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壮志的古诗

2024-04-23

豪情壮志的古诗(精选8篇)

篇1:豪情壮志的古诗

豪情壮志的古诗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3、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5、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潜《杂诗》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7、五岳寻仙不辞远,一身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16、少年心事当拂云。――李贺《致酒行》

17、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0、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21、提师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2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24、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2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27、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8、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29、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杜甫《醉歌行》

3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3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窦庠《醉中赠符载》

3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5、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37、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3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3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40、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陆游《自嘲》

41、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4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44、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柳宗元《韦道安》

4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6、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丘迟《与陈伯之书》

4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49、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代白头吟》

5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5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52、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53、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5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5、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56、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5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5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6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

6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6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篇2:豪情壮志的古诗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7、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8、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1、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潜《杂诗》

12、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15、五岳寻仙不辞远,一身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6、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19、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21、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2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6、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29、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诗句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2、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33、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34、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3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40、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4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42、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杜甫《醉歌行》

43、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4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4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篇3:豪情壮志的古诗

一、壮志难酬主题表现形式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壮志难酬这一主题普遍存在,无论哪个朝代的作者都曾用作品来抒发自身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感。但各个时代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批判现实

汉代的文学经历了批判-赞颂-批判的过程。汉代的文人五言诗的代表诗人郦炎正是处于后一个批判时期。郦炎的《见志诗》两首抒写理想,描绘现实,以鸣不平,“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贤才不遇明世,备受压抑,壮志难酬。

(二)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魏晋时期的文人们追求一种魏晋风流的人格,使自身有一个诗意的、艺术化的人生。陶渊明是这方面的代表。陶渊明一生坎坷清贫,躬耕田园,追求隐士之乐,在他一再描绘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中何尝不是为自己描绘的快乐,勉励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无悔,如果无报国之心就不会一再出仕,也不会在出仕和隐居之间犹豫不决,更不会在最后对朝廷伤心后决然隐居,一生壮志难酬,所以决然离去,于酒与菊中追求桃花源般的生活。他的诗于潇洒的躬耕生活中传达一生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从少年情怀到中年思虑

盛唐诗人李白,他的仕途坎坷多舛,他曾经历过数次漫游,一生漂泊,于漫游途中写下许多名作,他在《蜀道难》中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不仅是蜀道路途的艰难,也是他仕途的艰难,他并没有放弃“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是受人排挤的李白以酒来宣泄心中的苦闷,表示对侯门显贵的不屑,一首《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宣泄了诗仙李白受人排挤的苦闷。“诗仙”李白用少年般浪漫的情怀,于狂放不羁中挥洒壮志难酬的苦闷。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时代,他曾漂泊西南,困守长安十余年,这十年他游历在上层社会无人赏识不受重用,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朽,沉浸在下层百姓中见惯了民生疾苦。他经历安史之乱,在被俘押解回京的途中与百姓深入接触,创作“三吏三别”诉说民生疾苦,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以史诗的笔触见证了安史之乱时期人们的苦难。一生坎坷,壮志难酬。如果说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壮志难酬,杜甫则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写了人生苦楚、壮志难酬。

(四)执着追求,笑面人生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躲不开被贬谪的命运,大多遭贬谪的文人都是一代文学大家,因此他们将满腔报国热情融入到诗中,通过文字表现他们的壮志难酬,大文豪苏轼就是这样。苏轼曾经有一句诗概括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略带嘲讽的一句诗反映了大文豪苏轼的坎坷一生,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作为豪放派的大词人,他用一生在诠释“豪放派”一词,即使老年也不失豪情壮志,随贬谪流传的不只是苏轼的文学创作还有他乐观的人生态度。柳宗元遭贬谪时在诗中宣泄他的苦闷,而苏轼却赞美贬谪地的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壮志难酬中表现了一代文豪的乐观态度。

(五)夹缝中生存的痛苦

元代的统治是民族歧视最为严重的时期,像马致远,素有报国之愿,却始终不尽人意,长期的沉抑下僚,使他饱受屈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萧瑟悲凉的秋景中表达了他的壮志难酬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痛苦。

(六)山河破碎国难复的悲凉

清代也是异族统治的时期,在清初有一群由明代进入到清代的遗民诗人,他们不满清王朝的统治,企图反抗清朝的统治,恢复明朝,但是复国无望。像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他们是由明入清的遗民诗人,受传统思想及爱国主义的熏陶,一心想救世救民,恢复明朝,但是以一己之力推翻一个朝代是何其艰难,于是在诗中宣泄山河破碎国难复的悲愤,“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他们的壮志难酬不同于上面提到的诗人们自身的壮志难酬,而是恢复王朝的豪情壮志难以实现,是更大的志向。

二、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模式

虽然在各个时期壮志难酬这一主题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但是,根据上文对于壮志难酬表现形式特点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壮志难酬主题归纳出以下几种模式:

(一)批判型

如汉代时期的郦炎和中唐时期的杜甫。郦炎生活在汉代桓帝时期,当时桓帝沉迷女色,宦官当道,汉王朝由盛转衰,汉代文人五言诗也由班固张衡时期的抒情转为对现实的批判;杜甫所处的唐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之际,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将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景象记录在诗中。我将形成批判型模式的原因归纳有如下两点:

1. 作者所处时代社会黑暗,政治腐朽

中国古代是朝代频繁更替的时代,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在朝代建立之初一定会吸取、总结它之前王朝衰亡的经验,并避免出现同样的状况,同时,国家经历了战乱使得城市经济、政治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者就会实行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黄老之学,因此王朝建立之初大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繁荣。就好像一个制度施行之初会卓有成效一样,一个王朝建立的最初也会社会安定、繁荣。但是这种美好的景象会使得统治者膨胀,使得官僚腐败,社会变得黑暗腐朽,就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公的现象,以至于中国的文人大多会有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志难酬这一主题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像郦炎处于东汉后期,宦官当道,皇帝沉迷女色,社会黑暗腐朽;像杜甫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 作者所处朝代统治者的昏庸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黑暗、奸臣当道的根源。如果一个统治者不清明,就会使得官僚体系腐败,加速王朝的灭亡,像乾隆时期出现了大贪官和珅。像中唐时期成名的大诗人杜甫,他身处在安史之乱时期,可以说是这一次战乱成就了诗人杜甫,造就了他为人称道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在王朝统治的后期荒淫无道,造成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一惨痛叛乱的发生,唐明皇李隆基后期贪恋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杀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唐王朝则发生了重创,就像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京,但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皇帝昏庸、朝廷腐败。

(二)逃避型

像《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是追求功名的游子,他们的身份多为寒士,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抱负难以施展,报国无门,他们最后追求美酒华服的享受,对现实妥协。陶渊明辞官前在报国与隐居两种想法之间徘徊,辞官后所创作的作品,虽然一直描绘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内心依旧不宁静,他的诗作更是坚定自己隐居想法的一种途径,逃避社会逃避现实。

我认为形成逃避型模式的原因是文人伯乐难求。人才要想被发现要有一个能发现才能的伯乐。但是,有这样慧眼的人却很少。韩愈在《杂说四》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他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就有文人依附于高官以求能实现壮志,就像孟浩然曾写《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推荐自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可见其进入仕途的迫切。伯乐不常有,于是就出现了科举考试中的“行卷”风气,使得文人竞相把自己的平日的词作誊录到纸上给德高望重的学者,以期其发现自己的才华,将自己推荐给主考官。伯乐不常有也是造成文人壮志难酬的一个原因。

(三)豁达型

苏轼屡遭贬谪,却不像其他诗人一样创作多为凄苦之音,反而写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虽处逆境,但并无衰疲颓唐之意,诗作中充斥着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面对沉浮荣辱,依旧冷静旷达。

形成豁达型模式主要是文人的文化性格造成的。苏轼所处的北宋,儒释道三家思想逐渐融合,苏轼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乌台诗案后能够淡泊平和的面对当时的人生遭际,因为老庄道家强调无为,真正达到无为了最后也就无所不为了,不受外界的影响,强调自然而然,同时又主张“心斋”和“坐忘”,就是宁静的思考人生,超脱世俗。苏轼受老庄的思想为人乐观豁达。

三、壮志难酬主题的心理原型

上文总结了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模式,那么诗人大多是在什么状态下会产生壮志难酬这一感慨呢?

从原型和集体无意识这个角度来看,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它在所有人身上别无二致,并因此构成具有超个人性的共同心理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大家身上。”1所谓无意识是先天存在的,不是后天影响的,那么也就是说壮志这一主题是人类本身就有的一种追求,从出生就带来的。我们从那些追求功名、热血报国的文人身上就能够看到这种与生俱来的壮志。以李白为例,李白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但是,李白自小就有“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青年时期的李白充满浪漫的游侠思想,他曾游历山林之中漫游和读书,后来抱着济世报国的思想决心出仕。满怀济世壮志,但是人生有时候并不是按照你的计划走,因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壮志难酬是人类本身就有这种壮志,与生俱来,但是由于社会、君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无法实现他们的壮志,因此壮志难酬。

篇4:豪情壮志的古诗

关键词:壮志难酬 主题 中学 古诗词 表现形式

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诗词方面许多作品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主题,无论是魏晋陶渊明还是唐代的李杜,亦或是宋代的苏轼,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这种感受,这些文人墨客的心理转变过程也直接影响到作品风格和主题,表现形式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壮志难酬主题表现形式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壮志难酬这一主题普遍存在,无论哪个朝代的作者都曾用作品来抒发自身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感。但各个时代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批判现实

汉代的文学经历了批判-赞颂-批判的过程。汉代的文人五言诗的代表诗人郦炎正是处于后一个批判时期。郦炎的《见志诗》两首抒写理想,描绘现实,以鸣不平,“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贤才不遇明世,备受压抑,壮志难酬。

(二)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魏晋时期的文人们追求一种魏晋风流的人格,使自身有一个诗意的、艺术化的人生。陶渊明是这方面的代表。陶渊明一生坎坷清贫,躬耕田园,追求隐士之乐,在他一再描绘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中何尝不是为自己描绘的快乐,勉励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无悔,如果无报国之心就不会一再出仕,也不会在出仕和隐居之间犹豫不决,更不会在最后对朝廷伤心后决然隐居,一生壮志难酬,所以决然离去,于酒与菊中追求桃花源般的生活。他的诗于潇洒的躬耕生活中传达一生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从少年情怀到中年思虑

盛唐诗人李白,他的仕途坎坷多舛,他曾经历过数次漫游,一生漂泊,于漫游途中写下许多名作,他在《蜀道难》中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不仅是蜀道路途的艰难,也是他仕途的艰难,他并没有放弃“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是受人排挤的李白以酒来宣泄心中的苦闷,表示对侯门显贵的不屑,一首《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宣泄了诗仙李白受人排挤的苦闷。“诗仙”李白用少年般浪漫的情怀,于狂放不羁中挥洒壮志难酬的苦闷。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时代,他曾漂泊西南,困守长安十余年,这十年他游历在上层社会无人赏识不受重用,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朽,沉浸在下层百姓中见惯了民生疾苦。他经历安史之乱,在被俘押解回京的途中与百姓深入接触,创作“三吏三别”诉说民生疾苦,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以史诗的笔触见证了安史之乱时期人们的苦难。一生坎坷,壮志难酬。如果说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壮志难酬,杜甫则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写了人生苦楚、壮志难酬。

(四)执着追求,笑面人生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躲不开被贬谪的命运,大多遭贬谪的文人都是一代文学大家,因此他们将满腔报国热情融入到诗中,通过文字表现他们的壮志难酬,大文豪苏轼就是这样。苏轼曾经有一句诗概括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略带嘲讽的一句诗反映了大文豪苏轼的坎坷一生,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作为豪放派的大词人,他用一生在诠释“豪放派”一词,即使老年也不失豪情壮志,随贬谪流传的不只是苏轼的文学创作还有他乐观的人生态度。柳宗元遭贬谪时在诗中宣泄他的苦闷,而苏轼却赞美贬谪地的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壮志难酬中表现了一代文豪的乐观态度。

(五)夹缝中生存的痛苦

元代的统治是民族歧视最为严重的时期,像马致远,素有报国之愿,却始终不尽人意,长期的沉抑下僚,使他饱受屈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萧瑟悲凉的秋景中表达了他的壮志难酬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痛苦。

(六)山河破碎国难复的悲凉

清代也是异族统治的时期,在清初有一群由明代进入到清代的遗民诗人,他们不满清王朝的统治,企图反抗清朝的统治,恢复明朝,但是复国无望。像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他们是由明入清的遗民诗人,受传统思想及爱国主义的熏陶,一心想救世救民,恢复明朝,但是以一己之力推翻一个朝代是何其艰难,于是在诗中宣泄山河破碎国难复的悲愤,“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他们的壮志难酬不同于上面提到的诗人们自身的壮志难酬,而是恢复王朝的豪情壮志难以实现,是更大的志向。

二、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模式

虽然在各个时期壮志难酬这一主题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但是,根据上文对于壮志难酬表现形式特点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壮志难酬主题归纳出以下几种模式:

(一)批判型

如汉代时期的郦炎和中唐时期的杜甫。郦炎生活在汉代桓帝时期,当时桓帝沉迷女色,宦官当道,汉王朝由盛转衰,汉代文人五言诗也由班固张衡时期的抒情转为对现实的批判;杜甫所處的唐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之际,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将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景象记录在诗中。我将形成批判型模式的原因归纳有如下两点:

1.作者所处时代社会黑暗,政治腐朽

中国古代是朝代频繁更替的时代,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在朝代建立之初一定会吸取、总结它之前王朝衰亡的经验,并避免出现同样的状况,同时,国家经历了战乱使得城市经济、政治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者就会实行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黄老之学,因此王朝建立之初大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繁荣。就好像一个制度施行之初会卓有成效一样,一个王朝建立的最初也会社会安定、繁荣。但是这种美好的景象会使得统治者膨胀,使得官僚腐败,社会变得黑暗腐朽,就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公的现象,以至于中国的文人大多会有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志难酬这一主题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像郦炎处于东汉后期,宦官当道,皇帝沉迷女色,社会黑暗腐朽;像杜甫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作者所处朝代统治者的昏庸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黑暗、奸臣当道的根源。如果一个统治者不清明,就会使得官僚体系腐败,加速王朝的灭亡,像乾隆时期出现了大贪官和珅。像中唐时期成名的大诗人杜甫,他身处在安史之乱时期,可以说是这一次战乱成就了诗人杜甫,造就了他为人称道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在王朝统治的后期荒淫无道,造成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一惨痛叛乱的发生,唐明皇李隆基后期贪恋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杀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唐王朝则发生了重创,就像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京,但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皇帝昏庸、朝廷腐败。

(二)逃避型

像《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是追求功名的游子,他们的身份多为寒士,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抱负难以施展,报国无门,他们最后追求美酒华服的享受,对现实妥协。陶渊明辞官前在报国与隐居两种想法之间徘徊,辞官后所创作的作品,虽然一直描绘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内心依旧不宁静,他的诗作更是坚定自己隐居想法的一种途径,逃避社会逃避现实。

我认为形成逃避型模式的原因是文人伯乐难求。人才要想被发现要有一个能发现才能的伯乐。但是,有这样慧眼的人却很少。韩愈在《杂说四》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他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就有文人依附于高官以求能实现壮志,就像孟浩然曾写《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推荐自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可见其进入仕途的迫切。伯乐不常有,于是就出现了科举考试中的“行卷”风气,使得文人竞相把自己的平日的词作誊录到纸上给德高望重的学者,以期其发现自己的才华,将自己推荐给主考官。伯乐不常有也是造成文人壮志难酬的一个原因。

(三)豁达型

苏轼屡遭贬谪,却不像其他诗人一样创作多为凄苦之音,反而写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虽處逆境,但并无衰疲颓唐之意,诗作中充斥着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面对沉浮荣辱,依旧冷静旷达。

形成豁达型模式主要是文人的文化性格造成的。苏轼所处的北宋,儒释道三家思想逐渐融合,苏轼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乌台诗案后能够淡泊平和的面对当时的人生遭际,因为老庄道家强调无为,真正达到无为了最后也就无所不为了,不受外界的影响,强调自然而然,同时又主张“心斋”和“坐忘”,就是宁静的思考人生,超脱世俗。苏轼受老庄的思想为人乐观豁达。

三、壮志难酬主题的心理原型

上文总结了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模式,那么诗人大多是在什么状态下会产生壮志难酬这一感慨呢?

从原型和集体无意识这个角度来看,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它在所有人身上别无二致,并因此构成具有超个人性的共同心理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大家身上。”1所谓无意识是先天存在的,不是后天影响的,那么也就是说壮志这一主题是人类本身就有的一种追求,从出生就带来的。我们从那些追求功名、热血报国的文人身上就能够看到这种与生俱来的壮志。以李白为例,李白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但是,李白自小就有“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青年时期的李白充满浪漫的游侠思想,他曾游历山林之中漫游和读书,后来抱着济世报国的思想决心出仕。满怀济世壮志,但是人生有时候并不是按照你的计划走,因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壮志难酬是人类本身就有这种壮志,与生俱来,但是由于社会、君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无法实现他们的壮志,因此壮志难酬。

所谓原型“从本质上讲,原型是一种经由成为意识以及被感知而被改变的无意识内容,从显形于期间的个人意识中获取其特质。”“源自集体无意识的必要且必须的反应,通过基于原型形成的观念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经过流传已经成为一种原型,当文人的人生有与前人类似的不得志经历时就会用前人的经历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就如同用典,比如左思的“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由于以上几点,壮志这一主题千古流传。

[本论文是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中学语文文本内部解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147]

篇5:古诗雄心壮志名人名言

2)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汪·王夫之)

3)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南史)

4) 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英国)

5)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6)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欧洲)

7) 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清·金缨)

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9)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10)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宋·范开)

11) 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12) 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13)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印尼)

14) 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

15)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

16)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清·金缨)

17)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罗·勃朗宁)

18) 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圣经)

19)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

篇6:豪情壮志的诗句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1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15、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1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7、少年心事当拂云。——李贺《致酒行》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9、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1、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2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3、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25、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2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27、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柳宗元《韦道安》

2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2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0、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鲍照《代白头吟》

3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3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4、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35、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杜甫《醉歌行》

3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38、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3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0、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4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6、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4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丘迟《与陈伯之书》

48、有志者事竟成也!——刘秀

4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50、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54、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55、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窦庠《醉中赠符载》

56、五岳寻仙不辞远,一身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57、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5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5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60、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

6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6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6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68、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

69、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潜《杂诗》

70、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71、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7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7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74、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5、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6、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7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7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8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石灰吟》

83、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84、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潜《读山海经》

85、会挽雕弓如满月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8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8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89、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白马篇》

9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9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9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9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94、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9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9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9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9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步出夏门行》

篇7:豪情壮志的诗句

1、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2、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3、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4、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9、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0、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4、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6、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8、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19、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20、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2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3、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2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7、天下文章数潇湘,潇湘文章数吾乡。

2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0、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31、傲笑天地间,黑白两不分。

32、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

33、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4、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35、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3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7、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

3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0、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1、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

42、剑痴刀狂世纷云,今将衣钵卸双肩。

4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4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4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4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7、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4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4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50、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5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2、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53、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4、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5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6、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5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8、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5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6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6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3、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64、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65、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6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67、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68、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69、待到风起云涌时,朝天射!

7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7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74、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75、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76、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7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8、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青山万重天。

79、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80、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81、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8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86、五岳寻仙不辞远,一身好入名山游。

87、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88、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89、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90、征衣风尘化云烟,江湖落拓不知年。

91、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9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93、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9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9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6、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97、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透天香气袭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

98、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99、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

100、万战自称不提刃,生来双眼篾群容。

101、我本楚狂人,疯歌笑孔丘。

102、相爱不敢愿双飞,想逢到底成落空。

103、醉卧美人漆,醒掌杀人权。

104、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10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06、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107、原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0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9、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10、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

1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2、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11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14、神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1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17、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118、踏尽千山无人识,当初枉受成名牵。

119、大盗亦有盗,诗书所不屑。

120、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21、世事如棋,乾坤莫测。

12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23、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12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5、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26、八百里分为麾下炙,五十弦翻赛外声。

127、赵客缦胡樱,吴钩霜雪明。

12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129、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130、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3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13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33、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134、慷慨过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符少年头!

篇8:壮志难酬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关键词:陆游,爱国情怀,诗歌,壮志难酬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一般而言,越是在国家面临忧患的时代,国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越是明显。我国南宋时期国力衰弱、政治腐朽,于江南一隅偏安,频繁受到外族的欺辱。南宋各阶层人民的爱国行为、反抗壮举在此背景下风起云涌。其中,陆游是诗人群体当中最响亮奏起爱国主义号角的一位。他一生写下了近万首诗篇,诗中大多灌注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爱国正气,使得陆游的南宋爱国诗人形象十分鲜明[1]43。

一、诗书武功气质兼备,不忘家训忠义满堂

陆游,号放翁,字务观,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在南宋时期被称为山阴,而山阴的陆家是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从陆游的高祖开始,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当过朝廷的大官。陆游的几位伯叔要么是中散大夫,要么是右朝散大夫。他的多位同胞兄弟有朝奉大夫、奉直大夫等,皆是主文章、通政事的知识分子和官僚精英。可见,陆游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和官僚背景的大地主之家。陆游的父亲陆宰,官拜直秘阁朝请大夫,在山阴一带以喜好藏书闻名。此外,他还是一位极富爱国心肠、日夜为国思虑的好官。陆游小时候就经常到父亲的藏书楼饱览群书。他曾在《解嘲》中说,“万卷纵横眼欲枯”,一则表明其父陆宰收藏颇丰,二则表明陆游自己嗜书、看书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在万卷书当中,陆游尤其喜好读兵书,还喜好在读完兵书之后到藏书楼外的院子里练剑。他曾在多首诗篇中说道:“夜读兵书”、“学剑四十年”、“上马能击贼”、“终夜守短檠”。

陆游的诗书、武功气质兼备多少与其父陆宰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位出了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和官僚,陆宰经常在距离南宋都城临安不远的家中招待前来高谈阔论国事的士大夫们。这些士大夫忠君爱国,对卖国贼所带来的国耻国难而痛心疾首,多是南宋朝廷中的积极主战派。他们在陆宰家中每每谈及国事,“未尝没有掩面落泪者,虽投食在前,却无法下咽”。有一次,陆宰和士大夫们谈到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人虏劫,敌寇残暴、百姓涂炭,在场所有人都目眦欲裂、怒发上指,恨不能立即上战场与敌寇拼个你死我活。顿时,一股忠义豪气在陆宰家的议事堂内弥漫,深深感染到了正在一旁旁听的青年陆游。在家接触到多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陆游很早便形成了坚定的爱国主义理想,也很早就写下了“下马草军书,上马击狂胡”的激昂壮志诗篇[2]21。

二、人生得意唏嘘时短,人生失意忧患愁长

纵观陆游的一生,大约只经历过三次比较得意的时期。第一次是奸人秦桧一命呜呼,让时年34岁的陆游有了出官的机会。他一开始先是在宁德县担任主簿一职,后又担任福州的绝曹,在官场上初次展现了他的才华。第二次是朝廷充分肯定了陆游的政绩和才华,逐步升他为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并被赐予了进士出身,受到宋孝宗的亲自接见。为报皇恩,陆游先后起草了《蜡弹省札》、《与夏国主书》、《条对状》等多篇政论文章,深得宋孝宗和多位朝廷重臣的赏识。第三次是1176年,宋孝宗亲命陆游为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赴前线履职。尽管这一差事只干了不到一年,但陆游策马巡边、纵情宴博、打猎射虎,堪称其人生当中的最得意时刻,甚至连诗歌创作风格都有所改变。

上述陆游的人生得意时期加在一起不到六年时间,与之相比,他所遭受的人生挫折和打击时间更长,影响也更大。他的第一次人生打击发生在他22岁那年,他迫于家命,休掉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妻子唐氏,给他造成了一生无法抹平的内心伤痛。第二次挫折是他29岁参加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时,主考官已经擢陆游为第一名,但由于秦桧、孙秦埙等人的阻挠,陆游未能因此而出官。第三次是陆游年近40岁时,因与多位大臣谈论朝廷上下结党营私一事被宋孝宗察觉知晓,陆游被贬官到镇江任通判。仅过了两年,陆游就遭到了人生第四次打击。有朝中不满他的官员向皇帝上奏弹劾陆游的通判之职,原因是他罔议朝政、力荐张浚领兵、有不臣之心。而皇帝误信人言,真的将陆游从隆兴通判之职上罢免。十年后,52岁的陆游第五次遭遇打击。他刚刚重新受到朝廷启用,又被其他官员举报其“燕饮颓放”而被免去了嘉州新命的官职。其后从56岁到84岁,二十多年时间里,陆游在官场三起三落,接二连三遭到打击挫折。如此波折的人生经历消磨了陆游很多精力,但他的爱国情怀却从未消散过[3]26。例如他每一次被启用,几乎都是缘自其救国救民之愤书疾言,而他每一次被罢官,并非有逆君不臣之心,而是要么被小人陷害,要么是由于其爱国言论或方式超出了皇帝可以接受的范围。

三、壮志难酬悲恸言诗,痛斥权贵寄情山水

当代人们认识陆游,皆是由于他是一位作品等身的爱国诗人,其落脚点仅仅是在“诗人”上。但事实上,陆游当时并非想以诗人为其终身的职业,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想做一位像吕尚、伊尹那样有功国家、辅佐明君的臣子。他在《初冬杂咏》、《春夜读书感怀》等多首诗篇中说道:“蹲蹬乃去作诗人”、“丹心向谁明”、“后世但作诗人看”等,表明写诗只是为了表达他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而已。陆游一生创作近万首诗篇,看似言及范围极广,实则有一个基本的主题红线,那就是统一中华、恢复中原。例如在四川,陆游看完长安城的布防图后,创作了一首《观长安城图》,诗曰:“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道出了百姓不见朝廷派兵出征收复失地的惆怅之情,这也是陆游自己内心惆怅之所在。再有,即便是一些小事也能够激荡起陆游统一国家的诸多联想。在《秋夜将晓》中,陆游诗曰:“三万里河东如海……南望王师又一年。”道出了陆游在秋夜小河边想起万里黄河看不到朝廷派兵前来“拯救”自己的悲凉。陆游寄情于诗句中的理想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成了他的梦结或酒殇。

由于统一中华、恢复中原无法实现,陆游后来便将诗歌创作的风格方向转变为痛斥权贵、反对投降上。他认为,那些主张投降的权贵卖国贼正是阻碍朝廷统一中华、恢复中原的罪魁祸首。此类诗歌有《战城南》、《出塞曲》、《关山月》等等。例如在《关山月》中,陆游巧妙地借用了戍守边疆的士兵之口,深刻揭露出戍边将领求和而不战、士兵求战却不能、边民望恢复而不得的残酷实情,痛斥了朝廷投降派和主和派的政策误国、亡国,最后将矛头隐晦地指向了下诏“和戎”的皇帝。陆游还在《追赶往事》、《夜读揽辔录》中斥责朝廷“无人用岳飞”、“诸公可叹善谋身”,认为投降派和主和派早已勾结在一起,罔顾国家统一大业和国家利益。此外,陆游还严辞抨击了这群只顾独享荣华、不顾百姓国家的害群之马,骂他们“巨浸稽天日沸腾……俊宇雕墙已遽兴”[4]134,说总有一天会因他们的误国而弄得天怒人怨。作为朝廷主战派的中坚力量,陆游从未屈服过投降派和主和派的人身威胁,并一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都还在写诗痛斥他们。

即便是陆游的一些山水诗也在不同程度上透射出他浓浓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宦游多地,钟情山水、热爱家乡。作为一位爱国诗人,除了为国献计献策、痛斥昏庸官吏之外,陆游还用诗歌褒赞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思故乡》一开始便唱道:“听我长歌歌镜湖”;《夏日六言》诗曰:“溪涨清风拂面……一声笛起山前”,既绘情又绘景,别有一番风味在诗句间;《柳桥晚眺》诗曰:“小浦闻鱼跃……故傍碧山飞”,在近观远眺之处,情景交融,仿佛诗人早已融入了秀美的大自然中;《稽山行》虽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个人情感,但它有数家珍一般描绘了秀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幸福的百姓、和乐的风俗,假如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这些景象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印刻在诗人的脑海里、展现在诗人的诗篇中。

四、梦诗风骚梦境凯旋,醉酒当歌醉诗当抒

在陆游一生的爱国实践和近万首诗篇中,“梦诗”是最能代表他的爱国情怀和诗歌创作造诣的作品,这类诗歌数量庞大、内容独领风骚。所谓的“梦诗”,指的是与梦境相关的诗歌作品,它们或者是诗人从梦境中得到创作灵感后的杰作,或者是诗人直接以梦境为素材的创作,又或者是诗人借梦和诗直抒胸臆。在中国诗歌创作史上,“梦诗”向来是众多古代诗人最喜欢的创作方式之一,而陆游堪称这方面的佼佼者,而且他的“梦诗”与他浓浓的爱国情怀紧密结合,散发出别样的风采。由于前文已知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社会氛围、官场气息,陆游深受民族意识、爱国情怀的熏陶,积极主张抵抗和反击外辱,却一直不能如愿。所以他只能在梦境里和“梦诗”中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例如前文提到过的《九月十六日觉而有作》诗曰:“杀气昏昏横塞上……夜脱貂裘抚降将……朔风卷地吹急雪……太行北岳元无恙。”陆游作此诗时正履职于嘉州,眼见国家收复失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只能无奈地将希望变成梦幻,在梦境中寻找寄托。

陆游不仅统一大梦不能实现,而且还多生空有满腔爱国热情而报国无门之感。前文已述,陆游的祖上都是心系国家、民族的士大夫。而陆游生不逢时,出官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此后虽然被步步擢升,但也因各种原因被多次罢官。在官场起伏数十年直到临终,陆游深感虽身在官场却有太多身不由己,以至于报国理想没有机会实现。所以,陆游不仅在梦境中寻求慰藉,而且在现实中经常以饮酒来麻痹自己,创作出不少爱国情意绵长的“醉梦诗”。例如《楼上醉书》诗曰:“丈夫不虚生世间……八年梁益凋朱颜……益州官楼酒如海……信手枭卢喝成采……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5]168,诗中描绘了陆游自己豪饮于酒楼的场景。最后两句说明,他即便宿醉也念念不忘报国之志,搬出宋室列祖列宗来蔑视当朝统治者和那些昏庸的官僚,其郁积在内心的悲愤之情和爱国之志也只能在酒醉后借诗篇畅快地抒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孔凡礼.陆游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齐治平.陆游传论[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4.

[3]邱鸣皋.陆游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严修.陆游诗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96.

上一篇:关于同学你好观后感心得体会下一篇:新水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