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巉口镇二00九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定稿

2024-05-20

安定区巉口镇二00九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定稿(共2篇)

篇1:安定区巉口镇二00九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定稿

安定区巉口镇二00九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2009年,巉口镇党委按照区委十三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基层党建为载体,把握大局,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提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建设,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基本情况

巉口镇位于定西市城市规划最北端,距市区19公里,交通便利势明显,总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6万亩,现辖18个行政村,122个社,6698户,26554人。镇党委下设党组织41个,其中总支部4个,支部37个,现有党员1264名,其中农村党员1095名,女党员193名。年龄结构:35岁及以下211人、占17%,36-45岁255人、占20%,46-59岁371人、占29%,60岁以上427人、占34%。文化结构:大专以上166人、占13%,中专(高中)258人、占21%,初中以下840人、占66%。有预备党员40名,流动党员13名。

二、主要工作

一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强化认识,理清思路,狠抓“五个好”村党(总)支部巩固和创建,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强化党委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理清思路促发展。结合巉口实际,镇党委按照不断深化“三链”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新水平,进一

加强村了村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了《巉口镇村干部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对每一项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同时,对1名工作不作为和1名无视计划生育政策的村干部及时进行了撤换,进一步规范了村班子干部行为,使村干部切实感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并积极探索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借助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组建了圣大方舟变性淀粉有限公司临时党支部,扩大各领域党建覆盖面,发挥经济与党的建设互动作用,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城乡联动整推”活动,多渠道融资9.6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126平方米的常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并对松川、石家岔、小柏林、常川、学房等5个村各配备了15张会议桌、3张办公桌、1个卷柜、33把凳子,充分发挥全镇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党员群众的科技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方便群众办事的便民服务场所。

三是完善村务财务公开。着眼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继续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严格实行村财镇管村用,并督促各村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开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提高透明度,在减少经费支出、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真正实现“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三)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一是抓学习培训,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和致富本领。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党员对农村适用技术、政策理论等培训,并开展多形式教学辅导活动,使党员干部增强了致富本领,共组织培训238场次,参训党员群

协会党支部的作用,推动产业科学发展。镇马铃薯协会积极探索走“政府指导、农户种植、市场化运作、订单收购”的马铃薯良种发展路子,狠抓良种繁育和推广,针对马铃薯品种混杂、退化的问题,通过调运良种,在龙滩村建立400亩的新大坪一级种和20亩的原原种良种扩繁基地,为全镇提供500多吨的新大坪良种,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种植良种利用率。并投资580万元,在康家庄村建立贮藏能力达1000多吨的种子贮藏库1座。养殖协会按照“政府推动,项目支持,小区示范,千家万户养殖,专业村推进,提质扩量,龙头带动”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畜草产业,发展肉寒羊养殖户580多户,规模养殖户5户,大力推动了全镇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党员、能人的带动下,组建了赵家铺、康家庄、三十里铺、龙滩、松川、上岘、官兴等村7个沼气协会,有会员392名,其中党员118名,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新建沼气池790座,使全镇沼气池达到2305座,并建立7个沼气服务网点,配备7辆沼气抽渣车,确定专人负责,进行后续服务和沼气日常管理培训,提高沼气利用率。

三是推进“双培双带”工程,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以“三链”建设为载体,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为平台,抓点示范、典型引导、全面提升“双培双带”工程水平。依托三大产业,培养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把68名有致富能力的贫困党员和4名村干部培养成了致富带头人,26名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了党员。同时,在龙滩村建立“双培双带”示范点,通过产业发展,把4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3名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同时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6名。并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将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未就业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新发展党员40人,其中致富带头

平上取得实效

我镇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区委的总体安排,围绕“大力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出一条强农兴工、以工带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创新路子”这一活动主题,认真落实“六抓、六突破”活动载体,把学习和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学习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一是按照精读三本书,特别注重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积极开展完成了“四个一”规定动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党(总)支部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集中学习次数达到10次以上,学习笔记字数达到2万字以上。同时,把调研走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采取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设立意见征求箱和召开座谈会,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2400多份,征求到意见建议120多条,开展走访活动180多次,召开座谈会67场(次),走访党员群众1200多人(次),征求到意见建议300多条,汇总梳理意见建议66条,同时坚持边学边改、即知即改,已解决25条,正在着手解决41条。

二是把开好组织生活会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广泛征求意见、谈心活动等形式,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分析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和问题即时进行分析检查,认真撰写了分析检查材料,各党(总)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查找不足,开诚布公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并广泛进行群众评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对分析检查材料进行修改,真正达到群众满意,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目的,形成分析检查材料。

(七)狠抓基层党建,推动经济较快发展

贮氨化池80座,袋装青贮500袋,完成青贮玉米秸秆3930吨。

4、劳务产业,通过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向义乌、天津夏利等地组织输出劳务工285人,使全镇劳务输出人数达到6585人。全镇各项事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2009年,我镇基层党建工作虽然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服务“三农”的意识不强;个别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影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更加扎实、更加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2:安定区巉口镇二00九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定稿

汇报

(2012年4月12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巉口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巉口镇位于定西市城市规划的最北端,距市区19公里,距省城兰州79公里,总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7万亩,人均4.7亩,退耕还林6.57万亩,年降雨量380毫米,年蒸发量1526毫米。全镇现辖18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6706户28990人。巉口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涉及三十里铺、巉口、康家庄、赵家铺4村2276户9262人,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报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专项资金16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56万元;县级政府配套资金24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率先科学发展,加快经济转型,打造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按照“坚持工业立镇战略,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打造西部文化名镇,构建富庶和谐巉口”的总体思路,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扎实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会议精神。

在2月20日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会议之后,我镇

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传达学习了全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全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项目涉及村包片领导、村主任和具体业务人员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巉口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靠实责任。2月28日我镇组织召开全镇镇村干部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并与项目涉及村签定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目村按照镇上的安排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计划。同时,为了保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镇上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监督领导小组,为全面完成全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大宣传、营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浓厚氛围。按照政府会议安排部署,各项目实施村相继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会议,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层层传达各级会议精神,重点安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了抓好工作的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采取悬挂横幅、制作宣传版面和公示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全镇悬挂横幅4条、制作大型宣传版面6副、制作宣传牌及公示牌10个、发送飞信200余条(次)。通过创造各种宣传措施,做到宣传面广、涉及面宽,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狠抓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高潮。

(三)强化措施、认真谋划全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一是实时签订项目合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积极组织,严格按照《合同法》、《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有资

质的施工方与生产厂家,及时与其签订项目合同。目前,分散采购合同全部签定到位。已经与具有建设资质并有多年建设经验的施工方签订堆肥场、发酵池的建设施工合同;与巉口镇三牛农机制造厂签订大型垃圾箱、人力清运车的设计与生产合同;与浙江星超有限公司签订分类垃圾箱的设计、生产与安装合同,并限期在6月底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任务。

二是项目启动实施迅速。在与各施工方签订合同的基础上,我镇及时组织项目村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项目的启动实施。目前,发酵池按技术规程全部完成任务;堆肥场正在规划建设中;大型垃圾箱、人力清运车生产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分类垃圾箱的采购工作已经确定,确保了项目的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镇主要抓住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以整治村庄“脏、乱、差”状况为切入点,结合村容村貌建设和推广清洁能源建设,重点解决农户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在川区四村共修建垃圾收集房8座,垃圾仓40个,分类垃圾箱300个,基本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村庄垃圾处理模式,为全镇农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片区内道路、村址等实施美化、量化工程。年内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对巉口村旧街道路面进行硬化,在镇区世纪大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2盏;对康家庄村道路进行硬化;对赵家铺村金鹏山道路进行拓宽改造。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对康家庄村址进行重建。继续按照区上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加大对全镇退耕还林工作的补植补造力度,加强对废旧地膜的回收利用和集中处理工作,确保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四是加大督察考核力度。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通过现场观摩、听取汇报、定期通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工作的督促检查。镇上由督察组牵头,及时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进行全面细致地督促检查和考核,对工作不到位,任务未按期完成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的责任。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和管理,探索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镇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在示范区域探索建立农村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宣传制度,通过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努力,我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效果明显,“脏、乱、差”的面貌得到了逐步好转,环境良好发展势头已经凸显。项目实施后,全镇将会基本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沟渠净化、四旁绿化”的优美村庄标准。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仍需加强。群众环保意识仍比较淡薄,对环境整治认识不足,参与整治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改变难度较大。

2、镇村结合部脏乱差问题突出。在集镇及村庄结合部,脏、乱、差问题还任然存在,白色污染严重,秸秆乱抛现象时有发生,畜禽养殖污染难以彻底根除。

上一篇:情感散文:心的花房,你可知道下一篇:商品房预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