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思念

2024-05-10

月圆思念(共18篇)

篇1:月圆思念

[中秋节征文]月圆落一地思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即便是明月,也不懂这百转千肠的痛,和一语道不尽的思念。

欣喜着节日能够和家人一起共度良宵,回到家却发现家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丝声音,就连空气也是那样冰凉,几欲将我窒息。母亲是走了吧?她上次说要到广东去,还真是灵验了,我还和她发生了嘴角,如今她走了,我为什么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以前,每次回到家里,最醒目的就是我的喊声,和母亲那应声,如今却变得如此静谧,空气里似乎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悲凉。

萧萧落叶,在晨风里百转千回,终于归零在这黄土地上,似乎心有不甘。我是否就如这片落叶,总在最后才悔恨当时为何禁不住风,受不了冻?也许谁也辨析不了究竟为何。

人有悲欢离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流几滴清泪才好,一轮皎白的月高高的挂在遥远的天际,即便是有几千万公里的距离,却也感觉到极其冰冷。

独酌一杯清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只是,泪也看不见,被这夜模糊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论我们如何,时光总是要流逝,但愿在远方的母亲能够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高一:亭下牡丹

篇2:月圆思念

那是她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还很不适应,为了不让亲人伤心,我们只好强颜欢笑,嘴角扯出一抹生硬的笑容。这个中秋节过得有些乱,很多东西没有准备好,用的时候手忙脚乱的。这让我不禁想起她还在的时候,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过节需要的东西都早早地准备好,她是那个掌握全局的人,其他的人也只是打个下手干点现成活。她突然走了,谁也没有代替她的那份能力,心里很不适应。

她在的时候会给我们买很多月饼,每个人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她都一清二楚,绝不会让任何一个人不开心。她说:“过节就该坐在一起吃好的,喝好的。还要经常坐在一起聚聚,要不时间长了,感情就该淡了。有事没事的都来这玩,我也高兴,你们也自在。”我们纷纷点头,开心地吃着她准备的东西,开心地沉溺在她的挚爱里。

如今她不在了,我看着月亮不禁想起了她。我把月亮当成她喃喃自语:“我想您了,您在那边一定也想着我们吧?想着从前坐在一起吃您做的饭,一起聊家长里短,看着我们这些孩子打闹成一团,您脸上的笑容那么慈爱,目光那么温暖。真的好想回到从前的美好时光,好想好想和您团圆。没有您的节日少了些快乐,少了些关心,少了些爱,少了些幸福,我好想您。说着说着,我流下了眼泪。我看着您的照片,脸上定格着您慈爱的笑容。我忽然想开了,我不该太难过,这也是您不想看到的吧。我想,虽不能团圆,但至少曾经的美好时光把我们连在一起。月亮圆了,心也圆了,爱也就圆了。

我爱您,我知道您也爱着我们。

作者:季心怡

篇3:月圆月缺

那些日子, 只要夜晚来临, 我就一个人偷偷跑到平顶房上, 躺在上面, 看着满天星斗, 思绪万千。

今夜的月色好美, 瞧, 那轮月亮, 好亮, 星星都聚拢在月亮妈妈的身边, 它们围着她跳啊, 笑啊, 像是在开舞会, 看着看着, 心里有一股酸酸的味道, 泪, 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月亮妈妈, 你能告诉我, 爸爸妈妈这会在做什么呢在想我吗我好想他们, 叫他们回来, 好不好我一个人, 真的好寂寞, 您会告诉我吗月亮妈妈……”

“傻孩子, 又在哭什么呢坚强一点, 不是有我在吗我陪你。看, 那颗星星, 它离月亮那么远, 它还不是依然坚强地闪烁着星光吗”不知何时, 外婆已经来到我身边, 她搂着我, 指着一颗离月亮妈妈很近的星星对我说。

一阵微风吹来, 把我眼角的泪吹干了, 也把我心里一片阴霾吹散。

篇4:月圆之际一定到家

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父亲还是一位农民,母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中秋节买月饼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但在我的印象中,那时母亲的单位已经能够为职工发放月饼了,每年中秋节前夕,母亲便会大老远从厂里拎回一袋月饼,数量虽然不多,但足以让我和两个姐姐高兴好一阵子。为了防止我们偷吃月饼,母亲总是把月饼放在柜子的顶上,但是只要大人一不在家,大姐便会串通二姐和我合谋偷月饼,不过小孩子毕竟是怕大人的,每次我们也只敢偷一个月饼,然后赶紧藏到角落里生怕被人发现,姐弟三人轻轻剥开外层透明的油纸包装,窸窸窣窣共同分享“战利品”(那时主要是十堰市东方食品厂生产的月饼,现在叫久康月饼),虽然每人只能吃到一小块月饼,但是那种紧张兴奋劲和月饼香甜味道交织在一起的感觉,简直是妙极了,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之后的几天,我就天天盼着中秋节早点到来,因为在中秋节的晚上,母亲会把月饼和盘端出放在饭桌的中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晚饭尝着月饼,其乐融融共度中秋佳节。在昏黄的灯光下,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会多喝上二两烧酒,母亲端着饭碗不时为锅灶里添加柴火,忙前忙后却舍不得吃一口月饼,我和两个姐姐则尽情地享受了一顿月饼大餐,一个个狼吞虎咽抢着吃月饼,吃到最后我和姐姐都捂着肚子直喊腻,引来母亲的一声嗔怪。此刻,屋外秋风习习,夜空繁星点点,幽蓝而深远,一轮圆月透过云层投射出皎洁的月光,如丝织般地倾洒在大地上,为中秋的夜晚平添了一份温馨和静谧,白日里忙碌的村庄逐渐复归平静,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声在耳旁回荡。夜深了,家人都已经酣然入睡,我却仍然在回味着今晚的月饼:酥软细腻的脆皮豆沙、香甜可口的芝麻果仁……不知不觉中我也睡着了,在那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我睡得格外香。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和两个姐姐都已长大成人,并先后参加工作有了各自的家庭。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当年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但我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什么,忙忙碌碌中总是在顾此失彼,就拿过中秋节来说吧,好几次要不是年迈的母亲打电话提醒我,我差点都忘了,也不知是自己真的太忙还是在有意推脱。小时候母亲再苦再累也要操心着我们过中秋节,让我们吃上月饼,现在想想那时的中秋节竟然是如此的让人怀念和难忘,而如今超市的月饼成堆,品种更是五花八门,但是陪母亲过中秋节居然变成了一种奢望,想来真是惭愧。再过几天就要到中秋节了,今年我一定要提前买好月饼,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家陪母亲好好过个节。

篇5:月圆思念

月圆

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五律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篇6:月圆思念

人月圆,人月圆赵雍,人月圆的意思,人月圆赏析 -诗词大全

人月圆

作者:赵雍  朝代:元  体裁:词   人生能几浑如梦,梦里柰愁何。别时犹记,眸盈秋水,泪湿春罗。绿杨台榭,梨花院宇,重想经过。水遥山远,鱼沉雁渺,分外情多。

篇7:月圆思念

人月圆,人月圆无名氏,人月圆的意思,人月圆赏析 -诗词大全

人月圆

作者:无名氏朝代:宋体裁:词 园林已有春消息,寻待岭头梅。一枝清淡,疏疏带雪,昨夜初开。芳心几点,东风多少,先为传来。不随红紫,纷纷闹闹,蝶妒蜂猜。

篇8:月圆月缺

使我特别感兴趣的, 是他折帖内的一副长联:“照太阳的规律修身早睡早起, 按月亮之习惯养性能缺能圆。”不仅有道理, 而且可以实践。张飙先生自己就是个实践家, 看他那一身朝气, 满腹文章, 既有学问, 又有健康, 肯定是得益于“照太阳的规律修身”;再看他那谦恭、朴素、平和、安详的样子, 显然是得益于“照月亮之习惯养性”了。

书法家 (胡长清之流除外) 、画家多长寿。人说, 写字、画画就是练功。其实, 照我看, 写字、画画总是沉浸在高尚、美好的意境中, 小说家笔下有时还有龌龊不堪的文字, 杂文家则骂人, 只有书法家笔下, 总是演奏真善美的乐章。

月是诗人永恒的主题。咏月佳句, 顺手即可拾得一筐、一船。李白:“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苏轼:“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夜半鸣蝉。”欧阳修:“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多么美好的情怀, 多么高雅的意境!明月, 清风, 半山, 溪水, 不管是谈情说爱, 朋友聊天, 还是独自一人信步漫游, 都是难得的享受。不过像张飙先生那样, 照月之习惯养性, 则是更高的境界了。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的名句, 但也不过是对自然和对人生的认可, 间或尚有几分哀叹, 不像张飙先生那样, 要按照自然的规律去修炼自己的身心。古人提倡“天人合一”, 把自己融化在自然中, 该是怎样的情景。

月圆, 月缺, 古往今来, 未曾变过;圆是短暂的, 缺是漫长的, 今来古往, 亦未曾变过。都说, 十五月圆, 又说, 十五不圆十六圆, 十五也好, 十六也好, 圆只是一刹那, 更确切地说, 圆只是由这一个不圆到另一个不圆之间的界限。就像午夜零点, 不过是今天和明天的界限, 它是千分之一秒, 万分之一秒, 或更短, 更短。人生也如此, 圆短, 缺长, 只是许多人浑然不觉。特别是那些春风得意、如日中天、红得发紫的人, 看其气冲斗霄、颐指气使、傲慢人生的样子, 好像他是永恒的, 不变的, 超凡的, 其实, “人无千日好”, 到头来, “谁又把秋挨过”!尽管如此, 许多许多的人, 总是追求圆, 希望圆, 而不能自觉地接受缺, 投降缺, 更不能享用缺、玩味缺!张飙先生的“按月亮之习惯养性能缺能圆”, 愚以为就是对人生的自觉, 对造物的把握, 对世界的理解。对走“背”字的人有用, 对正在走红的人也有用。

篇9: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摘 要:动态生成,是语文课堂的本性

示范引领,是语文课堂的本色

讲深讲透,是语文课堂的本真

中图分类号:G633.3

不知何时起,语文课堂逐渐开始了流浪,流浪在华而无实的包装下,流浪在无边无际的网络浪潮里,流浪在“杜郎口”式的典范模式中,开始有了过多的政治说教,有了板块式的固定切割,语文老师也不需要范读课文,网络上课下载的音视频资料实在太多,也不需要粉笔板书,轻点鼠标,幻灯片一张张流畅播放,课堂上,老师只需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不再讲课,一切由学生搞定。如此种种对传统的颠覆,有时代科技的进步因素,但同时也带给了语文老师很多困惑:这是语文课堂的真实面影吗?语文课堂的真味去了哪里?语文的天然美质又被丢在了何处?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是崇高思想的歌颂者,美丽灵魂的知己者,精彩辞章的咀嚼者,语文课还是应该天然去饰,返璞归真,重拾传统,回归真味。

一.动态生成,是语文课的本性

任何一堂课,预设是必不可少的:目标达成,重点难点,情感教育,知识解析,都应该在一个较为规范的轨道里进行,这是执教者必须提前吃透教材,做足功课,预设好的。但语文课堂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语言的交锋,思想的碰撞,灵魂的交融,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最初肯定是肤浅的,对问题的回答,离老师预设的种种有的十分吻合,有的却相去甚远,甚至天马行空不找边际,五花八门难以预测,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现场回答,抓住关键,及时拉回,点拨,追问,提升,就是一个即时生成的过程。师生间的这种即兴对话,是一个十分神秘的过程,仿佛是一股气流在来回流动,呈现出迷人的动态回环之美,绝非死板的“对”或“不对”。在这个过程里,一切都在升华,课堂上弥漫着最原始纯真的气息,课堂也就回归到一种天然的原汁原味的本性中来。

二.示范引领,是语文课的本色

多媒体的广泛运用,的确为语文课堂增加了色香,优美音乐的烘托,直观画面的展现,立体视频的播放,起到了渲染课堂氛围的作用,但是,属于语文老师的本色却被淹没在这茫茫网海之中。曾几何时,我们已经不再为学生示范朗读一篇课文,因为网络上可以下载的朗读音频视频实在太多,有大型正规主流的央视电视散文,有多入牛毛的名家非名家上传至网上的朗读材料,随便一选便可运用。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是多门怀念学生时代,我们自己的语文老师范读课文时或激情四射,或粗拙卖力,或拿腔拿调有些怪异的读书声,那时,幼小的心灵有被感染的时候,有刻意挑老师的毛病看老师笑话的狡猾心思的时候,想来,老师那些真实的读书声,似乎还萦绕在耳畔,并没有被岁月的烟尘湮没。我们又是多么怀念自己成为语文老师的最初,课前反复练习朗读,为的是赢得学生课堂上或发自肺腑或出于礼貌或热烈或稀疏的掌声,那时候觉得自己被学生崇拜,是多门真实而美好的感觉!可是现在,学生听到只是我们为他们提供的别人的范读,读得也许更规范,但属于语文老师应该有的声音却越来越遥远,失去了语文老师读书声的课堂还有语文的味道吗?

同样,PPT的运用,把讲课内容做成幻灯片播放,已经是一种常规化的教学方式,写出来的字肯定更规范美观,色泽更鲜艳醒目,但是,我们是多么怀念学生时代,看自己的语文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眼中流露的崇拜羡慕,课下不知多少次偷偷模仿练习老师写字的美好情景。我们又是多么怀念初为人师时,精心设计板书,反复操练,为的是课堂上赢得学生的惊呼,那种学高为师的感觉,至今让人想起来就激动自豪!可是现在,在我们流畅第点播PPT时,我们反复告诫他们的“一定把字写好!”的话不知还有多少分量?中国的国粹之一——书法,也已渐行渐远,而最应该学习传承它的祖国的下一代,还有多少能记住它真实而瑰丽的面影?范读和板书,不应该就这样被淡化,被淹没在多媒体的滚滚浪潮中,引领示范才是语文课堂的本色!

三.讲深讲透,是语文课的本真

曾一度,中国教育界掀起很多学习先进教学模式的浪潮,百花齐放的时代环境催生了很多探索成功的个例,如“杜郎口”之类。不可否认,杜郎口式的模式因时,因地而制宜,学生自己板书,自己积累,自己查阅,自己讲析,化静为动,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语文课堂就真的不需要老师讲了吗?难道语文老师的作用就是站在一旁,參观验收学生收集资料的成果,就只起到组织串联课堂环节的作用吗?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课堂的主体作用,就这样被闲置和淡化,教师不仅要讲,而且还要讲深讲透!

学生课前查阅收集的知识成果,从何而来?不外乎两种途径: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和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如何做到去粗取精,突出重点,精益求精?如何做到去伪存真,去枝保干,锦上添花?仅凭学生不足的知识积累,肤浅的认知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都知道,学生已有的认知学习新知识需要达到的认知高度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个过程是需要“跳起来摘果子”的,而这个过程,课堂上是要靠老师来帮助完成的,学生需要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才能越古穿今,看到世界,瞭望未来,仅凭死板的五花八门教辅资料和鱼龙混珠真伪难辨的网络是做不到的!

所以,老师不仅要讲,还必须讲深讲透,讲出重点,讲破难点,讲出宽度深度,讲出个性风采!字词句章,须咬文嚼字,诵读识记;须讲清修辞章法,美妙深刻何在;须透析布局谋篇,匠心独运何在;须深悟主题灵魂,作者苦心何在。在教师精确的知识传授,精巧的提问质疑,精彩的总结深化中,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曼妙神奇,感受人生百态的多姿多彩,感受口若悬河的畅快淋漓,感受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这样的语文课堂也才不失却它的本真色彩。

篇10:月圆思念

人月圆,人月圆杨无咎,人月圆的意思,人月圆赏析 -诗词大全

人月圆

作者:杨无咎朝代:宋体裁:词 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篇11:月圆思念

人月圆 再过真定赠蔡特夫

作者:王寂  朝代:元  体裁:词   锦标彩?追行乐,管领镇阳春。而今重到,莺花应笑,老眼黄尘。凭君问舍雕丘侧,准拟乞闲身。北潭涨雨,西楼横月,藜杖纶巾。

★ 再过一次小学生活作文

★ 400字作文大全

★ 作文400字

★ 作文400字大全

★ 追求作文400字

篇12:月圆夜诗歌

一张八仙桌

一张老藤椅

一本泛黄的相集

一本泛黄的书

一片泛黄的书签

谁留下的痕迹

月圆夜

唤起了谁的记忆

远方的游子

是否想起了家

想起了那儿时的中秋节

月圆夜

不敢抬头望月

望了哀愁,望了秋水

不敢低头

见了月饼,见了孤独

月圆夜

谁与谁共鸣

遇了谁

谁又伤了谁

月的圆,人又缺

篇13:中秋月圆说月饼

月饼的种类与产品特点

我国月饼品种繁多。从产地而言,最负盛名的要数京式、广式、苏式三大类;从月饼质量而言,有高档、中档、低档之别,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从口味而言,则有咸、甜、荤、素之分。

一般而言,京式月饼多用糖浆皮制成,皮较厚,外形扁平,馅料以桃仁、甜杏仁、瓜子仁、花生仁和玫瑰花、桂花糖等为主;苏式月饼以饼皮酥松、油重不腻而驰名,馅料常用的有十多种,老少皆宜者主要有椰蓉、豆沙、可可、芝麻、奶油等;广式月饼更以皮薄馅靓、味道鲜美、品种多样而名扬中外,馅皮采用糖浆皮,以莲蓉、豆蓉、枣泥等为馅料,最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此外,还有海味、腊味、火腿、蛋黄、五仁、水果等多种,可满足各种人士不同口味的需要。

月饼的选购和保存

购买生产标识规范齐全的月饼。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伤,还要注意月饼所含的营养成分,选购自己喜欢的口味。鉴别月饼质量主要采用眼看、鼻闻和口尝的方法。

看,不是只看包装是否精美豪华,而是看月饼的外形。新鲜月饼外表平整饱满,大小均匀一致,表面金黄油润,色泽鲜亮卫生,底部没有焦斑(颜色过白或有黑焦块,是火候不足或烘焙过久所致),没有变色变质;陈旧或劣质月饼则色泽不正,暗淡不亮,发污发干。闻就是闻月饼是否有油脂腐败的味道。尝就是尝味道,好的月饼口感酥松,鲜香味美,香甜纯正,咸味适中,没有异味和松软之感。由于月饼含油脂多,存放要特别注意避光,环境要干燥通风,以防油脂氧化酸败。月饼一般在10天内吃完最好,存放不宜超过一个月。

吃月饼有讲究

在食用月饼时,一般宜先吃咸的,后吃甜的,这样才能品出味道。新鲜月饼圆正饱满,气味香浓;放久了会失去香味特色,馅也容易变质。如将月饼放入冰箱,则皮硬味失。

月饼富含油脂,吃时不宜配冷饮。在食用时最好配热茶或其他热饮,茶水既有开胃止渴作用,又有解油腻之效,吃起来比较爽口。此外,食用月饼要适量。月饼虽味美可口,但由于含油脂重、糖分多,故有些人不宜食用或只宜少食。

哪些人群不宜食用月饼呢?医生认为肥胖症患者,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最好少吃月饼,以免加重病情,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心肌梗死;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多食月饼,因为过食甘甜,易壅塞气机,加重胃肠负担,增加胃酸分泌,使病情加重;患有胆囊炎、胆结石和慢性胰腺炎的患者不可多食月饼,特别是较油腻的月饼,以免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糖尿病患者最好忌食月饼,吃月饼可能会使血糖骤然升高,若进食量较多,甚至会导致酮症酸中毒,产生昏迷引起死亡,虽然市售有无糖月饼,但也不可多吃。

篇14:人间共月圆散文

中秋之夜,月出东山,我远离城市的喧嚣,独自在乡下的小楼,斜倚窗前,凭棂远眺。南天上,玉盘冉冉,银辉烁烁。这灿烂的蟾宫,古照的不知何人,今照的也不知何人,但她经天巡地,播撒清辉,不舍不弃,亘古如斯。举头遥望,月华娇羞。身姿纤丽,心蕊琼洁。蕴碧含宏,独具神韵。细微之处,她像若有所言,又欲移身下临。我不禁怦然心动,神遐意惘。于是手牵着圆月的万缕清辉,漾一只小船划入了思月的梦海……

兀兀穷年,她独悬苍穹,保持着固有的矜持。不矫饰,不打扮,光明磊落,临照凡间。她吸收天风地气,接纳山灵水光,豁达真挚,善解人意。累积沧桑,批阅兴亡。熟视沉浮,感怀善恶。明察严正,彰显清明。她是智者的化身,她是慈人的象征。

君不见,她曾壮怀激越陪远征的离人去戍守天涯。“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边关大漠,凄凉荒芜。明月悬空,照着寂地。戍边将士幕天席地,处处为家,寂寞和孤单抛却一边。与皎洁为伴,与清辉同伍。御敌于国门,守国于边关。她秉沧桑之笔写悲的壮诗,与军中将士同仇敌忾,征战沙场。当强敌寇边,悍兵压境时,边城悬空的夜月陪伴御边将士与敌人对阵夜斗,克敌制胜。她用光华慰藉将士,她重映灵光,将将士们的忠史烈绩写入湛蓝的碧空,把将士们的英魂烈魄刻进宇宙的史简。

君不见,她曾柔情绵意,伴有情人一路天涯。“年年中秋待月圆,却道最是相思时。”李太白自诩为“明月奴”,多少华章颂玉蟾;杜甫在乱离之际待月如亲,无数诗篇怀乡思;苏轼更是“抱明月而长终”,洋洋佳句谪迁路。只因为她梳理愁绪,宽解胸怀。联系心音,感怀亲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从。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仙托一片深情与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诗人王建凝神注望,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家人离散,怅然凄凉。月宫凄清,相思入骨。对月怀人,蕴藉深沉。天下人尽在望月,唯有诗人独占秋思。“可知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竟还来。”浮云游动,圆月明灭不定。是月光对思妇的怜悯吗,竟在楼上徘徊不忍去?与思妇作伴,为思妇解愁,把柔和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内心更加愁怅迷惘。最终,思妇释然了,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好在可以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君不见,她曾花前月下,成就情浓意深佳话。“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中秋,冰轮中天。恋人相会在桂花树前、皎洁月下,情深意浓,卿卿我我。持一杯清酒,敬向月老,发海誓山盟,立永世恒言。花开不败,月亮永恒,彼此心心相印。这个时候,花好月圆,金桂永留香,玉蟾常相照。

君不见,她傲然临空,撒一地的清光如水,如梦,如情。一片清辉倾泻,楼舍的玻璃窗前映射着白光。在这月圆的时刻,羁旅异乡的游子欣然归来,一家人把欢声笑语留在了中秋,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团圆。皎月当空,树影绰绰,月光清美,桂香甜浓。一家人在宽敞的院子里,围坐桌前,吃着月饼,品着菱香、青柿、香茗,颔首低语,仰首赏月。静美的清辉下,花香醉人,情意绵绵。农家的小院里静静地流淌着唯美与真挚,流淌着淡雅与高尚。仰望蓝天处,夜空中,月朗星稀,一片清澈。

篇15:中秋月圆小学作文

对中秋节最初的了解,是从姥姥指着圆月给我讲神话故事开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这些故事让我对月宫充满了幻想。

上小学以后,我家过中秋节又多了一个项目,就是玩“月”字相关的“飞花令”。中秋这天,姥姥会把各种口味的月饼摆满一桌子。有豆沙馅的,有莲蓉馅的,有牛肉馅的,有云腿馅的,还有我最爱的冰激凌馅的。

正当我垂涎三尺,准备大开吃戒的时候,妈妈说道:“等等,别忘了先要玩“月”字的飞花令,说一句就能吃一块”。这可难不倒我,从“举头望明月”到“海上生明月”,再到“明月几时有”……我肚子里的诗句,可比我吃过的月饼多多了。

篇16:月圆中秋小学作文

“哪有你爸!在外面出车呢!”妈妈不满的声音传来,霎时间我清醒了,对呀!我爸他还在外面呢!想完,倒头便想继续睡,一想,便又清醒,冲向客厅,说:“呀!都八点了!完了!晚了!”

说罢,我拿起板凳便冲向阳台,喊:“妈!您也不叫我一声!”

我的不满被我妈的一句“你睡得跟死猪一样”给硬生生的噎了回去。想着想着,月出来了。

那洁净无瑕的月,被朦胧的云雾所遮掩,飒飒的秋风将云雾吹散开来,皎洁的月光照在我身上。月使得世界变得精致,也使世界变得朦胧,远处的树被秋风吹得“沙沙”地响。月将似水的光辉洒在楼台上,更添了些许的离愁,些许的无奈,些许的落寞。愁绪如同偷偷溜进窗棱的月光般挥之不去。我的心随着这月而走,心中的忧愁被这月慢慢扩大,再扩大。在这本该开心的节日里,我竟有些许的忧伤,寻找它的源头,竟是我的爸爸。

我在想,中秋,这本该团圆的节日,我们家过的就像周六周日一样平淡。我在想,为什么别人的爸爸都在家,而我的爸爸却在外面干活。我在想,我家的中秋节有多少个是这样度过的……想到这,我的忧愁又加深了许多许多。“娜娜!还吃饭吗?”妈妈从客厅伸出头来,问道。我的思绪被妈妈打断,我随随便便的回了她几句,便又继续看月。

篇17:千古月圆话中秋

向晚到天明,东升西落中凝望守候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北宋年间的某个中秋之夜,月亮未出,大文学家苏东坡正注目东望,应和弟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中秋见月寄子瞻》),写就长诗《中秋见月和子由》,千山巍峨、东方泛白,他用劲健旷达的笔势写出了明月将出的壮观磅礴。

旋即,“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云破月出,玉盘东悬,“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明亮初升的圆月似乎有些清冷,但让人温暖感怀的却是“二苏”兄弟间互相激励劝勉,“南都从事(指苏辙)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好不动容。

月渐高,还是苏轼,事情也非常巧合,熙宁十年(1077)中秋,他在徐州居然遇见了久别的弟弟,相与围坐、把酒言欢,“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宴席持续过了个把时辰还未收场,苏轼也难奈心中的激动,又写下《阳关曲·中秋月》,并慨叹弟弟行将离别、再会无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午夜,圆月当头,“谁做冰壶浮世界,最令玉斧修时节”。这是公元116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任建康(今南京)通判,夜半上西楼,望明月、怀友人,写下《满江红·中秋寄远》。

丑时鸡鸣,月已偏西。“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沦”。此时北宋的米芾仍在《中秋登楼望月》中执着地惦想: “七宝合月”、“月圆蚌孕”等美好的民间传说故事。

最有耐心的当数唐代的李商隐。“云母弄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消失、晨星泛起,一夜无眠的他仍在苦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情结心声,完成对诗作《嫦娥》的诵吟。

乾坤大挪转,空间转换处追问觅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端坐在东海之滨的唐人张九龄,此时正《望月怀远》,皎月冉冉,幽清恬淡,诗人也构思奇妙,遥想远隔天涯的友人,此时可能也正在月下思念着自己,含蕴有致、深情绵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元和十年(815)中秋,惨遭贬谪的白居易,在中部江州(今江西九江)写下《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对比往昔的踌躇满志和富丽安闲,望乡感慨,孤寂而又痛苦。但白居易并未因此消沉,他深入底层、接触民生,又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西部大漠,祁连山上升起清冷的圆月,旷古而幽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关山月》用“蒙太奇”手法绘就一幅苍茫月夜图: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意境深远,读来也哀婉凄凉、雄浑悲壮。

“凝光悠悠塞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他站在桃源山顶最高处,写下《八月十五桃源玩月》,而此时其实正是他人生事业的最低谷,意境孤独而又悲怆。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住在山脚沟底、溪边茅屋的元朝“一代文宗”元好问,在《倪庄中秋》中,回忆儿时天真嗜睡、无心赏月的真实生活,实则借喻其不仕异族、难见光明的高义与艰难。

情感与人伦,异彩缤纷间传承奋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长年漂泊的李白,抒《静夜思》之念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尽战乱的杜甫,发《月夜忆舍弟》之感慨。他们怀念故乡、热切盼归的心境都跃然纸上。

还有痴男怨女,儿女情长。“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映衬《新乐府》中思妇孤枕难眠的寂寞;“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道出《长相思》中商女芳华自怜的哀怨;还有“敛着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的柳永,在《秋月夜》中亦难排对情人的无限眷恋。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明代画家文征明在《念奴娇·中秋对月》中,踏上想像的翅膀,“欲跨彩云飞起”,直达蟾宫,享受歌舞升平的欢乐,不料却又跌入“莫负广寒沈醉”的烦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差距,表达得这么酣畅却又那么无奈。

还有“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坚贞爱国、褒涵节义的文天祥即便在日常乡饮《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中,也充分流露出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誉、挚爱和坚守之情。

饱阅世事悲欢,乐观进取向上,最有力感的还属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于密州(今山东诸城)的典范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高逸舒放的词风意境,宠辱忘外的人格力量,都跨越了千年的明月,奋勇激越,光耀后昆。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足迹已经登临了月球并迈向深远的太空,仰望苍穹,或许我们已少了古人那种热切和冲动。但烟波浩渺的宇宙毕竟还有更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探析、开发和利用。

仰望明月,不知您又作何感想?

亿兆观是月,念感竟相殊。

篇18:月圆中秋小学作文

——题记

转眼又中秋。

夜色阑珊,皎洁的月光轻轻地洒满大地。吃过晚饭以后,我与爷爷在院子的大槐树底下闲聊。我不经意的目光划过爷爷的脸庞,突然发现,时间在爷爷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爷爷那乌黑的头发中也夹杂着几分白发。是啊,自从上初中以来,科目多了,作业多了,陪爷爷的时间却少了。

周围静悄悄的,各种昆虫的“奏乐”显得格外明亮。这时,满脸慈祥的爷爷对我说:“今年的月亮格外的圆,格外的亮。”我下意识的点点头。可我并不觉得月亮是那么的圆而亮,反倒觉得比往年的月亮更加的黯淡。也许是我看鲜艳的东西看习惯了吧,也可能是爷爷尽享天伦之乐,看淡了一切吧。

记得在小时候,爷爷经常骑着他那辆“解放牌”自行车送我上学,我常常伏在爷爷的背上,哼唱着老师教的小曲。有时,碰到爷爷会唱的歌曲的时候,爷爷也会跟着节奏一起唱。放学的时候,爷爷总会早早的在学校门口等着我,手里还拿着我最爱吃的棒棒糖……

正当我沉浸在小时候的回忆中,身上感觉暖暖的,抬头一看,只见爷爷正在用它那厚厚的大衣盖在我的身上,见我抬头看他,便说:“天凉了,别感冒了。”

上一篇:家长孩子考试下一篇:保险公司负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