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2024-05-09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精选7篇)

篇1: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井陉县中医院

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1、麻醉科术前讨论为每日晨会常规,时间为工作日早8点,参与人员为麻醉科全体工作人员,地点为麻醉科办公室,有科主任或科副主任主持。

2、术前讨论内容及程序

1)由前一日值班医师汇报值班期间手术情况,手术与麻醉方式,是否顺利,患者转归,有无特殊情况,并作具体说明。如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主持全科讨论。

2)当日手术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呼吸系统疾病等ASA分级2级或上的患者,重大手术麻醉如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食道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等,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大的手术,新开展手术的麻醉等。主麻医师详细汇报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方式,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情况,并介绍拟麻醉方案说明理由及术中注意事项。科主任主持讨论,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对麻醉方式做出评价,提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相应措施,确保手术安全。

3)如手术麻醉超过麻醉医师执业能力或超过所授权范围,术前汇报科主任或上级医师。科主任可及时更换麻醉医师或指派有授权力的麻醉师作为上级医师指导手术麻醉。

4)术前与患者或手术医师沟通如出现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手术前或当日汇报科主任,由科主任帮助解决。

3、术前讨论内容由会议记录员详细登记在交班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

4、麻醉术前讨论制度是为保障手术及患者的安全,一切制度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

篇2: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讨论日期:年月日

讨论地点:

参加讨论的医师(姓名、职称)

主持人(姓名、职称):

手术者:

术前诊断:

拟施手术:

麻醉医师报告病情:

拟施麻醉方式:

术前准备: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

篇3: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手术是现代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 而麻醉质量的好坏在手术中占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是最具风险医疗工作, 麻醉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 除了要求不痛以外, 安全、舒适等逐渐成为现今麻醉科关注的课题, 手术患者受到强烈的生理心理刺激, 会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 还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身体健康。[1]因此, 术前访视作为麻醉医师与患者沟通的一种直接手段被越来受到重视, 麻醉医师通过术前沟通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 从而调整麻醉计划, 进行心理干预, 这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高控制麻醉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 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

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指的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 包括病史、目前病情、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的精神状态等, 对患者的整体状况做出评估, 给患者介绍自己, 作麻醉术前宣教, 回答患者关注的麻醉方面的疑虑, 解除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同时与外科医师一起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及例行麻醉协议书签字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麻醉科医师在麻醉前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 是完善术前准备, 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降低麻醉的风险, 控制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必要过程。

2 术前访视及术前检查的重要性

2.1 麻醉的安全性及麻醉质量取决于麻醉师与手术医师共同商定制定出的麻醉方式以及在完全熟悉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对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变化采取合理的应对方法。而要做到完全了解患者情况, 术前访视及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对高龄患者, 手术对于各脏器功能均处于下降阶段的老年人来说, 不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 风险相较中青年来说都会大很多, 高龄手术患者多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呼吸系疾病等, 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机率以及术后出现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也比一般人大, 故对其尽可能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动脉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肝、肺、肾功能以及体格检查等, 详细了解病史, 包括了解有无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饮酒史, 明显的左室肥大及糖尿病等麻醉危险因素。对心脏功能评级,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 患者可能由于紧张的心理而增大心肌耗氧量, 心功能不全的手术患者, 要预防在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 对于患者心功能的评级非常重要。麻醉医师通过术前访视和术前检查, 根据掌握的信息和术前检查结果进行危险性评估, 充分预测术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从而加强术前准备, 以便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正确的采取应对措施, 如对术前呼吸道压迫或梗阻的患者应做好困难气管插管准备, 备好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插管, 气道压迫严重, 必要时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手术。对于因内科疾病病情严重, 不适宜手术麻醉的患者可以及时提醒手术医师推迟手术, 纠正内科疾病, 调整生理状态, 待影响麻醉的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 最大程度的确保手术安全, 保证手术麻醉质量。

2.2由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引起的陌生感、对手术事件本身的迷茫、无助感、手术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进入手术室后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焦虑、恐惧、都会成为应激源, 引起患者非特异性反应, 如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等负面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可加重病情, 除了从外在生理上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 对手术患者的心理调整也非常重要。麻醉医师通过术前访视及检查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不安、恐惧心理, 缓解焦虑, 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适应状态。手术患者焦虑、恐惧、紧张、迷茫等心理, 主要源于他们对手术这一医疗手段的不了解, 从心理需求上说, 手术患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需要了解麻醉情况、要求关心照顾、关心手术大夫情况、关心预后情况、担心手术室环境、担心经济问题、关心术中输血问题、担心疾病性质、关心手术时间长短等。这些问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司空见惯的, 但是患者则由于不了解情况, 造成心理上的诸多问题。有些没有做过手术的患者怕自己手术后留后遗症, 担心手术麻醉药剂量不够, 让他们承受痛苦等。这样的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 现代研究证明焦虑过重会使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过度, 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 干扰手术及麻醉, 影响预后, 术中疼痛程度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对手术的焦虑、恐惧、缺乏信心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等都可影响患者痛阈, 使轻微疼痛产生剧烈反应。不同程度的焦虑对手术效果有不同影响, 轻度焦虑反映了患者正常心理适应功能, 手术效果好。[2]为减轻心理原因对患者的影响, 术前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和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 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建立信任关系使其在术中主动配合, 提高麻醉质量。术前访视的内容除了对患者生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外, 对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和信息, 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布局、设备、仪器、手术间的温度调节, 为患者适应手术环境做好心理准备。介绍施行麻醉、手术时的体位配合、手术大概所需时间,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手术人员的相关信息等, 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由于不可预见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提高其对手术的心理适应力。通过医患沟通, 能够使麻醉医师了解患者的基本精神状态, 如有的患者在理解力方面不太好, 那么在进行麻醉时, 麻醉医师就能够更清晰, 更耐心的指导患者按照要求配合, 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详细解答患者提出问题, 使患者有充分的准备, 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3 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 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对现代麻醉理解存在很大偏差, 一旦发生意外及不良后果极难接受, 甚至产生矛盾、医疗纠纷。[3]医务人员通过术前访视和患者及家属沟通, 以书面及口头形式告知麻醉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预想不到的意外, 导致生命危险及并发症、不同麻醉方案的区别、全麻与非全麻的利弊、不同麻醉方案的可能结果、麻醉方案的更改、费用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签定麻醉同意书不是走过场, 而是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麻醉的信息, 建立互信关系, 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绝对不能忽视。

3 总结

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前检查, 是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沟通, 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 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 做好充足准备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降低麻醉的风险, 实施手术患者心理干预, 控制麻醉质量及避免医疗纠纷的的重要手段, 医院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控制麻醉质量。

关键词:麻醉,术前检查,术前访视,麻醉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崔东辰, 耿华.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 (12) :692.

[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

篇4:小儿全身麻醉术前护理体会

【关键词】 小儿;术前;外科护理;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65-01

小儿因其年幼的特殊性,不能配合各种在局麻下进行的外科手术等特点,多采用全身麻醉下手术,所以除一般外科术前准备外,对外科手术患儿还需要特殊准备。笔者对2010年我院30例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将小儿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干预经验予以总结、归纳,将其体会归纳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病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0~14岁,平均8岁。腹股沟斜疝15例,肠套叠2例,阑尾炎7例,脓肿切排4例,骨折2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手术顺利完成。

1.2方法:(1)心理准备 由于外科手术相比危险性较大,大多数家长对患儿将要进行的手术表现出恐惧、焦虑心理;患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的改变和部分年长患儿对手术本身存在恐惧心理,常有紧张、抑郁、胆怯不合作的心理行为。护士应向家属讲解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对年长儿可通过亲切的交谈与和蔼的态度与患儿沟通,并予适当鼓励,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强其信心。可让家长带患儿喜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至病房,通过看书、玩玩具、玩游戏、绘画等,满足其爱好,分散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并鼓励其与同房患儿一起玩,消除其孤独感。对年幼儿提倡家长陪伴,以减少患儿的心理伤害[1]。并尽可能满足患儿及家属在职务范围内的需求。根据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其他治疗成功的病例,使家人获得相关信息,以适当缓解对手术的紧张心理,增加对医护人员、对手术的信心。术前还需向家长交待下列事项:完成洗澡、剪指甲及术前各项检查、实验室检查、禁食时间、手术切口部位、术后引流、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咳嗽、排痰的重要性等,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呼吸道管理 因近期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术后低氧血症、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增高11倍[2],故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极其重要的,应做到视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流通,不予请假外出,尤其是人多拥挤的场合。如发现有呼吸道感染者,应通知医生暂停手术,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手术, 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窒息而发生意外。术前三天需开始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对于有自主能力的儿童应嘱其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手术当天早上的口腔清洁,这对减少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有重要意义。(3)胃肠道准备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厚味。择期手术的患儿麻醉前应常规禁食12h,禁水4h,新生儿及婴幼儿胃排空的时间较快,禁食时间不必过长,但不得少8h。对于急腹症的患儿入院后立即禁食水,以排空胃内容物,防止术中及术后食物返流、患儿呕吐,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或窒息等意外的发生。择期手术的患儿术前晚上进食不易过饱,应以易消化的半流食为主,如粥、面条、鸡蛋糕等,禁忌牛奶、豆浆等不易消化的饮料。患儿入手术室前应嘱其排空膀胱,防止术中误伤膀胱、尿床及应用阿托品等药物引起术后尿潴留,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管。结肠、直肠、肛门手术患儿,术前灌肠要用等渗盐水洗肠,以防水中毒。先天性巨结肠和肛门狭窄患儿, 由于长期积粪,灌肠要在术前2~3周进行,其目的是减少或防止手术过程中腹腔污染,杜绝手术后盆腔或腹腔感染的并发症,每日用温0.9%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次~2次。术前 3 d给流质饮食,手术前l d禁食,以保证肠道清洁不留粪块。(4)术前皮肤准备 手术前备皮可在手术前日进行,备皮时注意保暖,对哭闹较多患儿要有耐心与爱心,擦干汗液,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避免割损皮肤而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5)术前适应性训练 首先要做好解释工作,让患儿及家长配合,术前1-2 d练习用尿壶和便盆在床上接尿、接便,嘱息儿双腿曲膝,使双脚和腹肌协调用力排便,或用双手轻压腹部,增加腹压,以利排便。习惯床上排便可有效防止术后排便姿势不习惯而引起排便困难,并可预防术后二便污染切口或敷料。对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患儿,需讲解并教会其腹式呼吸、仰卧咳痰的方法。此外,还需指导患儿在术前练习腕踝运动、肘膝运动、肩部运动、下蹲运动、举臂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以上术前训练最好于入院后即开始,教會全套动作,指导患儿独立完成,以便使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2.结果

通过对患儿及家属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患儿及家属主动配合,使术前准备更完善、更充分,提高了手术如期进行率和成功率,从而减少了病人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刘荃,汪昌玉,宋道岚,等.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 (2);92.

[2] 王祥瑞.围手术期呼吸治疗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0 8.

篇5: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对重大、疑难或新开展的手术,必须严格进行术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以及护理要求等。讨论情况详细记入病历。一般手术,也要求进行相应术前病例讨论。

篇6:医院术前讨论制度

1、根据手术分级制度规定,二级以上手术均应开展手术术前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医院术前讨论制度。

2、每周2、5为全科术前讨论时间。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主持,对将要进行的二级以上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进行讨论。

3、除提交全科讨论的手术外,其他手术应在各病区或小组进行,由小组主治医师主持。

4、术前讨论前填写术前讨论单,由术者签字。

5、术前讨论时经治医师应做到对术前讨论患者准备必要、充足的材料,包括化验、造影、ct等,管理制度《医院术前讨论制度》。有重点的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必要时检索有关资料。

6、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诊断、手术适应症、术中术后并发症、意外以及防范处理预案、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等。

7、各级医师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8、科主任最后指导、完善制定出的治疗方案。首次讨论难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者应进行多次讨论。

9、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科主任制定的诊疗方案。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记录本及病历中。

10、术前谈话和签署《手术同意书》依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

篇7:麻醉科术前讨论制度

1、依据卫生部及医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制定科室麻醉病情评估制度。

2、麻醉前或临床诊疗前麻醉医师应亲自访视病人,同时对病人依据专业病情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我科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指南》、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疼痛诊疗技术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临床麻醉诊疗指南等专业标准或规范为基础,根据科室环境、设备、技术特点确定

3、麻醉病情评估应当包括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三个环节。麻醉前病情评估主要是病人合并症及其对麻醉诊疗活动医疗风险评估;麻醉中评估主要是对病情演变、麻醉诊疗操作及手术操作等对病人生理功能影响的评估;麻醉后评估主要是对麻醉诊疗效果与麻醉并发症风险的评估。

4、麻醉病情评估是以病人详细病史、系统查体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为基础,以拟行手术、麻醉治疗操作、使用设备和自身技术水平为依据,对病人诊疗过程中病情演变、相关并发症等诱发病人生理功能改变且可能造成生理功能损害的风险及后果进行预测,所有预测结果及其防范措施应当记录于病历并有效地向病人或亲属(法定代理人)说明。

5、鉴于麻醉科临床工作特点,从病人安全与科室协调角度考虑,麻醉科医师在病情评估中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应首先向主管医师说明,必要时可亲自下达医嘱补充相关资料。若相关病情评估资料涉及病人安全应暂缓手术或诊疗操作,待评估资料齐全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或诊疗。

6、手术麻醉病人麻醉前病情评估以ASA病情评估为标准,ASA Ⅲ 级及其以上者应当按要求适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科主任根据汇报情况,经与相关专业科室科主任沟通协商,确定麻醉前病历讨论或呈报医务科。涉及新技术项目、临床教学和特殊危重手术或诊疗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应当由科主任审核,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和主管院长审核。

7、麻醉诊疗病人(包括无痛诊疗、危重病抢救和中心静脉置管术等)在实施诊疗操作前应当认真阅读病历资料,有效追述麻醉相关病史并重点查体;门诊患者则应当亲自病史询问与查体,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有效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尤其是患者对麻醉诊疗耐受水平。高风险麻醉诊疗应当请示上级医院并有效与患者及亲属、相关诊疗医师沟通协调,有效降低麻醉诊疗的风险。

8、所有手术麻醉与麻醉诊疗方案与实施均应以病情评估结果为基础确定,麻醉与诊疗方案须包括评估风险防治措施、应急处理流程与病情知情同意等内容。极高风险患者麻醉与诊疗须经科室讨论且由二名以麻醉医师共同负责实施。

9、任何人、任何时间与任何麻醉或诊疗活动均应确保病人病情进行有效评估,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依据相关考核规定对病情评估进行动态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违规操作与麻醉管理导致病人损害麻醉医师个人按规定承担相关地处罚。

上一篇:课题中期检查总结报告下一篇: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教案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