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访视制度

2024-04-19

麻醉前访视制度(通用11篇)

篇1:麻醉前访视制度

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1、麻醉前一天麻醉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小结,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

2、向病人介绍麻醉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和配合的事项,已取得病人的信任和解除病人的思想疑虑;

3、在麻醉前讨论会上,访视医师负责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麻醉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科报告,备案;

4、麻醉前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

5、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

6、完成病人或家属在麻醉同意书上的签字手续;

7、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内科情况未纠正,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建议手术医师补做缺项检查和加强内科治疗;

8、经科室讨论不适合行麻醉的病人,应提前一天向相关科室和医务科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

篇2:麻醉前访视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姓名:

临床诊断:拟行手术方式:

一、拟行麻醉方式:

椎管麻醉:〔×〕1.连硬2.腰麻3.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脊柱畸形:〔×〕1.无2.有

神经阻滞:〔×〕1.臂丛神经阻滞2.腰骶神经阻滞3.其他

全身麻醉:〔×〕1.气管内插管2.喉罩3.一般全身麻醉

二、麻醉辅助措施:〔×〕

1.无2.控制性低血压人工降温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4.动脉穿刺置管三、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Bp:××/××mmHgP:××次/分R:××次/分T:××℃

依赖性药物用药史:〔×〕1.无2.有药物过敏史:〔×〕1.无2.有 ××××××××××

四、体格检查:

身体畸形:〔×〕1.无 2.有颈椎活动:〔×〕1.正常 2.异常张口困难:〔×〕1.无2.有张口度:〔×〕1.一指 2.二指3.三指松牙、假牙:〔×〕1.无 2.有呼吸困难:〔×〕1.无 2.有

五、气道情况(Mallampati)分级:〔×〕

1.Ⅰ级2.Ⅱ级3.Ⅲ级4.Ⅳ级

六、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情况:

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级高血压病:〔×〕1.无 2.有

冠心病:〔×〕 1.无 2.有心电图:〔×〕1.正常 2.异常肺功能:〔×〕1.正常 2.异常肺部疾病:〔×〕 1.无 2.有内分泌系统疾病:〔×〕 1.无 2.有神经系统疾病:〔×〕 1.无 2.有胸片:〔×〕 1.正常 2.异常肝功能:〔×〕 1.正常 2.异常肾功能:〔×〕 1.正常 2.异常电解质:〔×〕 1.正常 2.异常

其他辅助检查情况:

七、术前麻醉医嘱:

1、禁食〔×〕小时;

2、禁饮〔×〕小时;

3、其他

八、病人体格情况(ASA)分级:〔×〕

1.Ⅰ级2.Ⅱ级3.Ⅲ级4.Ⅳ级5.Ⅴ级6.Ⅵ级

九、手术麻醉风险评估:〔×〕类

一类:一般情况下风险较小二类:有一定的风险三类:风险较大

四类:风险很大五类:风险极大、病情危重、频临死亡、异常危险

十、其他需要说明情况:

麻醉医师签名:×××

篇3:麻醉前访视制度

手术是现代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 而麻醉质量的好坏在手术中占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是最具风险医疗工作, 麻醉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 除了要求不痛以外, 安全、舒适等逐渐成为现今麻醉科关注的课题, 手术患者受到强烈的生理心理刺激, 会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 还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身体健康。[1]因此, 术前访视作为麻醉医师与患者沟通的一种直接手段被越来受到重视, 麻醉医师通过术前沟通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 从而调整麻醉计划, 进行心理干预, 这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高控制麻醉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 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

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指的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 包括病史、目前病情、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的精神状态等, 对患者的整体状况做出评估, 给患者介绍自己, 作麻醉术前宣教, 回答患者关注的麻醉方面的疑虑, 解除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同时与外科医师一起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及例行麻醉协议书签字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 是完善术前准备, 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降低麻醉的风险, 控制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必要过程。

2 术前访视及术前检查的重要性

2.1 麻醉的安全性及麻醉质量取决于麻醉师与手术医师共同商定制定出的麻醉方式以及在完全熟悉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变化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而要做到完全了解患者情况, 术前访视及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对高龄患者, 手术对于各脏器功能均处于下降阶段的老年人来说, 不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 风险相较中青年来说都会大很多, 高龄手术患者多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疾病等, 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机率以及术后出现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也比一般人大, 故对其尽可能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肝、肺、肾功能以及体格检查等, 详细了解病史, 包括了解有无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饮酒史, 明显的左室肥大及糖尿病等麻醉危险因素。对心脏功能评级,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 患者可能由于紧张的心理而增大心肌耗氧量, 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患者, 要预防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 对于患者心功能的评级非常重要。麻醉医师通过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 根据掌握的信息和术前检查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估, 充分预测术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从而加强术前准备, 以便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正确的采取应对措施, 如对术前呼吸道压迫或梗阻的患者应做好困难气管插管准备, 备好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插管, 气道压迫严重, 必要时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手术。对于因内科疾病病情严重, 不适宜手术麻醉的患者可以及时提醒手术医师推迟手术, 纠正内科疾病, 调整生理状态, 待影响麻醉的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 最大程度的确保手术安全, 保证手术麻醉质量。

2.2由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引起的陌生感、对手术事件本身的迷茫、无助感、手术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进入手术室后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焦虑、恐惧、都会成为应激源, 引起患者非特异性反应, 如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等负面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病情, 除了从外在生理上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 对手术患者的心理调整也非常重要。麻醉医师通过术前访视及检查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恐惧心理, 缓解焦虑, 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适应状态。手术患者焦虑、恐惧、紧张、迷茫等心理, 主要源于他们对手术这一医疗手段的不了解, 从心理需求上说, 手术患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需要了解麻醉情况、要求关心照顾、关心手术大夫情况、关心预后情况、担心手术室环境、担心经济问题、关心术中输血问题、担心疾病性质、关心手术时间长短等。这些问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司空见惯的, 但是患者则由于不了解情况, 造成心理上的诸多问题。有些没有做过手术的患者怕自己手术后留后遗症, 担心手术麻醉药剂量不够, 让他们承受痛苦等。这样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 现代研究证明焦虑过重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过度, 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干扰手术及麻醉, 影响预后, 术中疼痛程度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对手术的焦虑、恐惧、缺乏信心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等都可影响患者痛阈, 使轻微疼痛产生剧烈反应。不同程度的焦虑对手术效果有不同影响, 轻度焦虑反映了患者正常心理适应功能, 手术效果好。[2]为减轻心理原因对患者的影响, 术前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和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 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建立信任关系使其在术中主动配合, 提高麻醉质量。术前访视的内容除了对患者生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外, 对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和信息, 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布局、设备、仪器、手术间的温度调节, 为患者适应手术环境做好心理准备。介绍施行麻醉、手术时的体位配合、手术大概所需时间,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手术人员的相关信息等, 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由于不可预见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提高其对手术的心理适应力。通过医患沟通, 能够使麻醉医师了解患者的基本精神状态, 如有的患者在理解力方面不太好, 那么在进行麻醉时, 麻醉医师就能够更清晰, 更耐心的指导患者按照要求配合, 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详细解答患者提出问题, 使患者有充分的准备, 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3 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 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对现代麻醉理解存在很大偏差, 一旦发生意外及不良后果极难接受, 甚至产生矛盾、医疗纠纷。[3]医务人员通过术前访视和患者及家属沟通, 以书面及口头形式告知麻醉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意外, 导致生命危险及并发症、不同麻醉方案的区别、全麻与非全麻的利弊、不同麻醉方案的可能结果、麻醉方案的更改、费用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签定麻醉同意书不是走过场, 而是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麻醉的信息, 建立互信关系, 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绝对不能忽视。

3 总结

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前检查, 是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沟通, 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 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做好充足准备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降低麻醉的风险, 实施手术患者心理干预, 控制麻醉质量及避免医疗纠纷的的重要手段, 医院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控制麻醉质量。

关键词:麻醉,术前检查,术前访视,麻醉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崔东辰, 耿华.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12) :692.

[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

篇4: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效果观察

关键词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效果观察

为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交通融汇,手术室制定并牵头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术前全方位的护理。由于病人在术前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害怕和担心,在2005年9月以来对960例病人施行了围期系列化心理护理,通过术前访视、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来解除病人术前的焦虑情绪,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通过对2005年9月之前手术的病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5年9月以来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后抽样调查5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见表1。

方法:制定了规范化指导语言: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传递信息最强最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收效最快。因此通过设计的语言,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及心理支持,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担心疼痛及麻醉意外:在术前访视时明确告诉病人,手术是在充分的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麻醉后将会用针头刺点手术范围麻醉表面皮肤,患者需要分清是刺痛与触觉。希望如实反映,麻醉师才会安全的给药及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等一觉醒来,手术已结束了。②担心手术费用、手术效果:在术前访视时除了介绍术前注意事项及术后注意事项外,还介绍医生的医术及医德水平。术中会根据经济状况,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控制高费用物品的使用。③手术时间、体位:通过术前疏导,使患者术前积极配合麻醉,术中主动配合手术,才能减短手术的时间。有的手术体位是手术需要,如甲状腺体位、会阴修补术体位等,别的体位无法进行手术,但只要患者放松,主动配合,手术时间减短,也是在患者能承受得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的。④其他:对手术室的环境、设备通过图片等介绍,使病人熟悉环境,通过录像简单的介绍手术步骤,使病人明明白白、有心理准备地接受手术治疗,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

结果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病人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病人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术前访视及各种方式的开导,使手术病人由开展此项工作前主动接受手术治疗率70%上升为现在的80.3%。太大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及社会效益。此项工作的开展,对社区居民防病治病的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讨论

篇5:麻醉前访视制度

手术室术前访视及回访制度

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日到病房实施术前访视,了解病情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准备情况、皮试结果等,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对病人所提问题不懂或不便回答时,应巧妙回避,不能不懂装懂,信口开河。访视具体方法如下:

1.认真填写访视单,除手术名称外的项目都要准确填写,注明手术日期,并填写访视者姓名。

2.看望病人,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将访视单交给病人,请病人仔细阅读。

3.查阅病历,主要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皮试结果,有无传染性疾病,手术方式,特殊要求等。

4.返回病房后与病人交流,着重强调以下问题:

1)术前12小时不能进食,禁饮8小时。

2)术前不能化妆、涂指甲油、以免影响术中病情观察。

3)不能携带与手术无关的物品、首饰,避免丢失甚至危及生命。4)了解有无其他疾病,如有假牙应告知病人于手术前在病房取下妥善保管,有松动的牙齿应告知麻醉师。

5)手术当日空穿病员服,等待手术室专人专车接送至手术室。5.注意医疗保护,只说手术部位,不说手术性质。6.向手术医师了解手术中预计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术后回访: 即墨市中医医院护理工作制度 HLGZ—ZD 即墨市中医医院手术室2017年5月修订

1.术后三天内由专职护士做好术后回访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及征求意见等,认真填写访视单,对病人提出意见及时整改。

篇6:麻醉前访视制度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术前访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术前1天的焦虑情绪。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1天和麻醉实施前的血压和心率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的血压升高所占比例、心率加快所占比例和术中配合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显著,利于手术进行,值得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术前访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00-02

采用手术治疗疾病的围手术期,由于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相关知识不了解或者疾病本身原因,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增强,可能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或手术效果[1-3]。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质量。本文选择我院手术患者,观察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上述患者均无手术或麻醉禁忌症。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低位71岁,平均年龄为43.2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1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16例,骨外科手术患者15例,其他外科手术5例。对照组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低位69岁,平均年龄为44.9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1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15例,骨外科手术患者16例,其他外科手术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术前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手术及麻醉方面的简单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下进行术前访视:术前来到病房,热情向做自我介绍,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和心理状况。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主刀医师、麻醉方法等,让患者对手术和麻醉过程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家属支持,减少患者对手术及麻醉、术后并发症的担心。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让后?刂?道进入手术室时间、手术过程大致需要多长时间、麻醉诱导、手术体位等;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让患者了解本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嘱咐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在术前访视中,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不同,对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和术前1天的焦虑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1天和麻醉实施前的血压改变情况(患者麻醉前血压测得结果和手术前1天的血压测得结果比较,前者的血压高出后者15%,评定为血压升高);观察两组患者心率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所得的血压改变、心率、术中配合等相关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定情况

组别 n 入院后第1天 术前1天

对照组 50 22.4±2.4 17.9±2.3

观察组 50 21.1±3.1 12.3±2.9

2.2两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和心率改变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升高患者共35例,占70.0%;对照组患者心率加快患者共32例,占64.0%;对照组患者术中配合共30例,占60.0%。观察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升高患者共15例,占30.0%;观察组患者心率加快患者共13例,占36%;观察组患者术中配合共48例,占96.0%。观察组麻醉前的血压升高所占比例、心率加快所占比例和术中配合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情形,而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患者对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到手术顺利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起到积极作用。在术前访视中,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相关情况,为患者制定手术室护理计划,缓解患者的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信心[4-6]。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患者的手术进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从护理角度方面去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对手术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利于手术顺利完成。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术前访视后,观察组的术前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的麻醉前的血压和心率改变情况低于对照组,说明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影响效果显著,利于手术进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利辉,李小兰,陈庆章.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访视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1,01(1):56-58

[2]王秀芹.术前访视资料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2011,03(2):17-19

[3]陈美玲,程月娥.术前访视规范化对访视效果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06(2):495-497

[4]关丽娜.不同术前访视方式对脑外科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13(1):1186-1188

[5]陈幼琼,许敏,肖家宁.全麻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术前访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1):2011-2012

篇7:手术访视制度

部门: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术室 题目:手术访视制度

修改日期:2012-5-1

一.目的:规范手术病人的访视管理。二.使用范围: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术室。三.具体细则:

1.术前巡回护士负责大手术的术前访视,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访视者,应由值班护士负责完成访视工作。

2.访视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查看病例、收集相关资料,与病人交流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发放术前宣教资料,简单介绍手术室的位置及手术室的条件及术前准备内容,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3 针对病人的疑问,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解答病人所疑。不能解答的问题建议病人询问主管医生。

4.访视过程中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可能影响次日手术时,立即与主管医生联系及时解决。未能解决者通知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进行解决。5.手术当天早会时,护士长提问访视者有关病人访视情况。6.术后访视主要收集病人对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建议,由巡回护士统一进行访视,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护士长并有记录。对存在问题科室有整改措施。科室并给予加强管理访视工作。7.术前访视者及时填写访视表内所有的访视内容。

8.访视对象为大手术病人。护士长每周定期检查科室人员访视情况。

类别:手术护理管理

部门: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术室 题目:手术访视制度

修改日期:2012-5-1

术前访视注意事项

1.仪态整洁,态度和蔼,到护士站与病房护士打招呼,拿相应病历夹。

2.拿着访视单,查看临时医嘱,核实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与方式对象的符合性,了解术前免疫四项、基础疾病、体温等情况,必要时与责任护士沟通病人现状。

3.到病床前向病人及家属热情介绍自己身份,核实病人身份及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有无。

4.关注手术皮肤的清洁,尤其关注不容易清洁部位及老年病人。5.口腔刷牙3分钟,重点对卧床病人的口腔卫生宣教,讲解口腔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6.沟通中关注病人心理、体型对手术的影响。

7.宣教手术专科知识,如金属物品的保管、饮食听从病房护士的宣教。

8.讲解明日的巡回护士;手术的简单流程。9.询问病人及家属有无理解,有无其他问题。10.最后统一说:“预祝您手术顺利。” 11.遇内固定材料主动与主刀医生沟通。

12.填写手术访视单及汇总表,特殊情况与值班护士交班。

类别:手术护理管理

部门: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术室 题目:手术访视制度

修改日期:2012-5-1

术后访视注意事项

1.仪表整洁,态度和蔼,拿着访视单到病床前与病人及家属热情介绍自己身份,核实病人身份及手术名称。

2.询问病人恢复情况,关注体温、切口敷料、消毒液及受压皮肤,受压肢体功能、眼睛、活动情况。

3.请病人填写满意度,对手术室护士的态度及环境,总体满意度,按1—5满意度递增,最后请家属或病人签名。4.最后统一说:“祝您早日康复”。

篇8:麻醉前访视制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 3—201 5年在我院实施静脉全麻手术的患儿88例为观察对象,均为择期手术。排除患精神类疾病、药物依赖史、麻醉禁忌证及语言、视觉、听觉等功能障碍的患儿。其中男43例,女45例;年龄3~10岁,平均(4.6±1.3)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危险分级:Ⅰ级54例(61.4%),Ⅱ级34例(38.6%);手术类型:四肢29例(33.0%),腹部25例(28.4%),头部34例(38.6%)。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静脉全麻,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静脉滴注维库溴铵1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进行麻醉诱导,芬太尼0.02μg/k g+维库溴铵1μg/k g进行麻醉维持。

对照组于入院时行术前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由各科室护士查阅患儿病历,与患儿及其家长交谈,了解现病史、既往病史、麻醉手术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等;向患儿及家长讲解麻醉医生职责及麻醉方法、要求,进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术前访视:①手术室护士于术前一天对患儿进行术前访视,对于较大的患儿,向其讲解麻醉注意事项、苏醒期可能的异常反应、拔管时应配合;对于较小的患儿,与其家长沟通,嘱家长保持平和心态,耐心鼓励安慰患儿。护理人员尽量使用形象化、直观化语言或肢体动作,确保患儿听懂并接受传递的知识。②对患儿进行鼓励、表扬及安慰,认真、耐心解答患儿问题,采用奖励许诺的方式,激发患儿配合麻醉及术后操作的意愿,必要时可适当对患儿进行呼吸训练以利于拔管。③播放音乐,提供书籍、玩具等物品。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访视前(术前2天)、访视后(术前接患儿至手术室),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儿的焦虑、抑郁状态,分值范围均为20~80分,临界值分别为50分和53分,高于临界值为焦虑/抑郁。②比较两组术后拔管配合和苏醒期躁动情况。苏醒期躁动:苏醒期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头部、四肢无目的运动,不听从医生指令,激惹、不能停止的哭闹和无法安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 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访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表1)

术前访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访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访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术后拔管配合比较(表2)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术后躁动可导致管道意外拔出或呛咳、患儿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影响康复[2]。手术属于应激反应,患儿由于对陌生环境及人物的害怕,加之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于成年人,术前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常规的术前护理仅由各科室护士开展,只是单纯针对患儿病情,进行术前各项基础检查等,手术室护士则在手术开始时才接触患儿,护患双方缺少交流互动,不利于患儿术前情绪缓解和术中配合[4]。

术前访视目前已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帮助手术室护士提前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有利于术中护理的正确开展,也利于患者提前与护士进行交流,缓解对手术的恐惧心理[5]。本文观察组术前访视中给予针对性措施,重视患儿的心理状态。奖励许诺的方式鼓励、安慰患儿,并加强家长对患儿的心理辅导工作;播放音乐,为患儿提供书籍、玩具等物品可转移患儿注意力,均可缓解患儿紧张、恐惧心理。本文结果显示,访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6]表明,减轻术前负性情绪可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加之术前访视使用形象化、直观化语言向患儿讲解麻醉注意事项、拔管时患儿应配合,并给予呼吸训练,为术后拔管做准备,均可降低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拔管配合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性术前访视用于静脉全麻手术的患儿,可缓解其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拔管配合率。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术前访视对全身麻醉(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该院实施静脉全麻手术88例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术前访视。比较两组访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拔管配合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 访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术前访视用于静脉全麻手术的患儿,可缓解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拔管配合率。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前访视,儿童,苏醒期躁动

参考文献

[1]明豫军,李辉,肖峰,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3):196.

[2]卢桠楠,许冬妮,周嘉嘉,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2):240.

[3]陈美玲,徐朴,陈静.术前访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53.

[4]郭雪叶.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14(10):139.

[5]曲亚杰,王小光,陈霞,等.术前访视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27.

篇9: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体会

关键词:术前访视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2-02

吉林省蛟河市白林医院手术室自2008年对患者实行术前访视以来,效果比较显著,现介绍如下。

1 术前访视

1.1 访视目的。

1.1.1 通过术前访视,护士可掌握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在围术期实施正确的护理。

1.1.2 缓解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及麻醉注意事项,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1.1.3 通过访视,激励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提高业务水平。

1.2 访视方法访视者为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访视前首先与病房联系,取得配合,得到允许后可进行访视,访视时间为手术前一天下午。

1.3 访视内容。

1.3.1 通过查阅病历,与主管医生、护士联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诊断、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敏史、实验检查结果、有无活动义齿及隐形眼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重要脏器功能状态、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重、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

1.3.2 探访患者首先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向患者说明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术大致所需时间,移送情况、麻醉诱导、手术体位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根据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

1.4 注意事项。

1.4.1 访视时间适宜,应避开治疗和进食时间,不宜過长,一般在15-30min,以免引起患者紧张和疲劳感为宜。

1.4.2 与患者交谈时,应正视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尽力少用医学用语,避免强制教育的态度。

1.4.3 对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避免患者不安,以防止患者对护士不信任,加重其心理负担。

2 存在问题

2.1 护理人员对手术访视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陈旧,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未形成,认为手术护理职责就是单纯手术配合,没有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出发点,未认识到手术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内容。

2.2 专业知识欠缺。通常手术访视时间短暂,建立好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有丰富的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知识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掌握正确沟通交流技巧。由于手术室的护士长期置身单一环境,对多学科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不足,与患者接触较少,加之组织的相关培训不足,往往缺乏良好语言表达、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缺乏与不同类型患者交流的经验和技巧,仅借助于口头和简单的图片及文字交流,缺乏可以让患者仔细阅读、比较专业的指导手册,导致访视内容比较单一,手术访视只流于形式,访视未达到应有效果。

2.3 护理人员缺编。我院手术室有2间,护士2名,除了应付手术外,尚要完成器械清洗、包装及敷料准备工作。工作超负荷运转,现有护士仅能应付日常手术,手术访视只能在工作之余进行,而在手术量大情况下,手术经常拖班,术前访视难以全面开展,访视达不到应有效果,是我院手术访视率一直居低不上的(65%~75%)原因之一。

2.4 科室间不协调。病房工作安排与访视时间衔接不好,造成的原因有术前医嘱延迟、患者转床、外出检查、请假回家或其他原因不在病房,造成手术访视落空现象,手术室护士工作之余不能多次访视;另一方面我院手术科室经常双休日做非急诊手术,使一部分病人没能够进行术前访视。

2.5 手术访视可能对病人造成负面影响。手术访视过程中患者对即将进行的手术会有许多疑问,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手术访视护士所了解的范畴。其中有许多是属于麻醉范畴的,例如麻醉风险、麻醉意外;有些又属于术者解释的,如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有些是属于病区护士健康教育内容,如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措施等。若回避或应答不当、与其他人解释不同等都会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焦虑,达不到访视的目的,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2.6 病人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条件差。基层医院病人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素质较低,知识面较窄,自卑而又过分自尊,不善与人交流,听不懂护士的语言,对疾病认识不足,术前常表现为过分的焦虑或盲目的轻松,某些经济条件差的病人对经济方面的顾虑多于对疾病预后的担心。

3 体会

3.1 术前访视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的认识,缓解了患者对手术恐惧感,做好患者必要的身心准备,能尽快的适应手术室的环境,完成角色转换,使患者处于手术的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3.2 术前访视的实施,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整体情况,更好的做好术前准备,从护理角度预见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手术室的全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篇10:浅谈术前访视

1 了解患者的情况

手术前1 d相关手术护士应当走访患者, 先阅读病历, 了解病情、手术方案及步骤、术中体位和特殊要求, 查看化验检查是否正常, 仔细查阅护理病案, 进入病房后应主动热情与患者打招呼, 先做自我介绍, 然后亲切交谈, 与患者谈话时, 要注重仪表端正、态度和蔼、言行规范, 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 对于患者的就医心理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测生命体征。

2 向患者介绍手术室情况

介绍手术室技术和术中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前有必要让患者了解这些内容, 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1 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简单概况, 手术室是一个单独的封闭式单位, 安静、整洁、无污染, 使患者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手术, 让医护人员在最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2.2 手术室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严密的组织分工、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一个井然有序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为您提供优质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告诉患者贵重物品如手饰、手表、手机等不得带入手术室, 进入手术间后必须戴手术帽, 被送到手术间后卧于手术台上, 注意防止坠床。

2.4 向患者讲解术中用电刀的注意事项, 摆体位应注意的问题, 如需摆特殊体位应指导患者练习手术卧位, 以免术中不适应。

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术前访视的重点, 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之一, 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手术是一种有创性医疗手段, 其后果如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康复时间等均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会给面临手术的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最常见的术前心理反应有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等。

3.1 术前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3.1.1 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 顾虑重重、期待而导致焦虑和恐惧。

3.1.2 怀疑手术效果, 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而忧心忡忡、辗转难眠, 这方面原因与病情轻重有关, 自觉病情越严重, 对手术效果担忧越大。

3.1.3 对医护人员挑剔, 绝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会打听主刀医师、麻醉师及护士的年龄、技术和经验, 为此感到焦虑。

3.1.4 其他方面, 如家庭关系、单位关系、治疗费用、今后工作和环境等。

3.2 根据患者的术前心理反映的程度和种类、应对方式和手术性质灵活地采用心理护理措施。

3.2.1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职业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 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过程, 尤其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出恰当的解释, 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及克服的办法, 对其所处的地位给予适当的同情, 施以心理援助, 给患者以安全感, 以解除顾虑增强信心。

3.2.2 对于手术复杂、危险性大的患者, 向他们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的手术方案的, 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 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 对手术极为负责。

3.2.3 向患者介绍参加手术的有关人员, 麻醉方式, 并说明手术是在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 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4 向患者及家属做宣教

合理安排患者休息, 保证充促睡眠。注意保暖,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戒除对手术不利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告诉患者术前12 h禁食、4~6 h禁水。不需要插尿管者进手术室前应排空膀胱。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理卫生知识, 说明心理健康对其疾病治疗的意义。

篇11:浅谈基层医院如何开展术前访视

随着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普及与深化,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愈来愈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与肯定。开展术前访视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病情、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另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及其亲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面对的大多为农村病人 医学知识相对缺乏,针对这一情况,对在基层医院如何开展好术前访视现讨论如下;

1、更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观念

国际手术协会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和职能之一” [1],基层医院应加强宣传力度,认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转变观念,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术前访视工作中去,将术前访视工作做好做实,使患者处于手术治疗的最佳状态。

2、加强与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的沟通

基层医院有些邀请外院专家来做的手术,需要与主管医生了解手术方式、步骤,特殊的体位,手术中所需的特殊器械和敷料,保证供应充足及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同時和责任护士沟通好,明确各自职责和侧重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或者不一致,并且提前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术前访视的时间,避免手术患者因外出或者检查等原因而未访视到患者。

3、掌握交流的技巧 设计规范化指导用语

仪表仪态端正,语气态度温和,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掌握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避免说教。对于病人担心的问题要设计好规范性的指导用语作出正确的解释,以免由于不够专业而导致不良后果产生。

4、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访视人员和术前访视的形式。

4.1访视人员的安排 :基层医院一部分农村的老年患者听不懂普通话,而一部分护士又是听不懂本地话,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尽可能地安排本地护士去访视,避免交流障碍;同样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如遇有个老乡去访视,也会倍感亲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焦虑状态。

4.2 术前访视形式的选择

4.2.1 对于不识字的老年患者或医学知识相对缺乏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环境、设备、特殊体位图片的发放,让其有个比较直观的了解[2],同时要强调术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并确保其能知晓。

4.2.2 对于文化程度稍高的患者,为了避免与责任护士的重复宣教,可以通过倾听其已掌握的术前注意事项,然后再其对不清楚的地方给予解释和指导。

5、加强继续教育力度

由于手术室护士的学历从中专到本科高低不一,职称从护士到主管护师以及工作经验从1~20年不等,且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开展术前护理访视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同时也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水平,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促进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宣教知识准备得更加充分。

总之,通过对患者的术前访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拓展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范围,既减轻了患者对手术带来的恐惧心理和身体不适,提高了患者的应对能力,又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所在,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 玲,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3.

[2]李晓玲,郝彩琴。当前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23):4922

上一篇:2011年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及梳理汇总情况下一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