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2024-04-30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通用15篇)

篇1: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我个人感觉柴静的整个纪录片讲解得还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当然昨晚点击率能超过3千万次这么高主要还是名人效应。

纪录片里边有些观点可能讲解得不是特别清晰,比如北上广深杭州之类的汽车限购,人均汽车保有量其实是远低于东京的。不过后边分析洛杉矶时特别讲了油品质量和排放标准是关键,而非汽车数量。

中国目前每10人才1.1辆汽车,其中北上广深总人口占全国6%,汽车占10%,大概5人1辆。欧美日澳每2人有汽车1辆以上,纪录片中提到的东京1200万人约800万辆车,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罗斯每4人1辆,印度40人才1辆,全球平均7人1辆。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日韩欧明显高于中国的139人/平方公里,与中国的可比性更强。我想,柴静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唤起民众关注并用舆论向政府和排污企业施压,而非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这个目标肯定是很好地达成了。但套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纪录片除了唤醒民众关注污染,也应该重点分析污染原因和解决办法。比如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储量不低,她没有提到开采成本和技术。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领导说提标准会断供社会不稳定成本高,她可以对比下美国的油品和价格,很明显垄断导致的中国炼油水平低是关键。其实纪录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众看起来会觉得不是太清晰。

如果要说解决方案和投资机会,清洁能源的推广肯定共识,其中包括能源结构的调整。但按盖茨在ted的演讲来看,只有核能才能做到0排放并彻底解决问题。

水和核电目前和未来应该都有很好的投资回报这已经是市场共识,风电目前回报最差,太阳能目前回报不错但未来有巨大的上网价格下调压力。火电虽然目前盈利状况很好但缺乏成长空间,煤炭我估计只有反弹而没有反转的机会。

垃圾发电现在的回报非常好,因为不但上网电价有收入,还有垃圾处理费收入,每吨收费在百元上下各地有出入,但需求绝对是非常刚性的,这导致它不单盈利好而且现金流强劲。过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调研走访了几十家节能环保企业,发现环保的社会需求和意识已经很明确,但赚钱特别是现金流好的企业很少,除了政府体制和各种利益的钳制外,主要还是大部分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因为我也有碰到好几家盈利状况和现金流很好且发展潜力阳光的企业。

比如柴静的纪录片里提到的污染源在线监测和app,我就看到有很不错的企业并且正准备投资它,它存在的意义类似于这个纪录片导致的舆论压力,让民众和政府能监督排污企业,并且是有客观标准的。正如纪录片里的英国能源大臣所说,节能减排会让很多传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也能让更多的新企业成长,我想这里边一定会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在中国大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和企业不景气的长期趋势下,这个机会显得更加珍贵。

篇2: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它只是引导我们认识问题,引导我们思考,而解决问题绝不是像说起来那么简单的,看完之后发现太多的东西牵扯在环境问题里,你能怨某个部门或某个产业吗,能怨政府不给力吗,因为转型看似可以解决问题,实际牵扯太多,要考虑的 因素太多。

换句话来说人花自个儿的钱费自己的神却操大家的心,道义上是没错的。先别说人的私生活你是不是真的清楚和了解,就算有一二的不是,那也不关咱们的事,唯一和我们有关的就是,我们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柴静此举,我们不该感恩吗?

《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

这是三点十一分的郑州,此刻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甚至难以下笔。

我用了一个小时看完了这部让我多天之前有所期待的纪录片,尽管从理性的角度去看,《穹顶之下》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延续着央视纪录片的那种姿态:故作克制的煽情;纵观历史的貌似恢弘;居高临下的自我感动,提前预设论点的寻找证据。但是不得不说,我被触动了。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一直很喜欢科幻,尤其是关于人类社会未来的科幻,还记得刘慈欣(好像是南阳人)写过一篇《地火》,关于煤炭生产改造从而导致地火产生的科幻小说,文章的最后,模拟一个1后的初中生参观煤炭博物馆后写的日记,里面写到:我们不必留恋所谓过去的好时光,那个时候生活充满艰难危险和迷惘;我们也不必为今天的时代过分沮丧,因为今天,也总有一天会被人们称做是——过去的好时光。 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

也看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的《明天之后》,bbc拍的很多纪录片,只是那似乎离我太远,远到当时的触动转头就被我遗忘,只是在偶尔的场景中被引用。然后今天,当我看完柴静拍摄的《穹顶之下》,其中的画面,让我久久无法平复,那些场景如此熟悉,就在我生活的边上,大工地的扬尘、工程车的黑色尾气、高高的烟囱、餐馆的排烟道、加油站以及看不见篮框的球场。我才知道,原来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如此的模糊,模糊的如此脆弱。

我不想去讨论所谓的能源结构调整,不想去思考国家能源局的改革以及那些深奥的技术问题,我只是默默地给自己几个提醒:

1、下载一个空气质量报告的手机app,每天早上关注一下,遇到重度污染时,发给自己最爱的几个人还有自己的学生;

2、以后五公里出行,除非必须,尽量步行或者电动;

3、去加油站加油,看看他们的油枪是不是加装了防泄露装置;

4、去淘宝上买几个口罩;

5、看到有污染情况,拨打电话12369;

……

我看了看此时郑州的空气污染情况:轻度污染。

我知道,明天去开会,我不开车,早起十分钟,电动到公交站,公交出行,哦,还有,戴口罩;

我只是不想为明天的空气污染,增加哪怕0.1的多余的数值;

我只是不想让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变成我不想看到的样子;

“我不怕死,只是不想这么活”

“我也绝望,但我不想犬儒下去“

篇3:柴静 穹顶之下,母亲骄傲

沉寂了一年的柴静,在今年的 2月 28日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网络热点。这一次她的身份是:母亲柴静。因为孩子在未出生即被诊断出患有肿瘤,她表示:“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

《穹顶之下》全长 103分 55秒,视频中多次出现柴静之前在《新闻调查》时做的节目,柴静式调查早已成为一种新闻符号,无论外界褒贬如何,不得不承認,曾长期从事调查记者的她确实足够专业。

她专业选择时间,决定在雾霾天发出。她说,不在雾霾天发出,片子不会引起大家的关心。也可能播出后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它自有它的命运。

她选择了专业思考。作为曾经的媒体记者和环保问题关注者,柴静在制作该视频的过程中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以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无论是视频中她对中石化前总工程师、环保部官员等人的尖锐提问,还是她向专家学者的虚心求教,抑或是演讲叙述时的深入浅出,都合情入理,展现了其作为调查记者的深厚专业能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原央视《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撰文评论:“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

她专业选择演讲方式。《穹顶之下》采用了具有浓重乔布斯风格的 TED演讲形式,现场观众不再是节目的陪衬,而是和身穿白色丝质衬衫、浅色牛仔裤和平底皮鞋的柴静一起,成为真正的“场景”中的人。她更专业选择发行途径,《穹顶之下》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采用新媒体全网覆盖。

通过《穹顶之下》,我们看到柴静的朋友圈的更深度扩张。

曾经,我们以为这个在北京的山西女性,她的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型的文艺圈。如她《看见》一书里的描述,她身边有一帮“老男人”朋友,这就是名震京城的“老男人局”。老男人局由趣味相投的新闻、出版界文化人组成,他们大概一个月吃一次饭,只要有局大家必到,柴静是这个局的积极参与者,时常是众老男中就她一个女性,但她不啰嗦,敢跟老男人拼酒,而且是白酒。

而在《穹顶之下》出来后,你会发现,他们并非酒肉朋友。这里面既有其创始的《看见》团队,如主编范铭、制片人李伦、编导郝俊英以及摄像团队;也有大批微博、调查记者圈中的大佬加入,如史航、土摩托、丁文山、汪韬、袁凌、黄章晋、杨潇等;更重要的是老罗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有人甚至说柴静此次“演讲的场位都是老罗操刀的”。

为母之后,更能思考母亲

柴静最欣赏的人是她的母亲,在自己当了母亲后,这种感受更深,“人对自己身边的人感受最深,在她身上我看到人不是固化的,终其一生都在变化,她身上总有股劲儿,是现代人那种不断吸收有能量东西的那个生命力。 ”

母亲,是柴静从 2014年开始扮演的新角色。也因为这个新角色,她感到自己从此与这个世界多了一份新的牵绊——即使自己死去,这个世界仍是自己子子孙孙生活着的地球。抱着对子孙后代更负责任的态度,她踏上了探究雾霾的道路。而女儿,是她目前生活的重心。

柴静的女儿叫柴知然,随母姓。只因选择将孩子生在美国,柴静曾遭受巨大的舆论压力。而在纪录片中,她透露了因为女儿未经出生就患上肿瘤的不幸遭遇,她对人生、命运、地球,有了更多的感受与思考。如今,女儿与柴静生活在北京,为了能够更有底气地向女儿解答这个世界,柴静产生了探究雾霾的想法。

为了保护女儿的健康,雾霾天时,柴静总和女儿待在家里,而北京有一半的时间是雾霾天。视频中有一张柴静女儿的照片,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站在窗前,小手拍着面前的玻璃,似乎想用这个种方式表达自己想出去玩,而窗外的世界却是雾霾笼罩。

柴静说:“这一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

也正是母亲这个身份的加持,柴静和自己的母亲有了更多联结。小时候,柴静一直都是个安静、文弱的女孩子。所以,妈妈一直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塑造她、安排她的人生道路。母亲见柴静太过内向,就想方设法地开导她,希望她变得开朗起来,但是青春期的柴静叛逆得很,总是用沉默当作抗议的方式。在柴静和母亲起冲突时,她们虽然不会大声争吵,但两个人的冷战一持续就是好几天。

现在,她更懂得作为母亲本身的要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柴静说。

与母亲的和解,恰恰是在自己成为母亲后自然完成的。生命很奇妙,不是吗?

穹顶之下,对自己的审视更深刻

她现在很素,和刚开始在《新闻调查》工作的时候完全不同,“有次采访穿了个白衬衣,左手上戴了一个非常非常细的小银镯子。采访前,一个很资深的同事说停一下,然后把我叫到旁边,说,你不戴不会有人不喜欢,戴了可能会有人不高兴。从那以后我在节目中没有戴过任何首饰。新闻应该让一个人越来越朴素,你每天打扮得精巧无比,坐下来的时候两条腿还要拧成麻花,你忘不了自己,你怎么还能够关心对方。我挺感谢新闻把我身上的这部分东西慢慢打掉。 ”

nlc202309020644

而恰恰正是这份素,这份专业,让柴静诞生了不一样的自己。

15年前,央视办公室的黑板上写着各条新闻的转载率,转载率高,第二天可以受到表扬,或者免受批评。或许是为了急于证明自己,那时的柴静总想做头条,而且也总能做到,因为有新闻资源。但慢慢地,她发现,如果有很强的目的性或者功利心在前,其实是做不好的。

那时候的她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在镜头前极富表现力:拎着高跟鞋去追一个孩子,或屈身近前握住当事人的手;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那时,她喜欢短兵相接的新闻江湖。

令柴静今生难忘的,是做《新闻调查》第二期节目《双城的创伤》时的经历。当地同一班级 5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原因不明。柴静采访其中一名自杀女孩的弟弟,他说起死去的姐姐时满脸泪水。采访结束后,柴静蹲下身去帮男孩擦去眼泪,这个镜头被编进了片子。

这个镜头引发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讨论柴静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同行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天后。

该不该擦?这样的争议也曾一度困惑柴静,汶川地震时她忍不住落泪的场景再度被拍进了镜头,她要求把自己落泪的镜头删掉,编导坚持认为不用删。

而现在的她,很多时候是为了乐趣在做事,而不是为了成败,態度悠然。她变得温和,更忠于内心的感受,她诚实地说和问,“如果我能承担,那我愿意和你一起”。

这个柴静不再咄咄逼人,她开始重视“感受”多于“道理”;“体察”世间的矛盾也多于“揭示”;“宽谅”人性的弱点多于“批判”。在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表达过于洒狗血,她会劝对方整理一下思路再说一遍;遇到采访对象离席而去,她也不会把这当成是噱头和胜利,反而会在节目中为人开解。

十年,粉丝都看见柴静变宽厚了。问柴静认同吗?她说,“有人说我宽厚了,其实只不过是往外长了一些东西,核心没什么变化。从《新闻调查》到《看见》,再到《穹顶之下》,是我内心发展、演变、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我有所改变的原因。一段时间后,那种锐气十足的对抗性采访方式就满足不了你了。不是因为觉得单一,而是因为它不足以认识世界。 ”

柴静说此刻的自己:“人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性,把这些人性发展起来,尽量完整,像叶子一样舒展开,就可以了。 ”

篇4: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为中心逐渐展开。雾霾是什么?在这里做一下区分——即什么是雾?什么是霾? 雾是大气中水汽凝结而成,通常出现在夜间至清晨,能见度小于一批从,具有很大湿度和明显边界的天气现象。霾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大量有机燃料燃烧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有毒气体,悬浮颗粒物到大气中,它们可以在大气中凝结反应和扩散,致使能见度降低,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天气现象。我们这里所说的雾霾即是第二种。

这部纪录片,是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一部关于霾的调查纪录片。

她用一贯平缓的语速,向你道来这么多年存在在我们周围,却一度被忽视的霾天。一时转发者众。

柴静介绍,公布女儿的病情,自己此前顾虑很多,因为“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女儿将来会承受什么。”后来丈夫劝她“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这句话对柴静产生了作用。“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我们首先来明确雾霾这个概念。

从本质上讲,雾霾是一种气象现象,是以能见度为主要判断指标的气象现象。雾霾是雾与霾这两种天气现象的合称。但两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目前,对霾天的观测和预报,主要依据的是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今年,中国气象局将有新的标准发布。

“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使暗物体微带蓝色。在前,杭州采用人工观测方式,凭肉眼观测颜色的变化、能见度等来判断,年初,杭州把人工观测改为24小时自动观测系统,执行的行业标准为中国气象局所出台的标准。”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宋健曾在采访中这样告诉记者,这一行业标准将相对湿度从60%提高到80%,原来被考虑为轻雾的天气现在都被归为霾天气,实际可能是雾霾混合。“简单地说,现在雾多的时候也被列为雾霾,但此时空气中的PM2.5可能并不高。”

因此,雾霾天不一定就是大气污染天。当雾出现时,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可能是很低的,达到优级水平;根据气象观测规范,只要当日观测到霾,就记作霾日,但当日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并不一定高。

那怎么样的天才是污染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人士说,污染天是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的,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一氧化碳、臭氧、PM2.5。因此雾霾天和环境空气的好坏是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双方有一定的联系,但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柴静的纪录片中提到,市民有环保投诉,可以拨打12369环保热线。

据钱报记者了解,目前,环保热线的处理机制是,将投诉建议意见归类,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如果属于市本级的,则有市本级处理,如果属于某区的,则转交给该区环保部门处理。

不过和柴静视频中提到的“100%现场处理”不同,并不是说,所有的投诉12369都会受理。

记者试着拨打了一下12369的电话,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一些并不属于环保部门管辖范围的,例如城市垃圾处置,12369并不会派专人到现场,而会转给有关部门来处理。

如果遇到环保投诉,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先做了解,如果有必要,环保部门就会到现场进行处置。

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雾霾是什么?纪录片中柴静携带仪器,做雾霾健康测试,并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分析呼吸成分,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想向大家解释“雾霾是什么”,性质、危害、构成。

柴静介绍,一年中她以个人身份拜访能源、环保领域内的专家以及职能部门,包括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韩俊等国内高官以及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等—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他让我很惭愧,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不太可能,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不断往前推进。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种感染。”采访对象的积极态度让柴静感觉,中国有很多人希望环境能够改善,并在为此努力。

除了已经上线的纪录片,柴静还把一年的采访所得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对正在修订的《大气防治法》有所参照。“他们逐字看完,附上建议,返还给我,并打电话表示感谢,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同时,她还把资料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如果篇幅不限,可以谈得更多……”

“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态度是,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更多地讨论,达成共识。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

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与其他雾霾报道相比,《穹顶之下》延续了柴静作品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而在冰冷、赤裸的事实之外,不再有无谓的指责与旁逸斜出的缠绕,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在“源解析”的问题上,纪录片以翔实的数据与权威的演示,不回避,不演绎,直指问题的症结所在,即我国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而能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的问题。这不仅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及产业结构。

从历史、他国的治理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在治污前污染物下降了80%”的现实,不仅带给人们希望的曙色,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治理雾霾的紧迫性。不能再等、再拖、再吵了,特别是面对管理与执法的困境,应该有所突破。

蔚蓝的天空不能只是在语文课本中,生命的意义正在于一代代的血脉关联。治理雾霾不仅是科技问题,也不仅是政府行为,还应该成为这个社会波澜壮阔而又委婉细致的公民行动。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都有责任将紧迫感化为切实的行动力。

走过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十年,中国社会尽管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但在穹顶之下,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都无可逃避。因此,雾霾最严重的时期,固然意见有分化、表达亦多元,但恰恰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时期。雾霾可以倒逼政府调整发展思路,也可以倒逼每个公民反思自己的行为,而种种诉求最终都会归结到改革这一层面。

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以公民的名义行动起来。从完善立法到调整公共政策再到调适公民个人作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组织“心底有爱惜”的力量,改变我们的大气环境,进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孩子不再一出生就罹患疾病,让全球每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消失,让雾霾成为历史,这是宿命,也是责任。

今天被“柴静与雾霾的个人恩怨”刷屏,自费百万耗时一年调查,值得手动点赞。跟举报刘类似,这是个人品牌、独立意志、主题遴选、专业素养、调查耐力、时机把握和渠道资源的集合,更重要的是,本人为此承担的风险与代价只有自己清楚并消化。这是自媒体的魅力之一,无关商业,言极穹顶,瓦解文宣。

篇5: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整个演讲视频有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我历来没有这么专心仔细认真的看完过纪录片。柴静围绕雾霾是甚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样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她平静地叙述了雾霾对我们的危害和行将带来的危害。

雾霾,之前的时候我总以为只是在北京笼罩着,很屡次还洋洋得意的说湖南空气好没有雾霾。

前不久的时候,一个朋友忽然发了一条说说:终究有幸和首都人民呼吸到一样的空气了。

当时我给他评论:你吸的比首都人民要好。

他回复我:长沙PM2.5浓度超于北京,石家庄,直接跃居至全国第一的水平好么。

当时我不敢相信,因而往查了一下,果然,长沙真的成了第一,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雾霾就在自己身边。

我还记得往年我给澳洲一个老板运营淘宝店的时候,当时候她是做奶粉代购的,我给她策划,让她每周写一篇她是如何到澳洲的,如何走上奶粉代购这条路的,和她在澳洲是如何生活的文章,这样让买家走进到她的生活中往,更加的了解她,以此增加信任感。

后来这些文章都是她口述,然后由我当枪手给她写的,她把她整个怎样往澳洲,为何移民澳洲,已在澳洲是如何生活的等简单的给我描写了一遍,然后由我根据她的描写每周给她写一篇文章。

在她给我说她之所最后选择移民澳洲的缘由,是她喜欢那里的环境,是由于那里的空气特别好,天空特别蓝。

她说在她留学两年以后回家探亲,她一下飞机,当时候她以为那每天气不好,感觉阴森沉的,可是她的家人告知她这是很好的晴天他当时还很惊奇 晴天的天空居然这么阴森,回家后几天,她忽然发现她水土不服了,吃甚么拉甚么,咽喉痛的特别利害。这个症状直到她回到澳洲的时候才好,这个时候她才明白原来是空气质量的题目。

当时候她告知我是由于这个缘由她决定移民到了澳洲。说实话,听到的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在我心里我以为是她再装逼,难道澳洲的天真正比中国的要蓝吗?我没往过澳洲,但是在我的潜意识里面中国事一个很好的国家,所以她说是由于那里环境好最后让她决定移民到澳洲的时候我对他特别的鄙视。

所以在为她写为何移民到澳洲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把他的真实缘由改写了,我没有写是由于那边环境好让她决定移民到澳洲的,由于我不希看让买家看到是这个缘由,我总觉的这个是负能量,我不想传播负能量,因而我就编了一个高大上的理由。

说实话,看了柴静的这个演讲纪录片以后说真的我忽然相信了她的那个理由,我相信她真的是贪恋那里的空气,贪恋那里的环境才移民的。我相信她不是在装逼。

谈到雾霾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柴静说的一句话:实在那个时候我已不是记者,我已是当事人了。

是的,我们早已是当事人,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由于环境他就是温水煮田鸡。昨天下午我看完柴静的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特地出往转了一圈。

让我惊奇的是还是在农村居然我找不到一口还有水的池塘了。我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都会偷偷的往池塘里面游泳,那时候大人们都不太敢让孩子出往,由于池塘的水太深,小孩子往游泳安全没办法保证。可是现在我找遍了当年我们游过泳的池塘连水都没有了。

这还不是让我震动的,让我震动的是这些年来我居然不知道,居然没有半点的感觉。

我仔细用力的回忆,忽然想起小时候我们在山上放牛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常常会和小伙伴指着天上的云说这朵像甚么甚么,那朵像甚么甚么,可是现在我仿佛好多年都没看到过有这样的天空了。

现在,只要我们出门的时候还能看清对方的脸,只要我们出门的时候车还不需要开灯我们就觉得头上的天就是蓝天白云。我们早已忘记了真实的蓝天白云究竟是甚么样的了。

柴静说,他之前的时候以为所有的小餐馆都是有油烟味的,所有加油站都是有味道的,可是后来当他往了英国等这些国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实在我们都一样,我们都麻痹了,都觉得本来就应当是这样的。

柴静的这个纪录片大家对她的评价截然不同。有人骂她是公知,拍这样的电影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拍这样的电影帮助政府维稳。还有大把人在微博上骂她在美国生孩子,有甚么资历对中国的事情指手画脚。

不过我很理解柴静,特别是对明星来讲这类现象真的算不上甚么,我曾小小的红过一段时间,13年到14年的时候,我在淘宝自媒体行业我也算的上小有名望,实在那时候围绕我的粉丝不过几千人而已,可是不管我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支持我的人,有反对我的人,有赞美的人,有骂我的人。

做事,太难,做人更难,由于太多的眼睛和耳朵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一样,太多的心灵感遭到的也不一样,太多的脑袋的理性更不一样,所以注定不会每一个人都喜欢你。

柴静的这次纪录片到底能对雾霾的处理有多大的帮助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是她的这次行为让普通平凡的人有了思考。

实在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乎环境的,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有觉得比环境更重要的东西。就像我自己一样,我明明知道我老家农村的环境要比长沙好,可是为何我会选择呆在长沙呢?由于此刻在我心里工作比空气质量要重要。

这也是为何政府明明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可是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缘由,柴静的数据实在政府部分都特别的清楚,乃至他们的数据把握的比柴静要多的多,清楚的多,只是他们揣着明白装胡涂。这就比如我为何明明知道长沙空气质量不如老家还会往长沙跑的道理一样。

篇6: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此纪录片一出,在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柴静以演讲者的形象出现,从自己的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肿瘤的话题开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问什么蓝天的话题结束,全面剖析了雾霾这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此真实的展现了我们每一个人每分每秒所处的这个环境现状,让我们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它是关乎自己和自己爱护的每一个人生命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为动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不愿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没有意识去做。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我们的作为和不作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和重要性,后悔当时没有重视。

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让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热泪盈眶”,这份有良心的调查,引发众人反思热潮。纪录片中,她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奔赴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并造访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试图寻找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以前只是知道柴静是一个出色的记者,直到看了纪录片才确实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气和魅力。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最严峻问题。

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打开窗户看了看天空是否还是蓝色的,还好它是淡淡的蓝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心想,希望未来我还能看到这片蓝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跳出雾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面对空洞的问题时态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动”而非“行动”,柴静这一纪录片的轰动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接下来,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了。

篇7:柴静《穹顶之下》记录风格探析

继《看见》的社会风潮之后,柴静又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该片在各大网站一经播出便掀起一阵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柴静以及该片的态度更是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穹顶之下》确实引起了人们对雾霾问题的重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身暴露的实验舱里。”她用103分钟告诉我们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事情,情绪,脾气,事态发展,唯有呼吸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如柴静所言:“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些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穹顶之下》亦是如此,在使用了新式TED演讲模式之外,柴静以一颗爱女之心结合生活实际和权威数据的表达也让观众在倍感亲近的同时不无信服。

一、独特新颖的TED方式

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该机构以其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1]

观赏之下不难发现,《穹顶之下》并不像国内其他纪录片的叙事纪实模式,准确来说它更像是一场演讲:人物背后硕大的屏幕,现场坐满观众,生动的flash动画,无人机拍摄,科幻特效,种种都吸引着现场以及屏幕背后的观众们,让整场“演讲”更具真实性。这种新型TED演讲形式多用于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分享交流他们关于学术、社会和人的思考。柴静在片中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雾霾所涉及的深奥学术理论传递给观众。片中说到柴静自荐志愿者去参加北大的调查实验,以更深切地为群众解说黑炭对人体的危害,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北大科学家开出的深奥诊断书做出了一段flash动画,有趣又直观的同时也形象地表述出 PM2.5究竟有哪些成分又是如何危害人体的,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纪录片多了些生动,深深地吸引了眼球。另外,去唐山拍摄污染状况由于雾霾太大看不清直接使用无人机拍摄,这也算是现今比较高端先进的拍摄工具,大大确保了记者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危险性,也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些都是区别于通俗纪录片的独特新颖之处,也是《穹顶之下》的成功之处。

二、独以身试教,增强真实感和可信度

纪录片与一般影视片不同的是,它不要求故事情节性,真实性是它的本质要求,其价值在于“给时间某抹上香料以免腐朽”[2],而在《穹顶之下》,柴静更是亲身体验亲自感受,用她自己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给公众一个警醒,也给相关部门一个借鉴。

片头柴静谈到最初的创作动机,是还未出生的女儿已被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便要进行手术,她说:“以前我从未对污染感到过害怕,现在有个生命抱在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所以,为了女儿,为了解答女儿“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的疑问,为了成千上万个幼小的生命,她站出来,做了这样的调查。为了增加说服力,她主动申请做北大实验的志愿者,参与了一年的调查研究,弄清楚雾霾是什么、PM2.5是什么,它们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找出英国是怎样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减少煤炭污染,她亲临南威尔士废弃的矿坑;为了了解唐山究竟污染到什么样的程度,她带着无人机走进唐山;为了调查洛杉矶是怎样做到车用量不断增加污染却不断减少的,她走访洛杉矶查找其中的原因。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汇总在一起告诉了人们雾霾究竟从哪里来,面对雾霾应该怎么办。“只有信息公开,才是每个公众参与的基础”,柴静正在用她自身的体验和调查警示公众对待雾霾不可懈怠。通过《穹顶之下》,柴静以一个母亲的心告诉我们只要愿意只要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减轻雾霾做出贡献。

三、大数据和权威人士的协助

众所周知,纪录片即记录,记录真实生活和社会现状,真实感来源于哪里,数据就可以很好地增强记录人的说服力。同时,权威人士也可让公众更加信服。

影片中随处可见各种数据,PM2.5数据,受害城市数量,煤炭用量,非法违规工厂数量等等,数据支撑起整个纪录片的框架。片中也实地采访了各个部门代表人,询问关于环境控制和部门管理的问题,意图找出雾霾出现的根源,领导人的谈话为雾霾的形成和来源做出了权威的解释,同时《大气防治法》等环保法律也为雾霾改善提供了依据。片中柴静竭尽所能为公众争取到现场采访肺癌患者手术的机会,让雾霾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危害赤裸裸展现在大众面前,术后从患者肺部取出的黑色颗粒物代表着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致命伤害。医生说:“我只能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和推断告诉你,我怀疑是大气污染。”“我只能”“我怀疑”这些看似不确定的词,其实正准确地表达了公众目前对大气污染的忽视。“作为曾经的记者,我的内心是有自责的,因为那些年里面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报道各类的污染事件,但是我一直认为好像我听到矿山的炮响才叫污染,我看到工厂的烟筒才叫污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生活在都市中心的人,我们每天看到的天空,那就是污染。”这是柴静对自身的反省也是对公众的启示。

结语

影片的最后,柴静说到:“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呼吸共命运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部《穹顶之下》柴静用其独特的演说方式和大量的数据配以通俗易懂的说词唤醒了大众对雾霾对大气污染的重视。

[1]百度百科.TED[EB/OL].(2015-02-01)[2015-02-1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92776/5755073.htm?fr=aladdin.

篇8: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主要讲了:柴静由于生了一个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女儿,从而知道了我们国家的环境破坏很严重,于是,她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里来。在这个片子里面,她用了许多数据、资料、实验、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和外国环境与我国对比以及别的国家的事例,来告诫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眼下,重度污染,雾霾侵袭,生态环境遭到人类无知的破坏,而这一切却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工业工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厂出于各种原因,省去了对原料的清洗与提纯,使得天空中经常飘起颜色让人望而生畏的污染气团。这一切在中国,却缺乏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现在的我们何去何从?我们在眼下的每一次抉择都会在以后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每天抱怨着城市浓厚的烟雾的同时,又有多少的黑暗潜伏在深处。每天周而复始地吞吐着肮脏的空气、呼吸着浑浊的灰雾、不知倦怠地奔跑跳跃的同时,我又是否为自己拥有过某一片蓝天而庆幸呢?以前我是多么没有环保意识,认为“环保”这个词太大、太空,与自己又有多大干系呢?

我可能不会留意天气是否晴朗,顶多是在雾霾天气里抱怨一下,然后戴起口罩。我从来不会留恋白云,甚至从未注意青草。然而当APEC蓝在大屏幕上出现时,我第一次为蓝天惊奇、为白云感动。于是我开始紧张,于是我开始留恋,我害怕镜头一转,我又将落入那灰色的梦魇。我才明白,原来蓝天白云是如此重要,我是那么离不开它。

合肥有164天空气污染,排名全国25位,27次进入全国污染前十名。在这样一个不算太发达的城市里,污染竟如此严重。关于我们能做什么,柴静帮我们分析了很多。我想,这次真的应该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了。用步行代替乘车,减少浪费,购买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商品。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环境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行时,我们时是不是可以选择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让父母减少开车的次数?购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发现生活中的不环保行为,是不是可以上前进行善意的提醒?面对无良企业的污染行为,是不是可以形式我们的监督权、拨打12369向环保部门进行举报?

篇9: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这部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热议。

在身边,我就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以前的北江,那时水还没有被污染,有很多人去那里玩,有人划船,有人钓鱼,还有些人玩水上摩托艇。那时有蓝天,有白云,晚上可以看星星。几年后,北江的水变黑了,沙滩上有很多腐烂的死鱼散发着臭味,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向远处看时,就像蒙着一面轻纱,而且有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少了。

我非常感谢她,她让我认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呼吁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她使我们引发思考: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工业污水乱排放,无限制地排放燃料废气,河水被污染,森林无限制砍伐,天空永远阴森森的,酸雨泛滥,人类有什么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疾病,癌症,毫无生气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后代问:书本上说的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春天的小鸟呢?我们该怎么回答?也许我们只能说:那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篇10: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直到今天看完的穹顶之下。才发现她不仅仅是我以为的那个名人,她还是一个普通的国人一个普通的妈妈,她只是说出了她的顾虑她只是做了她想做的她事,只是说出了事实。不懂为什么有些人就楞说成炒作和动机不纯什么的。

湖南的空气污染现在没有北京山西那么严重,但是我只知道如果再不重视雾霾这件事和它后面的那些千丝万缕的话,可能湖南也会步入后程。

这是给民众在敲警钟也是在给那些企业敲警钟在给某些领导敲警钟。

健康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或许当雾霾影响到那些说风凉话的人的健康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原来柴静做这件事的意义。如果要等到雾霾带来的后果一发不可收拾,那个时候再来说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迟了?那个时候再来调查是不是还有意义?

虽然这肯定会要扯上政治会要损害很多人的利益,那就不谈政治,我反正是觉得还是健康和命更重要。

篇11:穹顶之下的柴静与我们

——柴静《穹顶之下》

央视的两位原主持人,相继去了美国,一个是崔永元,一个是柴静。前者自费拍了有关转基因的专题片;后者如您所知,便是这几天被疯狂刷屏的专题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相同的是,两位名主持,都离开了成就自己声名与事业的央视,都冲着中国人最关注的两个话题完成了单位行为与个人行为的转型。不同的是,一个以宣战的姿态出手,充满着男性的斗气;一个以无言的方式告别,表现出女性的沉稳。

百分钟的雾霾调查,能够以刷屏的方式传播于网络,这是一个奇迹。它告诉媒体与传播者这样一个道理,所谓“内容为王”,其实不在技术层面,而在良知与责任。柴静自费百万的小制作,带给社会的震撼,是许多传统媒体的大制作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

在柴靜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成就自己,而是成就这个社会。在这个自媒体专题片中,央字头的部委,都被客观且不失心平气和的报道,摆在公众面前。这些众所应知、却众所未知的事实,以自媒体的方式呈现在我眼中,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深度、最生动的有关雾霾的专题片。

柴静的《穹顶之下》疯传网络,不排除受众对于这个近年来淡出观众视线的争议人物,有着进一步好奇的围观心态。此前对于柴静美国产女、对于她的去职,各种猜测、各种臆想,从未间断过。而争议最多的,便是真爱国还是假忧国。甚至对于柴静从美回国时戴的一副口罩,都被窥探者演绎出各种遐想。而对于这些议论,柴静几乎很少回应。

柴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应了世道的复杂、人心的叵测,也以这种方式,给社会转型、传播形态转型时期的中国,重塑了媒体人的概念。这个概念便是,以公共利益为己任,以知性传播为使命,将爱自己、爱孩子、爱家庭,与爱大众、爱社会、爱祖国融合在一起,可以没有饭碗,不能没有责任;可以没有拨款,不能没有担当;可以遭遇非议,不能没有良知;可以没有回应,不能没有作为。

因了这份担当和作为,用更自由、不连累的方式去表达情绪与事实,用更实在、不虚妄的方式去传递思想与爱心。《穹顶之下》有这一段独白: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

不是谁的喧哗声越大,存在感便越强。不是谁的饭碗捧得越大,成就感便越大。穹顶之下,芸芸众生,同呼吸的不只是自然空气,共命运的不只是环境生存状况,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能否真心想到一起,做到一起。

少些埋怨,多些担当。少些猜测,多些实干。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虚妄为是,我们的穹顶之下,清新的便远远不只是呼吸的空气。

篇12: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开学第一天,我坐在乡村学校简陋的宿舍兼办公室里看完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耗费掉一节半课。之后,又整整发了半节课的呆。一一打住!你一定要说我是个不务正业的教师,上班期间不好好备课改作业写教学反思,上网发呆还堂而皇之地召告天下!

好吧,我先承认,我不是个好老师,但我一直努力做个好老师,只是教育天空里的“PM2.5”让我这等草根老师眼前一片迷雾,不知自己该向何方前行。

暂撇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称职与否前行方向如何不说吧,说说我看完《穹顶之下》后发呆的内容。

对柴静的勇气魄力社会责任感的钦佩我就先不说了,对雾霾的骤然间发生的巨多认识先也不说了,估计这几天说的人多,说的人比我专业。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柴静、或张静李静王静,来帮我们拔开教育的雾霾,让我们老师更让我们的孩子一一特别是农村的师生们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见蓝的天白的云?

我很自私。我的感慨更多源于我自己的孩子,他今年上初二,随我在这个不算偏远的农村学校,离小城不过十五公里。今天开学第一天,第一天我就得知我的同事把他同样读初二的孩子转到城区上学了。这个消息让我自责不已:这件事为什么我没做到?我早想过,为了孩子前程,肯定不能让他待在这里的!可我又左右为难,没能把转学的事办成。现在,我只有自责,外加茫然。

是的,农村学校已经没有教育了。如果就我看到的我的周围的事实来说,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我们以及与我们相似的农村学校的办学隐性宗旨就是:安全!不出安全问题一切OK!以至于,学校设备落后,教师流失,在职的绝大部分老师“升级”成了大学老师:上几节课走人的、甚至一周上两三天班完事的;作业没人改,甚至有些老师上课只上二十分钟,还有二十五分钟学生升级为“大学生”一一自习…… ……

凡此种种,让人心寒,无论作为一个家长,还是作为一名教师。

可是,这样的事实并未遮遮掩掩,老百姓知道,教师最清楚,家长也明白,甚至私下里我听到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聊天,他们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的。但,即便有人质疑,却没有人寻根问底。

农村教育一片乌烟瘴气,而放眼整个教育界,最大的城市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小学一方面说教改,一方面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味追求升学率把学生训成“做题机器”;大学教育盲目扩招、盲目升级,只有大楼没有大师,只有毕业没有就业;学生要么读书把自己读“废”了――没知识也没德行,要么读书把自己读“残”了――有知识没素养没能力;教师待遇低门槛低,要么谁都拿本教材都能在课堂上站一节课连“匠”也算不上,要么“追名”――上托下欺努力“领导”一方,或是“组团”一级一级赛课赢一堆证书当“名师”,到么“逐利”――顶着骂名办各种辅导班努力“自力更生”过上让人看得起的日子……

种种怪象,大家竟都视若无睹!我是一名草根语文老师,最近恰巧读了《民国风度》《民国语文》,对比之下,悲哀无比。我不敢说我有忧国忧民的悲哀,我至少,为我的孩子生不逢时而悲哀:他现在没能逢着那样优秀的教育,将来也极少有机会逢着优秀的大师,优秀的大学……

千千万万个学子,千千万万个家长,千千万万个媒体记者……那些千千万万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中,为什么没有站出来一个柴静,或是张静王静李静,来追问教育的蓝天白云在哪里:教育的PM2.5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怎么办?

没有人质问。

于是乎,年年照旧“教育形式一片大好”,年年农村学校都在“改善”、教育都在“均衡发展”,年年名师倍出“教改”新名词雨后春笋般变着花样地涌出,年年大学都在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式“更乐观”……

好吧,算我杞人忧天,算我无事生非。――我只是一个草根老师,一个在教育快消亡的乡村学校里挣扎的草根老师。

所以,我看《穹顶之下》时,心里有泪。所以,我如此深挚地喜欢上了柴静。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二):万众一心 捍卫环境文明

一日闲来无事,看了前央视女记者柴静自费百万,耗时一年时间拍摄的反映雾霾情况的记录片《穹顶之下》。此片一经播出便在网络上备受瞩目,很快点播便过亿次,并形成了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片必将加速我国的环保进程,恰逢两会期间,必定成为媒体讨论热点,对治理雾霾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媒体由于网络的自由对促进社会监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民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的新闻自由,舆论自由。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要有创意,有内涵,积极向上每个人都是一个新闻单元。

环境问题成为目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在改革开放30年来,享受到了物质文明,环境文明成为生活新的诉求。如果只为经济利益,牺牲环境,()牺牲健康,乃至牺牲子子孙孙的生存条件,那么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发展经济时欠下的环境账已经到了偿还的时候,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能源升级换代,提高煤油产品质量,调整能源体制格局,都已经刻不容缓。

现在我国已经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刻,必须下定决心治理环境污染,哪怕牺牲一部分的经济增长,牺牲一部分的就业机会,必须走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环保部门必将在未来成为最重要的执法部门。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人的道德文明很大一部分反映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之情。人是自热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不是独立的,他会影响到其他事物。我们的乱扔垃圾会影响环境的整洁,我们每多开一次车就多排放一次尾气,我们卖卖一次皮草制品就促使了一个动物被杀害。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用自己的行为来对抗雾霾,每个人都做出一点贡献,就可以让天再蓝起来,水再清起来。

篇13:看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当时写完【有人在不经意间或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世界吗?】

中克莱尔-C-帕特森的故事那篇文章后,有人在下面评论区问我:

“现在各路砖家鼓吹转基因是不是也像第二个故事那样?是蒙蔽公众!?”

的确从目前环境来看,是和帕特森的故事很像。不过我当时的回答是

“我觉得转基因倒是刚好相反,转基因和核能是未来人类发展所必需的,以后说不定有另外一个故事,一个领导人从人类和国家战略角度知道核能和转基因是必须发展和研究的,但是游戏开局是广大国民和恐慌坚决反对。这条道路也不好走啊。”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大背景,无铅汽油的阻碍者是工业巨头和既得利益,而转基因和核电的阻碍反而或许是公众呢?

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对环保的理解是有很大误差的,我们现在一提起环保,就认为那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飞禽走兽,而那些高大的烟囱和工厂甚是邪恶的!甚至会有极端的人认为人类本身就是邪恶的,人类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大自然。

我觉得环保的意义是被曲解了。

每一次环保和技术的`开发其实是人类的妥协和平衡。环保不能是反人类,而环保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这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可持续发展”。持续的发展才是环保的目的。

回归园林,回归原始人的生活,消除一切工业绝非环保的目的。人类所有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来源自工业生产,我们怎么能够小清新地一边把烟囱和工厂机械定义为邪恶的破坏环境的源头,一边却开着车,喝着咖啡享受工业带来的生活的便利呢?柴静片中其实专业上最大的争议和受到工业领域专业人士抗的是:影片把重工业和环境对立起来,认为消除重工业,减少汽车出行,干掉小煤窑消除排放源头,用油气替代煤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于环保其实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煤矿多少年后要用完的!!,石油不到60年要用完的!!为了人类的未来和下一代我们要环保和节约!!

这种看法其实有道理,但是却是静态的,就像我们买房时喜欢用现在工资乘以年数来衡量房价贵不贵,但是人的工资是动态的,房地产环境也是动态的。环保和能源也是个需要动态,站在第四维,也就是时间和历史上去观察的问题。

古代人改良马,让马跑的更快,八百里加急跑死三匹马让信件3天从边关到达京城,但是绝想不到信息传递更快的方法不是让马儿跑的更快,而是汽车火车的发明和电波通信。

石器时代为什么结束?是石头用完了吗?不,是因为发现了铜和铁!

蒸汽时代为什么结束?是煤矿用完了吗?不,是因为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

所有的资源都有替代品或者循环利用的解决方案。

对于地球,目前已知知识范围的终极能源是会走向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

*中国全国大雪灾时,很多地区处于孤网运行,铁路封闭,电煤无法运进来导致停机加剧电网压力,只有18个月换一次料的核电可继续运行。

说到最极端,地球的能源耗尽了还有太阳系的巨大能源宝藏,还有宇宙千千万万我们还没有掌握的资源。所以其实从资源耗尽这方面来说环保是有漏洞的。

那为什么目前有很多环保净化设备和清洁能源,我们不使用啊?是因为万恶的BOSS们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吗!?其实既得利益集团是个幌子,反正最后每个人都要死的,大BOSS也不例外,而一代代最终阻碍我们的,是技术和人性。就像我说的,无论从环保还是所有一切的人类组织活动,都是一种平衡:经济和技术的平衡。

我们不使用某种新能源,一定是它无法替代现在能源的平衡。

例如太阳能的低效和风能的高噪音。之前任志强就提出

“算上电动汽车和电池的生产过程其实各种污染一点没比烧油汽车对环境污染小。”

虽然有很多人骂他啦,因为他的身份是个万恶的房地产奸商!但是他说的有部分是对的:

一项新的技术,考虑其环境影响时,必须要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思想去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属于工业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例如造纸厂生产的纸是没有毒的,但是造纸厂的污染真的比生产有毒化学剂的化工厂要少吗?你不能光看纸是无毒的,化学剂是有毒性的来认定纸厂比化工厂要环保。而是在LCA等各项环保指标完全评估下才能衡量哪个选项才是更有利的。

写帕特森含铅汽油时候就有人说:

当时是技术上解决不了不含铅的抗爆剂问题,才不能马上停止,要等才能解决问题,比如你知道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的航油还是含铅汽油吗?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新能源一定是比如油价高到了逆天的价格,例如页岩气的开采成本低于油价,然后我们会用页岩气替代石油。

新能源、工业、环保是在不断试对试错中才会确立的。

看好未来的趋势,不代表中间的过程是对的哦,例如未来基本肯定是电动车的天下,但是那时候的电池和供电方法说不定完全和现在的方法不一样。

就像看好【即时影像】是未来方向的宝丽来相机万万想不到真正的对的改革点不是胶片而是感光元件。例如谁都看好便携式设备,但是诺基亚、黑莓、汉王、文曲星走对趋势但是最后都错了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炒股也别太轻易买环保概念股哦,趋势对还是会爆仓哟XD)

柴静《穹顶之下》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不是内容,而是提高了公众的认知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让他们了解到:“哦!如果提升油标,增加环保设备,油价每升是要涨价的!”而不是一股脑的涨价就是坏的!都是你们渣渣混蛋要中饱私囊!这种诚恳的让信息透明公开,把所有选项放在人们面前,让人们选择哪个是最平衡一切,最好选择的,这是这部片的最大意义。

但是环保真的是很难很难很难的问题,因为它像“灯塔经济学”一样令人头痛

*灯塔经济学:“……为了确保航行的安全,建造和维修灯塔、设置浮标等属于政府适当的职责。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海上船只收取使用费,没有人会出于个人利益的动机而建造灯塔,除非由国家的强制征税给予补偿。”这个问题也可以引申为政府如何就公共产品和服务收取费用。

例如拿最近几年很火的“PX化工厂”来说事,虽然科学告诉我们, PX是第三类致癌物(和咖啡等一样毒性),而PX是生活必须原料,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大部分东西都制造都会需要PX,但为什么那么多地方的人们坚决反对在家乡设厂?

很简单!因为利益是大家的,但是坏处是这里人承担的。你说你建厂对国家利大于弊,经济提升了,生产了生活必需品,但是跟老百姓没有关系!!一建厂别的不说,MD我家的房子“啪”就跌了几千一平米!!一百平就跌了几十万!!对一个家庭来说可是巨款,谁来体谅我们?好处你们享受了坏处让我们承担!!换我也要丢石头啊!!!你妹啊,侬有问过我的心情伐!!!

这就是环保的“灯塔困局。”

更重要的是,“科学上没有毒性”,但是你看柴静的片子,我去,那么多造假的!!!实在不能相信一帮连奶粉都管不好的货可以管的好“低毒性化合物”!!

他们说的对么?真的很对很对。

出问题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的管理。很多理论上可行的,但是实际上就很难,例如片中采访的中石油前总工程师,他的意思就是很多事都不是你们书生能了解的,那都是大局,他对么?也很有道理。许多相关工业从业者人数少,行业较为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不注重公众宣传,导致在舆论中经常处于被动。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立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无关对错,只有平衡。

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我们早身处环保之中,无论你有没意识,你已是这个平衡中的一员。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其实每个人都做不了什么,人的贪欲和趋利是天性,但是人类这个集合本身有一个目的是高度一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人类种族的延续。我们只能让人类继续延续下去,让信息透明公开,只要人类能继续存活,就能不断的自我修正这个平衡,当然对大自然来说,她不会在乎人类的存在:“天道有常,不为尧生,不为纣亡”。人类灭亡后自然有的是时间,宇宙会把人类的存在完全抹去,回到最开始的样子,宇宙的年历上或许没有任何人类存在的证明。

所以能爱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篇14: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500字

推开门,迈开步,这“仙气缭绕”般的景幕映入眼幕,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重雾霾!这洁白散漫的霾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干净,里面掺杂着许多有毒物质,侵蚀我们的生命。

柴静是一位记者,一位母亲也是一位能够站出来呐喊自己心声的人,她是一位勇者。

作为一位记者,她深入调查污染新闻事件,这其间的艰难险阻也无法想像,她渴望真像与治理,她的探索之心值得肯定。

作为一名母亲,那蕴含着她对女儿的爱。我不是一位母亲,我无法完全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去体会柴静对女儿的感受,但是,我是一位女儿,作为女儿,我不想让我的父母受到伤害,这也是血缘之爱。

作为一位勇于站出来的人,首先必须敬佩她的勇气,她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代表所有内心有所不安于现状人的呐喊,我们及我们的儿女后代需要生活在蓝天白云下,呼吸干净新鲜的空气!

篇15:柴静《穹顶之下》的延伸性思考

关键词:穹顶;雾霾;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E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22-01

虽然离开央视一年多,但柴静还是以自己既独特又新颖的方式延续了她的“看见”,当人们在调侃雾霾之中“执子之手,不见子脸”时,柴静独具慧眼的看透了雾霾之下的穹顶。她用自己的执着和责任感告诉国人雾霾肆虐下的中国现实,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向世人提出了一个既严肃又严重的问题,今天谁能保障我们所有人呼吸健康的权利?柴静在“看见”中积累下的人脉资源,雾霾问题与我们生存密切相关的现实紧迫性,使《穹顶之下》瞬时占据了各大网络平台的头条。

一、《穹顶之下》的制作背景

拍摄一部大型的空气污染深度调查公益纪录片,难度着实不小。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在多国实地拍摄治污处理经过,积攒各国治污经验,她奔波于中、美、英等国家,在拍摄了视频后,还亲自对视频进行了编辑和制作。告别央视后,选择这一题材确实让我们大家惊诧,谈及初衷,她说:“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花相当一段时间来陪伴和照顾她,就在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因为没出世的女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如何治理、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对于雾霾,公众已经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雾霾为何物,很多人并不清楚。网络传播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客观现实,同样来自于公众期待。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一扇窗口,这既是对雾霾现象的一次科普,同时也是对雾霾治理的强烈呼吁。

《穹顶之下》向世人提出了一个严峻又严肃的问题,在雾霾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生命安全的今天,社会及个人是否都应该为治理雾霾做点什么,是否都应该为减少雾霾而放弃点什么、牺牲点什么,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及子子孙孙换来一片蔚蓝的天空,换回生命呼吸所需要的清新空气,还原自然,回归自然。

二、“看见”另一个“穹顶之下”

虽然柴静自称是基于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促使自己去回答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雾霾问题,但网民迅速将她的《穹顶之下》标签化,将其标识为公知社会责任感的外化,也因此把她推上了网络圣坛。走上圣坛的柴静得到了网民们的膜拜和极力维护,任何对《穹顶之下》的质疑也都很快被淹没在支持者和拥护者的言语中。然而我们在肯定柴静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肯定柴静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健康问题的担忧,肯定柴静作为一个公民为健康权而斗争的伟大精神时,我们万不可只看到柴静的《穹顶之下》,还必须注意到当代社会的另一个“穹顶之下”。

不知我们是否还记得春节前夕,基于环保和对环保工人尊重的考虑,有网民推出一张呼吁少放点鞭炮让环卫工人早点回家过年的图片,就在网民议论纷纷、速速发帖响应之时,另外一张“都不买鞭炮我咋办”的卖鞭炮老人的照片也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不放鞭炮,环卫工人可以早点回家过年,我们也可以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却照顾不了卖鞭炮老人的生意。这也是对当下中国存在的不平衡问题的一种影射,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制造另外一个问题,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往往解决不了另外一部分人的需要。正如环卫工人与卖鞭炮老人的二难困境一样,柴静的《穹顶之下》实际上也是当代中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二难困境。如同呼吁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环卫工人早点回家过年,这只是我们所想到的一个“穹顶之下”,社会上的另外一些人却有着另外一个“穹顶之下”的思考。

回想起一位学者导师在农村调研时的行程记录,就是对于社会上的另外一些人有着另外一个“穹顶之下”的思考的折射。就调研的某一乡村的经济发展而言,如果引进工业,村里的经济可以发展十年甚至十几年,但将付出极大惨重的环境代价,而环境一旦破坏,投资者就会立马走人,到那时村里面临的将是难以解决的环境难题和迅速衰落的经济。只可惜对于村民来说,他们要的就是经济的增长,要的就是收入的增加,环境问题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我认为,如果能够忍一忍时下之穷,留住青山绿水,别把当地的碧水蓝天破坏了,数十年之后,碧水蓝天就是当地最大的亮点。而现实是,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每一个人可能都愿意为经济发展做出一些牺牲,包括牺牲大家的环境和健康。由此我想到了卸水泥工人他们的一些工作状况,虽然卸水泥的收入不错,但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因为卸水泥时的灰尘太重,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而且有的人为了省钱,连口罩都舍不得买,这样就更容易患上尘肺病,一旦患上尘肺病,人的身体就毁了。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几乎都是:先赚钱吧,万一得病了再说。在他们的逻辑中,不干这活就百分之百的没有收入,而患病的概率却不是百分之百,在百分之百的没有收入和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患病概率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当前中国并不是少数,很多进城的农民工为了赚取更多的收入往往就是在那种恶劣的生产环境当中工作。

这也是穹顶之下,和柴静同处一个穹顶之下的人们,对他们而言,柴静所关注的雾霾远没有他们所关注的收入重要,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能够带来收入的雾霾而不是失去收入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

三、结语

看过柴静的《穹顶之下》,我也绝不希望生活在一个雾霾的环境之中,但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同一片穹顶之下,还有人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在我们表达自己的主张时,我们也得尊重他们的愿望,而且只有解决好他们的愿望之后,我们所渴望的穹顶才会真正出现在我们的头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基桩低应变检测报告下一篇:交口煤业三个敬畏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