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2024-05-23

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精选12篇)

篇1: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确切地说,生态文明的提出已经可以说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却并不明显。虽然这些年来的投入和宣传不可谓不多,但确实收效甚微。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民众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甚至不甚明了,更不要说是积极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么宽泛的主题了。

宣传的到位与否,与实际的效果不一定成正比,这与民众的接受能力相关。民众接受到了某个信息,却不一定会消化,并因此得到有效执行。

因而,事情的关键在于接受。

而民众要接受某种信息,要基于他对该信息的理解和支持,这受限于其受到的教育和积累的素养。因此,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应该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

整体的民众素质的提高,不仅所谓“生态文明”,其他的种种“文明”,也会易于为人所接受。这明显是个潜移默化,很花时间的事情,完全无法一蹴而就。

篇2: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陆丰市甲东镇钟山中学卢斌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步状态,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教师应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的讲解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成立环保活动课外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充分发挥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

篇3: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广东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 广东社会组织建设的由来及发展

1. 广东社会组织建设的历史

近代以来, “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进步社团全国大约三四百个, 仅广东便有十余个, 最著名如“新学生社”等, 创刊讲学, 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 影响深远。据统计, 解放初至1965年, 全国性社会团体增长到近100个, 地方性社会团体6000多个, 其中属广东境内的占据了重要比例。但是,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国家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各类社会团体陷于瘫痪, 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 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所采取的态度和政策长期发挥着关键作用。建国以来, 全国乃至广东省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发生了多次变化。国务院1950年制定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和1951年《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行细则》是确认社会团体合法地位并依法进行管理的首部政策依据, 赋予了我国社团组织发展一个超过十年的“黄金时期”。改革开放后, 1984年中央及国务院下发《关于严格控制成立全国性组织的通知》, 广东、北京等省市也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对社会组织管理政策作了调整。1989年10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发布, 确立了我国社团由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这是国家为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所迈出的历史性一步。此后,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办法》相继出台, 我国社会组织正式划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 其登记和管理更加走向规范化, 并进入以地方性管理为主的时代。

近十年来, 广东省在社会管理体制上不断改革创新,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是完善了社会组织管理办法。2004年来, 颁布实施了《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等系列文件, 明确规定行业协会、异地商会、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等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 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前置审查, 上述组织成立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2005年12月2日, 《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08年出台了《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 进一步突出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包括降低基层社会组织登记门槛, 推动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等。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试点意见》, 广州、深圳还成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 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三是健全社会组织管理机构与推动社会组织民间化。2006年底深圳市组建了民间组织管理局, 在全国最早也最彻底地实现了行业协会民间化。四是强调社会组织监管规范和管理制度创新。颁布了《社会组织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建立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信息公开、职业自律等机制;同时还设立广州等8个地市作为社会组织涉外管理、综合改革、信息化、行政执法等8项改革创新的观察点。

2. 广东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

一是整体规模与发展速度可观,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资料显示, 近年来, 广东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和异地商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和25%。另据民政部统计数据, 广东省社会组织总数在近十年间翻了1倍多, 从2001年的13541个增加到2011年的30535个, 年均增速约为10%, 其中社会团体1363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631个、基金会267个, 从业人员42万多人,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类划分, 后两类数量每年增幅在10%以上, 社会团体增长相对较慢。

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广东积极转移政府职能、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 目前广东有11%的社会组织承接了政府转移的职能, 9%的社会组织有政府购买的服务。2011年, 全省性社会团体共承担政府委托、转移的职能394项, 获得政府补助12489万元。

二是行业与门类逐步齐全, 结构趋向合理。从服务领域上看, 广东社会组织基本涵盖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各行各业, 已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种类齐全的结构体系。根据中国社会组织网2009年分地区统计中划分的14个行业, 若按所占比例进行大致归类, 教育类社会组织最多, 社团、民非与基金会合计占40.8%, 其次为社会服务类 (14.3%) , 而环境、法律、农村服务及涉外组织最少 (2.3%) 。

三是民间化、职业化程度提高, 对外交流合作频繁。截至2010年底, 广东全省100%的行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已改革为业务指导单位, 其他类社会组织也基本实现“四无” (无行政级别、无事业编制、无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公职人员兼职) , 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减弱, 独立性与民间性增强。并且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年轻化程度也得到日益提高。

四是运营能力及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发展潜力较大。广东社会组织活跃性强, 年创经济活总量超过500亿元, 仅全省性行业协会每年平均组织招商引资就达三百多次。据2012年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暨民政论坛的资料显示, 近年来, 广东省社会组织每年经济活动总量超过700亿元。行业协会平均年招商引资约300次、举办培训班约1.2万期、提供咨询服务1.6万次、组团考察超过1000次、举办或组织参展约1400次、协调会员与消费者纠纷约1900起。

五是地区分布仍显不平衡, 受人口和经济水平影响严重。全省来看, 社会组织在不同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9市, 其数量合计占全省67.6%, 而相对欠发达的山区5市仅占13.9%。按各地人口与经济状况比对表明, 社会组织数量与当地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基本上是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的地区, 其社会组织发展总体水平越好。

(二) 广东经济发展与完善社会组织的新要求

2012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全面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 提出了更加具体政策措施, 7月1日起, 除法律规定外, 全面“松绑”, 实行社会组织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近几年来, 广东经济一直处于发展的“快车道”, 但是也开始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压力。2011年省委提出建设“幸福广东”, 不仅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政府体制改革等复杂问题, 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重大挑战, 因而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和社会要明确自己的‘边界’, 在社会可以管好的领域, 政府就应给社会放权, 同时经济转型升级了, 社会组织也要跟上。”众所周知, 处在转型阶段的广东, 其经济社会存在许多特点, 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遭遇瓶颈, GDP在经历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呈现动力不足, 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急剧上升, 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亟需调整升级;二是社会矛盾趋于上升, 由于贫富差距拉大, 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之间容易产生冲突, 加上体制所造成的表达障碍, “集体维权”类事件时有发生 (如2011年乌坎村事件) , 不仅凸显了社会尤其基层矛盾深刻, 也给社会稳定大局造成威胁;三是政府改革面临困境, 一方面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已明确, 广东近年所推行的科学发展水平考核、大部制改革与政府效能建设等都走向深水区, 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却远未到位, 主要是责权分属不清所造成的越位、缺位依然存在, 组织结构尚未理顺, 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改革仍然存在阻力, 阻碍发展的旧思维旧观念摒弃得不够彻底, 包括既得利益集团对继续推动改革的抵制等。

强化职能, 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 深化行政体制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配套

1. 降低准入门槛;落实评估优胜劣汰

现行的双重登记体制, 虽然在一方面能规避极少数具有政治风险的社会组织, 但更多地限制了一些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社团的成立, 造成了登记、注册、监管的三难问题。广东省最近出台的办法迈出了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将切实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登记、审批流程, 有效推动了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类组织的发展。管理部门在降低门槛的同时, 应研究防范其带来的风险, 细化组织分类, 制定相应细则, 建立一套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法规条例, 做到事前防范, 有效降低登记注册的风险;完善登记注册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 对登记过程全方位监督, 不收人情费, 不发人情照, 坚决抵制任意乱开口子、放宽条件等违规行为, 为社会组织准入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

社会组织的入口管理不能松懈, 出口管理更不能懈怠。为改变社会组织间良莠不齐、畸形发展的局面, 保证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 必须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评估淘汰机制的引入, 既能促进组织间良性、适度的竞争, 打破行业垄断与地区封锁, 又能提高组织的社会服务质量。具体落实及时准确审读组织上报的报告书, 鼓励专家团深入调研, 梳理分析组织发展的准确资料, 规范审核程序, 客观评定社会组织的表现等级, 对无所作为的空壳组织, 予以警告、撤销, 对表现优异的组织加大扶持, 积极推动组织的优化重组。

2. 完善立法、搞好服务与管理

以往对社会组织的监管, 侧重于入口关, 而轻视了在登记之后的控制, 使不少组织管理混乱。因此完善社会组织的日常监管体系已迫在眉睫:首先, 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 是社会组织的监管的硬性约束。然一法独揽、立法滞后的问题却制约着社会组织的有序、健康发展。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框架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对不同的组织制定对应的法规, 尤其着重关于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等社会组织的专项管理条例, 逐步建立分类监管的行政法规体系;其次, 据了解全国社会组织每年以10%到15%的数量递增, 但登记管理机构力量薄弱, 日常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实施, 应根据国情, 逐步建立一个以民政部门为主体、业务指导机构、公众媒体为辅助的监管体系, 同时借鉴国外经验,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对社会组织的进行高层次的责任监督, 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客观的组织信息, 进一步完善评估的方式与标准, 从而改变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最后, 在建立外部监管制约体系的同时, 应加强社会组织的自律管理, 完善组织章程, 以章程规定为依据, 开展组织活动、健全组织架构、建立包括民主决策、内部监管、财务管理等各项内部制度。完善奖惩、考核机制, 建立组织内部的通报批评及年末评比制度, 实现激励竞争, 提高组织效率与服务质量。加强思想品德的建设, 树立自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尤其是落实新时期“诚于信”的广东精神建设, 营造诚信守约的环境, 完善组织服务等, 促进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 完善服务型政府,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1. 推进信息透明化, 监督反腐, 提高公信力

据相关资料显示, 2011年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发生后, 7月份全国社会捐款额度锐减一半, 仅为5亿元, 慈善组织6月到8月的捐赠降幅达到了86.6%。此类负面事件的发生, 反映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信息不透明、信任缺失等相关问题, 冲击了公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公开与公正、透明与公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解决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局, 必须着力于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修订和完善社会组织法规, 细化、明确年检的标准, 用法律形式明确社会组织行为准则, 制止打政策“擦边球”的违规现象, 完善配套政策, 切实提升管理法规的可操作性。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工作的评估, 建立公民问责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 为社会组织提供电脑、网络等硬件设备和网站建设的技术支持, 促进社会组织的信息网络化, 从而推动信息的网络公开与透明, 便于多方监督。构建防治腐败的惩防体系, 加强对社会组织防腐的思想教育, 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教育, 完善社会组织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组织的运行监督, 推进“政社分开”, 实现社会组织的自主、自律。拓宽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渠道, 利用民意调查、经济审查及微博检举等方式及早发现腐败问题, 明确社会组织违规的处罚办法, 推进社会组织腐败惩治办法条例的实施,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将社会组织放置于透明盒中, 确保社会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促进社会组织的良好发展。

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社会组织中队伍的稳定性及人才的素质, 决定着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广东省近几年来, 人力资源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相对于社会组织数量的增加和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因此, 政府首先应该倡导在有实力的高校开设社会组织工作专业, 加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 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完善学科构建, 加强专业化课程的训练, 为社会组织事业的明天输送新鲜、优质的血液;与此同时, 应当加强社会组织工作理论的深入研究, 针对广东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和特色, 强化理论探讨, 为社会组织工作的专业化提供理论支持。对已参加社会组织工作的专职人员, 有计划的提供技能培训, 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实习、函授等辅导, 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服务观念和敬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组织内部, 完善人才的录用、晋升制度, 坚持聘用与晋升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按照人员的专业技能合理配置, 落实员工的绩效评估, 完善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做到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此外, 提高社会组织专职人员的薪酬福利, 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 改善专职人员的工作环境, 提升社会地位, 留住优秀人才, 以社会组织队伍的稳定性和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中强化社会组织建设, 建设幸福广东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实上, 如果说经济转型是为社会转型提供基础的话, 那么, 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在内的一系列转型, 都需要对此进行综合的整体设计, 相互配套, 才有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反观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的发展, 就经济层面讲无疑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 在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层面, 无论是在公民对于社会的认同, 公民的社会责任、权利、义务和道德、价值取向等, 或者对于整个公民社会的构建, 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突出反映如“小悦悦”、“老板欠薪”、城市化中的“强行拆迁”、“医患纠纷”、公民合理诉求未能及时解决而造成上访等事件的发生, 折射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深层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治理及其体制改革的滞后。因此, 必须在全面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 进一步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建设, 包括改善和保障民生、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基层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等。调动民间力量和资源参与社会建设。在广东省已有社会组织三万多个 (截至2011年底, 广东省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达30535家) 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和壮大各类社会组织, 并提高和完善社会“自组织”的功能, 建立和健全类似NGO的组织, 推动社会自治力量的发育和健康成长, 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 包括机会公平、社会公平, 社会公民共享广东改革开放成果等的权利的公共平台。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 转型发展理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政府持续制定并实施扶持社会良性发展及治理的公共政策。结合广东的实际扩大社会支出的力度, 通过建立和健全公共教育、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反贫困等综合性的社会政策,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并实施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互动发展, 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等稳定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

[2]钟渝.《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决策》, 2011 (09) .

[3]唐兴霖, 刘国臻.《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领域及权利保障》.《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7) .

[4]北京公汇咨询中心.《社会组织发展报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8年.

[5]中国社会组织年鉴编委会.《中国社会组织年鉴 (2008~2011)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6]刘惠苑;叶萍:广东社会组织人才状况及策略研究.《学会》2011年第11期.

[7]许晓蕾:广东社会组织“宽进严管”下月起注册门槛再降, 南方都市报2012年6月9日.

[8]李强:广东不再设立新的事业单位, 提倡购买公共服务,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 2012年5月2日.

[9]陶文泉, 转型升级大会圆满落幕广东民企招商成效显著, 赢周刊, 2011年07月14日.

篇4: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工程;问题对策

1.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问题

1.1对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不够,“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造成了人们往往把林业只当作产业或一般的经济来看待,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地采伐森林,使我国本来就很少的森林越采越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对林业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能将林业生态建设的深远意义贯彻到群众中去,从而导致建设工作进展慢,对建设成果保护不力等现象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

1.2整体森林资源不达标,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情况突出,人均拥有森林面积和蓄结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也相差很多。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任务比较繁重,而国家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生态建设整体进度缓慢,生态治理的规模受限,导致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1.3林业生态工程质量不能尽如人意,林业生态项目效益不高

一些地區短期内退耕还林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带来不少问题。由于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劣质种苗被栽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许多地区在造林是仍然是散乱作业的施工方式,“粗植滥造”问题严重,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在当前林业项目中还处在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挥;林木质量不高,抵御病虫害能力差等问题。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不能稳定地发挥预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未形成

林业生态经济补偿资金主要是对管护者的补助,不是对公益所有者营林成本或经济损失的补偿,所有者没有得到实质性补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补偿资金来资源渠道单一生态公益林木补偿标准偏低,不管管护费,更不用说补偿林业所有者对重点公益林的营林投入和禁止商业性采伐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不能独立支配补偿资金,缺乏收入的支配权。林业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资金严重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站和林业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

1.5科技服务体系欠缺,治理成果技术含量低

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技术含量低是当前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当前的情况看,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推广的速度还比较慢,科研含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治理措施的实施上,讲形式,不讲科学,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科技投入少,人才流失严重;设备落后,高科技术应用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多,最大的、突破性研究课题开展的较少。

2.新时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采取的有效对策是

2.1强化责任,提高决策人的保护意识刻不容缓

加大宣传力度,让决策人充分认识到,目前大气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海平面上升,不久的将来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植树造林可缓解大气变化,减小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可造福于我们的子孙万代,从而提高决策人保护森林资源的思想意识,调动和带动群众都来保护森林资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2.2构建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是国家,国家要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力度,要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统筹安排,分级管理,专项使用,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外援助和优惠贷款。在加大投资的同时,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健全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强制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2.3创新造林质量机制,强化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意识

在造林工作中要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用于指导生产,在造林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确保规划落实到实处。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管理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林地和森林采伐利用管理,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连续利用。

2.4注重生态补偿,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探索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制度。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补偿基金制度。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合理承担的补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非林业资金转入生态补偿基金的模式,把生态效益受益者纳入为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对象。积极探索分级管理、分类补偿政策,制定合理的公益林采伐利用政策,探索分布实施公益林国家赎买机制,赋予林木使用者补偿基金支配权。要努力形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内在动力政策体系,使地方政府、群众、投资者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发挥,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2.5强化林业种植技术人员的有效作用

篇5: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学习了《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这本书,我们要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篇6: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一、填空题

1、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P8)

2、生态社会建设规划、生态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P53)

3、核心优化,双轴拓展、多效增长、绿屏保护(P59)

4、生态型区域绿道、郊野型区域绿道、都市型区域绿道(P98)

5、引导性、规范性、约束性(P163)

6、发展低碳产业、消减污染产量、循环使用资源(P29~31)

二、选择题

1、ABC(P14~15)

2、ABCD(P41~43)

3、BD(P57)

4、ABC(P67~68)

5、ABC(P64~67)

6、ABCD(P89)

7、ABC(P132~134)

8、ABC(P157)

9、BD(P192~194)

10、ACD(P96~97)

三、判断题

1、×(P27)

2、√(P77)

3、√(P87)

4、×(P73)

5、√(P98)

6、×(P115)

7、√(P132)

8、√(P180)

9、×(P166)

10、√(P88)

四、简答题

1(P15~24)答: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思想渊源:

(1)、“阴阳五行说”;

(2)“三才论”;

(3)、儒家思想哲学观;

(4)、道家思想生态哲学观

2(P44~51)答: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2)、节能减排成绩斐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3)、进一步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积极推进示范工作,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

(5)、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6)、重视机制创新,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完善。

3、(P136~138)答:

(1)、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2)、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

(3)、强化农村重点环境问题整治。

(4)、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5)、加快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篇7: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1.【判断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返回农耕社会的过程。

2.【单选题】 工业文明具有什么缺陷?

A: 生产效率高

C: 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错正确答案:[错]

B: 文明程度高

染急剧加速

D: 不确定

3.【判断题】 《Silent Spring》的出版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

4.【判断题】 联合国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5.【判断题】 我国多个地方政府初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100.0%]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1次测试

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治理土地荒漠化措施的是:

A: 人工降雨

B: 培育耐旱植物

C: 退耕还牧

D: 对

错建立防护林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赤潮预防措施的是:

3.【判断题】 固体废弃物是土壤污染的一种。

错A: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C: 预防酸B: 不滥用化肥农药

D: 控制工业废水

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措施的是:

A: 产品标签

B: 技术措施

D: 拒绝

C: 国际合作

使用

5.【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光化学烟雾二次污染物的是:

A: 臭氧

B: 醛

C: 酸

D: 醇

1.【单选题】 《Silent Spring》的出版促使美国于1972年禁止将什么用于农业?

2.【单选题】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A: 现代化

B: 工业化

C: 共同富裕

A: 重金属

B: DDT

C: 农药

D: 化肥

D: 可持续发

3.【单选题】 西方“Ecological Civilization”是由Roy Morrison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

A: Ecological Democracy

B: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 Ecology

4.【单选题】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比,以下哪项不是其优势?

5.【单选题】 工业文明具有什么缺陷?

A: 生产效率高

A: 更具有创造性

B: 更富有活力

C: 更能丰富人类物质条

D: 更能保护自然

B: 文明程度高

C: 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

染急剧加速

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测试结果:通过率[80.0%]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1次测试

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圈中的信息传递的是:

A: 营养信息

B: 生物信息

正确答案:[B]

D: 行为

C: 物理信息

信息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富营养化危害的是:

3.【单选题】 下述不是水的优良特性的是:

A: 极好的溶剂

C: 冰轻于水

D: 常温

A: 藻类大量生长

C: 植物营养增

B: 鱼类大量繁殖

D: 溶解氧下降

B: 高比热

下为液态

4.【判断题】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上下9km。

5.【单选题】 理论上地球生态圈能养活的人数最多为:

A: 60亿人

B: 62亿人

D: 64亿

C: 665亿人

篇8: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探新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十八大,民生

生态问题的产生, 是与人类大规模地改造自然活动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关。马克思曾经说过, 资本主义在一百年内创造的财富比历史上人类创造的总和还要多。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集中表现为“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短缺, 非再生性资源几近枯竭, 可再生性资源锐减、退化, 土地荒漠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展。” (1) 当前严峻的生态危机, 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十八大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比如, 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中国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还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 彰显出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高度和战略性眼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解读探新

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坚持、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包含着最先进的生态哲学思想” (3) 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解读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1. 从联系的观点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事情

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 它既包括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诸方面的各种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这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出发, 反对孤立地看待事物。现实生活中, 我们需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生态问题。

⑴从联系的观点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国各地区的协同合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地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 保护生态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能源资源安全, 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可以说, 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 而且关系到全球的生态问题与生态建设, 比如, 臭氧层破坏问题、温室效应、酸雨、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这些都是全球性的问题, 不是孤立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通力合作。

⑵从联系的观点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后代人的永续发展

现代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仅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而且影响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正是因为现代人的生存环境直接关系到后代人的生存环境, 所以, 要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现代人的生存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到后代子孙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利益。十八大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5) 我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健康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阐述过人与自然的问题, 强调了人类生存活动的先在性。

2.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不是在同一事物上的简单的重复。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待新生事物的正确态度是:按照新事物成长壮大的发展规律来对待它。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事物, 并且用来指导实践, 避免用形而上学的静止不变的观点看问题。

⑴从发展的观点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无止境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和深刻的反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要改造世界, 前提是必须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违背自然规律盲目地改造, 最终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也不会达到真正改造世界的目的。

⑵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还认为, 事物的发展具有过程性。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而事物的发展无不表现为一个过程。正是由于事物的发展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 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因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要脚踏实地, 不能不顾现实的条件急于求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也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完成的, 不是一时之功, 也不是一日之功, 而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需要历代人不断努力的一个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保护。

3. 从矛盾的对立统一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现实社会中的生态问题的解决

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因而, 辩证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用矛盾的观点看待和分析事物, 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上, 生态文明建设主张同一性占主导地位, 即人类的活动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 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那么就可以与自然界协同发展, 形成良好的循环运行机制;若以斗争性为主导, 必然会导致对自然界的“人化”, 进而导致自然界的“异化”。“违背自然的规律, 必然产生人类中心主义, 一味向自然斗, 向自然争, 不懂得对自然的补偿, 更不懂得保护改善自然, 从而出现不尊重自然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5)

当代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事实表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使得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西方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核心的地方就是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海德格尔对技术抱着“泰然任之”的态度, 不是一种消极处之的态度, 而是在努力确立现代的生存者的“生存根基”, 他尖锐地指出:科技越发达, 人们犯错误的危险就越大。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带给我们至少一点启示:人类应该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人类应该从自然界的破坏中吸取教训。

4. 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来看, 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目标, 归根到底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 即人类能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同自然生态系统高度和谐统一, 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6)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 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就需要“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去理解。” (7) 要从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 在遵循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辩证关系。他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 依靠自然界生活, 在自然界中表现和实现自我。” (8)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 要努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他还指出, 建设“美丽中国”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态危机就可能会显性爆发出来。党的十八大大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紧密联系实际, 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这对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实现以及“美丽中国”、“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9.40.

3李惠斌, 薛晓源, 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80-81.

4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44.45.

篇9: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并且逐渐的融合到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在开展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知识,将城市规划与自然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向来是人类生存中所并存的两个问题,两者既存在矛盾,又存在相连的关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以往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逐渐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中的重点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并且伴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统一、制约所构建成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实现多层次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规划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内容。通过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进行推广,可以更好的实现城市的综合影响力。

1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原则

第一,资源回收利用原则。资源回收是对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措施。资源回收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可回收材料的利用水平。以资源回收理念来推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有效的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多样性原则。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重视保持物种多样性,通过构建复合性的生态系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顺利完成。

第三,预防与保护共同推进原则。针对于现存生态环境问题,要积极的进行解决,并且推行有效的保护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对于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提前分析,并且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在生态环境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引入合理的预估机制,各项工程开展之前要对于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就其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整改,并且给于合理的整改建议。只有拨正预防与保护共同推进,才可以真正的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的有效性。

2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

第一,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对于城市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后续经济、环境与社会体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经济发展指标是城市发展目标中的首要内容,也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在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上,要囊括不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总值、人均收入、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废弃物利用率等多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要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并且结合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以促进城市资源充分利用为原则。其次,环境发展指标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来说,环境发展指标包括了城市污染强度、水资源质量、遭遇污染治理、污水处理率、饮水质量、重大污染事件等等内容。生态环境指标为后续生态保护和预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指导。最后,社会发展指标的制定。社会发展指标对于城市的人口密度、增长率、自然灾害水平、消防安全水平、工业水平、教育水平、市民满意度等多项内容提出了一个既定标准,并且要以提高人口素质和城市职能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目标。

第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工作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总纲,也是现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绿化系统的改善以及人口容量的规划入手,提出不同的规划方向。首先,自然环境改善规划上,要以改善城市环境水平为主要目标,构造合理的生态体系。在对城市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利用时,要注重合理的保护。对于城区内部的河流、池塘、湖泊、溪流等地段进行保护,通过人工河道的改造,尊重自然,在保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绿化和配套。通过人工环境整治措施的推行,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融合,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进而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和、统一。其次,对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规划。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保持自身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前提。绿色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其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消除噪音、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健全城市的生态平衡。在绿化系统的规划中,要组织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层次体系的绿化系统,并且考虑城市的具体特点,打造符合城市的绿化体系。最后,对于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在进行人口容量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计算指标,并且对城市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参考国外先进的人口容量规划指标和经验,保证城市内部人口容量规划的合理性,权衡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利益,寻求城市人口调控对策和规划管理政策,为城市用地布局、居住用地规模与指标等提供科学依据。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人们的自身意识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生活质量的诉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生态环境质量的水平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人类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较以往每个时代都更高,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也逐渐发展到历代社会的顶峰。现代科学理论认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下一步进程,城市内部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城市的发展潜力,决定了城市能否更好的吸引投资、人才和物资,更好的在竞争中寻求有力的位置。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分析证明,新时期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成新,于雷,吕红迪,周军.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协同思想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

[2]种颖.城市更新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12)

[3]许娜.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分析[J].门窗.2014(01)

篇10:学习新时期广东精神心得体会

广东精神是一种道德寻求,是一种精神信仰,也是一种道德气力,它是不分群体,不分阶层的,在广东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往践行广东精神。由于一个人生活的环境跟当地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氛围是息息相干的,每个人都要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才能宏扬起来。广东精神概括起来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它是对广东人民发展建设实践的概括和总结。首先看厚于德,我们都知道厚于德大家都研究过、学习过,是指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它具有像大地一样的美德,仁爱奉献,它既是一种美德也代表了广东人民的寻求和情怀。诚于信是一种处事的准则,也是一种胸怀的体现,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真诚、友信。敏于行是一种行事的风格,敏于行是《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君子讷于言,敏于行,不空谈,前一段时间广东提广东精神提的那末多实在和敏于行是相干的,务实、不张扬,很敏锐地知道世界发展的趋势,勇于先行一步。通过学习,我们以为学校应做到:

一、教师在践行广东精神中应当起模范带头作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更要从工作中来体现广东精神,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有廉洁清正之风,使工作更加出色,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更好地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

二、学校、教师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践行广东精神营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教育气力及媒体来烘托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多普及和宣传践行广东精神的好人好事,让大家觉得广东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三、学校和教师要为践行广东精神提供更多平台和载体,多展开一些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条件往参与这些活动,同时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及四周的人,让他们从参与这类活动中往感悟和熟悉广东精神。

广东精神确切为广东人民建立了新的道德标杆,省政府提炼广东精神就是要打造广东的道德高地,打造一个精神高地,构筑全省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广东人民心目中一个前进的方向。一个精神的宣传、宏扬和践行是需要一个进程的,尽不多是一挥而就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广东精神的宣传和宏扬是广东一项长时间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任务,当前我们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理论宣传,还要展开众多的主题宣传活动,使广东精神一步一步内化为学生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寻求,终究的目的就是要把广东打造成一个道德高地,为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持。

篇11:关于学习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

2013年12月17日

通过对《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读本》的学习,我个人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提高,视野、思路、理念得到了拓展和定位。下面,我就将这次学习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我们教师要有创新能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决不会仅仅拘泥于充当教书匠的角色,而应当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接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或生生的榜样。”要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新知,教师自己要在教学中大胆突破旧观念、就思想、旧模式的束缚,积极进取,锐意改革。要学生不囤于现成知识和结论,大胆求异创新,教师自己要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要学生善思多问,学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创见性,教师自己要自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不断学习新知识,勤于思考,勇于进行教法创新的实践。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己首先要做一名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我觉得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应该从以下如手: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忠诚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其次教育科学理论也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所必需的导航灯,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教师要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少走弯路就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理论,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二、我们教师要有学习能力

学习,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得最响亮的一个词。对教师而言,学习的途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结合,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每个教师在学生时

代是以知识学习、书本学习、接受学习为主导的,做了教师也把这种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保留了下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是有个性的创新性活动,它需要大量的实践知识、技能知识,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需要来探究学习。因此,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对教师来说我觉得应该保持正确态度,不能把上课当成任务,而是自己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每一堂公开课,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了问题以后就要学会听课。教师的听课与学生的听课有很大区别,学生听课主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教师听课主要学习教的方法,比如,教材的处理技巧、课堂的导入、结束、提问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教具的准备、等等。都是要在听课时当堂记录并要在课后深入反思的。

由于教学的基本技能实践性强,并非看书就能学到的,而是要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转变为教育技能。因为在实践中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到底怎样按新课标标准备好一堂课,怎样提高一节课效率,怎样辅导学生更有效,怎样提高后进生成绩,怎样管理班级,怎样处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怎样批评教育才是恰到好处,怎样让学生既尊敬又喜欢我们呢,等等,这些都必须靠我们勤奋虚心实践,仔细研究教学教法,多参与班级管理,及时做好反思与总结,增强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

三、教师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机能能力。教师的身体素质是其它各项素质的基础。由于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艰巨而繁重的脑力劳动,既无上下班的明显界限,又无限定的教育区域范围,也就是说教师工作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特点,需要消耗教师大量的体力,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否

则就难以胜任工作。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体质健康、精力充沛、反应敏捷、耐受力强、耳聪目明、声音洪亮、情绪健康、坚忍不拔等。教师身体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

四、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能预防和克服心理挫折,增强教师的应变能力,保证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另一方面,能通过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学生培养成勇敢机智、刚毅沉着、坚韧顽强、活跃开朗、乐观大度、自主自信、勇于进取、富于开拓、敢于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心理素质除包括持久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顽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感、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昂扬振奋的精神、轻松愉快的心境、幽默平静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等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一是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情绪的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平时积极愉快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心境良好,乐观开朗,充满热情。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较充分的精力从事社会交往和闲暇活动,有一种了解别人,参与社会,开放自我的强烈倾向。三是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产生焦虑时,能够运用各种理性的应付策略及心理防御机制加以调节,及时转移、摆脱不良情绪,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四是健康的人格,对自我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的人格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

五、教师要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在和谐的环境下工

篇12:践行新时期精神,建设幸福广东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中大力弘扬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着力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全面参与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识和能力。

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而幸福广东也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既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又包括保障人民群众社会政治权益,是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客观标准与主观感受的有机结合,是物质富裕、安全和谐、生态优美、宜居宜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明进步的有机统一。建设幸福广东,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由此可见,践行新时期的广东精神能大力的推进幸福广东的建设,也为这建设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

“厚于德”是建设幸福广东的精神基础

“厚于德”的基点是“德”。中国传统道德资源非常丰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一项内容。面对这个全球化的 世界,我们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文明成果,其中也包括人类优秀的道德成果。我们要注意道德的发展性,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构建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面对文化多样性和生活方式多样性的现实挑战,广东精神中提倡的“德”要具有包容性,成为社会最大的道德公约数和道德共识,才能具有统摄力,有效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厚于德”的关键是“厚”。“厚”是现代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的基本手段,也是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厚”是修德、守德、行德、积德的统一。修德是前提,修德主要靠教育学习和个人的内省与慎独。“厚于德”,既与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一脉相承,又是广东2200多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气质;既是对广东独特历史的总结,更指明了广东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个性和共性、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结合。

广东精神中,“厚于德”居于首位,这是因为道德是精神中的精神,是广东精神的基础和核心,对治疗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失落和道德失范,培养和提高公民素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建设幸福广东中以“厚于德”为目标和指引,以公民素质提高为着力点,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形成和谐健康、文明有礼的社会道德风尚。

“诚于信”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前提。

“诚于信”是广东精神的核心元素,也是维护广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更是广东个体之间开展交往、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建构和维护关乎于广东全省的社会秩序,更关乎我省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在全省上下大力弘扬积极健康的“诚于信”伦理风尚,成为 当下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而紧迫课题。当前,我们要全力做到“三个坚持”: 一要坚持教育为先。把“诚于信”的培育融入我省国民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二要坚持制度为本。在“诚信”不断出现危机,亟须建立以伦理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诚信制度的背景下,对诚信制度体系建设这个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综合性、交叉性研究。在建立相关制度时,应根据利益主体的区别,在监管方式、治理方式上采取不同对策,使相应的制度体系更为细化,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适应于监管各市场主体的需要,科学设置政府机构的职能。三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只有将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与诚信文化意识有效匹配,才能使“诚于信”见诸实践和日常生活的细节,而不至于使“诚于信”陷入被践踏的境地。

“敏于行”是建设幸福广东核心力量。

“敏于行、重实干”的精神是推动广东未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敏于行”源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等于不说,而是要说话严谨、有理有据,对先进文化思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理论提升总结也是一种敏于行的表现。广东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在思维上求真务实,行动上敢为天下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业中敢为天下先,勇挑历史重担,以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奇迹,为改革开放杀开了一条血路;在当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进程中,在加快转型升级。以“敏于行”指导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建设幸 福广东前进了一大步。

上一篇: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管理下一篇:政治素质能力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