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荒原问道有感

2024-04-29

读荒原问道有感(共5篇)

篇1:读荒原问道有感

读荒原问道有感

雪尘

不久前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难以自拔。“秀才遇上兵”的可悲历史情境一遍一遍地在我脑海里回放。我不禁思索着,属于知识分子的“骨骼”和“历史责任”究竟是什么呢?当疯狂者破坏一切秩序和人情时,真正能够载道的又是什么呢?一切思考,不再为生活服务的时候哲学思考是否有必要的意义?恰在此时,经朋友的推荐我知道了徐兆寿老师的新作《荒原问道》。使我困惑的很多问题,在该书中一一找到了答案。很多中国古老的恒言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跃然于纸上。

《荒原问道》,是近几年来我读到的唯一一本,没有“序”的书。扉页之后仅有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荒原”在书中所含着的意味又是什么呢?我出生在河西,说到荒原不免想到茫茫戈壁,而隔壁在一天之中的每一个时候里又都是不同的。早晨的戈壁日出前后的景象,划开混沌的第一缕阳光照彻大地,总是充满了希望的感觉;白天的隔壁是灼热的,太阳是唯一的坐标,走向哪里都有迷路的感觉;黄昏的戈壁是神秘的,日落如同微启的莲花,金色的光芒加持俗世生死,显得神圣;夜晚的戈壁是梦幻的,每一个童话里的夜晚大抵从此而生。

近几年读书,能读到的当代作品,偏僻入理地发现问题的作品屡见不见,而真正给出答案的书却太少太少。在我看来《荒原问道》恰恰是将问与答都写的十分细致入微的作品,体验生活,然后发问,发问以后再次进入生活体会并寻找答案。这让我想起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亦是在一问一答之间流传至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本”,就是在大地上劳作的状态和人类文明蔓延的感情线索。所有哲学发问大致不能离开这个“本”。书中纠缠陈子兴的一段爱情故事和夏木先生与农民打交道的二十年岁月里发生的一系列关于土地和荒原的故事,在我看来正是在诠释这个“本”字。很多道理,只有放入生活当中才能知其对错与否,我以为一切哲学探讨的关键都只能体现在“务本”的实际意义上。

生活的复杂性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佛家认为在如来入灭以后人类的生活一直不停地在走下坡路,聪明人越来越少,糊涂蛋越来越多,真正有智慧的人几乎绝种,更有人说中国自孔孟以后两千多年来没有圣人的出现,这大抵是由于“务本”思想中“务”的部分在流失,而“本”的部分被曲解。关于“务本”一句,古人已经说尽,在《荒原问道》中“务本”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此地,我们不妨做一点佛家禅定的功夫,舍其筏而登其岸,从两个主人公角色本身的角度和立场体会一下“务本”的思想。

至于本书“问道”的结局,我想徐兆寿老师已经在书中作了最好的诠释,固守结局与固守开始别无二致。

以上仅是我个人以读者的身份写下的一点浅显见解。

篇2:读荒原问道有感

还学生学的权利,让学生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让学习因自主而高效,学生因合作而阳光,课堂因展示而精彩,课堂因互动而生动,课堂因互动而生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还学生”安全“,班级是一个微课堂,”安全“不保,谈何学习。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课堂安全观念,能够从课堂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营造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理解和宽容学生在学习场所的各种表现,充分尊重学生,转化自己的角色,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随意评断学生,能够地抵制课堂上其他学生产生的对学生的各种伤害,包括嘲笑、言语伤害甚至身体伤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建积极向上、博爱文明、平等助人的班级文化。

还学生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追求快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谁也无法剥夺。学习中快乐的本源,在于发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发现的过程,乐趣自然无穷。简单的重复,过分的强化,会使学生厌倦,过分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带来痛苦,满堂灌、超负荷、拖堂,让学生感到愤怒。在互动式教学中,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师生与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协调互动。快乐的课堂带给学生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美好。在轻松的环境中,师生共同感受喜悦。

还学生民主,反对独裁。理想的教育应该成为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成为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培养的教育,成为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的教育。民主课堂八大特点: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民主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是学生可以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课堂,是分享的课堂,是快乐又充满理智、富于挑战的课堂。

还学生”秀“权,让他们大胆地展示。新课堂有三个关键词:差异、展示、合作。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在课堂中被重视,有”话语权“才是”关注生命,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主线。展示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展示中,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展示后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合理评价,给学生以激励。

还学生”疑问“权利,学贵在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问题。“新课改中,怎样把质疑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方法教给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需要我们认真反思。老师要认清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归还学生的话语权,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和自由,学生才会有质疑的主动性,同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篇3:爱在荒原蔓延时:读《呼啸山庄》

关键词:爱情 原始 文明

文明和野性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形态。一部传世佳作《呼啸山庄》,以其独有的构思和奇特的笔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关于文明与野性的史诗长卷。艾米莉·勃朗特,一位在现实生活中感情未起半点波澜的女作家,却写出了如此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爱情故事,实在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奇和赞叹。

《呼啸山庄》讲述的是一个为爱复仇的故事。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是呼啸山庄的主人、乡间绅士恩肖先生带回来的一个身份不明的孩子,并从他一进家门就受到了恩肖先生的无限宠爱,但却也因此遭到恩肖先生的儿子亨德利的妒忌。然而他却与亨德利的妹妹凯瑟林交往甚密,两人青梅竹马。后来凯瑟林摆脱不了世俗影响要嫁给画眉田庄英俊优雅的青年爱德加。希思克利夫得知后愤然出走。三年后他致富还乡,开始了他一系列的报复。凯瑟林内心痛苦不堪最后在生产中死去。十多年后,希思克利夫施计让小凯瑟林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这样一来,爱德加和小林敦死后,希思克利夫最终得到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所有财产。然而这些并没有给他带来复仇之后应有的快感,他依旧无法从对凯瑟林的爱恋中解脱出来,最后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如果单是从故事情节来看这部作品并非特别出彩,它之所以能够深深打动读者并且成为世界文坛的不朽之作,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它本身所蕴涵有一种强烈的激情和自始至终贯穿全篇的荒原感。相对于其他作家笔下娓娓道来,波澜不惊的城市文明之爱,比如她姐姐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却用山间荒原的自然色调将一种率直、粗犷的原始之爱呈现给我们。她笔下的爱情充斥着一种人类最原始的本性,感情一旦付出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奔放不羁,爱人一旦背叛就会不计一切后果疯狂报复。在经过渲染的一片狂风呼啸的山村背景下,更使这所有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荒凉、阴森的色彩。

虽然此书的总体格调是原始、粗犷,但是我们仍不难发现其实它依旧包含的原始和文明两种情感主题,以第一代人即凯瑟林、希思克利夫和第二代人小凯瑟林、林敦和哈里顿为分界,围绕着风暴与宁静的冲突展开叙述。

原始——希思克利夫和凯瑟林的荒原之爱

这一最原始的情感我认为是全书中最能动人心扉的,因为它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他们爱得那样真挚、那样纯粹,从一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两个人的情感都是那么的热烈、奔放。但真正使他们相爱的并不只是单纯的冲动和热情,就如凯瑟林对女仆内莉说的那短话:“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木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我对他没有比对我自己更有兴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于我的心中”。如此炽烈而透彻的话语,就如山乡的风,凛冽却义无返顾。

在画眉山庄的五个月的调教虽然使凯瑟林由以前的疯丫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淑女并最终因虚荣嫁给了爱德加,但那隐藏在内心的真实的野性和对荒原的热爱真的就此泯灭了吗?凯瑟林临死仍旧对呼啸山庄惦念不已,最后即使是死也仍要再最后一次投入希思克利夫的怀抱。这足已说明当初一时的浮华并没有给凯瑟林带来她所想要的,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情感没有也不会因时间岁月的消逝而淡然化外,相反积郁的越久,爆发的时候就愈加强烈。

而希思克利夫这一人物形象塑造无疑比凯瑟林更具野性,他是一个真正具有荒原感并代表着荒原感的人。“荒原”永远都是和“荒芜”“辽漠”相伴随的。它可能带给人的是寂寞、孤独、苍茫;但对于热爱它的人来说,它是壮美、逍遥、自由的象征。希思克利夫是个孤儿,也许是出生使然,他的性情,他的人生观念,他的追求,就如同那旷野上迎风生长的野草般叛逆、坚韧。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对凯瑟林的爱,哪怕是以报复的形式来表达也在所不惜。在凯瑟林死后,他甚至挖开凯瑟林的坟墓,撬开她棺材的一角,期盼着凯瑟林的灵魂可以出来与他相聚,期盼着在他死后他们的灵魂也可以相通。而在他们死后,人们也确实时常看到有一男一女两个身影在那萧瑟的荒野中流连徘徊。作者给他们加上了这么一个具有神秘和诡异色彩的结局,更加突出的表现了他们灵魂的爱远远超越了人世间那种简单的肉体之爱。他们已经是一个整体,活着的时候如此,死后亦然。

文明——哈里顿和小凯瑟林的田园之爱

这一个爱情故事写的显然不如他们上一辈的爱情故事,但却依然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小凯瑟林和哈里顿的爱情显然是一种现代人类文明的象征。相比他们的父辈,他们表现得更多的则是鲜活、明净,整体的情感色调也较为明朗。小凯瑟林成长在画眉田庄,自然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着一定的修养,虽然有时仍会流露出一些与她母亲相似的任性的地方。而哈里顿,也就是老恩肖的孙子、凯瑟林的侄子,由于出生后家境每况愈下,不久家产就全被希思克利夫所占有,从小便过着寄人篱下的苦难生活,像仆人一样被希思克利夫压迫着,行为粗野,思想愚昧。然而在最后却被小凯瑟林所改变,在跟着小凯瑟林学习文化的时候两人产生了爱情,最后回到画眉田庄安了家。显而易见文明在这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文明最终超越了原始的野性,并给小凯瑟林和哈里顿带来了崭新的生活。也在最后给整部小说增添了一笔亮色。虽然这也许并不是作者的本意。

在感受了前一个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爱情之后,他们的这段感情无疑就像是一股田园里的轻柔之风拂过脸颊,其风格与形式都和第一段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这种对比在两个山庄的名字当中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呼啸”与“画眉”,一个壮丽恢弘,一个清新甜美;凯瑟林与希思克利夫的梦想在呼啸山庄,小凯瑟林与哈里顿的理想归宿则在画眉田庄,一动一静,两代人轮回在这两个具有不同涵义和象征的地方,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世间浮华,人生百态也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他们认为重要的、想要得到的,就是终其一生去找寻着自己内心真正的精神家园。

“皈依的时刻早已过去,仁慈受尽轻蔑和挑衅;为了最终倾吐出愤怒,抛却因高傲而冷酷的魂灵……”这是作者艾米莉的诗歌,对于她自己的这部小说却也有着极为巧妙的契合和概括。这部被称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它的苍凉,它的神秘,它其中那永远难为世人琢磨透彻的爱情以及它本身蕴涵的无尽的感慨与思索,都焕发着无穷的魅力,使它永远在文坛上闪耀,在读者心中流连。就像那故事的主人公的爱情一样,在荒原上永不消逝,持久蔓延……

篇4:读《荒原狼》有感

————读《荒原狼》有感

无意中在人民网读书栏目中看到这本书,刚开始是被《荒原狼》这个名字所吸引,看了简介,发现作者赫尔曼.黑塞竟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荒原狼》则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牌,顿时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事实超出了我的期待,我精读了起码三遍,整本书已经画得面目全非,他人必然是无法再读了,也好,就让它成为专属于我自己的书吧。

这里我想用几个词来分享读这本书的几点感受。批判。黑塞的批判是直抵灵魂的,让人羞愧,无言以对,他最痛恨、最厌恶的就是“市民的满足、健康、舒适、精心培养的乐观态度,悉心培育的、平庸不堪的芸芸众生的活动”。他的批判甚至不需要语言,只需“短短的一瞥”,顷刻之间,什么名誉声望、聪明才智、精神成果,什么追求尊严、人性的伟大与永恒等等,统统都崩溃倒塌,“变成了一场把戏”!更为可贵的是,他在无情鞭笞、尖锐批评各种机构、各式人物时,从不把自己排除在外,他的箭头总是首先对准自己,他憎恨和否定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两分钟以前,他还痛恨这个可恶已极的世界,还龇牙咧嘴地向它挥拳头呢。而现在,一位可尊敬的老实人叫了他一声,很平常地向他打了个招呼,他就感激涕零,欣然领受,高兴得像一只满地打滚的小猪崽似的,陶醉在那一点点善意、尊重与亲切之中”。这时,你仿佛看到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这个时代所有的人,我们也许会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在深刻反省自己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对他人宽容很多。因为,我们发现,指责他人的问题,我们自己身上多少也都存在着,甚至更多。

剖析。主人公哈里孤独着、骄傲着,他没有一味消极沉沦,他爱思考、爱读书,他认识到他的痛苦和命运恰恰和他的长处紧紧相连,他认识到每个人的本质远不是善与恶两个因素,而是上百上千个因素构成的。是啊,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了解了自己,自以为非常清楚人为何物,然而,每个“我”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实际生活却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比我们可怜的傻瓜语言细腻得多。“人是一种试验和过渡,人只不过是自然和精神之间的一座又狭窄的桥梁。作为永恒人性的“市民精神”无非就是在无数的极端和对立面之中寻求中庸之道,上升到社会层面,就是“以多数代替权力,以法律代替暴力,以表决程序代替责任”。于是,历史上无数次出现“市民们今天把某个人判为异端烧死,判为罪人绞死,而过了两天又为他造纪念碑。”文中大篇幅关于人性、市民精神,尤其是关于战争方面的剖析,深刻而犀利,打破了我们太多意识形态领域固有的观念,令人折服,发人深省。我们会对很多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去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远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读书使人明智,黑塞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的确能带 给我们太多的启发,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要轻易固执于己见,尽可能的多探究、多思考,问题没那么简单。

坚强。主人公哈里“宁可节衣缩食,以此来拯救一点能够自行其是的权利,他从来没有为金钱和舒服日子出卖过自己,从来没有把自己出卖给女人和有钱有势的人,为了维持他的自由,他不知多少次抛弃和拒绝世人眼里会带来好处和幸福的东西”。他在最痛苦的时候仍然坚信“哪怕最不幸的人生也会有阳光明媚的时光,也会在砂砾石缝中长出小小的幸福之花”,他认为“自杀虽然是一条出路,然而却是一条不太体面、不太合法的紧急出路,从根本上讲,让生命来战胜自己、摆布自己,比用自己的手结束生命高尚得多,美好得多”。他对痛苦说“你等着吧,再过两年,我就能主宰你们了!”是啊,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人本身就是活着的目的。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爱惜自己的生命,感恩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一切,敢于用幽默来对待身边的挫折和不幸。同时,我们更要注重精神上的追求,用幽默来从容面对生命中的一切。目前,我们身处所谓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时代,实际上我们比过去进步的只是技术层面的,真正人的精神层面,是否真的高度发达、高度文明了呢?面对挫折、困难、甚至死亡时,我们是否能如此从容并且幽默呢?

篇5:读荒原问道有感

1

之前读完第一部,像扉页上讲述的一样,毫不知觉地加入了灵魂被震撼的千百万读者行列,因为有之前的阅读基础,因此即便假如真的还是“主人公不停地在荒原上走啊走啊,走了那么远还没有走到尽头,感觉他们走的好累啊”这样形容的情景,相信自己也能读得下去,因为崔斯坦和迪伦曾经展现的力量一直还在。这次他们没有再走啊走啊,迪伦引导崔斯坦回到人间后,开始向往着正常的日子,在努力的适应过程中发现了两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件是他们之间有了距离限制,只要双方距离过远那种濒死时的痛苦便瞬间吞噬两人,只有在一起方可疼痛消失、安然无恙;另一件是他们从荒原返回的时候,在临界处留下了一个缺口,荒原的恶魔从缺口来到人间,开始让无辜之人丧命。与此同时,另一个摆渡人——崔斯坦的暗恋着苏珊娜意外地发现了他与迪伦返回人间的秘密,鬼使神差的她利用杰克一起走上了来人间寻找崔斯坦的逆行之旅,用贪婪和自私结成了一条黑色的纽带,只有相互利用,没有爱与同情。最终,崔斯坦与迪伦得到了审判官的同情与准许,开始了人间的正常生活,而苏珊娜与杰克被惩罚,走上了黑暗重重的死刑判决之路。

单看情节,似乎既简单又虚幻,非正统人士能够接受的,大多会嗤之以鼻,因为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这不知到虚构了多少遍。就在虚构的故事里,作者问,“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你最终的选择?”问题既难以回答,又没有标准答案,而且还显得过于沉重。

2

关于生存,似乎只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有人说生存与生活一字之差,但蕴含却大相径庭。学习、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这应该都是生存的方式,或者说这就是生存的具体体现。朋友去中原某地做活动,999的演唱会门票一瞬间被掉包变成了199,在体育馆旁的小店买些食品,回来才发现50元的人民币是一张假钞,天寒地冻坚持到深夜,可见生存不易。但是生活呢?生活似乎比生存多了温度和烟火气息,春嗅花香、秋赏明月,夏夜纳凉、冬吟飞雪,这应该是一种生活,可谓心中无烦事,便是好时节;生活又似乎比生存多了些情怀与期许,有一名人日记记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有的是弱者,有的是强者,有的要别人来设定目标,有的给别人设定目标,有的需要感情支持生活,有的需要意志支持生活,我大概在每一对概念中都会选择做后一种人”。这应该也是一种生活,可谓登高着远望,砥砺者前行。有人说,要先能够生存,然后再谈生活,我深以为然。生活总是想要精致一点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也并非是绝对的关系,毕竟清贫雅素与“中年油腻”都是存在的。生存和生活,还是丰子恺先生的那句话贴切,“像大人一样去生存,像孩子一样去生活”。

3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初看上去遥远又可怕,细细琢磨好像又觉得十分自然。周国平说“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和糊涂来解释”,只要有时间的流逝,你就应该明白它正在一步步地逼近而来,不管你是否愿意。一切的权利和知识都不能改变,即便是举全国之力的秦始皇也在百般无奈之下被鱼虾掩尸。在书中崔斯坦和迪伦也是数次面对死亡,崔斯坦希望迪伦能够健康地活着,那怕自己失去来之不易的鲜活生命;迪伦希望能够永远留在崔斯坦身边,即便在绳子的另一端,假如崔斯坦真的回不来,她要会毫不犹豫地走进曾经吞噬她生命的那个黑洞。苏珊娜不关心杰克回来之后会怎么样,只想利用他来找崔斯坦,杰克更不会关心审判官对苏珊娜的判决,即便是她让他重新拥有生命。死亡面前,一切都会真实的显现。一切死亡之前的态度和选择,都会成为审判官心中的砝码,他也不愿将明亮、净朗的纽带上闪着的光芒熄灭,所以,怎么去选择生的生活,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和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用去教别人怎么做,只要让自己选择最适合的就够了。

4

关于爱,这是书中的主旋律,也是人类社会的主基调。经历尚浅,本没有资格来谈这个千古难辨的话题,但是书中提供的治愈的力量恰恰就来自爱情。崔斯坦和迪伦,因为爱情在两个互生情愫的个体之间所蕴含和迸发出的惊人力量,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安然在一起,这是爱的力量。苏珊娜执迷于对崔斯坦的情愫,从荒原来到人间,渴望那份自我设计的爱情,最终难以如愿。“灵魂中那个怯懦、自私的自我正在疯狂地试图想个办法来弥补,不愿失去崔斯坦对自己的尊重、赞赏,还有那奢望中的爱情”,多么卑微的想法,不在对等的一个平面上,怎么会有对等的爱。《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对爱有这样的解读,“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也有人概括为“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生活中,不少人都在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其实要想别人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崔斯坦与迪伦生与死的经历,不是苏珊娜能够体会得到的,所以,不清不楚地尾随而来,注定要以悲剧结束。苏珊娜为爱的付出也不算小,可是,我们应该从书中看到、从现实中体悟到,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行为,不仅仅需要用心、只凭一腔热血,更需要用脑,因为她是既是艺术、又有技术,还可能成为魔术,在这过程中并“不只是无原则的接受,还应该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爱情,运用得好,能够产生无限的力量,运用的不好,也会造成无限的破坏,这确实是一件难事。

5

上一篇:锅炉耐磨耐火方案下一篇:2016年县政府全体会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