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2024-04-28

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共7篇)

篇1: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一、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职能

(一)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山西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成套设备进出口方针和政策。负责组织制定全省商机电进出口发展规划、计划,从事协调和管理工作;

(二)编报并执行山西省机电产品进口配额方案,从事机电产品进口许可备案工作;

(三)根据国家和省里有关文件和规定,负责国家及省机电产品出口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初审、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初审;

(四)会同省财政厅联合上报国家机电产品出口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和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会同省财政厅一起审核下达省机电产品出口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和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资助资金,并跟踪落实项目实施、进度、完成情况等;

(五)贯彻执行山西省加工贸易发展政策,研究拟订全省加工贸易战略和指导性计划;依法监督管理全省加工贸易工作,从事加工贸易业务审核、审批工作;

(六)依法监督全省进口机电设备采购项目国际招投标活动,负责从事进口机电设备国际招标代理机构的资质初审、资格年审初审工作,从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的审核、备案工作。

二、岗位职责

(一)处长职责

1、负责组织拟订和组织实施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制定发展计划等;

2、负责指导并监督、管理全省机电产品进口工作,管理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备案工作;

3、执行国家相关法规,研究拟订和组织实施全省进口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管理办法,监督管理进口机电设备采购项目国际招投标活动;

4、负责管理进口机电设备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初审及年审初审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谈判代表职责

1、依照国家政策法规,组织制定本省机电产品出口、加工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内有关扶持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政 2 策,促进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健康快速发展;

3、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工贸易的法律、法规,促进全省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三)加工贸易岗位职责

1、依法监督管理加工贸易工作;

2、从事加工贸易业务合同审核、审批工作;

3、监督管理全省加工贸易工作;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四)综合岗位职责

1、协助做好机电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工作,做好对全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定期调研工作,并对出现情况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2、负责国家及省机电产品出口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项目初审、新产品研究开发项目初审工作,会同省财政厅做好项目上报国家工作,下达项目资助资金,跟踪并落实项目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等,做好完成项目的验收、审核及结果上报工作;

3、协助做好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备案有关工作;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五)机电产品进口国际招投标管理岗位职责

1、依法从事全省进口机电产品国际招投标管理工作;

2、从事进口机电产品招标代理机构的国际招标资格初审,年审初审工作;

3、依法从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备案工作,配合主管领导的工作,遵照相关法规,对机电招标机构招标工作程序进行监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内容、依据、程序、时限

(一)加工贸易食糖、冻鸡、氧化铝进口合同审批

1、依据

(1)海关总署、中国银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实施〈关于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试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海关总署监〔1995〕908号)

(2)商务部59号公告附件二第34项

(3)外经贸部《关于印发加工贸易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外经贸管发第314号第五条)

2、程序

(1)审核企业报送材料,受理企业申报,办理企业上网密钥;

4(2)登陆商务部加工贸易管理审批网,审核网上报送材料,合格后,给予网上审批;

(3)企业加工贸易合同执行完毕后,进行网上核销。

3、时限

(1)需报商务部审批的初审工作在企业报送材料合格,登记受理后15个工作日审核上报;

(2)省级备案工作在企业申报材料合格,登记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行政管理事项的内容、依据、程序、时限

(一)出口机电产品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资金项目审核

1、依据

外经贸部、财政部二OO二年第26号令《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2、程序

(1)按照全省工作安排,商务厅会同财政厅联合向全省11个市的商务局、财政局下发文件,要求按照隶属关系分别组织合格企业报送相关申报材料;

(2)在规定报送期满后,岗位责任人对报送材料进行初审,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对企业报送材料进行评审、论证,择优选定扶持企业。

5(3)岗位责任人将专家组评审结果上报主管厅长批准,联 合财政厅下发文件,通报扶持企业名单;

(4)财政厅根据文件落实资金拨款,岗位责任人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完成情况;

(5)岗位责任人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已完成项目进行验收并上报结果。

3、时限

(1)下发文件后,要求各市商务局组织企业在2 0个工作日内完成报送材料;

初审报送材料、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审核确定扶持企业、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到下发文件要3个月时间。

(二)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资金项目审核

1、依据

《出口产品研究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外经贸部、财政部外经贸计财发〔2002〕527号)

2、程序

(1)按照全省工作安排,商务厅会同财政厅联合向全省11个市的商务局、财政局下发文件,要求按照隶属关系分别组织合格企业报送相关申报材料;

(2)在规定报送期满后,岗位责任人对报送材料进行初审,6 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对企业报送材料进行评审、论证,择优选定扶持企业;

(3)岗位责任人将专家组评审结果上报主管厅长批准,联 合财政厅下发文件,通报扶持企业名单;

(4)财政厅根据文件落实资金拨款,岗位责任人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完成情况。

3、时限

(1)下发文件后,要求各市商务局组织企业在2 0个工 作日内完成报送材料;

(2)初审报送材料、会同财政厅组织专家审核确定扶持企业、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到下发文件要3个月时间。

(三)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

1、依据

(1)外经贸部 海关总署 国家质检总局《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2001〕第10号令)

(2)商务部59号公告附件一第54项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关于旧机电产品进口和商品检验的有关规定

2、程序

(1)企业从山西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网上下载“机电产品进 7 口申请表”,填报两份;

(2)企业上报进口会同一式两份,企业同时提供商商检局签发的“进口旧机电产品拟备案工作联系单”;

(3)岗位责任人对企业报送材料进行初审避过那报请处长审核签字;

(4)岗位责任人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动进口许可证”并下发企业。

3、时限

在接受企业报送的合格材料后3个工作日发证

(四)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

1、依据

(1)《机电产品进口管理办法》(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第10号令)

(2)《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外经贸部、海关总署2001年第25号令)

(3)商务部59号公告附件一第56项

2、程序

(1)企业从山西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网上下载“机电产品进口申请表”,填报一式两份;

(2)企业上报进口合同一式两份;

8(3)岗位责任人对企业报送材料进行初审并报请处领导审核签字;

(4)岗位责任人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动进口许可证”并下发企业。

3、时限

在接受企业报送的合格材料后3个工作日发证

(五)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初审

1、依据

商务部2005年第六号令《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审定办法》

2、程序

(1)每年7月1日-5日,接收全省申请机电产品国际招标资质的机构报送申请材料;

(2)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后于8月1日-5日报送商务部;

(3)及时将商务部公告结果通知申请机构。

3、时限

在企业报送材料齐全,登记受理后20个工作日提出初审意见并报送商务部

(六)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审核初审

1、依据

商务部2005年6号令《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机构资格审定办法》

2、程序

(1)每年1月1日-10日接收全省机电招标机构报送年审资料;

(2)岗位负责人初审后,提出初审意见并报请处领导复审;(3)初审合格后于2月1日-10日将初审意见及机构材料报送商务部。

3、时限

在企业报送材料齐全,登记受理后20个工作日提出初审意见并报送商务部

(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文件备案

1、依据

商务部2004年第13号令《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

2、程序

(1)国际招标机构提交招标备案申请及招标文件,同时在“中国国际招标网”提交网上申请;

(2)岗位责任人审核书面材料及网上材料,准确无误后,10 签发网上备案通知;

(3)评标结束后,审核机构报送的书面评标报告,网上公示结束且无质疑,审核网上文件,签发网上“国际招标评标结果通知”。

3、时限

(1)招标文件备案工作在企业申报材料齐全合格、登记受 理后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

(2)对于重大项目,只要申报材料合格,可予立即批准备案。

篇2: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摘要:,烟台国内生产总值5281.38亿元,烟台经济实力居全国地级市前五位,因此有较发达的经济。机电产品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装备的基础性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机电产品是建设胶东制造业基地的主攻方向。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持续增长,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的经济越来越依存于世界,因此烟台市应着力重视机电产品的发展及其进出口。

关键词:烟台;机电产品;进出口

一、烟台机电产品业现状

1.20,全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达到1.96万亿美元,增长6.7%;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占外贸比重50.7%,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比34.8%,是推动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1]而烟台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93656元,增幅为-1.2%,其中出口额为966712元,增幅为-7.8%,进口额为726943元,增幅为9.1%。

2.上世纪80年代以来,烟台市机电产品业稳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全省机电产品业中也保持了领先地位。已形成了以船舶、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建筑机械、制冷设备、电线电缆为主体,轻工、纺织、化工、石油、冶金等专业机械产品制造协调发展,具有一定配套能力的机电产品制造业体系。

二、烟台机电产品业的不足

1.科技投入不足。烟台市大多数的机电产品制造企业科技基础较弱,科技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低。以船舶制造业为例,全市船舶工业年科技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1.2%,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5%,技术储备明显不足,修、造船工艺手段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与上海、辽宁、江苏等船舶制造业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

2.缺乏较大规模的企业。全部机电产品制造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477户,占全部机电产品制造企业的13%,超过80%的`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500万元。近几年机电产品制造企业进入国内所属行业前三位的仅9家,占2%,全市机电产品制造业与青岛市的差距,就差在缺少规模较大的企业。青岛10大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为48%,而烟台市20户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仅为18%。

3.产品结构不合理。全市的机电产品制造业主要是由农机配套业发展起来的,在整个行业中成套设备、主机产品少,配套零部件产品较多,规模以上企业中,主机或成套设备生产企业207户,占43.4%。由于技术含量低,加工精度不高,专业化水平差,全市零部件配套企业的产品仅有20%左右进入了主机厂生产线,80%的产品进入了维修市场。

三、烟台机电产品业面临的形势

今后几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机电产品制造业作为选进技术物化的基础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

1.世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为机械制造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多途径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新技术与资金的支持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当前,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欧向东亚转移,连接日本、韩国、大连和上海的黄海经济区,已成为世界造船业的“金三角”地区,位于“金三角”地区腹地的烟台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世界汽车知名厂家、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办厂,这为全市机电产品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2.我国经济正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大转换。国家确定从“十五”计划开始,调整产业发展序列,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为机电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我国即将进入以机电机械装备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从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水平装备,还是广泛吸收社会就业,提供积累,扩大出口等方面来说,机电产品制造业首当其冲要承担起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先行军的重任。

3.产业结构升级为机电产品制造业提供了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受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影响,中国将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中心。我国的产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革,各个产业的技术升级都必须以装备机械工业的先行为基础,这就对装备机械工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生产品种上,要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二是在产品的档次上,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4.西部大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战略的实施,为机电产品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实施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建设,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加工。这必将给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全市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5.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为全市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打造山东经济发展新优势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承接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推动全省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已将烟台市列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而机电产品制造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将促进全市机械制造业企业加快发展。全市规划的面向日、韩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有利于全市机电产品制造业企业抓住日、韩等国将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我国转移和扩散的机遇,加快全市的船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发展。

四、烟台机电产品业未来发展分析

篇3: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问题研究

随着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不断地公开和制度, 我国农业不断地融入全球贸易是势在必行。由于我国不断参与国际贸易进程, 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不断与国际进出口贸易制度相适应, 所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出现新特点, 虽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农产品出口还小于进口;还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并且逆差的趋势还越来越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存在的风险高于市场多元化趋势, 这是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是相符合的。

2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口易于出口的现象显著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长期高于中国农产品价格, 对农产品的进口采取非关税政策。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力度比较小。我国农产品的很少参与国际交流。导致现在主要的进口产品就是原来的出口农产品产品。

2.2 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受阻是因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以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环境为借口, 设置一系列苛刻的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采取的限制政策即为绿色壁垒。在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将推翻的情况下, 绿色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冲击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有效手段。传统农产品的优势被严重削减, 导致我国农产品走向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

2.3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竞争力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及其他国家, 尽管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科技不断进步, 但是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 还是没有竞争优势, 特别我国大宗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更为低级。我国农产品科技远远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中国农产品在质量方面尽管不断创新改进, 但还是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还是占于主导地位, 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改善并且进行加工。对于我国的农产品来说, 普遍存在这各种风险。

2.4 我国出口体制尚不健全且竞争严重影响出口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贸易经济潮流。我国农产品要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何况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农民的利益不断受到损失及不能及时的了解国际贸易状况的信息, 不能及时调整生产出符合需要的农产品与这种生产与贸易分离的状况是严重相关的。并且由于出口企业内部的不妥善竞争产生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由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偏低, 严重冲击出口国家的国内市场。我国根本不存在倾销的倾向, 但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确实很低, 这主要是出口企业相互竞争, 自相压低价格造成的, 但是由于出口值明显落后于出口数量, 所使我国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

3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3.1 按农产品技术彼岸准组织生产,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作为一个发展大国的中国, 与世界经济贸易相关的环保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远远不及发达国家。自入世以来, 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要冲破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只有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不断加强宣传环保教育加强全民意识的广泛宣传。利用媒体对对外贸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情况进行报道, 使人们深刻意识保护环境的严重性及重要性。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环保是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严格关注国际标准适用来适应国际贸易潮流, 使我国出口产品在环境标准方面达到国际要求, 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扩大产品出口,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进环境标准制度, 开发环境标准产品;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伴随着保护环境与保护资源意识的不断加强, 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 质优, 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采取适当的环境贸易措施来适应新的国际领域市场, 严禁国外污和不和标准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拉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3.2 依靠高新科技和规模经营, 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

为了用技术创新来创造良好环境可以建立可行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和农业科技产权激励机制, 使科技工作者培育农产品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提高其创新活力;鼓励采用“产研学”等形式, 着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用来加快科技成果的创新和应用。

3.3 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篇4: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摘 要:在我国林木业产品加工与贸易迅速崛起,林木业产品贸易量大幅增加,并且在贸易总量、类别、结构、流向上产生了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基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中我国1994年至2010年林木业产品进出口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林木业产品当前贸易结构、现状及特点,总结目前林木业产品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态势,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的、稳定的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我国林木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直线上升,国际进出口贸易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林木业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的超级大国之一,林木业产品的国际贸易在我国进出口产品中所占份额逐年增加,世界对中国林木业产品贸易的关注也逐渐提高。

1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出口现状及特点

1.1 概念界定

从国际通用的统计口径来看,根据FAO的定义,林木业产品包括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生产的木材和以木材为原料生产的各种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木质人造板、各种木制成品和半成品、木浆、以木材为原料的各种纸及纸制品、林化产品等。我国的统计口径中,林木业产品不仅包括林木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生产的上述产品,还包括种苗、花卉、林化机械、园林机械、林区土特产品、林果类产品等。普遍意义上,将林产品界定为林木业产品、林化产品、竹产品、经济林产品的统称。

本文主要以林木业产品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纸浆、锯材、原木等主要林木业产品作为代表,考察林木业产品出口状况;选取家具、锯材、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等林木业产品作为代表,考察林木业产品进口状况。

1.2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口现状及特点

1.2.1 林木业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全国进口商品之首,进口依存度进一步上升

近几年,林木业产品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商品之一,原木、锯材、胶合板、纸浆及纸等林木业产品的进口量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1991—1997年中国林产品进口总额由原来的世界第7位上升至世界第3位,其中林木业产品进口总额增长了173.7%,远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之后,林木业产品进口总额和进口总量逐年增加,截至2004年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口总额为16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17%。目前林木业产品进口用汇已经成为我国继进口石油、初级形态塑料等产品之后的少数几个用汇大户之一。

图一、图二显示了我国1994年至2010年几种主要林木业产品进口量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发现纸浆及原木进口量涨幅巨大,锯材在2000年后进口量增速加快,纸及纸板的进口量先增后降。

1.2.2 进口林木业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纸浆、锯材、原木成为主要进口产品

其中1994年四类林木业产品进口比重与2010年相比,纸及纸板比重由61%下降到17%,纸浆、锯材、原木比重由1994年的16%、6%和17%分别上升到39%、17%和27%(见图三、图四)。

这说明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口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作为基础性木材资源的纸浆、原木和锯材持续高速增长,而作为加工型产品的纸及纸板进口量显著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国内木材产量逐年减少,本土资源的供给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原木和锯材的进口关税逐步取消,原木和锯材的进口出现高速增长。

1.3 我国林木业产品出口现状

1.3.1 林木业产品贸易具有单向补缺型贸易的特点,出口量较少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资源禀赋低,人均木材蓄积量仅8.6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因此我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出口量很小(见图五)。以1998年为例,我国6大类林产品(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纸浆和废纸、纸和纸板)进口总额已达63.4亿美元,而同年上述产品的出口总额却仅为3.35亿美元,仅相当于进口额的5.3%。

1.3.2 出口量逐年增加,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短期下降

2000年我国林木业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比1999年增长27.28%,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三年是林木业产品出口总额增长最快的三年,环比增长率为26.46%、33.42%和26.68%。2009年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林木业产品需求市场压缩,其他国家林木业产品需求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我林木业产品的出口,出口额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环比下降2.25%。金融危机过后,自2010年起林木出口重新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呈现出增长趋势。

1.3.3 林木业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集中度高。木材制成品是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且出口量不断增加

林木业产品的出口中,木材制成品的比重显著增加,出口的林木業产品主要以家具为主(见图六)。出口结构逐渐由资源型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如家具等产品转型,林产品出口结构日趋优化。到2010年,家具出口金额急剧增加到330亿美元,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

2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 进出口依存度增加,威胁木材产业安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林木业产品的进出口受国内森林资源禀赋的直接影响较大。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总量上具有优势,但人均水平却是十分匮乏的。林木产业的发展非常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日益增加,原料型木材资源越来越依赖进口,这样长期下去很容易受到国际木材市场波动的影响,使我国木材产业逐渐失去独立性,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国内木材的安全。

2.2 林木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林木业企业受到我国经济长期受计划经济遗留的影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存在企业负担严重、员工素质低、技术水平低等缺陷,基于此陷入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次档低的困境,致使我国林木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此外,林木业企业的领导者普遍缺乏行业专业的管理和营销经验,最终导致我国的林木业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的货架。

2.3 国外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力度日益加大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打响贸易反倾销的枪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所采取的形式也从过去传统的以关税、配额、许可证为主的贸易壁垒发展为新型的以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标准等为主要代表的贸易壁垒。我国出口的林木业产品仅靠传统的价格手段很难打入国际市场,还很容易招来进口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世贸组织曾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许多国家处于对林木业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的考虑,对林木业产品的价格加以严格保护,从宏观上阻碍了林木业产品的贸易自由,对我国林木业产品的出口产生较大障碍。

2.4 我国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林木业生产部门较之其他生产部门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林木业生产不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关系着间接的环境效益,因此需要借助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制定对其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然而,事实是目前林木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只有部分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以通知形式出现的条例,这些条例缺乏专业性与强制性,在实际操作中陷入困境。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量逐年增加,呈现出长期增长趋势。同时林木业产品的依存度和进出口集中度较高,虽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林木业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林木业产品依然缺乏强劲的竞争优势,面对国际上重重的贸易壁垒,国内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与漏洞,也给林木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优势增添了一分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加大人工木材资源培育力度

面对日益增长的林木业产品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木材产业独立性的丧失逐渐成为产业安全的最大威胁。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林木业产品的供需缺口,我们必须从过度依赖国外林木业产品进口转向发展国内森林资源上来,重视发展人工培育的森林资源是解决林木业产品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人工用林的建设,如提供资金保障、解决贷款担保问题、明确产权和经营主体、进行补贴等方式,鼓励人工用林基地的建设,缓解国内林木业产品的需求压力。

3.2 优化林木业产品的出口结构,加大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

基于我国林木业产品具有贸易单向补缺型的特点,综合我国林木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充裕的现状,我国应增加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通过进口原木、锯材等加工程度的原材料型林木业产品,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禀赋开发深加工产品,生产具有竞争优势的制成品如家具、人造板等林木业产品并出口,获取高额的附加值。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能够增加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巩固和开拓市场。

3.3 充分利用海外资源,依照我国林木产业发展导向,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

林木业产品生产企业应积极结合我国林木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导向,吸引外资及国外先进科学技术,采取投资与合作并重的战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带动自身发展。我国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安排计划,为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机遇,特别是对于森林资源丰富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我国林木业产品主要输出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应加大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充分利用海外有利资源,进行有力的贸易政策安排计划,从而获取贸易主动权。

3.4 提高林木业技术水平,增强林木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科技水平对于提升林木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林木业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许多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没有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实际的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林木业产品质次档低,缺乏规模化、标准化,在出口贸易中易遭受进口国家利用技术贸易壁垒进行阻拦。因此必须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林木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5 积极适应贸易规则,重视贸易政策和法律的运用

在林木业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我们要熟悉各国的贸易规则,积极适应不同国家的贸易规则,合理避开贸易壁垒。同时完善本国的贸易政策、法规,通过贸易政策、法规的协调和干预作用,规范促进我国林木业产品贸易的发展,最大限度的争取国际市场,同时对自身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晓燕,聂影.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2011(8):34-37.

[2]陈立桥,陈立俊.林产品贸易政策对林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41-46.

[3]管玉涛,吴微.中国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9(2):79-81.

作者简介:

王志稳,男,1974年出生,北京人,海淀区地税局,经济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经济方面研究。

篇5: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湖南省对外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在湖南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重,国外市场需求成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因而正确分析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对湖南省的对外贸易至关重要。

1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观点

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白冰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研究时,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实际利用外资额、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作为主要变量,在详细的实证分析后,把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这一因素剔除,得出一个多元线性方程[1]。何泽认为,影响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因素是汇率、GDP和产业结构[2]。郭珉提出了影响进出口贸易额的11个因素,并对它们建立了计量经济分析模型 [3]。张建华则对贸易条件、GDP和产业结构三个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4]。但是,国内目前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都是停留在宏观层次,面对微观层面上的分析,或视而不见,或虽有涉及但缺乏实证,特别对湖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更缺乏分析。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用其合理成份来对湖南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

2 湖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2.1 引入变量

湖南进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大米、玉米、大豆、棉花、苹果、橘子、食用糖、烤烟、鲜冻猪肉、原棉、原木、锯材、食用植物油、乳及奶油等,涉及了农业、林业和畜牧业。我们所指的农产品就是湖南所有的农林牧畜,影响其进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总值、汇率、通货膨胀率和关税水平,分析如下:

2.1.1 生产总值

在研究中国进出口问题时,国民生产总值(GDP)往往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考虑。国民经济越发达,与国外的联系就会越紧密,从而推动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有效的指标就是GDP。同时生产总值大,意味着可出口的产品增加,生产总值的大小将影响进出口额的大小。那么,我们研究湖南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可以借助这一指标,用湖南农产品的生产总值作为它的一个影响因素。

2.1.2 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

汇率对进出口的作用主要通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来实现。如果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下降,那么该国出口商可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而额外利润提供了调低出口品在外国市场上价格的可能空间,这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出口。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越高,外国企业进口中国产品用本国货币表示的相应成本就越低,中国出口产品数量就相应的增加。当汇率变动时,农产品的出口额也会随着汇率的变动呈反向变动。因而,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进出口额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的汇率制度由单一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但由于考察的数据是1995-2005年这段时间的数据,而在这段时间中,中国的汇率制度实行的是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所以我们所使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来验证汇率对湖南农产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而本文所用的年平均汇率是每年各时期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2.1.3 通货膨胀率

一国的通货膨胀率会直接影响到该国的消费水平。当我国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国内的消费水平将下降,从而增加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当出现通货紧缩、价格下降时,国内消费水平将上升,从而降低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增加贸易进口需求。同时,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所以,通货膨胀率也是考虑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也将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影响湖南农产品进出口的因素。本文用湖南省的消费价格指数(CPI)来代替通货膨胀率。

2.1.4 农产品平均关税

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越高,进出口价格越高,进出口总量就越低。而进出口关税对产品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关税上升,产品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反之,产品成本就下降。因而,产品进出口总量通过价格与关税成反比例变动。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近几年来一直在主动的降低农产品关税。从1992-1997年,我国连续4次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从46.6%降低到21.2%,到2007年,农产品平均关税降低到了15.2%。1997年的农产品进出口额为144.975亿,而到了2007年1-7月份的进出口累计额达到了420.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1%。从上述数字上可以看出,农产品关税的下调对农产品进出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关税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但农产品出口关税为零,而且每个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不一,因而,引用农产品平均关税作为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因素。

2.2 建立模型

根据上述因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如下模型:

Y= Yi=C + β1*X1i + β2*X2i +β3*X3i+β4*X4i +Ui

其中:

Y——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万美元)

X1——湖南省农产品生产总值(亿元)

X2——湖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X3——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元)

X4——农产品关税税率(%)

C ——常数项

β1 β2 β3 β4 ——分别是X1i X2i X3i X4i 的系数

Ui——随机误差项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湖南省统计年鉴》1995-2005年整理所得

用Eviews软件分析结果如下:

Y=-276633.3817(-1.558776)+28.86507791*X1(6.230180)+373.0924763*X2(3.316503)+284.8738327*X3(1.319639)470.1408383*X4(-3.702163)R2=0.980042AdjustedR2=0.966736F=73.65670

2.3 检验与修正

2.3.1 经济意义检验

在选取变量时,选取的都是直接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变量。如湖南农产品生产总值与湖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成正比关系,生产总值增加,进出口贸易额也增加。同时,居民消费指数也与进出口关系正相关性。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价升高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要看出口额的减少额与进口额的增加额哪个较大,视情况而定。农产品进出口平均关税则与农产品进出口成反比关系,关税的降低有利于农产品的进出口。总的来说,这些变量基本上符合经济意义。

2.3.2 统计检验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R2=0.980042),F统计量的值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的情况下也显著,但是X3的t统计量不显著,说明X3这个变量对Y的影响不显著,或者改变量与其它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使其t值不显著。

计量经济各类指标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表可以看出,X1和X3之间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同时X3在上述的统计检验中也不显著,因此决定剔除X3。因此,剔除部分变量后的模型变为:

Y= Yi=C+ β1*X1i + β2*X2i +β4*X4i +Ui

2)异方差检验:运用White检验对该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得

检验的相关概率为0.238 4,说明该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

3)序列相关性检验。对模型进行DW检验,DW=1.822846,虽然DW=2才能说明方程没有自相关和偏相关性。但是也有人认为DW在1.5与2.5之间都可以认为方程无自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因而我们可以认为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与偏相关。

2.4 最终方程及模拟结果

由以上各步骤得出最终方程:

Y=-42715.43027(-4.714091)+24.28792583*X1(7.518852)+455.7948759*X2(4.639352)-489.012243*X4(-3.685161)R2=0.980042AdjustedR2=0.966736F=88.27796

由于该模型的回归结果,t值以及F统计值均显著,且不存在计量经济学问题,因此最后定型为此。

3 对模型进行的经济解释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所选的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有密切的关系,基本达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

1)从最终方程可以看出,湖南农业的生产总值与湖南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有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每增加一亿元的农产品生产总值,湖南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就增加33.17万美元。但进出口总额随着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是因为进口额的增长超过了出口额的减少。近几年来,湖南农产品的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而进出口额却占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低,并且进口比重在增加,出口额却呈下降趋势。例如,湖南省水稻产量连年全国第一,2000年前大米出口形势比较好,年出口额都在1 000万美元以上。但近几年大米出口大幅下滑。2002年大米出口额骤降至55万美元,2004年也只有68万美元。湖南大米出口额占全国大米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6.30%一路下滑至2002年的0.14%、2004年的0.29%。同时,湖南农产品进口却在增加,尤其是大豆、原棉、原木、锯材、食用植物油等项,净进口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都很大。贸易逆差的产生也许与农产品的出口价格有关。由于湖南农产品的生产力低,质量低,单位成本很高,远远大于国际成本,这使得湖南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为了缓解贸易逆差,湖南应该通过降低成本,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精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等举措来加大农产品出口的力度,努力为出口创造条件,从而增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湖南农产品的进出口也有正面影响。每增加一个指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进出口额就增加259.45万美元。也就是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湖南省农产品的进出口有正相关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高,农产品的进出口额也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湖南农产品的进口比重在逐年增加,而出口比重却在减少,居民消费指数的提高使得进口数量的增加超过了出口数量的减少,从而带动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上升。因此,湖南省还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加农产品的进口数量,用来弥补出口减少所带来的生产过剩问题,同时与提高出口额的其他方法共同增加农产品贸易总额。

3)关税在农产品进出口当中是一个重要因素。由模型可以看出,关税上升1%,农产品进出口额就下降489.012万美元。在实施促进农产品进出口的策略时,应把关税这一因素考虑进去。目前对于湖南进出口贸易来说,可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国家四次主动下调农产品关税,这对湖南农产品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进口关税的下调导致进口农产品成本下降,进口数量增加。而本省生产农产品的成本由于生产力低,出口遇到了阻力,出口额下降。所以,农产品关税的下调,并没有使进出口额增加,反而使进出口额下降了。湖南农产品对外贸易要想克服这一状况,就要努力降低农产品成本,降低售价,提高质量,改变产品结构,这样才能与进口产品竞争,同时打开国际市场。

4)汇率在本模型中是一个被剔除的因素。但是,这并不是说它对进出口没有影响,只是影响较小。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这几年我国对美元的汇率没多少实质性变化。如2001-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变化,一直都是827.27,而在2000年只是比1999年上调了0.01。而现在实行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方法,汇率波动幅度将扩大,对湖南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也必将扩大。

4 结束语

从上述论证可以看出,农产品生产总额、通货膨胀率以及农产品关税确实对湖南农产品进出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本文考虑的只是2005年以前的数据,就目前的发展形式而言,中部崛起政策提出后,湖南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未来这些因素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会有所提高,同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比如说汇率等。上述因素或将成为制约湖南农产品进出口的主要因素。

摘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湖南农产品进出口的因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Eviews软件剔除一个因素以后,得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出口总额和农产品关税税率的线性关系,从而更准确的了解这些因素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力度,有利于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提高湖南农产品的进出口水平。

关键词:湖南农产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

参考文献

[1]白冰·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人(中旬刊),2006(21):165-166·

[2]何泽·影响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7):13·

[3]郭珉,武玉英·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7(09):51-53·

[4]张建华,刘庆玉·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06):20-23·

[5]吴长凤,周宏,巩馥洲·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0(05):23-28·

[6]严忠,岳朝龙,刘竹林·计量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7]吴莹,张一·中国进出口贸易预测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孟夏·亚太区域贸易安排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9]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5·

[10]万红先,黄玉霞·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04):109-112·

篇6: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关键词:林产品贸易 贸易比例 增加值核算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间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基于最终产品、原产地等原则的传统统计一国贸易额的方法无法准确反映在全球生产链背景下各国的实际利得。各国学者及国际组织等纷纷探究并提出了各种新的贸易统计方式。其中,测算贸易增加值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认可。同时,我国林产品存在明显贸易逆差等问题。中国目前的国际分工多属于中间林产品的加工制造,为了在全球化生产链下更加准确地反映国际贸易进出口实际情况,我国亟需准确统计林产品国际贸易数量,以了解其发展真实情况,维护我国林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当权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增加值贸易是由Hummels等人提出的垂直贸易概念发展而来,由于垂直贸易的假设要求进口中间产品的增加值必须全部来源于国外,应用范围狭窄。由此,众多学者都在此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其中,较为突出的是Daudin(2011)等人明确提出了增加值贸易概念,利用更高质量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数据库的国内投入产出表数据,规避了垂直贸易下的严格假设[1]。Robert Koopman等提出了KPWW方法,将产品的每一个用途具体在每一个来源进行区分为中间进口品与最终产品,将一国总出口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部分[2]。对贸易增加值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单一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或构造国家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进行的产业层面的研究,因此难免会忽略企业的微观特征。国外学者将研究更多集中于以外国附属机构统计、VAX比率、投入产出表等方法建立模型,忽略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统计制度的影响,以及从微观角度上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增加值部分的核算。

综上,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加值贸易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但国内对增加值贸易理论研究尚未成熟,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对增加值贸易的核算主要应用于中国工业企业贸易进出口总额方面,将其引用到林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也较为少见。而伴随着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出口型林业企业有必要进行增加值贸易核算。由此,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清楚认识我国林产品贸易出口现状,合理测算出自身的林产品贸易增加值,应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成为林产品贸易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中国林产品贸易出口分析

(一)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变化

如图1所示,2000—2013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大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出口贸易额相对下降,在2008年后,贸易额有所回升,并在2009—2013年迅速增长。其次,我国在2000—2013年,林产品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我国的林产品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且两者之间的差额逐渐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对木材的需求急剧增长,我国内部市场的供需矛盾使得我国对国际林产品(原木、锯材)的依赖度逐年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本土森林资源。林产品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我国整体贸易顺差,但西方国家仍对我国林产品筑起了绿色贸易壁垒。而加快林产品国家贸易市场增加值统计方法的核算,可减轻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敌意,从而减少我国贸易纠纷案件。

(二)中国林产品出口市场金额占比

通过表1,得到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金额和我国出口各国的林产品贸易金额,两者相比,得到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市场占比。

由图2可知,2000—2013年,日、美、韩是我国林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英、加、德次之,从总体趋势来看,以上六国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在2005年达到峰值。2005年日本市场占我国出口市场的48.78%,将近一半,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在2006年以后,美国市场占比超过日本市场占比,可达11.48%。自我国加入WTO后,双方的贸易摩擦加大,对我国林产品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微调,可有效缓解我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国林产品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由于我国制浆、制版技术相对落后,纸浆和胶合板大量进口,林业企业大多进行来料加工,中间投入较少,贸易增加值甚微,所以以贸易总额来衡量一国出口的产品价值的传统统计方法严重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林产品贸易投入产出表对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图3分别展示了我国出口原木、人造板、木质纸浆、锯材等主要林产品的出口国金额占比较高的国家,由图可知,我国原木主要出口国是美、日、韩,2000—2013年期间,美国对我国原木的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远远超过日本和韩国两国,而日韩两国进口我国原木的趋势变化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国对美日韩出口原木的比例逐渐下降,表明我国限制原木等自然资源的出口、关税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国人造板主要出口国为美、韩、日,与原木相似,韩日两国金额市场占比趋势相近,近年都有下降的趋势,而美国起伏波动较大;我国纸浆出口国主要是美、印、德,其中最为明显变化的是印度,在2011年以后对我国纸浆的需求突然骤增,2012年金额占比约达85%,而2013年又骤然下降。了解我国林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我国林产品出口在各国的金额占比,有利于我国与频繁贸易往来的国家进行合作,核算林产品贸易增加值,有利于各国清楚认识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核算林产品贸易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种,但目前来说都存在一定缺陷或在现实情况无法实施的情况,所以在探索林产品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方法,建立新的贸易统计制度的同时,更要求我们结合世界林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特点,来完善和发展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Daudin G,Rifflart C,Schw-

eisguth D. Who produces for whom in the world econom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2011,44(4):

1403—1437

[2]Koopman R,Powers W,Wang Z,

et al.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0

〔本文系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增加值率及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S201510022063)研究成果〕

篇7:机电产品进出口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

关键词: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的、稳定的增长,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我国林木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直线上升, 国际进出口贸易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林木业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的超级大国之一, 林木业产品的国际贸易在我国进出口产品中所占份额逐年增加, 世界对中国林木业产品贸易的关注也逐渐提高。

1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出口现状及特点

1.1 概念界定

从国际通用的统计口径来看, 根据FAO的定义, 林木业产品包括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生产的木材和以木材为原料生产的各种产品, 主要包括原木、锯材、木质人造板、各种木制成品和半成品、木浆、以木材为原料的各种纸及纸制品、林化产品等。我国的统计口径中, 林木业产品不仅包括林木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生产的上述产品, 还包括种苗、花卉、林化机械、园林机械、林区土特产品、林果类产品等。普遍意义上, 将林产品界定为林木业产品、林化产品、竹产品、经济林产品的统称。

本文主要以林木业产品为研究对象, 并选取纸及纸板 (未切成形) 、纸浆、锯材、原木等主要林木业产品作为代表, 考察林木业产品出口状况;选取家具、锯材、纸及纸板 (未切成形) 等林木业产品作为代表, 考察林木业产品进口状况。

1.2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口现状及特点

1.2.1 林木业产品进口额已跃居全国进口商品之首, 进口依存度进一步上升

近几年, 林木业产品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商品之一, 原木、锯材、胶合板、纸浆及纸等林木业产品的进口量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1991—1997年中国林产品进口总额由原来的世界第7位上升至世界第3位, 其中林木业产品进口总额增长了173.7%, 远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之后, 林木业产品进口总额和进口总量逐年增加, 截至2004年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口总额为163.4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17.17%。目前林木业产品进口用汇已经成为我国继进口石油、初级形态塑料等产品之后的少数几个用汇大户之一。

图一、图二显示了我国1994年至2010年几种主要林木业产品进口量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发现纸浆及原木进口量涨幅巨大, 锯材在2000年后进口量增速加快, 纸及纸板的进口量先增后降。

1.2.2 进口林木业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纸浆、锯材、原木成为主要进口产品

其中1994年四类林木业产品进口比重与2010年相比, 纸及纸板比重由61%下降到17%, 纸浆、锯材、原木比重由1994年的16%、6%和17%分别上升到39%、17%和27% (见图三、图四) 。

数据来源:中经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

这说明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口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 作为基础性木材资源的纸浆、原木和锯材持续高速增长, 而作为加工型产品的纸及纸板进口量显著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资源, 国内木材产量逐年减少, 本土资源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原木和锯材的进口关税逐步取消, 原木和锯材的进口出现高速增长。

1.3 我国林木业产品出口现状

1.3.1 林木业产品贸易具有单向补缺型贸易的特点, 出口量较少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 资源禀赋低, 人均木材蓄积量仅8.6立方米,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2%, 因此我国的林产品贸易主要是补缺型的进口贸易, 出口量很小 (见图五) 。以1998年为例, 我国6大类林产品 (原木、锯材、胶合板、单板、纸浆和废纸、纸和纸板) 进口总额已达63.4亿美元, 而同年上述产品的出口总额却仅为3.35亿美元, 仅相当于进口额的5.3%。

1.3.2 出口量逐年增加, 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短期下降

2000年我国林木业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 比1999年增长27.28%, 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三年是林木业产品出口总额增长最快的三年, 环比增长率为26.46%、33.42%和26.68%。2009年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国际林木业产品需求市场压缩, 其他国家林木业产品需求受到很大影响, 进而影响到我林木业产品的出口, 出口额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环比下降2.25%。金融危机过后, 自2010年起林木出口重新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并呈现出增长趋势。

1.3.3 林木业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产品集中度高。木材制成品是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且出口量不断增加

林木业产品的出口中, 木材制成品的比重显著增加, 出口的林木业产品主要以家具为主 (见图六) 。出口结构逐渐由资源型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制成品, 如家具等产品转型, 林产品出口结构日趋优化。到2010年, 家具出口金额急剧增加到330亿美元, 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

2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 进出口依存度增加, 威胁木材产业安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林木业产品的进出口受国内森林资源禀赋的直接影响较大。我国森林资源虽然总量上具有优势, 但人均水平却是十分匮乏的。林木产业的发展非常依赖进口, 进口依存度日益增加, 原料型木材资源越来越依赖进口, 这样长期下去很容易受到国际木材市场波动的影响, 使我国木材产业逐渐失去独立性, 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国内木材的安全。

2.2 林木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林木业企业受到我国经济长期受计划经济遗留的影响,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存在企业负担严重、员工素质低、技术水平低等缺陷, 基于此陷入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次档低的困境, 致使我国林木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此外, 林木业企业的领导者普遍缺乏行业专业的管理和营销经验, 最终导致我国的林木业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的货架。

2.3 国外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力度日益加大

近年来, 全球范围内打响贸易反倾销的枪声, 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 所采取的形式也从过去传统的以关税、配额、许可证为主的贸易壁垒发展为新型的以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标准等为主要代表的贸易壁垒。我国出口的林木业产品仅靠传统的价格手段很难打入国际市场, 还很容易招来进口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世贸组织曾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许多国家处于对林木业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的考虑, 对林木业产品的价格加以严格保护, 从宏观上阻碍了林木业产品的贸易自由, 对我国林木业产品的出口产生较大障碍。

2.4 我国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林木业生产部门较之其他生产部门具有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体现在林木业生产不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同时还关系着间接的环境效益, 因此需要借助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制定对其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然而, 事实是目前林木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只有部分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以通知形式出现的条例, 这些条例缺乏专业性与强制性, 在实际操作中陷入困境。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 我国林木业产品进出口贸易量逐年增加, 呈现出长期增长趋势。同时林木业产品的依存度和进出口集中度较高, 虽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林木业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我国林木业产品依然缺乏强劲的竞争优势, 面对国际上重重的贸易壁垒, 国内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与漏洞, 也给林木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取优势增添了一分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加大人工木材资源培育力度

面对日益增长的林木业产品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 木材产业独立性的丧失逐渐成为产业安全的最大威胁。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林木业产品的供需缺口, 我们必须从过度依赖国外林木业产品进口转向发展国内森林资源上来, 重视发展人工培育的森林资源是解决林木业产品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整, 引导人工用林的建设, 如提供资金保障、解决贷款担保问题、明确产权和经营主体、进行补贴等方式, 鼓励人工用林基地的建设, 缓解国内林木业产品的需求压力。

3.2 优化林木业产品的出口结构, 加大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

基于我国林木业产品具有贸易单向补缺型的特点, 综合我国林木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充裕的现状, 我国应增加出口高附加值的制成品, 通过进口原木、锯材等加工程度的原材料型林木业产品,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禀赋开发深加工产品, 生产具有竞争优势的制成品如家具、人造板等林木业产品并出口, 获取高额的附加值。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能够增加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巩固和开拓市场。

3.3 充分利用海外资源, 依照我国林木产业发展导向, 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

林木业产品生产企业应积极结合我国林木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导向, 吸引外资及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采取投资与合作并重的战略,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带动自身发展。我国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安排计划, 为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机遇, 特别是对于森林资源丰富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我国林木业产品主要输出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应加大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充分利用海外有利资源, 进行有力的贸易政策安排计划, 从而获取贸易主动权。

3.4 提高林木业技术水平, 增强林木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科技水平对于提升林木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林木业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许多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没有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实际的竞争力,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林木业产品质次档低, 缺乏规模化、标准化, 在出口贸易中易遭受进口国家利用技术贸易壁垒进行阻拦。因此必须通过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林木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5 积极适应贸易规则, 重视贸易政策和法律的运用

在林木业产品的国际贸易中, 我们要熟悉各国的贸易规则, 积极适应不同国家的贸易规则, 合理避开贸易壁垒。同时完善本国的贸易政策、法规, 通过贸易政策、法规的协调和干预作用, 规范促进我国林木业产品贸易的发展, 最大限度的争取国际市场, 同时对自身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晓燕, 聂影.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 2011 (8) :34-37.

[2]陈立桥, 陈立俊.林产品贸易政策对林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41-46.

上一篇:市宣传工作专委会工作总结下一篇:开播发布会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