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案例

2024-04-08

青山不老教学案例(通用8篇)

篇1:青山不老教学案例

青山不朽是一篇背景清晰、重点突出的略读文本,即通过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了解青山不朽的意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本文的难点在于理解青山永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体现的精神。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我了解到略读课文不像精读那样严格和详细,但在阅读方法上,它并不排除精读的重点。重点仍然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

本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文中的三个问题:

老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谈论“青山不老”的含义。全班围绕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另一个特点是课堂上动静结合,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本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相对单一,指导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言表达缺乏情感,学生课堂阅读不到位,学生小组讨论时间不够,教师缺乏情感性阅读指导,同时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允许学生阅读自己应有的情感。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学生在更多的时间里体验课文,与课文对话。今后,我会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给大家上更好的一课。

篇2:青山不老教学案例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重点是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教学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以“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创造了这块绿洲”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想象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心情会怎样?再找找出体现老人年纪的语句,想象老人的形象。学生通过读句子想象,一个饱经风霜、脸上刻满岁月痕迹、手上长满老茧的晋西北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我让学生找找如此年迈的老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通过找句子、想象画面、谈体会,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八旬老人创造的奇迹令人敬佩。然后马上组织学生找一找老人再怎样的环境中创造出了这片奇迹。在交流中插入晋西北的资料,让学生想象老人植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再一次被老人的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执着精神所震撼。此时再读“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时,学生充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因为这个教学环节比较深入,因此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永远不会老的”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以小练笔“如果为老人塑造了一座铜像,你站在铜像前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心里话”结课,学生在写话中再次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较少,老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教师的预设过多,引导方面稍显僵化。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

篇3:青山不老教学案例

1.认识“虐、踞、淤”三个生字, 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日月同辉”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感受老人的形象, 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阅读课文, 感受老人形象, 使之活在学生心中。

2.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领略一段景, 一会“青山不老”

1.直接导入, 初释课题。

从字面上看“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

2.关注“青山”,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努力读准生字字音, 通读课文;画出描写青山绿树的语句。

3.对比阅读, 想象感悟。

出示: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 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 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 风一吹, 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杨树、柳树, 如臂如股, 劲挺在山洼山腰。

(1) 朗读这些语句,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读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2) 这条山沟以前是怎样一番景象?

出示:这是中国的晋西北, 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这里风吹沙起, 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 能逆吹牛马使倒行, 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淤联系上下文, 说说你所理解的“肆虐”这个词的意思。 (在交流“肆虐”词义的时候, 顺势解释“风大作时, 能逆吹牛马使倒行, 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这句话的意思。)

于想象画面:“西伯利亚大风在晋西北地区肆虐, 只见___________。”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成具体形象进行表达。

(3) 经过刚才对“青山不老”的对比学习, 现在说说你对“青山不老”是怎么理解的?

【设计意图:对词句意蕴的领悟应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青山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是“青山不老”的语表层面;通过今昔对比, 才能逐渐赋予这片青山以新的意义, 并促成对“青山不老”深层内涵的理解。教学时, 应尽量避免抽象解读,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 挖掘、丰满形象要素, 从而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和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二、认识一个人, 二会“青山不老”

1.提取信息, 初识老人。

支撑起这片青山的是一位老人。默读课文, 找出与这位老人相关的信息。请根据下面的学习单阅读课文, 自主搜集信息, 完成填空。

老人的居住情况:____________

老人的外貌特征:____________

老人的一段简历:____________

老人的一生功绩:____________

2.交流反馈, 主要评价学生信息填写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概括性, 尤其是“老人的简历”部分。交流完毕, 自主修改。

3.综合信息, 再识老人。

综合这些信息, 组成一段通顺的话, 向同桌介绍你所知道的这位老人。之后, 在班内交流, 教师重点评价语句是否通顺, 意思是否连贯。

4.现在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引导学生联系老人, 理解“青山不老”。)

【设计意图: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地进行造林、护林, 使“青山不老”, 这是“青山不老”的意蕴层面, 认识老人是理解“青山不老”的钥匙。通过信息提取、信息整合, 将原本分散在文本各处的信息集中起来, 学生会对老人这一形象有一个比较整体的感受, 同时对“青山不老”的意思也会有更深层的理解。】

三、品味几句话, 三会“青山不老”

1.自主研读, 理解含义。

(1) 默读课文, 画出你感到意蕴深刻的句子, 反复读读, 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 在旁边写些批注, 与同桌说说自己的理解, 之后全班交流。

(2) 重点交流:

出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

淤你认为“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于为什么说他“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在交流讨论中顺势点明“另一种东西”的内涵。

2.谈谈对课文结尾所说的“这位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课文结尾处的“青山不老”, 是情感的升华, 是对老人形象表现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含蕴之意的感悟, 必须整合全文, 借助文中的那些“点睛之句”才能实现。文中的“点睛之句”主要是作者议论与抒情的语句, 由于有了前几环节的铺垫, 学生完全能够通过同伴互助进行自主学习, 整合先前所学, 深化文本理解。教师只进行针对性点拨, 意在突出重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描绘一张像, 定格老人形象

采访中, 作者应该会给老人留影。那会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呢?他会选择怎样的风景作为照片的背景?他又会选取老人怎样的姿态、神情定格在照片之中?请你根据课文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来描绘一下这张照片。

篇4:如何打造语文教学的“青山绿水”

一、正本清源,优化语文教育环境

从教学环境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是由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整体环境。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怎样让这三者之间达成和谐,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新课标对此已经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例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让学生从目前课堂上“被训听”、“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加强文本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阅读是心智的成长过程和审美的过程。学生受自己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审美判断、个性情趣等的影响,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进入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想象领域。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老师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播放了一段电视剧录像,讲林冲沽酒回来路上风雪大作,让学生谈阅读“那雪正下得紧”一段后的体会。学生说的全是大雪如何漫卷,林冲在雪中行进如何艰难,这天寒地冻之际,林冲这一壶酒正可御寒。老师虽然也提示了金圣叹说过的一“紧”字境界全出,但学生的思考都被电视剧的画面框住了,成了图像的奴隶。这种情况在上文学类作品多媒体课上常有所见,只有回归到阅读的本质,我们才能见到语文教育的“青山绿水”。

三、呼唤平等自由、洋溢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最要紧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交给学生、把书本上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这是不行的。呼唤平等自由、洋溢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首先我们需要搭建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服务于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进行到底;其次要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用学生的“一堂言”代替教师的“一家言”;第三,要创建开阔的语文思维空间。教学不能只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不能只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功能绝对不能缺失。

四、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亟待改变

现行语文评价应重点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语文考试的误区。现行语文考试采用“一份试卷定优劣”的模式,在考试目的上,过分强化了甄别、选拔功能,而淡化了导向、激励功能;在考试内容上,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读写轻听说,导致了教与学的片面发展。二是语文课堂评价缺乏实效。现行语文课堂评价,以教师为中心,重评教轻评学,以教师的评价代替学生的评价,导致课堂“表演”现象严重,“中评不中用”的教学充斥着语文课堂。三是作文评价的困惑。长期以来,作文批改难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沉重话题,究其原因,乃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得不到确立。文章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而不少教师却总是不敢放权让学生修改,单一的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使得学生对作文索然无趣。

篇5:《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目标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领航者,这节课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课堂从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到重点语句的深刻理解,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比较条理,线条清晰流畅,突出了重点。

二、充分自学,以学定教

课堂以自学提示统领,“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充分给学生放时间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学生边读边想,只见他们圈、划,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能在老师创设的环境下,能充分自主学习,便于教师作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

三、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我引导学生从概括老人的奇迹,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老人的看法,从初步的认识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真正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老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重点语句的出示,让学生理解“另一种东西”的真正含义,也进一步从中体会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执着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适时训练,及时反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我校实行高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中,词语的听写,到文章重点语句的填写,再到交流心语,抒写我心,以及课下的环保宣传语的设计无一不时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及时检查与反馈!只有课堂真实地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让学生有效的学习。

五、pp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中从巍峨青山的图片到文章重点句子以及目标,学习提示的出示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学媒体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真正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

存在不足及改进办法:

1、从教学设计上看,整节课的设计比较饱满,害怕有什么遗漏之处,这样面面俱到就在课堂教学中显得环节紧凑而重点处理有些仓促。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了。我想既然是略读课文,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运用本组课文以及已有学习方法学习略读课文。

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结合文章注释“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感悟自然环境的恶劣的理解还是离学生的现实经验比较遥远,如果老师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环境的图片,会给学生理解更加形象化,可以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3、教师在课堂上的的课堂评价语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对学生的评价仍是衡量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课堂上学生的感情朗读较多,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学生齐读的形式较多,离应有的情感学生的朗读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加深学生的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增强语感的训练才能使朗读更有效!

篇6: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钱清镇校

是斌华

今天下午,我与我们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听课的老师们与我交流了许多,我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我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清晰、流畅

通过主要内容中的“15年”引出15年前和15年后的晋西北的对比,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以“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这句话总领全文,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三、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自由地朗读走进文本,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环境险恶的晋西北,感受青山的美丽、生机勃勃、勇敢和坚强,感悟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和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四、存在不足

1、板书不够整齐和美观。

2、课堂中还应再“放”,让学生自主地研读感悟。

3、“青山不老”的两层含义还应讲得再透彻些,延伸拓展中的课后作业最好变成小练笔,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明白这种精神的代代相传,让学生能向这些植树人学习。

篇7:《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山不老》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文章脉络清晰,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选编课文的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老农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学懂课文,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导入课文时,引导学生谈一谈我国晋西北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案”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教学课文<<青山不老>>,引导学生从阅读提示中,提炼问题、学习方法,是自主研读、合作探究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小组合作探究这一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思考、批注,六人一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相机点拨、启发、唤醒,引导学生读文,进一步走进文本,透过语言文字,理解内涵、体会情感。例如,学生交流汇报对句子的理解“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面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时,有的同学说,这是个比喻句,把坐的土炕比作船,把风声比作涛声,把树叶上的光泽比作波光;有的说,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窗外的杨柳浓密葱郁,漫山遍野,绿意盎然;还有的说,读了这段话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就在林中漫游……讨论到此学生对老农创造的奇迹产生敬慕的状况下转入对奇迹背后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又展开讨论,纷纷讲述自己的看法……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全文的中心句,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点明文章所表达的意旨。

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老师的引领,使学生对老农艰苦创业取得成就的感叹转移到对老农的敬佩,以此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老人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加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存在的不足: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充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小组的合作学习。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精彩的课。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2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谈收获: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重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概括,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存在不足:

1、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2、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但是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反思2

这片课文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描写的山林景象,院子里的绿意浓浓,山沟的绿意盎然,山野的绿树成荫描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习品读。然后引导学生去理解老农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创造奇迹的,从而去理解老农开辟山林、绿化家园、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情怀,在此基础上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晋西北的相关资料,了解绿色作物在那里生长的不易。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围绕老农创造了什么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以及你是如何“青山不老”的含义的这三个问题展开自学,自学的时候给了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自主性。而且让孩子们在自学的时候动笔,圈圈画画,批注点评,写下心得体会。引导学生交流的时候我注意把握重点,引导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我让孩子们进行了一个小练笔,把自己想对老农说的话写下来。

孩子们写的很有特色,注意了各自的侧重,有的赞扬老农坚持不懈地改造山林,有的敬佩老农抛弃个人的利益甘愿在清苦的环境中改造山林,有的惊诧老农所创造的奇迹……总之,这次的小练笔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山野老农只是一位普通的人物,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不能让人为之感动,为之敬佩,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含辛茹苦的坚持;老农的身上没有熠熠生辉的光环,但是他那种造福人类,造福子孙的精神却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一名普普通通的老人,但是带给我们的感动是真实的,是无穷的……不知道在教学中我有没有把这份感动带给学生,但是我想,读他的故事,对孩子们却是一种真实的心灵的涤荡!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3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力求教学理念新颖,切实定好教学重点

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中情境,感受文本形象,感受文本或悲壮、或优美、或激昂的美的过程。对于《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中自主感悟,教师只能适时而恰当地引导、启发、点拨、唤醒,进一步感受文本形象,品味文本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堂中,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逐层深入地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利用文本层层深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这一点我很没有把握。因为以前我总是放不开手,生怕学生什么也不会,而过多给予引导,这样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节课我抛下顾虑,尝试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证明,只要引领得当,教师是完全可以放手的。

课堂中我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入手,学生通过读文得出自己的感悟:“这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老人”、“这是一个执着的老人”、“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不移精神的老人”……,我再问:“那么,你看到这些不同的评价语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问题,我相机板书:“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然后让学生默读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读懂了老人创造奇迹的了不起。接着进一步体会“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刻领会了老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畅谈个人感受,层层深入地、积极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教授方法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体会老人“不老”的精神。在新授前,我学习杨老师,回顾了品读文章的方法,提醒学生发现作者怎么写的秘密,再抓住关键句“20xx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来反复的理解,有感情地品读,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深切体会到老人植树造林的艰辛,感受了老人高大的形象,更为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子孙后代的无私情怀而感动。最后在满怀崇敬、感动之中齐呼课题《青山不老》,借助文本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四、恰当运用评价语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激励是激发能量的导火索,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唤醒做人的自信,找到奋斗的航标。课堂上如何激励学生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呢?我学习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适时地用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真诚的表扬他们,热情地感染他们,唤醒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实现了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

五、教学中的遗憾

1、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较少,形式单一,老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2、教师的预设过多,引导方面稍显僵化。

3、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

4、教师小结时应该回扣板书,更显课堂完整性。

5、教师的表情还要更丰富些。

上完这一堂课,我认识到了略读课文应该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可以说:略读课,就是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老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4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这一课的阅读提示是“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为我提供了这篇课文学习的流程:默读—思考—交流。

根据提示,我把课堂教学分成了四个阶段:一是初读阶段。请学生轻声读课文,扫清朗读障碍。二是默读自悟阶段。我请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我请学生先来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都找到了第4自然段中的“20xx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我追问:“为什么说这是个奇迹呢?”把学生引入“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的交流。这个问题的交流侧重于抓住重点词句“常”“肆虐”“盘踞”“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感悟自然环境的恶劣;又通过“就剩一人”“离世”“过世”“81岁”“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来感悟老人生活的不易。在引导学生理解“20xx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体会,我出了一道算术提让学生计算。一亩=667平方米,3700亩=2467900平方米。如果我们的教室是60平方米,那么就有41131间教室那么大,如果我们的学校有70间教室那么大的平面,那么就有588间学校那么大。学生通过计算,发出了惊叹,我问:这是个奇迹吗?学生异口同声:“真是个奇迹啊!”他们还在回味。第四阶段是引导点拨阶段。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本文的中心,也是需要“精”处理的地方。我为这个点设计了几个台阶:先请学生说说老汉改造山林的作用(品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山林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理解奠定了基础;理解“另一种东西”,通过“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体会到这“另一种东西”是——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最后水到渠成理解“青山是不会老去”的含义。

这堂课我比较满意是因为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而且目标也完成得比较到位。细想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在于抓住了学习重点,有略也有精。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略读如果只任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只是‘粗略’的阅读,甚至于是‘忽略’的阅读……”因此略读也需要精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5

在李教师《例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培训后,我一向在自我的教学中探索如何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做到学生语言文字的落实。就我正在上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来说,本单元的主题是懂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四篇课文从不一样的角度阐述道理,今日我要学习的是最终一篇《青山不老》,作者主要从环境的比较中然读者感受普通农夫改造山林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从而领悟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

在课前,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确立在:经过环境比较来感受老人植树造林的艰辛和付出的巨大努力。可是要如何落实目标,并且要让学生真正的从文字中感受到前后环境的巨大变化,是个难题。首先,我们的学生没有体验过晋西北那种恶劣的天气,其次学生在没有体会的前提下更不会领悟到环境改善后的来之不易,又怎能体会到是“了不起的奇迹”。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次说话练习,首先在学习作者描述大环境恶劣时引用的一段话:“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根据这句活让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我的画描述出来。这个想象说话,只凭一个学生是表达不出来的,需要引导,全班合作。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作者引用的这句话的意思。从风很大入手,让学生想象,风大时会怎样。有一同学说:“黄沙漫天,狂风怒吼”对此我让其他学生纠正这句话应当是怎样的顺序,同学们说:“应当是狂风怒吼,黄沙漫天”,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说:“这样的天气下,你如果是那里的村民,你会怎样”,“惊慌失措、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学生们接道。我又说:“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下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此时学生不像前面那样顺口就说出来,在经过思考后有学生举手了,一学生说:“我会赶紧跑回家,把家里的门窗都关好,找个地方躲起来”之后就有学生踊跃参与:“我会吓得直哆嗦”“我会大声喊我爸爸妈妈”……最终我让学生分小组,把自我想象的情景在小组里交流。在这个说话练习中不仅仅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恶劣环境的可怕还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本事。第二个说话练习是在学习经过老人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后课文对环境改善后的环境描述。此时我又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个村的村民,再一次面临大风天气,你会怎样”这一次的说话联系就比第一次好多了,学生能够完整的语句表达出人物的心境、动作及语言。从中也能够看出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有了深层的体会。

这节课,的落脚点还是在指导学生的写作上,既然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比较写法,也在课堂上进行了比较的写话训练,就现学现用,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练笔:如果你是这个村的一个村民,请你用比较的写法描述出环境改善前后你的在应对恶劣天气时的所作所为。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6

首先我是挑了一篇十分好上的课文(这也得益于教导的提议)。这篇课文是本册教材中最短的,所以学生预习也较到位,并且课文简单易懂,比较容易处理。

说到教材处理,也没有花太多的脑筋,因为课前的阅读提示中就已经有3个问题了,我只是加了第一个问题:从那里感受到这位老人确实年岁很大,很老了?目的是与后面创造的奇迹产生强烈的比较。

教案设计好以后,总觉得有点空白。我把自我的设想讲给组里的教师听,虞教师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其实像这样植树的老人还是蛮多的。”对呀,我的家乡不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吗?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呢,为什么不把他们的事迹加进去呢?这样不是能更好地升华“青山不老”这一主题吗?

说真的,我在上课时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应对学生的`回答,有时应变不够,时间安排上也不是异常恰当,有一个环节甚至把读的顺序也搞乱了。反思一下,主要还是自我的临场经验不足。

我想:之所以大家只捡我的好处说,主要还是出于对我的鼓励吧,在此深表感激。但我清楚,自我的课离“好课”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还需要不断努力。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7

青山不朽是一篇背景清晰、重点突出的略读文本,即通过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了解青山不朽的意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本文的难点在于理解青山永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体现的精神。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我了解到略读课文不像精读那样严格和详细,但在阅读方法上,它并不排除精读的重点。重点仍然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

本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文中的三个问题:

老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谈论“青山不老”的含义。全班围绕这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另一个特点是课堂上动静结合,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本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相对单一,指导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言表达缺乏情感,学生课堂阅读不到位,学生小组讨论时间不够,教师缺乏情感性阅读指导,同时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允许学生阅读自己应有的情感。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学生在更多的时间里体验课文,与课文对话。今后,我会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给大家上更好的一课。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8

今天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了我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二、课堂动静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上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老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了奇迹”,“老人为什么一定要种树”,“为什么青山是不老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通过默读走进文本,思考问题,通过有感情地读、悟,领会老人不屈的种树精神,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情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再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

存在不足:

1、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

2、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未设置相应的情境,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

3、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9

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位:资料上做到3点:

1、粗知大意,这篇课文讲的是这些人和事。

2、增长见识。(世上竟有这样的情和景,人和事)。

3、有所感悟,(感受、启迪)。

方法上:要求自读自悟为主,教室更加放手。

目的上:

1、训练学生略读本事,不要求咬文嚼字。

2、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略读课文上,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我执教的这一课,目标定位十分的准确: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些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创造的,联系课文资料,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我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⑴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属。

⑵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他已经将自我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问题,经过写一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真正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略读课文教学,我收获不少。我明白了:

1、粗知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2、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略读课文应当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当有更多的交流自我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但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0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课上完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一、课题引入,找准切入口

课前,我先板书出示“老”字,请同学们来说说“老”的意思,然后再引出“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板书,让学生感受了形老,为下文的神不老奠定了基础。我觉得自己的这个切口找得比较巧。

二、利用文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在学习时,整个课堂以大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来统领,整节课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先找找课文中描写青山的语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15年如一日的植树中,老人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理解这一句时,我先与学生算了一笔帐,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3700亩林网,足足有48100间我们的教室。从直观上让理解了老人的不老的奇迹。然后再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层层深入。

三、巧设铺垫,难点突破水到渠成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来体会老人“不老”的精神。在课前理解“老”的基础上,我再设计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即老人在15年的种树岁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并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现,“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继离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时,他还是选择种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紧接着追问老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种树,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说说为什么青山是不会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1

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在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中情境,感受文本形象,感受文本或悲壮、或优美、或激昂的美的过程。对于略读课文,这应当放手让学生透进语言文字自主感悟。

上《青山不老》这一课时,我在总结前几篇阅读课文教学和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后,试着把握好阅读读文教学的“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经过本节课证明,学生是不能完全放手的。因为小学生,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学习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可是,略读课文也不能过多的指导,以前我总是放不开手,生怕学生什么也不会,而过多给予引导,这样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

本课教学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老人在什么情景下创造了奇迹”和难以理解的句子,“他已经将自我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等,进行启发,把握引导学生的“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本课还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

联系实际、际深入思考是本课的一个成功之处。经过本个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第一个是开课开始增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联系资料或实际情景谈晋西北沙化现象,引发思考。第二个是在感爱老人生活艰辛时,让学生联系自我家庭生活情景想象如果仅有“三间房”什么家具也没有的情景下您会怎样过?还让学生想象一下自我的爷爷在子女三番五次接他进城而他却坚持在山里生活时,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经过这种想象,使学生体会老人的精神。

教无定法,但对阅读课文教师的恰当引导会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的。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2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重点是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教学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得与失。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以“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创造了这块绿洲”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想象作者在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心情会怎样?再找找出体现老人年纪的语句,想象老人的形象。学生通过读句子想象,一个饱经风霜、脸上刻满岁月痕迹、手上长满老茧的晋西北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我让学生找找如此年迈的老人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通过找句子、想象画面、谈体会,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八旬老人创造的奇迹令人敬佩。然后马上组织学生找一找老人再怎样的环境中创造出了这片奇迹。在交流中插入晋西北的资料,让学生想象老人植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再一次被老人的绿化山林、造福后代的执着精神所震撼。此时再读“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时,学生充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因为这个教学环节比较深入,因此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永远不会老的”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以小练笔“如果为老人塑造了一座铜像,你站在铜像前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心里话”结课,学生在写话中再次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较少,老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教师的预设过多,引导方面稍显僵化。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面太狭窄。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3

今天,是我进行的二遍试讲,结合昨天自己的问题和前辈们给予的指导,我深刻的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经过昨夜不停地斟酌问题,改教案,看实录。终于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试讲。

虽然昨天的问题已经改正,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不能针对学生的回答而评价。说实话,我品还是真的很少对学生的回答给出一些艺术性的评价,甚至我害怕学生的回答与我的设想不一样,更害怕学生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毕竟我们是两个年龄段的人。无论我在备课是设想的在周全,上课的时候还是有漏洞。

接下来,师傅蔡老师将他平时上课的一些语言表达教授与我,并且告诉我,接下来的听课重点放在老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上。接下来的一节课,我也着重听师傅对他们班学生回答针对性的指导。不得不说,师傅总能轻而易举,教招拆招的讲学生的回答引导回自己的想法上。她的这节课其实并没有他多的语言,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有问有答,在合作中将课文学会。真正授之以渔。我想自己想要达到这个水平,还需要十几年的沉淀。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4

基础教育界享有声誉的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30年教案不必须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必须能成为优秀教师。同时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朱永新教授也开办了“教育保险公司”,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能够向他索赔巨额保金。虽然有些教师对这些观点颇有异议,可是不懂不承认一个事实——反思是一个教师教学提高的重要渠道。

回顾今日的课堂有喜、有忧、有笑、有累,亦有花、有果,还有一笔难得的经历财富。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放在本单元的最终一篇文章的位置,编者意在经过这一片课文来检查本单元的学习效果,提升同学们的阅读本事。在授课之前,我根据文章特点,尽可能把学习的时间、思考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

一、从连接语入手,带着问题自习

编者设计略读课文的连接语是有目的的,意在引导学生能自行地抓住连接语,自主学习。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在连接语中找到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画出相关句子,写批准。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反复阅读,读懂了文本。以后遇到略读课文时,学生也能够沿用这种方法自学。

二、抓住重点句子,次次研读,层层挖进

高年级文章篇幅长,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找准重点句,引导学生品读是一种常见教法。如何避免学生在阅读重点句子时流于表面,避免学生眼中仅有“一棵树而忽略整片森林”呢?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一次次研读,一层层地推进,也是一种常见策略。这样的策略能让文章构成一个整体,让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例如: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的回答是:“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难道不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学生说出了他的理解: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老人创造出了奇迹。可是,我没有就此罢休,还继续“穷追猛打”,问:创造奇迹的是些什么人?那里的环境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联系上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等方式,读懂了八名年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的不容易。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于“奇迹”的理解就更加丰满了。它不再只是数字说明的问题,环境恶劣、参与绿化人员的势单力薄的反衬,更能让人体会到老人的了不起。

从这个教学处理策略,让我明白:文段之间他们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能经过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便能把有效信息整合,在沙子中间掏出我们需要的金子,优化教学。

三、尊重个体差异,课堂上多一分钟等待。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为不一样的方式。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才能,在语文学习中也表现为不一样的潜能。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学习存在着个体差异。意识到这些差异,尊重这些差异,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在语文学习较弱的学生身上。课堂需要我们多一分钟的等待,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尊重,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表现。

所以,课堂上,我们要耐性地多一分钟等待,等待他们的思考,不要把课堂全力集中在成绩好的那一部分学生身上;多一分钟的等待,给他们不完善的回答以启发、指导,让他们能“求得更好”;多一分钟的等待,给所有的同学都有机会发言,做课堂真正的参与者。

学生自学部分,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学生仅有在文本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才能真正融入课堂中,不做听众,做进取的参与者。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经历由少知到多知真学的过程。

四、阅读指导贯穿全课,方法总结让学生更上一层楼

课文只是个例子,经过例子提高学生的阅读、作文本事,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阅读指导贯穿全文,在学生阅读开始前指导他们回顾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尝试用上方法阅读文章。阅读过程中,点拨他们认识新的阅读方法,即将下课时,引导他们对小结新的阅读方法。在这堂课上,李俊龙总结出了:能够结合文章的说明方法理解文意;刘焌林提到了:独立思考——讨论——汇报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将为学生将来的阅读指明了方向。

五、重视课堂生成资源

上课前我们能够有千万个预设,让教案熟悉于胸,可是真正开始上课时,我们就不能全盘按照“剧本”走,必须根据学情,根据课堂生成资源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在这堂课中,钟梓元回答提到了我们要“秉承老人的精神”,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提问:我们要秉承老人什么精神?老人还有什么愿望呢?接下来理解文章的难点“青山不老”就如破竹,一顺到底。

课堂的生成资源是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火花,是课堂的智慧,如果教师能抓住它,我们就能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课堂的高潮。

六、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示弱有时也是一种智慧,教师示弱能成就学生。今日上课伊始,我实话实说:昨晚帮年轻教师改演讲稿,凌晨两点才睡觉。没有好好备好课,请同学们多多支持、帮忙我。这时不少同学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帮我度过难关,这一举措已经调到了学生的进取性。

这是本人教《青山不老》一课的反思,坚持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5

今天教完了阅读课文《青山不老》,回忆起最近一期《小学语文教师》中专家关于阅读文章教学的讨论,有些感想,记录于此。

1、要把握好阅读课文教学的“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阅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那么阅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学生而言,不管精读还是阅读课文都是新知,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习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启发。所以,阅读课文的教学既不能完全放手,也不能过多引导,要把握一个“度”。教学课文《青山不老》,我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重点问题“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和难理解的句子“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进行点拨,把握学和导的“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2、照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

篇8:《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略读课文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建构, 学会阅读。根据学生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 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可围绕课文的重难点, 采取“启动———互动———自动”教学方式, 创设学习情境,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了解伟人和普通人一样, 既有丧子之痛, 又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3.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体会毛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教学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反映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搜集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 导入新课

1. 谈话引入新课。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 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 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情怀。 (板书课题, 读课题。)

2. 展示资料, 交流感受。

师: (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我们怎能忘记在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 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请同学们将预习时搜集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

3. 指名班上交流。

(设计意图:大量的资料展示,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走进文本,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

1. 理解课题意思。

2. 各自轻声读课文, 遇到生字, 借助括号里的拼音读准字音, 遇到生词, 查查字典、词典。

3. 读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充分感受诗句在文中的大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题,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三、自主阅读, 交流感悟

1. 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 请同学们用“~~~”标出每封电服的内容。

2. 电报导入, 情感铺垫。

(1) (出示第一封电报) 体会悲痛———惊闻噩耗。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文中描写毛泽东心情悲痛的句子。

(2) 交流读后感受, 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俗话说:哀莫大于老年丧子, 一位寄予儿子巨大期望的父亲, 在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 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体会要点:岸英从小颠沛流离, 在父亲身边的时间很少。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 老来痛失爱子, 使他悲痛欲绝。)

3. (了解第二封、第三封电报内容) 体会矛盾——艰难抉择。

(1)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 朝鲜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 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 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体会要点: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 他强忍悲痛, 一切从大局出发, 理智地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3)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瞬间,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4)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 右手指指写字台, 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体会要点:毛岸英是毛泽东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 毛主席在做最后的决定时, 心中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2) 指名朗读描写毛泽东内心活动的部分。作为父亲的毛泽东与作为主席的毛泽东相互说服。主席选择了把儿子留在朝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 他是什么心情?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1) 第二天早上, 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 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2)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体会要点:“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铮铮语言表达了毛主席宽阔的胸怀和深深的慈父之情。)

(设计意图:以三封电报为引子, 抓住描写毛主席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句子, 体会毛泽东不仅是一个平凡的、慈祥的、普普通通的父亲, 更是一位胸怀宽阔、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领袖。)

四、深化感悟, 领悟写法

师: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 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 之前, 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相继献出了生命, 此时, 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 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 他黯然神伤, 他泪水涟涟, 但他毅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他的爱似山一样厚重, 他的情如海一样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再一次体会毛主席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 超人的胸怀。那么, 本课在反映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1) 通过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描写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如, 语言描写: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着儿子的名字“岸英!岸英!”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 我当然很悲痛, 可是, 战争嘛, 总是要死人的, 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 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 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动作描写: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神态描写: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 通过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那一次次的分离, 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儿子活着不能相见, 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阅读、分析, 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感知毛主席的常人之父、伟人胸襟, 学习其写法上的特点, 进一步感悟其感动人心的人物形象, 学习更多的细节描写方法。)

五、作业设计

1. 朗读课文。

2. 将文章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读一读。如, 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上一篇:高铁好人好事范文下一篇:燃料部管理员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