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的读书笔记

2024-04-30

荒原狼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

篇1:荒原狼的读书笔记

任何人在讨论上层建筑时,常常会有意孤立自己。思想者尤甚。他们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靠着精神食粮存活,对世界的人事嗤之以鼻,通过孤立自己向外界证明他们是触摸过宇宙以外的“不平凡的”人类。或许他们精神上达到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智慧也超越了平凡大众,但他们所成就的,他们所痴迷的永远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小部分。

换句话说,这其实是文人们玩的一个游戏。二战后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没有本质的区别,物质享受糜烂,精神空虚开始潜入生活,战时的使命感和爱国的一腔热血不复存在,人们开始询问生命的意义。艺术家们和作家们最擅长的就是营造一种悲剧感,孤独感,认为任何人在世界上都是形单影只。很多生活如行尸走肉的人发现这一点后,贪婪的享受着这一刻。这是一个供人逃避现实的港湾,这是艺术家们创造的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栖息地。他们会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也不用与任何人交流,不用讨厌某人,不用喜欢某人,一切一切都只关乎自己。

这就是我为什么赞成赫尔米娜说的“荒原狼必须死”。哈立意识中的两部分,人和狼,人代表了更接近现实的部分,而狼是逃避的部分,代表着一种消极态度。中产阶级本质上讲,是一个生活动力软弱的产物,战战兢兢,前怕狼后怕虎,很容易为别人所统治。因此他不寄希望于权利,而是寄希望于大多数,不是寄希望于暴力,而是寄希望于法律,不是寄希望于负责精神,而是寄希望于选举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或者作者所指的中产阶级,都是选择背离狼性选择人性。而思想者是选择两者共存的存在。我不敢说思想者才是真正后果的一群人,反而我觉得平凡大众才是真正活过的一群人。他们体验生活,他们面对生活,而这些并不需要狼性的支撑,因为人的韧性完全可以让每个人都坚强存活。思想者紧紧抓住生命中狼性不放手,因为他们认为终有一天他们会厌恶这个世界,而最终带给他们重生的是荒原狼。我认为恰恰相反,逃避避世的狼性,那种孤独悲剧感,对拯救人生毫无作用,是人性,是面对,是参与,让你逐渐对这个世界改观。

思想者和普通人是两个存在,就像杠杆一样,两个都不可缺少。但中间又有巨大的鸿沟,谁也不了解谁,却是相互依赖的生存。

如果艺术将将进行下去,我认为荒原狼将是永恒的主题,这些消极避世的思想者们,缺乏最真切的理解与关爱,时常以一种恶毒的眼光看待世界。如作者所说,活在这个世界不容易。中规中矩的中产阶级才是维持这个世界继续以光与爱的方式进行下午,他们有思想者们不理解的平凡,荒原狼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法立足。生活逼迫他们前进,他们拥抱生活,他们不认为工作是一种束缚,工作是一种生根的方式,是一种发光发热的方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徘徊在狼性的泯灭和重生中,但最终,人性还是会把他们带回世界。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万千人中的一个。

篇2:荒原狼的读书笔记

《荒原狼》从最初出版者的序、哈勒尔的生活,到荒原狼的小说和最后剧院里魔幻现实的镜像,每一个片段都是哈勒尔对于自己、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反思、审慎与批判,这是在时代里每个思考者所必须面临和克服的困境,应该如何活着、要如何活下去。有痛苦动荡的时代背景,有似真似幻的超现实手法,但最动人不过它的纯真坦率,字字句句都直抒胸臆,解剖、分析、审判,还有温柔的抚慰。

据说训练的方式是摧残一个人的意志,然后在零基础上灾后重建。《荒原狼》面对的问题也可以这么看,多重人格间的斗争最后总有一个平衡,要达到这个平衡,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放下一些执念。

自由之人是不依赖任何事物的,他自给自足、自我激励、自我生长、自我毁灭。因而一些人会想,只要摆脱物质上的束缚,就能成为自由的人。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荒原狼的嚎叫

聂隐娘的故事,并不难懂,电影的内涵,也不深奥。镜头很古典,很美,恰到好处地是我们理解范围内的 “古典美 ”。我并不敢说,它不过是精致的俗套,那意味着,我背叛了自己文艺的一生。

然而我知道,那摇荡着树梢的风,和当年掠过《悲情城市》的风,已截然两样。昔日负载着历史与记忆的时空已不可见,仿佛从未存在,仿佛已遁入虚空。

有人说,迷恋《刺客聂隐娘》的,和五月份追捧波兰戏剧《伐木》的观众,是同一批人。这种说法难以证实,更像是出自经验的判断。

克里斯蒂安 ·陆帕的《伐木》,我由衷叹服,又心生厌烦。如此矛盾的观感,平生倒也是头一遭。

《伐木》改编自伯恩哈德的小说,主线是一场漫长的晚宴。一群文人雅士聚会,悼念自杀的亡友,谈谈艺术,说说废话,展现着文艺圈的社交生态。副线指向自杀者,一个纯真的女演员,从热情走向幻灭。

这是无可挑剔的戏。出色的改编技巧,强烈的文学性,生动的角色,精妙的台词(就连废话都说得漂亮),还有讽刺性、批判性,样样俱全。表演很出色,一出谈不上情节的戏,演员的分寸感极佳,部分台词可能是即兴的,准确而克制地表现着无聊的状态。舞台也处理得优美而凝练,在玻璃房中表演的人们与台角的独白者,既是功能性的,拓展了舞台的维度,也是文学性的,形成心理与行为的对照。悬在布景上方的小屏幕播放黑白影像,用来展示死者的生活,或其他时空的对话,而舞台的主体,除回忆段落外,皆向三一律致敬。

你能对一出戏提出的要求,它几乎都实现了。它甚至超越了你的要求,因为它一手制造了观演关系,实际上现场观众也是这出戏的一部分。五小时的长度,意味着观演同步,观众看戏的时间,基本就是晚宴的始与终。我们欣赏着剧中人的无聊和空虚,不时打个哈欠,甚至睡一小觉,却也难免会想到,这出戏讽刺的就是我们这些雅文艺的追逐者,台上刻意表演的无聊挑衅着台下观看的无聊,于是思索与对抗油然而生,同时感到这出戏正在一步步计算我的无聊和疲惫、我的思索和对抗。它是如此精美,如此周全,还有什么是它算不到的呢?

在那个夜晚,我看到了剧场艺术的高峰,也看到了它的边界。就像《刺客聂隐娘》一样,它们美轮美奂,可供抒情,可供阐发,一旦洞幽烛微,其意蕴内涵,其精妙细腻,足令观者陶醉,令写手奋笔。

这是一个文化异常粗糙的年代,舞台上活跃的是庸俗闹剧,银幕上挣钱的是脑残大片,荧屏上流行的是各种开挂,网络上充斥着用污言秽语装点的个性,身处其中,理应对高雅和精致心怀敬意 ——然而我竟渐渐失掉了耐心。《刺客聂隐娘》和《伐木》这类作品的长镜头、慢节奏、非情节化,固然是对抗大众消费逻辑,但它们依然在这个逻辑之内,只不过指向小众罢了。在本质上,它们静态、封闭、自足、自满,抽象的思索和批判,排除了真正的历史深度以及介入现实的能力。它们是 “太艺术的 ”,反而失掉力量,在审美的旗帜下,成就了艺术的幻觉,或幻觉的艺术。

这是有教养的中产阶级所向往的精英文化。或许也是我们的时代,唯一可以期待的 “高雅 ”。

中产者寻求在中庸和谐里生活。他永远不会自暴自弃,也不会彻底为某事献身,既不花天酒地,也不做苦行僧,他绝不会去做殉教者,也不会同意毁灭自己 ——相反,他的理想不是献身而是保持自我,他的目标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其反面,他不能容忍绝对的东西,他既想侍奉上帝,又想肆情纵欲,虽想德行高尚,却又想在地球上图点好处和舒服。多年前,似懂非懂地读《荒原狼》的时候,“中产阶级 ”这个词还专属让人艳羡的西方,黑塞动人心魄的批判还显得遥远;而今,让哈立 ·哈勒迷恋的闪闪发光的打蜡地板、整洁鲜亮的绿植,已成为中国无数家庭的标配。

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前辈的馈赠,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帮忙浇水施肥,目睹前辈播下的种子一一开花结果。这果实却难以安心享用,因为一扭头忽然发现,“阶级 ”这个陈旧的词语,以新的姿态,浮出现实地表。

或许因为旧的阶级分析理论已经失效,或许因为我们没有继承发展它的愿望和能力,阶级的分化,更多是一种经验的感知,尚未形成理论共识。阶级既是明显的又是暧昧的,中产阶级尤其模糊不清,中产阶级文化,更是弹性很大,难以界定。而“小资 ”这种带有讽刺或自嘲意味的流行描述,更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趣味,也使得究竟什么是中产阶级文化陷入概念的混乱。中国的中产阶级,更大程度上是物质主义的,还谈不上独立的文化性格,它与 “小资 ”的差异,似乎更多地表现在消费能力上,两者的文化口味则有大面积的重合。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缝隙里,黑塞创造了一匹 “荒原狼 ”。他厌恶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的爱国喧嚣,但对一个即将彻底破碎的世界并无太多预感,他所诅咒的,主要是似乎将永世长存的理想秩序。哈立 ·哈勒 “有意识地蔑视中产阶级,为自己不属于中产阶级而骄傲。尽管如此,他生活的某些方面却完全是中产阶级式的 ”。他厌恶强权和剥削,但他银行有股票,吃利息即可生存,与权力机关和平相处;他自我放逐,四处流浪,但不会忘记在离开一个城市前付清所有的欠款;他内心充满了龇牙咧嘴的愿望,但又衣着得体,以礼待人;他起居饮食皆无规律,深夜跑到小酒馆去独酌,但总是选择安静、整洁、正派的住所;他富有教养,对东方神话很有研究,他的偶像是歌德,神明是莫扎特,难以忍受时髦的爵士乐、喧嚷的跳舞场 ……显然,这是一位中产阶级文化精英,他的精神痛苦来自 “狼”与“人”的共生和对立,“狼”蔑视既有的平庸秩序,“人”则意味着 “觉悟、教养和驯服,不仅允许甚至要求有一点精神 ”。黑塞就中产者的文化特性展开了一段杰出的分析:中产阶级的生命力根本不在它的正常成员身上,而是存在于那些为数极为众多的怪癖人身上。由于中产阶级理想的模糊性和伸缩性,所以就把这些人都包括在该阶级之内了。在中产阶级内部向来就有大量强悍而野蛮的分子。我们的荒原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变成了一个远远超出中产阶级标准的个人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艺术工作者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当中只有那些最坚强的人才能冲破中产阶级的土壤和气氛而达到宇宙空间去,其余所有的人都是消沉绝望或者实行妥协。蔑视中产阶级又属于中产阶级,为了能够生活下去最后还要肯定中产阶级,以此来加强和赞美中产阶级。

nlc202309081429

发表于一九二七年的《荒原狼》,对今天的中国,依然像一个预言,因为中国的 “荒原狼 ”,身影还很模糊。“荒原狼 ”式的中产阶级叛徒的存在,意味着从它的内部产生了对抗,荒原狼带来恰到好处的刺激和创造力,可以避免文化上的平庸和怠惰,达成自我充实和自我更新,荒原狼是中产阶级文化真正成型的标志。

不过黑塞富有穿透力的批判,在今天还是显得过于古典了。哈立·哈勒对爵士乐、跳舞场所代表的大众消费文化,先是不屑一顾,其后又在赫尔米娜(荒原狼的另一个自我)的引领下领略一番,这摩登的都市风光,只是他通向 “生活 ”,理解另一个自我的途径,肉体的欢乐从未动摇他精神高地上的一草一木。“狼”与“人”的对立,固然带来撕裂的痛苦,但在分裂的背后,依然不难辨别出对人的整体性的信任和渴求。为了突破二元对立的自我,黑塞向东方哲学寻求救赎。“我们的荒原狼相信,他胸中装着两个灵魂(狼和人)并且因此而感到胸腔已经变得狭窄了。心胸、躯体总是那么一个,但居于其中的灵魂却不是两个或者五个,而是无数。”黑塞厌恶中产阶级意义上的被驯化的 “暂时一致 ”的个人,也明白所谓狼与人的搏斗没有出路,但他所说的 “无数 ”,却不是人碎片化的存在,恰恰相反,“你必须把你那两面性变得更加多面性,你的复杂性变得更加复杂。不是使你的世界更狭小,使你的灵魂更单纯,而是你将把越来越多的世界,最终将整个世界容纳在你痛苦地扩展了的心灵之中,为的是有一天能进入终结,得到安宁 ”。

荒原狼最终刺了赫尔米娜一刀,象征他清除顽固的自我,敞开心胸,探寻灵魂的多面性,感知世界的复杂性,迈向一种整体的 “自我”和谐。黑塞从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传统中走来,步入分裂对抗的二十世纪,在他的视野内,孤独的个人已经开始在大地上游荡和悲鸣,但对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信仰之光却未曾完全泯灭。古典遗产尚可以标识人的精神高度,还未落入全球市场造就的消费主义狂潮中,成为一个个精神标签和助兴的谈资。黑塞不曾领略过,当人的完整性被彻底毁坏,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碎片,当物欲名正言顺毫无愧色地主宰人的全部生活,当消费的洪流漫卷一切人类创造的文化,是怎样一种无可措手的绝望。此时,你的声音必然喑哑,因为一切呐喊都像一种时髦的姿态,一切抗议瞬间都会化作一种新型消费。这是物欲合围的 “无物之阵 ”,这是 “彷徨于无地 ”的虚无之地。

中产阶级文化,包括与它大面积交叉、在中国被命名为 “小资 ”的那种东西,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而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自由主义的思想脉络密不可分。私有产权是中产阶级立身的基础,人从中世纪教权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得以成为 “个人 ”。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个人主义的变迁做过简要的梳理:发轫于英国、荷兰的自由主义维护宗教宽容,崇尚贸易和实业,“万分尊重财产权,特别若财产是所有者个人凭劳力积蓄下来的 ”,由此得到方兴未艾的中产阶级的支持。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个人主义进入了哲学思想层面。“笛卡儿的基本确实项 ‘我思故我在 ’使认识的基础因人而异,因为对每个人来讲,出发点是他自己的存在,不是其他个人的存在,也不是社会的存在。”在罗素看来,早期自由主义在经济和知识领域是个人主义的,但在情感和伦理上却并非如此。而由卢梭开端,经由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的另一脉络则走向自由主义的反面,并扩张到情感和道德领域,代表了个人主义的反叛力量和无政府倾向,“拜伦是这个运动的诗人,费希特、卡莱尔、尼采是它的哲学家 ”。浪漫主义运动把人从社会道德和社会习俗中解放出来,把审美的目光投向中世纪和遥远的异域,“浪漫主义者不追求和平与安静,但求有朝气而热情的个人生活。他们对工业主义毫无好感,因为它是丑恶的,因为苦心敛财这件事他们觉得与不朽人物是不相称的,因为近代经济组织的发展妨害了个人自由 ”。

总之,源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有漫长的传统,在文艺领域对 “个人 ”、“自我 ”的表述和追求,也有丰富而复杂的面貌,或者说,正是文学和艺术,最为鲜明有力地一步步创造了 “现代个人 ”。黄梅的《推敲 “自我”》一书,通过对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精彩分析,呈现了 “现代个人”再造的过程及其引发的社会焦虑和调控方案。也就是说,所谓孤立的 “个人 ”,实际上是通过与群体、社会的对话和交锋而一步步成型的。“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确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或 ‘反映 ’,而且在形成个人主义的自我观、在建立新道德体系和社会交往模式等等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从而成为为 ‘现代自我 ’立言并对之进行 ‘调控 ’的文化工具。”

中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也有自身的历史脉络,如果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观察的起点,会发现它与鲁迅 “独异的个人 ”,与五四时期带有无政府色彩的反叛的个人有很大的不同。诚然,它涌动着反抗的激情,背后包含着残酷的历史经验以及与现实的对抗 —即使它所针对的意识形态后来已成纸老虎,向其出拳依然保持着勇士的姿态和持久的痛感。同时,这种 “个人主义 ”亦有其鲜明的历史目的,它并不那么 “独异 ”,而是与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发轫期相一致,俯仰于八十年代以来的潮流之中,为市场逻辑和私有化背书。在实践操作层面它肯定和张扬包括私有产权在内的种种个人权利,而在思想意识层面则树立起普遍、抽象的 “人性 ”,强调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对立,以及所谓 “宏大叙事 ”对个体的压迫。一面求财产,一面讲自由,并将其视为人性的固有因素,这大约就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作为“经济人 ”和“文化人 ”的底色。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的文学艺术非但没有承担起为日渐失范的社会锻造新价值观的使命,反而穿上了个人主义的紧身衣,一路奔向了肉体的狂欢或精神的窄化、虚无化。个人主义旗帜下的丰富维度,诸如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联,个人的自我反思与调适,乃至尼采式的真正具有锐度和独创性的个人,一概欠奉。个体琐屑的悲欢成了创作的源泉和回应社会现实的单一途径,面对历史的方式也不过是去寻找那丝毫不具备历史感的普遍 “人性 ”。个体的狭窄视野,人性论的陈词滥调,既不能进入历史开掘新的资源,也无法理解与整合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即便是孤注一掷的自我探索,也缺少应有的深度,掀起的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波。而且,无论是与消费主义缔约,还是与体制谋和,那些独一无二的作为创作主体的 “自我”,立刻面目模糊,千篇一律。

nlc202309081429

文学艺术一旦丧失思想能力,或停滞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之中,必然失去与社会对话的能力和创新的活力。悲剧的是,思想能力不会从天而降,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而是在创作实践和社会对话中不断生成。当时移世易,当你试图直面这个剧变的社会,却可能已力不从心,余华的被讥为 “新闻简报 ”的《第七天》就是个例子。横向比较,它也没那么糟,可是娴熟的叙事技巧、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感和同情心,却不能拯救单薄光滑的文本。这并不是作家个人的失手,而是时代的症候,面对这个尖锐而暧昧的社会,文学和艺术普遍失语,总体而言反不及大众文化富有活力和弹性 —如果我们对其中喧嚣的泡沫暂时忽略。“去政治化 ”的过程,也是创造一种新政治的过程,一套更符合资本意志和市场逻辑的隐形的意识形态由此展开,实际上占据了主流。的确,在中国的现实中,市场成功地出演过文化反抗的角色,对抗僵化的意识形态和官僚体制,不过当市场站稳脚跟并不断扩大地盘,它就露出了自己的尖牙利齿。体制、资本、个人的博弈战,如合纵连横一般变化多端,上演着一幕幕活剧。在这个过程中,中产或小资文化逐渐成形。它轻易实现了与消费主义的无缝对接,一切都可以被估价和贩卖,并在消费逻辑中被不断地复制和改写,对 “经典 ”的膜拜,对“独特 ”的追求,对“个性 ”的标榜,造就的不过是标价更高的商品。与此同时,受过系统教育、教养良好的中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文化要求,即与一般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划出分割线,比如说更精致的创作,更圆熟的技术,更细腻的趣味,当然也 “不仅允许甚至要求有一点精神 ”。

个人主义的膨胀终将指向个体的边界。无所依托的个人,锤炼着自己的孤独和梦想,打造了一副刻着自由花纹的枷锁。以个人主义为底色的资产阶级文化花样翻新探索了数百年,创造了无数杰作,攀上了孤峭的高峰,也终将到达自己的极限,原地踏步或一路下滑,而且无法应对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这个被资本和战火摇荡的世界,正在一片片地碎裂,既有的主流文化,已不足以解释和弥合日渐扩大的裂隙,而新的文化方案,却又踪迹渺然。“真正的 ‘替代 ’方案或者新共同体,恐怕不会发端于虚构叙事,而只能酝酿、诞生于超越私有产权逻辑的曲折漫长、纷繁多样的创新社会实践。拥有东方文化基因并曾经过半殖民地民族解放烽火淬炼的中国人,是否能在人类建构未来新型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写下独特的一笔呢?”这是黄梅在《推敲 “自我 ”》中意味深长的发问。她敏锐而含蓄地指出了中国独特的思想资源:丰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解放运动 —后者显然与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与社会主义实践伴生的,是一种尚未完成的新型文艺实践,它虽然已被逐出历史,但还是留下了倔强的声音 —卸下个人主义的精致枷锁,挣脱被消费的宿命,并非毫无可能。但无论如何,历史已翻到了新的页码,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建立一种 “新型共同体 ”呢?它将克服以往的悲剧,同时超越孤立的个人,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在新的基础上,对个人主义文化的超克将得以展开。但我疑心一切都是妄想。那个被我们亲手杀灭、据说必然导致集权和压迫的 “宏大叙事 ”的幽灵,正冷冷地看着我们在自我地狱的稀薄空气里挣扎。“在我们这一辈子里,不可能发生什么看得见的变化。我们是死者。我们的唯一真正的生命在于将来。我们将是作为一抷黄土,几根枯骨参加将来的生活。但是这将来有多远,谁也不知道。”(乔治 ·奥威尔:《一九八四》)但愿是我陷入了悲观的泥潭,而新的创造,已经在 “无穷的远方 ”,由“无数的人们 ”孕育着。“如果我们看不见它,抓不住它,那又有什么关系?别人能看到它的!”(契诃夫:《樱桃园》)目力所及,是一个日益市场化、消费化,朝向中产阶级平庸的好世界迈进的社会。我相信,假以时日,大陆将来的文化景观中,会出现李安和侯孝贤这样的导演,爱丽丝 ·门罗和村上春树这样的作家,陆帕和彼得 ·布鲁克这样的戏剧人,今天我们膜拜的,未来我们终将拥有。那些雅致圆熟的艺术,包括令人叹赏的 “中国传统文化 ”,将以审美的姿态,进入中产者的日常生活,标记他们的精神需求。

那时,荒原狼将开始嚎叫。(《荒原狼》,黑塞著,李世隆译,刘泽珪校,漓江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推敲 “自我 ”》,黄梅著,三联书店二○一五年版)

篇5:荒原狼读书笔记

正如黑塞所说,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像《荒原狼》这样的杰作也必然要求我们反复阅读。但阅读有时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可能会遗忘与一部作品第一次见面时稍带着拘谨、陌生的心情好奇地打量它时笨拙的、本能的感受。

我不能说我已经读懂了这部小说,但是却可以说说我自己的认识。在书里有一个带着奇幻色彩的魔剧院,哈里在其中一个门上写着“人物结构指导——保证成功”的房间里看到了许多个包含着自己不同形象的棋子:

他毫无声响地用聪慧的手指抓住我的形象,抓住所有老头、小伙子、儿童、女人,抓住所有活泼愉快的和愁容满面的、强壮有力的和弱不禁风的、敏捷的和笨拙的小人,迅速把他们放到他的棋盘上,安排成一场游戏。他很快把他们组成集团和家庭,让他们比赛和厮杀,让他们相互间友好,相互间敌对,构成一个小小的世界……这真是一出角色众多,生动紧张的戏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房间就是《荒原狼》,哈里、帕勃罗、赫尔米娜、玛丽亚甚至是所有和哈里一起跳舞的女人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形象,是哈里在“精神和欲望,或者圣人和浪子”之间的摆动的千万个灵魂,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痛苦的、残酷的、甜蜜的、充满情欲的而又徒劳的故事。

哈里是一个艺术家,对音乐鉴赏有着极高的品味和要求,对人生意义有沉重的痛苦的认识,有着良好教养和渊博学识,他孤独、离群索居,常常幻想用一把刮脸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在一个酒吧为赫尔米娜所吸引,这个年轻姑娘简直像一个神一样洞察他的心灵,引导他用感觉感受生活,而不是用理智去苦苦思索,他一面感到可笑,一面却对赫尔米娜的命令无法拒绝,并在此过程中认识了年轻的音乐家帕勃罗和交际女郎玛丽亚,在和玛丽亚的交往中得到情欲的满足。最后在赫尔米娜的引导下爱上赫尔米娜并最终杀了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真是难以理解,也许是因为绝望所以想要毁灭,也许是因为不能忍受快乐,但是哈里得到了他的惩罚——活着。经过这一场角色丰富的戏剧,哈里已决定不再去死,并且“震惊地预感到这样游戏的意义,准备再次开始这场游戏,再尝一次它的痛苦,再一次为它的荒谬无稽而战栗,并且不断地游历内心的地狱”,在生活一次一次的折磨和思维的反复挣扎中,哈里会更加适应新的世界,会学会如何去笑。

合上书时,我反而觉得这里没有真正的荒原狼,不是狼进入了人的文明世界,而是一个理性的人误入了茫茫荒原,无所适从。

篇6:鹿和狼的读书笔记

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狼成了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想让鹿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于是就命令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经过了25年的捕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鹿增加了许多,总数超出了十万只。森林的树渐渐的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美国总统西奥多怎么也想不到下令捕杀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只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篇7:鹿和狼的读书笔记

当我读到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时,我仿佛看到一只只的狼在枪口下一命呜呼,鹿群把整个森林的树木啃食掉,然后疾病在鹿群蔓延,鹿群一只只倒下……

我和我外公一家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我外公的田里有几条蛇,在夏天被发现了,被人用铁锹打死了,又发现了一窝蛇蛋,也被人砸碎了。之后,在秋天收割的时候,别人家的田个个是五谷丰登,唯独外公家的田被糟蹋了,我们为了找出原因,把田翻了个遍,我们发现了许多被田鼠啃食过的根,这时,我们恍然大悟:田鼠吃掉了植物的根,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之前没有这样,是因为有蛇吃田鼠,现在蛇死了,田鼠就把整片田地糟蹋了。

篇8:笨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笨狼》是一套可读性强的童话故事,孩子非常喜欢,常常看的哈哈大笑,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要看两个小故事,才肯安心入睡,每次总是她读一篇,我读一篇。原来总以为小孩的书只适合小孩看,但是这套童话书籍,却是大人小孩都能共同欣赏的,这里我想推荐给各位小朋友和大朋友们。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一本《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它给了我们为人父母很大的启发,如何做一个孩子喜欢的父母,如何做孩子的朋友,如何与孩子平等的交流。

笨狼的爸爸妈妈是一对非常可爱,开明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会因为小笨狼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名而责骂他,也不会因为他天马行空的梦想而嘲笑他,把笨狼培养成了自信善良,活泼,可爱的孩子,成为同学们的好伙伴。

这样的父母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吧。在当今社会里,可爱的孩子承受着方方面面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大人们都无形中把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一把尺,往往忽略了孩子们其他方面的表现,这对孩子来说是是非常残忍的。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也许他们在学习方面表现不突出,但是在其他的才艺方面却表现的可圈可点,异常出彩,但是除了学习的好坏,其他方面的表现优秀可能都会被我们忽略掉,每当考的差了一点,可能就得不到父母的好脸色,就算其他非学习方面的表现再优秀,也不能奢望得到大人们的一句赞美,这是非常挫伤孩子幼小易感心灵的。

篇9:《笨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这个星期我读了《笨狼的故事》这本书。

我知道了笨狼,是个可爱、互相帮助、有点马虎的一只小狼。他最好的几个朋友是,聪明兔、淘气猴、胖小猪、小松鼠,要知道狼是吃肉的,可这本书里的小笨狼,却不吃肉,我觉得真奇怪,因为他爸爸妈妈不让他吃肉,不想让小笨狼像它的祖宗一样,整天吃生肉,所以小笨狼就不吃肉了。我对这本书里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的,名字叫煮雪糕,故事的`意思是,有一天早上,笨狼叫他的好朋友到他家里吃雪糕,他怕他们吃的肚子疼就把雪糕煮成奶,给他们喝,他们一下子就喝完了,他们都等着笨狼把雪糕拿出来给他们吃,淘气猴说:“你怎么还不把雪糕拿出来给我们吃,笨狼说:”你们不是吃了吗?“笨狼又说:”天气太冷,我吧雪糕给煮了。哎呀,他们叫起来:雪糕怎么能煮呢?这个故事是不是很可笑啊?

我读了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读的津津有味,常常还哈哈大笑。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朋友之间要爱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篇10:《笨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这本书主要写笨狼和它的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笨狼有很多好朋友,有猪小胖、聪明兔、棕小熊,其中,它最喜欢聪明兔,因为聪明兔很聪明,可以帮它解决很多困难。

笨狼为什么叫“笨狼”呢?它出生的时候,狼爸爸和狼妈妈怎么也想不出来名字,恰好狼外婆来看小宝宝,外婆说:“唉呀!笨呢,狼家的孩子当然叫狼吗!”就这样,名字有了笨呢——狼,笨狼。其实笨狼并不笨,只是有点憨厚可爱,非常天真,乐于助人。在森林里,大家都非常喜欢它,我也很喜欢它。

笨狼是一只笨得可爱的狼。一天,笨狼去散步,警犬阿黄让笨狼去卖钻石项链。阿黄说:“我这里有十串项链,城里卖100元,我卖给你50元。”结果,笨狼就被狐狸姐姐骗了。之后又被胖棕熊先生骗了,甚至因为诈骗被抓进了警察局。真是笨笨的。

笨狼很有爱心,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次,笨狼有了大南瓜,它没有想着自己留下来,而是分给大家,让大家也可以种出许许多多大南瓜,让大家都很开心,自己也很开心。

笨狼也很善良。有一天,笨狼发现自己家门口的树上有一个小鸟窝。那天晚上忽然下起了大雨。笨狼担心小鸟窝在树上会被大风吹下来,小鸟们会淋雨生病,就从家中拿了一把伞爬到树上,为小鸟撑了一夜的伞。

这样的笨狼,笨得可爱,这样的笨狼,喜欢和人分享,这样的笨狼善良得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笨狼深深地吸引我,带我走进了一片和谐的森林。

篇11:《鹿和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这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19,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有一片非常美丽的烤肉串森林。森林里大约有4000只可爱的鹿,但森林里凶猛的狼经常杀死它们。人们非常担心可爱的鹿会灭绝。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想保护森林中的鹿,所以他邀请猎人,在狩猎了25年后杀死了森林中几乎所有的狼。没有狼,但是森林里有可怕的东西。――日益增多的鹿在不停地吃着森林里的资源。森林已经被毁得面目全非,剩下的资源也少得可怜。很快,没有食物的饿鹿从10多万锐减到4万多只,然后就迎来了疾病的纠缠。到1942年,受损的森林里只剩下不到8000只生病的.鹿。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傲慢的人类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事物,认为狼是残忍的动物,应该被猎杀。不是吗?无论是中国的“大灰狼”,还是西方的“小红小红帽”,不都说狼永远是欺负弱小的坏动物吗?童话中的鹿总是代表善良,头上戴着美丽的光环。美国总统不是根据这种意识猎狼的吗?看完这篇文字,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平时看的故事里,狼在我们的记忆里是十恶不赦的。希望尽快杀死他们。但是看了这篇文章,我的想法变了.

人们要求猎人杀死狼来保护鹿。猎人消灭了森林中所有的狼。但我没想到的是,鹿非但没有繁殖和生活得更好,反而吃光了森林中的所有植物,没有食物就死去了.

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没有好坏之分。也许你看过一些神话传说,狼是邪恶的象征,那些食草动物是善良的化身……但你错了,所有的动物都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必要环节,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但他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凡事都有两面性。

篇12:《鹿和狼的故事》读书笔记

在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了保护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的鹿群,下令把吃鹿为生的狼群给猎杀掉。在没有狼的情况下,鹿大量地繁育,破坏森林的生态环境。而最后的鹿群也一批批地病倒在森林里。

课文最后也说了,人类根据自己的片面认识,去判断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文中的福斯特认为,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这是根据他自己的认识,所以生态环境才会被破坏掉。许多地方也犯同样的错误:1859年有农民从外面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结果由于没有天敌,造成了当地生态系统严重损伤。

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大量捕杀麻雀,因为人们认为麻雀喜欢偷吃庄稼。而麻雀一走,蝗虫就来了,蝗虫没有了天敌,就大量地繁殖,对农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所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三思,不能根据自己的片面认识去犯严重的错。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应人为地干预。

课文最后总结,森林里既需要鹿,也需要狼。狼可以将鹿控制在一个有效的范围,而且狼吃掉的大多数是跑不快的病鹿。所以,狼也是森森的守护者。

篇13:笨狼的故事优秀读书笔记

《不说再见》这个故事讲的是:笨狼的妈妈爸爸出差了,让笨狼在家待着顺便看家,正巧笨狼也要出门,它就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写上:笨狼的什么什么东西,而且还开了门来引诱小偷,以为这样做小偷就不会把东西偷走了。笨狼自以为很聪明,连自己的好朋友都没有说再见,其实它的做法很不安全。

笨狼还有个好习惯就是:知错就改, 比如说《篮球赛上精彩表演》,第一次笨狼投篮中了,裁判鹦鹉说:”你投错球篮了,给对方加两分“。第二次,笨狼投篮中了,裁判鹦鹉说:”笨狼虽然没投错蓝,但带球跑了,这个球不得分。“第三次,笨狼又投中了,裁判鹦鹉说:”你又没投错篮,又没有带球跑,这个球算,加两分。“

笨狼知错就改的好习惯,让我们看到了笨狼的可爱。

书中的故事大部分都很逗人笑的,但是笨狼也跟我们一样在慢慢的长大。

篇14:笨狼的故事优秀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汤素兰写的《笨狼的故事》。笨狼是一只可爱、善良又傻乎乎的小狼。有一次,笨狼和它的朋友们堆了一个大雪人,天黑后,小伙伴们都回家了,笨狼担心雪人被冻坏,于是把雪人被回了家。第二天醒来,笨狼发现雪人不见了,好朋友聪明兔告诉它因为屋里太热,雪人融化了。

笨狼虽然有时很傻,但它很爱帮助别人,我要向他学习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上一篇:高乐山镇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下一篇:基层工商执法办案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