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遐老师报告心得

2024-04-08

李凤遐老师报告心得(共4篇)

篇1:李凤遐老师报告心得

如果爱,请深爱;如不爱,请离开!

-----听李凤遐老师报告有感

上周有幸聆听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徐州市一中的历史特级教师李凤遐所作的“用师爱成就自己和学生的精彩”的报告。整个过程,洋溢着李老师青春的激情,李老师的朴素、亲切、智慧,李老师沁人心脾的微笑、对学生润泽心灵的关爱,启迪我重新思考落实我校的十九项美德。

李老师从“选择: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方法:用‘非常6+1’的师爱感动学生”、“收获: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教育历程。坚信“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例举了担任班主任期间大量详实感人的事例,处处流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关爱、尊重、宽容、鼓励、责任”的真情。

“大家猜猜我的年龄?”这是李凤遐老师经常问她的学生和在讲座时问我们的一句话。在大家的猜测中,李老师会兴奋地说,“我十八岁”。是的,李老师的心理年龄永远是18岁。

李老师讲她每次接一个新班,总会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卡通衣服走进课堂,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声,“凤妈”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学生。她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和陶冶。

一、热爱

听了李老师的报告之后,在微信上,我发了和李老师的合影,并引用了李老师的话作为注解:要想身体好,班主任当到老。李老师每天都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家门口---------去上班。她的激情让我觉得此时的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选择了为人师,那么我就该热爱这份工作,让自己做好“为人师”,让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优秀的班主任。要把此种心志当做我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最爱!李老师的报告更我明白了“因为有追求,所以要执着!因为有热爱,所以会快乐!”

二、师爱

李老师在说到这点时,强调了一种叫:“非常6+1”的师爱感动学生。即为: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宽容的爱、信任的爱、自律的榜样再加一流的课堂教学。李老师说道:“做班主任就是要用师爱给学生一座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简短的一句话里,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深思,让我们觉得班主任的师德教育具有多么大的重要性呀!是的,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他的智商,还取决于他情商的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坚持一个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不轻易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只有需再加把劲的学生。任何后进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抓住它,并使其发扬光大。因为几乎所有成功的人的经验之中,都一定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他的温暖和力量。

三、被爱

李老师用一句“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强调了这是教育的最高度。当我们在工作中真的去付出时,真的一心为着学生时,那么在将来的某天我们就会得到更多的爱,享受无穷的“被爱”的感觉。那是一种怎样的荣耀呢,所以李老师称之为教育的最高度!

“如果爱,请深爱;如不爱,请离开!”当老师、班主任教育好学生,就是人生最具眼光、最幸福、最有价值的聪明选择!让我们用师爱去成就学生和自己的精彩吧!

篇2:李凤遐老师报告心得

—听李凤遐老师的报告有感 2017年5月27日我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苏省首届十佳师德模范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凤遐老师《教师之爱与师生幸福》的精彩讲座。李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明超前的观点让我的思想有了提升,我觉得这是一次心灵涤荡之旅。

李老师讲座以歌曲《幸福在哪里》(教师版)开篇,欢快轻松的旋律,美妙动听的歌声,自创改编的歌词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会场不由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老师用她的才华激起了我们的兴趣,凝聚了我们的注意力。讲座中,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深刻、全面地阐释了师德的深刻内涵,从教育韧度------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教育温度-----用“非常6+1”的师爱感动学生;教育高度------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三个方面畅谈了个人教育选择、教育方法和教育收获,讲述了当班主任的收获和幸福。她强调把班主任工作看做是她人生的权利和荣耀,坚信“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她播放了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认真教学,仔细批改作业的视频,诵读了学生写给她的电子邮件,讲座处处流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李老师睿智、率真而风趣的谈吐,精彩的案例讲解,渊博的学识魅力极富感染力,会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她的感染力,她的激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从老师们情不自禁的掌声里,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一、热爱---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

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退休老教师,能在讲台上由衷地说:“当一辈子老师,一辈子班主任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最爱!”的时候,真的是让我惭愧不已。“热爱”这个词,并不陌生,参加工作以来我很少有这种感觉,也无法表达它的内涵。但是现在,我能很好的诠释她了,在李老师的身上,我读到了“热爱”的深刻含义。她让我懂得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选择了为人师表,那么就该热爱这份工作,让自己做好“灵魂的工程师”,让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优秀的班主任。我要把此种心志当做我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最爱!作为一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对这些自控能力弱、贪玩调皮的孩子有时会觉得无可奈何。但是我深知是绝对不能随便应付和加以强行管制的。他们虽小,但是自尊心也很强,不能因为他们小就厉言厉行、强行指正,一点不加以引导,长此以往,就可能使这个孩子的世界错过最佳的时刻,会走向麻木、迟钝、无知和蒙昧。此时的我身为孩子们的老师,那我就要耐心的用自己的“爱”去引导每一个孩子,使得他们幼小的心灵之中会觉得学校是个充满爱和快乐的地方,继而产生自信心,对学习就会产生无尽的兴趣和激情,更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老师的话更我明白了“因为有追求,所以要执着!因为有热爱,所以会快乐!”

二、会爱---“非常6+1”的教育智慧

讲座中,我们很少听到李老师说一些高深的教育管理理论,更多的是和我们一起品读他的学生的来信和文章,而在这些书信和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读懂的是李老师“非常6+1”的教育智慧。

(一)平等的爱是一种教育情怀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们要平等的爱学生,先要有童心,要用爱和尊重引领学生。李老师说我们做老师要经常思考两个问题:

1、假如我是个孩子;

2、假如这是我的孩子。

(二)尊重的爱是一种教育力量

尊重学生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李老师谈到她的经验时说她的班级没有差生,只有需再加把劲的学生。她尊重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她为了顾及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让学生“会时举左手,不会时举右手”;她为了顾及所有家长、学生的感受,决定开无关成绩、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她为了帮助那些看似“一无是处”的学生树立自信,甚至把“长得帅气”作为他的闪光点来欣赏学生。她时时事事注意用自己的行为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三)理解的爱是一种教育温暖

老师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老师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被孩子从心底接受。

(四)宽容的爱是一种教育魅力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具有宽容之心的老师也必定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李老师的字典里,没有训斥,更多的是宽容。对于这一点,李老师强调不能以宽容学生来否定严格要求的做法,只是换一种教育心态和方式。

(五)信任的爱是一种教育激励

每个成功的人的经验中,都一定具有最初的信任,鼓励所给予他的温暖和力量,让他受用一生。在我的班里,没有差生,只有需要加把劲的学生。

(六)自律的爱是一种教育影响

作为班主任教师,人格是最高学位,师德是最美乐章。人格、是的,不只是一个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有充实内涵的、鲜活生动的榜样。当老师,最好的管理是示范。

“+1”:一流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育启迪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能给予他们启迪的好老师。经常反思自己,心中始终有学生。

篇3:李凤遐老师报告心得

泗洪实小 陈永

假期听了著名师德模范李凤遐教师的报告,觉得受益匪浅。

李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育人哲理:爱学生就要有童心,爱学生,要用尊重引领学生。

对学生的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是有着个性差异的主体,老师不仅要体谅他们,更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

李老师这样总结了一下:具有宽容之心的教师也必定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当然不能以宽容学生来否定严格要求的做法,只是换一种教育的心态和方式。说的太精辟啦,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最为独特、复杂,是最具有魅力,富于变化、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人。宽容就是一种爱,一种尊重,一种教育方法。李老师讲了三个案例:

案例一:一位男生不爱理发,头发很长了。

处理:李老师引导说他学习非常专注,连理发都忘了,下午3点理发室最空,可以那时去。

案例二:学生染发、涂指甲。

处理:爱美之心人人有,建议可以在假期里尝试。

案例三:学生迟到了。

处理:你愿意把迟到的理由告诉我吗?我能帮到你吗?

看了三个简短的案例,是不是茅塞顿开呢,如果把老师比作医生,那么学生出现的现象就是症,我们先要分析情况,然后对症下药。

什么是教育?李老师认为:缘于孩子的不懂事、调皮,不知孝敬父母„„,才产生了教育,这才是教育的根本,这也是教师的职责之所在。我们反思:如果每个孩子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老师这个职业就不存在了。

听完李老师近三个小时的报告,反思自己的工作,我的感受太多了,觉得这次培训太值了,真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肩上责任不小。说句心里话,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否则就不做。

篇4:听李凤遐报告感想

听过各种名头不一的专家学者做的报告很多,但无论是对于做报告的人,还是报告内容大多都不记得了。然而李凤遐老师来学校做报告二十几天过去了(5月9日),她演讲的画面依然很清晰的在脑海里,演讲的内容也大都能了然于心。她以亲身经验讲诉了当老师做班主任30余年的心得体会。朴实的语言,积极的态度加上一百度的激情,感染了听报告的每一位老师。能在报告现场响起几次掌声和由衷笑声的,更是难得一见,而李老师的报告确实响起了不少由衷会心的笑声。这也说明了李老师的报告真的讲到老师们的心里去了,赢得了老师的赞同。

下面就个人对李老师的报告说几点感想。

一是关于教师职业,李老师说:“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热爱老师,接受做老师的一切酸甜苦辣”。当今的老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实在是尴尬,不是被舆论妖魔化,就是被道德所绑架。一旦有个别老师做出有失身份的过错,舆论往往会把整个教师群体臭骂一通,远的如“512”时的范跑跑,近的如针扎幼儿的某幼儿园老师。而出现个别感动人心的教师,则由给教师群体冠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等等名号,如出现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的教师等等案例。其实,教师就是一份普通职业,老师也是万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普通劳动者。站好三尺讲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以身作则教给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二是如何面对职业倦怠,李老师说要调整好心态,“累而乐之,苦而爱之”。当然这很难做到。但做不到爱之,也应该能够尽责。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还要备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尽心上课,既要详略得当又要环节紧凑、既要讲解清晰又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批改作业,看懂每一个学生写的字、读懂每一个学生的心。我不敢说每一个老师都能爱自己的职业,但是尽责,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做得到。毕竟,当看着每一个学生的眼睛时,你要能够对得起这份信任、担得起这份责任。

三是具体到如何教学和管理学生,李老师也以亲身经验倾囊相授。下面仅就三个小的方面加以总结。

1、在管理学生上,老师主要是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这不等于放任何放纵,恰恰是逐步的交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而且李老师还从整个学生的中小学教师阶段为例来说明,小学时候老师是抱着学生走,初中时候老师是扶着学生走,现在高中应该是领着学生走。只有高中领着走,才能让学生大学后自己走。

2、在于学生沟通上,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关系大于教育。这个理论当然大家都知道,也都认可。但能够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当学生顶撞老师的时候,当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当学生不交作业的时候,当学生迟到又满不在乎的时候„„但是,做老师,归根结底是在教育孩子,只有把学生真的当作孩子,甚至是当作自己的孩子,才能够真的去欣赏、去鼓励。

3、顺应时代潮流,懂学生。经常在各种地方各种场合听到不同的人发出意思大概一样的感慨:现在人怎么这样了,以前都是怎么怎么样的好;现在的社会怎么都这样了,世风日下人情淡薄,以前都是多么多么的好;现在的学生怎么都搞不懂了,不听劝不讲道理,以前的学生都是怎样怎样的听话懂事。其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人性不变。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依旧停留在之前的时代。当我们换个角度,真正的站住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社会和时代,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多么的不听话不懂事了,而是我们缺少了和他们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和方式。那就让我们尝试着去接受一下信息时代的各种“花样”,用学生的方式、语言去和他们交流沟通。这样也许会发现,现在的学生也一样的懂事、可爱。

上一篇:小班下家长工作计划下一篇:豪侠的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