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一条通向梦想的路

2024-05-15

总会有一条通向梦想的路(共3篇)

篇1:总会有一条通向梦想的路

总有一条路通向梦想

文/张建中

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来自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农民电商王小帮,身着阿里巴巴定制版T恤,作为敲钟嘉宾摁下电子按钮,敲响了阿里上市的开市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上市敲钟是交易所最隆重的庆祝仪式,阿里巴巴选择8位来自阿里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以“全球最独特”的方式亮相。坚持用电商销售吕梁山货的农民店主王小帮,是8位敲钟人的一位。

王小帮原名王志强,由于他为人热情,经常为别人提供小小的帮助,大家便友好地喊他“王小帮”。时间长了,大家只记得他叫“王小帮”,反而记不起他的真名了。

王小帮作为淘宝店农民店主,之所以被阿里巴巴邀请成为纽约上市开市的敲钟人,与他几年坚持不懈地追求分不开。

高中毕业后的王小帮,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参加高考,回乡务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使他感到郁闷,一年到头也收不了仨核桃俩枣,单调、贫困的生活何时是个头呢?不安分的王小帮,想到了经商。他就试着在家乡小镇开了个农产品、山货杂货店,由于顾客不多,销路不畅,半年下来,不仅没有盈利,还把家中的口粮搭进了不少。

于心不忍的王小帮便和妻子一起,来到北京销售农产品和山货,本想利用北京人多的优势扩大销路。可是,同样遇到了一些难题,一是没有推广开,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商品,而更难的是北京不让摆地摊,他又无力租赁店铺,生意也就很难打开局面了。

此时的王小帮左右为难,陷入了渺茫之中。有一天,王小帮遇到了在某软件开发公司上班的高中同学,把自己的窘况告诉了他,同学听后就建议他上淘宝网,利用网络营销,王小帮觉得是个办法,就试着开了个淘宝店,在网上销售农产品和山货。因为网上销售成本低,他又通过网络做了一些推广,慢慢地生意竟有了起色,销量还不错,王小帮的信心大增。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摸索,王小帮渐渐懂得了经商的门道。他认为,有了淘宝网,不必再呆在北京,于是他就决定杀个回马枪,回到家乡去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小帮于从北京回到家乡山西吕梁市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到家乡后,王小帮经过一番思索,果断地收缩了经营范围,集中精力专做山货生意。

城里人更注重绿色、自然的品质。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就是最大卖点,最大特色。红枣、核桃、豆米面之类的农家山货被他搬上了网店。地里种的、树上结的,自己家的不够,村里邻居亲戚家都有现成的。为了选好货源,王小帮开始走村串户打听和实地考察,慢慢地,附近村子都被他跑了个遍。

生意红火了以后,有不少人找上门来想谈代理,甚至打广告,而王小帮心中一直坚持着做最“土”、最“纯粹”的山货。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做原产地溯源的工作。为了卖好蓟县苹果,选种的时候要去看,施肥的时候也要去看。一年跑个5――6次都不止。为了选货,王小帮几乎跑遍了山西,甚至跑到临省陕西。

几年后,王小帮不会想到他会成为名人,成为山西省出名的网商,一个山里娃走在太原大街上会被人认出来。王小帮能帮人在网上卖农产品的事情也出了名。乡镇农民合作社找上门来,要与他合作,王小帮则要求合作社的成员要选好种子,施农家肥,需让他把关才肯代理卖货。由于严把质量关,王小帮的农家山货店越做越大,转眼已经成为五皇冠的金牌店铺。接着,王小帮又成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请了7个客服在线回答顾客的疑问,还有5个员工负责山货的挑选和打包工作。

现在,“王小帮”三个字,已注册成为商标,成为网上农产品的代表者之一。

王小帮的电子商务公司,得到了阿里巴巴的奖励,王小帮也受到了马云的赏识。9月19日,他被马云邀请,到纽约参加阿里巴巴上市大典仪式,亲自敲响阿里巴巴上市开市的钟声。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王小帮激动地说:“我相信总有一条路是通向梦想的,以前只是没有找到,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下去,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篇2:总有一条路通向梦想

王志强开始做买卖是在老家。那时老家附近乡镇的赶集日他都去卖山货,生意却很冷淡。他又在镇上租了个小店卖,仍然还是没有起色。一位大叔告诉他说,你卖的这些我们大家都有,不如到大城市去,那里应该有市场。

王志强便带着山货到了北京。到后才知道城里不允许摆摊,而门市租金又高得吓人。在他走投无路时,一位朋友向他介绍了淘宝,并给他弄来一本《网上开店创业手册》。他开始尝试网上开淘宝店。

由于网上销售成本低,生意也逐渐好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王志强决定回老家发展。他把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山货拍成图片,同时还拍摄了大量的风土人情挂在他的淘宝店铺里,把真实的农村展现给广大顾客。

2009年,王志强参加第一届网络创业大赛,他的照片迅速窜红,那张“相当朴实”的面孔和他的网店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订单也扑面而来。

生意越好,王志强心里越明白,他网店的最大卖点是绿色、无污染。因此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山西选货,邻省也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位果农对他说:“小王,你这么跑累不累啊?你是不相信我们吧?”王志强回答说:“我不是不相信你们,我是要来看看,心里才踏实,才能睡得着觉呀。”

2014年8月王志强接到通知,马云邀请他作为阿里上市的敲钟嘉宾。9月16日,他在网上晒出:“煮玉米,带上两根,明天去美国的路上吃。我这有机玉米味道太好了。想买的,去我淘宝店里拍吧!”有网友戏称,这哥们,为人低调,做起广告来却一点不含糊。

有人问他:“这么多的挫折,为什么你能够坚持下来呢?”王志强说:“因为我相信总有一条路是通向梦想的,以前只是没有找到,只要努力探索下去,肯定会实现。”

责编/昕莉

篇3:找一条通向幸福的路

上海一直是一个热词。

每天飞机起落,列车往复,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朝她奔了去。

上海还是老样子,熙熙攘攘的南京路、树影斑驳的衡山路、黄浦江上倒映出两岸灯火、外滩行色匆匆如织的脚步,依然有人在讶异:为什么外滩只是一条马路的名字?一如我们当年。

上海也变了样子,且不说浦东新区的漂亮与气派、中环大道的畅通与便捷、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鲜活与有趣,只看人们那些兴致勃勃的笑脸,你便能知道,上海,让人感到幸福。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呼吸。这个中国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内地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多少梦想生发与得偿的地方。

选择在上海度过自己最美好的大学时光,甚或度过一生,是需要理由的,上海为人们提供了一百个停驻的理由。

许我一个未来

求学上海,每年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能够被她接纳,成为这座城市新的一员,而她快节奏的生活和公正公开的选才方式也让实力和努力成为学子们的通行证。在上海,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你都停不下来,别人在你追我赶地往前走,参加各种培训,拼命提升自己的品位、素养、能力,你会不甘落后,奋勇向前。压力带来奋斗,奋斗带来成就感,这是上海让人感到幸福的第一个理由。

行走上海,有充分现代化的高楼林立,也有石库门的青砖小弄;有繁华热闹的大街,也有小资情调满溢的小巷。而地铁、轻轨、公交、磁悬浮……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给你提供的便捷出行,更会让你拥有轻松自在的生活。四通八达,应有尽有也是上海让人感到幸福的理由。

上海从来不乏饕餮,也从来不乏各地美食。这座城市的兼容并包在饮食上亦有充分体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浙菜、川菜、粤菜、湘菜、东北菜的饭店,就连兰州拉面与新疆手抓饭的店面,也比别的城市要多。你不用担心会饮食不惯,学校附近一定有合你口味的小饭馆在等着你,就连食堂里往往也设了几个不同风味的窗口。而假以时日,比如一年或是两年,上海的本帮菜一定会说服你的胃,你会爱上满是汤汁的小笼,飘着桂花香的糖藕,还有食堂里美味的红烧大排与肥硕的酱鸭腿。美食会让人感到幸福,上海的美食亦不例外。

上海好玩吗?很多人这样问过我。如果你只知道穿行在南京路和淮海路,那上海是不好玩的,然而,她并不是只有购物的一面。想去游乐场,你可以去锦江乐园和欢乐谷;想看风景,你可以去东方明珠电视塔,在高高的塔里眺望浦西;想感受文化氛围,你可以去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想观光游览,你可以去杜莎夫人蜡像馆、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野生动物园,就连迪斯尼米老鼠和唐老鸭,不久后不也要一摇一摆地来到上海了吗……所以,你不用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在上海度过你的课余生活,你应该发愁的是,如何让自己和这座城市步调一致。海派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海派那种自由、开放、开拓的精神内涵会渐渐影响你的价值观,继而改变你的人生。

那些上海给你的

上海给人太多的选择。

求学上海,大部分时间能让你感到心灵的富足。除却先生们课上的侃侃而谈和课下讨论时的兴致勃勃,你还有很多吸纳的时机。高校里总有形形色色的大讲堂,网聚你感兴趣的那些人,比如诺贝尔奖得主,又比如,新生代导演。在上海,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你仰慕的那个人总会出现在你的视野。还记得金庸先生来校时的那场演讲,作为中文系学生,我们一早进入会场,雄赳赳地,占领了最好的位子,外系的同学眼热地在会场外挥手,嘟囔着“打倒中文系”,于我们而言,那是一个幸福感膨胀的时刻。

关于文化,还有各种诠释。诸如校园演唱会、音乐会、话剧节、电影节、百余种社团,它们将你的生活塞得满满的,只要你有心,每一天都精彩纷呈。

上海给人太多的机会。

求学上海,你能找到千奇百怪的勤工助学方式。传统的家教是高校里最为兴旺蓬勃的学生副业。我的每一位同学,都先后做过两份以上的家教。周末的宿舍里我们总是会讨论,你的学生如何我的学生怎样,其乐融融的样子。除此,还有派发传单、担任形象宣传大使、送报纸等等名目繁多的工种。我做过的最奇怪的一份工作是给某品牌洗发水做测试,每月发放洗发水,使用后提供测试报告。最后还得到了一笔不多不少的“工资”。

上海给人太多的希望。

上海以微笑的方式迎接每一个奔向她的人,更多的进修机会、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升迁机会。踏足上海、停驻上海便成为青年一代的热望。在上海,你总能不断地变化,一天比一天更好。然而也有人说,上海是一座没有归属感的城市,这大抵说的是她的忙碌与急速。在上海,你不能频频回头去留恋沿途的风景,你得让自己朝前走,这样才和能得到和身边人一样美好的明天。

侬好,海派旧时光

上海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她时尚,也怀旧,开放,也私密。当你从王安忆小说中窄小的不断飞起灰鸽子的弄堂走出,便会看到淮海路上的巴黎春天,又或是,彼岸的东方明珠,它们发散着炫目的光。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爱因斯坦、罗素、泰戈尔、萧伯纳、卓别林等世界名人纷纷到访过上海,他们或着迷于东方质朴的传统文化,或有感于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在他们看来,彼时的上海既是西方文化的桥头堡又是东方文化的最后根据地。

1922年爱因斯坦第一次来上海,他提出的要求是“领略中国烹饪、戏剧与园林之胜”。为此主办方特意选择了“小世界”“城隍庙”和“梓园”等几个地方。而罗素则钟情于南市的一所私家园林——半淞园。景色清幽的半淞园,有听潮阁、迎帆楼、鉴影亭等景,有些亭阁之上还装饰了十字架,中西合璧,颇得罗素的赞赏。

流传最久的一段佳话,当数泰戈尔造访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寓所。当时徐志摩与陆小曼新婚不久,住在福煦路四明村923号。这处三层楼的房子,泰戈尔看了十分满意,不愿住徐志摩特意布置的印度式房间,倒要睡他们的“那顶有红帐子的床”。

这是大师们眼中的中国海派风情,不是一贯躲在旧租界、老洋房和梧桐大道之后的传统老上海,而是面向多元世界的独特的海派姿态。荏苒岁月,在今天看来,当下的海派气质似乎已有了新的注解与内涵,生活在此的人们也因此拥有了新的无与伦比的生存力和感悟力。

上一篇:让梦想如夏花般灿烂下一篇:银行支行工作回顾及工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