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自荐书》

2024-04-30

学作《自荐书》(精选4篇)

篇1:学作《自荐书》

学作《自荐书》

陈窕

教学目的:

1、理解自荐书中所应包含的内容;

2、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并能进行应用;

3、掌握用Word软件来制作一份简单的自荐书

教学重点:如何对自荐书进行内容的设计,以展现自己的个性

教学难点:自荐书版面的布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用到自荐书吗?”“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自荐书?”教师通过学生毕业找工作引出自荐书,简单介绍自荐书的作用,从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设计

出示一份已制作好的自荐书,请同学们先翻阅自荐书,从感官上激起他们的兴趣,然后再师生讨论自荐书中所应包含的内容。

第一步:封面。在封面中可包含自荐书三字、图片以及一些关于自己信息的文字:如姓名、联系方式等。自荐书三字要显目突出、有一定的风格;图片的设计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及性格特点;下面的文字信息要简要,不可过于冗长。

第二步:青春的宣言。青春的宣言可是一首诗、一句格言、座右铭等等,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设置。

第三步:自荐信。在自荐信中要写明自己的专业、特长、简单的经历和以及你求职的迫切心理。这封信很重要,要能打动单位领导的心。

第四步:个人简介。在此项中包含:姓名、性别、籍贯、民族、专业、个人经历„„等等,在个人经历中主要写出你的求学经历,如: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哪儿读书。同时在这后面还附上你的获奖项目、老师(导师)的推荐信。

第五步:个人成绩表。通过表格逻列出自己在学校时的专业成绩,并且还要到就读学校盖章。成绩后面是你在学校获得的荣誉证书。

第六步:总结:让学生了解一份自荐书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我们已大致知道一份自荐书中所应含的内容,那么如何把它组合起来并打印出来呢?”引出下一步。

三、内容排版(师生互动)

对自荐书进行内容的排版可以采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因为它简单易学、实用性强。本课中关键用到Word软件中的艺术字、字体、段落、图片、表格的设置等等。

第一步:页面设置。单击“文件”菜单栏“页面设置”,在弹出对话框中设置纸张为A4,左右页边距为1.5cm,上边距为2 cm,下边距为1.5cm。

第二步:封面排版。用艺术字输出“自荐书”三字,并同时设置它的格式,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形状;“图片”可以来自剪贴画、文件,还可通过Photoshop进行处理,同时在图片中还可体现自己的专业特点;下面的文字信息主要对其设置字体、字形、字号等等。

第三步:对青春的宣言、自荐信、个人简介先输入内容,然后设置其字体、字形、字号,段落间距等等,对“自荐信、个人简介”这几个字字号上要设置得大一些。

第四步:制作个人成绩表。首先制作表头“学业成绩一览表”,设置其字体、字形、字号、字间距,接着制作表格,表格的行数和列数根据自己专业成绩的需要来设定,同时还可在“格式”菜单栏“边框和底纹”加粗表格边框。

第五步:完成以上内容自己认可后,就可进行打印。

四、师生讨论

教师设计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刚才的讲解进行讨论,对其进行增删,使自荐书的内容更符合自己的专业和个性,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五、学生练习

通过上面的讲解和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专业特长制作一份简单的自荐书。

六、小结

教师通过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其关键是设计自荐书时要突出自己的个性,不要全全仿照,难点是对其内容进行排版,使它更美观、更有特点、更吸引单位领导,为自己的求职成功奠定基础。

篇2:学作《自荐书》

中华首席医学网发布时间:2008-01-14 11:03:00

关键字:个例报道 书写 技巧

个案,即个例报道,它对于文章老手来说,因实用价值较低(不论是算学分,还是年底单位算论文奖励,都打折扣了),多已不太重视。但对于新手来说,则因篇幅较小,写作相对容易,而成为练手的好选择。但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个例报道呢?我总结以下五步法,供同志们参考:

1、首先,要选择好病例(种什么果子呢?)。这当然是以少罕见病例为好(个例就是要让同行们从你这个少见病例中汲取经验嘛)。一般来说,出现了一个少见病例,即使你是新入道的,也可以通过高年资医生的评论中了解到它的价值。

2、然后,在定下写作决心后(即使不打算马上写,也可以先积攒着备用),迅速在第一时间收集齐第一手资料(资料在病人出院后,往往收集起来就困难些了)。包括病史,临床病历,相关检查,影像资料,手术及病理、及其它相应证实记录等等。(收集相关种子、肥料)

3、文献调研(怎么样种?种它合不合适?):通过各种手段查阅一下该病例所处的地位价值如何(即少见到什么程度,国内外文献有多少报道,你的病例与人家的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从网上查,国内查“中国数字医学图书馆”,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查CBM光盘;国外的可以查Medline: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pubmed。

4、开始写作(开始种啦,要记得勤浇水,勤施肥呀。)。前面的好写,无非是材料的堆积;后面的讨论着重要写----ⅰ你报道的疾病的大体情况(如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病理、特殊检查等)ⅱ你的病例现处在怎样一个学术位置,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道情况如何,研究进展如何。ⅲ你的病例与已报道的病例相比,有无特别之处。

篇3:我国最早的自荐书探析

自荐书是实现自荐目的意图最关键最有效的载体, 现今我们指的自荐书主要是指求职自荐书, 求职自荐书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以谋求职位的一种信函, 它是求职者踏入社会、寻求工作的第一块敲门砖。一份好的自荐书, 通过规范的文本、概括的综合、精当的表述、得体的展示, 可以高度直观地反映出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 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拉近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距离, 提高求职效率。以自荐书求职这种方式, 被当前求职领域所广泛采用。如何让你的才能、潜力在有限的空间里耀出夺人的光彩, 在瞬间吸引住用人单位挑剔的眼光而获得你梦寐的职位, 这封自荐书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 自荐书就成为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适时沟通、增进了解的求职名片, 是当今职场求职者必备之器。

西方国家的自荐, 是在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社会分工、职业分类的逐步发展, 在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普遍, 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人们为了寻找职业, 寻求工作, 谋求生存, 纷纷走向社会, 常常采用面谈或书信等多种方式推荐自己, 以求得一职之位, 于是, 求职信就应势而生。自荐书常常是伴随着求职信, 作为求职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通过介绍自身基本情况, 突出优势特长, 表达求职意愿, 增进了解, 以达到求职的目的。

我国是最早重视自荐活动, 也是最早采用自荐书求职的国家之一, 对我国最早的自荐书的成型时期,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 我国最早的自荐书起源于唐代, 那时的自荐书叫做“行卷”, 也称做投献 (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即是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投诸名流、显宦或是皇帝, 以争得声誉或一官半职。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文尚不復作, 况復能学人行卷耶?”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 为缄轴, 録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李播》:“播以郎中典蘄州, 有李生携诗謁之, 播曰:‘此吾未第时行卷也。’”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谈丛二》:“唐士子应举, 多遍謁藩镇、州郡丐脂润……至所干投行卷, 半属讇词, 概出贋剿。”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唐以诗文取士, 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 所以士子入京应试, 也须豫先干谒名公, 呈献诗文, 冀其称誉, 这诗文叫作行卷。”唐代有许多著名人士都是通过投卷、荐举等方式参与科举, 进入仕途的, 主要有诗人王维得到岐王和睿宗九公主的大力推荐, 才得以在开元十九年 (731) 及第状元, 候喜于贞元十八年 (802) 得到韩愈等人的举荐而及第;杜牧于太和二年 (828) 同样得到太学博士吴武陵向礼部侍郎、主考官崔郾的极力荐引而中进士[1]44。对“投卷”一词的基本界定, 程子帆先生在他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一文中指出:“投卷就是应试的学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纂, 写成卷轴, 在考试以前呈送当时社会上、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 请求他们向主司推荐, 从而增加自己及第希望的一种手段。”由此看来, 学者把唐朝读书人进士的作品称之为“自荐书”, 是有不当, 唐人用以投献的只是一些作品资料而已, 相当于我们今天在自荐书之后所加的附件, 还不具备自荐书对本人基本情况、思想素质、能力特长、工作实绩、职业趋向等方面进行概括陈述, 以供用人单位全面了解自己的自荐功能, 所以, 准确地说, 这种形式应当属于“举荐”或“他荐”。

通过查阅大量历史史料, 反复考证, 我国最早将自荐材料形成文本, 并通过它来达到推荐自己, 谋得职位者, 应当推溯到我国汉朝时期的东方朔, 其所写自荐书早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求职信近两千年。

东方朔 (前154—前93) , 西汉辞赋家, 西汉建元元年 (前140) , 即汉武帝即位初年, 遍揽四海英才, 征招天下贤良方正, 为国效力, 天下豪杰, 四海贤能纷纷上书应聘。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就是东方朔, 他为了应招入仕, 别出心裁地用书信的形式给汉武帝上书, 向汉武帝推荐自己, 借此跨入宫廷, 得以重用。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朔初入长安, 至公车上书, 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 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 止, 辄乙其处, 读之二月乃尽。”由此可知, 东方朔写成的这篇自荐书, 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 需要两个壮汉才扛得动, 让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由此也可以看出, 东方朔用心良苦, 汉武帝求贤至诚。这就是后世名之为《圣君要略》的自荐书, 在这篇空前绝后的自我推荐书中, 东方朔首先从介绍自身家世入手, “臣朔少失父母, 长养兄嫂”, 明白地表露了东方朔自幼父母双亡, 依靠兄嫂拉扯长大的家庭背景;接着介绍“年十二学书, 三冬, 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 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 战陈之具, 钲鼓之教, 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 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又常服子路之言”, 则表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要像子路一样, 为国效力, 建功立业, 决心要有一番作为;同时他还全面介绍了自身条件和进职优势:“臣朔年二十二, 长九尺三寸, 目若悬珠, 齿若编贝, 勇若孟贲, 捷若庆忌, 廉若鲍叔, 信若尾生。”通过这段表述, 我们不难看出, 当时的东方朔年富力强, 形象气质俱佳, 文武兼备、才貌双全, 所以他很自信地认为:“若此, 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在充分介绍自身特长优势之后, 还不忘向帝王表明自己的求职意愿:“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明确表白, 我愿意听任君王驱驰, 为国家所用。这份自荐书, 逻辑严密, 叙述精当, 介绍全面又重点突出, 不失为一篇很好的自荐书, 但通篇掩饰不住的自信和轻狂, 难怪司马迁要在他的《史记》中评价为“文辞不逊, 高自称誉”, 但其最终还是被汉武帝视之为奇才, 加以利用[2]138。正是凭借这份“自荐书”, 在这次人才“海选”活动中, 东方朔由一介平民一跃而成汉武帝的两大宝贝之一, 另一个是董仲舒。不难看出, 自荐书之于东方朔当时求职进士的重要作用。

三国时诸葛亮的一篇《隆中对》, 也可堪称我国古代时期自荐书的典范。诸葛孔明开篇写道“亮躬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表述, 短短数语, 就把诸葛亮个人的处境、爱好、自身优势、个人素质及旁人的评价跃然纸上, 呈现在读者眼前。文中正文, 通过“亮答曰”部分, 集中表述了诸葛亮对时局的透彻分析和基本态度, 具体地提出了自己对时局的掌控策略和应对措施, 充分展示了他本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 这样的人才, 不由得刘备不“曰善”。我们知道,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事后所作, 并不是他直接呈送给刘备的自荐书, 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他面向世人、社会推荐自己, 介绍自己情况, 展示自己才华、理想和抱负的一篇自荐书, 正是这篇自荐书, 在很大程度上, 让世人翔实了解到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较为深入地了解了诸葛本人的智慧才能, 为他在后人心目中树立大智大贤的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此, 究其文章写作本身来说, 不失为一篇自荐书的典范, 不可不为现代人们所借鉴。

参考文献

[1]穆占良, 薛吉锋.古人的“自荐书”[J].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8) .

篇4:古人的“自荐书”

南北朝时刘勰下苦功完成了文艺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几次求见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都被拒之门外。无可奈何之下,刘勰打扮成卖书郎,带着书稿整天在沈家门前盘桓。一天,见到沈约乘车回家,刘勰就高声叫喊“卖书”。沈约是个书迷,立即吩咐停车。刘勰乘机献上自己的作品,沈约读后,热情鼓励了一番,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文心雕龙》自此声誉大增。

晋代文学家左思经过十年的刻苦努力,写成了《三都赋》,就拿给当时享有盛名的皇甫谧看,“谧见之嗟叹,遂为之作叙”。由于皇甫谧的推荐,《三都赋》轰动了整个洛阳,“豪贵之家,竞相传写”,因而“洛阳为之纸贵”,左思也名声大噪。

唐代诗人李白经道士吴筠推荐,携带诗作来到京城,拜见太子宾客贺知章。当贺知章读至《蜀道难》时,叹为“谪仙人也”,就解下佩戴的金龟换酒,终日和李白相乐。又见《乌栖曲》,赞其诗“可以泣鬼神矣”。后来贺知章把李白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隆辇步迎,如见园绮”。李白在金銮殿纵论时事,唐玄宗很是欣赏,就亲自为李白调羹,并下诏让李白供奉翰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赋得古草原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的作品。当年,白居易带着诗作来到京城,拜谒名士顾况。顾况看着白居易的名字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言外之意就是京城不好混饭吃。当顾况打开诗卷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顾况四处为之延誉,白居易名声逐振。

唐代士子朱庆馀在参加科举考试前担心自己的作品不符合主考的要求,就写了《近试上张水部》一诗,投献给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人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以画眉比作品,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以闺情趣话来表达应试求仕的社会问题,一箭双雕。张籍读后,也用比体双关的形式写了《酬朱庆馀》给了朱庆馀明确的回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人把朱庆馀比作采菱女,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两人酬答巧妙,成为千古流传的文坛佳话。

唐代诗人项斯把作品投献给名士杨敬之,杨敬之很喜欢,就写了《赠项斯》一诗,“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这首诗众口争传,使“未为闻人”的项斯出了名,“说项”也成了典故,指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

古人在“自荐”时,也有碰钉子的。唐代诗人崔颢投献《古意》给户部郎中李邕,“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诗歌以夫妇关系设喻,由于二人年辈、名望、身份地位都颇为悬殊,因比拟不当,被李邕怒斥“小子无礼”。李邕拂袖而去,崔颢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在遭遇许多挫折后,崔颢晚年游历到武汉黄鹤楼,写下震惊千古的佳作《黄鹤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作《自荐书》】相关文章:

求职自荐书06-21

谋职自荐书04-17

自荐书集合04-18

博士自荐书04-28

自荐信格式及自荐07-28

自荐书1范文05-15

部长自荐书范文05-18

工厂自荐书范文05-19

岗位自荐书范文05-19

领班自荐书范文05-20

上一篇:坪定乡创先争优活动理论文章下一篇:海底捞你学不会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