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2024-04-20

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通用6篇)

篇1: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研究进展

目录

前言………………………………………………………2 一.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2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2

(二)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4

二 工厂化生产的主要设备和设施……………………6 三.工厂化生产技术……………………………………7 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8 五.工厂化生产的机构设置与各部门岗位职责…………………………………………………………9 六.组培工厂设计中几项重要技术参数………………10 七.生产规模与生产计划………………………………10 八.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11 九.附录…………………………………………………11

前 言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根据所培养的植物种类、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器材、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器材、设施的选择上,不要贪大求洋,应该在其是否实用上多下功夫。在研究型的组织培养操作中,往往对器材、设施的要求较高;而在生产型的组织培养中,则对器材、设施的要求却较为粗放,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培养器材、设施的遴选。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从外植体的采收到试管苗的定植都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例如,培养基的配制要在专用的器材、设施中进行;外植体的接种要在专用的器材、设施中进行。应该根据植物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器材、设施。只有从降低投入、提高工效、节约劳力等诸方面加以考虑,才能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培养效率。

正文

一.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美国Speedling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 Todd首先推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穴盘,并将其应用到花椰菜的育苗上。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im Boodley和Ray Sheldrake教授首次提出用泥、蛭石作为育苗基质,为穴盘育苗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并提供了优良、稳定的育苗基质,其后将其成功应用于蔬菜、花卉的种苗生产,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普及世界各地。这种育苗技术的核心是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育苗基质,用穴盘作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每一株幼苗根系都各自分离,移栽时只要将种苗穴盘脱出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幼苗的根系完整,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而且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将其分为基质混合和填充、播种、基质覆盖、洒水和移栽等若干工序,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穴盘育苗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新的种苗生产行业,它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 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如果以穴盘育苗为例纵观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工厂化育苗具有以下特点:

1.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大穴盘育苗在欧美等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推广普及较为迅速。商品苗生产量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穴盘育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美国为例,最早开始专业种苗生产的公司是Speedling、Kube—Pak、Pinter和Blackmore4家公司,其中Speedling公司发明的泡沫穴盘大量应用于蔬菜种苗生产,Blackmore公司发明了硬塑胶原料穴盘,大量应用于花卉与蔬菜种苗生产。穴盘育苗的规模增长迅速,1979年,美国的花坛花卉穴盘苗生产量约为50万株,而到了1994年,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花坛花卉穴盘苗的生产,已经超过40亿株。到9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超过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加上蔬菜、盆栽植物、切花、宿根花卉、组培材料和树苗,每年的穴盘种苗生产量已经超过250亿株。随着种苗产业的发展,育苗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90年代初,穴盘苗生产规模最大的是Speedling Transplanting和Green Heart Farms公司,包括花卉在内的商品苗年产量都在5亿~6亿株。现在这两个育苗公司商品苗年产量都扩增了1倍。产量突破了10亿株(其中蔬菜苗产量占80%以上)。除上述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育苗公司外,其他公司如Grower Transplanting、PlantelNursery、Golden Fields、Santafe Nursery、Nativadad Nursery、Craven Transplant等商品苗产量都达到2亿~8亿株,西欧国家育苗场商品苗数量虽然比不上美国,但荷兰的Van De Bekerom、Beekeh Kamp以及意大利的Restyra等育苗公司年产商品苗数量也达到了2亿株以上。穴盘育苗的发展,改变了蔬菜传统生产方式和种植制度,如美国移栽蔬菜面积大幅度上升。早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蔬菜作物95%以上是采用直播,出苗后再采用人工或机械间苗,对种子价格比较昂贵的或苗期生长特别缓慢的蔬菜则采用木箱沙培育苗,然后裸根移栽。穴盘育苗问世以来,蔬菜育苗移栽面积迅速增加,目前美国100%的芹菜、鲜食番茄、抱子甘蓝,90%的青椒,75%的花椰菜、青花菜,70%的冬春生菜,30%的甘蓝、加工番茄,都采用了穴盘育苗移栽。虽然购买商品苗费用比露地直播成本加大20%,但采用移栽苗,种植密度有保证,产量可增加20%,更主要的是移栽比直播作物长势整齐,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因此,工厂化穴盘育苗方式的出现推动了美国现代蔬菜种植方式的革命。

2.宜地育苗,分散供苗,种苗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等发达国家注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施规模化经营的前提是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蔬菜商品苗的专业化生产恰恰适应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要。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蔬菜主要生产基地,加利福尼亚州蔬菜,特别是鲜食蔬菜产量大约占美国市场总量的1/2。同样,加利福尼亚州蔬菜商品苗的产量约占全美国市场总需求量的2/3。1995年全美国生产经营规模2400hm2以上的蔬菜农场共44个,其中20个在加利福尼亚州,同样年产商品苗1.5亿株以上的育苗场共有25家,而13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因此,种苗生产都是由大型的种苗生产公司来进行,从事蔬菜种植的农场主不必自己育苗,而是委托专业种苗公司生产,种苗采用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方式进行,形成了完整的种苗生产和供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这是采取传统的营养土块等育苗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3.机械化程度高,技术管理规范 工厂化育苗采用精量播种,从基质混拌、装盘、压穴到播种、覆盖、喷水等一整套作业在一条作业线上完成,并实现了自 动控制。日常运行时生产线上配4名作业管理人员,生产线前端1人,负责把苗盘码放在传送带上;生产线中间操作人员负责监督检测精量播种机的作业质量;生产线末端人员负责把播种完毕的苗盘码放到叉车板上或拖车上;另外1人则负责检查料箱基质和运送苗盘。生产线运行速度为700~1000盘/h,为保证机械性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每个育苗场均配备对机械和电十分熟悉的检修工1~2名,机械性能好,播种精度高,1穴1粒准确率可保持在98%左右,成苗率80%~95%。除苗盘码放和补苗需手工作业外,日常管理喷水、喷肥、打药均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大型育苗公司设备周年运行,精量播种生产线经常工作14h,两班倒作业。因作物种类和育苗季节不同,每茬作物苗龄30~60d不等,平均育苗茬次5~6茬,年人均育苗量600万~800万株。

现代化育苗场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专业育苗公司都聘用一批素质好、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专家负责管理,指挥日常生产和市场运营,同时建立起了相应的规范化操作管理制度。例如,播种前检测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发芽率低于85%的种子不能作精量播种使用;苗期不间断地检查基质理化性质、基质EC和pH;确立精确的营养液配制浓度与养分配比,喷水系统水分均匀度;建立育苗温室和催芽车间环境控制管理标准;病虫害防治;确立壮苗标准;商品苗贮运技术等。正是由于育苗工厂有可靠的机械和人员技术保障,才能实现种苗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二)国内工厂化育苗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穴盘育苗技术正式引进,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陈殿奎研究员等承担技术设备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研究工作,并在京郊花乡建起了我国第一座穴盘育苗生产场,于1987年正式投产。该育苗场从美国引进的设备主要是穴盘育苗的精量播种生产线,种子丸粒化加工设备,以及72孔和128孔的PS吸塑苗盘。育苗的主要基质是从吉林省舒兰县调入,蛭石是河北省灵寿县加工生产,育苗所用N、P、K肥料是市场上商品肥复配,育苗温室则是自行设计的四周有围墙的塑料大棚,采用暖气加温,育苗温室内配有育苗床架和行走式喷水车。花乡育苗场自1987年投入运行后,商品苗产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1990-1993年商品苗销售量稳定在800万株/年,并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春茬主要培育的蔬菜苗是为保护地提供番茄、甜(辣)椒、茄子3种茄果类菜苗及露地花椰菜、甘蓝苗,瓜类作物黄瓜、苦瓜育苗数量不多,只有10万~20万株/年;夏播苗则以芹菜苗为主,夏播苗数量占全年20%左右。花乡育苗场的成功运作使我国蔬菜育苗首次实现了专业化,供苗实现了商品化,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

从花乡育苗场10年来(1987-1996年)的生产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穴盘育苗成本高于美国、韩国,分析其主要原因有4点:①生产规模小,设备设施不能充分利用,没能实现满负荷运行。例如,花乡育苗场引进的精量播种生产线,每年工作时数约160h;而美国Green Heart Farms(绿心育苗公司)属同一型号的精量播种机,年工作时数不少于2400h。同样就温室设施而言,美国的育苗场每年育5~6茬苗,而花乡育苗场只有1.2茬。②劳动生产率低下。与美国育苗公司相比较,那里平均每个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商品苗产出量达600万~800万株/年,花乡育苗场人均商品苗产出量为20万~25万株/年。③能耗燃料成本占育苗成本比例高。按20世纪90年代末煤的价格250元/t计算,北京地区育苗温室采用集中供暖,冬春季育苗平均每667m2出苗量25万株,耗煤30t,折燃料费7500元,即燃料费成本达到每100株3.0元。④花乡育苗场运转时育苗盘国产化问题尚未解决,仍然依赖进口,国内现使用的吸塑苗盘基本是从美国和韩国进口,质量为180g的吸塑PS苗盘国内售价每100个580元,由于附加进口海关税、增值税等费用,国内苗盘定价较国外高40%左右。如果以每个苗盘平均使用3.5次,即苗盘成本为每100株苗1.5元。

尽管花乡育苗场与国外育苗工厂相比存在诸多问题,但让人们看到了现代育苗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穴盘育苗商品性好和幼苗质量高的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都将工厂化育苗作为国家攻关重点项目进行研究。目前,工厂化育苗所需的精量播种机、行走式洒水车、移动式苗床、育苗穴盘、育苗生产流水线都已经实现国产化生产,在育苗基质配方、育苗环境控制上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经应用于育苗实际,专业化的育苗工厂在我国已屡见不鲜。1998年以来,国内建起的穴盘苗成规模化生产企业有50~60家,工厂化育苗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估算,我国每年蔬菜生产的育苗量大约需要4000亿株,因此是一个巨大的种苗市场,而且我国的花卉市场方兴未艾,草花生产已经普遍采用穴盘育苗,果树无病毒苗和林木育苗普遍采用了容器育苗,棉花和烟草的工厂化育苗已经在国内得到了普及和推广。美国Speedling(维生)公司在国内已经设立了十几个育苗场,国内的专业种苗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相信未来我国的工厂化育苗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国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关于育苗工厂的规模化经营问题 由于工厂化育苗需要一定的育苗设施和装备,育苗工厂的一次性投入较大,而且生产过程中采用基质和穴盘等消耗品增加了育苗成本,因此,工厂化育苗的育苗成本较传统的育苗成本高,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就是扩大育苗工厂的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营。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育苗仍占主导,商品化供苗还有一段路要走,也致使国内育苗工厂的育苗数量偏少,除美国Speedling(维生)公司在中国建立的育苗场经营规模较大外,育苗量超过3000万株/年的工厂很少。而没有规模就没有育苗效益,只有育苗达到一定的规模,单株育苗的公摊成本才会降低(如育苗设施折旧费、采暖费等),现在很多地方的育苗工厂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主要是规模经营不够造成的。因此,在我国育苗需求量较大的地区要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几家大型的育苗企业,才会促进我国工厂化育苗产业的持续发展。

2.关于育苗工厂的产品定位问题 如何对培育的幼苗进行合理定价,即可实现赢利,又能让生产基地或农户满意一直是困扰育苗工厂经营者的重要问题。以蔬菜生产为例,采用常规的品种进行育苗可能不会有利润,原因是常规品种种子廉价,农户可能自己育苗。随着我国设施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的迅速发展,从国外进口的种子逐渐增加,而进口种子价格高,农户自己育苗有很大风险,而工厂化育苗由于有较好的设施和丰富的育苗经验,可以保证育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就愿意委托育苗工厂育苗。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育苗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报,如西甜瓜生产普遍采用嫁接育苗,而很多农户由于没有掌握这一技术或自己育苗成本很高(如冬季需要加温设施等),也会委托育苗工厂育苗,因此对育苗工厂的经营种类进行合理定位非常关键。

3.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需要进一步加强 尽管国内近年来工厂化育苗的单项技术上取得了很多突破,但总体而言,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标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育苗涉及种子精选与处理、基质配方、精量播种、育苗精准环境控制、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种苗的贮藏与运输等诸多环节,如果某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导致育苗失败。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和不同地区的生态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工厂化育苗操作规范,提高种苗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4.工厂化育苗设施和配套装备开发需要加强

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育苗工厂都是采用从国外进口的精量播种流水生产线,尽管质量好,但价格高昂;国内研发的播种机尽管价格低,但又存在精度差的问题,而且开发的设备不配套,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加强对工厂化育苗关键设备特别是精密播种机的开发将是今后我国工厂化育苗设施开发的重点,此外尽快开发出与工厂化育苗相配套的田间移栽设施亦是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 工厂化生产的主要设备和设施

三.工厂化生产技术

3.1品种选育和母株培养:

广泛收集和引进目标植物建立种质资源圃,选择市场潜力大、特性典型、纯度高、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物作为母株进行生产。3.2离体快繁组培基本苗:

(1).初代培养材料的处理与培养:尽管采用小容器进行分散培养,降低污染率。

(2).组培苗的变异:注意选择适宜的培养途径(如芽再生型等)。

(3).预留储备“母瓶”:置于10-15℃低温下保存,减少变异及污染等的影响。

(4).生根培养:将成丛的试管苗分离成单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诱导生根的方法。3.3.组培苗的移栽驯化: 3.3.1.准备工作:

(1).选择育苗容器:一般采用穴盘,带根苗需穴格较大,扦插苗则需穴格较小。

(2).基质选配:

①.具备良好的物理特性:保水透气;

②.具备良好的化学特性:稳定、无毒、PH值及电导率等适宜;

③.物美价廉,便于就地取材。(3).基质的种类:

①.有机基质:泥炭、椰糠、花生壳、木屑等;

②无机基质:蛭石、珍珠岩、次生云母矿石、河沙、炉渣等。(4)场地、工具及基质灭菌、装盘:

①场地、工具灭菌:多采用化学药剂灭菌;

②基质灭菌:多采用蒸汽灭菌或化学药剂灭菌;

③基质装盘。

(5)营养液的配制:

①营养液的成分:大量、微量等;

②营养液常用药品的来源:实验研究需分析纯,规模化生产用化学纯或工业化合物;

③营养液配方;

④植物营养液的配制。3.3.2.组培苗移栽:

(1)自然适应: 组培苗由试管内条件转入室温,暴漏于空气中,环境落差大,需要逐步适应。一般要求

(2)起苗、洗苗、分级:将苗瓶置于水中,用小竹签深入瓶中轻轻将苗带出,尽量不要伤及根和嫩芽,置水中漂洗,将基部培养基全部洗净。将苗分为有根苗和无根苗两类。

(3)移栽:拿起苗,用手指在基部上插洞,将苗根部轻轻植入洞内,撒上营养土,将苗盘轻放入苗池中。无根苗需先蘸生根液再行移植。若用栽苗机应按规定操作。3.3.3.组培苗扦插:将经自然适应的小苗洗净,每叶节切一段,基部向下扦插在沙盘中。

3.3.4.幼苗驯化管理:光照、温度、水分、通气及病虫等 3.3.5.“绿化”炼苗:

(1).结合灌水施营养液:一般浓度为0.15%-0.3%;(2).逐渐加大光照强度和时间。3.3.6.影响组培苗驯化的因素:

(1)温度;(2)空气相对湿度;(3)光照条件;(4)炼苗时间;(5)移栽基质。(6)苗的生理状况

3.3.7.成苗管理:(1)及时供水(2)苗床温度(3)施肥 3.4.苗木传递与运输:

3.4.1、便于运输的育苗方法和苗龄:

(1)裸根苗运输:注意保湿;

(2)穴盘苗运输:较好,适宜于小苗运输。3.4.2、包装、运输工具与运输适温:

(1)包装:注意充分利用空间;

(2)运输工具:最好具有调温、调湿装置;

(3)运输适温:一般为9-18℃。3.4.3、运输前准备:

(1)确定具体启程日期:

(2)种苗包装:

3.4.4、运输:注意快速、准时。3.5.苗木质量检验:

3.5.1、意义:保证苗木的质量和种植者的利益,也是制定苗木价格的依据。3.5.2、组培苗投师鉴定的指标:

(1)商品性状:苗龄、农艺性状;

(2)健康状况:不带病虫;

(3)遗传稳定性:DNA“指纹”鉴定。

四.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

五.工厂化生产的机构设置与各部门岗位职责

5.1、管理层:

1、企业法人:1人

2、副总:1-2人 5.2、生产部:

1、人员配备:经理1-2人,生产工若干

2、任职条件:

①熟悉植物组培苗生产技术、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

②熟悉组培苗生产的各种设备设施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能熟练使用这些设备设施;

③具备一定的组培苗木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3、岗位职责:生产组培苗,改进工艺流程。

注:岗位职责应明确、具体,便于执行。5.3、质量检验部:

1、人员配备:经理1人,质检员若干

2、任职条件:

①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

②熟悉植物组培苗生产技术及过程;

③精通企业组培产品质量的检测与管理。

3、岗位职责:进行苗木质量检测与分级,打造企业品牌和信誉。5.4、技术开发部:

1、人员配备:经理1人,技术研发人员若干

2、任职条件:

①具有较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和一定的科研及技术攻关能力;

②熟悉植物组培苗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③具备团结协作、技术革新和创新精神。

3、岗位职责:改进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引进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5.5、市场营销部:

1、人员配备:经理1-2人,营销员若干

2、任职条件:

①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经验;

②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③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⑤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机智灵活、果断敏捷的工作作风。

3、岗位职责:确定销售目标,销售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

5.6、物资供应、后勤保障部:

1、人员配备:经理1人,采购管理员1-2人

2、任职条件:

①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服务意识;

③熟悉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结构与性能;④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岗位职责:采购、供应企业生产经营必需物资,提供职工生活福利设施。

六.组培工厂设计中几项重要技术参数:

6.1、培养基的需要量: 一般250-300ml的培养瓶每瓶分装培养基40-50ml,平均接种约5个材料,计算时需考虑污染率(如5%)、接种成活率(如85%)、增殖倍数(如4)、有效苗率(如90%)等。6.2、继代增殖系数与继代周期:

1、增殖系数:一般控制在3-8之间。

2、继代周期:一般控制在4-5周或更短的时间内。6.3、生根诱导:

1、诱导生根的芽苗与继代增殖芽苗的比例:一般不小于1:2。

2、生根的诱导时间、生根率和发根数:诱导时间一般为20-30d,生根率应高于70%,每株发根娄在2-3条以上。生根诱导的时间不宜过长,不但易引起培养基污染,而且发根的整齐度不一,影响苗生长的整齐度,给集中移栽带来困难。如果生根率过低则生产成本极高,发根数太少,则降低移栽成活率,对大规模生产均不利。

七.生产规模与生产计划

7.1、试管苗增殖率的估算:

1、试管苗增殖率:指植物快繁系统中繁殖体的繁殖率,一般以芽、苗或无根嫩茎为单位,对原球茎、胚状体等则以瓶为单位。

2、试管苗增殖率理论值的计算:Y=mXn

3、试管苗增殖率实际值的计算:Y=mCn=m(Ne/N0)n= m(/N0)n C:有效繁殖系数;Ne:有效苗;N0:原接种苗数;Nt:新苗数;Pe:有效苗率。7.2、生产计划的制定:

1、生产计划的确定:①市场需求;②实验室及其生产规模。

2、生产计划的实施:①繁殖材料的准备:②合格繁殖材料的快速繁殖: 3.制定生产计划必须注意一下几点:对各种植物增值率的估算应切合实际。要有植物组织培养全过程的技术储量(外植体诱导技术、中间繁殖体增值技术、生根技术、炼苗技术)。要掌握或熟悉各种组培苗的定植时间和生长环节。要掌握组培苗可能产生的后期效应。

八.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8.1、直接生产成本:包括药品费、人工费、水电费及各种易耗品费用等。8.2、固定资产折旧:包括厂房、基本设备等折旧费等,一般折旧率为5%。8.3、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开支:包括市场调查、经营与管理等费用。8.4、组培苗的增值:

1、提高生产效率:

2、加强技术研究,优化生产工艺:

3、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4、节省能源,降低消耗:

5、培养珍稀名贵植物和无病毒种苗:

6、培养专利品种组培苗:

8.5 销售筛盘苗或营养钵体 刚刚出瓶的组培苗,由于移栽成活较为困难,常常销售不畅,价格也难以提高。因此,组培工厂除了直接销售刚出瓶的组培生根苗外,可以扩大移入营养土中的筛盘苗的销售。

九.附录

(一)香蕉试管苗工厂化生产过程的光温环境调控(见附件一)

篇2: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成本控制技术

摘要:工厂化生产组培苗技术能否大面积应用,往往受到成本的制约.据分析,培养基、水电费、人工工资、耗材、固定资产折旧、营销与管理费6项是工厂化生产组培苗的主要直接成本,污染损失和炼苗过程中的.损失是最主要的间接成本.提出了以减少培养基试剂用量,减少高价药品用量;加强组培环境质量管理,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根据组培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生产周期,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温度条件,降低能耗为重点的“减量、减损、降耗”的成本控制对策.作 者:谢玲玲    王尔惠    XIE Ling-ling    WANG Er-hui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组培检测中心,湖北,恩施,445000 期 刊:湖北农业科学  ISTICPKU  Journal: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6(1) 分类号:X51 关键词:组培苗    工厂化生产    成本控制技术   

篇3:丽格海棠试管苗的炼苗技术要点

丽格海棠 (Begonia elatior) , 别名玫瑰海棠, 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花卉, 是球根海棠和野生秋海棠的杂交品系[1]。因冬季开花且花朵大、花色多而艳丽等特性, 在新年花市上极受欢迎, 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一类高档盆栽品种。但丽格海棠很难形成种子, 常规繁殖以叶插或茎插为主, 成活率低, 植株细弱, 繁殖速度慢[2]。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最佳途径, 而使丽格海棠从实验室组织培养走向大规模生产, 其技术关键在于提高试管苗的炼苗成活率。为此, 笔者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学院组培实训基地进行了多年丽格海棠试管苗的炼苗试验[3,4], 对炼苗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 现对炼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2 炼苗技术

2.1 选择瓶生壮苗

瓶生壮苗是保证炼苗成活率的首要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苗高4~5cm, 叶片4~6片, 叶色浓绿, 茎粗壮, 须根多而洁白。

2.2 选择炼苗基质

炼苗基质应选择质地疏松, 保湿性、透气性良好的椰茸或者椰茸+泥炭 (3∶2) , 基质可重复使用, 但每次使用前都应将基质消毒灭菌。如果基质量少可用高压锅灭菌消毒, 多时可以用500倍福尔马林喷雾闷堆, 1周后再散开敞气, 2周后备用。

2.3 搭建荫棚

选择地势平坦、半阴半阳处搭建1.5m高遮阳网荫棚, 内设薄膜小拱棚保湿。

2.4 移栽瓶苗

试管苗先在培养室内打开瓶盖, 注入少量清水, 敞开瓶盖, 在培养室内预炼苗2d。用镊子轻轻取出小苗, 洗去根部基质, 基质要全部除去, 以防残留的培养基滋生杂菌, 造成感染,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伤根。移植时用一个筷子粗的竹棒或木棒在基质中插一小孔, 然后将小苗栽入。因幼苗较嫩, 注意防止弄伤, 栽后把幼苗周围的基质压实。移植前基质要浇透水, 栽后浇少量的定根水。最后盖好双层拱棚, 内层盖薄膜保湿, 外层搭遮阳网防止阳光直射。

2.5 管理

2.5.1 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

在移植后5~7d内, 应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 减少叶面水分蒸发, 让小苗始终保持挺拔的状态。而要保持小苗水分供需平衡, 首先炼苗的基质要浇透水, 所放置的床面也要浇湿, 然后搭设小拱棚, 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初期要经常喷雾, 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5~7d后, 小苗开始生长时, 可逐渐降低湿度, 减少喷水次数, 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 使小苗适应湿度较低的条件。约15d后揭去拱棚的薄膜, 并控制水分, 逐渐减少浇水, 促使小苗根系发达, 生长健壮。

2.5.2 防止菌类滋生

试管苗原来的生长环境是无菌的, 移植出来后很难保持完全无菌, 但应尽量不使菌类大量滋生, 以利于成活。因此, 在炼苗过程中, 除对基质提前消毒灭菌外, 炼苗期间还应每2~3d喷施800~1000倍多菌灵或托布津, 防止菌类大量滋生。

2.5.3 保证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

丽格海棠炼苗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 最适宜生根的温度为18~22℃。冬春季地温较低时, 可用电热线加温;夏季温度高时要采用遮阳网降温, 确保炼苗的成活率。在光照管理上, 炼苗初期可用较弱的光照, 如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等, 以防止阳光灼伤小苗和增加水分的蒸发。小苗开始生长后, 逐渐加强光照, 后期可直接利用自然光照, 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 增强抗性, 促进其成活。

2.5.4 适量浇灌营养液

炼苗初期新根还没有形成, 根系吸收能力很弱, 为了培育壮苗, 可在每次浇水时结合喷施1/2MS大量元素营养液, 充分利用叶片气孔吸收部分营养, 对提高炼苗成活率和培育壮苗都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涛, 毕红卫.丽格秋海棠的快速繁殖[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3, 17 (6) :55~58.

[2]段祖安, 王海朋, 羿德磊.玫瑰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 (2) :205~208.

[3]沈海龙.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69~71.

篇4: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

关键词:安祖花;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S682.1+4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4.005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Anthrium andraeanum Lind Test-tube Plantlet Commercial Process

HAO Yan-ying1, YUAN Ai-min2

(1.Tianjin Park of Municipal Garden Bureau, Tianjin 300112, China; 2.Tianjin Honggang Horticulture Company, Tianjin 300402, China)

Abstract: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imported Anthrium andraeanum Lind “Dakota”factory producing with its bud as explant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medium for bud induction was MS+6-BA1.0 mg/L +NAA0.1 mg/L +2,4-D 0.1 mg/L.Combined with 2,4-D was much better than NAA. The favorable proliferation medium was MS+6-BA1.0 mg/L +NAA0.1 mg/L which its proliferation rate was more than 4. It could prevent pathogen invasion during anthrium test-tube plantlet temporary planting by using disinfectant imported medium and spraying 0.1% carbendazol, and the transplanted survival rate was more than 95%.

Key words: Anthrium andraeanum Lind; tissue culture;commercial process

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植物,叶革质光亮,单花顶生,佛焰苞直立开展,肉穗花序,花期长达1个半月左右,为国内外著名的观赏花卉。利用常规的播种、分株法繁殖火鹤,繁殖率极低,播种繁殖所需时间长,且易产生变异。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繁殖系数,短时间内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种苗,满足市场需求。自1974年Pierik首次离体培养红掌取得成功以来[1],国内外对红掌进行组培快繁的报道已有不少[2-6],但由于所采用的外植体和培养方法不同,所得结果很不一致,种苗质量也很不稳定。笔者以安祖花品种的茎尖为外植体进行了安祖花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大量质量稳定的种苗。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以天津花卉示范中心引进的进口安祖花品种“火焰”的茎尖为试材。

1.2方法

取安祖花“火焰”的茎尖,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无菌超净台用75%的酒精表面处理30 s,0.1%的升汞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3~4次,接种于不同诱导培养基上(表1)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不同继代培养基上(表2)进行增殖培养及芽分化,当芽长到1~2 cm时切下,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在温室内根据试管苗的大小分别栽于200穴的育苗穴盘内,使用经消毒的进口基质,移栽后喷施0.1%的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待试管苗移栽成活后,进行正常养护。

2结果与分析

2.1安祖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2.1.1诱导培养基的筛选“火焰”的茎尖在无菌超净台上用0.1%升汞消毒后,切取小于0.2 cm的生长点接种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

从1表中可以看出,以MS+NAA0.1~0.2 mg/L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0.1~0.2 mg/L能较好地促进安祖花茎尖愈伤组织的形成,比不添加2,4-D的组合提早14~19 d。表明适当加入低浓度的2,4-D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2.1.2继代培养基的筛选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在不同的继代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安祖花愈伤组织在MS+6BA0.5~2 mg/L +NAA0.1~0.2 mg/L各组合的培养基中均能获得较好的增殖率,增殖率在2~6倍之间;芽分化率也能达到3.6%~5.8%,但综合愈伤组织增殖和芽分化的速度和小苗的质量效果来看,安祖花品种“火焰”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6-BA1.0 mg/L +NAA0.1 mg/L为最好。

2.2安祖花试管苗移栽技术的研究

安祖花试管苗在培养瓶内完全处于异养、无菌状态。当它们移出培养瓶种植时,不仅失去了营养的支持,而且生长环境也发生了不利于其生长的巨大变化。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试管苗的大量死亡,使组培苗的生产功亏一篑。

2.2.1栽培基质的处理为了提高安祖花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移栽基质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移栽基质的消毒一般可以采用蒸汽消毒、密闭熏蒸和其他如药剂喷洒等方法,消毒彻底,试管苗成活率高。但是,蒸汽消毒易受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且成本高。因此,我们采用不同杀菌剂和杀虫剂对基质进行了消毒,并对不同消毒方法对基质消毒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3种消毒方法都可以对移栽基质进行彻底地消毒,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各种病虫害。第1种消毒方法对基质消毒时,工作量大,周期较长,而且如通风不好,易产生药害。第2、3种消毒方法工作量较小,周期较短,消毒效果好,使用方便。比较而言,第3种消毒方法,即用500倍多菌灵配合500倍敌敌畏对移栽基质进行消毒效果好,更经济环保。

2.2.2试管苗移栽环境条件的控制由于培养瓶中相对湿度大,试管苗茎叶表面几乎无防止水分蒸发的角质层等,移栽后植株叶面蒸腾很大,难以保持植株的水分平衡。因此,移栽前期必须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以减少叶面蒸腾,使试管苗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条件。我们针对安祖花试管苗移栽的环境条件进行的试验结果可出看出,安祖花试管苗移栽后只有保持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并加强管理,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才可以达到95%以上。安祖花试管苗移栽后要由异养过渡到自养,出瓶后需靠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来维持试管苗的生长。如果光线太弱,试管苗出瓶后会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难以维持生长,必然会影响到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但光线也不能太强,否则会使叶绿素受到破坏,而且过强的光线会加大蒸腾度,使试管苗水分平衡的矛盾更加尖锐。经反复试验得出安祖花试管苗移栽适宜的光照强度以6 000~10 000 lx为宜。

2.2.3喷施杀菌剂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在超净工作台上切取高1~2 cm,具有3~4片展开叶的安祖花试管苗,用20~30 ℃的自来水洗净附在植株上的培养基。根据试管苗的大小分别移栽到不同的200穴的穴盘中。栽后喷施1 000倍的50%的多菌灵药液,结果见表4。

试管苗出瓶移栽是实现从无菌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此时由于叶片气孔张开、茎叶表面缺少角质层保护,抵抗能力弱,极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由表4可以看出,试管苗移栽后喷施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地保护试管苗,防止病菌的侵染,大幅度地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

2.2.4肥水管理试管苗移栽1个月后,不断生出新根,此时可以开始浇施0.1%的NPK复合液肥。在18~30 ℃,相对湿度70%以上的温室内,经6~7个月的栽培,移栽苗可以达到株高8~10 cm,8~10片叶,根系长满穴盘。此时可开始定植或种苗销售。

2.3试管苗继代周期的研究

从2004—2007年,经近4年的观察总结,我们发现,安祖花外植体诱导成功,经继代培养15次以上,由于外源植物激素累积等因素的影响,愈伤组织逐渐衰老,导致增殖率、芽苗分化率都明显降低。另外,由于内生菌的原因,试管苗的细菌污染率也明显增加。据调查,愈伤组织继代15次以上的内生菌污染率可达近30%。工厂化生产时,需逐渐淘汰分化弱、生长势差和被细菌污染的愈伤组织,否则继续进行继代培养会增加试管苗的畸变,降低试管苗的质量。因此,要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安祖花组培苗,必须不断进行外植体的诱导,外植体的诱导量可以根据生产规模而定。

3结论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安祖花芽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 mg/L+NAA0.1 mg/L+2,4-D0.1 mg/L;最适的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为MS+6-BA1 mg/L+NAA0.1 mg/L。使用经消毒的进口基质,且移栽后喷施0.1%的多菌灵,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天津园林花圃采用本试验的方法已经实现了安祖花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每年生产近百万株。

参考文献:

[1] 李平英,独军,韩云花.安祖花的组织培养与快繁[J].甘肃林业科技,2005(4):30-33.

[2] 范敏,张瑞麟.白掌的组培与快繁[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5):477.

[3] 张桂和,徐碧玉.安祖花茎段培养与离体繁殖[J].上海农业学报2001,17(3):13-16.

[4] 浩仁塔木,余伟莅.安祖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6):433.

篇5:北海道黄杨试管苗的耐盐性研究

北海道黄杨 (Euonymus japonicus) 是卫矛科、卫矛属的常绿阔叶树种, 它具有极强的耐寒特性, 能耐-23.9℃的低温, 是我国华北地区抗寒性最好的常绿阔叶乔木;另外, 入秋后成串红色的果实与绿叶相伴, 观赏价值极高。春季由于受到寒冷干燥气候的影响, 北海道黄杨易出现叶黄、抽干现象, 从而对北海道黄杨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在宁夏地区北海道黄杨苗木的越冬保存率、抽干率均为70%左右, 且在春季3月份其幼苗极易抽干, 由此可以说明北海道黄杨的抗旱性不强。目前, 关于盐生植物的耐盐性研究大多以盆栽苗为试材, 而北海道黄杨试管苗耐盐性研究是以北海道黄杨试管苗为材料,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通过研究不同NaCl浓度下试管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的变化, 以确定北海道黄杨试管苗最适生长盐浓度, 探讨NaCl胁迫下对北海道黄杨试管苗的耐盐性, 为培育、开发优良北海道黄杨的耐盐抗旱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生长健壮的北海道黄杨试管苗。

1.2 方法

在北海道黄杨试管苗最适生根培养基 (l/2Ms+I-BA0.5 mg/L) 中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 g/L、1 g/L、2 g L、4 g/L、8 g/L的NaCl。将在1/2Ms+IBA0.5mg/L生根生长30天左右的试管苗切成带两个芽的茎段, 分别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中, 每一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培养条件:温度 (25±5) ℃, 光强3 000~4 00O lx每天光照8~10 h。接种45天后统计生根率、生根数, 并记录北海道黄杨试管苗的死亡情况, 计算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黄杨的存活率。同时, 用镊子轻轻取出带根小苗, 用清水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 滤纸吸干水分, 将各处理的植株分成地上部和地下部, 量取最长根长、茎长并分别称得鲜重。再将新鲜样品材料于105℃烘箱中杀青10 min, 再转至60℃烘至恒重, 称得干重。得到生物量和根冠比。通过45天后调查不同NaCl浓度对北海道黄杨试管苗生长指标及生物量等的影响, 以确定黄杨试管苗最适生长盐浓度。

根冠比=根重÷地上部重。

相对含水量= (鲜重-干重) /鲜重×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NaCl胁迫对黄杨试管苗生根率的影响

选取生长健壮的北海道黄杨试管苗分别接种到加有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相同生根培养基上进行耐盐性筛选, 其NaCl的质量浓度设置分别为A (0 g/L) 、B (1 g/L) 、C (2 g/L) 、D (4 g/L) 、E (8 g/L) 五种梯度。由表1可知: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 试管苗的生根率逐渐降低, 且根长指数也逐渐变小。当浓度达到4 g/L时出现褐化现象;当浓度达到8 g/L时根系生长出现停滞, 根尖发黑坏死, 褐化现象明显严重;而浓度小于4 g/L时生根率为65%以上且为多条根, 因而高质量浓度的NaCl对北海道黄杨试管苗生长不利。

2.2 NaCl胁迫对黄杨试管苗高度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北海黄杨试管苗高度随着NaC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呈现下降趋势。浓度为1 g/L时其高度变化不大;浓度小于4 g/L时其株高较稳定, 与对照差异不是很大;而当盐浓度大于等于4 g/L时其株高急剧下降, 且叶色变黄, 出现严重卷曲、脱叶现象, 说明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盐胁迫伤害明显。

2.3 NACL胁迫对黄杨试管苗单株鲜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经过不同盐分处理生根培养45天后, NaCl质量浓度从1 g/L~8 g/L其试管苗单株鲜重分别为2.406 g、2.485 g、2.260 g、1.172 g, 对照A的鲜重为2.382 g, 说明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提高, 北海道黄杨试管苗的单株鲜重逐渐下降, 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

2.4 NaCl胁迫对黄杨试管苗根冠比以及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当NaCl质量浓度为2 g/L时其根冠比明显增加, 但当浓度为4 g/L时其根冠比又显著下降, 这说明北海道黄杨试管苗根部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大于地上部, 盐胁迫对根部产生的抑制作用强于地上部。

如表2所示:质量浓度为1 g/L、2 g/L的NaCl胁迫时其相对含水量较对照变化不大, 但当浓度为4 g L、8 g/L时其相对含水量明显减少。由此可见, NaCl胁迫下叶片水分的正常代谢微观上可能受到影响, 即NaCl胁迫因降低蒸腾以及水分从根系向茎叶的运输而导致茎叶含水量下降。

3 结论

篇6:大花蕙兰试管苗的驯化及移栽技术

关键词:大花蕙兰;试管苗;驯化;移栽基质;移栽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 S682.31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187-02

大花蕙兰(Cymbidium hubridum)别称虎头兰,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洋兰,其花朵硕大,枝叶俊秀,深受兰花爱好者的欢迎,也是春节消费的高档盆花[1]。但是,由于大花蕙兰多为杂交品种,种子繁殖无法保持其品种特性,且结实率也相当低,分株能力又很弱,因而繁殖系数极低,繁殖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工厂化生产的需求[2-5]。正是因为繁殖系数不高,许多名贵品种短缺,导致近几年大花蕙兰价格不断攀升。因此,建立和完善大花蕙兰高频再生和工厂化生产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6]。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大花蕙兰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显得至关重要,移栽成活率直接影响工厂化生产的成本,因此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降低瓶苗成本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系红色系大花蕙兰品种,商品名为来福神(Cym.Fukunokam),以健壮母株假鳞茎上新生侧芽作为外植体诱导出的原球茎,经增殖、壮苗和生根三大过程得到待出瓶试管苗。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驯化基质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1.2.1.1 材料 选取组培瓶内带根的健壮试管苗,高7~8 cm,具有3~4张小叶。

1.2.1.2 处理 打开瓶盖,置于常温室内散射光下,炼苗8 d(闭瓶炼苗5 d+开瓶炼苗3 d),接着取出试管苗,洗净根部附着的琼脂,浸入1 000倍液的多菌灵溶液中20 s,取出晾干,栽至不同的基质中(表1),基质分别采用植料(天然火山石+直径石+唐基兰石+唐基泥)、苔藓、珍珠岩(70%)+蛭石(30%)、兰花土、腐熟药渣5种材料。移栽前,所有基质均经过高温消毒,以防感染。每个试验组20株试管苗,3次重复,温室管理,30 d后调查成活率、叶片增量及生长情况。成活率及叶片增量按以下公式计算:成活率=成活数/移栽总数×100%;叶片增量=试管苗新生叶片总和-移栽前叶片总数。

1.2.1.3 管理方法 保持温室内温度为15~28 ℃,最低不低于15 ℃,最高不能高于32 ℃;照度为5 000~8 000 lx;移栽后用喷雾器喷水1~2次/d,前2周湿度为80%~90%,以后逐渐保持在70%~80%。

1.2.2 不同覆盖材料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

培养瓶中的小苗因湿度大、茎叶表面防止水分散失的角质层等几乎全无,根系也不发达,移栽后难以维持水分平衡,即使根的周围有足够的水分也不行。所以,只有提高周圍的空气湿度(90%左右),使叶面的蒸腾减少,尽量接近培养瓶中的条件。本试验分别采用塑料薄膜纸全封闭覆盖和无纺布全封闭覆盖,进行试验,基质选用兰花土,每个处理20株生根苗,3次重复,温室管理,30 d后调查成活率及生长情况。设置1组在相同环境下不覆盖任何材料作为参照组。

1.2.3 喷施营养液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选取已成活且具有相同长势的试管苗,高7~8 cm,基质为兰花土,喷施富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的营养液,具体配方见表2,每 10 d 喷施1次,共处理60株试管苗,6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叶片数和平均高度。平均叶片数和平均高度按以下公式计算:平均叶片数=60株试管苗的叶片总数/60;平均高度=60株试管苗的叶片高度总数/60。设置1组不喷施营养液作为对照组。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影响

试管苗移栽30 d后统计成活率,60 d后统计叶片增量,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植料的成活率第一,达91.5%;苔藓第二,达86.5%;珍珠岩 ∶蛭石=7 ∶3第三,达72%;兰花土第四,达64%;腐熟药渣第五,仅30%。大花蕙兰的叶片数增加量是其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由表3可知,不同栽培基质上大花蕙兰的叶片数增加量也不同。增量最多的是植料,60株共增加174张叶片;其次是苔藓,60株共增加151张叶片。5种基质按叶片增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植料>苔藓>珍珠岩 ∶蛭石=7 ∶3>兰花土>腐熟药渣。

为了确定这种差异是试验误差还是不同栽培基质导致的结果,对5种基质中试管苗的叶片增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4表明,不同基质上试管苗的叶片增量差异极显著。对各处理平均数进行比较测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基质5与基质4、基质1差异极显著,与基质2、基质3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说明植料、苔藓和珍珠岩+蛭石均可作为大花蕙兰试管苗移栽的基质。

大花蕙兰试管苗的移栽基质要求疏松通气、保持适宜的保水性、容易灭菌处理、不利于杂菌滋生,过多的水应能迅速沥除,以利于根系呼吸,有助于生根存活。一般选用苔藓,是因为其保水保肥力好。在本试验中苔藓的成活率排第二,效果较好,但因其透气性较差,不宜用于露地栽培,也不宜浇水过多,否则易引起植株根系腐烂;另外,还因为苔藓价格较高,用量较大,因此在工厂化生产大量栽培中不宜使用。珍珠岩 ∶蛭石=7 ∶3具有保水、保肥、质轻的特点,但吸水透气性较差。本试验成活率与叶片增量最高的均为植料(天然火山石+直径石+唐基兰石+唐基泥),植料不但具有保湿、保温的优点,更重要的是通气性能优良,能满足大花蕙兰生长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幼苗的生长,提高移栽的成活率。所以,大花蕙兰移栽的最适基质为植料。

2.2 不同覆盖材料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0 d后统计结果不同覆盖材料下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结果见表5。试管苗移栽的环境要求空气湿度较大,与在培养室的组培瓶中湿度相似,这样能够提高移栽成活率。由表5可知,本试验中3组不同覆盖材料的成活率相差较大,其中以无纺布最高,达83.3%;其次为塑料薄膜纸,66.7%;参照组即不覆盖任何材料组成活率最低,为46.7%。塑料薄膜纸全封闭覆盖有助于提高小苗生长环境的空气湿度,所以成活率优于参照组,但由于通气、通风效果不好,容易导致菌类滋生等,从而降低试管苗的成活率。无纺布则在通风效果上大大优于塑料薄膜纸,有效解决了通气、通风的问题,试管苗的成活率远远高于塑料薄膜纸近20百分点。由此可见,无纺布全封闭覆盖法在移栽中具有保湿、保温、遮光、通气等优点,试管苗成活率较高,为试管苗移栽的最佳覆盖材料。

2.3 喷施营养液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60 d后统计试管苗生长情况,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喷施营养液组在成活率、平均叶片数和平均高度这3个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营养液的喷施对大花蕙兰的生长的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营养液中富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配比均衡,能及时提供试管苗所需要的营养,并且通过叶片喷施的方法,有利于试管苗的吸收,对其生长特别是苗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营养液的喷施适合大花蕙兰的生长,且增强了试管苗的长势。

表6 营养液对大花蕙兰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组别成活率(%)平均叶片数(张)平均高度(cm)植株长势

喷施营养液68.35.212.3长势较好,叶色翠绿

对照组65.04.911.1有植株叶色发黄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花蕙兰工厂化生产体系中,采用植料(天然火山石+直径石+唐基兰石+唐基泥)作为移栽基质、无纺布全封闭覆盖、并辅以喷施富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的营养液,能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增强试管苗的长势。

参考文献:

[1]卢思聪. 中国兰与洋兰[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112-113.

[2]谭文澄,戴策刚.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145.

[3]章玉平. 兰花种子繁殖技术概况[J]. 中国花卉园艺,2003(4):22-24.

[4]陈振光. 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89.

[5]姚麗娟,陈义增,徐晓薇,等. 大花蕙兰无菌播种技术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2):30-33.

上一篇:无事故证明下一篇:白梅社区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