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冬至有什么讲究

2024-04-30

过冬至有什么讲究(精选5篇)

篇1:过冬至有什么讲究

过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讲究家人团圆,虽然不是法定节假人,但是在民间,还是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个晚饭比较好,一般父母都比较看重节日,节日时候能回一次家里,父母是会很开心的。

在民间,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百姓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冬至是进补的好时节,一般冬至当天北方普遍会吃饺子,南方多数会吃汤圆,很多地方都会喝羊肉汤。

保健养身,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方法养生。同时,可以坚持晚间泡脚。

篇2:过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后太阳虽然在向北走,但太阳仍然在南半球,北半球的太阳高度仍然很低,北半球的太阳辐射仍然小于地面辐射,所以地面获得的热量仍然小于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地面温度仍在降低,气温也在下降,所以就还会在冬至过后继续降温,就还会更冷。

一直要到太阳直身点向北移到一定位置就是等到北半球的太阳辐射大于地面辐射时,北半球才开始变暖。从24节气中就可以看出来,冬至后还有小寒,然后是大寒,大寒才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篇3:讲究师德需要什么?

一看题目,有人也许会提出批评: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是教师的份内之事,是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什么也不需要。讲师德有需要,那还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吗?其实,当过教师的人、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当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国家、社会在各方面给予支持、给予保证。在当今思想开放、个性自由、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如果没有国家、社会在各方面给予支持、给予保证,仅仅靠教师的自觉,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其结果恐怕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国家、社会在各方面给予支持、给予保证呢?社会上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说明:教师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教师群体的福利待遇常被剥夺, 健康权与休息权容易被侵犯, 而且常常成为教育腐败与教育高收费的替罪羊。有些地方,教师连自己的尊严和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辱骂教师、殴打教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2008年7月12日《楚天都市报》报道:7月10日下午,武汉江汉大学的三名教师因拒绝一名成教女生提前拿毕业证的要求,遭到了10余名男子的凌辱和殴打,并写下限期发毕业证的“保证书”。

《人民日报》曾报道,浙江温州灵昆中学校长黄玉昆因教师管教学生被家长割喉而死,有学生燃放鞭炮“庆贺”。

2007年9月10日,重庆市黔江中学教师王琪因劝阻在校园内吸烟的社会青年张昆,双方发生争执,被警车带走途中,张昆的父亲—————黔江区公安局法制科科长张成中赶到拦下警车,并暴打王琪,到派出所后再次暴打,王琪面部等多处受伤。

中新网2008年6月15日报道阜宁县公安局一对警察夫妇带领几名亲戚,冲进自己儿子所在的阜宁中学初一 (20) 班早读课堂,当着50多名学生的面,公然殴打因成绩不好而多次批评其儿子的27岁的女英语教师姜丽华。

2008年1月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女老师调解学生纠纷时,其中一名学生的家长———恩施市水利局副局长刘某,竟冲进教室打女老师,造成女老师左眼受伤。

《现代教育报》报道:2007年12月12日上午,四五个人闯进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皖河初中,校长及多名教师被打,学生孙某竟然用砖头砸教他数学的曹老师的头部。

……

在实际生活中,笔者也见过很多学生殴打老师,家长殴打老师的事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相信大家也会见到过或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试想:教师如果连自身的权益都不能捍卫,连自己的尊严都无法得到维护,又如何能真正发出人性的光辉, 使教师这个职业成为“最优越的职业”呢?因此,笔者觉得离开了权利谈责任、离开了权利谈师德是不正确的、不现实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师德的树立、师德的遵守、师德的倡导不是一个孤立的、简单的问题。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国家在教育法规方面做一些调整和更改。国家应该加大对教师权益的保护力度,加大对侵犯教师权益的惩戒力度,加强对教师职业状态的深度报道。我国现行教育法规,虽然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对侵犯教师权益的惩戒举措却很少提到,更不要谈强调啦!正是因为国家对侵犯教师权益的行为缺少具体而强有力的惩戒举措,才使得在现实生活中辱骂教师、殴打教师的事情屡屡发生,教师有时连自己的尊严和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国家在教育法规立法方面,不要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权利。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权利,可能会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可怕的潜规则,即:忽略、淡化教师的合法权利;过于平衡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过于强调正面的说服教育和不太切合实际的鼓励、赏识教育,而摈弃合理管教、惩治教育。我们应该知道,教育不能没有威信,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缺乏惩罚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权利,使学生成了摸不得、碰不得的花瓶,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懈怠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责任心,削弱了教育的效果。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权利,会让教师在与学生或家长出现冲突的时候,一味地主张无原则的退让,从而助长了某些素质低劣、是非不分的学生或家长的嚣张气焰,导致辱骂教师、殴打教师的事情屡屡发生。

树立师德、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国家非常严肃认真地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坚决制止和杜绝教育泛政治化、教育泛商业化的行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彰显和确保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公益性。近些年来,教育泛政治化、泛商业化的行为和现象在全国各地非常严重。教育泛政治化、泛商业化的行为,给学生的感觉是:花钱买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金钱关系。从而让学生不能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导致学生对教育不再敬畏,对学校不再神往,心中不再有信仰,不再有神圣。社会层面上道德的沦丧,学生情感的错位,如何能让教师像过去一样受人尊敬?学生中间流行的那一首“背着炸药包,我去上学校,炸老师,炸学校”的校园民谣就说明了一切。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国家在教育法规里面清晰而又合理的界定正常的批评教育与侵犯学生权力之间的界线,让教师有管教学生的权利。只有清晰而又合理的界定了正常的批评教育与侵犯学生权力之间的界线,让教师有管教学生的权利,教师才可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把握好分寸。现行的教育政策却没有对正常的批评教育与侵犯学生权力之间的界限进行清晰而又合理的界定,没有让教师有管教学生的权利,使教师在遇到有问题的学生时,究竟该不该管、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心里没谱,缺乏标准。一旦发生师生冲突事件时,教育行政部门在处理时也往往受制于媒体舆论和社会压力,向学生一边倒,甚至牺牲教师的合法权益。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教育对人的作用,教育不是万能的!不知哪方高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原则上讲,似乎如此。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是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不能将其绝对化。一旦将其绝对化,就未免带上“教育万能”的唯心主义色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不正常高度时,教育就成了谁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稍有过格之举,就很可能频遭非议,沦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违规体罚自不必说,如果连面壁思过、责令检讨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都被归入变相体罚、心罚的行列,斥为对学生权利的侵犯时,试问社会到底能赋予教师多大的权利来教育问题少年、制止校园暴力?如果果真像一些人宣扬的那样“把批评视作教师无能的表现”,试问教师除了“不管闲事”般地迁就与奉承,还能有多大的作为?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社会公众正确认识教育改革,提倡教育民主、师生平等并不是抛弃师道尊严。进行教育改革,提倡民主教育、师生平等,要给学生尊严,是基于我们以前太讲究师道尊严,是基于我们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太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公众应正确认识和理解教育改革,民主教育、师生平等,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矫枉过正,不能对教师这个群体要求过高。师生的平等,在于只能学生打老师吗?学生的尊严在于教师对于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的学生无可奈何吗?提倡教育改革,教育民主、师生平等,给学生尊严,不是要教师的尊严落地!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到:教育不能只靠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不能学生一出问题,就一味地谴责教师、只向教师打板子。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有养就得有教。而现在的情况却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副产品就是父母对独生子女过于娇生惯养。独生子女本身就处在一种心理无法独立而经济过于独立的状态。家长的迁就和纵容使独生子女在社会、学校生活中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社会。因而,谨小慎微、内敛、听老师话等为人处世的准则被弃置,打架斗殴倒成了某些学生的“长项”,这也就是说,假如把孩子视为一块“毛坯”的话,这块“毛坯”在没有推向学校之前,就是歪斜的,不成型的,而人们往往把焦点放在老师与学校身上,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是不公平的!

讲究师德、遵守师德规范,需要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创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如果社会重视教师,则家长重视教师,学生尊敬教师,这也许就不会出现辱骂教师、殴打教师的事情了。辱骂教师、殴打教师的事情的发生,足以说明教师地位之低下!长此以往,教师怎能不对自己的职业道德产生漠视心理?什么教书育人,学生根本不听教诲,你能如之奈何?在这种只晓得保护学生的利益而置教师的利益于不顾的体制之下,在这种并没有真正形成尊师重教风气的社会里,教师如何能以最强烈的责任心去管教那些顽劣、不懂道理、蛮横的学生?

篇4:老年人,安全过冬有讲究

夜起小解中风——

病例:李大爷曾患过心肌梗死,医生吩咐他在睡觉前多喝点开水,以稀释血液浓度。于是,李大爷一般一晚上要小解三四次。这个习惯在夏天等温暖季节没什么问题,可到了冬天,李大爷嫌穿脱衣服麻烦,仍穿着背心短裤夜起小解,天长日久,被窝与室内温度的巨大反差,使李大爷在一个晚上小解时中风了。

专家提醒:在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夜起小解一定要穿好衣服.防止着凉。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开空调过夜。总之,要想方设法使老年人保暖,这样,老年人夜起小解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性生活后净身受凉——

病例:刘师傅去年退休,身体还很硬朗,每月与老伴仍有一两次性生活。刘师傅很爱干净,性生活后都要花一些时间清洗。由于家里卫生间保温条件较差,再加上年岁已高、性疲劳等原因,在一次性生活后,刘师傅患了伤寒病。

专家提醒:老年人性生活后的清洗,有三四分钟就可以完成,如果时间太长,就容易受凉生病。

使用电热毯不当——

病例:冬季,不少老年人喜欢用电热毯。电热毯经济实用,但使用不当,也会使某些疾病加重或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张大妈患有轻微的神经衰弱,且喜欢开着电热毯睡觉。这样,体表温度会增加,使她心里更加烦躁不安,有时整夜合不上眼。到医院求医,医生建议张大妈关掉电热毯睡觉。不久,症状便减轻了许多。

专家提醒: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电热毯使用不当除会加重失眠症状以外,还有促使炎症扩散、容易引起感冒、容易形成血栓、有时会引起心肌梗死等弊端。因此,不适宜使用电热毯的老年人。最好不用电热毯:适宜使用的老年人,也应做到入睡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

早晨锻炼太早——

病例:冬季早晨气温低,加上老年人日渐衰弱的生理和身体状况,冬练起早利少弊多。从生理角度来讲,凌晨时人的新陈代谢比白天低,不少脏器仍在初醒状态;血流缓慢,使得血粘滞度较高;此时寒风一吹,全身小血管发生保护性收缩,就会引发心血管疾病。从医疗角度讲,有些老年人患有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等疾病,冬季早起锻炼,无疑会雪上加霜,导致疾病加重。

专家提醒:老年人可以改晨练为傍晚锻炼,既可避免晨练所引起的弊端,又同样能达到晨练的效果。如果实在改不了晨练的习惯,可以推迟晨练的时间,在早晨8点以后进行。并要补充热量,穿足衣服,量力而行。

午休时间过长——

病例:有些老年人一年四季都有午休的习惯,中午睡个把小时,下午精神就会好。但有些老年人午休时间不节制,一睡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就会事与愿违,睡出病来。

专家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晚上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如果白天睡了较长时间。晚上则更睡不着了。正确的午休方法是:将午休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在太阳底下打个盹也可以。总之,老年人应以健康为准则。合理安排午休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午休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快乐地度过寒冷的冬季。

篇5:过冬至有什么讲究

早先,有一家子,养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不但是人模样长得清秀枝杆,人品贤惠明亮,还针线上的工夫也没人能比。他裁衣服不用量尺寸,只要是穿衣服的人站在她面前,让她瞅上一眼,不管是裁衣裳,裁裤子,还是裙子,裁袍子,剪子下去,卡嚓卡嚓几下子,衣裳样子,裤子样子,裙子样子,袍子样子全剪裁出来了。连廓鞋都不用拓鞋样子。裁好了衣坯,缝纫起来,更是麻利无比。只见她照着太阳穿起一根长长的丝线,银针就牵着丝线在衣料上飞针走线地缝纫起来,只用老汉抽一袋烟的工夫,就能缝成功一件子衣裳。要说是扎花绣朵,那更是了不得。别人绣花还要请人拓花样子,把花样子贴在布坯子上,才一针一线地刺绣,她绣花根本不用花样子,她绣的花样子全是活的,天上飞的鸟儿,地上跑的走兽,河里的游鱼,花池里的鲜花,她只要是看上一眼,就飞针走线地刺绣起来,只用老太太喝一碗茶的工夫,就能把这些画面绣了出来,绣出来的鸟儿会飞,鱼儿会游,兔儿会跑,花儿会开,就像是真的一样。

这个姑娘,心儿灵,手儿巧,爹妈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巧姐儿。巧姐儿嘴一分手一分,远远近近出了名,只等巧姐长到一十五岁,求婚的人家就拥了上来,媒人就他来你去,把她家的门坎都踏断了。家里养下了好姑娘,人家都来说媒,这是人家家里需要一个好媳妇。巧姐的爹妈是要为自己的女儿在这些说媒的中间选一个好女婿。选择的标准自然是两条,一是家庭要好,二是人要好。选来选去,选定了赵财主家。这赵财主家富大贵,骡马成群,家庭是没说的;他的儿子人模样也周正,还能读书上进。这家庭好,女婿也好,肯定是一门好亲事了。这么,又是相女婿,又是看家庭,又是打听,又是考实⑤,认为这就是十包九的好主儿了,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把巧姐出嫁到了赵家。

出嫁的第三天,巧姐应该由女婿陪伴着回门去。这回门的风俗,本来就是新婚已经三天,姑娘到了一个新的家庭环境里,情况如何,是娘家所要关心的需要;婆家呢,对媳妇满意不满意,也有个表示的需要,这就形成了这个风俗。不料想,赵家对于儿媳妇回门还有新的要求。当巧姐要上轿车的时候,她礼节性地问公公:

“爹爹,对媳妇有啥吩咐?”

公公说:“赶太阳下山,做十又袜子带回来。”

巧姐问婆婆:“妈妈,对媳妇有啥吩咐?”

婆婆说:“赶太阳下山,做十双鞋子带回来。”

巧姐又问丈夫:“夫君还有啥吩咐吗?”

丈夫回答:“赶太阳下山,绣十个烟荷包带回来。”

巧姐只得答应。她立刻把所需要的布匹和针线刀剪全都带在轿车上,就在车上开始剪裁,赶到娘家门口,这十双袜子,十双鞋和十个烟荷包全都剪裁完毕。到了娘家,她茶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就开始飞针走线地做起活儿来了。妈妈心疼女儿,送来茶水,女儿顾不上喝一口,仍然埋头做针线;爹爹心疼女儿,端来饭食,女儿顾不上吃一口,仍然埋头做针线。妈妈要找来左邻右舍的姐妹姑嫂帮巧姐做针线,巧姐不答应,因为是公婆和丈夫要她自己一个人做的,她就应该一个人做,不能要别人帮忙。

这天的太阳好像跑得比往日都要快,一会儿就从东山顶上跑到了南山顶上,一会儿就从南山顶上跑到了西山顶上,眼看着就要从西山顶上落到西山背后去了。妈妈替女儿数了数她做的针线活儿,拢共才做了七双袜子,七双鞋和七个烟荷包。剩下的活儿赶到太阳下山,说什么也做不完了。

巧姐急得哭了起来,她一边哭泣一边还是不停地做针线。

这时候,屋里进来了一位头发白索索的老奶奶。她问巧姐:“娃,你哭的咋了?”

巧姐就把婆家让她在一天之内做十双袜子,十双鞋和十个烟荷包的事情说了一遍。老奶奶听了说:“娃,你不要着急,我帮助你。你把你的红丝线借我一根用一下。”

巧姐将绣花的红丝线抽出一个线头,递到老奶奶的手里,说:“奶奶,要用多少你自己抽吧。”

老奶奶接过丝线头儿紧紧地抓在手中,另一只手抓起丝线轴儿向空中一抛,只见那丝线轴儿陵空飞舞起来,飞出了门,飞上了天,带着一支光线一样的红丝线向太阳飞去。当丝线轴儿飞到太阳旁边的时候,围绕太阳绕了一个圈儿,就把太阳牢牢地拴住了。巧姐调头看老奶奶,老奶奶早不见面了,红丝线的线头却牵在她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太阳就像一架风筝一样牵在了巧姐的手中。太阳徐徐地向西方落下,巧姐轻轻一牵丝线头儿,太阳就像是风筝一样向东方飘了回来。这样,人间的傍晚又变成了下午。

一天的时间延长了,巧姐有了完成十双袜子,十双鞋和十个烟荷包的机会,她仍然飞针走线地赶着做活儿。当巧姐做出第九双袜子,第九双鞋和第九个烟荷包的时候,太阳又一次落到了西山边子上。巧姐轻轻一牵丝线头儿,太阳又一次从西山边子上升了起来,傍晚又一次变成了下午。巧姐仍然飞针走线地做活儿。

赶到太阳又一次落到西山边上的时候,巧姐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公公布置的十双袜子,婆婆布置的十双鞋和丈夫布置的十个烟荷包的活儿,并且把这些活儿按时交到了公公婆婆和丈夫的手中。公公婆婆夸巧姐是好媳妇,丈夫夸巧姐是好妻子。他们都希望巧姐为他们做更多更漂亮的针线活儿。

可是,当半个太阳落下山的时候,巧姐手里的红丝线轻轻飘了起来,巧姐自己也像是被一只巨大的手托举了起来,轻轻地飘了起来。太阳落下山了,西边的天空布满了美丽的彩霞。巧姐被红色的丝线牵引着,向西边的天空飞去。丈夫最先发现巧姐飞了起来,忙跑过来拽住了巧姐的裙带。公公也跟着发现了,忙跑过来拽住儿子的衣襟。婆婆也发现了,忙跑过来拽住了老头子的衣襟。公公婆婆和丈夫都没能拽住巧姐,反而跟着飘浮了起来。可是巧姐的裙带支撑不了这么多人,嘎蹦地一声拉断了,都掉了下来。这就是民间歇后语说的“想上天,屎勾子拽着呢”。

而美丽而百灵百巧的巧姐,却义无反顾地向着彩霞飞去,渐渐地融合在霞光中去了。

这一天就是夏至。

夏至吃狗肉的故事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农历六月三伏天的说法就起自秦德公时期的秦国。伏就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产生伏天的说法以后,人们一听说入伏,就会想到盛夏来临。伏天盛暑天热,容易致病,人们要想办法避暑、少动,自我保养的意识提高许多。在此之前,秦国没有伏天的说法,周朝和其他诸侯国也不存在;在此之后,人们特别重视伏天的来临,汉朝初期,朝廷甚至明确要求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选择伏日,不必求同。我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是秦德公开始规定入伏。

上一篇:和孤独好好作伴作文350字下一篇:深度解读TCL集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