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阅读策划书

2024-04-07

外语阅读策划书(精选9篇)

篇1:外语阅读策划书

外语节俄语书法比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外语节作为学校几大特色活动之一,在身心娱乐同时,也不断丰富着我们的外语知识,提高个人素质。书写作为语言之本,书法不仅能够提高自身,修养拥有良好的书法更能展现俄语专业学生们的风采。

二、活动目的

提高学生俄语书写能力,响应外语节的举办。

三、活动时间:下周(待定)

四、活动对象:2012到2015届全体俄语专业学生

五、活动组织: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宣传:在校园张贴活动海报横幅,并通知各个俄语班级班长比赛要求,内容,在QQ群里宣传 2.比赛要求:

(1)初赛阶段:每个班级使用比赛统一俄语方格纸,参赛选手在截止日期前抄写指定课文并由班级统一上交,收集并保管好参赛用纸,由全体社员选出15份优秀作品进入复赛

(2)复赛阶段:进入复赛的同学需统一进入比赛场地,用统一用纸限时抄写指定内容并上交,由俄语系老师选出其中优秀作品,并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胜奖。

七、活动评分标准

(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无修改痕迹

25%(2)字母书写规范,单词,句子的书写合乎形式及书写体要求

25%(3)字体美观大方,标点正确,间距适中无错别字

25%(4)倾斜度适当,结构严谨,通篇整体感强

25%

八、奖励办法

(1)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及奖状;优胜奖奖状

(2)获奖优秀学生作品将会张贴在学校一楼展板上供大家参阅,学习

九、活动分工

1.办公室负责购买海报,横幅,250张俄语练习纸,借用教室 2.外联部负责拉赞助,宣传贴横幅,海报,制作幻灯片 3.俄语部负责活动的举办,优秀奖品的参评,通知比赛时间地点

十、活动经费:根据外联部拉赞助多少决定

篇2:外语阅读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了贯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

计划,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这一方针,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化节将“围绕

展现异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营造外语学习氛围,以调动广大学生外

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外语实践能力”这一主题,通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将

素质教育渗透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力求内容多样,主题深刻,创意独

特,形式别致,在轻松活泼中传达深刻的文化精神,营造浓厚的素质教育氛围。

二、活动主题:

体验异域风情,繁荣校园文化

提高外语技能,完善自我修身

三、活动意义:

拓展外语的学习氛围,展现异域文化,繁荣校园文化多样性,完善当代大学

生的精神诉求。

四、活动时间:2011年11月6日

五、活动地点:主楼10

1六、活动内容:

1.模块一:经典台词猜电影

(1)选取一些著名影片的经典台词,由主持人读出台词,参赛者进行竞猜,答

对者获取相应的小礼品。

2.模块二:我爱记单词

(1)“释义猜词”。由来两人搭档,一人用英文解释词意(可有肢体语言),另人

猜词,累计加分,每组8分钟时间限制。词汇范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

(2)“生活百科”。每学院参赛的4人为一组,由主持人按相应类别逐条读出英

文提示(3—4条)。选手抢答该题,按读出提示的个数相地加分。若无人答出,转入观众抢答环节。

(3)单词接龙。由主持人说第一个单词,参赛者以主持人的单词的词尾字母为首字母说出一个单词,以此类推,答出一次加一分,若无人答出则其他参赛者抢答,答对加1分,答错不加分。

3.模块三:魅力外语

(1)外语歌曲表演(2)外语配乐诗朗诵(3)经典外语对白PK

4.模块四:外国礼仪竞猜

由干事表演各国的特色礼仪形式,参赛者竞猜,答对者获得小礼品一份。5.模块五:外语绕口令

比赛规则:参赛者在屏幕上出示绕口令10秒钟后开始朗读,以用时最少朗读无误者为胜。

七、经费预算:

各学院主席的请柬33元小礼品费17元总计50元

篇3:外语阅读焦虑及其理论基础分析

一、外语阅读焦虑的界定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阅读被认为是外语技能中最不容易感受到焦虑的, 因为阅读特别是默读是个人私下完成的行为。它不像口语需要和另外一个人合作, 在互动中可能会产生交流焦虑感, 但交流焦虑感同时也可以在与对方的口语对话互动过程中得到消除, 使对话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阅读也不像听力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可以通过回视和重复阅读进行信息组合。但也正因为如此, 当读者特别是外语读者遇到阅读困难时, 更容易产生焦虑感。这是由于阅读是私人行为, 除了文本外, 读者没有和其他人进行互动, 脱离主流群体的孤独感和无法释放的焦虑感会使读者感到更加焦虑。

由此可知, 外语阅读焦虑是外语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情感, 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不适、不安, 甚至恐惧的紧张心理[1], 是读者在外语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二、外语阅读焦虑对阅读的影响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外语阅读焦虑会导致读者阅读效率的降低或阅读过程的中断, 给读者的外语阅读带来负面的影响, 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阅读焦虑影响阅读的认知过程。阅读行为过程属于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当阅读焦虑感过高时, 焦虑产生的担忧会对阅读认知过程产生干扰, 占用有限的认知资源, 分散用于认知过程的注意力, 使读者不能专注于阅读的过程本身, 引起阅读加工的效能降低。

第二, 阅读焦虑影响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读者用母语阅读时, 像字母与单词识别等低层次加工一般都是自动、高效完成的, 几乎不需占用读者的加工能力。但阅读外语时, 由于读者的外语语言系统尚未完全习得, 必须把部分注意力放到低层次的加工过程上, 导致了注意力及加工能力的分散, 引起阅读焦虑。而且, 阅读焦虑感高的读者比阅读焦虑感低的读者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进行字词的识别和加工。他们需要使用回视、重复阅读来进行信息的补充, 这样, 信息的加工就被推迟。如果大脑不能快速处理用于建构意义的信息, 信息会从工作记忆中消退得非常快, 前面的内容没有读懂或者理解得不好, 那么阅读后面的内容就会更加困难, 这样, 阅读的速度不仅减慢了, 质量也会下降。

第三, 阅读焦虑影响阅读策略的选择。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为过程, 阅读焦虑会使本来有动机使用某一策略的学习者放弃使用此阅读策略。

三、外语阅读焦虑的理论基础分析

外语阅读焦虑是影响读者阅读过程的重要因素, 是情感作用于认知的过程。综合前人对外语阅读焦虑的研究, 笔者认为, 这一结论的提出有着其理论基础,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情感过滤假说。

1.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们对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20年代, 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提出情感与认知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60年代, 以埃里克森 (Erikson) 、马斯洛 (Maslow) 、罗杰斯 (Rogers) 等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 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 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态度, 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 认为教育只有通过整体教育, 即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 也关注学习者积极情感的培养, 才能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潜能, 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

外语阅读是读者运用已经具备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 通过对书面文字符号的感知、加工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 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的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来看, 外语阅读焦虑产生的根源在于读者的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 从而对外语阅读丧失了自信心。而自信心是读者对自己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 是影响读者学习知识、掌握技巧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自信心强的读者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挥, 因此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关注读者积极情感的培养, 消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焦虑、失意、烦躁和害怕犯错误的心理。

因此,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为排除读者的外语阅读焦虑情绪提供了心理学角度的有力支撑。

2. 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最初是由Dulay和Burt等 (1977) 提出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释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他们将情感过滤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 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2]后来,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 (1981) 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了这一理论, 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完全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心理障碍”[3]。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输入是语言习得的起因, 但是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说明学习者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的“吸入”。也就是说, 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 这便是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其情感过滤的过程是:语言输入——情感过滤——语言习得机制——习得语言的能力。情感过滤多的习得者习得量少, 反之则多。克拉申在该假说中确定了与二语习得最相关的三个情感变量:焦虑、动机和自信。

“情感过滤假说”说明了情感因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个假说, 语言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 其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消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持消极态度的语言学习者不仅不会主动地获取更多的输入, 即使能够理解语言输入, 也不会习得它们。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人, 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则很弱。学习者的情感心理状态是一个心理过滤系统。如果语言学习者高度自信, 有很强烈的学习动机, 焦虑程度低的话, 那么, 学习者所受到的低情感过滤则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输入”成为语言“吸入”, 从而促进了语言习得的形成;反之, 如果学习者缺乏语言自信和语言学习动机, 并处于高度语言焦虑的话, 那么, 在语言输入过程中, 学习者受到高情感过滤则会严重阻碍语言的“吸入”, 从而难以习得语言能力。

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 但输入量的大小会受到阅读焦虑感的制约。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在外语阅读过程中, 当读者产生诸如焦虑等消极情感时, 情感过滤程度就高, 使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减少, 从而影响大脑对阅读信息的输入和加工, 降低了阅读效率, 进而影响外语习得。情感过滤假说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了外语阅读焦虑产生的本质。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需要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 降低情感过滤作用, 只有积极情感的建构与认知建构相结合, 才能解决外语阅读焦虑问题, 提高阅读效果。

四、结语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使我们认识到:认知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固然重要, 情感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两个理论相互关联, 相互补充, 共同构成了外语阅读焦虑的理论基础, 丰富了外语阅读焦虑研究成果。同时对英语阅读教学有如下启示:

1.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2.尽量创造低焦虑阅读环境, 轻松、和谐的阅读课堂是降低阅读焦虑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鼓励、赞扬, 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3.在阅读课堂中, 尽可能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相互交流、相互倾听, 有利于他们放松自己, 减缓压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信心。

总而言之,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 不管采取何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应植根于心理学之中, 都应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而不只是认知因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发展。这正是上述两个理论所赋予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Saito Y E, Horwitz K Garza T J.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anxiety.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9, 83 (2) :202-218.

[2]Dulay H, Burt, Krashen MS.Languange Tw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篇4:外语阅读焦虑研究综述

【关键词】外语焦虑;外语学习;阅读焦虑

一、焦虑的定义及其分类

焦虑是指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的反应倾向。它是由于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致使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情绪状态(莫雷,2002:451)。焦虑的分类依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焦虑就其程度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三种程度的焦虑。按焦虑的性质可分为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正常焦虑是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如学生面临重要考试而又把握不大时产生的考试焦虑;个人做了错事感到有可能损害自己形象时产生的焦虑等。过敏性焦虑是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自尊心受伤害程度越高,过敏性焦虑水平就越高(莫雷,2002:451一452)。按造成焦虑的根源可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现实性焦虑是由于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害和害怕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如学生在知道学业失败或考试不及格情况下产生的焦虑。

二、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

Horwitz et al.(1986:168)指出,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教室内学习某种外语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特殊的自我感知,信念,情感和行为。Maclntyre和Gardner(1994:284)则把语言焦虑的定义为“与二语语境(包括说、听和学习)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觉。Scovel认为语言焦虑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而是受语言学习者内、外在诸多因素影响的情感状态的综合体”(转引自刘梅华、沈明波,2004:100)。

尽管他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至少都肯定它的存在和潜在影响,这就表明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三、阅读焦虑的概念

顾名思义,外语阅读焦虑是指在外语阅读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恐惧不安的紧张心理。外语学习者通过认知评价,预料或担心在阅读理解中有困难所造成的潜在危险对自我、自尊产生威胁,从而导致阅读理解效率降低或中断,并伴随有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它是外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消极情感,与外语学习焦虑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Saito et al.在1999年引入外语阅读焦虑这个概念并制定出测量阅读焦虑的工具,即外语阅读焦虑量表。383个不同语言(法语,日语,俄语)学习者参与了此次的研究,研究发现,外语阅读焦虑不同于一般的外语焦虑。在面向不同的目的语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往往外语学习焦虑程度越高,阅读焦虑也相应的更高,反之亦然。此外,一个人的阅读焦虑是伴随着阅读材料的难度的增加而提高的。

另外一项实证研究是2000年由Sellers组织,当时的那个实验旨在确认阅读焦虑是语言学习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并解释阅读理解和阅读焦虑之间的关系。当然,研究者也试图研究阅读过程以及阅读焦虑对阅读记忆和阅读理解的作用。事实上该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Saito et al.的说法:阅读焦虑是外语学习中一种特殊现象,焦虑程度越高,学习者更易产生与学习任务无关的想法或者更少系统且重要的语言点。

在国内,相关研究的起步晚,但发展快。石云章(2006)等人就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和性别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该研究中共选取了377份大一及大二非英语专业生做被试。通过数据调查得出:相比女生,男生的阅读焦虑更高,在阅读理解和英语水平测试中得分更低;但是阅读焦虑在年级上并未产生显著差异,但却对英语阅读理解和英语考试具有消极影响。

陈素红(2005)对46名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焦虑进行了研究,与之前研究类似。高职院校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阅读焦虑,并对英语学习特别是阅读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然,也有不少的研究结果表示,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并无直接关系。Brantmeier(2005)提出,由于阅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熟悉度不够引起的阅读程度更为明显。而Mills,Pajares and Herron(2006)则将2者的无关联结果归结于阅读任务过于简单,阅读焦虑无法产生影响。

不管怎样,探讨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的研究对我们研究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目光转向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细致地了解对于高职生来说,除了基础薄弱外,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参考文献】

[1]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006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1一452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59一64。

篇5:外语协会元旦晚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吹着二十一世纪的号角,踩着新世纪延伸的大道,迎着新学年的晨曦,我们欢快地来了。站在新学年的源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学习氛围,给同学们一个真正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

二、主办方:外语协会、汽车爱好者协会

三、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丰富我院学生的业余生活,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让同学们感受到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气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舞台,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活动内容:

1.主题:“狂欢圣诞,喜迎新年”

2. 时间:2011年12月25日

3. 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待定):

4.邀请嘉宾:院领导、院社团部干部、邢医高专外协成员、各协会会长

5.主持人:待定

6.文艺部(负责安排具体节目内容)、宣传部(负责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网络部(负责网络宣传、节目音乐播放)、外联部(负责校外商家赞助)、财务部(负责各项活动所需费用)

五、具体活动流程:

a:展板宣传

1、前期宣传工作(一周)

制作:继续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协会2010年元旦晚会宣传板。

要求:形式不限,构思新颖,以元旦晚会为主题。

b:海报宣传

制作:2011年元旦晚会海报。

要求:专业喷绘海报。

C:宣传单条幅

制作:元旦晚会传单条幅

要求:形式不限,构思新颖,以元旦晚会为主题。

d:网站

制作: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网站

要求:以此次活动为主题,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本次活动的赞助商

e:广播宣传(校广播系站)

制作:专业的广播电台专题宣传

要求:形式不限,构思新颖,以元旦晚会为主题。

2.具体活动工作:

(1)通知递交节目名单

(2)演员排练

(3)晚会节目主持人

(4)参加晚会人员名单(嘉宾、赞助商)

晚会节目准备:

内容:成立晚会筹备小组,确定晚会节目。并邀请校内魔术俱乐部进行魔术表演。

3.中期活动工作:

(1.)校内树立以此次活动为主题的宣传版,张贴宣传海报

(2.)利用学校新闻中心播出此次活动的专题节目。

(3.)进行网上宣传

(4.)推进各学院的节目进程

(5.)对所有参赛的节目进行前期筛选

(6.)对所有参赛节目进行彩排并进行选优方案

(7.)确定所有参赛节目

4、晚会期间:

(1.)对现场内外进行布置

(2.)安排演职人员以及后期参赛所有节目排练工作

(3.)现场领导的接待工作、观众进出会场秩序

(4.)晚会开始前后的现场秩序的维持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5.)晚会后的收尾工作

六、此次活动经费: 条幅 3条250元

展板100元

纸杯50元

租赁活动道具200元

晚会食物:300元

饮用水60元

纪念品300元 背景幕布180元

彩球及荧光棒 100元

彩带 30元

灯光 100元

邀请帖 30元 化妆用品 10元 其他500元

总计:2210元

后记: 本次活动是在迎新、校庆等以往晚会的基础上开展的,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从组织和时间上保证了活动的可行性。组织人员有相当的热情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大型活动组织能力和专业知识,由学院和协会通力协作,从人员和操作上保证了活动的可行性,为向我院各位新老同学展现协会最热情活泼的一面,让新老生充分交流,也为新生的大学生活增添一曲崭新的乐章,同时,通过这场文艺晚会发掘协会文艺人才,使他们的特长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培养,特举办本场迎新晚会。

以上是本次活动的策划方案,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阅读,我们不胜感激。如果能得到您的支持和合作,我们将深感荣幸。我们将为您提供更佳的宣传方案,达到您的满意的宣传效果,我们怀着极大的诚意等待您的回音。谢谢!

并祝您的企业蒸蒸日上!

外语协会

篇6:外语文化节策划书

[活动主题]奥运在我身边

[活动内容]外语文化节之外语学院趣味体育节

[活动时间]外语文化节期间一个下午(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活动地点]水泥篮球场(可变动)

[参加对象]面向全校同学,特别邀请国际学院的同学参加

[活动形式]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奥运知识问答

[活动目的]1.以趣味性为突破口,号召我校同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2.奥运知识问答,增强我校同学奥运常识,积极投身北京奥运

3.宣传外语学院文化节,展现外院体育精神

[比赛项目]两人三足,齐心协力,以声引路,奥运知识问答,奥运常识小测

注:其间穿插一个现场趣味篮球投篮赛,邀请现场同学即兴参加,活跃气氛。

[参加方式]赛前三人一组自由组队报名(可跨语系)

[比赛方法]采取记分制,取前三名

[项目介绍]

(一)三人四足

比赛规则:1.三名同学必须将绳子在脚踝处,确保接头结实,若比赛过程中

出现绳子掉脱,必须立即停止,绑好腿,方可继续进行比赛

2.赛道长度为50米, 比赛采用计时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比赛的队伍依据名次积最高分

(二)奥运知识问答

比赛规则:设置五道奥运知识问答题,采取必答形式,答对问题队伍可积一分

(三)齐心协力

比赛规则:1.每队派出两名队员。

2.二名参赛运动员背靠背用身体将一气球夹住,每人双手在背后

交握,侧跑完成规定赛段,如果球落地,则要在球离开身体处由

裁判重新放球继续赛程:若气球破了,参赛者要跑回起点重新夹

住一个气球开始比赛

3赛道长度为25米,在起点到25米处设置一个红旗,比赛选手要

过红旗再跑回起点,速度最快队伍依据排名积分

(四)团体踢毽比赛

比赛规则: 计时1分钟 三人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开始轮流踢毽 计

个数 依据排名积分。

[奖励方法]

1每队分发得分纪录卡片,每项比赛纪录成绩,最后取前三名颁奖;

2每项比赛取前8名记分 分别得9,7,6,5,4,3,2,1分

3在各参赛队中取积分最高的前三组为冠亚季军,授予奖品

另设:趣味投篮赛

比赛规则:现场同学自愿报名,男女生分开,第一轮女生在罚球线处投篮,男

生在三分线以外投篮,每人限投5球,取前三名进入第二轮;第二轮规则同上,取男女生冠军。

奖励方法:分别选出男女生冠军,予以适当的奖品作为奖励

[经费预算]

1. 比赛用品:绳子 若干

气球 若干

毽子 若干

篮球 一个

音响设备

2. 奖品:一等奖(价值50元)三份 150元

二等奖(价值25元)三份 75元

三等奖(价值15元)三份 45元

投篮比赛奖品(价值40元)两份 80元

3. 宣传:横幅30元

海报

宣传单10元

总计:390元

(注明:此计划为初拟,可随具体情况变动。)

篇7:商务外语学院器乐大赛策划书

一、活动宗旨

为了培养我院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我系承办了文化艺术节器乐大赛。我们本着弘扬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加强大学间文化交流的宗旨,以文艺活动的形式展示年轻一代对音乐的追求。

二、主办单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三、承办单位

商务外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四、活动(详细)流程及时间1、10月17日-10月24日前期宣传、报名,同时开始全面筹备。

2、10月25日-10月31日,由各分团委自行组织初赛,推荐1-2个节目进入决赛。

3、决赛时间:2010年11月中旬

3、决赛地点:教2报告厅

五、参赛范围和条件

1、凡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器乐演奏基础和舞台表现能力者均可报名参赛,参赛的乐器种类自选,参赛选手自备乐器,自选曲目,初赛表演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选手演奏时间可根据参赛人数和比赛时间调整)

2、所有参赛节目以各系科为单位组队,且每个节目中的参赛选手必须是本系同学。

3、每个系科上报1-2个节目,每个节目演出时间不超过比赛要求的规定时间。

4、参赛单位设领队一名,保持与承办单位联系。

5、各代表队按舞台演出要求统一着装,乐器一律自备(钢琴除外)。

6、选手于赛前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7、评委现场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取平均值,最后算出总分。

六、活动内容及形式

1、乐器种类:按照报名人数最多的2-3种乐器为主。

2、比赛阶段:分初赛、决赛二个阶段进行。

初赛:由各分团委自行组织。

决赛:承办单位组织各分团委推荐选手进行现场比赛。

3、比赛形式:比赛形式不限;曲目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七、奖项设置

1、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

2、另设最佳表演奖,最佳人气奖若干。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邹 婧

电子信箱:44040735@qq.com

篇8:外语阅读策划书

一、阅读模式

“自下而上”式阅读过程主要和文章的基本语言信息相关。读者从词汇开始, 通过解码把它转化成语音形式, 以此方式处理一个句子中的所有单词之后, 应用语义和句法规则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然后再上升到更大的语义单位。由此可见, “自下而上”式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从词汇、短语、句子、段落到整个语篇的“由小到大”的解码过程。理解词汇是这个过程的基础阶段, 此后阅读就进入更高层次的解码阶段。显然,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精细化阅读文章, 强调词汇和语法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困于生词和语法, 阅读就无法进行, 而频繁地查阅工具书会干扰阅读和理解过程。所以, 它对外语阅读教学的一个启示是要重视语言基本功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 精通语法规则, 阅读才能正常进行。

但这种阅读模式有一些局限性。首先, 它认为在阅读过程中, 信息是零散的、互不相干的。而实际上阅读并不是完全按照这种线性方式进行的, 因为读者有时可以忽略不认识的单词, 从而正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也可以利用上下文之间的线索或者他们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篇知识, 理解文章的意思。其次, 这种阅读模式认为, 有能力解码就能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把理解表面意思当成阅读的目的。而事实上有时即使字面意思完全理解了, 也无法掌握文章的含义。

与此模式相反, “自上而下”模式的代表人物Goodman把阅读看作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想过程。他认为, 阅读要经历一个循环过程:提取信息—推测—验证—确认或修改—提取新的信息。由此可见,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先验知识或者上下文线索不断地进行推测和验证。推测是阅读的核心, 读者先前掌握的知识和个人内在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推测文章的意义, 以减少歧义和清除不相关的信息。

同样, 该模式也有局限性。首先, 它较适合于熟练的读者, 而不太适合于未掌握阅读技能的读者, 因为它强调更高水平的阅读技能, 忽视一些基本技能, 比如快速准确辨认词义或者语法形式。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阅读模式都有一些局限性, 两者都不能完全解释阅读过程。但是, 这两种模式之间是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的, 于是有人提出了“交互式”阅读模式。根据这种阅读模式, 阅读不仅仅是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过程, 而是两种模式的融合和统一。首先,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和文章相互作用。读者从文章中提取信息, 和自己所掌握的先验知识相互作用, 从而获取文章的含义。因此,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阅读过程相互补充达到理解的目的。其次, 多种阅读技巧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 以达到高效、准确理解文章的目的。从认知上来讲, 读者是一个有解码和理解文章能力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阅读活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 “交互式”阅读过程涉及到初级自动识别和高级理解技能, 综合了“自下而上”式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优点, 避免两种阅读模式的相互排斥。

这三种阅读模式各有利弊, 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阅读的过程。不过, “交互式”阅读模式在当今阅读研究中更为活跃和重要。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不会一味采取从字母、单词到意思的阅读方式, 也不会完全采取从总体到部分的方法, 而是两种方式交互使用。内容、语篇和语言图式不是按顺序而是同时在起作用。“交互式”阅读模式对阅读过程的阐释更为全面、准确和客观, 已经成为当今研究阅读问题的重要理论之一。读者必须熟练掌握自下而上的语言识别技能和自上而下的语篇理解策略, 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它为研究和实施阅读理解测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阅读理解测评

阅读模式是建立阅读评价体系的基础。正如前文所述, 阅读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交互的过程。在“自下而上”过程中, 读者注意力集中在局部的解码上, 而在“自上而下”过程中, 读者专注于对全局的理解。基于交互阅读模式, 阅读理解题从内容上可分为字面问题和推理问题 (这种分类体系已被广泛接受) 。前者需要读者在文章中直接找出答案, 后者需要读者利用文章的信息和其背景知识, 发挥思维能力进行信息的预测、综合、评价、重构等, 作出宏观或微观方面的推论。这意味着评价阅读理解能力时, 需要考查在阅读理解中发挥作用的各项技能。

1. 字面问题通常涉及到文中的词汇、陈述的事实和细节等。

词汇在阅读理解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词汇知识可以很好地反映阅读理解的技能, 因而能够相当准确地预测阅读理解能力。这为阅读测试题中应涵盖直接词汇题或间接词汇题提供了依据。事实和细节是作者围绕主题展开的论述或为论点提供的论据, 是组成语篇意义的基本单位, 任何阅读理解测试都应把它作为主要内容之一, 因为它可以反映在多大程度上读者掌握了文章的基本信息。

2. 推理题是评价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敏感指标。

理解是连接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桥梁, 而未知信息在文章中是暗含的———作者没有必要把一切信息都写出来。读者需要基于文章的已知信息、理顺文章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因而, 推理成了文章理解的一部分, 是理解的重要一环。在标准化的阅读理解测试中, 对于成年人来讲, 推理题应占较大比重。

3. 先验知识对阅读至关重要。

推理是基于文章信息和读者先验知识的相互作用。但是, 在测评阅读理解能力时, 应尽量减少这个因素的影响, 因为测评先验知识就是测评理解能力以外的东西。研究人员已提出了在阅读理解测试中控制先验知识影响的几种方法:应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体裁、对读者没有文化偏见的短文作为测试素材;没有有利于或不利于部分读者的题目;选择的文章对读者而言应是熟悉的, 其内容应能顺利投射到读者的心理图式。

总之, 基于“交互式”阅读模式的阅读理解测试能够测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各种阅读技能。另外, 因为在“交互式”阅读过程中, 各种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相互作用, 基于此模式进行的阅读评价更为全面、公正。阅读理解的测试内容应当精心设计, 不同的信息和阅读技能应在阅读任务中体现出来, 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内容效度。

三、阅读测试中的常见题型

1. 是非判断题。

这种题型要求读者基于文章的信息, 对题干中陈述的内容作出判断。假如它和文中所述一致, 简单的匹配便可作出判断。因此, 是非题判断题最好避免简单地重复文中的语言信息, 而是换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否则它就不是在测评读者的阅读能力。这种题型的优点是出题人容易设计问题, 问题的范围比较广泛, 评价方式也客观。缺点是答案的正误几率同为50%, 因此, 增加了测试中的运气或猜测成分。所以, 使用这种题型的风险较高。

2. 多项选择题。

这是阅读理解中测试中最常用的题型, 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中很受青睐。它的优点是评分过程客观, 但干扰项不易设置。另外, 读者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所以它有可能诱导读者练习考试诀窍。甚至, 如果选择项设置的不科学的话, 读者不用阅读原文也能作对题。鉴于这些缺点, 它不应是一个阅读理解测试中使用的唯一题型, 且在正式使用前, 最好经过先试检验。

3. 完形填空题。

这种题型是把文章中的一部分词汇删去, 要求读者将它们还原。其理论依据是, 读者掌握了文章的整体意义时, 往往能够将不完整的信息复原。这种题型容易设计, 评判方式客观。但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测评局限在句子层面的单词考查, 只能反映读者对局部信息的理解, 像归纳、推理、总结等问题用这种题型不太容易体现出来, 因而阅读测试不能检验读者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4. 简短回答题。

要求读者对问题写出有限长度的答案。由于答案简短, 它可以允许设计更多的问题。这样问题涵盖面广泛, 可以涉及到各种阅读技能。由于答案是写出来的, 可以说正确的答案是正确理解的结果, 不是运用猜测、匹配等考试技巧得来的。但是这种题型要求读者用自己的语言写答案, 这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会对阅读能力测评造成干扰。其次, 问题的设计要求高, 要限定可接受答案的范围, 以便提供精确的标准答案。另外, 评判答案是主观性的, 有使用标准不一致的风险。对这种题型的问题, 在评判时不能考虑机械性的评判要素, 像拼写、标点、语法等, 因为它们和阅读能力无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就阅读理解测试来说, 还没有完美无缺的题型, 因此, 可以说还没有完美无缺的测评方法。这就要引起试题设计者注意, 不同的题型会对理解能力的评价造成某些影响。在设计阅读问题时, 不能仅仅依据题型是否简单方便来选择, 而应该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题型。鉴于阅读及阅读测评的复杂性, 笔者认为, 在一个阅读测试中应采取不同的问题题型, 这既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阅读技能, 还可以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篇9:外语阅读策划书

关键词 阅读过程阅读差异认知过程认知差异

基于阅读过程的特征,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通过对阅读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众多关于阅读过程的模式。这些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和“新读写论”模式。首先是上世纪60年代以Carrol为代表的“自下而上”模式并以该模式为指导的语法翻译阅读教学法盛行一时。该模式强调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辨认开始不断进行信息组合来完成阅读活动。它忽视了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相关背景知识,从而对阅读过程的解释也相当片面。随后是以Goodman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模式。该模式强调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书面语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Goodman认为,阅读是一个意义的求证过程,阅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获取是一系列预测、假设、验证和排除的过程。它虽然克服了“自下而上”模式的弊端,却又过分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能动,忽视客观的语言基础知识。事实上,在阅读过程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随时发生并相互作用。因此,相互作用模式应运而生。在众多的相互模式中以图式论的相互模式最为著名。该模式认为阅读者通过“自下而上”过程将基本语言信息输入大脑合成高层次图式,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对合成的高层次给予肯定或否定。它强调输入的语言信息和阅读者头脑中的背景知识的相互作用,因此能较全面地解释阅读过程。近几年,在图式论相互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一种解释阅读过程的“新读写论”。该模式认为,任何阅读过程都不能只考虑“阅读技巧”而忽视阅读过程所发生的时间以及阅读篇章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传统模式只研究阅读者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和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该模式把阅读看作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活动。上述模式对阅读过程以及影响阅读因素的研究对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们却不能解释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水平差异。因为,个体的智力差异、情感变化等通过作用于阅读过程都会影响阅读水平,导致阅读差异。

一、影响阅读过程的因素

1.信息自动化程度差异

研究显示,低水平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多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层面上,而高水平阅读者则放在对意义的理解上。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不同。

阅读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但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一方面任务处理占用大量记忆资源,必然导致其他方面任务处理时资源不足。这个占用大部分记忆资源的任务被称为控制任务,其任务处理过程称为控制过程;而不太占用记忆资源的任务称为自动化任务,其任务处理过程称为自动化过程。控制过程可以向自动化过程转化。阅读过程中,如果阅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语法和词汇层面,大量的记忆资源被用于处理词汇意义、语法构成等语言层面的知识,即阅读时控制过程占主导地位,便没有足够的记忆资源用于分析意义,其阅读和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层面知识能够被熟练内化,让其向自动化过程转化,注意力便从语言知识中得以解放,用于意义的理解,便可提高阅读水平。因此,信息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导致阅读差异。自动化程度越高效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语言初学者需要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其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正确使用语法和词汇。由于对语法、词汇不熟悉,在阅读时他们需要使用并协调词汇、语法、句法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因此他们阅读时对阅读文本的处理通常处于控制阶段,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阅读效率也就相对低下。而当学习者通过大量学习和练习,把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内化,能够熟练使用时,就达到了自动化程度。此时,注意力被解放出来了,可以放在更高层次的意义处理和推断上,阅读速度加快,效率也提高了。

事实上,阅读水平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连续体,母语者的熟练阅读位于一端,而外语初学者的阅读水平位于另一端。那么,从初学者低效的阅读到熟练阅读的发展就是一个控制到自动化的渐进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注意力从语言的处理转移到更高层次的信息理解和推断处理。母语者阅读时已经把对语言现象的处理自动化了,他们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意义的处理上。而语言初学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然后再将其转移到对意义的理解中,因此阅读的效率低。

2.图式内容整合差异

我们通常会发现,词汇和语法能力差不多的学习者,其阅读能力却差别很大,这说明除了语言知识,阅读者外语阅读水平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根据图式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指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对阅读文本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又可称作文体图式,是篇章体裁方面的知识。从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过程的研究我们知道,“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和读者头脑中的图式知识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需要一个人已有知识的参与,并把原有的高度复杂的内在知识结构激活,和新知识相互作用,用于经验的重新组织和理解”。因此,理解过程是输入信息与阅读者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相结合的信息加工过程。如果阅读者没有与已有知识结合,理解便很难发生。“新读写论”告诉我们,阅读不光是对语言知识的辨识,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活动。任何阅读过程都不能只考虑“阅读技巧”而忽视阅读过程所发生时间以及阅读篇章所处的具体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不同的阅读者尽管具备类似的语言图式,但因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差异也会产生阅读差异。这种差异在阅读具有较强外语文化特征的文本时较为明显。这类文章通常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和外语学习者不太熟知的文化现象。因此在阅读时,尽管读懂文本的词句,但却无法调动头脑中的背景体裁知识,即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与之结合,从而产生理解障碍,导致阅读差异的产生。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积累会受到个人兴趣爱好、社会文化背景、教学等因素影响。个人的背景知识与其感兴趣的事物密切相关。其次,家庭条件较好或父母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书籍从而拓展知识面。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对背景知识的讲解,对外文文章体裁知识的介绍都会对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积累产生影响。上述“新”、“旧”知识的结合在图式论中又称为图式的整合,图式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的转化过程。在理解过程中,读者需要对词义、语法、上下文等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从中获取信息,这个过程反映了图式的运用过程。句子和语篇的意义并非是单个词义的组合,而是需要读者将词义、句法、背景图式等信息进行整合才能获取。

阅读中还有一种现象,有些阅读者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理解阅读文本,但同样的文章,一旦让其在规定时间完成便会不知其意。这就是因为图式整合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在有限的时间内,文本知识输入大脑,但却不能及时地调出相关图式对其进行整合,而迫于时间,只好在理解产生之前进入下一轮的信息输入。因此,尽管阅读者具有相似的图式知识,因整合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阅读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可以影响阅读速度。注意力集中时,解码和理解的速度都加快,反之则速度减慢。因此,阅读水平较高者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阅读效率,低水平阅读者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endprint

3.阅读者情感差异

阅读中的情感原因主要来自对模糊容忍的程度和焦虑。“模糊”这一概念应用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易理解的表达。对模糊的容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容忍模糊使信息更容易进入大脑;(2)使学习者能解释并处理不完整的或矛盾的信息;(3)它使学习者能够分清信息的主次和层次,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读者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在遇到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时就会在该字句的理解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阻碍新旧知识的联系,妨碍理解的产生,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心理素质。前者是面对某一种特定情境或者事件产生的焦虑,如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这种焦虑是暂时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小或消失。但如果语言信息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对外语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外语阅读中的焦虑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阅读的时间限制;以往失败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焦虑品质。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对阅读中的解码、信息自动化、图式整合都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处理、图式知识和整合、情感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阅读水平差异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从而影响阅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的关系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具体的阅读过程分别受到哪些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学生对造成自己阅读困难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找到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法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影响信息处理自动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应该有一定量的语法教学。但英语学习不是背诵和使用语法规则,而是把这些内化。可见,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熟练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其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不是反复地机械化操练,而应该是在不同语境中的反复呈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句子中机械的语法形式变化来操练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2.扩展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

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外语阅读的影响中我们知道,要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该语言的背景知识,掌握其特有的语篇及体裁特征。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拓展背景知识和语篇体裁方面的知识。但课堂讲解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让这些知识内化,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知识对外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3.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控制消极情感因素

从相互作用模式中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匀速进行的过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和自上而下的运用图式进行推测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和筛选,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测和猜词等阅读策略对阅读都有较大帮助。略读帮助读者迅速地理解文章大意,找到需要的内容。寻读帮助读者从较长的文章中找出细节信息,预测可以对下一步的阅读起导向性的铺垫作用。猜词可以帮助理解,降低焦虑。

总之,阅读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输入、提高外语其他能力的基础。从上文论述的阅读认知过程的三个方面看,阅读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因素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水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

————————

参考文献

[1]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 肖肃.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学习文化语言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5] 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6] 赵徽,荆伟,方俊明.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心理科学,2010(4).

[作者:邹皎(1978-),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endprint

3.阅读者情感差异

阅读中的情感原因主要来自对模糊容忍的程度和焦虑。“模糊”这一概念应用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易理解的表达。对模糊的容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容忍模糊使信息更容易进入大脑;(2)使学习者能解释并处理不完整的或矛盾的信息;(3)它使学习者能够分清信息的主次和层次,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读者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在遇到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时就会在该字句的理解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阻碍新旧知识的联系,妨碍理解的产生,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心理素质。前者是面对某一种特定情境或者事件产生的焦虑,如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这种焦虑是暂时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小或消失。但如果语言信息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对外语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外语阅读中的焦虑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阅读的时间限制;以往失败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焦虑品质。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对阅读中的解码、信息自动化、图式整合都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处理、图式知识和整合、情感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阅读水平差异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从而影响阅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的关系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具体的阅读过程分别受到哪些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学生对造成自己阅读困难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找到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法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影响信息处理自动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应该有一定量的语法教学。但英语学习不是背诵和使用语法规则,而是把这些内化。可见,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熟练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其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不是反复地机械化操练,而应该是在不同语境中的反复呈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句子中机械的语法形式变化来操练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2.扩展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

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外语阅读的影响中我们知道,要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该语言的背景知识,掌握其特有的语篇及体裁特征。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拓展背景知识和语篇体裁方面的知识。但课堂讲解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让这些知识内化,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知识对外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3.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控制消极情感因素

从相互作用模式中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匀速进行的过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和自上而下的运用图式进行推测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和筛选,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测和猜词等阅读策略对阅读都有较大帮助。略读帮助读者迅速地理解文章大意,找到需要的内容。寻读帮助读者从较长的文章中找出细节信息,预测可以对下一步的阅读起导向性的铺垫作用。猜词可以帮助理解,降低焦虑。

总之,阅读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输入、提高外语其他能力的基础。从上文论述的阅读认知过程的三个方面看,阅读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因素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水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

————————

参考文献

[1]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 肖肃.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学习文化语言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5] 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6] 赵徽,荆伟,方俊明.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心理科学,2010(4).

[作者:邹皎(1978-),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endprint

3.阅读者情感差异

阅读中的情感原因主要来自对模糊容忍的程度和焦虑。“模糊”这一概念应用于阅读过程主要是指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和不易理解的表达。对模糊的容忍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容忍模糊使信息更容易进入大脑;(2)使学习者能解释并处理不完整的或矛盾的信息;(3)它使学习者能够分清信息的主次和层次,把新旧信息联系起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如果读者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在遇到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时就会在该字句的理解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阻碍新旧知识的联系,妨碍理解的产生,从而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心理素质。前者是面对某一种特定情境或者事件产生的焦虑,如课堂焦虑、考试焦虑等。这种焦虑是暂时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小或消失。但如果语言信息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对外语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外语阅读中的焦虑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对模糊的容忍程度低;阅读的时间限制;以往失败的阅读经验和个人的焦虑品质。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对阅读中的解码、信息自动化、图式整合都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处理、图式知识和整合、情感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阅读水平差异的内部发生变化。而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方面从而影响阅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的关系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具体的阅读过程分别受到哪些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学生对造成自己阅读困难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找到影响自己阅读水平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二、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加强语法意识的培养

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是影响信息处理自动化过程的首要因素。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应该有一定量的语法教学。但英语学习不是背诵和使用语法规则,而是把这些内化。可见,要想提高阅读水平,首先要熟练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练习让其达到自动化程度。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不是反复地机械化操练,而应该是在不同语境中的反复呈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句子中机械的语法形式变化来操练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而应通过有意义的交际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

2.扩展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

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外语阅读的影响中我们知道,要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外语学习者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该语言的背景知识,掌握其特有的语篇及体裁特征。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拓展背景知识和语篇体裁方面的知识。但课堂讲解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促使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让这些知识内化,提高自动化程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式知识对外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3.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控制消极情感因素

从相互作用模式中我们知道,阅读不是逐字逐句地匀速进行的过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和自上而下的运用图式进行推测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和篇章知识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预测和筛选,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测和猜词等阅读策略对阅读都有较大帮助。略读帮助读者迅速地理解文章大意,找到需要的内容。寻读帮助读者从较长的文章中找出细节信息,预测可以对下一步的阅读起导向性的铺垫作用。猜词可以帮助理解,降低焦虑。

总之,阅读能力是外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扩大输入、提高外语其他能力的基础。从上文论述的阅读认知过程的三个方面看,阅读差异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个人因素对阅读过程和阅读水平的影响,外语学习者能更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

————————

参考文献

[1] 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 肖肃.从文化差异透视外语学习文化语言观.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7).

[5] 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6] 赵徽,荆伟,方俊明.阅读与阅读困难认知过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心理科学,2010(4).

[作者:邹皎(1978-),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茂林】

上一篇:岗位职责岗位描述岗位说明书的关系下一篇:接收预备党员大会及预备党员转正大会流程

本站热搜