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2024-04-07

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通用9篇)

篇1: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太华镇“阳光计生”行动简介

太华镇以强化宣传、政务公开、优质服务、社会监督为重点,着力打造“阳光计生”示范镇,从四个方面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推动计生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强化计生宣传氛围。

1、镇村两级设立阳光计生宣传长廊,公开内容主要包括:阳光计生热线电话和镇计生办咨询电话、计生奖励政策、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办事程序、生育安排、节育情况等。促进计生服务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温馨,更透明、更诚信、更能体现人性化,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计生氛围。

2、在计生办大楼安装电子显示屏,全天24小时滚动播放计划生育诚信计生宣传标语口号、计生服务信息、计生办证程序等内容,通过这个平台,把最新计划生育服务信息、奖扶政策向群众公开,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促进了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公开、透明、规范化。

3、在省道“212”线仕坑村到罗丰村的公路两旁电线杆上,挂上了“阳光计生”宣传图片,共计100多幅,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计生打造“阳光计生”宣传一条路。

4、印制1000多份《太华镇阳光计生服务手册》和《太华镇便民服务指南》,图文并茂介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办事流程、奖扶帮助、优生优育等知识,大大提高了群众对计生的知晓率。

5、成立了太华镇计生文艺宣传队,排练了计生小品、相声、歌曲、快板等贴近农村生活的节目,巡回到各个村演出。

6、制作了活动展板,轮回到太华镇墟场和汤泉村墟场以及没有计生宣传栏的村进行展览宣传。

二是强化计生政策公开,通过镇村两级的宣传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计生宣传手册上等宣传阵地,公开生育政策、计生工作纪律、党员干部超生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工作职责等情况,提高计生政策透明度。

三是强化优质服务,以“创国家优质服务县”为契机,采取集中评议,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下评上”及党委政府组织的各项评议活动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积极推动基层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使服务更温馨更“阳光”,打造出了“阳光计生”的新形象。

四是强化民主监督。

1、镇村两级在各种宣传媒体上公布阳光计生维权热线12356、太华镇计生办服务电话和电子邮箱、大田县计生巡回法庭电话,全天候接受群众的建议、投诉、咨询。

2、完善信访制度,对群众的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责任制,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告知解决的期限和方法。

3、聘请人大代表、老党员、群众代表等同志为阳光计生民主监督员。

4、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5、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篇2: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印台镇位于印台区政府以北两公里处,总面积78.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户籍人口19636人,育龄妇女4836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405人。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口计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主线,以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关维权为重点,以政务公开、民主评议、社会监督为抓手,全面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不断提高全镇人口计生工作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人口计生的满意度,增强了育龄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一是在镇政府、村委会设立计划生育公开栏,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了解政策、掌握实情、实施监督的有效平台。公开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人口计生普法教育,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依法维权意识;公开办事程序,增加透明度,使群众有章可循;公开免费服务项目,切实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服务;公开优惠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充分享受到国家的奖励扶助政策;公开工作纪律,要求计生工作人员按程序办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二是在“便民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搭建百姓计生连心桥。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延伸服务领域,拓宽服务渠道,强化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满足群众办事。建成了印台镇计生便民服务大厅,简化办事程序,坚决做到“零距离、无障碍、即时办”;开展生殖保健免费服务,为育龄群

众提供生殖健康普查普治服务;成立计生便民服务分队20个,开展预约、上门服务,切实做到《生育服务证》送上门、避孕药具送上门、《光荣证》送上门、计生宣传品送上门、致富信息送上门,方便群众咨询和办事各种事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开展“公开维权”,努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积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设置信访接待室,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电话,不断提高了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是畅通民主监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村(居)民监督组织,由市、区、镇人大代表、村组干部、计生专干、中心户长、育龄妇女21人组成印台镇计划生育行风监督小组;充分发挥了基层计划生育协会民主监督作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保证监督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多年来,我镇未发生计划生育恶性案件,生育秩序健康稳定。

篇3: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一、关注差异,保障实施

学校从不同学段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论证并拟订班级大课间自主活动方案,有效地保障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

例如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尚不稳定,肢体运动的协调能力较差,在活动设置上侧重于团体活动和团体精神培养的体育活动(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 转风车、小跳绳、打沙包、找朋友等); 三至六年级学生心理渐趋稳定,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逐渐增强,则侧重于团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协调性、韵律性等活动设置(篮球、羽毛球、 波波球、小网球、板羽球;抖空竹、踢毽子、跳皮筋、转呼啦圈、滚铁环、跳大绳;竹竿舞、韵律操、筷子舞、彩带操; 蛇板、滑轮等),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

二、校园自编操,风格迥异

学校音乐教师将舞蹈元素有机融入自编旗语操《福二之声》中,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用了节奏感较强的军旅歌曲,在动作编排上,节奏明快的舞蹈动作的大量运用和队形变化, 向同学们传递了一种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意念和精神。从孩子们优美舒展的身姿、庄严肃穆的表情中就可以感受到一种新鲜情感带来的冲击力。

《功夫扇》是学校体育教师学习借鉴中老年太极《功夫扇》而创编的, 教师将扇子的挥舞和太极的运动技巧灵活结合,将武术动作与《中国功夫》 歌曲旋律巧妙结合,内容丰富新颖,孩子们在载歌载“武”的演练中,彰显了武术神韵,体现了团队精神,在轻松欢愉的氛围中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武术太极《功夫扇》由欣赏到感受再到继承的情感飞越。

伴随着一首《感恩的心》,放松手语操《感恩的心》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得到一次圣洁的陶冶和洗濯!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清新流畅。在对美好诗歌形象而生动的手语诠释意境中,在心灵的升华、 净化中,绘就了我校感人的阳光体育、 阳光育人的美丽画卷。

三、特色竞赛,搭建平台

学校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竞技、比赛、观摩等活动,每月都会举行2~3次阳光体育比赛,拔河、 跳绳、轮滑、篮球赛、国操、自编操赛、 班级特色自主活动展示等,每年都要举行两次运动会(春季、秋季)。我们通过竞技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过观赏、竞技、比赛、评价成为孩子施展才华、发挥特长的大舞台。每学期向同行或家长开放的阳光体艺大课间观摩活动,全校师生都会以阳光的心态和昂扬的激情演绎阳光运动的风采。 虽然场地狭小,但是有序的组织、自成特色的活动内容及浓郁的活动氛围, 让观摩者赞叹不已,交口称赞。

四、主题讨论,拓展认识

学校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经常性开展“我与阳光体育”主题大讨论,我们这里的“我”既可以是学校、教研组、 班集体,也可以是校长、教师或学生, 更可以是家长、社会和同行。不同时段、 不同形式的讨论,正式非正式的讨论, 口头、文字、媒体的讨论等,在讨论中拓展对阳光体育的认识,提升对阳光体育的认可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在多姿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获得了丰富的体现美和感受美的情感和体验,具有了鉴赏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能力,同时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力也逐步形成,孩子们更加自尊、自爱、 自信、自强。

素质教育的实施,“阳光体育” 运动的开展,使我校变得丰富多彩、快乐有趣。校园里到处绽放着笑脸,到处充满着阳光,可以看到教师间、师生间、 孩子们间的融洽合作、和谐交往,可以感受到学校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 孩子们爱上了校园,爱上了校园生活!

摘要:在阳光体育工作实践中,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阳光体育孕育阳光校园,打造阳光教育特色。阳光体育大课间、校园自编操特色课程都已成为学校的亮丽名片。

篇4:浅谈法治中国下的阳光计生

关键词:计划生育;阳光计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原因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决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過快增长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存在明显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和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实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的发展下去。

1 计划生育工作中对未婚青年的教育

“青春期”是从童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过渡的阶段,这是一个非常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时期。若得不到正确的、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将会影响到一个人今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如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办未婚青年计划生育知识培训班,并且用考试的方式加深未婚青年对计划生育知识的记忆,这样可以将计划生育知识很好的传播给未婚青年,相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计划生育工作的日新月异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了解是不够全面的,真正让计划生育发挥作用的地方很薄弱,且有时候在准备计划生育相关的材料证明时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经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通过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与由从社会制约机制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这两个大方向的思路转变,使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以法治为坚实的后盾走在宽阔的康庄大道上。

3 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和谐开展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各项活动的和谐开展无一例外是最贴合群众利益的。首先,开展春、夏季优质服务活动。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查体;强化孕情跟踪服务,对怀孕妇女进行孕情随访,对符合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依照法定生育年龄提前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都是新形势下对育龄妇女的关爱和正确引导。对于那些暂不申请办理《生育证》的,也要随持《生育证》人员参加健康查体,目的是防止政策内违法生育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发生。其次,签订相关的计划生育合同对于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又多了一层保障,既可以让计划生育工作者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减少阻力,又可以方便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真正做到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其次,为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始终坚持以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核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就要继续并更好的组织召开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工作会议,党政与各计划生育相关单位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做到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根据国家、政府的相关计划生育文件的精神指示,计划生育工作者需要制定有关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文件做到有制度、有计划、上层次,细化考核标准,注重强化日常监督。计划生育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强化基层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在计划生育重大事项实施前要及时和基层党政领导沟通联系,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4 流动人口的新动态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在计划生育领导的带领下,我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及单位联络员为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和服务,采取了多种形式。目的是促进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组织人员对流动人口婚育情况、查环查孕情况、建档立卡情况、微机信息个案管理情况进行核对,对长期外出下落不明人员进行了专项摸底登记,与现居住地取得联系,掌握其去向及婚育情况。把长期不回、有违法生育隐患的人员纳入有奖举报范围,多渠道获取线索,落实管理服务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对准备流出人员进行普查,积极为其提供办理证件及相关服务,搞好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联系沟通,实现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同管理、同服务。对流出人员寄回的查体证明,有效地采取了核实证明真假的措施。

5 丰富多彩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

为迎接“7·11”世界人口日,我单位计生办在每年的7月组织基层单位举办以“关爱育龄妇女、关注生殖健康及计生优质服务”为主题的黑板报评选活动以及征集计划生育宣传标语活动。由计划生育部门的分管领导及党务工作部等单位组成评选组对各基层单位的黑板报进行评比与指导。22个基层单位上交了570条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其中一些单位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尤为图文并茂,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6 计划生育工作的自我督导

我单位不仅成立了督导组随时跟踪抓好督导检查,还建立了自我督导的工作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督导检查,对活动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责令其整改,以推进活动的平衡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积极开展,我单位对计划生育的工作既丰富了工作经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7 行政管理和法治管理双管齐下

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对于触犯法律的人来说,无疑是为其敲响了警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这些都是严格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法律规范依据以及对违反计划生育工作的育龄群众的制约手段。争取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规范有序。对于违反计划生育工作的育龄群众,根据法律规定及行政条例对其追究违约责任。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

篇5: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1 宝华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宝华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 全镇辖10个村委会, 151个自然村, 258个村民小组, 有农户7 815户, 人口30 189人, 劳动力16 756人。2011年粮食总产量9 959 t, 人均生产粮食342 kg, 农村经济总收入1.95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 416元。2002年, 经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积极争取, 申报项目, 在南涧县扶贫办和县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 争取到第一批“小额信贷”扶贫贷款资金100万元, 并对全镇436户具有脱贫致富潜力的贫困农户进行贷款扶持。分别投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其他经商行业, 当年创造经济效益,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达30万元。到2011年宝华镇累计投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达5 000万元。

2“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取得的经验

2.1 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

宝华镇党委、镇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于2002年分别成立了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宝华镇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站, 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人员进站, 按照国家对“小额信贷”扶贫贷款的相关政策制订《宝华镇“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村委会成立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中心, 农户组建借款小组[1,2]。

2.2 工作人员认真负责, 措施得当, 监督有力

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扶贫贷款原则, 即坚持“八不贷”原则:一是民政救济对象、智力特别低下或无经营偿还能力, 家庭无劳动力的不贷;二是用于非生产用房建设的农户不贷;三是讨亲嫁娶丧葬的不贷;四是买车、外出旅游、读书、医病的不贷;五是“漂人”、“醉汉”、“赌鬼”不贷;六是长期拖欠银行、信用社大额借款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不贷;七是比较富裕的农户不贷;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外乡镇人员不贷。做到贷款前对申请借款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信用度、贫困状况、计划发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 并根据放贷指标及贷款原则, 按一般新贷款户在5 000元以下, 2次以上的老贷款户可达到5 000~20 000元的标准, 确定贷款对象和贷款金额。贷款时对批准贷款农户户主的真实身份和发放贷款资金到户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防止冒名顶替和资金被他人占用。贷款后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和计划发展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该项检查很重要, 如发现有不良问题, 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能挽救的挽救, 挽救不了的按借款合同条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 杜绝呆帐、坏帐的产生。这3项有力的监督措施是宝华镇“小额信贷”扶贫贷款资金能按期收回贷款和产生最大效益的根本保证。

2.3 贷款方法合理, 农户使用方便

“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贷款方法:当争取到贷款指标, 经上级批准后, 工作站配合各村委会贷款中心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再由符合条件并需要贷款的贫困农户向贷款中心提出书面申请, 按5~10户为1个借款小组, 由申请借款农户自愿组建, 选好1位小组长, 经村委会贷款中心审查通过后, 报镇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站进行调查审批。在每个借款小组内的借款农户之间完全做到双向选择, 自愿组合, 一旦贷款发生后, 组员之间就具有互助、互促、互督、互保的关系, 并根据借款合同的规定, 相互承担还款保证连带责任。借款小组长负有管理监督本组内的各借款户使用贷款资金情况的责任, 督促农户按期还款, 按时收回各户应还本息上交到贷款中心, 而农户不必直接到贷款中心还款。“小额信贷”扶贫贷款期限为1年, 借款农户自借款日起满3个月开始第1次还款, 以后每月还1次, 全年共分10次还清, 每次还贷款额的1/10, 按利随本清的方法由各借款小组长负责收款和还款, 利息按国家扶贫贴息政策的规定执行。这种方法在宝华镇实施10年来, 还款次数合理, 资金周转、利用充分, 农户使用方便, 反映普遍良好[3,4]。

3“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宝华镇自2002年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试点以来, 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资金5 000万元。全镇10个村委会258个村民小组, 7 815户农户中共有4 851户农户获得贷款扶持。宝华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其他经商行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商品猪养殖和泡核桃种植产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2001年放贷前相比, 农村经济总收入从6 95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95亿元。其中, 养殖业收入从1 952万元增加到5 597万元, 林业收入从284万元增加到1 197万元, 种植业收入从3 528万元增加到9 4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 378元增加到2011年的3 416元。宝华镇的这些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与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增加农民投入, 扶持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 带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是密切相关的。

4 进一步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是改变扶持对象、项目比较散, 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的现象。今后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 对一部分农户和行业进行重点扶持, 并组建专业合作社, 以龙头带动农户, 只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 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设置风险基金作保障, 打消银行和乡镇政府的顾虑。虽然在贷款工作中有严密的调查、监督、管理措施, 但也无法保证绝对不会出现不良贷款、呆帐、坏帐。建议上级政府建立贷款风险基金, 可按每年贷款额2%~3%的比例建立“小额信贷”扶贫贷款风险基金, 并列入年初政府财政预算, 作为扶贫资金投入。这样就更有还款保证, 减少乡镇政府的顾虑, 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三是因地制宜, 进一步发挥宝华镇的优势, 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宝华镇因交通方便, 集市交易兴旺, 特别是种植业方面的泡核桃、油菜籽及其他中药材等经济作物, 养殖业方面的肉牛、商品猪、黑山羊、土鸡和农副产品、工业品交易等方面的潜力比较大。全镇有7 815户农户, 根据10年来的调查、实施情况分析, 有10%的农户比较富裕, 宜贷款;有8%的农户一时还不愿贷款或找不到发展项目;有5%左右的农户存在信用问题;有5%的农户无偿还能力, 为不适合贷款扶持对象外;有70%以上近5 600户农户有贷款需求、有发展项目、有偿还能力、符合“小额信贷”扶持要求。按平均每年每户1万元计算, 共需求贷款5 600万元。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扶贫贷款应积极稳妥推进, 宝华镇2012年可行“小额信贷”扶贫贷款4 500万元, 重点扶持2~3个行业, 基本做到适合贷款的农户80%以上能得到扶持, 使宝华镇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观。

参考文献

[1]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5) :3153-3154.

[2]王延平.农村小额信贷差别化利率定价研究[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1, 11 (4) :20-23.

[3]杜嘉川.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探析[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 2011 (12) :23.

篇6: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重视人口文化建设建立宣传服务新机制

惠济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层认识到:建设新农村,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同时,还要重视、依靠文化的力量,以先进的人口文化引导群众树立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型婚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深入挖掘本区优势资源,加大文化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凸现人口文化特色。

为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强化提高人口文化宣传在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力,区委、区政府把人口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每年计生宣传目标管理考评中,纳入公民道德和幸福家庭建设计划,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纳入区、乡、村三级人口学校教育内容,在全区形成了“宣传部门牵头,人口计生部门实施,相关部门联合”的公益性、社会化人口文化宣传服务机制,使其在社会各界的渗透力达到最大化。

建人口文化基地,打造对外宣传精品名片

惠济区古荥镇位于郑州市北郊,是历史上著名的荥阳古城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州名镇。位于该镇的思念果岭山水是一座融国内外高科技成果与建筑艺术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它以黄河流域的人文风光为表现形式,浓缩和体现了几千年的黄河文化,同时也是全国最高端的园林生活社区,不仅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参观,而且成为精英人士投资居住的上善之区。

为整合优势资源,借助地产旅游品牌形象打造人口文化品牌,经过深入分析、专家论证,惠济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与企业联姻,选择以古荥镇为试点,以思念果岭山水为对象,以大年饭庄为主体餐厅,打造郑州市乃至全国首个人口文化名镇、全国首个人口文化风情园、全国首个人口文化饭店,形成以黄河文化为依托,彰显新人口文化特色的重要对外宣传窗口,打造一张对外宣传的精品名片。人口文化名镇突出古荥地域特色,在宜居、饮食为一体的近郊游产业链条上,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文化艺术形式把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到景点、村庄、学校、社区、家庭;人口文化风情园整体延续思念果岭山水黄河文化的底蕴,保留其原生态风格,发掘添加婚、恋、孕、育文化元素;人口文化饭店结合 24节气,添加养生、饮食、保健、婚育新风知识,把56个民族的婚俗文化、中华婚育五千年的历史演变结合起来,并设立婚育“谜宫”,让游客、顾客在游玩、休闲、就餐之时猜谜记住一些计划生育知识。此外,他们还把景点中的凉亭分别以古代现代杰出女性命名,突出女性成才的主题,唤起民众关爱女孩、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现代新人口意识。

送人口文化宣传品,发挥凝聚人心的独特功能

一个小区、一个村乃至一个镇或办事处,想要经常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沟通思想,交流意见,实在太难了。然而古荥镇却有新招——出一张《阳光计生》小报,内容由计生办的同志自写自编,设置了计生人、协会会员风采、成长驿站、健康之友、宝宝问世界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栏目,并把计生办咨询电话、服务热线在报纸上公布出来,方便群众联络。小报每两月出一期,免费向群众发放,家家户户都有一份,邻里间、社区间与政府部门间有什么问题、意见、建议和要求,都可在报上“座谈”,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统一认识。由于上面刊登的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对比,无形中起到一种激励和促进自己言行的作用;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文章上了报纸,一个个跃跃欲试,作文兴趣浓了起来;家长们学到了育儿保健知识,认识了身边的致富榜样,增强了文明健康意识和致富意识。一张小报产生了凝聚力、向心力,使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更温馨、干群更和睦。

惠济区因势利导,推广古荥镇以报为媒,传播婚育新风的成功经验,鼓励各镇办要推陈出新,着力创造和利用具有惠济特色、经济适用的人口文化宣传品,不断提升婚育文化传播品位。国策报架、新风漫画扑克牌、计生笔盒、爱心书包、阳光志愿者T恤衫、贴心温度计等人们最常见、最实用的生活物品都成了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和工具。到后来,就连剧本、书画、剪纸、手工艺品、澄泥砚等民间文化艺术也成了重要的人口文化宣传形式。

开展人口文化活动, 创建阳光计生服务品牌

惠济区树立人口文化民生新理念,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口文化活动,努力办好一个活动,带动一项工作,办成一件实事,推动整体创优工作,使品牌创优意识真正见效于实际行动,叫响阳光计生服务品牌。

以“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大院”、“会员之家”为依托,坚持开展家长课堂、青春期子女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人口素质和独生子女教育健康快乐行”活动,组织亲子游戏比赛、知识比赛、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月、送戏下乡等活动,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使群众在笑声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开展婚育文化艺术展活动,鼓励和带动民间艺人、美术家和群众利用民间艺术宣传婚育新风,传播新型生育文化;倡导“三个一”活动(工作在一线落实、业务在一线指导、服务在一线开展),为育龄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致富信息、送医送药”,实现了计生干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职能转变。区、镇、办事处成立“优质服务村村行”宣传服务队,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为3万余名育龄对象提供了针对性、人性化服务;启动“开展生育关怀,拓宽志愿者”阳光行动,从亲情、心灵等细微处入手关爱贫困母亲;启动爱心工程,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问题,各级政府拨出专款,送宣传品、送爱心书包,为留守女孩免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女孩成长信息档案。

篇7: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1.1 概况

1) 金华镇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连片区开发财政扶贫项目中农村产业发展财政扶贫资金620万元, 项目实施时间为2012年至2014年。项目类别:冬桃项目20万;大棚蔬菜建设项目210万;中药材33.33hm2项目20万;200头奶牛项目10万;文华村刺绣机项目100台 (25万) ;梅园村石雕交易场项目20万。后备母猪1000头 (100万) 。200头奶牛项目 (100万) , 250只山羊扶持项目, 项目资金25万元。该项目今年10月份已全面完成;

2) 2012年度第二批产业扶持资金项目。项目主要涉及向前村、龙营村2个行政村, 项目内容为向前生猪养殖场地、剑川高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40hm2续断建设项目、金华镇 (龙营) 东片区生态养殖场, 项目总资金150万, 项目已实施完成。

3) 2013年第一批产业扶持项目:2013年第一批产业扶贫项目为种植300hm2中药材续断、养殖5万只特色土鸡、种植66.67hm2檧木, 项目资金为130万元。目前该项目除特色土鸡项目未完成外, 其余已经完成, 计划在2015年内完成。

4) 2013年第二批产业扶持项目。项目为高原优质地方鸡养殖项目, 项目资金100万元, 其中:扶持贫困养殖户购买鸡苗6万羽, 项目资金60万, 农户鸡舍等设施补助30万, 示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8万, 养殖户养殖技术培训费2万, 目前, 项目已实施完成。

5) 2013年度扶贫新农村建设项目。项目为龙凤村喜乐自然村和登凤自然村, 项目资金每个自然村60万共120万。项目主要为大棚蔬菜、发展生猪、实用技术培训等。目前已实施完成。

6) 2014年整村推进扶持项目。项目涉及向前村和邑平村, 项目资金为每村100万。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蔬菜大棚建设、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 大棚蔬菜建设正在实施中。

7) 2014年第二批产业扶贫项目。2014年第二批产业扶贫项目为种植66.67hm2玛咖, 项目资金为50万元。项目在庆华、清坪、双河村实施, 现在正组织实施。

1.2 成效

1) 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金华镇是全县第一大镇, 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帮助贫困地区改善贫困落后状况。二是通过种植业的发展, 各项产业项目陆续建成, 延长了产业链。同时利于全县招商引资, 中药材加工生产企业将入驻金华镇。

2)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通过农村扶贫产业项目的实施, 种植业约增收了3 000多万元, 养殖业约增收了1 200多万元, 解决农民群众致富途径单一的问题。二是通过项目的实施, 有利于找准高原特色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子, 可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林果业的发展, 增加了森林面积,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3) 是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项目实施使“帮眼前”与“扶长远”两个有效结合, 真正践行深入贯彻落实走群众路线, 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农村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 管理粗放, 技术薄弱, 生产与销售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产业链, 使个别扶贫产业项目没有收到预期目标, 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 养殖业发展不平衡, 规模化程度不高。目前, 养殖业分布于部分村, 家庭零星养殖占大部分, 疫病防控困难, 项目产出受市场影响大, 影响项目的推广。加之部分群众综合素质不高, 没有远见, 使扶持项目流产。

3) 金华镇辖区面积广, 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民自主脱贫意识不强, 贫困群众多且基础设施薄弱, 到户项目资金补贴量少, 群众自筹资金难度大, 引资融资能力较弱, 因而现有产业规模小, 缺乏龙头企业的有力拉动, 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转化, 产业化进程迟缓。

4) 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迈出新步伐, 但项目实施地域分布多样, 受当地条件、基础设施、投入标准、劳动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产业经济效益不高。个别产业, 因为前期缺少经济带头人或缺乏资金注入等原因导致“流产”, 打不开局面, 形不成规模, 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5)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组织松散,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承载品牌能力差;如刺绣手工业, 统筹发展和品牌意识不强, 主打产品单一产业投资不足、生产技术不高和宣传促销滞后, 市场竞争力不强。

3 思考和建议

1) 合理布局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生态立村、产业富村、基础强村”的发展思路, 农村产业发展实施布局:城区重点是古城保护与开发、旅游小城镇建设, 非公经济发展;山区重点在脱毒马铃署、肉牛肉羊、中药材种植、花椒种植等产业培植。

2) 重点扶持高原特色农业。以市场为导向, 巩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 做大做强高原生态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反季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和高原特色养殖产业。

3) 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发展。主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按现代化、标准化, 发展规模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合作社, 建立行业协会。

4) 加大农业投入, 强化基础地位。继续坚持金融扶持、增强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 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贷款, 通过对贷款的用途、方向限制、扶持农户扩大生产规模, 引导其产业化发展, 弥补其产业化经营的资金不足。

5) 做好主打产业、特色产业品牌创建和营销。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宣传剑川的特色品牌, 同时赋予剑川的白族文化, 打造2~3个产业品牌,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在抓好产品推介宣传, 搞好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同时, 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 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 向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网上洽谈运行机制发展。

6) 以产业为支撑, 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 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逐步培植支柱产业群体。强化科技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三大体系”, 实施农业产品、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 加快设施农业建设, 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参考文献

篇8: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突出热点问题,实施“阳光政务”。一是构筑公开透明工作新机制。为保证政务公开工作顺利推进,县、乡人口计生部门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二是畅通公开宣传渠道。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和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栏,及时将政策法规、工作职责和工作动态等信息向广大群众公开。三是为保障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印制了人口计生三项公开内容宣传折页,进村入户广泛发放。将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权利、人口计生执法依据与程序和群众涉及人口计生的办事依据、办事流程、服务承诺、办事结果及办事纪律、投诉途径、投诉处理结果等事项向社会广泛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突出公开重点,实施有效监督。一是突出抓好人口计生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时限等重点工作,实现规范操作。在公开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都最大限度予以公开,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强化职责。公布业务归属,设立部门职能介绍窗口,向办事人员介绍主要职能及相关股室负责的主要业务,使当事人对自己所要办理的事情是否归属人口计生部门、归属哪個股室一目了然,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办事。三是加强监督。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公开处罚事项,公开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权利、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奖励、收费、处罚项目及标准等内容。四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完善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制度及特约监督员制度,开通了12356“阳光计生行动”服务热线和电子举报邮箱,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举报。

突出群众利益,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一是健全县、乡、村服务网络,打造“阳光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以县计生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计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计生服务室为依托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利民惠民,实施“阳光服务”工程。深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保证奖扶工作得到严格落实,坚持严格的资格确认和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在张榜公布的基础上,对所有上报的奖扶对象,由县人口计生委组织人员逐一审核到村、到户、到人,确保该享受政策的对象不错不漏。三是开展“两项”评议。广泛征求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育龄群众和机关干部对人口计生工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本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全县广泛开展“请农民兄弟评计生”活动,由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技术服务、文明执法、流动人口管理和工作作风等内容进行评议,对评议结果进行分析汇总,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整改。四是深入推进“生育关怀行动”。近年来,确山县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着眼于提高服务能力和拓展服务领域,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大力推进政策化、系列化、全程化、制度化“生育关怀行动”,营造和谐的人口氛围,使全县育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逐步提高。

突出优质服务,打造“阳光政务”。借助“一栏、一网”等载体,积极打造计生“阳光政务”,实现计生政务公开,落实惠民措施,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一栏”,即政务公开栏。建成全覆盖的计生政务公开栏,把群众关心的生育、奖励、技术服务免费政策、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以及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等一律公开,既方便群众又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一网”,即电子互联网。在互联网上设立计生政务公开平台,增强计生行政透明度,方便群众在互联网上对计生政策、业务的咨询和投诉,并安排专人负责系统案件的处理。

通过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推动了确山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全面提升,开拓了人口计生工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口计生委)

(编辑 张静)

篇9:太华镇阳光计生简介

同志们:

这次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议, 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精神, 总结去年科技工作, 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

2008年, 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成绩显著。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广播影视工作大局, 顽强拼搏,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为广播影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 继续保持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确保了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播出, 成功应对了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3.14”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村村通、西新和农村电影放映三大工程扎实推进, 正在加快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有线电视、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电台电视台和电影的数字化步伐加快。新媒体发展尤其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特别是与科技部签订《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 正在着手共同推动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全国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总局, 向广播影视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上午, 海涛同志将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对广播影视的重大意义

广播影视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科学技术是广播影视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 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深刻改变了广播影视的技术基础, 给广播影视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全局性影响。我们必须立足于广播影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 真正把科技工作作为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 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加强舆论阵地建设的迫切需要。

广播影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带来了舆论形成机制的深刻变化和舆论引导格局的深刻调整。现代社会, 抢占舆论阵地制高点, 就必须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就必须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广播影视无论是巩固传统阵地, 还是开辟新的阵地, 都迫切需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特别是要看到,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成为现代社会日益重要的新兴的大众媒体。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 广播影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 更好地适应现代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和知识分子的信息需求, 实现由以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 牢牢把握现代社会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的主导权。我们必须从发展党和人民宣传事业的高度,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舆论阵地建设, 不断巩固加强广播影视的主流媒体地位, 更好地发挥广播影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2、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

大众传媒为大众。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广播影视各项工作包括科技工作的根本要求。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把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的必由之路。一方面,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必须把农村放在重中之重, 充分运用直播卫星、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 大力推进村村通、西新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加快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 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样需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当前,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呈现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文化消费步入快速增长期, 并且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 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维护自身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愿更加强烈, 等等。这些新需求新期待, 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影响;满足新需求新期待, 也必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只有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广播影视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不断提高内容供给能力和传输覆盖能力, 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新期待, 满足人民群众多渠道、多终端的新需求,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牢牢把握竞争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

科技进步突破了媒体行业内部乃至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壁垒, 导致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从国内看, 我们不仅要面对同类行业的竞争, 而且要面对相关行业的竞争, 特别是音视频服务等新媒体新业务, 已经成为竞争的战略重点。从国际上看, 我们不仅要面对西方跨国传媒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且要面对更加直接的意识形态较量。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互联网具有天然落地的特点, 隐匿性和交互性很强, 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无论是媒体竞争还是意识形态较量, 科学技术都是焦点。谁在科学技术上占据优势, 谁就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们必须把科技作为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壮大实力、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 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4、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遵循自身规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科技规律是广播影视发展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广播影视技术基础的深刻变革, 特别是由模拟向数字的重大转变, 给广播影视的传播理念、方式方法、业务形态、体制机制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传播方式正在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接收终端由单一向多元多样转变, 业务形态由封闭分割向开放融合转变, 等等。面对广播影视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 把握不住科技规律, 就把握不住广播影视发展规律, 就把握不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广播影视的全局性影响, 积极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广播影视客观规律, 准确把握规律, 自觉遵循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推动广播影视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主动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在广播影视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 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 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 以数字化为龙头, 加快改造传统媒体, 发展新媒体, 提高传输覆盖能力, 确保安全播出, 提高管理水平, 进而加快广播影视现代化进程。

第一,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抢抓新技术革命机遇, 首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 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 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要大力推进电台电视台数字化。尚未实现数字化的, 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已经实现的, 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 以数字化带动网络化、促进现代化, 构建采、编、播、存、用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新体系, 走多媒体综合集成发展的道路。高清是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 今年要按照“鼓励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 从频道布局、节目设置、传输方式等方面, 着手研究制定高清电视的发展规划。同时, 要大力推进电影数字化, 加快数字技术在制作、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已经投入使用, 要尽快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要加快城市数字影院建设, 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大投入, 建立数字影院改造和放映设备更新的补贴机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要把数字化流动放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高放映质量, 降低放映成本, 扩大放映范围, 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第二,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媒体。新媒体是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加快发展新媒体, 是广播影视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事关广播影视的全局和未来。要按照“加快发展、主动占领、兴利除弊、加强管理”的要求, 自觉把新媒体纳入广播影视发展总体规划, 努力使新媒体成为发展公益性事业的新渠道新阵地, 成为发展经营性产业的新领域新空间。要在整体推进的同时, 着力在两个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一方面, 要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 努力使广播影视成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主力军。要适应网络传播特点, 创新经营模式, 创新节目内容, 增加原创作品, 增加互动功能。央视网、国际在线和中国广播网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依靠品牌、内容和人才优势, 推出一批名牌网络栏目, 打造一流门户网站,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网络电台电视台。另一方面, 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目前,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已经在多个城市试验播出, 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要依托现有无线传输资源, 加快网络建设, 抓紧建立全系统广泛合作、统一运营的体制。这是广电系统发展新媒体的一次重要探索, 也是推动全系统整合资源、整体发展的一件大事, 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影视新媒体发展道路。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发展新媒体, 必须把内容生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无论技术如何变革, 媒体竞争说到底是内容竞争。内容生产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优势, 必须巩固壮大这一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牢牢把握新媒体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要适应受众分众化趋势, 深入研究新媒体受众分布和收听收视习惯, 创作生产更多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视听内容产品, 推动民族新媒体内容产业发展, 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广播影视新媒体品牌。

第三,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传输覆盖能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 现代社会, 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 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 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我们必须把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综合运用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各种技术手段,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广播影视传播体系。

一要以农村为重点, 扩大广播影视传输覆盖范围。大力实施村村通、西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是完善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络的重要内容, 也是广播影视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 村村通、西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要着眼于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 巩固成果、扩大覆盖, 改善服务、提高水平。今年, 村村通要以直播卫星应用为重点, 加快20户以上工程建设, 力争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同时着手编制20户以下建设方案。西新工程, 争取年底完成第四期第一阶段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第二阶段工程建设, 着手编制第三阶段方案。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要力争新增1万个以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 基本实现700万场次的公益放映目标。

二要以城市有线电视为重点, 提高广播影视传输覆盖数字化水平。要坚持“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 按照大容量、双向交互的要求, 继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有线电视数字化, 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改造, 而是涵盖内容服务、运营机制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必须把丰富内容、完善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 要切实加强信息服务和付费电视等业务开发, 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服务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同时, 要积极组织实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 扩大数字声音广播技术试验, 探索建立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播体系。要认真落实与科技部签订的合作协议书, 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成果为基础, 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 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三要以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为重点, 大力提升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目前, 有关部门正在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 研究制定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总体战略和实施方案。广播影视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必须服从国家战略需要, 主动工作, 超前谋划, 抓紧制定完善走出去总体规划。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贺信中的指示精神, 紧紧围绕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 抓紧研究制定总体规划、战略步骤和主要措施。今年, 要继续加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建设, 巩固中国电视长城平台成果, 强化境外区域性新闻中心建设, 构建全球覆盖体系, 加快中央电视台由以国内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安全播出能力。安全播出是广播影视的生命。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安全播出水平, 就是要建立完善安全播出预警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覆盖全国、反应迅速、多种技术相互补充、互为备份的传输覆盖系统, 建立完善统一协调、快捷有效的全国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 及时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 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防范能力, 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能够有效抵御非法信号的侵扰。今年, 我国大事多、敏感问题多、热点问题多, 安全播出任务繁重, 决不能产生麻痹松懈思想, 决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水平, 切实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 严肃纪律、严格管理, 确保把安全运行各项工作抓得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

第五, 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强和改善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 既给广播影视加强管理提供了强大动力,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新业务的发展, 广播影视管理对象急剧增加, 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其中互联网视听服务业务更是具有海量、互动、快捷、无疆界的特征, 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既管不到, 也管不了、管不好。解决这些问题, 根本途径是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扩大管理范围、提高管理效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就是要紧紧依托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建设, 以内容监管为核心, 建立健全新技术条件下的广播电视监管新体系, 努力实现“全方位、全业务、全频段、全天候”监管。监管中心建设, 要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统一管理, 整合监测中心、收听收看中心、安全播出调度中心、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和境外卫星电视监管系统等资源, 理顺体制机制, 早日建成集技术监测、节目监管和安全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监管体系, 力争使广播影视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

三、切实提高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水平

广播影视的发展繁荣,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必须胸怀广播影视全局, 面向广播影视未来, 加强领导、强化学习, 加强规划、完善政策, 抓好队伍、夯实基础, 从而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 结合各地各部门广播影视实际, 真正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广播影视工作全局。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重视科技工作, 带头研究科技工作, 带头推动科技工作, 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必须强化学习。要通过学习, 了解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趋势, 掌握科技基本知识, 熟悉科技基本规律, 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广播影视实际, 提出科技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 不断提高科技工作领导水平。

二要加强规划。规划是科技事业建设的龙头。广播影视处在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 制定科技规划难度大, 意义更大。要加强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研究, 制定完善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 更好地把科技发展趋势和广播影视科技需要结合起来, 把国家总体科技部署和广播影视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把广播影视整体发展和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当前要着力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强化标准制定。要以高清电视、数字电影、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为重点, 全面推进数字广播影视标准体系建设, 以标准研究提高规划水平, 以标准实施推动规划工作落实。二是要高度重视无线资源规划。无线资源是广播影视十分宝贵的战略资源, 必须加强规划、加强统筹, 充分发挥其在事业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三是要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技术方式加强传输覆盖网络建设。特别是农村广播电视, 要从规划层面处理好直播卫星和其他技术方式尤其是有线电视的关系, 既要保证公共服务, 又要充分考虑各地差异, 充分考虑基层广电部门实际。

三要抓好队伍。科技进步, 关键在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要优化人才结构, 重点培养高技能运行维护人才、高层次科研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 培养既懂科技、又懂宣传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要依托重点科研项目, 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要完善学科带头人等行之有效的制度, 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关心和爱护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艰苦台站的工作人员, 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要加强协作, 充分利用系统外专家学者的智慧。要认真开展科技培训和普及工作, 提高广播影视队伍的科技素质。

广播影视的每一次进步, 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实践。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敢登高峰、甘于奉献的精神, 再接再厉,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为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卓尔花世界亲子轮滑赛事招商方案4.1下一篇: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沉与浮》含反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