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庄村事迹材料

2024-04-17

白庄村事迹材料(共12篇)

篇1:白庄村事迹材料

白庄村事迹材料

我们白庄村位于孝直镇最东边,与肥城接壤,全村980人,耕地1400亩,地势平坦肥沃,水浇条例良好。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时刻不忘责任,时刻不忘形象,时刻不忘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发挥绿色蔬菜优势,为群众致富提供了一条好路子。

一、村级组织建设。我村干部队伍健全,选举了有威望、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群众担任村干部,支部及村委会成员有5人,内部制定严格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度及奖励工作制度,使任务落实,责任到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积极发挥干部、党员的表率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干群关系融洽,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

二、产业结构调整。我村蔬菜面积90%以上,主要采用种植土豆—玉米—大白菜三种三收模式。近年来,两委干部积极围绕蔬菜作文章,扩大无公害土豆种植面积,推广使用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先后组织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寿光、临沂等地参观,学习他们先进

1的种植技术。由以往的陆地蔬菜发展为现在的拱棚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原来的2600元增加到6500元。连续几年一直都被县府授予“蔬菜生产先进村”荣誉称号。

三、新农村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批示,特别是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以后,坚定了白庄村全体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经村两委多次商讨研究,结合本村实际,确定废弃原来的旧村庄。按照党委政府的安排,有省鲁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旧村进行丈量,对新村进行设计。《白庄村新村(基层村)建设规划》坐落在原村村东,宋白路两侧。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样式、统一建设、统一硬化的原则,本着方便生产生活,又节约耕地的原则,以二层单元楼配小院的统一模式,连方成排,东西14排,南北14排。新村内东西道路3条,南北路7条。村内设有村办公室、卫生室、幼儿园、街头公园等。配套设施有供水供电、网络通讯、排水排污等,建设成为公益设施齐全、道路纵横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旧村占地360多亩,建新村占地面积150亩,耕地与旧村置换复垦后,可节约

土地210亩,加上护庄地100亩,全村247户,每户增加土地1.2亩,即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收入。

四、村民自治情况。我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设立了公开栏和意见箱,每月的10号张贴财务公开榜,并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及时处理。

五、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设入,新修水泥路2400米,沙石路3000米,铺设低压管道3800米,新打机井1眼,维修2眼,解决了旱情,使村民收入有了保证,路也变宽了,群众卖菜更通畅了。规划建设高标准蔬菜精品园1000亩,成为当地农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计划生育实施情况。计划生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村计划生育组织健全,对每一次检查都认真负责,努力做到“四不”。即不瞒报,不虚报,不超生,不计划外生育。每月对育龄妇女组织一次学习,做好宣传工作,使群众“家喻户晓”。

七、精神文明建设。我村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倡勤俭治村、艰苦创业,反对铺张浪费。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规范了村民的婚丧嫁娶,制定宣传栏,宣传各项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农民致富信息,破除迷信活动。我村半年举办一次蔬菜讲座,聘请蔬菜协会的技术员向群众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引导群众实现科技致富。

七、新型合作医疗及养老保险的普及。我村合作医疗普及率达98%,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更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及老有所养的难题,医疗卫生工作符合上级要求,倡导更多的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民健康得到了保障。

篇2:白庄村事迹材料

我们商庄村共有 1300人,耕地 2600亩,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办事处和包村部门的帮助下,围绕着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村两委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带领群众奔富路,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合力促和谐,村里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和干部队伍。

党组织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一个村发展得好不好,与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很大关联,我们注重村干部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吃透上情,认知村情,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组织观念,制定了干部定期、定时集中学习制度,工作汇报制度,有效的提升了干部素质,做到分工工作求实效,中心工作求水平。无论是白蛾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还是高速两侧绿化、治安调解、计划生育、党报党刊等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和改进,特别是白蛾防治,经受住了上级的检查验收,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村庄规划基本结束,我村被确定为基层社区。

二、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我们村制定了四件实事,并按时完成。四件实事的制定,我们的原则是即解决眼前实际,又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传统土地种植模式,也是经营模式的一次改革,有成功的经验,有典型的示范,我们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多次外出参观,看规模、算效益,看环境变化,受益匪浅,为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了信心。抓住上级扶持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我们制定了新的工作思路:即大户带动调结构,分户发展增效益,根据大户的需求,规划了500亩的中拱棚蔬菜园,对土地按照公正、公平、有偿的原则进行了流转。为达到一步到市场,向规模要效益,我们制定了分户发展一亩蔬菜种植,奖励200元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蔬菜的积极性。到目前,全村共发展蔬菜种植近700亩,其中流转土地600亩,分散种植100亩,这样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我村经济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重知识,提素质,拓富路。

要想富,科技先行,为开拓村民视野,让村民靠科技致富,使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经邮政部门协调推荐,结合科技报下乡活动,我村被确定为科技报示范村。经研究,村里规定,凡是今年评上文明户的,村里免费为其订阅科 2 技报一份,共订阅了200多份,达到全村户数的80%,科技报的订阅有利于促进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有利于村民学文明、讲文明,积极争当文明户,对我村产业结构调整、新科技的应用,促进村民致富起到良好推动的作用。

篇3:麻庄村远程教育先进事迹材料

——下韩村乡麻庄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纪实

麻庄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在下韩村乡党委以及县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指导下,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成了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并扎实做好“建、管、学、用”四篇文章,实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教育目标。按照2011年初市远程办下发的在全市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实施方案,我乡麻庄村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加强了典型的宣传教育和村里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站点基础设施健全,管理到位

我乡麻庄村对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全村重点工作来抓,专门成立麻庄村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大学生村干部为专职的操作员,专门负责远程教育工作。目前麻庄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其中干部7名,从建点伊始,麻庄村党支部自筹资金,高标准,高配置,力争成为较有影响力远教示范站点,村委有党员活动室2间,其中电教室1间,现在麻庄村的远程教育播放室宽敞、整洁、设施先进,大约

平方米,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台,DVD一部,桌椅板凳齐全。另麻庄村委书屋有书柜5个,藏书300多册,电化教育设备齐全,电教制度规范有序。

远程教育活动每月2次,参加人员达到85%,每次学习时间不低于60分钟,而且非常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培训有计划、有内容、有落实、有总结,利用农闲时间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参学率达到98%,参考率达到 95%,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制度健全,学用规范

通过帮扶措施,在乡远程教育专职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现在村内的2名操作员都能熟练操作,并能随时开机进行自学。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水平,该村建立了一整套相关规章制度,如《远程教育站点维护管理制度》、《设备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制度》等等,并且都上墙公布。远教操作管理除设专职人员外,为了实现全天候开放,2名操作员轮流上岗,选播节目针对性强,预告及时,以确保党员及广大群众随时学习和查询信息的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台帐制度,要求每次学习都有详细记录,同时设备、课件、维修、学习等各类台帐也要互相配套,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序使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加强了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工作目标,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把工作的成绩和评选优秀先进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把远程教育工作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局面。

三、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积极营造舆论环境

麻庄村把加强远程教育宣传,拓宽职工群众知识领域,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来抓。

一是加强远程教育力度,强化正面宣传教育。把每年的1月到3月定为“远程教育宣传学习月”,要求人人学,人人懂,积极参与到远程教育工作中来,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举办远程教育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全面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观念。

二是充分利用典型事例,以事说教。通过组织群众参观图片展览、举办知识竞赛、开展集体讨论等方式,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

三是崇尚科学,开展科普教育。通过远程教育讲座和举办各种活动的形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倡导和宣传先进思想和文化,同各种愚昧思想、迷信、伪科学开展斗争,从正面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关注群众的身心健康,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推广到群众生活中去,提高公众识别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的能力。

四、具体活动内容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远程教育“双创双争”活动,积极整合其他资源,引进、自己下载制作符合村委需要的教学辅导课件,采取讲座、知识问答赛等有效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上级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2、以信息服务为载体,形成上下互助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采取“帮一户农户,教一门技术,赠一批光碟,引一个品种,建一块示范田,拉一份订单”等措施,将远程教育融入党建、经济建设工作中。

3、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组织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宣传教育活动,把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办成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人口理论、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培训点。

4、加大党群远程教育致富联合体建设工作力度,促进农村专业协会组织建设,打造党员展示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把党群远教致富联合体、学用互助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双创双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抓落实,把党组织和远程教育工作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建在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大力帮助和扶持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经纪人,广泛推广“支部+远教+协会+职工”等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

五、以“用”为目的,力求丰硕的教育成果

一是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麻庄村把远程教育和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广泛开展政策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基层党组织得到明显加强。

二是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得到加快。该村积极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广泛开辟广大群众的增收渠道,为广大群众致富搭起“致富桥”,使教育成果得以转化,加快了广大群众的增收致富。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1元。党支部还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在网上及时收集传递种养技术、病虫防治、供求信息、农业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提高了职工群众应对市场的灵敏性,增强了大家的市场意识和致富能力,带动了本村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得到加速。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点播各地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开扩了视野,提高了建设新农村的认识。广大群众对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的保护意识大有增加。在今年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六、学用标兵、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该村有很多农民群众能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经常进行个性化学习,主动参与学习交流。并注重学用结合,善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并取得明显成效。

村里种植大户胡文轩,在通过自主学习后,积极引进新品种试种,试种成功后,向连队其他职工群众推广,最后带领社区上百户职工群众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青年职工张宏杰在通过大家学习讨论后,自主走出连队请进商品瓜老板,与连队职工群众签订商品瓜合同,保证了大家收入的稳定。今年张宏杰种植的120亩商品瓜,已被老板以3100元的价格收购,每亩地的纯收入达到了1800元以上。跟着张宏杰走上致富道路的职工群众已有6户。

篇4:南官庄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南官庄村有8个村民小组,760户,3100口人,耕地面积5200亩。村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2名。近年来,南官庄村党支部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以开展富有成效的党建活动和提升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能力为抓手,积极实施强村富民战略,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有力的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达到了7350元。全村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抓班子带队伍,村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南官庄村党支部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结合本村特点,认真抓好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学习教育工作。

一是抓好村党支班子自身建设。采取集中与分散、班内与班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经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领会上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统一大家的思想,坚持村级议事、村支部集体领导和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和工作决策一律安排上会研究。先

1后就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救济、项目建设等关系全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作出决策,抓好落实,充分发挥了班子的整体效能和各成员的职能作用。二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升村组干部能力素质。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村支部以“双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民、富民的能力,按照“核心强—两委班子强—党员队伍强—村级经济强”的目标,加强“双强”型队伍建设,先后将5名创业能手、致富能人推上了村组干部岗位,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经济。同时,对“带头富、带民富”实绩突出的“双强”型干部实行经济上奖励、政治上激励、精神上鼓励,进一部激发他们“带头富、带民富”的活力。

二、抓教育管理,党员队伍焕发新活力。

1、开展形式多样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围绕镇、村中心工作对干部党员群众素质需求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认真扎实开展党员群众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推行党员目标化管理。通过设岗定责、量才上岗、公开承诺、考核评议,为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二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活动方式。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以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主阵地,坚持因材施教,按需培训,强化对党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教育培

训,以集中培训、上党课、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会、观看电教节目等形式,切实提高党员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1年以来,共培训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11期、870多人次。三是结合“七一”等重大节日,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七一”前夕,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组织新党员进行入党宣誓、集中开展慰问困难党员、为民服务办实事等党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四是组织开展献爱心、结对帮扶工作。村支部和班子成员每人帮扶2户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普通党员每人帮扶1户困难群众,全村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2户,从生产、生活等方面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从技术、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给予扶助,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认真抓好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认真做好推优选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工作,注重在生产一线、农村青年和创业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积极实施“双培双带”活动,先后将致富能人、懂经营、会管理的2名产业大户和2名致富带头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壮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三、抓经济促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1.村党支部积极实施“支部兴产业、党员干事业、农民创家业”为主要内容的“兴业带富”工程,制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案,做到一组一策,增收举措到户。村支

部积极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在劳务输出、苹果产业上下功夫。建立果园示范基地200亩,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26户,劳务输出1530人,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了7350元。

2.抓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村党支部自我加压,上跑下联,多方筹措资金,今年被县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晋星村后,为确保晋星升级任务的全面完成,投资42.3万元,新修水泥路1公里,排水渠2公里,新修花坛700平方米,新建休闲广场500平方米,绿化街道1500米,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目前全村已硬化道路4公里,绿化道路2公里,设立垃圾池和垃圾桶8个。全村村庄街道水泥硬化达到80%,绿化率达到60%,全村新建沼气150户,改厕30户。积极组织开展以治理“三堆”、“三乱”、为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拆除堵街挡巷建筑物15处,临街圈舍、厕所6处,清运垃圾90余方。有力的改善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3.加强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2011年多方争取资金,投资30万元,新建200㎡的村级活动场所,500m的休闲娱乐广场,并配套了体材设备及办公设施,通过村级活动阵地的建设,使村级阵地建设成为办公议事、党员活动、2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工作地村级综合阵地。

四.抓民心树新风,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篇5:白庄村事迹材料

典型事迹材料

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党支部适时提出了“支部带动,结构调整,壮大育苗,劳务增收,教育兴村”的经济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一、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主角”作用,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把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村领导班子的核心来抓。很好的发挥了“双培双带”的带动作用,位我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村全体党员以先进个人为榜样,以党员远程教育设施为平台,党支部一班人以紧紧围绕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机制,树立一面好旗帜,创造一流好业绩的“五个好”为目标,自我加压,苦练内功。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无论在农忙或农闲时都保证时间开展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促进了班子成员和党员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三、经济建设稳定发展。近年来,我村着力发展云杉育苗。目前育苗面积达1400亩,今年新增育苗150亩,出圃云杉苗木创收100多万元,我村的云杉育苗基本形成了基地规模化、技术

科技化、销售服务化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县乃至全州最大的村级育苗基地。畜牧养殖方面,我村积极挖掘少数民族的养殖潜力,以“康鸣”、“恒兴”两大养鸡厂为龙头,大力发展牛、羊、鸡等畜牧产业。

正是这些实质性好的经济发展举措,夯实了郭家庄村雄厚的经济基础,我村2009年末人均纯收入2880元,高出全乡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上。

四、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治穷先治愚,治愚兴教育”,正是这句朴实而平凡的口头禅改变了我村教育落后的面貌。

篇6:两庄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

两庄村地处中越边境,位于下冻镇政府西南面。该村有7个自然屯,共有409户1621人,全村耕地面积4840亩,主要种植甘蔗,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3500元。两庄村党支部共有38名党员。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村庄”为奋斗目标,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

一、坚强堡垒聚民心

有没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有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事关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两庄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始终把支部建设作为事关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党支部一班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章、十七大精神,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把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在工作中,村支部针对长期以来党员队伍素质不高、觉悟低、思想涣散、缺乏活力的现状,强化措施,切实

加强对党员的学习管理。一是针对党员长时间不集中学习,不重视学习,党性原则淡化,思想不统一的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三次的学习教育,转化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党性和责任意识。二是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老龄化日趁严重,缺乏生机活力,支部加大了青年的培养教育力度,每次党员学习,村支部都请年青积极分子参加,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同时,找他们交心谈心,关心他们,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经过两年努力,已有5位青年积极分子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三是注重培养能人入党,大力实施“党员双带促发展”工程。四是以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加大对党员的培训。支部上下焕发了新的活力,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为民谋利暖民心

两庄村党总支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促增收。

两庄村是一个边境民族村,受历史和教育条件的限制,村民所掌握的农业实用技术不多,种养的科技含量不高。为了实现全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村支部认识到了要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必须得有致富的门路。关键是培养文化农民,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开展科技扶贫。

2009年,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了2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争取到后盾单位2.5万元资金支持,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两庄村第一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班”,组织两庄村驻村干部、种养骨干共36人到南宁,聘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给他们授课。通过培训和产业支持,两庄村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得到了提高,种养积极性大为提高。在“两庄村第一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结束当天,就有一位参加培训的村民在南宁买了600只鸡苗回村饲养。半年时间,两庄村养猪30头以上农户增加到6户,养10头左右的则在全村成为普遍现象;养鸡300只以上的农户增加到4户,大多数的村民也都圈养或放养几十到上百只。

甘蔗是两庄村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通过积极联系后盾单位,争取落实了50多万元资金,购买甘蔗良种提供给群众种植。此外,两庄村党总支还通过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带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

三、争取资金和项目促发展

基础落后一直是制约两庄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两庄村群众长期以来热切盼望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两庄村党支部多方奔走,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实,改善两庄村的基础设施。道路建设方面,先后争取到上级资金了60多万元,修建了左庄屯、右庄屯和板排屯的进村水泥路;修建了谷龙屯的甘蔗运输水泥路。在水利建设方面,落实了两庄农田水利灌溉建设项目资金55.84万元,修建水渠6条,解决了困扰两庄村多年的“雨水多时内涝,雨水少时干旱”问题。在沼气池建设方面,争取落实

2.25万元,修建了15座沼气池。去年,村党支部通过新农村指导员后盾单位协调资金300多元,给村委办公楼铺设了电路,结束了该办公楼建成10余年却没有通电的历史。村党支部的努力使两庄村的每一户乃至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四、文明民主创建乐民心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村党支部还本着公正、公开的民主原则,大力加强和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坚持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内的财务和大小事情及时向群众公开,村内重大事情都由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及全体党员共同商定办理。加大民主管理力度,规范程序,阳光操作,让百姓心里明白、亮堂。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广泛参,使百姓气顺心平,减少了决策失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该村党总支认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让群众能快富,还要让群众过上更好、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因此,两庄村以创建文明村为抓手,着力营造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安居乐业好环境。保持了村容整洁,提高了村民素质,确保了全村稳定,该村多年无上访户,无打架斗殴现象,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篇7:段园镇大庄村党支部先进事迹

段园镇大庄村位于段园镇南部,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5560人,有党员92名,党小组8个。2002年前,由于管理不善,班子较为涣散,村集体经济空乏,村里负债累累,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2007年通过村级换届,新的领导班子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重新拟定了发展思路,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村由原来的“空壳”村,一跃成为全镇先进村。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是新时期农村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的有力途径,也是加强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几年来,村党支部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实现农村奔小康大事来抓,以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为抓手,通过党员冬春训、党员电教、组织党员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全村党员干部进一步弄懂了党的政策、理论,掌握了一些科技知识,逐步树立了懂政策,有本事,善致富的党员队伍新形象,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政策的传播者,致富的领头人,农民的贴心人。2003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

1下,通过党员示范改良成功后,对全村的葡萄品种进行了改良,并形成规模化种植,经村委会组织成立了富源果业合作社,并在国家注册了“大庄牌”葡萄,建立了无公害产品基地,形成集产销一条龙的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户在葡萄种植过程中的产销困难的现象,实现了每亩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创下了农业种植效益的新高。目前已形成面积达3000余亩新改良葡萄种植基地,带动了全村农户的共同致富,极大的促进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0年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党支部还从关心群众生活入手,通过党员示范,大力推广生态富民沼气工程,共建沼气池15口,同时成立了沼气协会,为用户年均减负400余元,通过党员带头参加的实用技术培训和阳光培训工程的实施,举办大小培训班46次,培训1200人次,使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和80%以上的党员至少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科技致富的进程,也使党员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威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加强经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强发展是迫切要求”。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此为信念,一直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抓手,改变观念,盘活资产。经“四议两公开”决定将村闲臵一处小学旧址果断拍买,新建一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面粉厂,既增加了集体资产,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委会充分利用土地复垦项目,开发鱼塘450亩,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带来了90000余元的收入,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偿还了债务。在产业发展上,完成新栽培高效优质葡萄基地450亩,新建养鸭场小区20亩;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沟渠实施配套整治3000米,架设桥梁24座,机井20眼,对500亩基本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完成1200户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了尖庄、大庄、油坊、蔡园四个自然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同时完成3200亩的国家土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1600亩;完成了8.3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四个自然村的道路贯通,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油坊自然村

1.5公里的道路改造工程正在建设中;在公共服务建设上,实施农户庭院绿化5000㎡,建设垃圾池(箱)50个,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乡村。

三、加强规划建设,美化人居环境

2006年党支部结合新农村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委会针对蔡园自然村的搬迁问题,采取了逐户走访、个别谈话及针对困难群众特别安排等形式,形成了新的搬迁方案,新方案的实施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拥护,解决了菜园自然村搬迁的问题,搬迁之后的菜园自然村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的农村新面貌,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2008年党支部从节约用地,改善居住环境入手,对中心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大大促进农村城镇化居住的水平。同时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改水、改厕、改厨,切实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使村民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如今段园镇大庄村村党支部正以一股不甘落后的昂扬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勤奋努力,扎实工作。

篇8:黄金庄村文明示范村材料

创建文化示范村,是建设文化强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而提出来的一项新的文化理念。黄金庄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基础,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把文化宣传作为切入点,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

一、配备文化设施,夯实宣传基础

文化设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黄金庄村先后打造了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板报展示墙、宣传橱窗、室外健身活动场地等多个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了村级文化网络,并投入5万余元购置了、功放机、调音台、音响、话筒、道具等文化基础设施。村图书室藏书2300多册,大力兴办了农村书屋、文化沙龙、便民书架等往来读者络绎不绝,培养调动广大群众的读书乐趣。文化活动室乐器齐全,二胡、扬琴、锣鼓、笙等一应俱全,成为群众闲时娱乐的重要场所。板报、宣传橱窗定期更新,向群众传递着政策法规与生活常识。室外健身活动场所,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最佳去处。今年,村委会又花费1万余元新添置了更为高级的音响、功放机和话筒等。完备的硬件设施,有力地调动了文艺队员的积极性和村民的热情,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二、提高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黄金庄村充分认识到文化宣传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同等高度上来抓。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成员为组员的文化宣传领导小组,配备专门的文化宣传员,明确专人抓文化宣传工作。通过开动员会、交流会为村庄发展文化建设拓思路、提建议、找差距,充分调动全体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了全村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黄金庄村充分利用“村民中心”这一阵地,对农民进行农村政策法规的教育,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技能。进行文艺演出,充分发挥村图书室的作用,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方便村民阅读,使村民能够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学习各种知识。同时,还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条幅、远程教育一系列载体,宣传科学发展、科技文化,使村民学文化、学科技的风气逐渐形成。现如今,村民们打麻将的少了,年轻人游手好闲的少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了农民情操,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三、借助文化宣传,加快建设步伐

黄金庄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宣传活动。通过文化宣传活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典型经验事迹,发掘和开发当地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全村动员参与其中,激发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歌舞、三句半、快板等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格外新颖,并先后多次应邀到周边兄弟村镇演出,着重体现新时代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农民生活的新面貌。村民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爱护公共设施,讲文明,树新风已成为时尚,构建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篇9:黑家庄村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黑家庄村位于南堡子乡东北部,全村共有 户,76口人,土地面积1900亩,22名党员,2011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2011年换届选举我们实行了“一肩挑”,支部村委交叉任职,村干兼组干,优化了班子结构。新班子组建后配齐配强了村级配套组织,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等机构和制度,抓好“四议两公开”,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2008年经过认真研究和规划投资16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场所,筹资5万元建成了占地1亩的廉政文化大院与村民休闲广场,建设绿地35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3套,为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培训、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建成后我们充分利用阵地的培训功能,积极开展针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各类教育培训:一是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现代远程教育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二是开展党员培训;三是针对本村形成的三大产业要求有关专家进行致富技能培训;四是建立广大群众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邀请本村致富典型产业带头人交流发展经验,提高致富能力和水平,以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支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坚持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抓手,把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

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执行“一课三会”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七”精神等理论学习,开好民主生活会 ,树立正气、严肃党纪,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将纯洁性教育活动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篇10:丁家庄村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

中共老沙湾镇丁家庄村村委会

丁家庄村党支部参加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四个多月以来、我们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观看影视资料、深入基层征求意见等形式,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剖析了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建立了长效机制。通过学习,全体党员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灵魂得到了升华,党性修养,理论素养,服务意识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作为支部书记,现将本支部对照检查材料汇报如下:

一、政治上不够坚强的表现

一是整个党支部政治意识不是特别强,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时候走过场,学习不够深入。比如有时候,农忙期间大家开会学习群众路线教育的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的时候,只是当众宣读一下,没有开展深刻讨论。

二是村里的遗留的老问题,新书记上任以来,不了解,不能及时解决。比如村里席家和刘家的矛盾积蓄已久,村支部一直没有能够解决,知道今年才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二、脱离群众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是群众观念淡薄,只顾自己富、不能带动群众一起致富。比如村里除了包地以外,一直没有其他的集体收入。

二是有时候做事不愿倾听群众呼声,不愿采纳群众意见,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办事。比如有时候村里的事情没有通过村民扩大会议,就村委会内部决定了。

三、服务群众不到位的具体表现

一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集体经济思路不清,方向不明。

二是很少主动跟群众沟通问题,村委会坐班制度不是很完善,村民有时都要上家里去找村干部。

四、侵害群众利益的具体表现

在购买农业保险的问题上,不能舒服群众参保。

五、影响民族团结的具体表现

因为村里几乎没有少数民族,所以村委会疏于对群众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下一步,村党委班子将聚焦存在的问题,在前期边学便查改、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进一步加大整改落实力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当面努力改进:

一是加大对村党委班子成员的教育力度,请工作队为成员授课,使大家清晰明白地了解党的政策方针、上级文件精神和领导讲话。

二是到群众去,到群众心里去,切实办些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三是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在村里搞一言堂,遇到一些有关村里的重大事情要开扩大会议让每一个村民都参与决策。四是要时刻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不但要自己致富,还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一起为丁家庄村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篇11:邵庄村村民自治典型村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邵庄村位于渠口镇的西部,全村现有人口988人,231户,已婚育龄妇女196名,计生协会会员140名,共分9个小组。

多年来,邵庄村两委紧紧围绕上级计划生育工作的部署,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全镇率先实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特别是近3年来,村两委、村计生协与时俱进,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村民自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从队伍建设入手,健全完善管理服务网络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邵庄村坚持计生协会长阚国强对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配齐配强计生协小组长,积极吸纳声望高、有威信、致富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热心计划生育事业的群众入会,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形成了村上有人管、组上有人抓、户户有人落实的管理服务体制。

二、加大投入,搞好阵地建设,切实为村民自治创造良好的工作宣传环境

村两委、村计生协一班人在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条件下,多方筹集资金30多万元,投资建成了村服务室、会员之家、图书室一应俱全,接着规划建成了人口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

的少生快富典型,也带动了更多的群众走向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无形中提升了村两委、村计生协的威信和号召力。

篇12:白庄村事迹材料

西岗镇姜庄村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开展

——西岗镇姜庄村创建文明村典型材料

近年来,西岗镇姜庄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以创建市级文明村镇为抓手,带领团结村两委干部,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综合评定全镇第一名。

一、引项目夯基础,村级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近年来,村两委干部牢牢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思想,加快村镇建设,夯实农村设施基础。引进了煌基家具城、永和洗浴城、仁和农业科技公司等优秀企业,为村级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先后向上级争取到可支配资金近10万元,争取到村变压器更换和抗旱变压器建设、抗旱机井5眼、抗旱节水地埋管1万余米,建设沼气池40个,地埋电缆4500米;今年计划再新建沼气池50个,致力于将姜庄村建成沼气专业村。新修建农忙路1.5公里。村图书室已经建成,投影仪也已经配套到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民造福,对村里路灯全部进行更换,在农忙时、春节打开,方便群众,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二、抓党建促创建,有效推进村务规范管理。近年来,该村对村内重大事务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立足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在党员设岗履职中明确创建要求,在干部示范带动中推进创建工作开展,按要求完成了党员发展、党员测评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发展了5名党员,并于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全村党员到濮阳西辛庄参观学习,学习李连成“当干部就是吃亏”的精神,党员干部在创建工作中率先垂范,实现了党建促创建、创建促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创建工作要求,结合近三年发展规划及村两委履职承诺,明确创建工作节点、强化工作举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件,规范了党务、村务、财务规范化管理。自2010年开始,村级财务全部在镇信息站网页上进行了公开,村内的低保户的评定、新农合基金的缴纳,村新建变压器房的建设,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做到了重大事项操作阳光化、程序化、规范化,为构建和谐新姜庄夯实了坚实基础。

三、抓稳定促和谐,加快构建市级文明新村。该村始终把构建和谐新村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一是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利用法制副职下基层市级,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科学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全村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等邪教活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活动。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等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

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以创建“平安村”为目标,强化工作机制,努力排查纠纷矛盾。近年来,在镇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支部多方努力,协调处理了村民与周边企业、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大小纠纷15起,实现了调解到位,案结事了,促进了全村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篇:后保部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双下小学经典诵读大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