合同;

(二)立即终止本合同。

八、保密责任

为履行本合同,甲方可能向乙方提供经营、业务、产品各技术等有关的文件、信息、图纸、软件等资料,乙方对甲方所提供的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并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使其所接受的资料免于散发、传播、披露、复制、滥用及被无关人员接触。于本合同终止之日,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返还或销毁其所提供的资料。乙方的保密责任应至少为本合同期满后半年。

九、知识产权

本计划中所有撰写文章、广播专题、电视报道、栏目内容版权归甲方所有,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将其交给第三方使用。

十、提前终止

甲方根据需要提前终止计划,双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在30日内结清所有款项。

十一、法律的适用及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的解释和执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双方在履行本合同中出现的争议首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时,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公关代理合同书

十二、签字及生效

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授权代表签章:

日期:

北京未晚东亚文化发展中心

授权代表签章:

篇3:校园数据整合的SOA应用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是一个组件模型, 是一种从可重用服务来构建组合式应用程序的架构方法, 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 (称为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 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这种架构与CORBA和DCOM很类似。但是, CORBA和DCOM等面向服务架构都是紧密耦合的, 这就意味着如分布计算连接的两端都必须遵循同样API的约束。如果一个COM对象的代码有了更改, 那么访问该对象的代码也必须作出相应更改。而且, 这些面向服务架构受到厂商的约束。Microsoft控制DCOM自不必说, CORBA也只是一个伪装的标准化努力, 事实上, 实现一个CORBA架构, 经常都是在某个厂商对规范的实现上进行工作。

面向服务的架构是基于Web服务的, 而Web服务的特点是基于标准和松散耦合的。广泛接受的标准 (如XML和SOAP) 提供了在各不同厂商解决方案之间的交互性。而松散耦合将分布计算中的参与者隔离开来, 交互双方某一方的改动并不会影响到另一方。

2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组件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基本组件由3部分构成, 如图1所示。 (1) 服务提供者:一个或一组以无状态方式执行业务功能的组建, 接受预定义的输入和输出; (2) 服务使用者:一组有兴趣使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一项或多项服务的组件; (3) 服务储备库:包含服务的说明。服务提供者在该储备库中注册其服务, 而服务使用者访问该储备库以发现所提供的服务。

3 校园信息整合中的应用

校园各应用系统的整合, 在原来的传统分布式整合环境中, 多采用点对点的处理方式互相通信。如果每2个子系统之间, 直接通过一个Web服务通道进行数据通信, 将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状模式。随着子系统不断地增加, 这个结构愈加复杂, 每台机器上需要放很多适配器, 最后变得很难管理控制。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总线型模式, 因为服务使用者、提供者、储备库之间将通过平台无关的XML和SOAP协议进行通信。这样可以减少管理的复杂度, 方便监控和配置, 如图2所示。

如果系统数量很多, 可以根据应用状态划分“子网”。即将所有子系统对服务域进行逻辑划分, 分别由几个总线控制器来控制管理, 而这些总线控制器再通过点对点或者总线模式进行通信, 如图3所示。

在这种模式下, 各个应用部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既充当了服务提供者, 同时又充当了服务使用者, 总线控制器充当了服务储备库的角色。

任何一个子系统在数据改变之后, 可以通过服务储备库了解并通知其他相关服务, 以确保更改的内容与其他数据副本同步。任何一个子系统在需要其他系统提供数据时, 也可通过服务储备库先定位服务地址, 再通过Web服务进行访问, 并获取相关数据。当某个服务子系统进行改造或迁移后, 只需调整服务储备库中的相关信息即可平滑过渡。

4 需要考虑的问题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中主要使用Web服务作为通信手段。Web服务的基础是扩展标记语言 (XML) , 以纯文本作为表现形式的XML虽然在跨平台方面表现不错, 但是在安全性上就有些不足。为了加强传输内容的安全性, 可以使用WS-Security扩展, 对传输内容进行双向加密运算。同时,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正确, 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对消息整体进行加密。

当整个系统平台中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时, 效率成为比较重要的瓶颈。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首先, 可以从协议上进行改变。最早的Web服务使用http协议进行通信。由于传输的是文本内容, 再加上http协议处于较高的级别, 在大数据量情况下容易阻塞。因此, 可以采用GXA (Global XML Web Services Architecture) 的WS扩展, 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这样, 通信效率会大幅度得到提升。其次, 可以对现有的服务进行合理化合并, 改变服务的粒度大小, 将访问次数少的系统所支持的业务功能转移到访问次数较多的系统中加以实现。由于在服务内部, 通常采用高效的运算、通信技术, 因此可以提高整体服务的效率。

5 消除信息孤岛的解决方案

随着高校信息系统的发展, 数据整合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使系统能在提供不间断服务的同时, 使数据得到统一, 我们采用了基于服务的系统架构, 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应用整合平台。各个应用子系统根据学校统一的数据标准, 通过校级数据整合服务平台向其他应用子系统提供标准数据, 从而使校内各类有效数据得到充分地利用和流通, 并做到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6 结束语

通过面向服务架构的整合平台, 校园很多孤立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得到了流通, 系统得到了交流, 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和服务的完整性、一致性, 为今后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 在此架构上可以对外发布相关的公共服务, 以便与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机构进行数据交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程小刚, 杨善林.新一代网络计算模式Web服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S1) .

[2]田志博, 孙政顺.基于Web的数据整合与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3 (12) .

篇4:整合党建资源 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高校;党建资源;整合;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29—02

一、深刻认识高校党建资源整合的时代内涵

(一)整合高校党建资源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改革发展浪潮。高校合并、合作办学、校区扩展等改革举措逐一实施,同时带来了学校办学体制、结构、规模的深刻变化。这些无疑使高校内部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如何根据现实需要,整合各类分散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和合理共享成为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的课题,这包括作为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党建工作。

(二)整合高校党建资源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变化,学生培养模式和校内外生活空间的新变化,高校党员队伍自身结构与发展的新变化等。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考验,特别是在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出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难度加大,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进一步困难,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容易滋生等现象。

(三)整合高校党建资源是推进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

建设“关系融洽、利益协调”的和谐校园,其关键就在于要有一个能团结、协调各方面力量的领导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产生凝聚力,使党的领导成为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在党组织的周围形成一支坚固的队伍,形成领导和团结各方面的中坚力量。只有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整合协调各种党建资源,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使高校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党内和谐推进校园和谐。

二、当前高校党建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淡薄

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部分高校对党建资源整合共享的意识还不强,不少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比如一些同志思维上总是习惯于依靠学校的财力、物力,而没有争取与各二级单位、兄弟院校及社会各党组织间在财力、物力上的联动和支持。为此,整合高校党建资源首先要调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高校党建意识”,重视校园内外党建的资源整合作用。

(二)资源缺乏

当前,高校扩招、多校区办学等现状直接影响到办学经费的普遍不足,各高校为确保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必将顾及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必然把绝大部分财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而对党建工作的经费投入也就自然相对稀缺。人力资源投入也显不足,一些高校专职党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院系只配备少量专职人员,从而人员配备本身就较为欠缺。此外,目前不少高校都服从于学校上质量、上水平的发展大局,努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从而使得高校专兼职党务人员也自然加入到这一行列,把学校的中心任务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这样在高校党建工作的人力投入上也就更显得力不从心。

(三)工作机制不完善

首先,没有明确的党建工作部署。一些高校没有相应的年度或阶段党建工作目标、计划和安排。在工作中,常常是上级党组织强调什么,就做什么;学校哪方面工作出现问题,就抓哪方面。结果常常是忙于应对,今天管这方面,明天又抓那方面,虽然忙的不亦乐乎,实质效果却不很理想。

其次,各级组织和部门之间合作不够,协调不力。一些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各级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经常是各自为政、自行其事,不能形成合力。组织部门要抓组织队伍建设,宣传部门强调宣传教育,党校要求理论学习,纪委又要进行廉政建设……,至于如何把这些工作协调起来,学校欠缺一个统筹地安排。来各高校一致认为党建应当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保中心”。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一些高校的党组织还没有找到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的有效途径,常常出现围而不近、贴而不紧、联而不入的状况。由于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和部门重复性、交叉性工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整合党建资源、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一)以“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思想指导,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党建意识。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高校党的建设也不能脱离发展,离开党建谈发展,发展就没有统领;离开发展谈党建,党建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党建工作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大党建意识,整合校园内外各种党建资源,着眼长远部署安排,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确立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抓校、院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素质强,作风正派的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班子形象;抓人才强校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解决好发展方向和凝聚人心的工作,以正确的理论、先进的思想,让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自觉统一到为学校大局服务,从而提高全校党建的整体水平,不断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以完善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序性

1健全科学领导管理机制。坚持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议事制度,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充分发挥并保证党政班子的整体资源优势,党组织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在学校意志上并为党委的重要决策。健全党群共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组织部及纪委办、宣传部、学生处等部门的具体职责及相互之间的联办机制,形成对各级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合力。同时把党群共建工作列入各级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定期考核,严格奖惩。要求各级党组织相应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校内各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的党建管理新格局。

2增强统筹协调机制。随着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入,为确保高校党组织之间共建工作的健康推进,加强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由各党支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例会,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共同研究制定改进工作的计划和措施,并将工作例会制度化,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与此同时,组织部门与有关部门应定期开展联合调研,每次选择1~2个典型党支部重点剖析,挖掘经验,探求规律,指导各党小组不断拓宽思路,改进方法,有效利用工作资源,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3完善民主参与机制。坚持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广泛吸纳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专家教授进入各级各类决策和咨询组织,发挥好专家学者宝贵资源在重大决策中

的重要作用,注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均衡和制约。坚持建立健全工会、教代会制度,发挥好教职工在学校的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坚持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党委知识分子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计献策的制度。坚持以发展党内民主推动校园民主,把党组织的资源通过校内民主达到最大化,从而增强班子活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以抓好基层党建为重点,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基础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借助基层党组织最贴近师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成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在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中,要充分尊重各种基层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地位,要有让各种基层组织的群众功能自主发挥的机会与平台;要有大局意识,能够从宏观上来调配与整合各种基层组织的教育资源;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其他基层组织间的联系,沟通各种基层组织教育活动的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其他基层组织间的联谊活动,通过具体的联谊活动来整合彼此的教育资源。

(四)以整合各类资源为着力点,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联动力

1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从两个不同侧面反映了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存在形式,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党建资源体系。一方面,有形资源是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基本条件,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组织机构和党务人员等有形资源,高校党建工作就无法开展,有形资源的质与量直接决定着党建工作的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无形资源好比是粘合剂,能够把各类有形资源有效的、顺畅的连结起来。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力求做到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效渗透,发挥更大效能。

2传统资源和现有资源有机结合。传统资源是高校党建的重要资源,凝聚了我们党优秀的历史文化精髓及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现有资源即当前高校党组织拥有的可供支配的一切资源,包括现有的成熟的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专、兼职的党务工作人员,众多教师和学生党员等人力资源等等。

传统资源只有融汇于现实资源、借助于现实资源才能发挥作用;现实资源只有很好地传承优良传统,才更具说服力和凝聚力,更能产生效能。为此,高校党组织首先要根据新时期的现实任务和要求,立足于各校的实际情况,寻求适合时代发展的党建工作方法和途径,赋予传统资源新的内涵和形式,实现传统资源与现实资源的有机结合,把两者统一到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中来。

3校内外资源相互渗透。校内资源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资源,高校党组织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和使用方法,探求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方式;同时要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在社会上寻求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积极寻求把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探索新型的、开放型的高校党建工作模式。

4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资源载体、拓展资源空间。目前,高校党组织普遍存在党建资源相对分散的问题。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则在一定程度为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支持。高校党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党建网站,设立网络自动化办公系统,较好地挖掘、盘活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创新传统资源,实现党的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有力发挥各类教育资源在高校党建中的作用。

篇5:校园读书活动方案方案整合

敬请我校广大师生热心关注,积极参加、多受益,快进步!

活动主题:打造书香校园,共建精神家园

活动时间:__年4月――__年7月

策划主办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

协办单位:共青团内蒙古工业大学委员会

系列活动简介:

活动一:内蒙古工业大学第六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暨“沐工大书香,做文明读者”签名活动

4月23日上午9:45在新城校区馆门前举行,邀请分管校领导、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及各学院团总支领导参加,校领导宣布读书节活动开幕并致辞,图书馆馆长介绍本次读书月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二:“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优秀图书展读

4月下旬——6月底,在两校区图书馆举办“辉煌历程——庆祝建国65周年”优秀图书展读,通过在两馆舍设置相关图书专门书架,在本部馆乙三楼大厅、逸夫馆一楼大厅设置宣传展板等形式,集中向读者展示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优秀图书,进而把新中国65年光辉历程展示给读者。

活动三:__年度“阅读之星”评选及读者座谈会

通过系统对__年度读者进馆次数、借阅量等指标统计排名,在两校区各评选出五位“内蒙古工业大学读者之星”进行表彰,从而鼓励更多的读者充分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拟定于5月上旬分别在两馆舍召开在表彰会及读者座谈会。

活动四:“绿色通道,诚信还书”活动

为了提高图书利用率,鼓励读者及时还书,在4月23、24日,举办“绿色通道,诚信还书”活动,在此期间读者归还超期图书将免除罚款。

活动五:“励志、修学”名师讲座

在5月中旬,邀请校内知名教授,以“励志、修学”为主题,分别为两校区学生各做一次讲座,进一步激励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读书,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弘扬良好的读书风气。

活动六:“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讲座

在5月下旬,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深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以及图书馆如何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等方面,举办以“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为题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信息收集、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

活动七:内蒙古工业大学第一届汉字听写大赛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汉字,号召广大工大学子书写经典,传递文明,在三月下旬和四月中旬举办我校第一届汉字听写大会,希望能成为我们国人的汉语桥!

活动主宣传语:一听一写承汉 一撇一捺书人

本项活动由图书馆主办,国际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协办。

活动八:“我心中的图书馆”有奖征文活动

在3月下旬——5月底,以利用图书馆的收获、心得体会;在图书馆的经历和故事;对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活动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题材为内容,向广大读者和图书馆馆员征集讲述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不解情缘和动人故事的文章,并评选5-10篇优秀稿件进行表彰。

活动九:图书馆服务宣传推荐

在活动期间,在两馆舍以展板、宣传画报等方式,介绍图书馆近几年开展的新服务、新技术,如自助借还设备、自助文印系统、自助读报系统、随书光盘系统等。

活动十:数据库使用培训系列讲座

从4月初——6月底,图书馆在两校区举办“学会检索,轻松写论文”电子资源数据库专题培训系列讲座,以方便读者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进行学术与科研创作,加深对常用数据库平台的了解。

活动十一:大学生毕业设计艺术作品展

在6月下旬——7月上旬,在金川校区逸夫馆一楼大厅、新城校区馆三楼大厅分别举办轻纺学院本科生服装艺术设计及建筑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展。

此项活动由图书馆主办,建筑学院、轻纺学院协办。

活动十二:读书节总结表彰大会

在6月底,召开本届读书节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表彰在“我心中的图书馆”有奖征文活动中的优秀作品。

图书馆

篇6:校园整合合同书

倾力打造武术特色

三台文武学校总教练:段启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武术界的同仁: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市文明办和市教体局给我这次十分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在此十分荣幸地向大家汇报我校的武术进校园工作,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三台文武校创办于1993年,是经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集小学、初中、中专为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学校座落于三台县城新西外街三射路口。现有14个教学班,教师38人,教练13人,学生528人。是“中华爱国英才培训基地”、“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WKF世界自由搏击联合会中国区首批会员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四川省少年军校”、四川省搏击协会创始会员单位、中南特卫安保公司“保镖基地学校、“峨眉传奇”战略合作伙伴、绵阳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绵阳市“体育特色学校”。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德为先,以文为主,以武为特色”的办学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培养文武双修人才”为己任,以建设省、市一流武术特色学校为工作目标,认真抓好武术进校园工作,是绵阳市为数不多的武术特色学校,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扎实推进武术进校园工作

(一)思想上重视

1、成立领导机构。学校坚持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武术特色学校作为自己长期的奋斗目标,成立了武术特色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董事长任组长,总教练和执行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中层干部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学校武术工作发展规划,制定武术项目在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建立武术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定期研究我校武术的训练、比赛情况,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武术工作专题会议,及时总结和部署武术教育工作,提高武术教育与训练质量,丰富武术训练成果,推进武术特色学校建设。由于工作机制完善,使武术进学校工作始终处于高效有序、不断发展的状态。

2、抓好制度建设。我校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是武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武术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如:《武术教练员守则》、《武术教练员工作制度和要求》、《武术队管理制度》、《武术特长生选拔细则》、《武术队员奖励办法》、《优秀武术教练员奖励措施》等。由于工作措施细致到位,使全校武术进校园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二)行动上落实

1、教练队伍是关键。优秀的武术教练团队,是学校开展武术教育的关键,我校广纳英才,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练团队,学校聘请中国著名武术家、中国散手道荣誉主席、峨眉柔推门创立者吴信良大师为顾问,聘请国际武术散手黑带九段、“世界功夫金奖”获得者、中华武术名家段启林任总教练,配备专职武术教练13名,其中全国优秀武术教练1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教练3名,均为中国武术5段及以上段位,均在国家级武术比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学校十分关心武术教练的专业发展,经常组织武术教练到外地参观学习或离职培训,以开拓视野,提高业务水平。

2、经费投入是保障。学校在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待遇留人,不断提高教练的工资福利,每月按时足额发放教练的工资,为教练发训练补助、购买教练服、给获奖教练和运动员发放奖金。学校高度重视训练条件的改善与优化,自筹资金,不断增加经费投入,现在室内练功厅、拳击台、各种训练器材、器械一应俱全。学校每年支出的教练员工资及奖金、运动员补助、器材器械购置、设施建设、武术训练服装、外出参加比赛的费用合计都在50万元以上,为我校的武术训练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执行课程计划是抓手。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规定,开齐开足各个年级的体育课,同时把武术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表。学校按照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精神,开齐课外体育活动课,切实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内容。武术活动作为学校特色健身项目,是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4、强化训练是核心。我校按学生入学的先后、武术的基础、以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将学生分成了8个套路班,2个散打班,1个武术强化班,1个武术表演班。学校按照全国青少年武术教学训练大纲进行科学系统训练,每周训练18次,其中每天早、晚各1小时,双休日每天4个小时。课程设置有套路、散打、拳击、器械、太极等。为保证教学与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制定了《武术课备课制度》、《武术课教研制度》等规章制度,要求每个教练必须提前制定好学月教学及训练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和训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成的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训练器材等报武训处审查,要求教学及训练工作根据不同武术班级循序渐进,有所侧重。

5、做好普及是基础。我校注重武术的普及工作,充分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学校凭借优秀的武术教练队伍,努力打造武术这一优势项目,根据不同的武术班级分别设立不同的武术教学目标,根据对应的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课堂武术教学和训练内容,使每年的武术教学和训练不少于800课时。并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使武术成为我校学生人人喜欢、人人勤学苦练的运动好伙伴。通过练习武术,不仅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强健身体、开发智力、增强活力,还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精神,谨慎谦虚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恒心,质朴干练的作风。

6、抓好培优是重点。我校始终重视对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建设一支合理的运动员梯队,以保证武术尖子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武术发展后继有人。组建了武术套路、散打、拳击三个强化班,每班40人,为省、市运动会和全国、省、市武术锦标赛储备人才,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对强化班提出了更高的训练要求,加强了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强化了训练的针对性和训练的实战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体教练的共同努力工作下,我校不少武术队员成了省、市武术队的骨干和精英,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被各高中校以特招的方式选拔去继续学习,中专班不少运动员从我校直接升入高等体育院校继续深造,也还有大量优秀武术队员被部队和武警青睐,应招入伍,献身国防。

7、注重借力抓提升。学校通过参加国内外赛事,省、市、县、校的表演活动,家长会的武术展示,与成都体育学院联合办学和与“峨眉传奇”进行战略合作,上央视、上湖南卫视、上四川卫视和市、县春晚等平台,借机借势,既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8、抓好武术科研和武术交流。近年来,学校还特别重视武术的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县以上的教科研成果多项,多篇论文获省、市、县等级奖,拍摄了6部武术教学光碟全国发行,创编了《武术》校本教材,在全县推广使用,目前我应人民体育出版社邀请正在编写《青少年武术入门》一书,可望明年与读者见面。学校还创编了武术操为特色的课间操,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同学们伴随激昂雄浑的音乐,尽情演绎武术的魅力,体会武术的快乐,激发习武的热情。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积极与兄弟学校和武术机构开展武术交流,探讨武术理论与武术教育、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繁荣武术教育,弘扬武术文化。

9、将武术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我校的大多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的阶段,很多人平时懒散、浮躁、轻飘。学练武术后,我们首先要求他们要立身中正、挺胸抬头、礼数到位、举止端庄,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端正的气质。所以,学校把武术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有机地整合,以文养正,以武毓德,将国粹武魂铭刻在学生心中,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培养规则意识、改掉陋习,调整心态,纠正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让学生从整体上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能文能武、快乐活泼的阳光少年。

10、打造独特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是我校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我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独有的文化特质。漫步在文武学校的校园,无处不在的武术文化总是让人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我们一是通过学校橱窗、展板、校园网站,学生介绍武术发展历史,武术流派,武术的功能,著名武术家,主要拳法,武术比赛规则,国内外的武术明星。让学生了解武术、熟悉武术、热爱武术。二是利用多媒体组织师生观摩国内外重点武术比赛和开设武术知识讲座等形式,调动学生练武的积极性。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校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都要安排一个武术班进行训练成果展示,每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都要举行武术会操。每年秋季举办的武术文化节更是将武术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把“孝德、学德、武德”等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巧妙融合,开展套路比赛、散打比赛、拳击比赛、武术知识竞赛、武术漫画比赛、武术诗歌对联创作比赛、武术故事讲述比赛等一系列多姿多彩的高质量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的激情都燃烧起来。四是每年举办武术夏令营,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为武术爱好者搭建学习武术的平台。五是传播武术精神。在不断提高武术运动水平的同时,我校十分注重武术精神的传播,我们坚持不懈地把“崇德尚武、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武术精神贯穿全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1、弘扬武术文化,展现责任担当。学校组织人员编写了供全县中、小学使用的《武术》教材;积极参与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武术培训,指导全县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及训练;积极参与全县中、小学和社区的太极拳推广,打造县域太极拳特色,2017年我县太极拳在天津全运会上夺得冠军;承担了三台中学、三台一中和城区中、小学的武术课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方垭学校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定时选派教练到该校任教;指导全县武术特色学校建设,承担全县各中、小学的武术送教下乡活动,段启林总教练亲自多次赴基层学校讲学;积极参加县委、县府和县教体部门安排的公益表演任务,其节目多次作为压轴大戏,震撼全场。2013年我校学生表演的《尚武书香》代表三台县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文艺调演”获好评,2014年我校学生表演的《武悟》荣获四川省群星奖“金奖”,并受邀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表演。(三)机制上创新。

为了规范管理,提升武术教育质量,我校始终坚持以考核评价为导向,形成了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激励人,用制度凝聚人的良好机制,充分调动起了全校师生学武习武的积极性。

1.教练武术基本功考核评价制度。用于对学校武术教练武术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的考核,于每学期期末对学校武术教练进行考核。制度中有明确的奖惩细则,以督促武术教练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2.学生武术基本功考核评价制度。用于对学生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拳术、剑术、棍术等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武术基本套路、武术基本功、武术器械等。考核纳入学生每学期期末武术专项考试之中,由任课教练进行评价打分。

3.武术教学常规考核评价制度。用于对专业武术教练和体育教师开展武术训练与教学实施过程评价考核。学校武训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此项考核工作,考核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发展学校武术特色的激励制度。用于对学校发展武术特色过程中的优秀团队与个人实施奖励。如武术竞赛优秀班级、武术教学先进教练、武术特色发展先进个人、优秀武术教学案例与论文、个人武术比赛获奖等。

二、春华秋实盈硕果,满园金色尽飘香。近年来,我校武术项目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国家二级运动员上百人,一级运动员十多人,上千人取得了中国武术段位。师生先后荣获市级以上团体奖一百多个,在国际、国内夺得金、银、铜牌1000余枚,两次荣获“世界功夫金奖”,创吉尼斯世界记录10项。骄人的办学业绩,迎来了央视六次专访,师生六进湖南卫视,韩国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台湾三立电视台、日本富士电视台、马来西亚“绿叶集团”、新加坡《新民日报》等90多家国内外媒体也先后到寻香而至,到该校采访,使三台武术享誉海内外,提升了三台的知名度。“花香自有蝶飞来”。而今,慕名前来求学的学生络绎不绝,学生、学员遍及全国20几个省、市、自治区。学校对外武术拓展班还吸引了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英国、乌克兰等国家的外籍学生来校拜师学艺。学校师生多次代表市、县参加各级演出,参与了电视剧《天下农民》《王保长外传》的拍摄。

同时,通过武术进校园,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了数千名“在家管不住、在校教不听”顽皮的后进生,有力的促进了武术进校园的深度开发,为学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平台,巩固了义务教育成果,为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和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实践证明:武术进校园发展的是武术,提高的是素质,提升的是品位,武术传统锻造了特色学校,特色学校促进武术的发展。武术特色的“金牌效应”使学生在就业上有特殊的优势。由于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我校每一届中职毕业的学生都很受部队、体育、公安、影视公司、企业等单位的青睐,成了香饽饽。

三、不忘初心,不待扬鞭自奋蹄;激情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2018年,我们决心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挖掘内涵,提升品味,擦亮三台文武学校这块品牌,争创县、市武术进校园示范学校。

(二)优化师资结构,提升队伍素质,培养出一批在省、市、县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教练。

(三)强化武术训练,拓展优势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武术竞技水平走在我省前列。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赛事与活动,壮大武术成果,为国家、省、市、县争得更多的荣誉。

(四)抓好武术特色的打造,增添学校魅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本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将武术与艺术的结合、大鼓与武术的结合、舞狮与武术的结合,创编新的武术表演形式,同时再创编一套将古代经典诵读与武术相结合的特色武术操。

(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表演,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学生家长了解武术的魅力,扩大社会影响,为武术进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

(六)充分发挥学校的武术特色和师资优势,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搞好全县的武术推广和武术教研,领跑全县的武术进校园工作。

(七)积极参与地方武术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进一步修订地方教材《武术》,编写出版校本教材《梓州武林》。

(八)创造条件,积极向省体育局和省武协申请,批准我校成为绵阳市国家武术段位制初级段位考试点。同时积极向市文明办和市教体局申报,争取“绵阳市青少年武术推广中心”在我校挂牌。

(九)弘扬武术文化,加强国内、国际交流,让三台武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三台武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向社会普及武术运动,为三台争创全国“武术文化之乡”做出新的贡献。

各位领导、同仁:几年前,北京东直门某跆拳道馆门口有这样一幅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的广告“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中国,人们却要依靠韩国的跆拳道来体验我们中华传统武术的精神,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何等的悲哀,对我们武术界来说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武术教育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教体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全体教育人和武术人的矢志不渝地勤奋工作,不久的将来,中华武术必然在我国中小学生根开花,从而走向世界,甚至成为奥运会体育比赛项目。我们三台文武学校也将站在更高的格局上,以振兴中华武术为己任,深入开展武术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努力开创武术进校园工作的新局面。

篇7:校园整合合同书

开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邹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首先请让我代表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出席我们课题开题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本课题于2010年11月申报,2011年5月被列为万州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评审专家们及参与课题的教师作开题报告,请领导及专家审议并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标题:“数字化校园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校园已从大学扩展到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营建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较之传统校园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学习和利用国外中学的课程与先进教材;同时也开阔了广大教师的视野,使我国基础教育真正“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其次,扩大我国基础教育规模,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的各类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及互联网获得知识;数字化校园之间的校际资源共享可以大大扩充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第三,促进教育观念的变化。在数字化校园里,教育观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探索、研究的多向交互式氛围中。第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创新。数字化校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化为多种直观的形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率。师生交互式教学提供超越时空的、开放交往的环境和心理交流的可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今数字化校园建设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国内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学校决策者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教师也没能有效地利用学校数字化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只有少数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许多教师还在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上课。

综上所述,“数字校园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一课题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遍布全球的互联网络正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严峻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举措,更是科学技术和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谁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

“十五”期间,面对信息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滚滚浪潮,我校不等不靠,摒弃“乡村意识”,抢抓机遇,紧跟教育形势,用前瞻性的眼光,规划学校发展的前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积极抢占信息技术教育的制高点,以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开通了“三网”(天网、地网、校园网),建成了千兆主干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建成20个多媒体双向互动教室(教室内有联通网络的计算机和与之相连的54吋彩色电视机)、6个教师备课室、1个网络中心控制室、1个多媒体演播大厅;建成了存贮量1000G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课件成品库存、影视资源库,为教师课件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影视和电子图书资料。

如何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一方面,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前的设备资源,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那么,学校千方百计挤出资金购买的设备就成了花架子;另一方面,如果不能经常使用设备资源,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就谈不上去主动研究,更加不可能去组织学生用电脑。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立了“‘数字化校园’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着力点,目的是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努力做到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并让优化的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研究的目标:

⑴、利用校园数字化,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

⑵、通过课题研究,建立数字化校园功能发挥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校本教研制度。努力把我校建设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⑶、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应用校园数字化设施、资源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⑷、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形成学生作品、教师论文、教研日记等研究成果。

五、研究内容:

1、“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是研究“数字化校园”功能在小学1-6年级的语文、数学、品德、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的发挥,让“数字化”与这些学科的教学得以有机整合,获得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2、研究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功能和资源功效,对数字化校园里的教育、教学信息进行再加工,展开“数字校园”与小学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研究,寻找各类信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建立校本教学资源信息库。

3、在信息时代、校园数字化条件下,探索有效应用先进的校园数字化设备的方法和选择信息资源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形式和途径。通过信息积累、案例分析、尝试实践、反思总结的系列研究,探索数字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4、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构建应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方法、人力资源、学科课程内容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针对学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及时找到解决问题、困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化设施设备的能力,努力把我校建设成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创造科研兴教的良好校本校风。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

六、研究方法:

① 行动研究法:由校领导牵头,全校教师协同合作,利用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学校数字化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和行为矫正,逐步解决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问题。

② 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充分解剖,总结经验和规律,验证理论假设,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③ 反思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这些事实,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形成相关的结论,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④ 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数字化校园构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理性认识。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11~2011.6)撰写“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研究方案,举行“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11.3~2013.4)

①第一阶段(2011.3~2011.12)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资料,对已有的课堂教学案例和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和反思,撰写相关的论文,举行开题仪式。

②第二阶段(2012.3~2012.12)着重进行课堂教学操作性研究(包括行为研究、个案研究等),积累、并反思,撰写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提供优质课观摩等,适时进行阶段性小结。进行中期报告。

③第三阶段(2013.1~2013.4)重点进行成果推广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撰写相关论文,并对老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加以分析,撰写案例。

3.结题鉴定阶段(2013.5~2013.6):整理归类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专家检验 贯穿于各阶段的预期研究成果:(1)不同研究阶段实践方案及实施依据研究;(2)数字化手段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的实践案例;(3)数字化手段应用前后效果反馈调查表;(4)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学校数字化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规章制度;(6)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7)教师论文、总结。

本课题组将在研究过程中,组织研究人员完成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性教育科研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研究体会、优秀案例、案例分析等),力图通过课题研究产生一批创新型、科研型、能力型、高品位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

八、研究措施:

1、完善校园数字化设备设施。

①继续加大投入,添置硬件、引进软件,为课题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②制订相关计划,对研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形式按教师技术水平层次,分批定期培训,培训手段以校本培训为主,培训内容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网络操作技术、基本教学课件制作技术、相关常用软件的应用等。

③及时收集整理网络资源,共享资源,形成校本学科资源,建设优化的学科教育资源库。制订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自制或二次开发教学软件等,并加以有序、分类的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动态的优化的学科教育资源库。

2、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

组织开展“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教研组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课例,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与万州区教科所开展的“课堂教学变革”相结合进行剖析,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学习网络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不断学习、发现和应用数字化校园在学科教学中的功能。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在校园的一种生活方式。

3、开展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反省、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自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4、开展教师间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学研究的基本形式,是校本教研的灵魂和标志,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交谈、协作、帮助等。以学科组和年级组学习和综合型学习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5、研究过程有专业引领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网络上收集教育资源、学习和引进名家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作为教研常规,充分应用数字化校园的功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将本市、区级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研究报告。

2、“数字校园的功能发挥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研究活动记录和资料文集。

3、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及学生学习成果。

4、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5、建构充分发挥数字校园的功能于学科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十、研究的组织结构与经费保障:

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和指导,推进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质量,特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拟聘相关指导老师(见课题研究组织机构)。以本课题为总课题,学校语文、数学、体卫艺、综合等四个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教学实际向课题组申报校级子课题进行课题研究。本课题学校预算投入研究经费80000元,作为课题专项支出,将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保障。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具体如下:

1、领导小组

组长 邹 健 校长 副组长 陈远兰 副校长 副组长 王祖盛 教导主任

2、指导老师

付国宾 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李楠陵 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谭 伟 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员 中学高级教师; 邓成林 万州区教育科研室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3、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谭延安负责教学资料库建设 王勇负责学校网站建设 王祖盛负责中期自查报告

唐胜、应德艳、罗正芳负责典型案例、课例整理 陈远兰负责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情况 参研人员 全体学科教师

4、五梁、新店、大碑、顺溪明德完全小学分别分学科参加此项课题研究。(备注:课题主研人员罗列较多,结题时据贡献大小、成果多少而定。)

蒋孝平负责自制教学辅助软件

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课题组

篇8:数字校园数据的迁移与整合策略

1 数据迁移策略

在对原有的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迁移时, 必须在迁移前做好一切数据迁移的准备工作, 包括数据迁移计划、测试方法、备份与恢复策略与计划等。成功数据迁移是保障证新系统试运行成功的关键。数据迁移工作比较复杂,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⑴业务系统及数据格式调研。数据迁移第一件事就是对业务系统数据格式和内容调研, 实现数据正确读取工作, 然后和新系统数据结构进行对比, 制订数据迁移策略和实施计划。

⑵迁移工具准备。在新旧系统数据格式及转换规划确认后, 开始准备迁移工具。迁移工具可以考虑成熟产品, 也可能根据调研结果编制专用迁移工具。如果编制迁移工具要考虑数据迁移过程中数据漏传、断点续传、及数据重复问题, 还要考虑数据质量检验问题。保证数据以正确格式导入新的应用系统。数据迁移还会遇到操作系统异构、操作系统异构、字符集异构等问题, 做好充分测试工作, 确保数据迁移一次成功, 不影响业务运作。

⑶迁移计划制定。迁移计划要制定合理周详, 要在测试环境中对计划进行预演, 记录每步工作时间, 通过充分试验后, 安排正式实施计划。

⑷迁移数据准备。准备工作完成后, 通过迁移工具导出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验。

⑸迁入新系统。通过迁移工具把数据导入新的系统, 并对系统初始化, 包括建立索引、检查视图、存储过程等的有效性。⑹检查迁移结果。对新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 如果合格迁移工作完成, 负责调整计划后重复以上工作。

⑺起动新系统。数据检查无误后, 起动新系统, 观测新系统运转情况。

⑻数据整合。针对学校各个应用系统的情况, 需要同步的原有应用系统例如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办公系统、财务系统等。

2 数据整合策略

当被整合的应用程序不提供任何API或客户接口时, 使用数据级集成, 数据级集成是缺乏API的应用程序唯一的选择。数据级集成发生在学校相关系统的数据库和数据源层, 将数据从一个数据源移植到另一个数据源来完成数据集成。数据级集成通过数据复制或中间件工具来推动在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输。所有集成数据均需遵循信息标准要求, 或者数据本身符合信息标准, 或者提供向信息标准转换的映射关系。在数据集成上将现有系统的数据划分为三大类:应用数据、共享数据与外部数据。

应用数据是与业务系统关系比较密切的数据。共享数据是业务系统提供的公共数据。业务系统需要维护其生命周期。外部数据是业务系统运行时需要引用的外部数据。

这三类数据都会通过企业服务器总线平台与主题共享库和其他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针对这三种数据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数据集成:⑴外部数据集成。对于业务系统的外部数据视图。建议采用数据订阅的方式同步数据。业务系统将数据需求在企业服务总线平台中注册, 当订阅数据出现更新的时候, 由企业服务总线平台主动同步相关视图的业务数据。⑵共享数据集成。对于业务系统中需要共享的数据。建议运用适配器监听数据变更, 当数据出现改变的时候, 适配器会调用企业服务总线平台的数据操作服务。该服务会在订阅库中查找数据订阅的需求, 找出相关的业务系统, 然后主动更新其外部数据的视图。⑶应用数据集成。对待不具有共享性的应用数据。建议将其在可能的跨系统数据访问放在企业服务总线平台中注册, 由平台统一进行管理。当外部应用需要获取密级数据信息的时候, 它必须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平台进行数据服务查询。在服务定位后, 再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平台进行数据查询。平台同时负责验证该外部应用的安全身份。

总的来说, 应用数据集成的核心思想是应用企业服务总线平台 (ESB) 将数据查询, 数据互操作与数据同步服务化并管理起来。使得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彻底解耦, 提高系统的弹性与服务的可管理性。

3 数据集成期间原系统的运行方案

在对原有应用系统整合的过程中, 学校需协调原应用系统开发商配合提供应用/数据借口, 并派技术工程师配合进行系统整合工作。集成后, 各系统登录名更新为工号、学号, 需通知到所有系统用户, 避免用户混乱。各应用系统集成前应做好各自系统数据备份, 确保数据安全。

摘要:数据中心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部分, 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硬件条件, 为校内各种个性化应用需求提供共享基础数据, 为各类数据提供高速安全的存储与备份。

关键词:数字校园,数据中心,机房

参考文献

[1]齐少蕾, 林慧苹.一种适应SaaS多租户模式的数据迁移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 (32) :65-70.

上一篇:货运源头治超公示牌下一篇:怀孕可以吃鱼干吗?怀孕吃什么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