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26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篇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明白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喜欢欣赏风景图片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放映两组风景图片,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图片放映完后)大家知道吗?其实,这两级图片都是罗布泊的景象,只不过一个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一个是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那么,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将会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环节:课内求知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两次重温课文的内容。

3、在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同学分男、女两大组,在文中寻找描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情景的语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看谁找得最准,读得最好!

5、自由讨论后回答: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又是什么使罗布泊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6、请同学们当一回公安战士,每四人为一小组,在文中寻找毁灭罗布泊的罪魁祸首,并用课文中的材料来概括说明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8、请同学们当一回法官,说说这时候最希望人类有怎样的反应?提醒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三环节:课内拓展 第四环节:课外延伸

篇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仙湖               罗布泊              荒漠

真实性

青海湖

报告文学

月牙泉                                 文学性

痛惜          环境意识         生态保护

7、布置作业。

练习说明

一  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本题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概括、归纳能力。问题的三个方面,提示了整体把握的入手处,启示学生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先要把课文内容分析为几个基本的方面,然后分别提要。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一是20世纪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二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本题抓住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作了适当提示,让学生揣摩富有表达效果的句子。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又如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严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又如”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馈。

引用数据的句子更多,如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l万多立方米“。广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三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本题与第一题可谓同工而异曲,第一题要求用概括的语言扼要说明,本题则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是描述的训练,又是口语的训练,又是想象的训练。

示例:

我今年整整100岁了,小时候,家就住在罗布泊湖畔,那时候,罗布泊碧波万顷,我跟小伙伴常常撑小船在湖面上转悠呢。我们看野鸭在水面嬉耍,我们听小鸟在空中歌唱,啊,那时候,阳光那么明媚,天空多么美丽,湖面多么广阔!听老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多么可怕,那还远着呢,我们这里可是神仙住的地方。一排排胡杨林,像绿色的长城,遍地绿草,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田野里翻滚着金黄的麦浪,家家过得挺殷实,新疆是个好地方,咱罗布泊也是个好地方。

可是好景不长,我25岁那年,就是1925年吧,国民党政府不知为什么,偏要将塔里木河改道,让河水向北流入孔雀河汇人罗布泊。那年头,我年轻力壮,也被拉去当河工,又打坝,又开河。塔里木河改道了,我们庄上断了水,风沙飞扬,田没法种了,日子没法过了,只得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新疆解放了,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听说我老家那一带又好了一阵。你问我如今罗布泊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唉,那会儿人傻呀,根本不知道什么生态不生态,建设边疆,热情是挺高的,队伍浩浩荡荡开来,地质队又发现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许多矿藏,开垦农田,开矿办厂,好不热闹,耕地要水,开矿要水,这里修水库,那里修引水渠,河水哗哗流淌,流向农田,流向矿山,真有欣欣向荣的气象。可想不到,塔里木河下游遭了殃,罗布泊水域一天天缩小,最后完全枯干了。前不久,我给考察队当向导,到过小时候住的地方,那里连棵草也不见,连只鸟也不见,更不要说胡杨林了,望着成片倒塌的胡杨林,我心疼啊,那胡杨树我也亲手栽过,祖祖辈辈的汗水都自流了!望着茫茫沙漠,我心疼啊,我蹲下去抓了把黄沙,对考察队员说,你们想象不到吧,80年前,这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园啊。

四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本题沿着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让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问题是一个大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实地考察,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篇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简案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 (sè) 和煦 (xù) 干涸 (hé) 吞噬 (shì) 裸露 (luǒ) 戈壁滩 (gē) 无垠 (yín)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和煦干涸裸露戈壁沧海桑田无垠边缘

二、导入: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 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 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 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课文, 完成下表)

四、学习:

课题解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 如今消逝了, 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

(一) 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教师明确:)

问题主要出在近3 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 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 采矿需要水, 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盲目增加耕地用水, 盲目修建水库截水, 盲目掘堤引水, 盲目建泵站抽水。罗布泊干涸以后, 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 草木植物全部枯死, 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 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 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二) 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 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要求读出感情)

2. 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 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 (训练复述能力)

(2) 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 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 呼吁人类行动起来, 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 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三) 学习对比的写法。 (组织学生讨论)

1. 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1.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 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 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选”

五、探究:

提问: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 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师明确。)

1.我与罗布泊同龄, 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 (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 想象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 (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 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 (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 寻找回来的世界, 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 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 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 后一百年, 我要回报罗布泊。)

六、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设计一条环保标语。例:保护大自然, 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篇4: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语文学习 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25

一、课堂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请看文章的题目,大家觉得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纷纷):惋惜,遗憾,叹息,悲痛……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试试带着情感来读一下这个题目。

(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看看这个“泊”字是个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中文是一种“会意”的文字,“三点水”旁一般和水有关,可是,现实中的罗布泊却是一片死寂的荒漠。这是怎么回事呢?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去见证历史沧海桑田的变幻。

二、走近罗布泊——见证沧桑

[课件] 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罗布泊前后不同景色的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并在小组内朗读,体味。

(小组成员勾画,组内朗读。)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生1:我们小组发现,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生2:我们小组认为可以用“仙湖”一词概括过去的罗布泊。在课文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师:这段文字真的非常优美,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用一种欣赏、陶醉的语气,去领略罗布泊曾有的美丽景色。

(生齐读)

师:读得很不错,真有一种陶醉的感觉。过去的罗布泊,我们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它,哪个词合适呢?

生(纷纷):人间仙境,仙湖,人间天堂……

师:好,大家虽然用词有所区别,但是意思是接近的,那我们就用 “仙湖”一词来形容过去的罗布泊吧。

[板书]仙湖

师: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什么样子。

生3: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

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生4:我们找到了这一句,“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生5: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师:你这段话说的是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和罗布泊是什么关系?

生5:塔里木河是罗布泊的源头。

师:那么,塔里木河的干涸对罗布泊有什么影响?

生5:导致了罗布泊的消逝。

师:很好,朱熹的《观书有感》谈源头和活水的关系,怎么讲?

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很好,现在是“问泊何以干渴死,为无源头活水来”。同样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罗布泊吧。

生(纷纷):死湖,戈壁,荒漠,人间地狱……

师:大家说的词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今日罗布泊的状况,各有道理。我们还是用课文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它吧。

[板书] 仙湖——戈壁

三、穿越罗布泊——探寻原因

师:罗布泊从一个人人向往的仙湖变成一个令人恐怖的戈壁,这当中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罗布泊,去探寻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课件] 各小组分工从文中找出关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的句子,再通过小组合作,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生6:我们组认为,“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旨日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罩木河抽干了,以致沿岸5万多市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这段话讲原因。

师:你们怎么概括一下这段话?

生6:四盲。

生7:我们除了找到刚才那段话,还有一段补充: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

师:好,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原因,不过后来有没有得以解决?

生7:……

师:你可以向小组内的同学求助。

生8:有。后面课文提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牧场。

生9:课文中还说,“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万多立方米”。所以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师:好,通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人。是人把仙湖变成了戈壁滩。

[板书] 仙湖—人—戈壁

四、徘徊罗布泊——震撼心灵

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居然把仙湖毁了,这确实让我们感到心痛。请你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让你心灵震撼的语句。并和小组的成员一起交流。

[课件] 再读课文,画出震撼你心灵的语句,在小组内表演你的朗读才华, 并谈谈你的感受。

师:我刚才巡视一圈,有的同学读得很入情,品得很入理,那么现在给大家一个全班展示的机会。

生10: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罗布泊消失了。

师:“罗布泊消失了。”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生10:表示作者的震惊,引起读者的注意。

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10:深深的遗憾。

师:重音放在哪个词?

生10:消失。

师:很好。我们大家在他的指导下齐读这句话。

生(齐):罗布泊消失了。

师:很棒!谢谢。掌声奖励自己。

五、走出罗布泊——奔走呼告

师:人类破坏环境,沙漠侵害家园的事情,罗布泊并不是第一个例子,也不是最后一个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老师所做的一组图片。

[课件] PPT自动播放一组“沙漠侵吞家园”的图片,配乐采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终曲音乐,非常感人。

师:美丽的月牙泉、青海湖会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消逝的仙湖吗?面对沙漠化的扩张,美丽家园的消逝,让我们很受伤,很无奈。但是,我们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来,创作一条富有鼓动性的标语,号召更多人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创作环保标语,每小组提供最佳的三条。)

篇5: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被评为中国报告文学。本单元的内容,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作者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品味报告文学的语言特点。

3、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读题入课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进入课堂,请同学们读课文的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抓住“泊”“消逝”“仙湖”三个关键词入手提出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也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二)初读感知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1、检测预习。(出示文章的重点字词,疏通字音、词意)

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

2、默读课文,并寻找下面几个问题的关键词:

(1)今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关键词“沙漠”、“神秘”)

(2)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关键词“仙湖”、“绿洲”)

(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 (关键词“四盲“、”改道”)

(4)同样的悲剧还有吗? (关键词“青海湖”、“月牙泉”)

3、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发出怎样的呼吁?

悲痛、惋惜。发出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的呼吁。

(三)品读赏析

品味语言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环节,不光要在教学时间上予以充分保证,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具体操作上。我从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两方面设计此环节:1.教师指导(1)提出问题:找出给你触动很深的句子读一读并试作赏析。(2)提示:你可以从词语、标点、句式、段式、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选用的角度去考虑。(3)举例:如果把“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改成“罗布泊的‘泊’字左边是三点水”。比较两者,就会发现,“,”在文中作短暂的停顿,“,”和“!”加强了语气,这两个标点,有力地强调了罗布泊原先是也理应是有水的仙湖这强烈的感情。它在文中独立成段,语气更为强烈。(4)播放有关罗布泊的影音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2.学生学习(1)默读,作批注。(2)在教师组织下合作交流。(3)交流过程中边朗读边体会。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给你触动很深的句子读一读并试作赏析。

1、体味真实性

(1)《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另据史书记载…… (作引用)

(2)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 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 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列数字)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集中体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

(2)拟人: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3)排比: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四)探究延伸

篇6: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被评为2001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通过学习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真实性和文学性;通过探究学习,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法等。

据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为主,要求他们课前查阅资料并整理、预习课文,同时教给他们跳读、勾画、批注、分析与思考等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深入探究。因为初二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要不断地训练。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小结中解读课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罗布泊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万平方公里,1941年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1972罗布湖干涸时仅为450平方公里。

投影出示罗布泊的地图

二、预习检测

1.字词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luǒ

戈gē壁滩

庇bì护所

近在咫zhǐ尺

2.解题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

三、欣赏朗读,整体感知

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过去的罗布泊牛马成群、绿林环绕

;牛羊欢歌;林边牧歌;鸟儿款款飞;草木丰茂;碧波荡漾;水如明镜;蓝天白云;花草摇曳;水丰鱼美;收获了满船的哈密瓜等美丽图片。

总结:

过去的罗布泊:广阔、美丽、充满生机

。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的罗布泊枯木哭泣;凝固的生命;静默的抗议;广袤却无人迹、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的罗布泊;动物的遗骸;最后的泉眼;余辉中的昔日河床;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等图片。

今天的罗布泊: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恐怖

总结:

现在的罗布泊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神秘恐怖。

师: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请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示例:

1、……“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⒈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了威胁。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

4、那奇行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5、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以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师: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

出示造成罗布泊消逝原因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讨论,总结

投影:罗布泊变化原因总结:

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学习写作手法

本文的文体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加以形象性和抒情性。

本文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

1.新闻的真实性在文中的体现?

调查研究、实地考查、查阅资料;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汉书.西域传》,张骞,史书记载 4世纪时……数据,事实:国民党政府)

投影: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2、文学性在文中的体现?

作者运用了对比、拟人、排比等方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罗布湖和今昔

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胡杨林的描写、罗布湖的“肋骨”

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开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四盲”、遗憾的谴责之情、“拯救”――呼吁之声,发聋振聩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此时此刻……心情沉重”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意识到严重后果,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凑齐以上找出的句子,加深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体味作者的忧患意识

示例: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开惨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投影:

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

青海湖水面下降

月牙泉濒临干涸

学生品读:

(1)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出悲剧”指的是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2)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

8.8米,平均每6年下降

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

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

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伤害.由些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师: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造成的悲剧而痛惜。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播放影片:保护地球

六、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七、课后小练笔:

假如你是千百年来生长在罗布泊边上的一棵胡杨,见证了这沧海桑田的变化,你将向人类诉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过去罗布泊——

“绿洲”“仙湖”。

今日罗布泊——

“沙漠”“神秘”。

消亡原因

——

“改道”“四盲”。

同样的悲剧——“青海湖”“月牙泉”。

写作手法

——对比、拟人、排比、直接抒情

教后反思:

我首先用简洁语言概括有关罗布泊的历史,然后出示现在罗布泊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有从题目入手,先解题,然后请学生就题目提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什么?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等等。再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朗读明白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仙湖绿洲:周边牛马成群、绿洲环境、河流清澈。而现在却变成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变化的原因是人为改道和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罗布泊的历史与现状对比鲜明,反差巨大,令人深思。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最后品位文章语言加强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通过找出周围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写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布置的作业也是围绕环保问题来设计的。教学效果良好,但在品析语言方面用的时间过少。

END

篇7: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浅显易懂。按照我原定教学设计,一节课上下来,受益匪浅。

一、注重朗读,以读观“变”,以读悟情。在本节课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由读课文,根据提供的画面,在文中找恰当文字配解说词,使画面与文本巧妙融合,学生自主灵活地选择画面解说,又让学生互相进行解说评价,不断地读、评、读,最终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读的过程中,多种形式交互进行,个人展示读、齐读相结合,朗读文本与静观画面结合,朗读文本与体验修辞效果结合,于朗读中进行无痕的知识传授,于朗读中进行震撼人心的`心灵之旅。

篇8: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如下:

1.通过训练学生速读课文, 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揣摩课文语言, 体会其鲜明准确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下: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 总结教训。

2.学习对比和引用数字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并从中树立学生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 合作探究。

授课类型:自读课。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画面上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多美的景色, 这是昔日的罗布泊;我们再来看另一组图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没有一棵草, 一条溪, 荒芜一片, 这是现在的罗布泊。“泊”者湖也, 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 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 如今却消失了。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罗布泊美丽的消逝呢?带着这个问题, 让我们跟随作者吴岗一起走进《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电子白板出示)

二、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 找出疑难生字词, 后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电子白板出示) 。

重点字词:

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

戈壁gē张骞qiān咫尺zhǐ肋骨lèi

2. 整体感知。 (1) 圈点勾画, 筛选信息, 找出对罗布泊消逝前后景象描写的语句。

教师小结:%%%对比

昔日——————————————————今日

仙湖沙漠

(2) 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改道, 四盲。深层原因:缺少环保意识, 盲目攫取。

3. 从全文看, 消逝的不仅仅是罗布泊, 还有什么?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又该怎么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延伸拓展, 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人人都是环境保护的主人。

三、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品读语言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 它兼具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形象性。前面我们在分析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时看到了大量的数据, 它真实客观的让我们感受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痛心。接下来, 我们通过课后练习二来感受一下它文学的形象性。

问题设计: (电子白板出示) 课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有的是直抒胸臆, 有的是引用数据, 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 体会一下他们各自的作用。学生选择句子品析、交流, 教师引导分析。具体表现在对比、拟人、排比手法的运用。

齐读22~25段, 体会抒情性。

四、教师小结

文章从今日的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 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 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 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 最后推而广之, 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 告诉我们赶紧拯救生态环境。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是灵魂的栖息地, 幸福的源泉, 是生生所系的根本。如果家没了, 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五、作业布置

1. 请你写一则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语。

2. 掌握课后词语的形、音、义, 并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报告文学。它的真实性和形象性读后让学生深深慨叹、惋惜往日的仙湖是由于人为的干预和破坏而成为了今日的沙漠。让学生身同感受。因此, 在授课中联系文中的语句:“从全文看, 消逝的不仅仅是罗布泊, 还有什么?”进而提出:从文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启示?又该怎么做?以此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来深思我们现阶段如何去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摘要:罗布泊警钟为谁而鸣?昔日美丽的仙湖——罗布泊, 如今已成荒漠, 这是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的悲剧。

关键词:仙湖,沙漠,四盲,改道,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邦桃.有感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EB/OL].

[2]李新宇.课堂教学中交互白板的应用层次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3) .

[3]叶永烈.彭加木失踪之谜:追寻彭加木[M].北京:作家出版社.

篇9: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归纳变化的原因。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

3.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人在与自然相处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2.检查预习

生字词检查。

3.讲读课文

(1)介绍罗布泊。罗布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的罗布泊,曾经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记载,看看罗布泊的前身。)

(2)请看4~8段,请3个同学分别来朗读。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找出描写罗布泊的句子,想像它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马可波罗游历罗布泊时是30年代,到了70年代,就完全消失了。罗布泊在以惊人的速度在消逝。)

(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请从文中找一找原因。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从罗布泊的消逝,你得到哪些启示,我们该吸取哪些教训呢?

(解释四盲,可持续性发展)

(4)读一读人类的盲目行为,体会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意味着什么?

(这出悲剧上演了,这样的悲剧是否已经停止上演?)

(5)生介绍青海湖,月牙泉。

(看着罗布泊的消逝,作者有着怎样的心情呢?)

(6)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齐读下列句子。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看图片,请学生说说如何救救青海湖,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篇10: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本文是篇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报告文学可以广泛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下面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中去,以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并做点赏析,并试着带着感情来读读。(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大大强化了的感情色彩,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直接抒情具有的强大力量,由此再让学生感悟升华,使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学生边读边听背景音乐,使文本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文字所不能达到的。)

(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朗读,想象昔日罗布泊的美丽,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曾几何时,罗布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但是现在的罗布泊却成为一个至今仍没有单身一人尝试穿越罗布泊无人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麽?(多媒体出现罗布泊“今昔对比篇”:出现今昔对比图片)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答案。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心理基础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视频中强烈、鲜明的画面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造成罗布泊生态破坏的.深层原因。 )

第三环节 :拓展延伸,超越自我(5分钟)

师:昨天的罗布泊已离我们远去,但今天“罗布泊似的悲剧”却还在我们身边上演,(多媒体呈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学生生活中的浪费水及水污染现象等方面的图片制成连环画面,在学生眼前掠过。)面对今天的“罗布泊似的悲剧”,你想说点什麽呢?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图片的出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和语文学科有利整合,尤其是这一类科普文,初中语文每一学年都有此类,可以推广采用。由多媒体进入文本,先闻其声,引人入胜,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2、注重朗读,以读悟情。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由朗读,提倡个性化阅读,根据画面及背景音乐的渲染,不断地读、评、读,最终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不足之处就是,我把“悟情”作为重点,学生虽然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做到了人文性,但相对于工具性来说的“语文味”廉顾不足。

3、理解“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篇1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等词的读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4.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与价值目标 6.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重点 目标3、4、5 难点 目标4、5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配有九寨风光图片),听到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想必大家早已神游于以高原湖泊众多、瀑布雄伟壮观、植物景观奇妙的人间仙境——九寨沟。其实,除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外,今天教师也准备带领大家去另一个人间天堂。

二、对比中震憾(寻找文中的语句回答)

1、说美景猜测风光无限是何方。

我这儿有几张他的倩照,请先欣赏,看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景象? 总结: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更是人间仙湖。(板书:仙湖)

2、诉惨状联想。

我这儿还有几张更为美妙的独特的图片,也让你们开开眼。看后问: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景象?(播放课件:今日罗布泊图片)

总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 氏度。天空中没有一只鸟,没有任何飞鸟敢于穿越,它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地方。(板书:沙漠)

3、解包袱:这是同一地方——罗布泊,书中寻找天堂与地狱的景象,富有感情的朗读。(讲析对比,列数学和生动的说明)

刚才我们看到的两组图片,一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组是大漠沙若浪,寂寞无人家。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是戈壁滩,狂风卷,鸟不拉屎马不前。你们可曾想,这天壤之别的两处景,竟是同一地方——那就是神秘的罗布泊。(板书:罗布泊)

4、请同学们翻开12课,分别从文中找出罗布泊青春亮丽和恐怖凄凉景象的句子。(学生自由勾画并朗读)

5、齐读文段(投影显示文段)

过渡:美景不在,惨状不堪目睹,文中准确的数字同样震撼人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今昔变化的数据,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追溯原因(1、联系生活漫谈天堂走进地狱的桥;

2、回头看作者的科学分析借助地图分析。)

1、生动的描绘,准确的数据让我们觉得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生活的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思考后回答(滥砍滥伐、破坏森林、过度放牧等)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

四、胡杨诉衷肠(1、出示图片

2、讨论设计台词

3、渲泄悲情控诉人的贪婪。)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播放课件:昔日的胡杨)

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再看。(播放课件:今日胡杨)

它衰败死亡,树干扭曲,树皮全无,僵硬的身躯支撑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杨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为伴,尴尬的面对人类。

五、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提示本文的主题。

1、角色独白、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2、千年不死的胡杨在干渴中枯死,我们可以想像在胡杨林中生活的动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刻他们有何感想,假设自己就是胡杨中的一类动物,站在他们的角度说一说心理话。

3、假设当年探险的斯文•赫定同作者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何感叹?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组内合作表演。

六、月牙泉美景不在,悲剧仍在重演。希望依然存在,我们都携手共勉。

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仍在其他地方上演着。(播放悲剧重演画面)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荡漾,绿林环绕。

今日的月牙泉:人们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现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亩导致农田被毁,河床干涸;农田干涸小孩的脚都可以放进去;四川冶炼厂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给污染了„„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和矿物濒临枯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它们的惨状实在令人震惊。你们忍心看到这样的悲剧再延续吗? 七:结束语: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

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八、作业:为母亲河——塘河写一封公开信 完成作业本 抄写词语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列数据

仙湖——沙漠 对 比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

拟 人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象性说话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说: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世人诉说什么? 明确

1.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2.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六.课下写作训练。

楼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在唐代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繁华的地方,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时候,楼兰还是草木茂盛、河湖众多的地方,可是,一千年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凭着这些断壁残垣来想象它昔日的风采了。如果大家觉得楼兰还比较遥远的话,那么大家看看这愈演愈烈的沙尘暴,再看看今春惨遭沙尘暴蹂躏的我们的首都的北京,如果我们还不重视环保,还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的话,谁敢断言,二百年、一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不会成为第二个楼兰故都呢?

课下请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唤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用心

爱心

篇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征;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过程与方法】 :

1.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的理念,通过在互联网的搜索,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领会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使语言表达更鲜明准确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难点】

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品味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注意这个‘泊”字,偏旁是怎么写的?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这个“泊”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罗布泊是一个仙湖。“仙”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哪个同学把他们的意思合起来说说,你能读出文章怎样的感情基调呢?

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针对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二)、合作探究:

1、通过多媒体展示关于昔日罗布泊和今日罗布泊的图片,让学生思考: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今日的罗布泊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分别找出能配合这个画面的文段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分别用怎样的语气朗读呢?

过去:欢娱的、愉悦的、高兴的语气。

现在:悲凉的、遗憾的语气。哪位同学愿意示范朗读一下?

2、悲剧仅仅是罗布泊吗?让学生探讨罗布泊消逝及青海湖、月牙泉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深层原因?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归纳、过渡:(板书)①

今日罗布泊——“沙漠”“神秘”。②过去罗布泊——“绿洲”“仙湖”。

③罗布泊为什么会消亡?——“改道”“四盲”。④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青海湖”“月牙泉”。(二)、品味理解下列句子: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

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3、“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三)、拓展延伸

1、美丽的罗布泊你看见了,荒凉的罗布泊你也看见了,假设你作为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百年的沧桑,你将向人们说些什么?大家可以议一议,也可以写一写。

1、要节约水,保护环境。

2、美丽的罗布泊已离我们远去了,但青海湖和月牙泉离我们还很近,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让罗布泊的悲剧再次上演。

3、我小时侯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我20岁左右罗布泊的命运发生的改变。国民党政府要求改道导致塔里木河干旱人们都逃离了自己的家园。后来又把河道改了过来,环境得到改善。但是我70岁左右塔里木河两岸人口增加人民,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盲目”导致上游水被抽干了,下游就没水了号称“绿色长城”的胡杨林成片死亡,罗布泊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变成了一片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吞噬着土地。救救罗布泊,救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吧。

2、请同学们为环保出一份微薄之力,写一条宣传标语。例

1、世上万物皆有生命,保护林木延长寿命。

2、我们应保护我们这个家园,不要让这个家园受到污染。例

3、宇宙中没有第二个地球,保护水资源,拯救地球吧。

3、河流是城镇的母亲,有水才有沙漠中的绿洲。

(四)、品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要求学生找出体现报告文学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句子。(教师提示: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方法: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句子评析。)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我衷心地希望:青山常青,绿水常流,愿美丽永存。

(六)、布置作业:

1、无形作业:请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开展环保活动。这也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完成的作业。

篇1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八年级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摘 要:语文教学要有基本适当的文本体式意识,不仅要“明体”,更要“辨体”。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读写报告文学,我们要看其“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要看报告者在坚守“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前提下以文学的手段跨越文体局限把事实的真相表述给我们,要看报告文学所追求的震撼冲击效果,最终要达到理解“报告者的意识”。

关键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报告文学;教学内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是新课标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新成员,同时被编排在人教版和沪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中该文标题注释写到这篇文章“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辅助教材使用者准确判断出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报告文学”,为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指出了相对比较明晰的路径。不过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并不止步于此,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文体思维,“从读写的角度看,关键不在于实用文章的体裁如何归类,而在于读写中如何把握体裁的特质,即‘辨体”[1],于是我们的问题与障碍接踵而至。

一、报告文学是科普类文章吗

八年级学生在以往的语文学习和阅读活动中对报告文学相对接触较少,在语文教材中是第一次遇到,比较陌生。另据调查,许多语文教师在把握这一文体时显得底气不足,甚至不能梳理清楚报告文学与科普文章的区别,竟然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归入科普类文章这个“大筐”,只是意识到不能把报告文学等同于一般科普文章(说明文)的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其“文学性”而已。[2]究其原因,源头在于我们的语文教材竟然也是莫名其妙地认为这么一篇文体特征明显的报告文学是“科学文艺作品”这个庞大家庭中的一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报告文学正是对应于“写实作品”而与“虚构作品”相对举,和“新闻”作品也有交叉重合之处,只是关于“写实作品”“新闻”的具体目标内容,课标在“目标内容”中却是语焉不详。

在教材方面,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围绕“关注自然,保护自然”这一主题内容选编了五篇文体样式截然不同的作品,分别是随笔《敬畏自然》、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科普类文章《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小说《喂——出来》。这些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教材单元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显然,教材编撰者试图引导我们关注文本不同的表现形式,引导教材使用者着眼于从文体样式切入选择与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发现每一篇、某个类文本在表达同类主题时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在教材内容教学化即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设计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没有呈现出相应具体的教学内容,甚至背离了初衷。比如:我们需要知道某篇课文所代表的“不同的形式”是什么,如何辨别这些“不同的形式”,从而依据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阅读取向,运用相应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具体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文章,我们仅仅知道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学习的起点,我们还需要学会按照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进行相应的阅读活动,即把“报告文学”当报告文学来读。

我们再来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的四个活动:

一、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当今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二、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三、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四、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第一个活动设计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概括、归纳能力;第二个活动抓住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提示引导学生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第三个活动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要求学生在没有实地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凭借想象“虚构”或者编造自己脑海中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样子;第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四个练习活动在凸显课文文体意识方面显然不够具体,即活动设计过于抽象简单化,缺乏针对性,甚至出现了目标与内容的背离。尽管我们说高明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口中无术语,心中有知识”,但“潜藏式”的活动设计归根结蒂还须是课程指引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报告文学的叙述性特征不适合采取“概括”“归纳”等适用于科普类文章的理解性阅读的阅读方式方法,报告文学的“写实”和科普类文章的“真实”所指也并不相同,感受报告文学“报告”中特有的“关注”“呼告”“唤起”“忧患”等意识以及冲击力、震撼性不是简单地找出“直抒胸臆”和“引用数据”的句子并体会之,报告文学的“跨文体”特征也不能抽象化地等同于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而引导学生在没有实地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凭借想象“虚构”或者编造自己脑海中的罗布泊的样子,这已经和报告文学的“写实”即“非虚构”品格背道而驰了。

二、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

报告文学是有着独立文体品格的文本样式。报告文学中的“报告”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体现其文体特征的关键,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是其区别于其他实用文体并最终脱离新闻母体独立门户的标志。从其发展历史来看,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关键在于“报告”,也就是说,报告文学首先是“报告”,其次才是“文学”,而不是其相反。什么是报告?报告是通过调查可以证实的,所以叫报告,所以报告文学要坚守“写实”即“非虚构”的文体规范,因此有人质疑文本中“罗布泊,向‘西还是向‘东”[3]就是解读、学习这篇文章时一个有语文教学价值意义的问题,是可以教也应该教的内容,而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考察讨论《陈太丘与友期》中“日中不至,太丘舍去”之“日中”到底是否科学,以此判断友人是否迟到,却是不适宜于文本体式特征的学习内容。

但报告文学的“写实”并不等同于科普文章的“真实”:前者的“写实”是为了显示“真实”的力量,其美学追求主要是冲击与震撼;后者的“真实”是为了体现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魅力,其美学追求主要是探索与发现。在遵循同一个“真实”的文体规范之下,二者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不相同,这也正是不能把报告文学归入科普类文章的主要原因。另外,报告文学的“写实”也和一般文学性散文的“写实”有所不同,后者的“写实”更倾向于作者主体在“写实”中所灌注的情绪情感,倾向于个性与分享,因此我们也不能以一般散文的姿态来教读报告文学。

我们知道,由于要恪守“写实”的规范要求,所以“报告”的核心主要不应该在于“谁在报告”“向谁报告”,而是在于“报告了什么”以及“怎样报告”,具体到报告文学也是如此。“报告文学的主要线索就是主题本身”,所以,报告文学的教学可以不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作者写作的详细背景资料也可以忽略不计,其教学重点是要理解文本中的事实信息,即“报告了什么”,而理解文中事实信息即“报告了什么”并不简单地等于知道或获取文中的事实信息,知道一个事实信息与理解这个事实信息是有一定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了罗布泊从有到无、从美丽的仙湖变成恐怖的沙漠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批判指责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随意破坏,事实上文章的标题也已经既形象又非常明确地透露给了我们这些信息,同时报告文学的实用文“报告”属性也决定了该文没有晦涩难懂、微言大义之处。八年级的学生从课文中读懂并获取这些事实信息是根本不需要教的,或者说即使学生不学习这篇课文,也是可能或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电视广播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等途径获取这些信息的,所以从适合文本体式特征这一角度来考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个活动设计(见上文),是学生已经会的、已经懂的,可我们还要去教,这样的状况需要认真反思。

三、报告文学是在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

报告文学需要教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要探讨报告文学教什么,需要从报告文学这一具体的体式特征出发,要从其“报告了什么”来看,而最终还是要归结于“怎样报告”。概括地说,报告文学是在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所以有人称之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报告”,是指其内容“写实”“非虚构”;“文学”,是指其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且“更多地体现为读者的一种阅读感受”[4]。也就是说,读写报告文学,我们要看其“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要看报告者在坚守“写实”“非虚构”的文体规范前提下以文学的手段跨越文体局限把事实的真相表述给我们,要看报告文学所追求的震撼冲击效果,最终要达到理解“报告者的意识”。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母体,“写实”即“非虚构”是其一直以来恪守的文体规范,以真实撼动人性、以事实警醒社会是报告文学的写作诉求,客观真实地报告是报告者主体的自觉选择,由此形成了报告文学独特的文体品格,也是其文体独特“力度”之所在。这具体体现为引用历史文献、注重田野调查、记录人物对话以口述或转述为主、描述人物心理或肖像行为大多通过现场直击,不作任意主观想象虚构,避免使用众多形容词等写作手法。

报告文学与小说以及散文等文体比较相似,有时候甚至难以区分,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是因为除了“需要排除虚构、想象、夸张、变形、荒诞等艺术个性元素”[5]之外,其他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在小说里,人生是反映在人物的意识上;在报告文学里,人生却反映在报告者的意识上。夏衍在谈到自己创作《包身工》时说:“调查结束之后,我反而觉得小说还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将他们的生活情况如实地报道出来,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我将当时我能够调查到的材料,力求真实,不带虚构和夸张地写成了《包身工》,那就是一篇报告文学。”夏衍的这段话颇耐人寻味,它凸显了报告文学与小说文体的差异,也让我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作为一种“写实”叙事性文体,报告文学的“跨文体”特征比较明显,突出体现在其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的精巧设计以及叙述语言极其丰富与个性化。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旁观者外视角、受限制的第一人称见证人内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在报告文学作者的笔下可以自由变换使用,诗化语言、小说化语言、新闻加政论式语言、电影分镜头式语言等叙事性话语,独具特色的旁白、抒发、揭示、解析、衔接等非叙事性话语,使得报告文学的表达异彩纷呈,极具个性化。比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叙述穿插使用小说化语言、诗化语言、新闻加政论式语言等叙事性话语,表述生动,富于变化,文中多处旁白、抒发、揭示、解析等非叙事性话语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文章标题,命题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择“消逝”而非文中使用的“消亡”“消失”,标题的痛惜、警示的感情色彩使得“报告者的意识”跃然纸上。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作者是怎样把事实的真相一步步地推送到我们面前。

文章前半部分的8~14自然段,叙述者以“更多不是一个主观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而是一个冷静客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4]的身份打开了一个无限开阔的视野,像一个无所不知的“报告者”或者说一个演讲者伴随着幻灯片或纪录片进行展示一样,平和的叙述背后为我们呈现出极具画面感的诸多片断。在一开始的1~3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事件的主角——罗布泊,从罗布泊的现在——“神秘”“荒凉”开始讲起,“有个”“闯入”“为人所知”“失踪”“遇难”“没有”“不见”,叙述姿态朴素明晰,笔调引人入胜,颇具悬念性,符合听众的心理习惯,读者读起来也觉得轻松。然后自第4自然段的“可是……”,作者笔锋一转,带领我们回到罗布泊的过去(4~8自然段),通过巧妙地间接描述史书文献而不是直接引用,使得我们与历史上的张骞、斯文·赫定一起,置身于美如仙湖的罗布泊,文本在“写实”中开始呈现出生动的气象。接下来的9~14自然段,作者解说罗布泊消亡的原因和过程,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据,“水从哪里来?……”的设问句式,引人注意,启发人们思考,四个“盲目”的排比句式更是强化了报告的震撼冲击效果。

文章的后半部分更加凸显报告文学的文体品格,报告者不再是也不能是事件开始以来的“冷静客观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不再满足于自己“讲解员”的身份限制,他已经自觉地意识到这样的表述缺少腾挪跌宕,听众也已经感到封闭呆板,甚至有读者还会质疑报告者所讲述事件的真实性,于是我们看到了文本形式的一个较大变换。“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勒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作者转换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表明他要主观参与事件,要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要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进行直接描述和发表议论了。“我”“我们”作为见证人同时又是叙述者,“更多是一个主观的思考者和行动者”,进入到事件和场景之中,讲述亲历或转述见闻,作者目之所及即行文所到之处,情不自禁直抒胸臆,忧患意识溢于言表。至此,读者的情感意识与叙述者即“报告者的意识”达到高度一致,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之间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对话。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43.

[2]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7,104-129.

[3]高洪江.向“西”还是向“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质疑[J].中学语文教学,2004(7):35.

[4]郭志云.论《包身工》的报告文学特征[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3):32-35.

[5]王晖.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0-14.

上一篇:全真教王重阳教育思想研究下一篇:陈谏议教子阅读答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