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级跑步的日记

2024-04-18

小学三级跑步的日记(精选5篇)

篇1:小学三级跑步的日记

春季运动会即将开始,运动员们信心十足的来到了比赛场地,跃跃欲试。终于运动会拉开了的帷幕,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同学们欢呼着、雀跃着……就像高兴的小鸟一样。

比赛正式开始,裁判员打出枪声,运动员就像离弦之箭一样跑到了比赛场地的正中间,他们齐头并进,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两分钟后有几名运动员体力不支,被其他运动员飞速的超过了,落下的同学还在坚持,就像一只受伤的老鼠,永远都不放弃争夺食物。

一秒、两秒、三秒……比赛到了最激烈的时刻,运动员们即将到达终点,这时他们竭尽全力,旗鼓相当的一同冲向了终点线,场上的同学们拭目以待地看着哪个班得第一,但最后的结果都让大大吃一惊,原来,运动员们是一起冲线的,各班都得了第一,同学们高兴极了,就像小鱼得到了水一样快乐。

运动会虽然结束了,但让我明白了,只要团结一致就能得到好成绩。

篇2:小学三级跑步的日记

今天下午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跑步。

刚开始,我们做完热身运动不知道下面干什么。这时,体育老师把我们带到操场左侧面,整理队伍――前后左右对齐。然后, 体育老师宣布下面跑步。啊!不会吧!我心里埋怨道:跑步是我的死对头。因为,我平时走路慢吞吞的,也不经常跑步。哎,老师为什么要跑步呢?就不能跳高、跳远……干别的不行吗?老师指着远处的终点说要我们跑一个来回,我瞧了一下终点,哎呀!这下可难住我了,让我跑三、四十米还行,跑一个来回,实在让人受不了。但我没办法,只能乖乖地服从老师的命令。过了一会儿,轮到我做好准备。“嘘”老师的哨子一吹,我就飞奔,心里想跑第一,但有些同学可是跑步“高手”,根本不可能。

跑步,跑步,我怎样才能跑得快呢?

篇3:小学三级跑步的日记

关键词:课堂教学;走路;跑步;科学培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和指出了“健康第一”的原则。在现实中有很多学生走路和跑步的姿势不正确,从而导致从外形上看很难看,影响形象气质,从长远看还会影响身体发育、骨骼发育,乃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成绩,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本人通过日常课堂教学中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走路、跑步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学生走路、跑步方式方法训练的实际意义

在小学体育課堂教学中,教会学生走路、跑步,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小学生的骨骼与身体正全面进入成长时期,这一时期对于防止身体畸形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走路、跑步正确姿势的训练和指导,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关节功能、韧带功能,锻炼和提升下肢的爆发力,还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身体更加灵活,活动能力更强。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协调发展,塑造正确的身体姿态,培养良好的气质修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走路、跑步能力

跑步本身是人的本能,但是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却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指导,很多学生的跑步姿势都是错误的。跑步这项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里包括了预跑部分、起跑部分、中途跑部分和冲刺部分等四大部分组成的体育运动比赛项目。可以通过以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走路、跑步能力。

1.做好准备活动,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准备活动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程序。良好的准备活动直接影响着后续运动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中,要针对跑步这项运动的特质、运动量的大小,安排合理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到位,为跑步学习打下基础。每个季节、每个月份的天气都有差异,因此也要选择不同的准备活动来丰富体育课教学,更好地合理运动,更好地配合学生身体发育。

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不一样,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每堂课安排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要适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水平能力是不同的,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既保证教学质量,又符合学生的身体发育、骨骼发育特点,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应有效果。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技术动作示范要正确、规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了“健康第一”的宗旨。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正确的走路和跑步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习惯、提高学生体魄的重要手段。因而,教师在体育课上选择教学技术动作的时候,要保证这项运动技术的准确性、合理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动作要规范,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正确的动作意识,从而正确地完成跑步、走路的技术动作。

走路的过程中要注意下腹部力量的运用,腹部肌肉要缩紧,脊椎和躯干部分要保持稳定,走路的时候脚掌着地,脚趾也要用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头要保持在直视的位置,避免头部左右摇摆。跑步这项运动的整体过程是一个全身肢体和肌肉协调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里的几个步骤要分解训练、整体完成。起跑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要对发令枪全神贯注;要注意身体的倾斜度,身体尽量前倾,以便更好地增加起跑的爆发力,在起跑的瞬间获得完美的速度,同时又最好地协调了身体各部分肌肉的作用;途中跑的过程中要注意跑步的节奏,配合呼吸,以取得最好的速度比值。因而,跑步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还是战术的运用。体能分配、速度分配也都是需要掌握的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自己的技术动作准确无误,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所以教师日常要注意多学多练,多看相关书籍、视频,学习教育方法方式。只有教师本身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保证教学的成效。

3.针对走路、跑步的技术动作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身体特点、接受力的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要在课堂上做好教学组织,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运动场地,保证运动量的大小适度,保证运动强度的适宜;安排分解动作练习,并针对每个动作设计相应的训练方法,如起跑训练、冲刺训练、抬腿训练等,并将各项训练穿插进行,把这些技术动作分解开来进行指导,层层分解动作安排学生针对每个环节的动作,进行针对性练习、反复练习,逐一纠正,达到正确无误。让学生充分领会每个技术环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走路、跑步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掌握走路、跑步的技术要领,原理和姿态动作。引导学生要根据掌握技术动作的实际情况来练习,教会学生正确的走路和跑步。

4.通过趣味性游戏、比赛来训练学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吸取游戏、比赛等教学方式方法,注意寓教于乐。跑步和走路本身都是对形体、姿态、动作的纠正和指导性训练。训练是枯燥的,这样的训练必然会使小学生感觉没有意思,那么就要求教师开发出结合训练内容的、有趣味性的训练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团队合作性质的接力跑步游戏,学生通过配合、协作来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样既让学生玩游戏玩得高兴,达到玩与练相结合的目的;教师也能在游戏比赛的过程中把教学理念贯彻下去,让学生把学和玩融合到一起,学生通过游戏掌握跑步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并在游戏中实践和融会贯通,教学也因而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体育课堂教学要保证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走路、跑步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体能,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完成对学生体态的塑造。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发育、骨骼发育,培养学生气质,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伟芳,马春花.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精选[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毛振明,何平.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第一册(走、跑 悬垂、跳跃、支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何娟,大学体育本科学历,2006参加工作,二级教师。

篇4:小学二年级跑步的日记200字

上课了,体育老师把我们带到操场上说:“大家在操场上跑一圈,看谁跑得快。”哨声一响,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前跑去。才跑完半圈,我就觉得腿有些发软,可是看到前面的同学还在飞快地跑着,心想:一定要追上他们。

于是,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冲向前,哈哈,一下子追上了好多同学。这时,我发现前面还有两位同学,可是怎么也追不上他们。一圈下来,同学们都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我也累坏了,但是我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争取跑在最前面。

篇5:小学四年级跑步日记

在三年级下学期时,我的跑步速度十分的惊人――非常快,有些同学不信,一次又一次地向我挑战,他们都努力地跑啊跑,可每次都被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被我战败后,他们叹了一口气,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再次向我挑战,这次他们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更加努力地跑起来,想超越我。可我还是羸了他们!,几场比赛下来,从此我就有了“跑步四大天王之首”的称号。

这学期快要结束了,体育老师要测试我们50米跑步的成绩,当喊到我和翁颢洋出列比赛时,我自信满满地走到了预跑线后,准备起跑。这时,耳边传来了同学们为我加油呐喊的声音:“毛睿,加油!毛睿,必羸!”他们的声音犹如雷霆一般,在我的身体里迅速地迸发出一种奇特的力量,宋老师一吹哨子,我像箭一样地冲出去,像风一样的穿过人群,飞一样地跑起来,我摆动双臂,奋力前进,瞬间就以8秒17的成绩战胜了翁颢洋,羸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

下课后,许多同学把我围起来,有的说,毛睿,你真牛!跑了全班第一名哦;有的人说,毛睿,下次我一定要超过你!

晚上我把成绩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都对我伸出了大拇指:儿子,你是我们的骄傲!

上一篇:优秀团活动后期策划下一篇:紫藤萝瀑布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