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2024-05-25

活动个人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本学年我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别开生面、富有成效的基层教学组织活动,本学年共组织八次基层教学活动,完全达到“一学年至少组织6次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活动组织时间上,几乎每个月组织一次,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在组织内容上,涉及师德师风建设、具体课程的探讨、实践实习、教师培训等直接和教学相关的活动。现对本学年的基层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的评价总结,以促进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组织完备,建设性强

本学年开展的八次基层教学活动组织完备,内容丰富,包容性好,建设性强,参与人员广泛且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这八次教学活动分别为:

(一)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

(二)教学心得及教学方法的交流研讨;

(三)朱玉杰老师示范课的交流学习;

(四)实验课教学大纲的讨论总结;

(五)师生座谈会;

(六)师德师风建设;

(七)教师座谈会;

(八)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讨论。

其中每一次活动都富含建设性,比如,在“教学心得及教学方法的交流研讨会”上,各位老师踊跃发言,对如何开展好第一堂课,都各自给出了极具启发性的建议,像以结合时事,图文并茂,引经据典,幽默诙谐,循循善诱等方式开展第一堂课。每一次的组织活动都精心安排、有序进行,对教学工作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启发式探索。

二、团队结构完善,协作性好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每一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齐心合作。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各位老师都密切合作,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和衷共济。每一位老师都在展示自己才智的同时,虚心地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在相互欣赏,彼此互动中建立和开展传帮带活动,取得了教学成果的重大突破,真正地做到了“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正是由于各位老师的精诚合作,才成功地开展了这一次次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三、活动形式丰富,安排合理

本学年开展的基层教学活动形式丰富,不拘一格。既有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又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既有相对严肃的研讨会,又有活泼自由的座谈会;既有理论上的研讨,又有实践上的拓展。这种不拘一格、形式各异的活动组织方式既调动了每位老师的积极性,又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每一次活动都安排的合情、合理,既充分考虑了活动举办的必要性、可行性,又充分照顾到每一位老师的实际情况,不例行公事,而着眼于精简高效。

四、教研活动突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本学年开展的八次教学活动,其中有六次活动涉及教学研究方面,教研活动突出。在“朱玉杰老师示范课学习”这一活动中,朱老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以创造课堂学习大高潮等。又如在“实验课教学大纲的讨论总结”与“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讨论”这两个活动中,通过交流学习,各位老师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基层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本学年的教学活动组织完备,建设性强,团队协作性好,活动形式丰富,教研活动突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与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然而,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仍须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励,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迎接全新的挑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在校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下学年的教学组织活动会更加让人期待!

篇2: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成立以局党组成员和支部成员及主要科室负责人为主的活动领导小组,统一购买书籍。号召全区计生党员干部顺应时代发展,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树立全员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营造以学习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履行职能职责奠定基础。

(二)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

在局机关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干部职工及时了解活动开展的进度和情况。单位院内张贴活动宣传海报,扩大读书活动的宣传面与知晓率。

(三)开展党员干部读书系列活动。

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每日自学,每周导学,每月互学,提高党性,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两提高”活动。一是每日自学,即组织党员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二是每周导学。“周三集中学习日”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开展“领导一讲”活动。读书月内,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业务培训;三是每月互学。组织局各支部之间开展学习交流、经验推介活动,达到开阔思维、增长见识、促进工作的目的。

篇3: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一、个人电子商务活动的形式

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 由美国IBM公司在1997年第一次使用。至今为止, 专家学者们仍然没有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达成共识。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 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 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 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目前, 广大个人消费者日常参与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网上购物

网上购物是指网上买家和卖家通过网络进行意思表达, 从而确立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合同行为。个人消费者想要进行网上购物时, 通常首先要在进行购物的网站申请注册一个账号并登陆, 然后检索到你要购买货物的信息, 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 接着在支付页面选择付款方式, 最后厂商通过物流配送体系送货上门, 消费者签收货物, 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如果消费者对货物不满意, 可以拒收退货, 并上网要求退款。消费者进行购物的网站, 既可以是厂商自己开设的官方直营网站, 也可以是第三方网络平台, 如淘宝、京东商城等。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购买的货物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是有形的实物, 也可以是无形的数字虚拟产品, 甚至只是某种服务。

2. 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 又称网上银行或在线银行, 英文为Internet bank或Network bank。指一种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 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用户开展和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帐、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各种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机构与服务形式,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 全天候, 便捷, 实时的快捷金融服务系统。现在, 国内大多数银行都已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 网络银行业务打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地域、时间限制, 凭借其具有的3A特点, 即能在任何时候 (Anytime) 、任何地方 (Anywhere) 、以任何方式 (Anyhow) 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使用者。

3. 网上竞拍

网络拍卖指网络服务商利用互联网通信传输技术, 向商品所有者或某些权益所有人提供有偿或无偿使用的互联网技术平台, 让商品所有者或某些权益所有人在其平台上独立开展以竞价, 议价方式为主的在线交易模式。在实践生活中, 网上竞拍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在一些论坛上发帖子, 公布自己所售物品的相关信息, 并且大多还附上图片, 购买者通过回帖的形式报出想要给出的价格, 这种竞拍方式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拍卖形式, 其自由度大, 对买卖双方的约束度都不高;二是通过一些提供拍卖功能的交易网站, 在设置了相关拍卖属性, 如拍卖类型、起拍价、加价规则、保证金、有效期、开始时间等, 对外进行拍卖, 由于网站通常不会对买卖双方收取任何费用, 因此此种拍卖形式容易出现卖家使用其它身份参与竞买, 抬高价格的情况;三是在一些专业的拍卖网站进行的与传统拍卖形式相类似的拍卖活动, 这种拍卖形式其实就是将传统的现场拍卖转移到网络上进行而已。

二、个人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1.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

要约与要约邀请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对于传统交易方式下的要约与要约邀请, 我国《合同法》中有着明确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两项规定, 一是内容具体确定;二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五条的规定,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 视为要约。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具体情形,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交易双方的意思表示属于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应该比照《合同法》中的规定视具体情况而确定。

2. 网上购物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在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时, 其所浏览的购物网站采用的销售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购物网站将所售商品的性能、售价、存货数量等信息全部在网上对外发布, 消费者选到了需要的商品后, 可以直接向卖家提交订单, 卖家按照买家提供的地址发货, 买家收货付款结帐, 完成交易。另一种是卖家在对外发布所售商品信息时, 同时标明此信息不承担合同责任, 用户提交的订单须经网站确认后才成立等字样, 当买家向卖家提交订单后, 卖家会在一定时间内, 如24小时或48小时等, 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向买家确认该订单, 然后才发货。对于第一种网上购物模式, 网上购物商店在网上公布各种商品的售价、性能、存货数量等信息, 可以视作发布了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商业广告, 其行为构成要约, 而在第二种网上购物模式下, 网上购物商店在网上明确宣布消费者的订单对其没有约束力, 因此, 其在网站上公布商业广告的行为仅构成要约邀请, 消费者向网上购物商店提交的订单才构成要约。

3. 使用网络银行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网络银行在网页上展示或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介绍本行的业务内容, 是一种要约邀请。而个人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的一些基本功能, 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 如查询、转账等, 通过交互式页面, 输入具体业务内容, 向银行提交即为向银行发出要约。如果个人用户需要通过网络银行办理一些特殊业务, 如投资、理财等, 则在第一次办理这些业务的时候, 还需要申请开通, 阅读网络银行提供的相关业务的格式条款, 只有阅读并通过点击“我同意”、“我接受”等按键, 接受了该格式条款的内容, 才能继续办理相关业务。在这过程中, 网络银行提供的格式条款即为要约。在业务开通之后, 个人用户再通过网络银行办理每笔具体业务时, 即为又向银行发出要约。

4. 网上竞拍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

(1) 对于在论坛上发帖子让其它网友竞价拍卖物品的情形, 卖家通常会对诸如付款方式、购买意愿、买家所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 而不是一定会和出价最高者进行交易, 因此卖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仅是要约邀请。而在交易最终达成之前, 买卖双方可能会对交易的具体细节进行多回合商议, 同意最终约定的一方即为承诺方, 而另一方应为要约方。

(2) 对于另外两种必须与最高出价人完成交易的拍卖方式来说 (依据《合同法》规定, 最高价低于保留价的除外) , 可以以拍卖活动中的报价方式为标准, 把拍卖类型区分为加价拍卖和减价拍卖, 本文仅对在我国拍卖中主要采用的加价拍卖类型进行分析。在专业拍卖网站上进行的拍卖活动与传统的现场拍卖并无本质区别, 只是进行拍卖的场所发生了变更, 因此其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定也与传统的现场拍卖一致, 即网站上发布的拍卖公告属于要约邀请, 拍卖时竞买人的出价属于要约。

(3) 在普通交易网站上由广大网站用户自行申请发起的拍卖活动, 其要约的界定如果也与传统拍卖相一致的话, 极有可能损害竞买人的权益。因为如果将卖家发布的拍卖信息界定为要约邀请的话, 当拍卖时间结束时, 一旦卖家觉得拍卖价格低于自己预期, 会拒绝付货, 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买家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在传统拍卖时, 拍卖人通常会对拍品设定一个起拍价, 而在普通交易网站发布拍卖信息时, 网站只是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 拍品的起拍价是由卖家自己输入确定的, 因此可以认为起拍价即为卖家可以认可的出售价格, 是卖家出售货物的意思表示, 只要最终拍卖价高于起拍价, 卖家就受合同约束。卖家自行设定竞价条件, 发布拍卖信息的行为, 宜认为是要约而非要约邀请, 但这种要约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要约, 或者说是附条件的要约, 即只有出价最高者才能发出承诺的要约。

摘要: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 同时在经济、法律以及社会等诸方面带来巨大冲击, 产生了一系列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个人参与的电子商务活动为切入点, 在归纳了个人电子商务活动具体形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此类活动中要约与要约邀请如何界定。

关键词:电子商务,要约,要约邀请

参考文献

[1]勒晓东.电子商务合同中要约与承诺的法律规制[J].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1期

[2]韩冀东《.网上拍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篇4:微博活动需尊重个人隐私

正在高校就读的研一学生小郑最近就颇为郁闷,因为他成了“被相亲”的对象,个人资料被赫然展示在了微博上。近日,微博上发起了一个“解救高校单身联盟”的活动,超过200所学校的学生在微博上建立了自己学校的“解救微群”,超过50万人关注了这项活动。

小郑的学校也在这个解救联盟之中。前几日,一位同学戏称小郑火了,小郑莫名其妙。在室友的指引下,他登录了微博,发现自己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被公布在网上,而微博的主人他并不认识。

小郑仔细地阅读了这项活动的条款,活动要求参与者随手拍下身边单身的同学,并用网络符号将图片和文字信息与被拍者的姓名联系起来,与征婚信息无异。小郑非常愤怒,他说:“未经同意就拍我,完全不尊重人啊!”小郑的同学们说,这段时间小郑“被相亲”的故事成为了班里同学茶余饭后的笑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未经他人同意,在微博上公布被拍摄人的隐私材料,至少侵犯了姓名权和隐私权。”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汉勇说。

业内专家建议小郑,可以先通知网络服务商,通过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维护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将对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篇5:环保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近来,我校掀起了学习环保节水的“热潮”,并且还举行了有关环保的活动,如去学农、每天节约一桶水之类的活动,其中有一样活动使我十分难忘。

“每天节约一桶水”动员大会那次,我们知道了水为什么会之剩下那么少,那我们应当如何节约水资源呢?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为何要节约水,为何要环保,因为我们这个地球太“脏”了,现有资源太少了!而水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倘若再不节约水的话,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会再生存下去,人类也会因此而灭绝!这是个遥远而现实的未来,我们只要把这个未来的可能化作不可能,就会有一线生机。

现在用节水来作文章人们已经比比皆是了,但是人们的节水意识还是很淡漠。通过“每天节约一桶水”的动员大会,我们就能证实这点,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反正我现在生活的时代不会到那种“最后一滴水是眼泪”的地步,那么节水关我什么事? 我承认,现在的确还没有到“最后一滴水是眼泪”的时候,可是你们想过那些缺水的地区吗?因为缺水,黄河连年断流;因为缺水,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因为缺水,有几千万人在干旱中挣扎有的地方的孩子一天的用水量只有一个蜂蜜罐那么多的水,如果让大家一天只用一个蜂蜜罐那么多的水,你会受得了吗?你能忍受经常不能洗脸吗?你能忍受很长很长时间不洗澡吗?你忍心看着一个个孩子那渴望的眼神渐渐暗淡下去,干裂的嘴唇渐渐合上吗?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更何况现在节水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大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了,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水价上涨或者是限量用水,而是不节约用水,也许我们也会像白垩纪的恐龙一样,渐渐走向灭绝。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当一个一个人类中的精英倒下,当一个一个生命从世界中消失,他们会不会对几千万年年前或几亿年前的我们抱怨?也许这一切不会发生在我们的时代,但只要我们还没有觉醒,这种事情就一定会发生的,所以我们在此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大家为后代子孙着想,珍惜世界上的每一滴水吧!

篇6:爬山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登山不是闲庭信步,不是陌上花开缓缓归,它需要战胜困难,需要挑战极限,需要顽强的意志,需要充足的体力,需要携老扶幼。静下来想想,人生的整体也正是爬山,有上山有下山,有高峰有低谷,有平坦有荆棘,回头看都是起起伏伏的不平路,正是文似看山不喜平。

人的前半生正像上山,奋力而上,披荆斩棘,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到达巅峰,欣赏到最美的风景。有人说当你痛苦时,当你流血流汗时走的正是上坡路,我们往往正缺少了承受痛苦的勇气,缺少山登高处我为峰的魄力,才会停滞不前,甚至前功尽弃。所幸我们还有时间改过,还有时间思考下一步该迈向何处,还有时间避免老大徒伤悲的凄凉。

曾经多少人迷恋一个人上路的洒脱,其实有人陪伴才会觉得路没有那么远那么难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有个团队可依赖也是种幸福,而我们往往因为年轻气盛,对这种拥有不屑一顾。

下山时轻而易举,风景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脚下的路还是要小心翼翼的走,不然也会跌落万丈深渊。

篇7:三进三同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于 到花溪街道 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通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结合开展了“结穷亲”活动,到“亲戚”家走访、慰问。活动中,我深入到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自己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使我对“三进三同”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党性观念及党性修养,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

一、“三进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

“三进三同”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通过深入花溪街道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群众“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群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党员干部的良好平台,更是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文明进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通过与群众之间亲切攀谈,群众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干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三进三同”活动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通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工作作风,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三、“三进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助推器”

篇8: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所带手套无漏损, 戴好手套使完全遮住手及腕部, 必要时可覆盖外衣的袖子, 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完成工作后摘掉并安全处置。

2 试验中刺伤

意外切割或擦伤发生时伤者应立即清洁双手和受伤部位用2%碘酒对受伤部位消毒必要时就医讲明受伤原因及相关微生物。

3 感染性物质破碎或溢出的应急措施

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及等溢出感染物, 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至少30秒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 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最后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萁清理破碎物过后应当对进行高压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24小时。用于消毒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污染物容器内。

4 如何应对菌毒种的溅出污染

如果传染材料溅在面部、应立即用消毒药如:1%~2%的次氯酸钠、1%来苏儿、0.1%新洁尔灭、75%酒精等, 充分清洗皮肤, 或用棉球浸湿上述消毒液充分擦拭皮肤然后用清水充分清洗皮肤。如果溅在眼里立即到洗眼处冲洗3秒钟, 当事人立即停止工作, 撤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如传染材料溅在地面上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对室内喷雾消毒全体人员停止工作撤出, 实验室封闭24小时后再消毒, 间隔24小时后可继续工作, 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生物安全柜内, 可用消毒纱布遮盖, 可继续工作。如果传染材料溅在衣服上应立即停止工作更换工作服后继续工作。

5 离心机内溢洒的处理

在离心感染性物质时如果打开盖子后发现离心机已经被污染, 立即小心关上。如果离心期间发生离心管破碎, 立即关机不要打开盖子。切断电源至少30分钟后开始清理工作。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准备好清理工具必要时需戴呼吸保护装置。消毒灭菌后, 小心地将转子转移到生物安全柜内, 浸泡在适当的非腐蚀性消毒灭菌液内, 建议浸泡60分钟以上。小心的将离心管转移到专用的收集容器中。一定要用镊子夹取破碎物, 可以用镊子夹着棉花收集细小的破碎物。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擦拭和喷雾的方式消毒灭菌离心转子舱室和其他可能被污染的部位, 空气晾干。如果溢出物流入离心机的内部, 需要评估后采取适用的措施。

6 生物安全柜内溢洒的处理

处理溢洒物时, 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 也不要将面部直接面对前操作口, 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选择消毒灭菌剂时, 需要考虑其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

7 如果溢洒的量不足1毫升时

可直接用消毒灭菌剂浸湿的纸巾 (或其他材料) 擦拭。

8 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 建议采取如下操作

(1) 是生物安全柜保持开启状态。 (2) 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消毒灭菌剂的吸收材料, 作用一定时间以发挥消毒灭菌作用, 必要时用消毒灭菌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3) 在安全柜内对所戴手套消毒灭菌后, 脱下手套。如果防护服已被污染, 脱掉所污染的防护服后, 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清洗暴露部位。 (4) 穿戴好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如双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保护装置等, (5) 小心的将吸收了溢洒物的纸巾 (或其他吸收材料) 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 并反复用新的纸巾 (或其他吸收材料) 将剩余物质吸净。破碎的玻璃或其他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 (6) 用消毒灭菌剂擦拭或喷洒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 作用一定时间后, 用洁净水擦净消毒灭菌剂。 (7) 如过需要浸泡接液槽, 在清理接液槽前要先报告主管人员。可能需要用其他方式消毒灭菌后再进行清理

9 如果溢洒物流入生物安全柜内部

篇9: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探析

张聪卿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是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观念和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依据,它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和基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相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发现: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构成“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则是这些矛盾的实质所在。通过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深思,马克思完成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共同活动方式;现实的个人;特殊利益;普遍利益

在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共同活动”、“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等概念成为众多学者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时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多数学者的文本解读中,“个人的共同活动”是“感性对象性活动”、“物质生产”、“分工协作”、“实践”等术语的替代词,而“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则被理解为一种生产力。日本学者广松涉把马克思的“共同活动”概念翻译为“协动”,并称之为劳动的本源,认为此“协动”是兼有主体间性和历史性的对象性活动,“所谓协动,未必就是同一作业场内的分工协作之谓。……但这个协动,不仅是同时代人的协动——构成其存在条件和因素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是世代相传的——也是与过去的各个时代的协动”。[1]广松涉把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思想联系起来,使它具有了世界观和社会观的双重视域。但就以往对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之概念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学者们多偏重于强调“活动方式”本身,而不是“活动方式”的“共同性”。那么,马克思“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本质是什么?构成“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本文拟从“共同性”的维度对这些问题予以探究,希望有助于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

一、“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提出

在公认的标志马克思走向思想成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彻底清算黑格尔派、批判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以及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时,他多次提及“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例如,马克思也把能否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志,但他强调,人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方式即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2](P67),因为个人的活动方式是自己生活和生命的直接表现。在论及社会关系时,马克思认为,正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P71,P80)。在谈及生产力时,他认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2](P80)。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资本是集中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2](P287)。可见,“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研究马克思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生产力、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等观念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正是通过“现实的个人”及其“共同活动”,马克思把“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作为分析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依据,从而把自己的理论同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区别开来,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家离开人的现实生活去说明历史,把“人”或“绝对精神”作为历史的前提,实质上都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观念的发展,而“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P67)。马克思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现实的个人及其实际活动出发去考察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同于德国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地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优点是承认作为感性对象的人,但他只把人看做感性对象,忽略了感性是人的活动的共同之处,个人的感性活动就是他们的感性活动。正是由于费尔巴哈停留于脱离共同感性活动的抽象个人,他才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于是,“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2](P78)。所以,费尔巴哈虽然以个人为其哲学和历史观的出发点,但只是把人看做脱离实际共同活动的抽象个人,因此才造成了他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共同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阶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共同活动”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的,正是自然的分工使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是成为这些个人实现自身联合的力量,而是成为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2](P8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为个人的非现实和无生命状况,劳动的异化就表现为由自然分工导致的“个人的共同活动”的异化。而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自愿分工取代自然分工,从而取消了分工强加给人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使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成为现实,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将被完全消除。

二、“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内涵与本质

既然“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和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概念,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本质?归结起来,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至少具有如下规定性。

第一,“共同活动方式”是以“现实的、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人”为前提和基础的。“共同活动”作为人类创造自身历史的对象性活动,其主体无疑是历史中现实的个人。这些现实个人的“共同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首先表现为他们的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他们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生活的“共同活动方式”。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独地生活着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形成他们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社会关系、共同的历史……这些构成了他们“共同活动”的现实内容。现实的个人的共同本质是建立在感性对象性上的自由自觉活动,他们活动的共同性就表现为“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实践是个人“共同活动”的本质规定。因此,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共同活动”、“共同活动方式”在原意上确切地说是“个人的共同活动”、“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

第二,“个人的共同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以一定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组成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生产活动不仅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而且,社会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定。“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P80)。“现实的个人”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而“现实的个人”不是离群索居的存在。尽管凡有某种关系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的关系,但人们不得不在现实中建立这种关系,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一方面,人们必须通过历史继承和合作交往获得自己存在的“历史的关系”,即生存条件,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其发展的手段;另一方面,从私人的角度看,“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2](P48),承认他者也就承认了自己,从而达到自我认同。人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与规定,它在其现实性上不过是一切“为我”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即使在共同体生活或“共同活动方式”遭受严重质疑的时候,人们的共同利益也不仅仅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2](P84)。极而言之,“相互依存”只是点明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们共在于世——这是与“现实的个人”等价的人类历史前提。因而,“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等价于“人的共在如何可能”的问题。可见,“共同活动方式”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使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可能的社会关系模式。

第三,“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外在地体现为一定的政治、文化、规范、社会制度,内在地体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或“个人间的联系”。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解答。就此而言,马克思所论述过的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以及自然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社会历史阶段思想,正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共同活动方式”的典型描述。美国哲学家古尔德对马克思的历史发展三阶段的逻辑图式的描述也许能帮助我们更为直观地理解上述观点,“这三个历史阶段是:(1)前资本主义阶段;(2)资本主义阶段;(3)共产主义阶段。与这些阶段相对应的社会关系的形式是:(1)人的依赖关系;(2)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3)自由的社会个性。这些阶段可以进一步描述为具有以下特征:(1)具体的特殊的内在关系;(2)抽象的普遍的外在关系;(3)具体的普遍的内在关系。考虑达到平等的特征,这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如下排列:(1)不平等的关系;(2)形式平等的关系;(3)具体平等的关系。最后,这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可以被描述为:(1)共同体;(2)个性和外在的社会性;(3)公共个性。在这些图式中,每一个都强调社会发展逻辑的一个方面。”[3](P15-16)

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或社会关系模式与以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为轴心的社会基本形态的划分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进而,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之必然灭亡与其“共同活动方式”的合法性危机有关,同时也意味着共产主义内含一种理想的“共同活动方式”诉求。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共同活动方式”看做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决定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部分地表现在经济前提中,部分地表现在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的团结一致中,最后表现在以当时的生产力为基础的个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中”[4]。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但是,这种实现不是孤零零的个人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显现,而是在以他们的“共同活动”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为基础的全面的社会关系中最终完成的。

第四,“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5]“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2](P80)人们不仅要考虑生产什么,更要考虑怎样生产。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有着不同的生产力,最终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因此,记叙社会状况的人类历史在本质上应该是工业和交换的历史——马克思顺便指出,德国没有历史,因为它“不仅缺乏理解能力和材料,而且还缺乏‘感性确定性’”[2](P80),即工业和交换不发达。生产力不仅表现为人们直接改造自然的能力,还表现为人们交往合作的途径、模式,以及合作机制中显现出来的组织力、社会力和集体力。“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2](P85)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2](P128)可见,个人在他们自己的共同活动中彼此交往和相互联系,形成了共同体内部不同分工之间相互联结和凝聚的力量,即一种不同于自然的物质力量的生产力。

从马克思的论述不难看出:(1)“共同活动方式”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因而马克思往往将其称为“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2)“共同活动方式”与社会关系具有等价性,而这里的社会关系是与自然关系相对应的,尽管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但是社会关系并不能完全还原为生产关系;(3)如果说一定的生产方式对应着一定的工业阶段的话,那么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就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阶段;(4)因此,“共同活动”区别于生产、劳动,“共同活动方式”是一种区别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社会关系模式,它既是个人间联系的表现,也是这种联系的保障,更是对个体私人性的一种超越;(5)“共同活动方式”虽然不等于生产方式但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共同活动方式”以生产力为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也就是说“共同活动方式”影响着生产力水平;(6)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共同活动方式”,人类历史也是“共同活动方式”变迁的历史。

三、“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

德国哲学家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建构“预设了社会的所有成员之间的一种非强制的相互承认的规范观念,这种承认内部包含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调和,也就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实践理性概念,尽管他赋予它一种批判的转向”[6]。的确,任何“共同活动方式”即社会关系模式预设的前提都是相互承认,它必然包含着个体与共同体、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这是“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确如韦尔默所言,上述基本矛盾在抽象的意义上是一个古老的形而上学问题,即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不过,马克思从不从形而上学的抽象层面去考虑这些问题,他认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实践问题。换言之,“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一与多这一古老问题在历史科学视野中的表达,只有通过人们历史性的实践活动才能现实地给予解答。马克思正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现实地思考“共同活动方式”基本矛盾的表现及实质,并给出了唯一历史科学的回答。

早在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就已经触及到当时国家与人民的对立问题。在马克思自己称为第一部政论著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他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因此不言而喻,个人既然是国家各种职能和权力的承担者,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7](P29-30)但是,现代国家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二重化导致其并不能实现人全面的、普遍的本质,它造成了人的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的分离。因此,“现实的人就是现代国家制度的私人”[8];“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宗教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尘世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天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就是人民生活的经院哲学”[7](P42)。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分离,极而言之是人的社会特质与私人特质的分离,从个体的角度看,就是国家公民与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做了更为明晰的表达。他指出,在现代国家中,“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7](P172-173)。这就是公民与市民的双重生活。而且,现代国家强调的所谓“人权”,不过是满足市民社会的自私自利权利——例如“自由这一人权不是建立在人与人相结合的基础上,而是相反,建立在人与人相分隔的基础上。这一权利就是这种分隔的权利,是狭隘的、局限于自身的个人的权利”[7](P183)。因此出现如下的后果:“citoyen[公民]被宣布为利己的homme[人]的奴仆;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处的领域被降到人作为单个存在物所处的领域之下;最后,不是身为citoyen[公民]的人,而是身为bourgeois[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被视为本来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7](P185)

在《论犹太人问题》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市民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间的二元性与个人生活和类生活的二元性等同,将市民与公民的矛盾上升为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现代国家把市民社会,也就是把需要、劳动、私人利益和私人权利等领域看做自己持续存在的基础,看做无须进一步论证的当然前提,从而看做自己的自然基础。因此,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必然表现为自然人。Droits del’homme[人权]表现为droits naturels[自然权利]……人,正像他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一样,被认为是本来意义上的人……因为他是具有感性的、单个的、直接存在的人”[7](P188)。也就是说,人们所承认的是个体感性存在的人。与此同时,政治人则被认为是抽象的、人为的、寓意的人。而事实上,“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按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同自己物质生活相对立的类生活”[7](P172)。可是在个体感性存在的权利诉求中,“人绝对不是类存在物,相反,类生活本身,即社会,显现为诸个体的外部框架,显现为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7](P185)。这样,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就成了一个核心的矛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把个体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视为特殊与普遍的矛盾,将之视为历史科学需要解答的历史之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只有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矛盾得到解答时,“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7](P18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公认的标志着马克思思想发生革命性转变的天才纲领中,马克思斩钉截铁地宣告: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事实上是从历时态的角度揭示了“共同活动方式”的又一总体性矛盾,当然也就蕴涵着对这一矛盾前途的基本判断。一如前述,马克思多次强调市民社会是利己主义原则的实现、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因此,这一矛盾看上去是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矛盾的另一表达,其实不然。马克思在此不仅认为旧唯物主义仅仅从感性个体存在出发,而且认为:(1)他们“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2)类存在的“类”只是被“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认为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旧唯物主义者“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2](P56-61)因此,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不是自在的,而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不是简单地对个体感性存在的否定,也不是对类存在的简单认同,毋宁说它自身就是对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矛盾的解答。在此意义上,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人类的矛盾是不同“共同活动方式”的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经济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2](P611)但事实上利益才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基本驱动力量,是历史的最深层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9]因此,利益关系也必然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利益不仅仅是个人的、利己的、细小的利益,“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10]。“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马克思明确地把普遍利益与特殊(个人)利益的矛盾看成人们“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的,也是现实的矛盾。事实上,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些矛盾都奠基于利益,特别是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归根结底,这些矛盾也只有在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得到解决的基础上才能解决。马克思后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研究,其目的可以说正是为了求解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

马克思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没有停留在概念分析的水平上,而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更为强调对“共同活动方式”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和根本实质的研究。马克思发现:私人特质与社会特质、市民与公民、个体感性存在与类存在、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的基本矛盾;而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是这些矛盾的实质所在。正是通过对“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概念的深思,马克思才实现了哲学和历史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完成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创造。

[1] [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M].邓习议,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5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美]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与共同体[M].王虎学,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6.

[6] [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M].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12.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2 -27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B03

A

1009-3729(2012)03-0017-05

2011-10-06

上一篇:扩写《游子呤》作文1000字下一篇:巴东县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